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2701B -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92701B CN106192701B CN201610700564.5A CN201610700564A CN106192701B CN 106192701 B CN106192701 B CN 106192701B CN 201610700564 A CN201610700564 A CN 201610700564A CN 106192701 B CN106192701 B CN 1061927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eflection value
- construction method
- repairing
- p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Repair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用灌封胶修补,弯沉值20‑45(0.01mm)的裂缝用水泥压浆修补,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步骤S2,修补后复检: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步骤S3,路面清理;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步骤S8,面层施工:养生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到一种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山区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俗称白改黑,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一方面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提供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罩面层可以提供摩阻系数高,平整度好的表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但从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反射裂缝和弯道处的推移比较严重。研究表明:原有路面和沥青层之间的有效粘结是白改黑改造成功的关键,往往白改黑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层底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过低造成的。
青海、西藏等一些西北区域,由于海拔较高,气候环境复杂,尤其是山区道路较多,弯道和急转弯较多,为了避免水损害的侵蚀,在早期路面设计时更多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交通量和重载车辆越来越多,路面行车舒适性被越来越关注,考虑到成本原因,采用较多的方式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1cm的沥青微表处治来恢复路面舒适性功能,但调研发现,薄层罩面微表处含有较高的油石比,薄层罩面虽然能够提高原有路面的使用性能以及行车舒适性,但并不适用于高海拔山区重车较多的地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方式只能延缓病害的发生时间,路面的耐久性严重不足,通车后不久就发生了早期病害,尤其是弯道处的推移以及反射裂缝等,不仅给业主单位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正常路面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海拔山区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在已经沥青微表处治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沥青层,以减少弯道处的推移和反射裂缝病害。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高寒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对进行过沥青微表处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并根据弯沉值大小对旧路面进行裂缝修补和板块更换;对病害轻的坑槽和松散处进行沥青微表处换填后压实;
步骤S2,修补后复检: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至多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的微表处层;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养生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
优选地,所述裂缝修补和板块更换包括:对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采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0.01mm)的裂缝采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
优选地,步骤S1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的具体方法为:换板前疏散交通,换板待水泥混凝土板强度形成后,与其他板面一样,罩面沥青微表处层。
优选地,罩面沥青微表处层的厚度为1cm。
优选地,步骤S4接缝两侧各搭接1m玻纤格栅。
优选地,步骤S5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
优选地,沥青的洒布量为0.6-1.5kg/m2。
优选地,步骤S5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粒径为4.75mm-9.5mm;碎石的满铺率不小于70%。
优选地,步骤S1灌封胶为冷拌水性环氧沥青。
优选地,步骤S1水泥压浆材料中包含早强剂、膨胀剂和粉煤灰。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并未对旧路面上的沥青微表处层进行铣刨,而是先根据弯沉值大小对不同病害进行分别处理,再进行再生利用,不仅节省了成本(沥青用量降低5%),而且能提供更高的剪切力,从而有效解决弯道处的推移和反射裂缝病害。
2、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在加铺沥青碎石层之前先在接缝处左右各搭接1m左右的玻纤格栅,能够有效防止反射裂缝发生;此外选择沥青同步碎石工艺,利用碎石将原路面沥青微表处层与新铺沥青层强力有地结合起来,粘结牢固,抗推移性能更好,路面整体结构更耐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高寒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
方法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者贝克曼梁法)对进行过沥青微表处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对于重点暴露出来的病害应该在周围多测几点,重点对接缝处的接缝传荷能力和弯沉值进行检测,对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利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0.01mm)的裂缝利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利用C35素混凝土进行换板),需要重点关注换板后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病害轻的坑槽和松散处进行沥青微表处换填,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压实;其中,需要换板养生的路面做好养生措施和交通疏通组织工作,待水泥混凝土板强度形成后,与其他板面一样,罩面1cm的微表处层,并保证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其中,灌封胶为冷拌水性环氧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1:10,乳化沥青的固含量要不小于50%;其中,水泥压浆材料中包含早强剂、膨胀剂和粉煤灰,水灰比为0.5,质量比水泥:早强剂:膨胀剂:粉煤灰=1:0.006:0.15:1;
步骤S2,修补后复检:病害处理完成之后进行弯沉值复检,必须保证弯沉值在技术要求之内,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板块进行重新修补,直至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利用原有薄层微表处层的高油石比,在进行层间粘结层处理时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规格为4.75mm-9.5mm,满铺率不小于75%;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洒布量参数为1.0kg/m2;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的微表处层;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等到检验合格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工艺完成各摊铺工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待路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并按照取芯要求取芯,测试其层间剪切力,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实施例2:一种适用于高寒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
方法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者贝克曼梁法)对进行过沥青微表处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对于重点暴露出来的病害应该在周围多测几点,重点对接缝处的接缝传荷能力和弯沉值进行检测,对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利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0.01mm)的裂缝利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利用C35素混凝土进行换板),需要重点关注换板后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病害轻的坑槽和松散处进行沥青微表处换填,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压实;其中,需要换板养生的路面做好养生措施和交通疏通组织工作,待水泥混凝土板强度形成后,与其他板面一样,罩面1cm的微表处层,并保证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其中,灌封胶为冷拌水性环氧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1:7.5,乳化沥青的固含量要不小于50%;其中,水泥压浆材料中包含早强剂、膨胀剂和粉煤灰,水灰比为0.5,质量比水泥:早强剂:膨胀剂:粉煤灰=1:0.007:0.16:1;
步骤S2,修补后复检:病害处理完成之后进行弯沉值复检,必须保证弯沉值在技术要求之内,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板块进行重新修补,直至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利用原有薄层微表处层的高油石比,在进行层间粘结层处理时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规格为4.75mm-9.5mm,满铺率不小于70%;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洒布量参数为1.5kg/m2;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的微表处层;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等到检验合格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工艺完成各摊铺工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待路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并按照取芯要求取芯,测试其层间剪切力,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实施例3:一种适用于高寒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
方法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者贝克曼梁法)对进行过沥青微表处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对于重点暴露出来的病害应该在周围多测几点,重点对接缝处的接缝传荷能力和弯沉值进行检测,对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利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0.01mm)的裂缝利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利用C35素混凝土进行换板),需要重点关注换板后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病害轻的坑槽和松散处进行沥青微表处换填,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压实;其中,需要换板养生的路面做好养生措施和交通疏通组织工作,待水泥混凝土板强度形成后,与其他板面一样,罩面1cm的微表处层,并保证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其中,灌封胶为冷拌水性环氧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1:12.5,乳化沥青的固含量要不小于50%;其中,水泥压浆材料中包含早强剂、膨胀剂和粉煤灰,水灰比为0.5,质量比水泥:早强剂:膨胀剂:粉煤灰=1:0.008:0.17:1;
步骤S2,修补后复检:病害处理完成之后进行弯沉值复检,必须保证弯沉值在技术要求之内,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板块进行重新修补,直至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利用原有薄层微表处层的高油石比,在进行层间粘结层处理时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规格为4.75mm-9.5mm,满铺率不小于80%;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洒布量参数为1.2kg/m2;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的微表处层;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等到检验合格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工艺完成各摊铺工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待路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并按照取芯要求取芯,测试其层间剪切力,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与实施例1对比,对旧路面微表处层进行铣刨: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微表处罩面进行完全铣刨处理,然后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者贝克曼梁法)对铣刨后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对于重点暴露出来的病害应该在周围多测几点,重点对接缝处的接缝传荷能力和弯沉值进行检测,对弯沉值小于20(0.01mm)的裂缝利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0.01mm)的裂缝利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0.01mm)的板块进行换板(利用C35素混凝土进行换板),需要重点关注换板后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其中,需要换板养生的路面做好养生措施和交通疏通组织工作,并保证各接缝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载荷的传递;其中,灌封胶为冷拌水性环氧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的质量比为1:10,乳化沥青的固含量要不小于50%;其中,水泥压浆材料中包含早强剂、膨胀剂和粉煤灰,水灰比为0.5,质量比水泥:早强剂:膨胀剂:粉煤灰=1:0.006:0.15:1;
步骤S2,修补后复检:病害处理完成之后进行弯沉值复检,必须保证弯沉值在技术要求之内,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0.01mm)方为合格,对于不合格的板块进行重新修补,直至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规格为4.75mm-9.5mm,满铺率不小于75%;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洒布量参数为1.0kg/m2;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等到检验合格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工艺完成各摊铺工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待路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并按照取芯要求取芯,测试其层间剪切力,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实施例5:效果实施例
按照取芯要求取芯,测试其层间剪切力,检验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
抗剪强度(MPa) | 2.4 | 2.2 | 2.3 | 1.5 |
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施工方法不需对旧路面上的沥青微表处层进行铣刨,而是先根据弯沉值大小对不同病害进行分别处理,再进行再生利用,不仅节省了成本(沥青用量降低5%),而且与铣刨的方法相比能提供更高的剪切力,从而有效解决弯道处的推移和反射裂缝病害。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高寒重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处罩面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旧路面性能检测与修补:对进行过沥青微表处的旧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并根据弯沉值大小对旧路面进行裂缝修补和板块更换;对病害轻的坑槽和松散处进行沥青微表处换填后压实;
步骤S2,修补后复检:所有裂缝和板块的弯沉值小于20方为合格;
步骤S3,路面清理:将修补合格的旧路面上的颗粒、泥土、杂物清扫干净;
步骤S4,接缝强化;接缝处两侧搭接玻纤格栅;
步骤S5,加铺沥青碎石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技术加铺沥青碎石层;
步骤S6,稳压:待沥青碎石层温度降低至钢轮压路机不粘走碎石时,利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一至多个回合,使碎石深入旧路面的微表处层;
步骤S7,养生:沥青碎石层铺筑完成之后进行养生,中间不得开放交通;
步骤S8,面层施工:养生后铺筑面层沥青混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修补和板块更换包括:对弯沉值小于20的裂缝采用灌封胶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在20-45的裂缝采用水泥压浆进行修补;对弯沉值大于45的板块进行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沉值大于45的板块进行换板的具体方法为:换板前疏散交通,换板待水泥混凝土板强度形成后,与其他板面一样,罩面沥青微表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罩面沥青微表处层的厚度为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接缝两侧各搭接1m玻纤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沥青选用90#道路石油沥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沥青的洒布量为0.6-1.5k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碎石选用质地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的颗粒,粒径为4.75mm-9.5mm;碎石的满铺率不小于7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0564.5A CN106192701B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0564.5A CN106192701B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92701A CN106192701A (zh) | 2016-12-07 |
CN106192701B true CN106192701B (zh) | 2018-07-24 |
Family
ID=5752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005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92701B (zh) | 2016-08-22 | 2016-08-22 |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927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8003A (zh) * | 2017-07-19 | 2017-10-24 | 广东金长成桥梁隧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路面或桥面预防性养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5450086B (zh) * | 2022-09-08 | 2023-10-13 |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适用于非特重交通等级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结构及设计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3286A (zh) * | 2009-07-03 | 2009-12-16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旧路沥青稳定碎石加铺改造方法及其结构 |
CN101691736A (zh) * | 2009-09-23 | 2010-04-07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旧水泥砼路面改造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
CN105256686A (zh) * | 2015-10-10 | 2016-01-20 | 青海正平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等级公路高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39080A4 (en) * | 1999-12-17 | 2004-11-10 | Mitsui Chemicals Inc | REINFORCEMENT LAYER FOR ROADS,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ASPHALT PAVEME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2016
- 2016-08-22 CN CN201610700564.5A patent/CN1061927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3286A (zh) * | 2009-07-03 | 2009-12-16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旧路沥青稳定碎石加铺改造方法及其结构 |
CN101691736A (zh) * | 2009-09-23 | 2010-04-07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旧水泥砼路面改造加铺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
CN105256686A (zh) * | 2015-10-10 | 2016-01-20 | 青海正平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等级公路高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92701A (zh)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9207B (zh) | 一种预制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 |
CN104762863B (zh) |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罩面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与施工方法 | |
US20100316445A1 (en) | Method for continuous on-site repaving of an asphalt mixture layer of paved road pavement and a motor-driven vehicle system therefor | |
KR101845242B1 (ko) | 반사균열 방지 및 소성변형 저항성을 갖춘 구스 아스팔트의 조성물 | |
CN206736657U (zh) | 一种抗裂橡胶沥青复合封层 | |
CN103938514B (zh) | 一种水泥路面黑化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294732A (zh) | 一种高弹粘性应力吸收层及其罩面施工工艺 | |
CN110552281A (zh) | 一种沥青路面缺陷修补方法及加固工件 | |
Moreno-Navarro et al. |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olymer modified bituminous material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light-medium traffic volume roads | |
CN103194946B (zh) | 一种可应用于极端使用环境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 | |
CN113152311A (zh) | 一种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法及维修后性能评价方法 | |
CN106192701B (zh) | 用于高寒重载下混凝土路面处治后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法 | |
Ali et al. | Asphalt surface treatment practice in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 |
Hanson |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n ultrathin bonded hot-mix asphalt wearing course | |
Zhou et al. | A review on adhesion behavior of chip seal pavement and aggregate | |
Kumar et al. | Case studies on failure of bituminous pavements | |
CN104314003A (zh) | 一种长寿命钢筋网柔性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 |
Ogundipe |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tress absorbing membrane interlayers | |
CN203238541U (zh) | 可应用于极端使用环境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 | |
CN204491343U (zh) | 一种复合型冷拌冷铺超薄罩面铺装结构 | |
Davidson et al. | Best practices in cold in-place recycling | |
CN108914757A (zh) |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解决反射性裂缝的工艺 | |
Moses |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tress absorbing membrane interlayers | |
Jamieson et al. | Review of the performance and cost of asphalt mixture options for runway surfacing | |
Taghipoor et al. | RETRACTED: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of asphalt pavements against cracking with an interlay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