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6078A - 轮椅头枕 - Google Patents
轮椅头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76078A CN106176078A CN201510215880.9A CN201510215880A CN106176078A CN 106176078 A CN106176078 A CN 106176078A CN 201510215880 A CN201510215880 A CN 201510215880A CN 106176078 A CN106176078 A CN 106176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er carriage
- headrest
- upper bracket
- wheelchai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轮椅头枕,包括头枕、上支架、下支架和两个卡盘;头枕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与下支架左右可转动相连,卡盘连接在下支架的两端并可带动下支架前后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控,不仅可以实现前后旋转一定角度,而且还可以左右旋转一定角度,可有效帮助患者在摄食训练中,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进食姿势,调节至不同体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轮椅头枕。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进食困难。吞咽障碍容易导致误吸,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传统的鼻饲进食、胃造瘘解决了患者营养摄入障碍,却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目前,吞咽障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而康复训练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早期基础摄食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在整个训练中,病人头部的角度调节尤为重要。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应以安全为主,吞咽训练时要选择合适的进食姿势,改善或消除吞咽误吸。当病人咽部已有食物残留,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加,易引起误咽,此时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再进食。此时若调整头枕的位置,使患者食道与喉咙相通,则更易进食;据研究发现,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所以摄食训练中常让患者分别左转右转,做侧方吞咽。此时可左右旋转调节头枕,使得患者头部侧偏一定角度,方便其做侧方吞咽;同时。会厌谷是另外一个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当颈后伸时会厌谷会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已被挤出,此时若后颈尽量前屈,形似点头,然后做空咽动作,则可去除残留食物,若调节头枕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则可辅助患者做此空咽动作,而若向后旋转调整头枕一定角度,由于食物的自重,食物通过口腔到达舌根部,帮助吞咽障碍者进食食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摄食训练使用的轮椅头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椅头枕,包括头枕、上支架、下支架和两个卡盘;头枕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与下支架左右可转动相连,卡盘连接在下支架的两端并可带动下支架前后转动。
所述上支架的主体呈U形,U形主体下方设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环,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多个调节孔的方位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加10度。
所述下支架包括横杆和与横杆中心垂直相连的连接管,在连接管内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环槽,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各销孔位于同一轴向;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嵌接相连并通过销钉固定,将上支架沿下支架的连接管旋转,可实现将所述头枕旋转一个至多个10度。
所述两个卡盘分别与下支架的横杆两端键接相连,卡盘周向为齿轮形结构。
所述多个调节孔为6个。
所述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为6个。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控,不仅可以实现前后旋转一定角度,而且还可以左右旋转一定角度,可有效帮助患者在摄食训练中,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进食姿势,调节至不同体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轮椅头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的连接关系剖视图;
图4是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支架左旋1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上支架左旋2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上支架左旋3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上支架左旋4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头枕装配在轮椅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头枕在轮椅上向前旋转3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头枕在轮椅上向后旋转30度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的轮椅头枕,包括头枕1、上支架2、下支架3和两个卡盘4;头枕1安装在上支架2上,上支架2与下支架3左右可转动相连,卡盘4连接在下支架的两端并可带动下支架前后转动。
配合参见图3,本发明中的上支架2的主体21呈U形,U形主体下方设有连接杆22,在连接杆上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环,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23,多个调节孔的方位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加10度。
配合参见图4,本发明中的下支架3包括横杆31和与横杆中心垂直相连的连接管32,在连接管内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环槽,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33,各销孔位于同一轴向;上支架与下支架嵌接相连并通过销钉5固定,将上支架沿下支架的连接管旋转,可实现将头枕旋转一个至多个10度。
配合参见图2,本发明中的两个卡盘4分别与下支架的横杆两端键接相连,卡盘周向为齿轮形结构,各齿之间的角度相同。
本发明中的多个调节孔为6个,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也是6个,并且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中,头枕的前后反转是通过下支架的横杆的旋转带动的。卡盘与该横杆间通过键连接。所以卡盘的旋转可以带动该横杆的旋转,从而带动头枕旋转,实现前后反转功能。卡盘的各齿之间的角度是一定的。所以每旋转一个齿,头枕就向前或者向后旋转一个角度。只要合理的设置两齿间的角度,则可实现头枕任意角度的旋转。本发明中设置的前后反转角度为:前30度-后30度。
在本发明中,头枕的左右反转是通过上支架和下支架的配合来实现的。在上支架的连接杆上打了几个呈螺旋式分布的调节孔(本实施例打了6个孔,自上而下呈螺旋形)。而在下支架的连接管上,打了几个的销孔(本实施例打了6个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下支架各孔的圆心与上支架各孔的圆心一一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初始位置时,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第一个孔相连,头枕在正面位置。当头枕左旋10度时,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第二孔相连,如图5所示。同理左旋20度,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第三孔相连,如图6所示。左旋30度,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第四孔相连,如图7所示。左旋40度,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第五孔相连,如图8所示。
本发明安装在轮椅上的状态如图9、图10、图11所示。图9是头枕装配在轮椅上的状态示意图;当需要将头枕前后转动一个角度时,可通过转动卡盘带动整个头枕前后转动,例如,图10是头枕在轮椅上向前旋转30度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头枕在轮椅上向后旋转30度的状态示意图。
Claims (6)
1.一种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上支架、下支架和两个卡盘;头枕安装在上支架上,上支架与下支架左右可转动相连,卡盘连接在下支架的两端并可带动下支架前后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主体呈U形,U形主体下方设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环,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多个调节孔的方位角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加1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包括横杆和与横杆中心垂直相连的连接管,在连接管内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环槽,并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各销孔位于同一轴向;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嵌接相连并通过销钉固定,将上支架沿下支架的连接管旋转,可实现将所述头枕旋转一个至多个1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盘分别与下支架的横杆两端键接相连,卡盘周向为齿轮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节孔为6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径向贯通的销孔为6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5880.9A CN106176078A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轮椅头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15880.9A CN106176078A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轮椅头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76078A true CN106176078A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745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15880.9A Pending CN106176078A (zh) | 2015-04-29 | 2015-04-29 | 轮椅头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76078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67185B2 (ja) * | 1998-06-22 | 2008-03-26 | 紀久 岩田 | 車椅子における頭部等の支持装置 |
CN101332783A (zh) * | 2008-07-17 | 2008-12-31 | 史平华 | 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新型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
CN102060076A (zh) * | 2009-11-12 | 2011-05-18 | Ss汽车工程有限公司 | 自行车的座垫或转向把手的高度调节装置 |
EP2389915A1 (en) * | 2010-05-25 | 2011-11-30 | Vassilli s.r.l. | Dynamic head support |
CN202409314U (zh) * | 2011-12-07 | 2012-09-05 |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轮椅头枕 |
CN203122811U (zh) * | 2013-03-04 | 2013-08-14 | 英科(镇江)机械有限公司 | 轮椅调节头枕 |
CN203528348U (zh) * | 2013-09-17 | 2014-04-09 | 施悦雨 | 靠板能够多角度旋转定位的头靠 |
CN103921881A (zh) * | 2014-04-16 | 2014-07-16 | 深圳市易准数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代步车上的首管机构 |
US8979196B2 (en) * | 2011-02-09 | 2015-03-17 | William Simpson | Removably engaged wheelchair headrest |
CN104442324A (zh) * | 2014-11-14 | 2015-03-25 | 天津车之杰车用装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升降车衣收展装置 |
CN204618621U (zh) * | 2015-04-29 | 2015-09-09 | 上海理工大学 | 轮椅头枕 |
-
2015
- 2015-04-29 CN CN201510215880.9A patent/CN1061760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67185B2 (ja) * | 1998-06-22 | 2008-03-26 | 紀久 岩田 | 車椅子における頭部等の支持装置 |
CN101332783A (zh) * | 2008-07-17 | 2008-12-31 | 史平华 | 带四向调节功能以及旋转功能的新型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
CN102060076A (zh) * | 2009-11-12 | 2011-05-18 | Ss汽车工程有限公司 | 自行车的座垫或转向把手的高度调节装置 |
EP2389915A1 (en) * | 2010-05-25 | 2011-11-30 | Vassilli s.r.l. | Dynamic head support |
US8979196B2 (en) * | 2011-02-09 | 2015-03-17 | William Simpson | Removably engaged wheelchair headrest |
CN202409314U (zh) * | 2011-12-07 | 2012-09-05 |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轮椅头枕 |
CN203122811U (zh) * | 2013-03-04 | 2013-08-14 | 英科(镇江)机械有限公司 | 轮椅调节头枕 |
CN203528348U (zh) * | 2013-09-17 | 2014-04-09 | 施悦雨 | 靠板能够多角度旋转定位的头靠 |
CN103921881A (zh) * | 2014-04-16 | 2014-07-16 | 深圳市易准数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代步车上的首管机构 |
CN104442324A (zh) * | 2014-11-14 | 2015-03-25 | 天津车之杰车用装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升降车衣收展装置 |
CN204618621U (zh) * | 2015-04-29 | 2015-09-09 | 上海理工大学 | 轮椅头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ogaardt et al. | The use of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 | |
CN106176067B (zh) | 用于吞咽障碍摄食训练的体位调节轮椅 | |
CN204618612U (zh) | 用于吞咽障碍摄食训练的体位调节轮椅 | |
CN204618621U (zh) | 轮椅头枕 | |
CN106176068A (zh) | 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体位调节轮椅 | |
CN204618613U (zh) | 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体位调节轮椅 | |
CN109602534A (zh) |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调节的下颌前移阻鼾器 | |
CN106344348B (zh) | 一种用于斜颈的按摩推拿、矫正装置 | |
CN106176078A (zh) | 轮椅头枕 | |
CN103860383B (zh) | 婴幼儿多功能喂药器 | |
Arslan et al. | Effect of swallowing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on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tresia and/or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 |
CN103893910B (zh) | 一种吞咽治疗工作站 | |
CN203777329U (zh) | 婴幼儿多功能喂药器 | |
CN111110541B (zh) | 一种新生儿水浴按摩器 | |
US20200100990A1 (en) | Premature infant pacifier | |
CN208876932U (zh) | 一种肩支架组件可调的颈椎康复治疗仪 | |
CN208877190U (zh) | 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 | |
Lim |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dysphagia | |
Brooks | Treatment for dysphagia: a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 perspective | |
CN213723058U (zh) | 新生婴儿的多功能护理床 | |
US20230211157A1 (en) | Noninvasive cranial nerve therapy | |
CN114733035B (zh) | 一种可调的麻醉科用进针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 |
CN216022633U (zh) | 一种消化科用食管辅助给药装置 | |
Kerwin et al. | Effect of position and support on oral-motor skills of a child with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 |
CN204170107U (zh) | 一种改良型半自动胶囊填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