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1252B -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81252B CN106181252B CN201610645349.XA CN201610645349A CN106181252B CN 106181252 B CN106181252 B CN 106181252B CN 201610645349 A CN201610645349 A CN 201610645349A CN 106181252 B CN106181252 B CN 1061812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rcoat
- coupling
- inner sleeve
- sleeve
- w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属于联轴器加工技术领域;该联轴器联接套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独立加工内套和外套,内套的内侧面和外套的外侧面均预留加工余量,且在外套上的油腔对应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贯穿的气孔;B、将内套装配于外套内,然后再从两端部对内套和外套焊接,使内套和外套装配成具有油腔的整体结构;C、对气孔进行封堵;D、在外套上加工剪切管孔和进油孔;E、将焊接成整体的内套和外套进行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精加工,以去除焊接过程的形变量,保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同心度;本发明的加工工艺通过焊接实现内套和外套的装配,结构简单、加工快捷,有利于高精度联接套的实现,且通过该工艺下的联轴器具有结构可靠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轴器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属于联轴器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新型联轴器的应用,并且对安全性、耐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安全联轴器作为新型的联轴器,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转动惯量小以及易于组装的优点,还可与其他传动原件组合使用,如鼓形齿式联轴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挠性联轴器、齿轮与轴的联结等,均可实现联结、固定、传递转矩和过载安全保护的作用。因此,液压安全联轴器在设备传动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液压安全联轴器是由一个有中间油腔的联接套、剪切管、剪切环等零件组成。工作原理是联接套注入高压油以后,联接套的外套向外扩张,并靠摩擦与轮毂(用户机构)锁紧,而内套则向内压缩同轴抱紧,这样就可以传递与液压成正比的转矩。当传递转矩超过预定转矩时,则联接套在轴上产生相对滑动,剪切管被固定在轴上的剪切环剪断,油压将瞬间释放松弛,同时储存在槽与密封之间的润滑油会很快的扩散到轴和联接套之间,就像滑动轴承一样工作。通过更换新的剪切管,重新注入高压油,即可迅速的恢复工作,继续运转。保证了动力设备和用户机构运转的安全。
液压安全联轴器的联接套是由内套和外套构成,在中间形成油腔,如图1所示。由于油腔需要承受高压,因此油腔的密封加工是液压安全联轴器生产的关键。常规的采用密封装配在内套和外套间形成油腔,但其密封结构复杂,运转中可靠性较低,采用密封装配的原因还在于联接套的内套和外套壁较薄,无法克服焊接过程所造成的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进行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以降低联接套内套和外套组成油腔的加工难度,并保证焊接的质量,满足高压工况的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该联轴器联接套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和外套装配成整体并在之间形成油腔,外套上设置有与油腔相连通的剪切管孔和进油孔,该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独立加工内套和外套,并使内套和外套装配后之间可形成油腔,内套的内侧面和外套的外侧面均预留加工余量,且在外套上的油腔对应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贯穿的气孔;
B、将内套装配于外套内,然后再从两端部对内套和外套焊接,使内套和外套装配成具有油腔的整体结构;
C、对气孔进行封堵;
D、在外套上加工剪切管孔和进油孔;
E、将焊接成整体的内套和外套进行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精加工,以去除焊接过程的形变量,保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同心度。
进一步的,步骤B中,在内套和外套的焊接位置开设坡口,焊接前进行点焊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和外套为25CrMo材质,焊接过程如下:焊接前将焊缝预热至250-300℃,在第一层焊缝上、下两处打底焊,再进行全位置堆焊,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加热至350-400℃进行去氢处理,最后低温回火消应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沿深度方向分别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二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段的直径,且第一段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过程如下:在气孔内放置钢球,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二段直径而小于第一段直径,采用螺柱顶紧钢球以对气孔进行封堵,并从气孔的外端进行再次焊接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管孔位于外套的径向,进油孔位于剪切管孔的侧向与剪切管孔连通,将剪切管孔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沿深度方向分别为螺纹段、圆形密封段、锥形密封段和中心孔,进油孔与剪切管孔圆形密封段的下端相连通,剪切管孔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a)确定外套上的剪切管孔的加工位置;
(b)将联轴器联接套装配于工作台上,锁定工作台和钻具,依次加工中心孔、螺纹段底孔、锥形密封段和圆形密封段,并对螺纹段攻丝。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用研磨棒对锥形密封段进行研磨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密封段的锥角为118°。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步骤D的剪切管孔和进油孔加工完成后,对油腔(3)进行检漏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开设于外套的厚壁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通过加工过程和顺序的优化,实现了联接套内套和外套的焊接装配,通过先焊接再精加工联接套内外侧的工艺,避免了焊接过程易导致的内套和外套的形变;
(2)通过在外套开设气孔的设计,使得焊接过程中的高温气体可通过气孔排除,避免了密封焊接腔体过程中油腔内气体膨胀导致的焊缝缺陷,提高了焊接的质量,保证了焊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独特的气孔封堵结构设计,使得其密封效果可靠;
(3)本发明采用了特殊的剪切管孔结构设计,保证了其良好的密封能力,而剪切管孔的加工工序位于气孔封堵之后,避免了内套和外套焊接、气孔封堵焊接过程中对剪切管孔造成热形变,保证了其密封效果;
(4)通过焊接实现内套和外套的装配,结构简单、加工快捷,有利于高精度联接套的实现,且通过该工艺下的联轴器具有结构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液压安全联轴器的结构及安装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液压安全联轴器图1中A点受液压力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剪切管孔和进油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外套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内套、2-外套、3-油腔、4-剪切管孔、41-螺纹段、42-圆形密封段、43-锥形密封段、44-中心孔、5-进油孔、6-气孔、61-第一段、62-第二段、63-钢球、64-螺柱、65-焊接封堵点、7-剪切管、8-剪切环、9-原动轴、10-用户机构、11-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
本发明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该联轴器和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联接套、位于联接套内的原动轴9和位于联接套外的用户机构10,联接套包括内套1和外套2,内套1和外套2装配成整体并在之间形成油腔3,外套2上设置有与油腔3相连通的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其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进油孔5将高压油进入油腔3,并用剪切管孔4内的剪切管7实现油压的锁定,油压作用下内套1和外套2的向内对原动轴9和向外对用户机构10进行抱紧,其受力过程如图2所述,实现联接。当传递转矩超过预定转矩时,则联接套在轴上产生相对滑动,剪切管7被固定在轴上的剪切环8剪断,油压将瞬间释放松弛。
液压安全联轴器的联接套包括内套1和外套2,内套1和外套2装配成整体并在之间形成油腔3,该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独立加工内套1和外套2,并使内套1和外套2装配后之间可形成油腔3,内套1的内侧面和外套2的外侧面均预留加工余量,且在外套2上的油腔3对应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贯穿的气孔6;
B、将内套1装配于外套2内,然后再从两端部对内套1和外套2焊接,形成环形的焊缝11,使内套1和外套2装配成具有油腔3的整体结构;
C、对气孔6进行封堵;
D、在外套2上加工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
E、将焊接成整体的内套1和外套2进行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精加工,以去除焊接过程的形变量,保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同心度。而得到液压安全联轴器的联接套。
本发明中,在焊接之前,先独立加工出内套1和外套2,并在内套1的内侧面和外套2外侧面预留加工余量,以通过焊接后进行精加工的方式去除焊接过程中导致的内套1和外套2的形变,保证整个联接套的加工精度;另外在焊接前外套2上开设有一个气孔,其目的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气孔排除,避免对焊缝产生缺陷,提高焊接质量;外套2上加工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工序是在焊接和对气孔6进行封堵之后,其目的在于避免气孔6封堵过程的焊接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特别是剪切管孔4)造成形变,而影响密封精度。较优的,内套1和外套2间的油腔3也预留有焊接形变量。
精加工过程还包括在内套1的内侧面加工出螺旋型油槽,螺旋型油槽的作用是提高在过载以后内套1和原动轴9间的润滑效果。
具体的,在步骤B焊接之前,需要对内套1、外套2用棒砂轮将毛刺打磨干净,然后用棉纱将内、外套油渍擦干净,焊接前的内套、外套组装过程时,焊缝位置的根部上下两处要求平整,不得有错边。
在步骤B中,在内套1和外套2的焊接位置开设坡口,并焊接前进行点焊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内套1和外套2为25CrMo材质,焊接的电焊条选用:牌号 奥307,规格:φ2.5mm、φ3.2 mm、φ4 mm。
其中:φ2.5规格的焊接电流为70-90A,φ3.2 mm规格的焊接电流为90-120A,φ4mm规格的焊接电流为120-180A,以提高焊缝的质量。
焊接过程如下:
焊接前将焊缝预热至250-300℃,根据坡口大小选择焊条直径,用φ2.5 mm焊条(在第一层焊缝上、下两处打底焊,用刨锤将药皮清除干净),再φ4 mm焊条进行全位置堆焊;焊接走条时手要平稳,不宜作太大的摆动,每焊一层后,将药皮清除干净,焊接每一层不得有气孔、夹渣,如出现立即用砂轮或扁铲清除掉,再进行下一步的焊接;焊缝表面如有咬边(焊缝边缘凹于母材),采用φ2.5 mm或φ3.2 mm焊条补平;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加热至350-400℃进行去氢处理,冷却后将焊缝表面清除干净;最后低温回火消应处理。还包括常规的对焊缝粗加工平整后,进行无损探伤。
基于上述实施过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气孔进行独立设计和加工,气孔6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如图4所示,沿深度方向分别为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其中第二段62的直径小于第一段61的直径,且第一段61设置有内螺纹。
在上述的气孔设计中,步骤C的封堵过程如下:在气孔6内放置钢球63,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二段62直径而小于第一段61直径,采用螺柱64顶紧钢球63以对气孔6进行封堵,并从气孔6的外端进行再次焊接封堵形成焊接封堵点65。此气孔6的目的在于提高气孔密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般的,气孔6是开设于外套2的厚壁位置。由于气孔的面积不大,同时通过气孔6的分段结构,并内放置钢球63通过螺柱64进行封堵,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对焊接封堵点65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和内套和外套已经充分冷却,而不会对内外套的焊接位置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实施过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剪切管孔4是位于外套2的径向,进油孔5位于剪切管孔4的侧向与剪切管孔4连通,将剪切管孔4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沿深度方向分别为螺纹段41、圆形密封段42、锥形密封段43和中心孔44,进油孔5与剪切管孔4圆形密封段42的下端相连通,如图3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剪切管孔4采用两级密封。剪切管孔4的锥形密封段43和剪切管7端面的接触圆线-密封线密封,剪切管7通过螺纹与螺纹段41适配将其压合在锥形密封段43的坠面,形成一个圆密封线;为确保密封可靠,锥形密封段43的上方还设只有圆形密封段42,该圆形密封段42可配合设置在剪切管7的密封圈72和密封挡环71形成自密封,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使o型的密封圈72挤压胀紧在内外壁上,而密封挡环71的作用是靠胀紧在孔壁,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防止密封圈72挤入间隙而破坏、失效。设计时密封挡环71的外圆为过盈配合且不能倒角,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剪切管7密闭后,密封圈72和密封挡环71是位于进油孔5与圆形密封段42交汇处的上方。
该结构可以保证剪切管孔4在高压状态下密封的可靠性,但具有加工难度高的特点,这种圆密封线的密封结构使得整个剪切管孔4的各段同心度要求高,在本发明通过工艺优化,剪切管孔4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a)确定外套2上的剪切管孔4的加工位置,具体的:按外径划中心线及其找正剪切管孔4的加工线,再用多齿分度盘装夹,按外径及中心十字线找正同心度、平行度,找正剪切管孔4圆后,再加工装剪切管孔;
(b)将联轴器联接套的装配于工作台上,找正后锁定工作台和钻具,依次加工中心孔44、换装钻头加工螺纹段41底孔、换装钻头加工锥形密封段43、最后换装钻头加工圆形密封段42,并对螺纹段41攻丝。
在钻孔的过程中,钻孔的深度以工作台的手柄刻度计算。钻锥形密封段43时,至深度尺寸位置后再空转片刻,以锥形密封段43的光洁度(钻头两边切削刃打磨对称,并用油石打光切削刃)。在完成剪切管孔4加工后再加工进油孔5.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不再进行钻头和工作台的调节,仅进行钻孔钻头的更换,有效的保证了剪切管孔4上各段的同心度。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锥形密封段43质量,步骤b还包括用研磨棒对锥形密封段43进行研磨和修正。
本发明中,将锥形密封段43的锥角设计为118°,该角度下的锥角有利于其密封能力的提高。
在本发明中,还包括在步骤D的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加工完成后,对油腔3进行检漏测试,完成检漏测试后再进行内外套的精加工。检漏测试步骤如下:
(a)将联轴器联接套安装于模拟的原动轴9和模拟的用户机构10上,通过油孔给联轴器加压,加压时按试验压力分初、中、高三级进行,每级停压3-5分钟后再升压;
(b)达试验压力后,将剪切管7关闭,到达预紧力矩,然后将进油接头卸下;
(c)保压24小时,压力可允许随温度的升降而波动±0.5MPa,即为合格 。
本发明的该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通过加工过程和顺序的优化,实现了联接套内套和外套的焊接装配,通过先焊接再精加工联接套内外侧的工艺,避免了焊接过程易导致的内套和外套的形变;通过在外套开设气孔的设计,使得焊接过程中的高温气体可通过气孔排除,避免了密封焊接腔体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导致焊缝缺陷,提高了焊接的质量,保证了焊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独特的气孔封堵结构设计,使得其密封效果可靠;另外,本发明采用了特殊的剪切管孔结构设计,保证了其良好的密封能力,而剪切管孔的加工工序位于气孔封堵之后,避免了内套和外套焊接、气孔封堵焊接过程中对剪切管孔造成热形变,保证了其密封效果。
通过焊接实现内套和外套的装配,结构简单、加工快捷,有利于高精度联接套的实现,且通过该工艺下的联轴器具有结构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该联轴器联接套包括内套(1)和外套(2),所述内套(1)和外套(2)装配成整体并在之间形成油腔(3),外套(2)上设置有与油腔(3)相连通的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独立加工出内套(1)和外套(2),并使内套(1)和外套(2)装配后之间可形成油腔(3),内套(1)的内侧面和外套(2)的外侧面均预留加工余量,且在外套(2)上的油腔(3)对应位置加工出一个径向贯穿的气孔(6);
B、将内套(1)装配于外套(2)内,然后再从两端部对内套(1)和外套(2)焊接,使内套(1)和外套(2)装配成具有油腔(3)的整体结构;
C、对气孔(6)进行封堵;
D、在外套(2)上加工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
E、将焊接成整体的内套(1)和外套(2)进行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精加工,以去除焊接过程的形变量,保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同心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内套(1)和外套(2)的焊接位置开设坡口,焊接前进行点焊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和外套(2)为25CrMo材质,焊接过程如下:焊接前将焊缝预热至250-300℃,在第一层焊缝上、下两处打底焊,再进行全位置堆焊,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加热至350-400℃进行去氢处理,最后低温回火消除应力热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6)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沿深度方向分别为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其中第二段(62)的直径小于第一段(61)的直径,且第一段(61)设置有内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过程如下:在气孔(6)内放置钢球(63),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二段(62)直径而小于第一段(61)直径,采用螺柱(64)顶紧钢球(63)以对气孔(6)进行封堵,并从气孔(6)的外端进行再次焊接封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管孔(4)位于外套(2)的径向,进油孔(5)位于剪切管孔(4)的侧向与剪切管孔(4)连通,将剪切管孔(4)加工成具有分段的结构,沿深度方向分别为螺纹段(41)、圆形密封段(42)、锥形密封段(43)和中心孔(44),进油孔(5)与剪切管孔(4)圆形密封段(42)的下端相连通,剪切管孔(4)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a)确定外套(2)上的剪切管孔(4)的加工位置;
(b)将联轴器联接套装配于工作台上,锁定工作台和钻具,依次加工中心孔(44)、螺纹段(41)底孔、锥形密封段(43)和圆形密封段(42),并对螺纹段(41)攻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用研磨棒对锥形密封段(43)进行研磨和修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密封段(43)的锥角为11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D的剪切管孔(4)和进油孔(5)加工完成后,对油腔(3)进行检漏测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6)开设于外套(2)的厚壁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5349.XA CN106181252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5349.XA CN106181252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81252A CN106181252A (zh) | 2016-12-07 |
CN106181252B true CN106181252B (zh) | 2018-04-03 |
Family
ID=57515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4534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81252B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812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1149B (zh) * | 2021-03-09 | 2022-04-05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用于3d打印机零件夹持翻转焊接加工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92762Y (zh) * | 1994-06-06 | 1995-03-22 | 乐清市振华冶金联轴器实业公司 | 液压安全联轴器 |
JP5556292B2 (ja) * | 2010-03-24 | 2014-07-23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トルクリミッタの油圧拡張室への油の充填方法 |
CN203500321U (zh) * | 2013-09-27 | 2014-03-26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液压安全联轴器 |
CN104439894A (zh) * | 2014-12-10 | 2015-03-25 | 镇江市远程传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液压联轴器的安装方法 |
CN104801939A (zh) * | 2015-05-08 | 2015-07-29 | 广西金达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联轴器结构的加工方法 |
CN205383195U (zh) * | 2016-02-05 | 2016-07-13 | 无锡申穗船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液压联轴器 |
-
2016
- 2016-08-09 CN CN201610645349.XA patent/CN1061812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81252A (zh)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78441B1 (en) | Fluid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via friction welding | |
US2259232A (en) | Well pipe joint | |
CN104439685A (zh) | 水下摩擦柱塞焊接过程的连续加工方法 | |
CN101941131A (zh) | 汽缸螺孔修复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专用刮刀和丝锥 | |
CN107520578A (zh) | 一种高速泵叶轮磨损或断裂冷金属过渡焊接修复工艺 | |
WO2007001826A2 (en) | Bear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 |
CN106181252B (zh) | 液压安全联轴器联接套的加工工艺 | |
CN113894468A (zh) | 一种承载电熔管道焊接时的错位应力的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 |
US10920913B2 (en) | Premium threaded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CN101936193B (zh) | 一种大型汽轮机整体喷嘴组的制造方法 | |
CN103343704A (zh) | 一种开放式整体喷嘴组结构及加工方法 | |
CN105773088A (zh) | 压缩机分段式主轴连接销孔的加工方法 | |
US20030184084A1 (en) | Replaceable corrosion resistant tool joint seal | |
CN104002093B (zh) | 自锁式半轴球笼万向节的开启方法 | |
CN215831141U (zh) | 复合耐磨环 | |
CN111633388B (zh) | 一种贯流式水轮机控制环小耳孔加工方法 | |
CN113523718B (zh) | 核电站核主泵轴承导环键槽制造工艺 | |
CN113634984B (zh) | 一种汽轮机转子对轮孔缺陷消除辅助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09865981A (zh) | 损坏零件的修复方法 | |
CA2502759C (en) | External refacing indicator for a tool joint | |
US3145461A (en) | Method of repairing high pressure slush pumps | |
CN207027111U (zh) | 一种电主轴的冷却及打刀结构 | |
CN205841935U (zh) | 一种大型全焊接结构球阀旋转及固定工具 | |
CN119369056A (zh) | 一种采煤机焊接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7701242A (zh) | 一种密封调整环用中空结构锥度芯轴及其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