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9941A - 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09941A CN106209941A CN201510228194.5A CN201510228194A CN106209941A CN 106209941 A CN106209941 A CN 106209941A CN 201510228194 A CN201510228194 A CN 201510228194A CN 106209941 A CN106209941 A CN 106209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list
- mobile communication
- read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LDSJMFGYNFIFRK-UHFFFAOYSA-N 3-azaniumyl-2-hydroxy-4-phenylbutano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O)C(N)CC1=CC=CC=C1 LDSJMFGYNFIFR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RILYTVJVMAKLC-UHFFFAOYSA-N Adamanta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C3CC1CC2C3 ORILYTVJVMAKL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876 Aca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系统包含由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推播网关组合的云端。服务器通过推播网关以及外部推播主机将信息内容以推播通知传递至对应成员的移动通讯装置,服务器依据成员的移动通讯装置上传的阅读记录产生未读列表,并针对未读列表上被勾选的成员重送推播通知。本发明能够提升重要信息的布达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运用在移动通讯装置上的云端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移动通讯装置上运用云端技术提供社团或企业组织做为信息交换的系统为数甚多,然而,现有移动信息传递技术仍存有许多缺失,以致无法满足公司治理之用。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1312971的“接收信息的方法”,其中揭露一种接收信息的方法,适用于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信息;在接收到信息时,依据内建于电子装置的网络地址联机至服务器;自服务器中取得多媒体档案;并且,下载并播放多媒体档案。此现有技术一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讯的呈现画面亦非常阳春,仅仅显示简讯的内容以及提供编辑简讯等简单的操作功能。对于经常利用简讯功能与他人联络的用户,除了重视提示功能之外,丰富的简讯接口亦非常重要"(见其说明书第[0002]段)。至于现有技术一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通过信息来下载多媒体档案”。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573268的“频道订阅及推播系统和方法”,其中揭露一种频道订阅及推播系统和方法,用户借由移动通讯装置链接上WML服务器,以订阅频道。WML服务器产生订阅表并编码订阅表为SS DTD。SQL服务器接收储存SSDTD,并且根据SS DTD判断频道的信息是否有被更新。若是,SQL服务器发送一更新信息至推播服务器,推播服务器接收更新信息并推播更新信息至移动通讯装置。移动通讯装置接收更新信息,用户根据更新信息借由移动通讯装置链接上WML服务器,以下载最新信息。此现有技术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用户自己必须主动查询之前所订阅的信息是否有被更新,导致使用者无法实时得知最新信息。2.用户所收到的信息往往没有被分类、组织及管理,让用户阅读起来相当杂乱。3.一般移动通讯装置固然得到订阅的信息,但是无法分类、组织及管理,没有办法实现使用者同时订阅多种信息的功能”(见其说明书[发明背景]最后一段)。至于现有技术二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一旦频道的信息被更新时,可以利用推播技术告知使用者,让使用者可以立刻得知最新信息。并且,用户所接收到的频道的信息已被分类组织及管理,让用户便于阅读”。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I359600的“关联具有交递内容的移动频道订阅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揭露一种用于在一移动网络中建立用于频道订阅的一交递内容的方法与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自该移动网络中的一移动器件与一内容提供商建立一订阅;以及传递一交递内容至一交递服务器。此现有技术三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其他替代包括基于SMS的推播及广播或小区广播。在为广播的情形下,无法定制交递来满足一特定使用者或一特定器件的能力的需要。因此该等系统不具有与其相关联的智慧”(见其说明书第[0005]段)。而现有技术三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提供一订阅模型及拓朴,其中将订阅信息与一交递内容两者传达至一交递服务器或一内容提供商”。
另有一种现有技术四,以云端、移动通讯装置与推播技术提供个人对个人或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换服务,例如由韩国NHN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LINE株式会社所开发的“Line"应用程序及其后端的系统,以及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应用程序及其后端的系统。现有技术四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简讯传送的信息内容不够多样化,无法以更生动、更活泼的方式拉近沟通距离”。而现有技术四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提供个人对个人或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换(聊天室)服务,并强化更生动、更活泼的信息贴图”。
上述该些现有技术,云端服务器均无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以因应“公司内部重要信息布达效率不彰的问题”及“信息发送后不易追踪阅读状态的问题”,例如:公司内某一主管发送一则重要的信息给部门内所有成员,现有技术因缺乏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以致无法产生“未读列表”,使该主管不易迅速掌握所有未读的完整正确成员列表,尤其当布达的对象众多时问题愈益严重,虽然现有技术四(Line与WhatsApp)可查看“信息是否已读”,但是仅能在一对一的聊天室中查看对方是否已读信息,当聊天室有多人时则无法查看;此外,该些现有技术也缺乏推播通知重送技术,无法重送信息的推播通知至未读的成员。
导致该些相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云端服务器对来自成员的移动通讯装置处理信息信息流的不足,且云端的硬件资源亦无关联纪录,使得企业内云端的对重要信息布达难以处理从信息发送、已读确认再到信息重送的作业。再者,即使重要信息一再重送,若成员的移动通讯装置仍以一般的提示作用通知重要信息,成员还是容易漏阅重要信息,也难收成效。故,实有必要提出一种应用于一云端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于存取该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依据成员的阅读记录产生未读列表,让信息布达者可针对未读列表勾选成员并重送推播通知,并于重送推播通知时致使该移动通讯装置的硬件资源启用有别于一般的提示作用,使重要信息的布达效率提升,以便弥补现有技术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依据成员的阅读记录产生未读列表,并针对未读列表上被勾选的成员重送推播通知。
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包含:服务器端的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以及客户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其中该数据库、该服务器与该推播网关组合一云端。该数据库,储存有至少一信息、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每个该信息包含一信息内容及一接收端设定,每个该成员信息包含一账号及一密码,该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该成员信息对该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该服务器存取该数据库,并包含一第一网络通讯模块,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建立网络联机;一登入验证模块,验证该移动通讯装置经由网络联机该服务器,较佳地,经由网络联机接收上传的该账号及该密码以进行验证;一第一信息模块,接收上传的该信息并写入至该数据库中,依据该信息的该接收端设定产生一信息接收端列表,该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关联该移动通讯装置的一推播标识符;一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关联于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已读列表或一未读列表,较佳地,依据上传的一已读状态记录于该已读/未读信息,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产生该已读列表,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未读列表;以及,一通知重送模块,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未读该信息的成员信息的该推播标识符,较佳地,依据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产生该重送列表。该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信息接收端列表(用于第一次推播,即原始推播)或该重送列表(用于第二次推播,即重送的推播)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而该推播通知包含一推播通知序号,该推播通知序号供该移动通讯装置自该服务器下载该信息内容。
该移动通讯装置具一屏幕,并执行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包含:一第二网络通讯模块,用以与该服务器的该第一网络通讯模块建立网络联机;一登入模块,接收所输入的该账号及该密码,并经由该第二网络通讯模块上传至该服务器;一数据存取模块,接收该推播通知后触发该第二网络通讯模块与该服务器的该第一网络通讯模块建立网络联机,再自该服务器下载对应于该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以及,一第二信息模块,将该信息显示于该屏幕上,接受该信息的一阅读指令并上传该已读状态,接受该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接受该信息的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未读列表,接受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并上传至该服务器。此外,该应用程序可进一步包含:一信息输入模块,用以输入该信息以及该接收端设定,并经由该第二网络通讯模块上传给该服务器。
该移动通讯装置,较佳地,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该等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推播通知后,自该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一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信息内容于一屏幕上,并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未读列表,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该信息的一阅读指令并上传该已读状态,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该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以及一第四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信息输入,并将该信息上传给该服务器,该信息包含该信息内容及该接收端设定。
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于一服务器、一数据库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的一云端,该方法包含:于该数据库储存复数个成员信息,每个该成员信息包含一账号及一密码;该服务器与关联该些成员信息的一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建立网络联机,该服务器接收该移动通讯装置所上传的该账号与该密码以进行验证,并因应该移动通讯装置的请求下载该信息内容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并接收来自该移动通讯装置关联该信息内容的已读状态而记录于该已读/未读信息;该服务器接收上传的一信息并写入至该数据库中,该信息包含一信息内容及一接收端设定;该服务器依据该接收端设定与该数据库进行对照并产生一信息接收端列表,该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对应该些成员信息的一推播标识符;该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产生一第一推播通知,该第一推播通知包含一推播通知序号,并通过一推播主机发送该第一推播通知至对应该信息接收端列表的该推播标识符的该移动通讯装置;该服务器接收该移动通讯装置上传并查询该推播通知序号,并提供对应该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以供该移动通讯装置下载;该服务器接收上传的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比对该些成员信息以产生一未读列表,并传送该未读列表至该移动通讯装置;该服务器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产生一重送列表,较佳地,该服务器接收上传的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未读该信息内容的成员信息的该推播标识符;以及,该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产生一第二推播通知,该第二推播通知包含该推播通知序号,并通过该推播主机发送该第二推播通知至该重送列表的该推播标识符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存取一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该云端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其中该数据库储存有复数个信息及复数个成员信息,每个该成员信息包含一账号及一密码,该移动通讯装置具一屏幕,并执行一应用程序以实现该方法。该方法包含: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接收所输入的该账号及该密码,并上传至该服务器以进行登入验证;自该服务器下载该信息,将该信息显示于该屏幕上;接受该信息的一阅读指令并上传一已读状态至该服务器;接受该信息的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该未读列表,并显示于该屏幕上;以及,接受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并上传至该服务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存取一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该云端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其中该数据库储存有至少一信息内容、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一未读列表,该未读列表记录未读该信息内容的该些成员信息,该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该等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自该服务器下载该信息内容及该未读列表;一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依据该未读列表,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关联该未读列表的该些成员信息;以及一第四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受关联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并上传至该服务器,俾使该服务器据以产生一重送列表,由该推播网关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应用于一云端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于存取该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信息发送后不易追踪阅读状态的问题"以及“无法针对未读者重送推播通知",使重要信息的布达效率提升,并且利用“重送推播通知时加强响铃或震动"技术手段使该移动通讯装置的硬件资源启用有别于一般的提示作用来吸引信息阅读者的注意,让信息阅读者在众多信息中可快速看到优先等级较高的信息,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及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讯装置的视图规划优先显示区块以显示多则重送信息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服务器
12:第一网络通讯模块
14:登入验证模块
16:第一信息模块
18:阅读记录管理模块
20:通知重送模块
22:数据库
24:推播网关
26:推播主机
28:移动通讯装置
30:应用程序
32:第二网络通讯模块
34:登入模块
36:数据存取模块
38:第二信息模块
40:信息输入模块
42:云端
44:优先显示区块
46:非优先显示区块
48:信息内容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谓的“企业移动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公布栏(BulletinBoard)的公布栏信息,属于由上至下的布达信息,例如:公司重要公告;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聊天室(Chat Room)的聊天信息,尤指多人聊天室而非一对一的聊天室,例如:一个部门的所有成员以聊天室进行多人在线会议,互相传送聊天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动态消息(Timeline News,或称News Feed)的贴文(Article),例如:一位部门成员发送一则贴文予部门同仁。
参阅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本发明系统包含有:服务器端(即云端42)的数据库22、服务器10与推播网关24,以及客户端的移动通讯装置28。于此,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能经由外部推播系统进行通信,但此外部推播系统并非本发明系统的限制,仅用以说明。数据库22储存有至少一个信息、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每个信息包含信息内容(Message Content)及接收端设定(即信息的布达对象),每个成员信息包含账号及密码,至于已读/未读信息则是指关联已阅读过或未阅读过该信息内容的成员列表,即“已阅读过一信息内容的所有已读成员”或“未阅读过一信息内容的所有未读成员",已读/未读信息也就是记录关联该成员信息对该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例如:某一信息已被10位成员读过,在已读/未读信息中即记载这10位已读过的成员或记载收到该信息的所有成员中未读过的成员。而数据库22中每一篇信息皆各自有其对应的已读/未读信息,并且,已读信息是随成员的移动通讯装置28的一已读状态上传后即更新。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熟悉本发明技术人士可理解云端42的服务器10可利用已读/未读信息中关联该成员信息的一已读状态或一未读状态来产生一信息内容的重送列表,例如:服务器依据关联该成员信息的一已读状态,从收到该信息的所有成员中比对出未读过的成员以产生该重送列表,或服务器依据关联该成员信息的一未读状态,从收到该信息的所有成员中比对出未读过的成员以产生该重送列表。
服务器10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并以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方式实施以下模块: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登入验证模块14、第一信息模块16、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及通知重送模块20。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用以与客户端的移动通讯装置28的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建立网络联机,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该网络联机是基于TCP协议(包含Socket及WebSocket联机)、HTTP协议或HTTPS协议。登入验证模块14,验证移动通讯装置28经由网络联机服务器10,并接收某成员通过移动通讯装置28所上传的账号及密码,然后将账号及密码与数据库22中所储存该成员信息的账号及密码进行验证。第一信息模块16接收由移动通讯装置28所上传的信息并写入至数据库22中;以及,依据信息的接收端设定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至少一个关联该成员信息的移动通讯装置所对应的推播标识符(Push ID),一个推播标识符是对应至一位成员的接收装置(即移动通讯装置28),在设定信息的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时通常是以勾选的方式选取组织通讯簿中的成员,第一信息模块16需进行对照工作(Mapping)才能将布达对象(即,“组织通讯簿中被选取的成员”)转换产成信息接收端列表(即被选取成员的“推播标识符”)。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依据用户(即成员)自移动通讯装置28所上传“针对某一信息的已读状态”将其记录于数据库22的已读信息中;当用户上传“针对某一信息的已读列表查询指令”时,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即依据该信息的已读信息产生已读列表;当用户上传“针对某一信息的未读列表查询指令”时,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即依据该信息的已读信息比对成员信息(当初信息的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或“信息接收端列表”)以产生未读列表,例如:当初某信息的布达对象有30位成员,而已读信息中记载有10位成员,未读列表的产生方式是由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将已读信息与原本的布达对象(“接收端设定”或“信息接收端列表”)进行一比对工作。通知重送模块20依据用户上传的“针对某一信息的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产生重送列表,由于“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所包含的数据为“成员”,通知重送模块20需进行对照工作才能将重送对象转换产成重送列表(即成员的“推播标识符”),另外,通知重送模块20亦可依据已读信息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未读该信息的成员信息的推播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服务器10所包含的上述各模块应被理解为一种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各模块的技术特征可以复数个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来表达,但是各模块的技术效果必须是以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该些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的形式(即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来实现,而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即是通过这样的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来获得改善。
更进一步,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知重送模块20所产生的重送列表包含成员的电信门号,服务器10将重送列表交由云端42的简讯服务器(具一电信门号的服务器,用以处理简讯发送,未描绘),将信息以简讯(SMS)/多媒体简讯(MMS)发送至重送列表所对应的移动通讯装置28的电信门号。此实施例的目的,是预防移动通讯装置28因无网络环境而无法接收推播通知。
上述服务器10与数据库22并未限定部署于特定数量的设备上,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服务器10与数据库22两者可部署于同一台设备之上,又或者,两者可各自部署于丛集(Cluster)结构的设备上,或者异地的丛集设备上。
推播网关24依据该信息产生推播通知(Push Notification),并通过外部推播主机26(例如:MPNS、GCM以及APNS)发送推播通知至信息接收端列表或重送列表所对应的移动通讯装置28。其中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信息的推播通知包含信息的部分或完整内容以及信息接收端列表上的推播标识符,而推播通知包含一个不重复的推播通知序号(或是至少在近期数据可查询的范围内为不重复)。举例来说,推播标识符可以由企业成员编号与成员移动装置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符(IMEI)组成,若有一个以上移动通讯装置28,则使用数据库22所登录最后一次使用的移动通讯装置28的IMEI。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谓推播通知的“信息的部分或完整内容”是取决于信息内容的长度,以APNS为例来说明,其允许的最大信息内容(Payload)长度为256Bytes,当某一信息的内容少于256Bytes时其推播通知即包含了信息的完整内容,当某一信息的内容大于256Bytes时其推播通知仅包含信息的部分内容(即前256Bytes部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信息包含一个信息主题(Message Subject),其推播通知是以信息主题发送。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移动通讯装置28为运行iOS、Android或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移动通讯装置28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30(即Application,又称App)。该处理器执行该应用程序30的资源包含: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登入模块34、数据存取模块36、第二信息模块38以及以信息输入模块40。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用以与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该网络联机是基于TCP协议、HTTP协议或HTTPS协定。登入模块34接收用户(即成员)从移动通讯装置28的输入接口所输入的账号及密码,并上传至服务器10以进行验证,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账号及密码可暂存于移动通讯装置28的内存,在一段时间之内(例如:一天或一星期)重复登入皆不需手动输入账号及密码,即可自动登入。数据存取模块36接收推播通知后触发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与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TCP协议、HTTP协议或HTTPS协议),再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于推播通知序号的信息的完整内容。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与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建立的网络联机采TCP协议或WebSocket协议(属于一种TCP协议,但由客户端发出的Handshake请求为HTTP形式),此实施例的数据存取模块36是直接下载信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与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建立的网络联机采HTTP协议或HTTPS协议,此实施例的数据存取模块36是以轮询(Polling)技术下载信息。第二信息模块38将信息显示于移动通讯装置28的屏幕上;接受“信息的阅读指令”并上传“已读状态”,意即,当用户阅读某一信息时(产生阅读指令),第二信息模块38将“已读状态”(即,用户已读此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0;接受“信息的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已读列表,意即,当用户针对某一信息下达“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例如点选一个“已读”按键)后,第二信息模块38即上传“已读列表查询指令”,接着下载针对该信息的已读列表,并将已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接受“信息的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未读列表,当用户针对某一信息下达“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例如点选一个“未读”按键)后,第二信息模块38即上传“未读列表查询指令”,接着下载针对该信息的未读列表,并将未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接受“未读列表之成员选取指令”,即,用户通过勾选未读列表中的核选方块(CheckBox)以选取成员,并将成员选取结果上传至服务器10。
上述该处理器可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包含:第一程序指令,使移动通讯装置28与服务器10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28接收推播通知后,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于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的信息内容;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信息内容于一屏幕上,并响应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未读列表,亦可响应信息的阅读指令并上传已读状态或响应该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以及第四程序指令,使移动通讯装置28接收新的信息输入,并将新的信息上传给服务器10,新的信息包含新的信息内容及新的接收端设定。
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所执行的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是分别表示复数个程序指令的集合,而第一、第二、…等并不用以限定接续在该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特征或方法的步骤。熟悉此发明的技术人士可理解接续在该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特征或方法的步骤是可以加以合并或组合由不同集合的程序指令来表达。
本发明的信息如前所述应用于公布栏、聊天室以及动态消息,当应用于公布栏以及动态消息时,本发明第二信息模块38所显示的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是“所有接收信息的成员”(即,信息接收端列表中所对应的所有成员)皆有权限查看;当应用于多人聊天室时,本发明第二信息模块38所显示的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仅信息发送者及管理者具有权限查看。
本发明第二信息模块38“接受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的目的在于“针对某一信息的未读成员重送一次推播通知”,因为,成员有可能因为某些因素(例如:在吵杂的环境中,或者是暂时离开手机)而未注意到第一次的推播通知,当信息为重要等级或是具有时效性时,信息发送者或是管理者即可利用本发明查询未读列表,并且,针对未读列表中的全部或是部分成员进行第二次的推播通知(即重送推播通知),第二次的推播通知与第一次的推播通知是利用服务器10发送带有特定信息或旗标(flag)区别。更进一步,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应用程序30预先储存两种提示作用,第一提示作用用于第一次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而第二提示作用用于重送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与强迫使移动通讯装置28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置顶显示,两种提示作用包含推播通知铃声,当第一次推播时以第一铃声作为提醒声音,当第二次推播(重送)时则以第二铃声作为提醒声音,且第二铃声的声响程度大于第一铃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铃声的声响时间长于第一铃声;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是采两种明显不同的铃声以示区别;再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次推播(重送)时,第二铃声伴随“强制震动”以加强提醒效果,所谓的“强制震动”是指即使移动通讯装置28执行的应用程序30已被用户关闭震动,当第二次推播时同时包含一强制震动指令,该强制震动指令于当次推播时覆写(Overwrite)原本震动关闭的设定,使移动通讯装置当次具有震动提醒效果。
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提示作用用于重送推播该信息时强迫使移动通讯装置28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48置顶显示,如图8所示。移动通讯装置28的屏幕所显示的视图规划优先显示区块44与非优先显示区块46,该非优先显示区块46显示多则以第一提示作用的信息内容或信息内容的一部分,而该非优先显示区块46以上下滑动点选阅读该信息内容。对于在该非优先显示区块46的其中一则信息内容因为尚未被阅读过,移动通讯装置28在收到该尚未被阅读过的信息内容的重送推播通知时,屏幕所显示的视图可规划优先显示区块44以显示该尚未被阅读过的信息内容或信息内容的一部分48,此为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28实现“置顶显示”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达到“置顶显示”效果的优先显示区块的设置方式包含:优先显示区块44与非优先显示区块46彼此不重迭的上下位置;或优先显示区块44与非优先显示区块46彼此重迭,而优先显示区块44不被非优先显示区块46所遮盖,其中该优先显示区块44以左右滑动点选阅读多则以第二提示作用的信息内容或信息内容的一部分。
对于上述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区别之本发明不同实施例,在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通讯装置已能够完成实现;运行iOS操作系统的移动通讯装置因尚未开放相关接口,故目前只能利用一种铃声,待iOS操作系统开放相关接口后,便可实现在iOS操作系统上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区别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移动通讯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的资源进一步包含信息输入模块40。信息输入模块40接收成员指令输入一个新的信息,其包含内容(亦可包含一个信息主题)的输入,以及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所谓的“接收端设定”是以勾选方式自通讯簿(例如组织通讯簿或个人通讯簿)中选取特定成员。
参阅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其说明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后,用户针对某一特定信息(例如:公布栏信息、聊天信息或贴文)查询“已读列表”,图例中显示已读此信息的成员为“Adam”、“Abel”、“Carl”、“Hank”与“Ian”,在已读页签标题及未读页签标题括号中的数字表示人数,图例表示已读的人数有“5”人,而未读的人数也有“5”人。此实施例是以页签(Tab)方式分别显示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亦可采按键(Button,未描绘)或分页(Page,未描绘)方式供用户点选以分别显示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
参阅图3,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此实施例较前一实施例(图2)增设了一“阅读时间标记”,阅读时间表示成员读取信息的时间,例如:“Adam在5分钟前阅读”、“Carl在8小时前阅读”、“Ian在星期三下午12:20阅读”(如超过一星期即显示为**月**日)。
参阅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其说明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后,用户针对某一特定信息(例如:公布栏信息、聊天信息或贴文)查询“未读列表",图例中显示尚未读此信息的成员为“David"、“Ken"、“Max"、“Oz"与“Ray",本发明并在未读列表中成员的旁边设有核选方块以供使用者勾选(即,接受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或按下“全部勾选"按键(未描绘),于勾选后再按下“重送"按键(未描绘)即可把“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亦即“被勾选的成员")上传至服务器10以进行重送推播通知的作业。
参阅图5,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此实施例较前一实施例(图4)增设了一“时间标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未读列表中的时间标记是用以表示未读成员“最后一次登入系统的时间";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未读列表中的时间标记是用以表示未读成员“最后一次进入聊天室的时间"。
更进一步,本发明一实施例在重送推播通知后,在未读列表中显示推播通知的重送时间(如同图5的时间标记方式),以便信息发送者或管理者查询“是否已重送推播通知"或是“上一次的重送时间为何时"。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在重送推播通知后,在未读列表中显示推播通知的重送次数,例如:“1次"、“2次"…等等(未描绘),以便信息发送者或管理者查询“推播通知的重送次数"。
参阅图6,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移动通讯装置28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此实施例与图4不同之处在于未读列表中成员的旁边直接设有“重送"按键,即可针对个别成员重送推播通知,而不需一一勾选后再按“重送"按键,或是按下底部的“全部重送"按键即可针对未读列表中的全部成员重送推播通知。
参阅图7,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例示说明先由具有权限的使用者(例如:原本信息的发送者,或是管理者)登入系统后查看信息(例如:公布栏信息、聊天信息或贴文)的未读列表,然后勾选未读列表中的成员并重送推播通知的流程。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4,本发明方法是包含:
步骤S101:于移动通讯装置28上执行本发明的应用程序30。移动通讯装置28例如苹果的iPhone 6智能手机或iPad Air 2平板计算机。
步骤S102:移动通讯装置28与服务器10建立网络联机。执行应用程序30后,应用程序30的第二网络通讯模块32与云端42的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讯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网络联机是基于TCP协议(包含Socket及WebSocket联机)、HTTP协议或HTTPS(即HTTP over SSL)协议。
步骤S103:上传账号及密码以进行登入验证。具有权限的用户(成员)利用应用程序30输入账号及密码。接着,移动通讯装置28的登入模块34将用户输入的账号及密码上传至服务器10,并由登入验证模块14进行登入验证。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有效期限之内由登入模块34暂存前一次所输入的账号与密码,当应用程序30执行时,自动将账号及密码上传至服务器10,再由登入验证模块14进行登入验证。
步骤S104:移动通讯装置28下载信息。数据存取模块36下载信息,再由第二信息模块38将信息显示于屏幕上。
步骤S105:上传未读列表查询指令。第二信息模块38接受用户所下达的“信息的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例如点选一个“未读"按键,或是如图2中的“未读"页签),接着将其上传至服务器10。
步骤S106:下载未读列表。上传未读列表查询指令后,阅读记录管理模块18即依据数据库22中此信息的已读信息比对成员信息(当初信息的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或“信息接收端列表")以产生未读列表,下载后由第二信息模块38将未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如图4所示(不包含图中核选方块的勾选,其初始状态应为未勾选)。
步骤S107:上传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屏幕显示未读列表后,用户却对未读信息的成员重送一次推播通知即以勾选方式下达“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接着,按下“重送"按键(未描绘)第二信息模块38即把“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亦即“被勾选的成员")上传至服务器10。
步骤S108:服务器10依据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产生重送列表。上传“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后,通知重送模块20依据“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产生重送列表,由于“未读列表的成员选取指令"所包含的数据为“成员",通知重送模块20需进行对照工作才能将重送对象转换产成重送列表(即成员的“推播标识符")。
步骤S109:推播网关24产生推播通知。推播网关24依据信息产生推播通知。
步骤S110:通过外部推播主机26发送推播通知至对应重送列表的移动装置28。
对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理解的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指令可实行流程图中的各个方块、流程图中方块的组合、以及各实施例中的步骤。把该等程序指令提供给一处理器执行以产生一机器或产生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借此在该处理器上执行该等指令时,将产生用以实行流程图方块指明的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构件。不同集合的程序指令亦可使展示于流程图方块中的至少某些操作步骤并行地进行,且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内容可能依不同实施例而不同。再者,亦可在不只一个处理器上进行某些该等步骤,例如可能在多处理器的伺服计算机系统中发生的状况,或移动通讯装置中微处理器与周边接口处理器所协同运作的状况。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或精神的条件下,流程图中的一或多个方块或方块的组合亦可与其他方块或方块组合同时地进行,或甚至以不同于展示出的顺序来进行。
因此,本发明流程图的方块支持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构件组合、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步骤组合、以及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程序指令构件。亦将可了解的是,这些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是由特殊用途硬件式系统或者特殊用途硬件与程序指令协同运作来实行本发明流程图的各个方块以及流程图的方块组合。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织通讯簿包含成员的组织职称与称谓,当第二信息模块38或由至少一处理器执行第三程序指令将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时,在列表中对应个别成员的位置旁另外标示出组织职称与称谓,以便在列表中迅速掌握成员的身份,而不必再切换至组织通讯簿中查询。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应用于一云端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于存取该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信息发送后不易追踪阅读状态的问题"以及“无法针对未读者重送推播通知",使重要信息的布达效率提升,并且利用“重送推播通知时加强响铃或震动"技术手段使该移动通讯装置的硬件资源启用有别于一般的提示作用来吸引信息阅读者的注意,让信息阅读者在众多信息中可快速看到优先等级较高的信息,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51)
1.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数据库,储存有至少一信息、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该信息包含一信息内容及一接收端设定,该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所述成员信息对该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
一服务器,存取该数据库,包含:
一第一网络通讯模块,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建立网络联机;
一登入验证模块,验证该移动通讯装置经由网络联机该服务器;
一第一信息模块,依据该信息的该接收端设定产生一信息接收端列表,该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关联该移动通讯装置的一推播标识符;以及
一通知重送模块,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未读该信息的成员信息的该推播标识符;以及
一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信息接收端列表或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其中,由该数据库、该服务器及该推播网关组合成一云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含一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关联于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已读列表或一未读列表,而该通知重送模块依据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以产生该重送列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
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
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推播通知后,自该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
一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信息内容于一屏幕上,并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未读列表;以及
一第四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信息输入,并将该信息上传给该服务器,该信息包含该信息内容及该接收端设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该信息的一阅读指令并上传已读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该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未读列表时,标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已读列表时,标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预先储存一第一提示作用与一第二提示作用,该第一提示作用用于第一次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而该第二提示作用用于重送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提示作用与该第二提示作用分别是一第一铃声与一第二铃声,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是两种不同铃声,以示区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铃声的声响程度大于该第一铃声的声响程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铃声的声响时间长于该第一铃声的声响时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包含一强制震动指令,该强制震动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产生震动提醒效果。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未读列表时,对应所述成员信息显示一时间标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时间标记是选自:一“最后一次登入系统的时间”、一“最后一次进入聊天室的时间”以及一“上一次推播通知的重送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简讯服务器,将该信息以一简讯或一多媒体简讯发送至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是强迫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置顶显示。
17.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数据库,储存有至少一信息、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该信息包含一信息内容及一接收端设定,该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该成员信息对该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
一服务器,存取该数据库,包含:
一第一网络通讯模块,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建立网络联机;
一第一信息模块,依据该信息的该接收端设定产生一信息接收端列表,该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关联该移动通讯装置的一推播标识符;以及
一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已读列表或一未读列表,其中该未读列表以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所述成员信息尚未读取该信息的该推播标识符;
一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信息接收端列表或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其中,由该数据库、该服务器及该推播网关组合成一云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含一通知重送模块,依据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产生该重送列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
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推播通知后,自该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以及
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信息内容于一屏幕上,并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未读列表,或响应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已读列表或该未读列表时,标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已读列表或该未读列表时,对应所述成员信息显示一时间标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时间标记是选自:一“最后一次登入系统的时间”、一“最后一次进入聊天室的时间”以及一“上一次推播通知的重送时间”。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预先储存一第一提示作用与一第二提示作用,该第一提示作用用于第一次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而该第二提示作用用于重送推播该信息时的提醒。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提示作用与该第二提示作用分别是一第一铃声与一第二铃声,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是两种不同铃声,以示区别。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铃声的声响程度大于该第一铃声的声响程度。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铃声的声响时间长于该第一铃声的声响时间。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包含一强制震动指令,该强制震动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产生震动提醒效果。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进一步包含:
一简讯服务器,将该信息以一简讯或一多媒体简讯发送至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是强迫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置顶显示。
30.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于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的一云端,该方法包含:
于该数据库储存至少一信息内容、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该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该成员信息对该信息内容的一已读/未读状态;
该服务器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的一移动通讯装置建立网络联机,并因应该移动通讯装置的请求下载该信息内容至该移动通讯装置,并接收关联该信息内容的该已读/未读状态而记录于该已读/未读信息;
该服务器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产生一重送列表,该重送列表包含关联未读该信息内容的成员信息的一推播标识符;以及,
该推播网关依据该信息内容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重送列表的该推播标识符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该服务器接收该移动通讯装置所上传的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未读列表,据以产生该重送列表。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关联于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已读列表。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
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
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推播通知后,自该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该信息内容;以及
一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信息内容于一屏幕上,并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未读列表,该未读列表是该服务器依据该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所产生。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已读列表。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未读列表时,标示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已读列表时,标示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预先储存一第一提示作用与一第二提示作用,该第一提示作用用于该信息内容的第一次推播的提醒,而该第二提示作用用于该信息内容的重送推播的提醒。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提示作用与该第二提示作用分别是一第一铃声与一第二铃声,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是两种不同铃声,以示区别。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是强迫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置顶显示。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包含一强制震动指令,该强制震动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产生震动提醒效果。
4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云端包含一简讯服务器,该简讯服务器将该信息内容以一简讯或一多媒体简讯发送至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42.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存取一云端的一移动通讯装置,该云端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其中该数据库储存有至少一信息内容、复数个成员信息以及一未读列表,该未读列表记录未读该信息内容的所述成员信息,该移动通讯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复数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
一第一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与该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
一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自该服务器下载该信息内容及该未读列表;
一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依据该未读列表,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关联该未读列表的所述成员信息;以及
一第四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接受关联该未读列表的一成员选取指令并上传至该服务器,俾使该服务器据以产生一重送列表,由该推播网关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该推播通知至该重送列表所对应的该移动通讯装置。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讯装置预先储存一第一提示作用与一第二提示作用,该第一提示作用用于该信息内容的第一次推播的提醒,而该第二提示作用用于该信息内容的重送推播的提醒。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提示作用与该第二提示作用分别是一第一铃声与一第二铃声,该第一铃声与第二铃声是两种不同铃声,以示区别。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铃声的声响程度大于该第一铃声。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是强迫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将至少该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置顶显示。
4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提示作用包含一强制震动指令,该强制震动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产生震动提醒效果。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响应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已读列表。
49.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未读列表时,标示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讯装置显示该已读列表时,标示出关联所述成员信息的一组织职称、一称谓,或同时标示出该组织职称以及该称谓。
51.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云端包含一简讯服务器,该移动通讯装置接收该简讯服务器依据该重送列表所发送的包含该信息内容的一简讯或一多媒体简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3179 | 2015-01-30 | ||
TW104103179A TWI609342B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企業行動訊息系統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09941A true CN106209941A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655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28194.5A Pending CN106209941A (zh) | 2015-01-30 | 2015-05-07 | 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97602B2 (zh) |
CN (1) | CN106209941A (zh) |
TW (1) | TWI609342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8050A (zh) * | 2017-11-08 | 2018-04-20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群组消息已读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
CN108011812A (zh) * | 2018-01-16 | 2018-05-08 | 吉浦斯信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即时通讯中消息已读未读状态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985768A (zh) * | 2018-06-01 | 2018-12-1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移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0557324A (zh) * | 2019-08-27 | 2019-12-10 |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im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4428684A (zh) * | 2020-10-29 | 2022-05-03 |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4900803A (zh) * | 2022-05-31 | 2022-08-12 | 深圳市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机云平台分布式短信验证消息发送方法 |
CN115941637A (zh) * | 2021-08-17 | 2023-04-07 |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静音传送实时讯息的系统与方法 |
CN116108088A (zh) * | 2021-11-11 | 2023-05-12 |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企业信息的用户行为分析员工态度的系统与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2589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中卓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菜单更新方法和装置 |
US11166126B2 (en) * | 2017-12-22 | 2021-11-02 | Slack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having improved panes positioned in a defined display window |
CN108182024B (zh) * | 2017-12-27 | 2021-05-04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US20190238605A1 (en) * | 2018-01-31 | 2019-08-01 | Salesforce.Com, Inc. | Verification of streaming message sequence |
CN113472892A (zh) * | 2021-07-18 | 2021-10-01 |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未读与已读的状态多终端同步方法及系统 |
KR20230016855A (ko) * | 2021-07-27 | 2023-02-03 | 라인플러스 주식회사 |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90428A (ja) * | 2003-12-26 | 2005-07-14 | Sharp Corp | 携帯通信端末、携帯通信端末の着信通知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CN102833408A (zh) * | 2012-08-22 | 2012-12-19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
CN103546584A (zh) * | 2013-11-13 | 2014-01-29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
CN104270301A (zh) * | 2014-09-15 | 2015-01-07 | 倪敏俊 | 一种单位内部公告信息发布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94336A1 (en) * | 2004-07-02 | 2007-12-20 | Greg Pounds | Proxy-based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
US9105039B2 (en) * | 2006-01-30 | 2015-08-11 | Group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obile alerts to members of a social network |
US20080207263A1 (en) * | 2007-02-23 | 2008-08-2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emporary notification profile switching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9135363B2 (en) * | 2009-06-09 | 2015-09-15 | Gvoto (Hong Kong) Lt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content retrieval and organization |
US8621015B2 (en) * | 2009-10-30 | 2013-12-31 | Salesforce.Com, Inc. | Integrating and managing social networking information in an on-demand database system |
US8296380B1 (en) * | 2010-04-01 | 2012-10-23 | Kel & Partners LLC | Social media based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KR20130071958A (ko) * | 2011-12-21 | 2013-07-01 | 엔에이치엔(주) |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에서 메시지 통번역을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20130275519A1 (en) * | 2012-04-13 | 2013-10-17 |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responding to a message about unviewed content |
US8769031B1 (en) * | 2013-04-15 | 2014-07-01 | Upfront Media Group,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subscription-based social media platform |
WO2015188246A1 (en) * | 2014-06-09 | 2015-12-17 | Royal Canadian Mint/Monnaie Royale Canadienne | Cloud-based 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 |
-
2015
- 2015-01-30 TW TW104103179A patent/TWI609342B/zh active
- 2015-05-07 CN CN201510228194.5A patent/CN106209941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6-10 US US14/735,431 patent/US949760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90428A (ja) * | 2003-12-26 | 2005-07-14 | Sharp Corp | 携帯通信端末、携帯通信端末の着信通知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CN102833408A (zh) * | 2012-08-22 | 2012-12-19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
CN103546584A (zh) * | 2013-11-13 | 2014-01-29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
CN104270301A (zh) * | 2014-09-15 | 2015-01-07 | 倪敏俊 | 一种单位内部公告信息发布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SHINY: "《跨网跨平台阿里钉钉颠覆企业社交沟通方式》", 《天极网软件频道》 * |
佚名: "《钉钉是什么?新一代团队沟通方式钉钉》", 《太平洋电脑网 软件频道》 * |
铁道部: "《行李值班员》", 30 December 2010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8050A (zh) * | 2017-11-08 | 2018-04-20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群组消息已读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
CN108011812A (zh) * | 2018-01-16 | 2018-05-08 | 吉浦斯信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即时通讯中消息已读未读状态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985768A (zh) * | 2018-06-01 | 2018-12-1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移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0557324A (zh) * | 2019-08-27 | 2019-12-10 |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im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0557324B (zh) * | 2019-08-27 | 2022-05-27 |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im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4428684A (zh) * | 2020-10-29 | 2022-05-03 |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5941637A (zh) * | 2021-08-17 | 2023-04-07 |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静音传送实时讯息的系统与方法 |
CN116108088A (zh) * | 2021-11-11 | 2023-05-12 |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企业信息的用户行为分析员工态度的系统与方法 |
CN114900803A (zh) * | 2022-05-31 | 2022-08-12 | 深圳市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计算机云平台分布式短信验证消息发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27387A1 (en) | 2016-08-04 |
TWI609342B (zh) | 2017-12-21 |
US9497602B2 (en) | 2016-11-15 |
TW201627926A (zh) | 2016-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09941A (zh) | 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 |
TWI614711B (zh) | 企業行動訊息系統與方法 | |
TWI638321B (zh) | 企業即時訊息系統與方法 | |
CN112152904B (zh) | 网络交互方法 | |
CN106155463B (zh) | 将信息置顶的移动公布栏系统与方法 | |
RU2407232C2 (ru) | Способ,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система и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программный продукт для атрибуции контента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 |
JP2020021216A (ja) | メッセージ送信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メッセージ送信プログラム | |
TW201543844A (zh) | 具有複數組織結構之訊息傳遞系統與方法 | |
CN102291693A (zh) | 一种基于终端的融合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5100043B (zh) | 适合个人及组织的讯息传递装置与方法 | |
US1056731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ickly sending messages | |
KR101507478B1 (ko) | 문자 메시지, 웹 및 콜센터 서비스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TWI774519B (zh) | 靜音傳送即時訊息之系統與方法 | |
TWI778750B (zh) | 靜音傳送即時訊息之系統與方法 | |
TWI765808B (zh) | 靜音傳送即時訊息之系統與方法 | |
TWI658369B (zh) | 保證訊息通知及回覆之方法 | |
CN118631776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产品、设备和介质 | |
TW202324227A (zh) | 企業即時訊息整合考勤標記之系統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