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0162A - 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60162A CN106160162A CN201610545617.0A CN201610545617A CN106160162A CN 106160162 A CN106160162 A CN 106160162A CN 201610545617 A CN201610545617 A CN 201610545617A CN 106160162 A CN106160162 A CN 1061601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controller
- bus
- photovoltaic module
- conver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所述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所述AC‑DC充电机连接发电机,所述直流母线还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负载;所述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所述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传递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并由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稳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本发明中,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所述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所述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可直接向蓄电池组充电,有效提升了对蓄电池组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各地还广泛存在一些无电地区。传统的集中发电和配电形式无法适用这种用电需求,由此产生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户用离网供电系统。但是,这种光伏发电方式主要局限于家庭供电,适用于一些小功率负载的应用。除此之外,这种光伏发电方式还需要确保在2-3天的阴雨天气情况下,不至于断电,因此,需要将光伏系统容量和蓄电池容量均配置适当的冗余,导致系统配置过大,初始造价成本偏高。
目前,常规的方式是采用一种混合型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光伏组件发出直流电,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母线中。蓄电池组充放电时均为直流电。电网母线上的交流电经双向逆变器可以转换为直流电给蓄电池组充电。蓄电池组放电时,直流电可以由双向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母线中。柴油机直接发交流电。由此,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及柴油机共同为负载供电。
但是,这种常规的混合型系统中,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需要转换为交流电后再转换为直流电为蓄电池组充电,充电效率低下。由于交流电属于正弦波形,存在不同电源的频率、相位不一致的问题,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及柴油机产生的交流电耦合时,需要以其中一个电源为主。此外,在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及柴油机之间切换为负载供电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供电断电的情况,无法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可以直接为蓄电池组充电。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所述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所述AC-DC充电机连接发电机,所述直流母线还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负载;
所述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所述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传递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并由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稳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以上所述供电系统中,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所述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所述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可直接向蓄电池组充电,有效提升了对蓄电池组的充电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所述负载的用电量时,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直流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并由所述逆变器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所述负载的用电量且所述蓄电池组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时,所述DC-DC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启动所述发电机发出交流电,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或者由所述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时,所述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流小于所述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时,若所述DC-DC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蓄电池组的电量已满,则发出停止信号停止所述发电机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电压的范围大于所述光伏组件发电时产生的电压范围,所述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光伏组件可输出的最大功率;所述DC-DC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蓄电池组电压范围的最大值,所述DC-DC控制器输出的最大电流小于所述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的总功率小于所述逆变器可承载的最大功率,且所述逆变器可承载的输入电压范围大于所述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混合型供电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包括直流母线,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AC-DC充电机连接发电机,直流母线还连接有逆变器,逆变器连接负载;
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传递至直流母线向蓄电池组充电并由逆变器将稳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负载供电。
以上供电系统中,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可直接向蓄电池组充电,有效提升了对蓄电池组的充电效率。
如图2中所示,图中粗线为直流母线,直流母线在供电一侧连接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直流母线在用电一侧连接逆变器和负载。
可以知道的是,光伏组件在阳光充足时会正常发电。通常光伏组件在正常发电时,天气不同时,其发出的直流电的电压并不稳定,因此,需要通过DC-DC控制器对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调压,使由DC-DC控制器输出的直流电的电压稳定,方便对蓄电池组充电及为负载供电。
本实施例中,可以知道的是,负载通常使用的是交流电,因此,需要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负载可使用的交流电。
本实施例中,可以知道的是,为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电压的范围必须大于光伏组件发电时产生的电压范围,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最大功率大于光伏组件可输出的最大功率;DC-DC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大于蓄电池组电压范围的最大值,DC-DC控制器输出的最大电流小于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允许的最大电压值及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可以为出厂时的标准值。可以知道的是,本实施例中对DC-DC控制器的输出及输入电压、功率及电流的限制可充分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知道的是,本实施例中除了需要对DC-DC控制器功能参数进行限制外,还需要对逆变器的功能参数进行限定,通常,为保证负载的正常使用,负载的总功率要小于逆变器可承载的最大功率,且逆变器可承载的输入电压范围大于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压范围。
本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负载的用电量时,如阴雨天,或者夜晚光线不足,或者光伏组件发生故障时等导致光伏组件无法正常发电时,则需要蓄电池组向负载供电。此时,蓄电池组输出直流电至直流母线,并由逆变器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负载供电。
可以知道的是,当由蓄电池组向负载供电时,蓄电池组的电量必须充足,且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的电压要保持一致。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的电量充足是蓄电池的电量未达到容量的下限。
本实施例在实现时,当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负载的用电量且蓄电池组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时,DC-DC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启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直流母线向蓄电池组充电或者由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向负载供电。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是指蓄电池组的电量即将到达但还未到达容量的下限。
明显的,AC-DC充电机将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传输至直流母线向蓄电池组充电时,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流需要小于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保证蓄电池组的充电安全。
在发动机启动后,AC-DC充电机将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传输至直流母线向蓄电池组充电时,若DC-DC控制器检测到蓄电池组的电量已满,则发出停止信号停止发电机工作。及时的停止发动机工作可有效节省能源。
本实施例中,可以知道的是,蓄电池组为可以反复进行充放电的锂电池、铅酸类、铅碳电池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有DC-DC控制器、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所述DC-DC控制器连接光伏组件,所述AC-DC充电机连接发电机,所述直流母线还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连接负载;
所述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由所述DC-DC控制器转换为稳压直流电后,传递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并由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稳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所述负载的用电量时,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直流电至所述直流母线,并由所述逆变器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小于所述负载的用电量且所述蓄电池组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时,所述DC-DC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启动所述发电机发出交流电,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或者由所述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向所述负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时,所述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流小于所述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所述AC-DC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传输至所述直流母线向所述蓄电池组充电时,若所述DC-DC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蓄电池组的电量已满,则发出停止信号停止所述发电机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电压的范围大于所述光伏组件发电时产生的电压范围,所述DC-DC控制器可输入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光伏组件可输出的最大功率;所述DC-DC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蓄电池组电压范围的最大值,所述DC-DC控制器输出的最大电流小于所述蓄电池组可接收的最大充电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的总功率小于所述逆变器可承载的最大功率,且所述逆变器可承载的输入电压范围大于所述光伏组件、蓄电池组和AC-DC充电机输出的电压范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45617.0A CN106160162A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供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45617.0A CN106160162A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供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60162A true CN106160162A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806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45617.0A Pending CN106160162A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供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6016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7720A (zh) * | 2019-11-15 | 2020-04-03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一种稳定供电的电源系统及方法 |
CN111541305A (zh) * | 2020-05-01 | 2020-08-14 | 河南龙翔电力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检测系统的微电网平台 |
CN113328512A (zh) * | 2021-05-24 | 2021-08-3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供电系统 |
WO2021189659A1 (zh) * | 2020-03-24 | 2021-09-30 | 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基站混合供电系统的能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07-12 CN CN201610545617.0A patent/CN10616016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7720A (zh) * | 2019-11-15 | 2020-04-03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一种稳定供电的电源系统及方法 |
CN110957720B (zh) * | 2019-11-15 | 2021-10-29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一种稳定供电的电源系统及方法 |
WO2021189659A1 (zh) * | 2020-03-24 | 2021-09-30 | 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基站混合供电系统的能量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1541305A (zh) * | 2020-05-01 | 2020-08-14 | 河南龙翔电力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据检测系统的微电网平台 |
CN113328512A (zh) * | 2021-05-24 | 2021-08-3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供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7143A (zh) | 混合型发电机组 | |
WO2023029335A1 (zh) | 一种光储充系统的参数配置方法及终端 | |
CN106300329A (zh) | 光伏独立智能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 |
CN201985605U (zh) | 一种光伏电源系统 | |
CN106160161B (zh) | 一种太阳能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5846419A (zh) | 基于直流微电网的光伏、柴油互补供电系统 | |
CN103166220B (zh) | 一种离网式斯特林供电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 | |
CN106160162A (zh) | 供电系统 | |
CN117458556A (zh) | 新能源微网电站运行系统及方法 | |
CN101604865B (zh) | 低压直流供电用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2997585U (zh) | 一种家用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 |
CN104795881A (zh) | 风光互补供电控制器及微电网系统及微电网系统供电方法 | |
CN117013655A (zh) | 一种v2x充电桩的黑启动系统 | |
CN102957169A (zh) | 提高电源转换效率的不断电供电系统 | |
CN104953927A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柴油机混合发电系统 | |
CN101976986A (zh) | 一种利用多种能源互补发电的独立供电系统 | |
Kokilavani et al. |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with Effective Energy Management, Integrating Renewable and Grid Power | |
CN103683466B (zh) | 一种基于现有光伏控制器的应急直供离网光伏供电系统 | |
TWI686564B (zh) | 複合型綠能路燈裝置 | |
CN106026202A (zh) |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 |
CN205622244U (zh) |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 |
KR20130051772A (ko) |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연계형 전력공급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
CN220673401U (zh) | 一种储-充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微电网系统 | |
CN203481909U (zh) | 阳光发电装置 | |
CN209200677U (zh) | 一种新型家庭微电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