[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257264B -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7264B
CN106257264B CN201610809983.2A CN201610809983A CN106257264B CN 106257264 B CN106257264 B CN 106257264B CN 201610809983 A CN201610809983 A CN 201610809983A CN 106257264 B CN106257264 B CN 106257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hot
steam generator
water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99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7264A (zh
Inventor
黄军
何灿阳
刘少波
王洪强
顾嘉祺
郎雪梅
徐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8099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7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7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7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包括热源流体回路和再循环水回路,所述热源流体回路为再循环水和给水提供热源,所述再循环水回路包括换热器、循环泵,换热器将湿蒸汽出口的湿蒸汽冷却成给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成冷回路和热回路,所述冷回路用于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冷端,所述热回路用于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热端。本发明所述试验回路不仅能够避免湿蒸汽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在直接冷凝回路影响加热效果,而且通过屏蔽泵将饱和水分成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分给热回路,通过热回路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U形管的热端继续加热蒸发,提高了U形管热端的加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化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背景技术
标准蒸汽发生器(SG)的原理是:进入SG的给水与位于给水环上面的分离器与干燥器的再循环水相混合,随后,混合水流入压力围板和管束围板之间,直到管板;然后这种混合水以360°角的扇形面同时流入热支路面和冷支路面的管束。
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SG)导致压力壳内介质的预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该试验回路是针对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特殊性对现有回路进行改进,与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配套使用,解决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导致压力壳内介质的预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包括热源流体回路和再循环水回路,所述热源流体回路为再循环水和给水提供热源,所述再循环水回路包括换热器、循环泵,换热器将湿蒸汽出口的湿蒸汽冷却成给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成冷回路和热回路,所述冷回路用于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冷端,所述热回路用于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热端。
现有的试验模拟体通常采用标准蒸汽发生器(SG),与标准蒸汽发生器(SG)配合使用的试验回路只有热源流体回路,标准蒸汽发生器(SG)产生的湿蒸汽形成饱和水再回流利用形成再循环水,再循环水与给水混合后流入压力围板和管束围板之间,直到管板;由于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SG)内,没有根据U形管两侧温度的不同进行区分,进而在循环水和给水混合后全部与标准蒸汽发生器(SG)内部的水混合,这样易导致将原有温度较高的水介质的温度降低,进而导致预热效果差,蒸汽产生较为缓慢。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对标准蒸汽发生器(SG)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得到本发明的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并重新设计出与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相匹配的试验回路。
所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管板,管板上设置有U形管,U形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连通,另一端与一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管板上在U形管的外侧环设有一次围筒,所述管板上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一次围筒内部分隔成冷支路和热支路,所述管板上在冷支路的外侧设置有二次围板,所述一次围筒的下部在隔离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湿蒸汽出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湿蒸汽出口连接的二次侧热端入口和二次侧冷端入口,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与热支路配合,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与冷支路配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二次侧冷端入口配合的给水口。
其中,所述壳体具体是指一种压力容器罐,所述U形管具体是指一种热流体流通的管道,其与一次侧入口连通的一端通入热流体,热流体在壳体内将热量传递给壳体内的水介质后,由一次侧出口排出加热后由进入U形管,所述一次围筒具体是指将U形管与水介质隔开的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一次围筒外侧的水介质进入到其内侧,次围筒的设置能够避免再循环水和给水直接与U形管接触;所述隔离板的底部与管板连接相对称的2个侧壁与一次围筒的内侧连接,所述热支路具体是指U形管进入热流体的一端周围区域;所述冷支路具体是指U形管热流体流出的一端周围区域;所述二次围板具体是指一种半圆弧状的结构,其作用是与一侧围筒之间形成导入从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和给水的通道,在壳体与一侧围筒之间形成导入从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通道,进而避免从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和给水与从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在壳体内混合;所述一次侧入口具体是指热流体进入U形管的结构,所述一次侧出口具体是指热流体流出U形管的结构;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具体是指温度较低的在循环水流入壳体内的结构,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具体是指温度较高的在循环水流入壳体内的结构;为使蒸汽发生器的效果最佳化,只用少量再循环水同给水相混合;其余再循环水直接流入返回热支路;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和二次侧热端入口优选设置在与U形管顶端配合的位置。
本发明所述屏蔽泵为现有技术,是能够驱动不同温度的流体循环起来的循环泵;所述U形管的热端具体是指热流体进入的一端,所述U形管的冷端具体是指热流体在U形管内换热后流出的一端。
优选地,在换热器和循环泵之间设置过滤器。
本发明通过设置再循环水回路,将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湿蒸汽抽出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避免湿蒸汽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直接冷凝回流,湿蒸汽通过换热器冷凝成设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别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分给热回路,通过热回路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二次侧热端入口继续加热蒸发、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分给冷回路,与给水混合后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
进一步地,热源流体回路包括与U形管两端连通的一次侧入口、一次侧出口,在一次侧入口、一次侧出口之间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第一调节阀和第一循环泵。
所述第一加热器将热源流体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在输送至U形管为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介质提供热源;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热源流体的流速,上述热源流体回路能够源源不断的为U形管提供热源。
进一步地,循环水回路、冷回路和热回路之间通过三通管连通。
进一步地,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
即第二加热器设置在三通管的下游,所述下游具体是指再循环水流向的后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冷回路上设置有冷凝器。
进一步地,冷回路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第一流量计。
所述第一流量计优选文丘里流量计。
进一步地,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第二流量计。
所述第二流量计优选文丘里流量计。
在冷回路、热回路上单独设置调节阀、流量计,便于实现对冷回路、热回路上参数的单独控制。
进一步地,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上二次侧热端入口下端设置泄压阀。
泄压阀的设置便于试验过程中对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压力和水位的控制。
进一步地,冷回路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冷端入口连接,所述热回路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热端入口连接;所述再循环水回路采用槽隼法兰与湿蒸汽出口连接。
如此设置便于冷回路、热回路和再循环水回路的拆卸与安装,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热源流体回路采用槽隼法兰与一次侧入口、一次侧出口连接。
如此设置便于热源流体回路的拆卸与安装,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的工作原理:
1)、当进行带轴向预热器试验时,试验回路流程如下。
试验回路一次侧的去离子水经过预热段和加热电源加热成13MPa、240℃以上的高温水流过U型管,把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的过冷水加热成饱和水,进一步产生饱和湿蒸汽。
假定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本体冷端105℃给水量为G,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本体内部循环倍率为r。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本体出口输出的湿蒸汽量为G×r,内部循环水量为G×(r-1),给水量为G,从而实现质量平衡。
从湿蒸汽出口排出的质量为G×r的湿蒸汽,经过换热器冷却成饱和水后,其中质量为G×(r-1)×B(B为一个百分数,按试验参数进行调节)的饱和水注入U型管热端,剩下的质量为G[(r-1)×(1-B)+1]的饱和水进一步冷却到给定温度注入U型管冷端。
2)、当进行不带轴向预热器试验时(将本发明所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中的一次围筒、二次围板和隔离板拆卸即可),试验回路流程如下:
试验回路一次侧的去离子水经过预热段和加热电源加热成13MPa、240℃以上的高温水流过U型管,把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的过冷水加热成饱和水,进一步产生饱和湿蒸汽。
假定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本体冷端105℃给水量为G,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本体内部循环倍率为r。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湿蒸汽出口排出输出的湿蒸汽量为G×r,内部循环水量为G×(r-1),给水量为G,从而实现质量平衡。
从湿蒸汽出口排出的质量为G×r的湿蒸汽,经过换热器冷却到给定温度(质量为G×(r-1)的饱和水与质量为G的105℃过冷水混合后得到)后,其中质量为G×r/2的过冷水注入U型管热端,剩下的质量为G×r/2的过冷水注入U型管冷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试验回路不仅能够避免湿蒸汽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在直接冷凝回路影响加热效果,而且通过屏蔽泵将饱和水分成分别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分给热回路,通过热回路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U形管的热端继续加热蒸发、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分给冷回路,与给水混合后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提高了U形管热端的加热效果。
2、本发明所述试验回路不仅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应用于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试验,也能开展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对比试验,还能进行与SG相关的试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试验回路的路程图;
图2是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湿蒸汽出口,2-二次侧热端入口,3-二次侧冷端入口,4-一次侧入口,5-一次侧出口,6-U形管,11-换热器,12-一循环泵,13-第一加热器,14-第一调节阀,15-三通管,16-第二加热器,17-冷凝器,18-第二调节阀,19-第一流量计,20-第三调节阀,21-第二流量计,22-泄压阀,110-热源流体回路,220-再循环水回路,221-冷回路,222-热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包括热源流体回路110和再循环水回路220,所述热源流体回路110为再循环水和给水提供热源,所述再循环水回路220包括换热器11、循环泵12,换热器11将湿蒸汽出口1的湿蒸汽冷却成给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成冷回路221和热回路222,所述冷回路221用于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回流到二次侧冷端入口3,所述热回路用于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回流到二次侧热端入口2;所述热源流体回路包括与U形管6两端连通的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在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之间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13、第一调节阀14和第一循环泵23;所述循环水回路220、冷回路221和热回路222之间通过三通管15连通。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热回路222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6;所述冷回路221上设置有冷凝器17;所述冷回路22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18、第一流量计19;所述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20、第二流量计21;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上二次侧热端入口2下端设置泄压阀22。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冷回路221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冷端入口3连接,所述热回路222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热端入口2连接;所述再循环水回路220采用槽隼法兰与湿蒸汽出口1连接;所述热源流体回路110采用槽隼法兰与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流体回路(110)和再循环水回路(220),所述热源流体回路(110)为再循环水和给水提供热源,所述再循环水回路(220)包括换热器(11)、循环泵(12),换热器(11)将湿蒸汽出口(1)的湿蒸汽冷却成给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成冷回路(221)和热回路(222),所述冷回路(221)用于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回流到二次侧冷端入口(3),所述热回路用于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回流到二次侧热端入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流体回路包括与U形管(6)两端连通的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在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之间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13)、第一调节阀(14)和第一循环泵(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回路(220)、冷回路(221)和热回路(222)之间通过三通管(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路(222)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回路(221)上设置有冷凝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回路(22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18)、第一流量计(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20)、第二流量计(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上二次侧热端入口(2)下端设置泄压阀(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回路(221)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冷端入口(3)连接,所述热回路(222)采用槽隼法兰与二次侧热端入口(2)连接;所述再循环水回路(220)采用槽隼法兰与湿蒸汽出口(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流体回路(110)采用槽隼法兰与一次侧入口(4)、一次侧出口(5)连接。
CN201610809983.2A 2016-09-08 2016-09-08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Active CN106257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9983.2A CN106257264B (zh) 2016-09-08 2016-09-08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9983.2A CN106257264B (zh) 2016-09-08 2016-09-08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264A CN106257264A (zh) 2016-12-28
CN106257264B true CN106257264B (zh) 2018-09-11

Family

ID=5771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9983.2A Active CN106257264B (zh) 2016-09-08 2016-09-08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7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8451A (zh) * 2017-04-21 2017-12-15 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水热交换设备试验装置
CN106969932A (zh) * 2017-04-21 2017-07-21 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汽‑水试验台
CN107727421B (zh) * 2017-09-14 2023-12-01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模拟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工况的实验系统
CN110186233B (zh) * 2019-06-03 2024-07-26 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 Co2制冷系统
CN112798310B (zh) * 2020-12-30 2021-12-07 西安交通大学 模拟有或无轴流式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586A (zh) * 1998-05-04 1999-11-10 法玛通公司 包括改进的给水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CN202868646U (zh) * 2012-09-29 2013-04-10 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蒸汽发生器
CN104395672A (zh) * 2012-07-10 2015-03-04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给水配给设备
CN204625226U (zh) * 2014-12-03 2015-09-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进料方式、效数可变的多效蒸发实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0043A (ja) * 2011-04-04 2012-11-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蒸気発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586A (zh) * 1998-05-04 1999-11-10 法玛通公司 包括改进的给水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CN104395672A (zh) * 2012-07-10 2015-03-04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给水配给设备
CN202868646U (zh) * 2012-09-29 2013-04-10 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蒸汽发生器
CN204625226U (zh) * 2014-12-03 2015-09-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进料方式、效数可变的多效蒸发实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压水堆核电站立式蒸汽发生器性能的试验研究";丁训慎;《中国核科学报告》;19980615(第00期) *
"带轴流式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稳态热工水力特性研究";杨钊等;《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0831;第38卷(第4期);第799-803、8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264A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7264B (zh)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
CN106932214A (zh) 一种换热器性能及能效测试平台
CN205782788U (zh) 空气能蒸汽一体机
CN110185510A (zh)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背压机梯级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07501734U (zh) 一种换热装置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系统
CN106257263B (zh)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方法及应用
CN209228415U (zh) 一种涡流温度分离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206300519U (zh) 一种热风换热系统
CN106257137A (zh)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
CN207635656U (zh) 一种热泵真空蒸发装置
CN102997416A (zh) 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
CN106440364A (zh) 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原油加热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925465U (zh) 一种水相配置溶解罐溶液降温装置
CN107727421A (zh) 模拟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工况的实验系统
CN110987491B (zh) 一种基于蒸汽闭式循环的汽水分离性能热态试验系统
CN201363710Y (zh) 电器绝缘油节能连体高温高压蒸汽锅炉
CN207562691U (zh) 一种节能型化盐设备
CN207366225U (zh) 模拟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工况的实验系统
CN205403256U (zh) 一种双工况蒸发器
CN203962062U (zh) 一种工质浓度可调的氨水动力循环系统
CN205767349U (zh)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CN205878616U (zh) 内置换热水箱壁挂炉
CN206755647U (zh) 一种吸收式换热器
CN207439695U (zh) 换热器沸腾换热能效测试平台
CN205580286U (zh) 一种热交换器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