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7617A -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07617A CN106207617A CN201610798991.1A CN201610798991A CN106207617A CN 106207617 A CN106207617 A CN 106207617A CN 201610798991 A CN201610798991 A CN 201610798991A CN 106207617 A CN106207617 A CN 1062076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connector
- jack
- buckle
- insertion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移动终端,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侧壁邻近开口处设有卡槽;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插孔插接的插入部和承载所述插入部的底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凸台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卡扣,以及压缩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台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卡扣沿垂直所述插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侧壁滑动,所述弹性件用以提供所述卡扣扣接所述卡槽的回复力。利用所述插入部的卡扣在弹性件作用下扣接于所述插孔内壁的卡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相互插接后实现自锁,从而可以无需通过外置部件对所述连接器进行压合,进而使得所述连接器可以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中连接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大多数手机中的连接器需要通过压板对连接器进行压合,以使连接器可以稳固锁紧。同时还需要利用泡棉对压板进行缓冲,以避免压板刚性压力损坏连接器。然而在此种结构下,由于连接器上层叠压板和泡棉,导致整体厚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手机的厚度,不利于手机减薄,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连接器和移动终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侧壁邻近开口处设有卡槽;
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插孔插接的插入部和承载所述插入部的底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凸台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卡扣,以及压缩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台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卡扣沿垂直所述插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侧壁滑动,所述弹性件用以提供所述卡扣扣接所述卡槽的回复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连接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插接所述插孔的插入部,并利用所述插入部的卡扣在弹性件作用下扣接于所述插孔内壁的卡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相互插接后实现自锁,从而可以无需通过外置部件对所述连接器进行压合,进而使得所述连接器可以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接器100,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第一连接件10,设有插孔11,所述插孔11内侧壁邻近开口处设有卡槽12;
第二连接件20,包括与所述插孔11插接的插入部21和承载所述插入部21的底部22,所述插入部21包括固定于所述底部22的凸台211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211的卡扣212,以及压缩于所述卡扣212与所述凸台211之间的弹性件213;所述卡扣212沿垂直所述插孔11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211侧壁滑动;所述弹性件213用以提供所述卡扣212扣接所述卡槽12的回复力。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器100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对移动终端的两个电路板进行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0设有插孔11,所述第二连接件20设有插接所述插孔11的插入部21,并利用所述插入部21的卡扣212在弹性件213作用下扣接于所述插孔11内壁的卡槽1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在相互插接后实现自锁,从而可以无需通过外置部件对所述连接器100进行压合,进而使得所述连接器100可以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呈矩形块状。所述插孔11为矩形孔。所述插孔1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20,所述插孔11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插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插接方向一致。所述插孔11包括位于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第一内壁111和位于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两第二内壁112。所述第一连接件10在两个所述第一内壁111上均设置所述卡槽12,从而利用两个所述卡槽12扣接所述插入部21两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锁紧更加稳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还可以在所述插孔11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所述卡槽12。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0呈矩形块状。所述插入部2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一端。所述凸台211为矩形凸台。所述凸台211包括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壁214和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外壁215。在所述凸台211插入所述插孔11后,所述第一外壁214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壁111,并相对所述第一内壁111设置。而所述第二外壁215与所述第二内壁112间隙配合。从而所述插孔11可以对所述凸台211进行定位,防止所述插入部21与所述插孔11插接偏离。所述插入部21包括两个所述卡扣212沿平行所述插孔11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外壁214滑动。所述卡扣212的侧壁与所述插孔11的第二内壁112间隙配合,从而使得所述插孔11还可以为所述卡扣212进行滑动导向。所述弹性件213为矩形弹簧。所述弹性件213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壁21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扣212。具体的,所述第一外壁214设有第一固定孔216。所述卡扣212设有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216的凸起217,并且所述凸起217设第二固定孔218。所述弹性件21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16和所述第二固定孔218。从而所述第一固定孔216可以为所述卡扣212进行导向,并且为所述弹性件213弹性压缩或舒展进行导向。当所述弹性件213在外界作用力下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卡扣212靠近所述凸台211,从而所述卡扣212与所述卡槽12分离,进而所述插入部21可脱离所述插孔11,即所述第二连接件20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分离。当撤销对所述弹性件213的外界作用力,所述弹性件213呈舒展状态,所述弹性件213向所述卡扣212提供回复力,从而使得所述卡扣212与所述卡槽12扣接,即所述插入部21紧固于所述插孔11内,即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锁紧。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21还可以包括四个所述卡扣21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插接端13,所述插孔11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端13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端13为矩形插柱。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为公座。所述第一插接端1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插接后,所述第一插接端13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20内,从而所述第二连接件20包覆所述第一插接端13的周侧。同时,所述插入部21插入所述插孔11内。所述插孔11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插接端13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插接端13的端面与所述插孔11的第一内壁111夹角处设置倾斜倒角131。从而方便在所述插入部21的卡扣212插入所述插孔11时,所述卡扣212可以自动沿所述倾斜倒角131滑入所述插孔11内,继而与所述卡槽12扣接。所述卡扣212设有与所述倾斜倒角131相配合的倾斜面219,从而使得所述卡扣212插入所述插孔11更加顺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端13还可以是插口端,所述第一插接端1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插接时,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1内,所述第一插接端13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一端周侧进行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0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插接端13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4,所述第一连接端14用以固定连接第一电路板30(见图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14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30,从而所述第一连接件10稳固于所述第一电路板30上,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0内部的引脚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0的线路导通,从而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插接后,所述第一电路板30的线路经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导通。所述第一电路板3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30也可以是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20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接端13插接的第二插接端23,所述插入部21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端2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端23与所述第一插接端13插接后,所述第二插接端23包覆所述第一插接端13周侧,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插接端13与所述第二插接端23稳固。具体的,所述第二插接端23端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插槽24,所述插入部21设置于所述插槽24内,所述第一插接端13的外侧壁与所述插槽24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插槽24为矩形凹槽。所述凸台211位于所述插槽24几何中心。所述凸台211的周侧壁与所述插槽24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距,从而方便所述第一插接端13插入所述插槽24后,所述插入部21同时插入所述插孔11内。所述卡扣212在所述插槽24内滑动,从而方便所述插入部21插入所述插孔11后,所述卡扣212可以稳固扣接所述卡槽12。在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端23还可以是呈插柱状,所述第二插接端23可以是随所述插入部21共同插入所述插孔1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述底部22包括与所述插槽24相连接的底板25,所述底板25设有沿垂直所述插孔11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211侧壁延伸的滑槽26,所述卡扣21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25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端2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一侧。所述插槽24从所述第二插接端23端面延伸至所述底板25,从而所述凸台211固定于所述底板25上,所述卡扣212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25。具体的,所述滑槽26从而所述凸台211的第一外壁214向所述插槽24的内侧壁延伸。利用所述卡扣212在所述滑槽24上滑动,从而为所述卡扣212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所述卡扣212与所述卡槽12扣接顺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25还可以由矩形块替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端23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25的周侧板27,所述插槽24形成于所述周侧26板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板27围合于所述插入部21周围。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插接端13插入所述插槽24后,所述周侧板27包覆于所述第一插接端13周侧。具体的,所述周侧板26与所述底板25一体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20结构稳固。并且所述周侧板26对所述卡扣212进行保护,防止所述卡扣212脱离所述插槽24,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20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锁紧稳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二插接端23随所述插入部21一同插入所述插孔11,则所述第二连接件20可以不用设置所述周侧板2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20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二插接端23设置的第二连接端28,所述第二连接端28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4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2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8。所述底板25焊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40,从而所述第二连接件20稳固于所述第二电路板40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0内部的引脚与所述第二电路板40的线路导通,从而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插接后,所述第二电路板40的线路经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0导通。所述第二电路板4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路板40也可以是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周侧板27设有与所述滑槽26相贯通的通孔29,所述卡扣212设有穿过所述通孔29的推杆29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29贯穿所述周侧板27,所述推杆291一端穿出所述通孔29。在需要对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0进行解锁时,仅需要对所述推杆291施加推力,使得所述卡扣212靠近所述凸台211,从而所述卡扣212与所述卡槽12分离,从而所述插入部21可以从所述插孔11拔出,进而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0相分离。
请参阅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所述连接器100,所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壳体50和固定于所述壳体50的第一电路板30,以及第二电路板40。所述连接器100固定于所述壳体50内,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3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40。所述壳体50包括前盖51和相对所述前盖51盖合的背盖52。所述前盖51可以是由透明透光玻璃和显示屏构成。所述背盖52对所述第一电路板3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40进行承载。所述第一电路板30可以是电连接于所述前盖51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40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200的主板。所述连接器100实现所述第一电路板3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40进行导通,并且所述连接器100可以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200的狭小空间内,从而使得所述移动终端200可以有效减薄厚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插接所述插孔的插入部,并利用所述插入部的卡扣在弹性件作用下扣接于所述插孔内壁的卡槽,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相互插接后实现自锁,从而可以无需通过外置部件对所述连接器进行压合,进而使得所述连接器可以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侧壁邻近开口处设有卡槽;
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插孔插接的插入部和承载所述插入部的底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凸台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卡扣,以及压缩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台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卡扣沿垂直所述插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侧壁滑动,所述弹性件用以提供所述卡扣扣接所述卡槽的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插接端,所述插孔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端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插接端设置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以固定连接第一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接端插接的第二插接端,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二插接端设置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端的端面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插槽,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插接端的外侧壁与所述插槽的内侧壁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括与所述插槽相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设有沿垂直所述插孔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凸台侧壁延伸的滑槽,所述卡扣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端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周侧板,所述插槽形成于所述周侧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侧板设有与所述滑槽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卡扣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推杆。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8991.1A CN106207617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8991.1A CN106207617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07617A true CN106207617A (zh) | 2016-12-07 |
CN106207617B CN106207617B (zh) | 2019-03-08 |
Family
ID=5808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98991.1A Active CN106207617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076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55248A (zh) * | 2020-12-22 | 2021-03-26 |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工作台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03073A1 (en) * | 1999-12-01 | 2001-06-07 | Tomomi Endo |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
CN2831495Y (zh) * | 2004-04-06 | 2006-10-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驱动机构的集成电路插座连接器 |
CN101604804A (zh) * | 2008-06-10 | 2009-12-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及应用该插座的插头插座装置 |
CN203193041U (zh) * | 2012-12-31 | 2013-09-11 | 宁波大学 | 一种防脱落插头 |
CN103765698A (zh) * | 2011-08-31 | 2014-04-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插口件及使用了该插口件的连接器 |
CN104425981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莫列斯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 |
CN105119099A (zh) * | 2015-07-31 | 2015-12-02 | 国网山东五莲县供电公司 | 防脱式用电接线盒 |
CN205070026U (zh) * | 2015-08-04 | 2016-03-02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及板对板插座连接器 |
CN105720422A (zh) * | 2016-04-08 | 2016-06-29 | 深圳市赛音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98991.1A patent/CN1062076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03073A1 (en) * | 1999-12-01 | 2001-06-07 | Tomomi Endo |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
CN2831495Y (zh) * | 2004-04-06 | 2006-10-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驱动机构的集成电路插座连接器 |
CN101604804A (zh) * | 2008-06-10 | 2009-12-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及应用该插座的插头插座装置 |
CN103765698A (zh) * | 2011-08-31 | 2014-04-3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插口件及使用了该插口件的连接器 |
CN203193041U (zh) * | 2012-12-31 | 2013-09-11 | 宁波大学 | 一种防脱落插头 |
CN104425981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莫列斯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 |
CN105119099A (zh) * | 2015-07-31 | 2015-12-02 | 国网山东五莲县供电公司 | 防脱式用电接线盒 |
CN205070026U (zh) * | 2015-08-04 | 2016-03-02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及板对板插座连接器 |
CN105720422A (zh) * | 2016-04-08 | 2016-06-29 | 深圳市赛音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55248A (zh) * | 2020-12-22 | 2021-03-26 |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工作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07617B (zh) | 2019-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82212U (zh) | 基板连接用电连接器 | |
US5879169A (en) | Card connector | |
US9039428B2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CN100375339C (zh) | 插座型电气连接器 | |
US951367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nsion unit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08311149A (ja) | 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 | |
TW201312858A (zh) | 具有定位總成之電連接器 | |
TWI519005B (zh) | 電連接器 | |
CN105991801A (zh) | 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 | |
US7566227B2 (en) |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 |
US20110294357A1 (en) | Connector | |
JP2006079871A (ja) | 電子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 |
CN104659505B (zh) | 电气接插件 | |
CN207250880U (zh) | 一种usb与type‑c母座叠加一体式连接器 | |
CN106207617A (zh) | 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CN107871154B (zh) | 无人飞行器 | |
KR20120106081A (ko) | 록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 |
CN107613045A (zh) | 终端 | |
JP6602428B1 (ja) | 電子機器 | |
CN102299452B (zh) | 连接器装置 | |
CN103166025B (zh) |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手持电子装置 | |
US7470144B2 (en) | Stacking connector | |
CN104241932B (zh) | 连接器 | |
KR20130132042A (ko) |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 |
CN207530156U (zh) | 插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