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254184A -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4184A
CN106254184A CN201510331153.9A CN201510331153A CN106254184A CN 106254184 A CN106254184 A CN 106254184A CN 201510331153 A CN201510331153 A CN 201510331153A CN 106254184 A CN106254184 A CN 106254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buffer zone
onu
virtual
un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1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秀玲
简化
戴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311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4184A/zh
Priority to US15/736,304 priority patent/US10554326B2/en
Priority to EP16810819.9A priority patent/EP329721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79479 priority patent/WO20162020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4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1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6Mediu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L12/2861Point-to-multipoint connection from the data network to the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3Arrangements for combining access network resources elements, e.g. channel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8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 H04L12/2879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type on the uplink side, i.e. towards the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 H04L12/2885Arrangements interfacing with optica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光网络单元ONU的虚拟无源光网络PON媒质访问控制MAC接收到来自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在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ONU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一个ONU中的各虚拟PON MAC分别与对应的UNI,通过分享系统的其他资源来实现一个虚拟ONU的功能,该虚拟ONU可以通过铜线进入用户家中,为用户提供类似光纤入户的服务,从而简单地实现了光纤入户。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领域,尤指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网络运营商“光进铜退”工程的实施,光纤接入已经推广,光纤入户部署的更是如火如荼。
图1为现有的PON网络光纤入户组网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PON网络光纤入户组网包括一个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Terminal)和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OLT通过分光器与各ONU相连,每一个ONU安装在对应的用户家中。
现有的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大致包括:
ONU向OLT注册成功后,OLT以广播的方式向ONU发送报文,ONU接收到来自OLT的报文,判断出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下行缓存,对下行缓存中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发送给用户。当判断出下行缓存中的报文与自身不匹配时,丢弃接收到的报文。
当ONU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报文时,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发给OLT。
现有的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中,由于需要在每一个用户家中安装一个ONU,因此,实现比较复杂。例如,每开通一个用户,运营商需要安排运维人员上门为每个用户部署一台传统的ONU,用户家中需要安排人和时间来接待前来执行安装操作的运维人员。如果用户家中网络故障,怀疑与ONU设备相关时,需要与用户预约时间,上门排查故障。当传统的ONU出现硬件故障时,需要运维人员与用户约定时间更换ONU设备。当传统的ONU出现软件故障时,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均将面临大规模的软件版本升级压力。每关闭一个用户,运营商需要安排回收原来部署在用户中的ONU,运维人员与用户约定时间回收ONU,需要人力成本,如不安排回收这些ONU,则浪费了硬件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能够简单地实现光纤入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预先设置虚拟无源光网络PON媒质访问控制MAC、缓存区域和用户侧接口UNI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包括:
光网络单元ONU的虚拟PON MAC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
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
ONU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优选地,当所述ONU的UNI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报文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所述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
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所述ONU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MAC发送给所述OLT。
优选地,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第二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至少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虚拟无源光网络PON MAC、缓存区域和用户侧接口UNI之间的对应关系;
虚拟PON MAC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将第一报文发送给查找模块;
查找模块,用于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其中,虚拟PON MAC模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查找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UNI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所述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所述虚拟PON MAC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发送给所述OLT。
优选地,所述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为:
将所述第二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为: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ONU的虚拟PON MAC接收到来自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在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ONU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一个ONU中的各虚拟PON MAC分别与对应的UNI,通过分享系统的其他资源来实现一个虚拟ONU的功能,该虚拟ONU可以通过铜线进入用户家中,为用户提供类似光纤入户的服务,从而简单地实现了光纤入户。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的PON网络光纤入户组网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PON网络光纤入户组网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预先设置虚拟PONMAC、缓存区域和用户侧接口(UNI,User Networks Interface)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缓存区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上行缓存子区域和下行缓存子区域。
步骤200、ONU的虚拟PON媒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
本步骤中,如何判断第一报文与自身是否匹配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对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在EPON ONU注册成功后,OLT为EPON ONU分配一个或多个逻辑链路标记(LLID,Logical Link Identifier);这样,虚拟PON MAC就可以通过第一报文中的LLID判断第一报文是否与自身相匹配,如果第一报文中的LLID与自身的LLID相同,则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如果第一报文中的LLID与自身的LLID不相同,则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不匹配。
又如,对于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ON),GPONONU注册成功后,OLT为GPON ONU分配一个或多个配给标识符(Alloc ID,Allocation Identifier)。这样,虚拟PON MAC就可以通过第一报文中的AllocID判断第一报文是否与自身相匹配,如果第一报文中的Alloc ID与自身的Alloc ID相同,则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如果第一报文中的Alloc ID与自身的Alloc ID不相同,则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不匹配。
步骤201、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具体包括:
ONU将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步骤202、ONU将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当ONU的UNI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报文时,该方法还包括:
ONU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ONU将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 MAC发送给OLT。
其中,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包括:ONU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一个ONU中的各虚拟PON MAC分别与对应的UNI,通过分享系统的其他资源来实现一个虚拟ONU的功能,该虚拟ONU可以通过铜线进入用户家中,为用户提供类似光纤入户的服务,从而简单地实现了光纤入户。也就是说,一台ONU中包含有多个虚拟PON MAC,分别实现对应的虚拟ONU的功能,从而通过一台ONU为多个用户提供光纤入户的体验。
参见图3,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可以设置在ONU中,至少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
虚拟PON MAC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将第一报文发送给查找模块;
查找模块,用于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将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其中,虚拟PON MAC模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其中,对应关系中的虚拟PON MAC可以是虚拟PON MAC模块的MAC地址或虚拟PON MAC模块的序列号(SN,Serial Number)等标识信息,只要能够区分不同的虚拟PON MAC模块就可以了。
本发明的装置中,查找模块还用于:
当UNI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虚拟PON MAC模块还用于:
将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发送给OLT。
本发明的装置中,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为:
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本发明的装置中,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为:
将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装置。
第一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PON网络光纤入户组网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一个ONU均包含有多个UNI,每一个UNI可以通过铜线接入用户家中,为用户提供类似光纤入户的服务。
第二实施例,参见图5,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包括:
光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OLT的第一报文,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发送给专用芯片的虚拟PON MAC模块;
专用芯片预先设置有虚拟PON MAC和网络侧接口(NNI,Network NodeInterface)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虚拟PON MAC模块,用于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虚拟PON MAC模块相匹配,在虚拟PON MAC和N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模块对应的NNI,通过查找到的NNI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发送给交换芯片;
交换芯片,预先设置有NNI、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判断出第一报文不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NNI、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发送第一报文的NNI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的第一报文发送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判断出第一报文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NNI、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发送第一报文的NNI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之前将第一报文发送给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一报文;
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后发送给交换芯片。
其中,交换芯片还用于:
当UNI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判断出第二报文不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NNI、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NNI,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上行缓存子区域,将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NNI发送给专用芯片;判断出第二报文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NNI、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NNI之前将第二报文发送给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二报文;
专用芯片还用于:
在虚拟PON MAC和N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发送第二报文的NNI对应的虚拟PON MAC,将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虚拟PON MAC模块发送给光收发器;
处理器还用于:
对接收到的第二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后发送给交换芯片;
光收发器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发送给OLT。
第三实施例,参见图6,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包括:
光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OLT的第一报文,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发送给专用芯片的虚拟PON MAC模块;
专用芯片,预先设置有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虚拟PON MAC模块,用于判断出第一报文和虚拟PON MAC模块相匹配,判断出第一报文不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的第一报文发送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判断出第一报文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之前将第一报文发送给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一报文;
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后发送给专用芯片。
其中,专用芯片还用于:
当UNI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判断出第二报文不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上行缓存子区域,将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虚拟PON MAC模块发送给光收发器;判断出第二报文需要经过处理器处理,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之前将第二报文发送给处理器,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二报文;
处理器还用于:
对接收到的第二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后发送给专用芯片;
光收发器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发送给OLT。
第四实施例,参见图7,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包括:
光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OLT的第一报文,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发送给专用芯片的虚拟PON MAC模块;
专用芯片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虚拟PON MAC模块,预先设置有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虚拟PON MAC模块相匹配,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对第一缓存区域中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的第一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后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其中,专用芯片还用于:
当UNI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在虚拟PON MAC、缓存区域和UNI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将第二报文缓存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上行缓存子区域,将第二缓存区域中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的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虚拟PON MAC模块发送给光收发器;
光收发器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发送给OLT。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一块专用芯片实现多块PON MAC芯片的功能,将原来分布在用户家中的N(N>1)台ONU设备的功能集中到一台ONU设备上,N台设备缩减为1台设备,大大节约了硬件成本;由于原来的N台ONU设备的功能被集中到了一台ONU设备上,设备出现软件故障需要升级版本时,待升级的ONU的设备数量也变为原来的1/N,大大减轻了升级压力;该方案将原本分布在用户家中的ONU设备集中转移到用户家庭以外的某个地方(比如楼道设备箱、物业安排其他设备存放位置等),用户家中既不必为安装ONU设备预留位置,不必为安装ONU预留供电接口,也避免了运维人员上门安装;由于此方案提供给用户的仅是UNI用户口,出现故障后,在设备安置点即可进行故障排查工作,避免了运维人员上门进行问题排查工作。该方案可满足快速开通、高效维护、节能环保的光纤入户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虚拟无源光网络PON媒质访问控制MAC、缓存区域和用户侧接口UNI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包括:
光网络单元ONU的虚拟PON MAC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
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
ONU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ONU的UNI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报文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ONU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所述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
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所述ONU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通过查找到的虚拟PONMAC发送给所述OL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第二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U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包括:
所述ONU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5.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虚拟无源光网络PON MAC、缓存区域和用户侧接口UNI之间的对应关系;
虚拟PON MAC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光线路终端OLT的第一报文;判断出第一报文与自身相匹配,将第一报文发送给查找模块;
查找模块,用于在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第一报文的虚拟PON MAC对应的第一缓存区域;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将第一缓存区域中的第一报文通过第一缓存区域对应的UNI发送给用户;
其中,虚拟PON MAC模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UNI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报文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所述第二报文的UNI对应的第二缓存区域和虚拟PON MAC;;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
所述虚拟PON MAC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中的第二报文发送给所述OL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第二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二缓存区域中为:
将所述第二报文缓存到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上行缓存子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第一报文缓存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中为:
将所述第一报文缓存到所述查找到的第一缓存区域的下行缓存子区域中。
CN201510331153.9A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Withdrawn CN1062541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1153.9A CN1062541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US15/736,304 US10554326B2 (en) 2015-06-15 2016-04-15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ber-to-the-home
EP16810819.9A EP3297217B1 (en) 2015-06-15 2016-04-15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ber-to-the-home
PCT/CN2016/079479 WO2016202078A1 (zh) 2015-06-15 2016-04-15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1153.9A CN1062541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184A true CN106254184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4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1153.9A Withdrawn CN106254184A (zh) 2015-06-15 2015-06-15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4326B2 (zh)
EP (1) EP3297217B1 (zh)
CN (1) CN106254184A (zh)
WO (1) WO20162020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9203A (zh) * 2019-10-15 2020-02-18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式ont来扩展ftth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1939A1 (ja) * 2019-07-02 2021-01-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加入者線終端装置、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4961A1 (en) * 2003-06-12 2004-12-30 Nam Hong So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provided in the same
WO2014022966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的接入系统、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4467951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管理方法及光网络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4628A1 (en) * 2006-05-24 2010-03-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station-side apparatus, and subscriber-side apparatus
EP2288063B1 (en) * 2009-08-21 2012-10-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ata processing in an optical network
JP5483593B2 (ja) * 2010-11-04 2014-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受動網光システム及びスリープタイム決定方法
US9712241B2 (en) * 2012-04-20 2017-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master station device, slave station device, control uni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024611A (zh) 2012-12-28 2013-04-03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光线路终端对光网络单元进行预配置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64961A1 (en) * 2003-06-12 2004-12-30 Nam Hong So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provided in the same
WO2014022966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的接入系统、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4467951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单元管理方法及光网络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9203A (zh) * 2019-10-15 2020-02-18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式ont来扩展ftth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CN110809203B (zh) * 2019-10-15 2022-03-11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式ont来扩展ftth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7217A4 (en) 2018-03-21
EP3297217B1 (en) 2020-01-01
US20180198553A1 (en) 2018-07-12
US10554326B2 (en) 2020-02-04
EP3297217A1 (en) 2018-03-21
WO2016202078A1 (zh)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1486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ユニット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345581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JP478642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局内装置
CN102917286A (zh) 一种epon接入系统中的手拉手保护倒换方法和系统
CN102130718B (zh) 一种主干光路保护倒换的网元设备及方法
CN1319329C (zh) 一种远端光网络单元设备向网络管理系统自动上报mac地址的方法
CN101534460A (zh) 在pon系统中自动识别远端onu下联终端设备的方法
CN102823270A (zh) 用于光网络中的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98758A (zh) 一种网络资源信息核查方法及系统
CN102480650A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发送方法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747472B (zh) 基于电路域七号信令网的无感串接系统
CN106254184A (zh) 一种实现光纤入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5792A (zh)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3747370A (zh) 一种epon系统中实现onu自动授权的方法
CN101141194B (zh) 在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对用户侧设备远程管理的方法
JP2008160329A (ja) 通信管理装置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721963A (zh) 超标限个数的onu与epon-olt连接的方法
US20030030864A1 (en) Signaling proxy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up standby paths in optical networks
CN100417090C (zh) 一种定位拒绝服务攻击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31282A (zh) 无源光网络中实现业务快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863193B (zh) 实现网络安全装置安全策略的方法
CN101483792B (zh) 光网络终端的禁止/使能方法及系统
CN109005205A (zh) 一种光网络终端位置信息收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96002C (zh) 光纤接入网及其通信保护方法
CN103684867A (zh) 基于固移网接入的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