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9603A -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69603A CN106169603A CN201610864739.6A CN201610864739A CN106169603A CN 106169603 A CN106169603 A CN 106169603A CN 201610864739 A CN201610864739 A CN 201610864739A CN 106169603 A CN106169603 A CN 1061696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odel
- groove
- press mold
- electronic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电子设备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根据该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电子设备的电池。由此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IPAD等成为很多人必备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是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手机功耗也逐渐增加。当手机电量耗完后,用户只能等回到家里或办公室的时候才能充电,因此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通过增加电池体积可以增加电池容量,但是会对整个电子设备的设计产生束缚。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以实现在增加电池体积的同时还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增加电池体积的同时还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包括:
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优选的,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所述凹槽上;
按压所述压膜材质,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优选的,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采用3D扫描仪对所述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
根据所述三维点云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优选的,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通过压膜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生成与所述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和所述绝缘层模型,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包括:
提供单元,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电池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优选的,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覆盖子单元,用于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所述凹槽上;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按压所述压膜材质,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优选的,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采用3D扫描仪对所述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点云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优选的,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生成子单元,用于通过压膜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第四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生成与所述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所述电池生成单元包括:
电池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和所述绝缘层模型,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电子设备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根据该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电子设备的电池。由此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公开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增加电池体积的同时还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1、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IPAD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指的是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以及各电子元器件安装完成之后的结构,可以认为主体结构是电子设备除电池之外的元器件形成的结构。
步骤S102、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步骤S103、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电池可以采用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又称高分子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等多种明显优势。
由于锂聚合物电池在形状上具有超薄化特征,因此可以配合各种电子产品的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该类电池可以达到的最小厚度为0.5mm。
综上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其中,步骤S102中通过压膜生成与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利用压膜材料生成电池模型,或是利用3D扫描仪生成电池模型等。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步骤S102可以包括:
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上,按压压膜材质,生成与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其中,压膜材质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选用聚碳酸酯,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步骤S102还可以包括:
采用3D扫描仪对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根据该三维点云生成与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其中,三维点云越密集,利用三维点云得到的电池模型越精确。
可以将3D扫描仪模拟为照相机,两者的视线范围都呈圆锥状,信息的搜集皆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是照相机搜集的是颜色信息,3D扫描仪搜集的是距离信息。
本发明中,采用3D扫描仪对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进行扫描,得到凹槽的三维点云,这些三维点云也即凹槽的距离信息,3D扫描仪根据这些距离信息生成凹槽模型,进而根据凹槽模型生成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公知的是,为保证电池不会对人身安全带来隐患,通常在电池的外面还包裹上一个绝缘层。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参见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01、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步骤S202、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步骤S203、根据该电池模型生成与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该绝缘层模型能够完全贴合在电池模型的外部。
步骤S204、根据电池模型的尺寸和绝缘层模型,生成电子设备的电池。
综上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另外,本发明在生成电池模型后,还生成能够包裹在电池模型外部的绝缘层模型,使最终得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为一个具有绝缘层的电池,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并有效减少了电池对电子设备内其它电气元件的干扰。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提供单元301,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IPAD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指的是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以及各电子元器件安装完成之后的结构,可以认为主体结构是电子设备除电池之外的元器件形成的结构。
模型生成单元302,用于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电池生成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电池可以采用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又称高分子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等多种明显优势。
由于锂聚合物电池在形状上具有超薄化特征,因此可以配合各种电子产品的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该类电池可以达到的最小厚度为0.5mm。
综上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其中,模型生成单元302中通过压膜生成与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利用压膜材料生成电池模型,或是利用3D扫描仪生成电池模型等。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模型生成单元302可以包括:
覆盖子单元,用于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上;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按压所述压膜材质,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其中,压膜材质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选用聚碳酸酯,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模型生成单元302可以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采用3D扫描仪对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点云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其中,三维点云越密集,利用三维点云得到的电池模型越精确。
可以将3D扫描仪模拟为照相机,两者的视线范围都呈圆锥状,信息的搜集皆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是照相机搜集的是颜色信息,3D扫描仪搜集的是距离信息。
本发明中,模型生成单元302采用3D扫描仪对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的凹槽进行扫描,得到凹槽的三维点云,这些三维点云也即凹槽的距离信息,然后通过3D扫描仪根据这些距离信息生成凹槽模型,进而根据凹槽模型生成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公知的是,为保证电池不会对人身安全带来隐患,通常在电池的外面还包裹上一个绝缘层。
因此,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参见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提供单元401,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第三生成子单元402,用于通过压膜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第四生成子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生成与所述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电池生成子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和所述绝缘层模型,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综上可知,本发明是在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该主体结构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对电池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使生成的电池与电子设备的凹槽完全适配,并能够对凹槽中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相比现有方案中电池与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缝隙而言,本发明增加了电池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电量,并能够适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另外,本发明在生成电池模型后,还生成能够包裹在电池模型外部的绝缘层模型,使最终得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为一个具有绝缘层的电池,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并有效减少了电池对电子设备内其它电气元件的干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所述凹槽上;
按压所述压膜材质,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采用3D扫描仪对所述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
根据所述三维点云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包括:
通过压膜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生成与所述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和所述绝缘层模型,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5.一种电池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单元,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凹槽;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压膜生成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电池模型;
电池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覆盖子单元,用于将压膜所需的压膜材质覆盖在所述凹槽上;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按压所述压膜材质,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采用3D扫描仪对所述凹槽进行扫描,得到所述凹槽的三维点云;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点云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生成子单元,用于通过压膜生成所述电池模型;
第四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生成与所述电池模型相适配的绝缘层模型,所述绝缘层模型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池模型的外部;
所述电池生成单元包括:
电池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模型的尺寸和所述绝缘层模型,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4739.6A CN106169603A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4739.6A CN106169603A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69603A true CN106169603A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76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64739.6A Pending CN106169603A (zh) | 2016-09-29 | 2016-09-29 |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6960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69043A (ko) * | 2018-12-06 | 2020-06-1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원통형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0441A (zh) * | 2005-10-24 | 2009-02-18 | 拜奥美特3i公司 | 制造牙科植入物元件的方法 |
CN102197510A (zh) * | 2009-08-21 | 2011-09-21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电池组和电池组安装方法 |
CN104576985A (zh) * | 2013-10-22 | 2015-04-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锂电池及包括该锂电池的便携移动设备 |
CN104853273A (zh) * | 2015-05-29 | 2015-08-19 | 上海佑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制式蓝牙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408095A (zh) * | 2013-06-24 | 2016-03-16 | 哈佛学院院长等 | 打印的三维(3d)功能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428725A (zh) * | 2015-11-16 | 2016-03-23 |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 卷绕式梯形电芯的制备方法及梯形电芯 |
-
2016
- 2016-09-29 CN CN201610864739.6A patent/CN1061696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0441A (zh) * | 2005-10-24 | 2009-02-18 | 拜奥美特3i公司 | 制造牙科植入物元件的方法 |
CN102197510A (zh) * | 2009-08-21 | 2011-09-21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电池组和电池组安装方法 |
CN105408095A (zh) * | 2013-06-24 | 2016-03-16 | 哈佛学院院长等 | 打印的三维(3d)功能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576985A (zh) * | 2013-10-22 | 2015-04-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锂电池及包括该锂电池的便携移动设备 |
CN104853273A (zh) * | 2015-05-29 | 2015-08-19 | 上海佑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制式蓝牙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428725A (zh) * | 2015-11-16 | 2016-03-23 |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 卷绕式梯形电芯的制备方法及梯形电芯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69043A (ko) * | 2018-12-06 | 2020-06-1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원통형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KR102722637B1 (ko) * | 2018-12-06 | 2024-10-25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원통형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73891B (zh) | 智能眼镜盒 | |
CN106169603A (zh) | 一种电池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
CN10528140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加速方法及系统 | |
CN203261071U (zh) | 一种可无线充放电的手机移动电源 | |
CN205092594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 | |
CN102479971A (zh) |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99273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4013621U (zh) |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手机外壳 | |
CN104466996A (zh) | 一种交直流智能调配储能换流装置 | |
CN204145048U (zh) | 一种手持终端保护壳 | |
CN207098712U (zh) | 一种单mcu实现同步整流升压的移动电源 | |
CN201629601U (zh) | 一种新型备用电源 | |
CN101943798A (zh) | 3d录像眼镜 | |
CN207051877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207588546U (zh) | 一种太阳能盖板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6865510U (zh) | 手机专用背夹及手机 | |
CN204794300U (zh) | 一种电脑充电智能控制装置 | |
CN203218909U (zh) | 行动式三维投影供电装置 | |
CN202997636U (zh) | 手机充电装置 | |
CN202695484U (zh) | 太阳能充电站边框的组装角件 | |
CN203850390U (zh) | 一种折叠结构的电池 | |
CN204859259U (zh) | 太阳能感应充电手机壳 | |
CN204794191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 |
CN101820180A (zh) | 一种新型备用电源 | |
CN202196097U (zh) | 电能量采集终端扩展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