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936A -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及其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及其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53936A CN106253936A CN201610851433.7A CN201610851433A CN106253936A CN 106253936 A CN106253936 A CN 106253936A CN 201610851433 A CN201610851433 A CN 201610851433A CN 106253936 A CN106253936 A CN 1062539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arable device
- data
- mobile terminal
- control instruction
-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8—Migration or transfer of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以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以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以实现移动终端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并获取有效的数据,为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安全和教育保驾护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迁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其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通常是指直接穿戴在用户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与远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以及经云端服务器中转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多种功能。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佩戴可穿戴设备以实时跟踪孩子的位置信息,以掌握孩子的行踪,在孩子遇到危险事件时能及时前往救助,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访问孩子佩戴的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或获取孩子的周围环境情况。
但是,家长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孩子佩戴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图像、视频等数据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例如孩子正在上课中;或者引起孩子的不愉快情绪,例如孩子已渐渐成长,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但鉴于还是未成年,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家长为其佩戴可穿戴设备已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为其安全与教育保驾护航。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及其对应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平台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平台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已注册的账号登录服务器平台,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的可穿戴设备。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中,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再由服务器平台推送至移动终端。
优选地,通过触控交互界面触发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优选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系统,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获取数据模块,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发送数据模块,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清除记录模块,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所述建立连接模块,包括: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平台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平台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中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已注册的账号登录服务器平台,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的可穿戴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包括: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
优选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发送数据模块,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再由服务器平台推送至移动终端。
优选地,通过触控交互界面触发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优选地,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所述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的步骤前,包括:注册到服务器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中,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再由服务器平台推送至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的步骤中,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则自动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与移动终端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获取数据模块,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发送数据模块,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第二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清除记录模块,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所述建立连接模块,包括:注册到服务器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发送数据模块,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再由服务器平台推送至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清除记录模块,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则自动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优选地,与移动终端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家长通过移动终端与孩子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控交互界面触发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孩子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并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家长的移动终端,实现远程获取孩子的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以及获取孩子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等信息,以确保孩子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并且,移动终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以照顾孩子的情绪以及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与操作,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默默为孩子的安全和教育保驾护航。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的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的系统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发明的发明人注意到,服务器平台上通常一个可穿戴设备与若干个移动终端相绑定:与可穿戴设备相绑定的各移动终端的用户通常是可穿戴设备的穿戴者的亲属或监护人等。这些移动终端的用户通常具有如下特点:对可穿戴设备的穿戴者的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
鉴于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特点,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不仅仅具有求助、通讯和定位功能,还具有摄像、录屏、录音等功能,因此,上述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接入受监护的小孩的可穿戴设备,控制可穿戴设备在静默状态下获取其周围环境数据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设备以使用户对佩戴者的环境是否安全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确认佩戴者出行时是否安全到达目的地,例如孩子出门去上学,看看孩子是否到达学校了等;或者控制可穿戴获取可穿戴设备中孩子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并传送到移动终端以供用户了解孩子近期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等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等。同时,在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的数据后,可穿戴设备受控或自动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的访问记录和相应的文件,例如视频获取会产生一些相应的视频文件等,以避免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例如上课的时候。
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由此,实现移动终端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以更好的掌握孩子的行踪、状态以及所处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0: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与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如图2所示。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可为具体如下设备之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所述智能终端200为如下设备之一: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所述服务器平台300有线接入网络,所述网络例如:移动互联网。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以及移动终端200以无线方式接入该网络,所述无线方式可为WIFI无线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除上述通过服务器平台300接入网络建立连接,还可通过点对点的建立连接,如:蓝牙连接、红外连接等。但是考虑到所述点对点连接通常情况下适用于近距离的传输,而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孩子常常不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如去上学、去班游等等,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接入互联网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的建立连接的方式做出限定,可根据实际运用而具体选择。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与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200通过已注册的账号登陆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的可穿戴设备400。
可以理解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可穿戴设备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配置有通信卡,如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还具有本可穿戴设备的ID,如出厂时唯一的硬件串号等,所述硬件串号可以是唯一二维码,唯一序列号等。
同理的,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移动终端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移动终端200配置有通信卡,例如SIM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
移动终端具有本移动终端的ID,例如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等。
移动终端200注册并登陆服务器平台300,将本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与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对应记录并相互绑定;服务器平台300确定出移动终端200与其相绑定的可穿戴设备400具有控制权限。
例如,移动终端200登陆服务器平台300后,扫描可穿戴设备400上的出厂二维码或者输入可穿戴设备的唯一序列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绑定,由此获取对该可穿戴设备400的控制权限。
S120:移动终端200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
容易理解地,所述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地理位置信息、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等。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0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
所述数据可为上述多媒体信息,即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
例如,家长通过发送控制指令,获取可穿戴设备中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则可以了解孩子最近常去的地点以及喜欢去的地点用以判断该些地点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不是,可及时与孩子沟通,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实时输入的数据。
容易理解地,所述实时输入的数据指当前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外界信息,包括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实时输入的数据是基于可穿戴设备400具有获取实时数据的装置的前提下,如,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摄像装置,因此所述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文件的控制指令才是有效的。
S130: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如上所述,所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的控制指令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因此,容易理解地,所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以及所述指定的数据指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数据的选定信息,即所述控制指令包含了对可穿戴设备400中以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类型的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类型的数据,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的指定的数据。
例如,所述控制指令为获取图像文件,则可穿戴设备获取所有格式为图像文件的数据;再例如,当可穿戴设备正在播放一首歌时,正好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来的获取当前正在播放的音频文件,则所述可穿戴设备便会获取所述正在播放的歌曲的音频等信息并发送到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例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例如,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音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麦克风,录取周围的声音。再如,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时,可穿戴设备便会在后台打开摄像头,拍摄其周围的影像。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数据的控制指令时,如启动摄像头拍摄时,若可穿戴设备400监听到用户解锁可穿戴设备400或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正在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并触控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界面信息发生了变化时,则关闭摄像头,停止输入外界信息,先执行科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操作,待所述操作完成后并未监听到有下一个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时,才重新打开摄像头,继续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由此,可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400。
S140:可穿戴设备400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00的步骤中,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再由服务器平台300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其建立连接,事实上所述服务器平台300相当于所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的中转站,与移动终端200和可穿戴设备400具有一一对应性,一方面,是接收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然后将所述控制指令推送到可穿戴设备400,另一方面,接收可穿戴设备400反馈的获取的数据,再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S150:移动终端200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平台推送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显示。
例如,当接收的数据为图片时,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图片按一定的排序显示在屏幕上以供移动终端用户查看。
再如,当接收的数据为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由于所述视频信息描述的是当前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环境信息,因此,移动终端可根据该视频信息,在电子地图中绘制出可穿戴设备400周边的环境信息,利用加粗、上浮等较为醒目的方式,在电子地图中对该些环境信息对应的地点进行标示。使得移动终端200用户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400周边的环境更为快捷、精确的确定出可穿戴设备400的具体位置。因此,不仅可通过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判断佩戴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是否处于安全环境,当判断所述环境有危险时,还可及时的,快速的确定出可穿戴设备400的具体位置。
本发明中,针对移动终端接收的数据的显示方式不做限制,可具体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且能实现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查看的目的即可。
具体地,通过触控交互界面触发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上述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以及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用户通过所述触控交互界面选择获取数据或删除记录的功能生成对应的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和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
S160: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中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所述数据,例如,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可穿戴设备开启摄像头拍摄时会对应产生相应的视频文件。所述访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400将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的记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穿戴设备40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而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与响应于可穿戴设备400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存放于可穿戴设备400的不同内存位置以方便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区别并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删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通过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驱使可穿戴设备删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以实现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400,同时获取有效的数据。
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容易理解地,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熄屏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所述熄屏状态下进行;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亮屏状态时,在没有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在可穿戴设备400的后台进行,即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保持静默;由此,可避免影响佩戴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例如,当移动终端200用户通过触控交互界面发送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后,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与目标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可再发送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通过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声音和环境场景判断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为不安全场所,便及时联系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举例来说,孩子去上学,在预计孩子到达学校后,家长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不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判断孩子上学途中发生异常情况,进一步地,家长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可穿戴设备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判断可穿戴设备当前环境是否为上学途中的场景,如若不是,则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可以理解地,因视频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高,因此,当可穿戴设备用户所在位置网络信号不够好时,可选择获取可穿戴上设备实时输入的音频文件,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周围的声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
再例如,由于较小年龄或者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处于一个自制力不强且比较好动的年龄段,因此,家长可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孩子上课过程中的视频流以了解孩子上课时是否有开小差等不良习惯,判断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进行及时的教育。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具有一定的保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以实现上述方法的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间数据迁移系统,其系统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210,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200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模块210,包括: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与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可为具体如下设备之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所述服务器平台300有线接入网络,所述网络例如:移动互联网。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以及移动终端200以无线方式接入该网络,所述无线方式可为WIFI无线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除上述通过服务器平台300接入网络建立连接,还可通过点对点的建立连接,如:蓝牙连接、红外连接等。但是考虑到所述点对点连接通常情况下适用于近距离的传输,而佩戴可穿戴设备400的孩子常常不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如去上学、去班游等等,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接入互联网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的建立连接的方式做出限定,可根据实际运用而具体选择。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与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中包括:移动终端200通过已注册的账号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的可穿戴设备400。
可以理解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配置有通信卡,如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还具有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如出厂时唯一的硬件串号等,所述硬件串号可以是唯一二维码,唯一序列号等。
同理的,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移动终端200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移动终端200配置有通信卡,例如SIM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
移动终端200具有本移动终端200的ID,例如IMEI(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等。
移动终端200注册并登陆服务器平台300,将本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与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对应记录并相互绑定;服务器平台300确定出移动终端200与其相绑定的可穿戴设备400具有控制权限。
例如,移动终端200登陆服务器平台300后,扫描可穿戴设备400上的出厂二维码或者输入可穿戴设备400的唯一序列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进行绑定,由此获取对该可穿戴设备400的控制权限。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220,移动终端200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
容易理解地,所述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地理位置信息、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等。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0可穿戴设备400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220,包括: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
所述数据可为上述多媒体信息,即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
例如,家长通过发送控制指令,获取可穿戴设备400中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则可以了解孩子最近常去的地点以及喜欢去的地点用以判断该些地点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不是,可及时与孩子沟通,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具体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220,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输入的数据。
容易理解地,所述实时输入的数据指当前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外界信息,包括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实时输入的数据是基于可穿戴设备400具有获取实时数据的装置的前提下,如,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具有摄像装置,因此所述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文件的控制指令才是有效的。
获取数据模块230,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230,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如上所述,所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的控制指令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因此,容易理解地,所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以及所述指定的数据指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数据的选定信息,即所述控制指令包含了对可穿戴设备400中以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类型的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类型的数据,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所述控制指令为获取图像文件,则可穿戴设备400获取所有格式为图像文件的数据;再例如,当可穿戴设备400正在播放一首歌时,正好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来的获取当前正在播放的音频文件,则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便会获取所述正在播放的歌曲的音频信息并发送到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获取数据模块230,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例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例如,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音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麦克风,录取周围的声音。再如,当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摄像头,拍摄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影像。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获取数据模块,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400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数据的控制指令时,如启动摄像头拍摄时,若可穿戴设备400监听到用户解锁可穿戴设备400或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在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并触控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屏幕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界面信息发生了变化时,则关闭摄像头,停止输入外界信息,先执行科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操作,待所述操作完成后并未监听到有下一个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时,才重新打开摄像头,继续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由此,可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400。
发送数据模块240,可穿戴设备400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移动终端200发送数据模块240,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再由服务器平台300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其建立连接,事实上所述服务器平台300相当于所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的中转站,因此,容易理解的,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的数据后将所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再由所述服务器平台300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模块250,移动终端200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200接收到服务器平台300推送的移动终端200上传的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显示。
例如,当接收的数据为图片时,所述移动终端200将所述图片按一定的排序显示在屏幕上以供移动终端200用户查看。
再如,当接收的数据为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由于所述视频信息描述的是当前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环境信息,因此,移动终端200可根据该视频信息,在电子地图中绘制出可穿戴设备400周边的环境信息,利用加粗、上浮等较为醒目的方式,在电子地图中对该些环境信息对应的地点进行标示。使得移动终端200用户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400周边的环境更为快捷、精确的确定出可穿戴设备400的具体位置。因此,不仅可通过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判断佩戴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是否处于安全环境,当判断所述环境有危险时,还可及时的,快速的确定出可穿戴设备400的具体位置。
本发明中,针对移动终端200接收的数据的显示方式不做限制,可具体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且能实现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查看的目的即可。
具体地,通过触控交互界面触发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上述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以及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用户通过所述触控交互界面选择获取数据或删除记录的功能生成对应的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和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
清除记录模块260,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中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所述数据,例如,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可穿戴设备400开启摄像头拍摄时会对应产生相应的视频文件。所述访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400将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的记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而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与响应于可穿戴设备400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存放于可穿戴设备400的不同内存位置以方便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区别并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通过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驱使可穿戴设备400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以实现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400,同时获取有效的数据。
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容易理解地,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熄屏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所述熄屏状态下进行;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亮屏状态时,在没有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可穿戴设备400的后台进行,即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保持静默;由此,可避免影响佩戴者对可穿戴设备40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例如,当移动终端200用户通过触控交互界面发送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后,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与目标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可再发送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通过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和环境场景判断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为不安全场所,便及时联系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举例来说,孩子去上学,在预计孩子到达学校后,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不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判断孩子上学途中发生异常情况,进一步地,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判断可穿戴设备400当前环境是否为上学途中的场景,如若不是,则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可以理解地,因视频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高,因此,当可穿戴设备400用户所在位置网络信号不够好时,可选择获取可穿戴上设备实时输入的音频文件,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
再例如,由于较小年龄或者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处于一个自制力不强且比较好动的年龄段,因此,家长可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孩子上课过程中的视频流以了解孩子上课时是否有开小差等不良习惯,判断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进行及时的教育。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具有一定的保障。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400数据访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310:服务器平台300与移动终端200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平台300与移动终端200建立连接的步骤前,包括: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可为具体如下设备之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如上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建立连接,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的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因此,在建立连接前,可穿戴设备400首先应当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以使服务器可根据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与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200对可穿戴设备400的控制权限。
可以理解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配置有通信卡,如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还具有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如出厂时唯一的硬件串号等,所述硬件串号可以是唯一二维码,唯一序列号等。所述可穿戴设备400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使得所述服务器平台300可根据唯一二维码或唯一序列号查询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200绑定。
S320: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容易理解地,所述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地理位置信息、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等。
S33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400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数据的控制指令时,如启动摄像头拍摄时,若可穿戴设备400监听到用户解锁可穿戴设备400或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在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并触控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屏幕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界面信息发生了变化时,则关闭摄像头,停止输入外界信息,先执行科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操作,待所述操作完成后并未监听到有下一个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时,才重新打开摄像头,继续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由此,可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400。
具体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可穿戴设备400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如上所述,所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的控制指令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因此,容易理解地,所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以及所述指定的数据指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数据的选定信息,即所述控制指令包含了对可穿戴设备400中以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类型的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类型的数据,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所述控制指令为获取图像文件,则可穿戴设备400获取所有格式为图像文件的数据;再例如,当可穿戴设备400正在播放一首歌时,正好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来的获取当前正在播放的音频文件,则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便会获取所述正在播放的歌曲的音频信息并发送到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例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例如,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音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麦克风,录取周围的声音。再如,当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摄像头,拍摄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影像。
S340: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00的步骤中,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再由服务器平台300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其建立连接,事实上所述服务器平台300相当于所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的中转站,与移动终端200和可穿戴设备400具有一一对应性,一方面,是接收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然后将所述控制指令推送到可穿戴设备400,另一方面,接收可穿戴设备400反馈的获取的数据,再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S350: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容易理解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由移动终端200的触控交互界面生成。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其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不希望家长干扰其生活状态,但是考虑到孩子尚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家长希望能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同时为照顾孩子的情绪,当移动终端200的用户接收到所获取的有效的数据后,希望删除掉访问可穿戴设备400时产生的如视频文件等数据以及访问记录和上传记录等痕迹。
S360: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中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所述数据,例如,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可穿戴设备400开启摄像头拍摄时会对应产生相应的视频文件。所述访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400将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的记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而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与响应于可穿戴设备400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存放于可穿戴设备400的不同内存位置以方便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区别并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通过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驱使可穿戴设备400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以实现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400,同时获取有效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的步骤中,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则自动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预设时间可为一分钟、两分钟等,具体预设时间不做限制,只要能确保短时间内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实现无痕访问的目的即可。由此,可实现可穿戴设备400受控即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也可自控的删除记录,为实现无痕访问提供一个保障方案,以防止移动终端200用户没有及时发送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容易理解地,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熄屏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所述熄屏状态下进行;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亮屏状态时,在没有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可穿戴设备400的后台进行,即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保持静默;由此,可避免影响佩戴者对可穿戴设备40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例如,当移动终端200用户通过触控交互界面发送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后,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与目标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可再发送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通过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和环境场景判断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为不安全场所,便及时联系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举例来说,孩子去上学,在预计孩子到达学校后,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不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判断孩子上学途中发生异常情况,进一步地,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判断可穿戴设备400当前环境是否为上学途中的场景,如若不是,则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可以理解地,因视频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高,因此,当可穿戴设备400用户所在位置网络信号不够好时,可选择获取可穿戴上设备实时输入的音频文件,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
再例如,由于较小年龄或者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处于一个自制力不强且比较好动的年龄段,因此,家长可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孩子上课过程中的视频流以了解孩子上课时是否有开小差等不良习惯,判断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进行及时的教育。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具有一定的保障。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可穿戴设备400,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410,与移动终端200建立连接;
具体地,所述建立连接模块410,包括: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可为具体如下设备之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如上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通过服务器平台300建立连接,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已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的可穿戴设备400建立连接,因此,在建立连接前,可穿戴设备400首先应当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以使服务器可根据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与移动终端200的特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200对可穿戴设备400的控制权限。
可以理解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和通信号码。具体地,可穿戴设备400配置有通信卡,如SIM(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能够拥有通信号码,并且所述可穿戴设备400还具有本可穿戴设备400的ID,如出厂时唯一的硬件串号等,所述硬件串号可以是唯一二维码,唯一序列号等。所述可穿戴设备400注册到服务器平台300上使得所述服务器平台300可根据唯一二维码或唯一序列号查询到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特征信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200绑定。
第一控制指令接收模块420,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容易理解地,所述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地理位置信息、使用电子地图时记录的兴趣点等。
获取数据模块430,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430,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400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数据的控制指令时,如启动摄像头拍摄时,若可穿戴设备400监听到用户解锁可穿戴设备400或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在使用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并触控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屏幕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400的界面信息发生了变化时,则关闭摄像头,停止输入外界信息,先执行科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操作,待所述操作完成后并未监听到有下一个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时,才重新打开摄像头,继续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由此,可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正常使用可穿戴设备400。
具体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430,包括:可穿戴设备400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如上所述,所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的控制指令包括获取指定数据类型的数据,如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图片库里的图片、获取视频文件、获取音频文件等,也可以是获取指定的数据,如获取近期拍摄的视频、获取某段时间内的图片又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文件等。因此,容易理解地,所述指定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以及所述指定的数据指对可穿戴设备400中已存储数据的选定信息,即所述控制指令包含了对可穿戴设备400中以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类型的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类型的数据,当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控制指令为获取指定数据时,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对应的数据。
例如,所述控制指令为获取图像文件,则可穿戴设备400获取所有格式为图像文件的数据;再例如,当可穿戴设备400正在播放一首歌时,正好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来的获取当前正在播放的音频文件,则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便会获取所述正在播放的歌曲的音频信息并发送到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获取数据模块430,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400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例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例如,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音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麦克风,录取周围的声音。再如,当接收到移动终端200发送的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时,可穿戴设备400便会在后台打开摄像头,拍摄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影像。
发送数据模块440,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00;
具体地,所述发送数据模块440,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再由服务器平台300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终端200通过登录服务器平台300并添加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其建立连接,事实上所述服务器平台300相当于所述移动终端200与可穿戴设备400的中转站,与移动终端200和可穿戴设备400具有一一对应性,一方面,是接收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然后将所述控制指令推送到可穿戴设备400,另一方面,接收可穿戴设备400反馈的获取的数据,再推送至移动终端200。
第二控制指令接收模块450,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容易理解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由移动终端200的触控交互界面生成。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其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不希望家长干扰其生活状态,但是考虑到孩子尚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因此家长希望能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同时为照顾孩子的情绪,当移动终端200的用户接收到所获取的有效的数据后,希望删除掉访问可穿戴设备400时产生的如视频文件等数据以及访问记录和上传记录等痕迹。
清除记录模块460,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中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所述数据,例如,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信息时,可穿戴设备400开启摄像头拍摄时会对应产生相应的视频文件。所述访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400将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300的记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指令而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与响应于可穿戴设备400佩戴者的操作控制指令产生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存放于可穿戴设备400的不同内存位置以方便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区别并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通过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驱使可穿戴设备400删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以实现无痕访问可穿戴设备400,同时获取有效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清除记录模块460,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则自动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所述预设时间可为一分钟、两分钟等,具体预设时间不做限制,只要能确保短时间内清除与移动终端200交互过程中相关的数据和访问记录,实现无痕访问的目的即可。由此,可实现可穿戴设备400受控即接收移动终端200发送的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也可自控的删除记录,为实现无痕访问提供一个保障方案,以防止移动终端200用户没有及时发送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静默或熄屏状态。
容易理解地,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熄屏状态时,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所述熄屏状态下进行;当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处于亮屏状态时,在没有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与移动终端200的交互在可穿戴设备400的后台进行,即所述可穿戴设备400保持静默;由此,可避免影响佩戴者对可穿戴设备400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数据为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获取的视频流或音频流。
例如,当移动终端200用户通过触控交互界面发送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后,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与目标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可再发送获取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400,通过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和环境场景判断是否为安全场所,如若为不安全场所,便及时联系可穿戴设备400的佩戴者。举例来说,孩子去上学,在预计孩子到达学校后,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现所述地理位置信息不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判断孩子上学途中发生异常情况,进一步地,家长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可穿戴设备400实时输入的视频流或音频流,判断可穿戴设备400当前环境是否为上学途中的场景,如若不是,则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可以理解地,因视频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更高,因此,当可穿戴设备400用户所在位置网络信号不够好时,可选择获取可穿戴上设备实时输入的音频文件,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400周围的声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
再例如,由于较小年龄或者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处于一个自制力不强且比较好动的年龄段,因此,家长可通过移动终端200获取孩子上课过程中的视频流以了解孩子上课时是否有开小差等不良习惯,判断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进行及时的教育。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具有一定的保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其触控交互界面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实现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数据迁移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可远程访问获取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以根据获取的数据得知佩戴者的生活、学习状态与其环境信息,为佩戴者的安全和教育保驾护航;
进一步地,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反馈的数据后发送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删除记录的控制指令删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的数据以及访问记录,实现了无痕访问。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的过程中,可监听是否有可穿戴设备用户的操作的控制指令,如果有,则停止获取对应的数据,以避免影响可穿戴设备佩戴者的正常活动与操作;另外,如果可穿戴设备发送获取的数据到移动终端后若无接收到删除访问记录的控制指令时,在预设时间内自动删除访问记录,确保能实现无痕访问。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已存储于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的步骤中,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实时输入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对可穿戴设备中已存储的数据的选定信息,所获取的数据为与该选定信息相对应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启动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获取装置,获取实时输入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的步骤中,包括:监听是否有由可穿戴设备用户产生的控制指令,若有,则暂停获取对应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中,包括:首先将所述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再由服务器平台推送至移动终端。
8.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间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获取数据模块,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发送数据模块,可穿戴设备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的数据后发送清除记录控制指令至可穿戴设备;
清除记录模块,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9.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内的数据的控制指令;
获取数据模块,响应于所述获取数据的控制指令,获取对应的数据;
发送数据模块,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第二控制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清除记录控制指令;
清除记录模块,响应于所述清除记录控制指令,清除与移动终端交互过程相关的所述数据和访问记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51433.7A CN106253936B (zh) | 2016-09-26 | 2016-09-26 |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和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51433.7A CN106253936B (zh) | 2016-09-26 | 2016-09-26 |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和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3936A true CN106253936A (zh) | 2016-12-21 |
CN106253936B CN106253936B (zh) | 2019-03-05 |
Family
ID=57611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51433.7A Active CN106253936B (zh) | 2016-09-26 | 2016-09-26 |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和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5393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142A (zh) * | 2017-02-20 | 2017-07-21 | 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霸凌的方法及智能手机终端 |
CN108170478A (zh) * | 2017-11-27 | 2018-06-15 |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清除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737233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设备信息删除方法、装置、家电设备、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
CN109637079A (zh) * | 2018-12-03 | 2019-04-16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儿童监护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00A (zh) * | 2000-09-07 | 2002-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便携信息终端、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US20030063733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Levine David A. | Automatically simultaneously ringing alternative telephone numbers |
CN103581439A (zh) * | 2013-10-25 | 2014-02-12 |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删除记录的装置及方法 |
CN103916541A (zh) * | 2014-03-31 | 2014-07-09 | 江苏省天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清除记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4346902A (zh) * | 2014-10-15 | 2015-02-11 | 瞿洪桂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系统 |
CN105049458A (zh) * | 2015-09-08 | 2015-1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远程跟踪方法、移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
CN105225415A (zh) * | 2015-09-30 | 2016-01-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地理位置监测设备 |
CN105511606A (zh) * | 2015-11-27 | 2016-04-20 |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572707A (zh) * | 2015-12-23 | 2016-05-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 |
-
2016
- 2016-09-26 CN CN201610851433.7A patent/CN1062539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00A (zh) * | 2000-09-07 | 2002-03-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便携信息终端、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US20030063733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Levine David A. | Automatically simultaneously ringing alternative telephone numbers |
CN103581439A (zh) * | 2013-10-25 | 2014-02-12 |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删除记录的装置及方法 |
CN103916541A (zh) * | 2014-03-31 | 2014-07-09 | 江苏省天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清除记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4346902A (zh) * | 2014-10-15 | 2015-02-11 | 瞿洪桂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系统 |
CN105049458A (zh) * | 2015-09-08 | 2015-11-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远程跟踪方法、移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
CN105225415A (zh) * | 2015-09-30 | 2016-01-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地理位置监测设备 |
CN105511606A (zh) * | 2015-11-27 | 2016-04-20 |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572707A (zh) * | 2015-12-23 | 2016-05-1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3142A (zh) * | 2017-02-20 | 2017-07-21 | 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霸凌的方法及智能手机终端 |
CN108170478A (zh) * | 2017-11-27 | 2018-06-15 |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清除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737233A (zh) * | 2018-05-25 | 2018-11-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设备信息删除方法、装置、家电设备、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
CN109637079A (zh) * | 2018-12-03 | 2019-04-16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儿童监护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3936B (zh) | 2019-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22703B1 (en) | Wearable multimedia device and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application ecosystem | |
US20160360160A1 (en) | Person wearable photo experience aggrega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 |
CA2846753C (en) | Modulation of visual notification parameters based on message activity and notification value | |
US9820120B2 (en) | Mobile security technology | |
US8594722B2 (en) | Wireless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JP6393771B2 (ja) | 記録された画像データの識別 | |
JP6073951B2 (ja) | 通信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ドライブレコーディ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ドライブレコーディング方法 | |
CN105227440A (zh) | 终端数据分享系统、方法和输入设备、行车记录仪终端 | |
WO2017063283A1 (zh) | 智能车载终端触发系统和方法 | |
CN106253936A (zh) | 可穿戴设备数据访问控制及其与终端间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 |
CN105049458A (zh) | 可穿戴设备远程跟踪方法、移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 |
KR20140124326A (ko) | 네트워크 피드백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 |
TWI649673B (zh) | 用於裝置之稽核操作的系統、裝置及方法 | |
CN106897589A (zh) | 可穿戴设备权限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KR20160123294A (ko) | 도메인 인식 카메라 시스템 | |
JP2012247841A (ja) | 近隣人物特定装置、近隣人物特定方法、近隣人物特定プログラム及び近隣人物特定システム | |
CN106815345A (zh) | 一种实时数据的显示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 |
JP2012247840A (ja) | 近隣人物特定装置、近隣人物特定方法、近隣人物特定プログラム及び近隣人物特定システム | |
US2018000751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bout task to external device | |
WO2022095712A1 (zh) | 数据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 |
US20170134595A1 (en) | Automated image album | |
CN105340265A (zh) | 用于显示来自相机的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 |
US886253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media data storage | |
CN108431795A (zh) | 用于信息捕获和呈现的方法和设备 | |
KR20200083157A (ko) | 사용자에게 현실 공간에 기반한 게임을 추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7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