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2888B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62888B CN106162888B CN201510169353.9A CN201510169353A CN106162888B CN 106162888 B CN106162888 B CN 106162888B CN 201510169353 A CN201510169353 A CN 201510169353A CN 106162888 B CN106162888 B CN 1061628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cch
- slot
- prbs
- pucch resource
- pucch form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2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60 commercial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59 quaterna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根据一个实现,提出了一种基站执行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配置方法,包括配置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数目;以及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UCCH资源配置。还提供了相应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本发明的上述PUCCH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多个连续的PRB来传输一个新的PUCCH格式3a,可以容纳最多可达32个CC的HARQ反馈的信息,解决当前PUCCH传输负载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设备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宽带高速率,比如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带宽可达100MHz,下行速率高达1Gbps;二是移动互联,推动了移动上网、手机视频点播、在线导航等新兴业务。这两个特点对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有:超高速率无线传输、区域间干扰抑制、移动中可靠传输信号、分布式/集中式信号处理等等。在未来的增强第四代(4G)及第五代(5G)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满足上述发展需求,各种相应的关键技术开始被提出和论证,引起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关注。
在2007年10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系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成为第四个3G系统标准。为了应对以无线局域网和WiMax为代表的无线IP技术流的挑战,从2005年开始,第三代3GPP组织就着手进行全新的系统升级,即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标准化工作。这是一个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准四代系统,已于2009年初推出第一版,并在2010年陆续在全球开始商用。与此同时,3GPP组织关于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4G,the Fourth Generation)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也已经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该系统称为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该系统的物理层过程的关键标准化文书已于2011年初完成。在2011年11月ITU组织在中国重庆正式宣布,LTE-A系统和WiMax系统是4G系统的两个官方标准。目前,LTE-A系统的商用过程正在全球范围逐步展开。
根据未来十年的挑战,对于增强的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点发展需求:
-更高的无线宽带速率,且重点优化局部的小区热点区域;
-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特别需要优化小区边界区域的通信服务;
-考虑到可用频谱不可能有1000倍的扩展,故需要继续研究能够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的新技术;
-高频段的频谱(5GHz,甚至更高)必将投入使用,以获得较大的通信带宽;
-现有网络(2G/3G/4G,WLAN,WiMax等)的协同工作,以分担数据流量;
-针对不同业务、应用和服务特定优化;
-加强系统支持大规模机器通信的能力;
-灵活、智能且廉价的网络规划与布网;
-设计方案以节省网络的用电量和用户设备的电池消耗。
传统的3GPP LTE系统中,无论上行还是下行传输,目前最多可以支持5个分量载波的聚合,若每个分量载波最大为20MHz,则用户设备最大可以同时支持上行和下行100MHz的传输。针对日益增涨的数据流量的需求,100MHz的传输带宽已很难满足未来的需求。3GPPRAN#66次全会讨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增强的载波聚合(LTE Carrier AggregationEnhancement Beyond 5Carriers)的研究(RP-142286),主要目的是研究支持多达32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的在上行和下行的聚合技术,以提高传输速率。
基于此目的,系统设计将会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即用户设备的如何在上行信道中反馈下行数据传输的HARQ信息。目前系统中用户设备在载波聚合场景下,采用PUCCH格式3来传输最多8个载波分量上的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且一次PUCCH格式3传输需要占据上行两个PRB。而按照目前Rel-13CA的需求,PUCCH格式3无法同时传输32个下行CC的HARQ反馈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PUCCH传输负载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站执行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配置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数目;以及
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UCCH资源配置。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调度装置,用于配置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以及
发送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PUCCH资源配置。
在对应的用户设备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针对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以及
根据所述PUCCH资源配置,解码基站使用相应PUCCH格式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从基站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针对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所述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所述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以及
解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PUCCH资源配置,解码基站使用相应PUCCH格式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PUCCH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多个连续的PRB来传输一个新的PUCCH格式3a,可以容纳最多可达32个CC的HARQ反馈的信息,解决当前PUCCH传输负载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被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描述一起示出并用于解释各种实施例。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配置和用户设备处理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应当注意,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LTE-A)作为示例应用环境,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发明主要针对LTE和LTE-A网络进行描述,其也可以应用于现有或将来开发的其他网络,只要该网络存在PUCCH(或类似信道)传输负载小的问题,例如今后的5G蜂窝通信系统。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站配置和用户设备处理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首先描述基站侧的操作。
步骤S101:基站向用户设备配置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具体地,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
在一些示例中,当在与非锚定载波相对应的辅助小区(secondary cell)中,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EPDCCH)指示了PDSCH传输时,即在利用辅助小区进行跨载波调度时,可以使用本发明提出的PUCCH格式(在本发明中,为了与现有的PUCCH格式3相区分,将其称为PUCCH格式3a)和PUCCH资源参数。在本文中,PUCCH资源参数可包括PUCCH资源值和PUCCH资源的连续PRB数目,即上述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在此,可以用PUCCH-Config信息单元设置PUCCH资源参数,且对应的PDCCH/EPDCCH中的DCI格式中的TPC字段用于指示PUCCH-Config信息单元配置的多个PUCCH资源参数中的哪个参数被采用,由此可获得一定的调度增益。在此,PUCCH-Config信息单元可以是3GPP TS 36.331中讨论的PUCCH-ConfigDedicated信息单元,具体地,可以是PhysicalConfigDedicated信息单元。
下面以第一天线端口为例讨论上述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天线端口的一组PUCCH资源值,其对应于上述由PUCCH-Config信息单元分配的多个PUCCH资源。其中PUCCH资源值用于指示PRB索引及正交序列,PRB索引指示用于传输PUCCH的PRB资源的起始位置。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参数值可以是0到549之间的一组正整数其中上标中的符号p指示天线端口号,在此取值为0。3a指示该参数用于PUCCH格式3a。用于传输PUCCH的PRB资源起始位置为其中表示在不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情况下一个PRB对(PRB pair)所包含的PUCCH资源数。可取固定值,在一个示例中取值等于5。则正交序列索引可由下面公式确定:
其中是传输对应PUCCH格式时在对应子帧的第一个时隙上的正交序列索引。是传输对应PUCCH格式时在该对应子帧的第二个时隙上的正交序列索引。表示用于发送PUCCH的一个PRB对所包含的PUCCH资源数。如果不发送SRS,则该值为5;如果发送SRS,则该值为4。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在上述第一个时隙内应用PUCCH格式且上述第二个时隙满足目前协议(例如,LTE协议和LTE-A协议)中的时隙间跳频要求,在第二个时隙中也应用PUCCH格式3a。
具体正交序列索引和正交序列的关系,可参考如下所示的3GPP TS26.211中的表5.4.2A-1。
-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数目的一组值,用于指示用于传输相应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该组值的数目与第一参数中PUCCH资源值的数目相同。
其中ns是在一个无线帧中的时隙标号,为0至19的一个整数值。
具体地,若PUCCH-Config信息单元中配置的PUCCH资源值和与各PUCCH资源值对应的连续PRB数目的组合数大于4,即配置了多于4组的和K的值。则可以对PDCCH/EPDCCH对应的DCI格式中的TPC字段进行扩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更多/更少组合的情况下,TPC字段的扩展也可发生相应变化,即也可以多于或少于3比特。
此外,可选地,向用户设备发送的PUCCH资源配置可以包括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类似地,第三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四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的配置与上述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配置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所发送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的情况下,TPC字段对分别针对于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和K的组合进行指示,并根据所指示的组合的总数目进行扩展。具体地,在上述用于第一天线端口的TPC字段扩展的基础上增加用于第二天线端口的比特。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或不使用上述第一示例配置中备用的比特组合。
步骤S102: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是通过RRC信令进行的。
可选地,在一些情况下,所发送的PUCCH资源配置还可以包括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资源参数,即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
步骤S103:基站使用与PUCCH资源配置相关联的PUCCH格式向用户设备发送信息。具体地,基站根据与PUCCH资源配置相关联的PUCCH格式3a,对按PUCCH格式3a要在特定的资源上解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PUCCH格式3a在频域的一个时隙内占据多个连续的PRB。在一些示例中,如果在第一个时隙内应用PUCCH格式且第二个时隙满足目前协议中的时隙间跳频要求,则在第二个时隙中也应用PUCCH格式3a。
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用户设备侧的操作。
步骤S201: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具体地,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还可以包括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第三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四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是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这里的PUCCH资源值由PUCCH-Config信息单元决定,且PDCCH/EPDCCH对应的DCI格式中的TPC字段用于指示PUCCH-Config信息单元配置的多个PUCCH资源值中的哪个值被采用。
步骤S202: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解码基站使用相应PUCCH格式发送的数据。具体地,用户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包含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以及可选地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在特定的资源上解码使用PUCCH格式3a所传输的信息。
图2示出了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2所示。基站装置300由发送装置301和调度装置302组成。调度装置用于配置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发送的PUCCH资源配置还可包括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其中,第三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四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发送装置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针对第一天线端口和/或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PUCCH资源配置由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这里的PUCCH资源值由PUCCH-Config信息单元决定,且PDCCH/EPDCCH对应的DCI格式中的TPC字段用于指示PUCCH-Config信息单元配置的多个PUCCH资源值中的哪个值被采用。
图3示出了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3所示。UE装置400由接收装置401组成和解调装置402组成。接收装置401用于从基站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其中,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配置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一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二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一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数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还包括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第三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值,第四参数指示分配给第二天线端口的PUCCH资源的连续PRB的数目。解码装置4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解码基站使用相应PUCCH格式发送的数据。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的PUCCH资源配置由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这里的PUCCH资源值由PUCCH-Config信息单元决定,且PDCCH/EPDCCH对应的DCI格式中的TPC字段用于指示PUCCH-Config信息单元配置的多个PUCCH资源值中的哪个值被采用。
具体地,解调装置402根据接收到的包含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和/或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的RRC信令,在特定的资源上解码使用PUCCH格式3a所传输的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图2和图3中示出的设备框图仅包括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最为相关的结构。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结构/部件,例如用于存储图中所示的结构所需的信息和/或所产生的信息的存储器、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器(触摸型或非触摸型的)、天线、具体的射频和基带处理电路、设备的输入设备(如鼠标、麦克风等)和输出设备(如扬声器等)等等。根据本发明的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将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与这些器件/设备相结合来具体地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内部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多种器件来实现,这些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电路器件、数字电路器件、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在本申请中,“基站”是指具有较大发射功率和较广覆盖面积的移动通信数据和控制交换中心,包括资源分配调度、数据接收发送等功能。“用户设备”是指用户移动终端,例如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等可以与基站或者微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
此外,这里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实现。更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如下的一种产品: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编码有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逻辑提供相关的操作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计算系统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计算机程序逻辑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这种设置典型地提供为设置或编码在例如光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硬盘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代码和/或其他数据结构、或者诸如一个或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上的固件或微代码的其他介质、或一个或多个模块中的可下载的软件图像、共享数据库等。软件或固件或这种配置可安装在计算设备上,以使得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4)
1.一种eNB,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配置,所述第一PUCCH格式不同于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二PUCCH格式3;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包括:指示第一时隙中用于所述第一PUCCH格式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和指示连续PRB的数目的参数,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二时隙中的连续PRB,
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与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在频率位置方面不同,以及
所述第二PUCCH格式3占用两个PRB。
2.一种由eNB执行的方法,包括:
确定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配置,所述第一PUCCH格式不同于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二PUCCH格式3;以及
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包括:指示第一时隙中用于所述第一PUCCH格式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和指示连续PRB的数目的参数,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以及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二时隙中的连续PRB,
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与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在频率位置方面不同,以及
所述第二PUCCH格式3占用两个PRB。
3.一种U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配置,所述第一PUCCH格式不同于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二PUCCH格式3,
其中,所述配置包括:指示第一时隙中用于所述第一PUCCH格式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和指示连续PRB的数目的参数;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且所述第二PUCCH格式3占用两个PRB;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二时隙中的连续PRB,
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与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在频率位置方面不同,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配置的第一PUCCH。
4.一种由UE执行的方法,包括:
通过RRC信令接收针对第一天线端口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配置,所述第一PUCCH格式不同于针对第二天线端口的第二PUCCH格式3,
其中,所述配置包括:指示第一时隙中用于所述第一PUCCH格式的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起始位置的参数,和指示连续PRB的数目的参数,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且所述第二PUCCH格式3占用两个PRB;
所述第一PUCCH格式占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二时隙中的连续PRB,
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与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所述连续PRB在频率位置方面不同,以及
发送所配置的第一PUCC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9353.9A CN106162888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US15/565,487 US10397949B2 (en) | 2015-04-10 | 2016-04-08 | PUCCH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i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equipments thereof |
PCT/CN2016/078879 WO2016161977A1 (zh) | 2015-04-10 | 2016-04-08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AU2016245681A AU2016245681B2 (en) | 2015-04-10 | 2016-04-08 |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equipments thereof |
EP16776152.7A EP3282791B1 (en) | 2015-04-10 | 2016-04-08 |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equipments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9353.9A CN106162888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62888A CN106162888A (zh) | 2016-11-23 |
CN106162888B true CN106162888B (zh) | 2022-11-08 |
Family
ID=5707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9353.9A Active CN106162888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97949B2 (zh) |
EP (1) | EP3282791B1 (zh) |
CN (1) | CN106162888B (zh) |
AU (1) | AU2016245681B2 (zh) |
WO (1) | WO20161619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5861B (zh) * | 2016-08-11 | 2021-03-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067687A (zh) * | 2017-02-01 | 2021-07-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CN108400854B (zh) * | 2017-02-06 | 2022-06-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参数发送、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
KR102367153B1 (ko) | 2017-05-02 | 2022-02-2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152010B (zh) * | 2017-06-14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92113B (zh) | 2017-08-09 | 2022-09-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控制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09391440B (zh) * | 2017-08-11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及设备 |
WO2019028835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Zte Corporation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IQUES |
KR102564262B1 (ko) | 2017-09-08 | 2023-08-04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업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방법들 및 디바이스들 |
AU2017440171B2 (en) * | 2017-11-16 | 2023-02-02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11345087B (zh) * | 2017-11-17 | 2025-0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网元及系统 |
CN110011769A (zh) * | 2018-01-04 | 2019-07-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
CA3119114A1 (en) | 2020-05-18 | 2021-11-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Transmiss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resources |
US20240064750A1 (en) * | 2021-04-05 | 2024-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for same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8449A (zh) * | 2010-01-08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6387B (zh) | 2009-09-30 | 2015-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信道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及基站、解码方法及终端 |
WO2011152685A2 (ko) * | 2010-06-04 | 2011-1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의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신호 트리거링 기반 srs 전송 방법 및 비주기적 srs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 방법 |
RU2551899C2 (ru) * | 2010-08-20 | 2015-06-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н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ресурсов формата 3 pucch |
WO2012177073A2 (ko) * | 2011-06-24 | 2012-1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
CN102281593B (zh) * | 2011-07-06 | 2014-09-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及接收方法、系统和设备 |
US9241327B2 (en) * | 2012-01-23 | 2016-01-19 | Intel Corporation | LTE enhancements for small packet transmissions |
EP2880806B1 (en) * | 2012-08-02 | 2020-11-04 | BlackBerry Limi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n 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5
- 2015-04-10 CN CN201510169353.9A patent/CN106162888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08 EP EP16776152.7A patent/EP3282791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WO PCT/CN2016/078879 patent/WO201616197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4-08 US US15/565,487 patent/US1039794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AU AU2016245681A patent/AU201624568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8449A (zh) * | 2010-01-08 | 201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ARQ-ACK transmission on PUCCH for Rel-13 CA;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 R1-150105》;20150213;第2.2节 * |
New WI proposal: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 Beyond 5 Carriers;Nokia Corporation et al.;《3GPP TSG RAN Meeting #66 RP-142286》;20141211;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16245681A8 (en) | 2017-12-21 |
EP3282791A1 (en) | 2018-02-14 |
AU2016245681B2 (en) | 2020-05-21 |
WO2016161977A1 (zh) | 2016-10-13 |
EP3282791A4 (en) | 2019-02-27 |
AU2016245681A1 (en) | 2017-11-09 |
US20180084573A1 (en) | 2018-03-22 |
CN106162888A (zh) | 2016-11-23 |
US10397949B2 (en) | 2019-08-27 |
EP3282791B1 (en) | 2023-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2888B (zh) |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
US10764884B2 (en) | Method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 |
WO2019096235A1 (zh) |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 |
US11924141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11272547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
US20180278391A1 (en) |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for | |
WO2018192015A1 (zh) |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WO2019096311A1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US9647808B2 (en) | Bandwid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CN104205689A (zh) |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 | |
CN112806076A (zh) | 用于配置边链路信道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6116019A1 (zh) | 增强载波聚合下共享的搜索空间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20180123759A1 (en) | Method for indicating resource of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JP2019535186A (ja) | データ通信方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 |
US20190349927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9096232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EP3573274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KR20220050157A (ko) | 리소스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464474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
WO2018171783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6518267B2 (ja) | 端末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 |
CN119422415A (zh) | 发信号通知参考音调与数据音调之间的功率偏移 | |
WO2019029464A1 (zh) | 用于灵活双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WO2024011632A1 (zh)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