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1040B - 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51040B CN106151040B CN201610494787.0A CN201610494787A CN106151040B CN 106151040 B CN106151040 B CN 106151040B CN 201610494787 A CN201610494787 A CN 201610494787A CN 106151040 B CN106151040 B CN 1061510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balance weight
- rotary compressor
- groove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组件和电机组件。压缩组件设在壳体内,电机组件设在壳体内且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固设在壳体内,转子设在定子内,转子与压缩组件的曲轴连接以驱动曲轴转动,转子靠近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A,转子远离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B,平衡块A靠近转子的端面上设有凹槽,平衡块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凹槽贯通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平衡块A靠近转子端面上设置凹槽,由于冷媒和润滑油所受到的离心力不同,由此,可以实现冷媒和润滑油之间的分离,有效的降低了旋转式压缩机的吐油量,提升了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构及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在家用电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冰箱、空调等。旋转式压缩机主要包括位于压缩机壳体内部的压缩部,驱动压缩部工作的电机系统,以及外部壳体,储液器。其中,电机系统包括定子部件和转子部件,转子部件包括转子铁芯、磁铁、铆钉、端板、平衡块。相关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的电机转子平衡块,靠近转子铁芯一侧设有凹槽,靠近转子铁芯一侧完全与转子铁芯或端板无缝安装。由于平衡块的扰流效果,导致冷媒和冷冻油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离,导致压缩机吐油量大,降低了压缩机和空调系统的性能,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冷媒与润滑油分离效果好、制冷效率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定子内,所述定子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压缩组件的曲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转子靠近所述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A,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B,所述平衡块A靠近所述转子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从所述转子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的方向上,所述平衡块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凹槽贯通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平衡块A靠近转子端面上设置凹槽,在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平衡块A伴随转子一起旋转,此时,混合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可以从凹槽在第一侧壁上的开口进入到凹槽内,并通过凹槽在第二侧壁上的开口流出至凹槽外部,由于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将润滑油和气态冷媒分离,从而可以降低旋转式压缩机的吐油量,提升了旋转式压缩机的整体性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上朝向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线的延长线偏离所述旋转中心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转子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弧形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衡块A和所述平衡块B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子铆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衡块A与所述转子之间和/或所述平衡块B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挡磁隔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的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C-C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平衡块A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吐油量的有一效果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性能(COP)有意效果图。
附图标记:
旋转式压缩机100,
壳体1,
压缩组件2,
电机组件3,转子31,定子32,
曲轴4,
平衡块A,凹槽51,第一端511,第二端512,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铆钉孔54,
平衡块B,
挡磁隔板7,储液器8,吸气口9,出气口10,铆钉11。
平衡块A设置前的吐油量C,平衡块A设置凹槽后的吐油量D,
平衡块A设置凹槽前的旋转式压缩机性能E,平衡块A设置凹槽后的旋转式压缩机性能F。
吐油量W,压缩机性能Y。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压缩组件2和电机组件3。
具体而言,压缩组件2设在壳体1内,电机组件3设在壳体1内且包括转子31和定子32,转子31可转动地设在定子32内,定子32固设在壳体1内,转子31与压缩组件2的曲轴4连接以驱动曲轴4转动,转子31靠近压缩组件2的一端设有平衡块A,转子31远离压缩组件2的一端设有平衡块B,平衡块A靠近转子31的端面上设有凹槽51,从转子31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平衡块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凹槽51贯通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当旋转式压缩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转子31带动平衡块A一起转动,混合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可以从凹槽51在第一侧壁52上的开口进入到凹槽51内,并通过凹槽51在第二侧壁53上的开口流出至凹槽51外部,由于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将润滑油和气态冷媒分离,从而可以降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通过在平衡块A靠近转子31端面上设置凹槽51,在旋转式压缩机100工作时,平衡块A伴随转子31一起旋转,此时,混合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可以从凹槽51在第一侧壁52上的开口进入到凹槽51内,并通过凹槽51在第二侧壁53上的开口流出至凹槽51外部,由于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将润滑油和气态冷媒分离,从而可以降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提升了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性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凹槽51上朝向转子31的旋转中心线的延长线偏离旋转中心线。由此,可以增强冷媒和润滑油之间的分离效果。经过试验检测,当凹槽51上朝向转子31的旋转中心线的延长线偏离旋转中心线时,比凹槽51沿径向设置的降低吐油量的效果更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51位于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在转子31旋转方向上,第一端511位于第二端512的下游。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冷媒和润滑油之间的分离效果,更有效的降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需要说明的是,当旋转式压缩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转子31转动,沿着转子31转动的方向为下游方向,逆着转子31转动的方向为上游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511可以靠近第一侧壁52的中部(如图3中所示)。由此,当旋转式压缩机100旋转工作时,可以方便润滑油流入凹槽51内沿凹槽51流出,从而实现冷媒和润滑油之间的分离,减少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511还可以设在第一侧壁52的两端或其他位置。
进一步地,凹槽51沿直线延伸。由此,在旋转式压缩机100工作时,平衡块A伴随转子31旋转,便于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凹槽51内甩出,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润滑油和冷媒间的分离。也就是说,凹槽51的沿延伸方向与转子31直径的交点位于转子31的旋转中心线以外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弧形壁面。由此,方便平衡块A与转子31间的固定安装。如图3中所示,平衡块A的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均形成为弧形壁面。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53还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平衡块A和平衡块B中的至少一个与转子31铆接。由此,可以使得平衡块A和平衡块B简单方便的安装在转子31端面上,并且,安装稳固可靠。如图2所示,平衡块A上设置有铆钉孔54,通过铆钉11可以将平衡块A稳定的固定在转子31端面上。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平衡块A与转子31之间和/或平衡块B与转子31之间设有挡磁隔板7。也就是说,可以是平衡块A与转子31之间设置有挡磁隔板7,也可以是平衡块B与转子31之间设置有挡磁隔板7;当然还可以是平衡块A和转子31之间、平衡块B与转子31之间均设有挡磁隔板7。由此,可以防止平衡块A和平衡块B干扰电机组件3的磁场,从而保证电机组件3的稳定高效的工作,提高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性能。
下面参照图1-图6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压缩组件2和电机组件3。
其中,压缩组件2设在壳体1内,电机组件3设在壳体1内且包括转子31和定子32,转子31可转动地设在定子32内,定子32固设在壳体1内,转子31与压缩组件2的曲轴4连接以驱动曲轴4转动,转子31的下端设有平衡块A,转子31远的上端设有平衡块B,平衡块A与转子31之间和平衡块B与转子31之间设有挡磁隔板7,平衡块A和平衡块B均与转子31铆接。
旋转式压缩机100工作时,冷媒从吸气口9通过储液器8进入到压缩组件2内,通过电机组件3带动曲轴4旋转,曲轴4的转动以带动压缩组件2对冷媒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冷媒从出气口10排出。在压缩机构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相对运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磨损,需要向压缩机构内添加润滑油,为了实现冷媒和润滑油间的有效分离,降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可以在平衡块A 5上设置凹槽51。
如图3所示,平衡块A的上端面上设有凹槽51,从转子31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的方向上,平衡块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均形成为弧形壁面,凹槽51贯通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且沿直线延伸。凹槽51位于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第一端511靠近第一侧壁52的中部。在转子31旋转方向上,第一端511位于第二端512的下游。
经过试验测定,在平衡块A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51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W和性能Y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W的有益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衡块A设置凹槽51后的吐油量W(图7中D所示)比平衡块A未设置凹槽51时的吐油量W(图7中C所示)明显得到了的降低。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性能Y(COP)有益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平衡块A的端面上设置凹槽51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性能Y(图8中F所示)较平衡块A未设置凹槽51时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性能Y(图8中E所示)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由此,通过在平衡块A靠近转子31端面上设置凹槽51,在旋转式压缩机100工作时,平衡块A伴随转子31一起旋转,此时,混合有润滑油的气态冷媒可以从凹槽51在第一侧壁52上的开口进入到凹槽51内,并通过凹槽51在第二侧壁53上的开口流出至凹槽51外部,由于润滑油和气态冷媒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将润滑油和气态冷媒分离,从而可以降低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吐油量,提升了旋转式压缩机1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上”、“下”、“后”、“内”、“外”、“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定子内,所述定子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压缩组件的曲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转子靠近所述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A,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压缩组件的一端设有平衡块B,所述平衡块A靠近所述转子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从所述转子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的方向上,所述平衡块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凹槽贯通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朝向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线的延长线偏离所述旋转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转子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游,
其中,当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子转动,沿着所述转子转动的方向为下游方向,逆着所述转子转动的方向为上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弧形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A和所述平衡块B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子铆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A与所述转子之间和/或所述平衡块B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挡磁隔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94787.0A CN106151040B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旋转式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94787.0A CN106151040B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旋转式压缩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51040A CN106151040A (zh) | 2016-11-23 |
CN106151040B true CN106151040B (zh) | 2018-09-25 |
Family
ID=5735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94787.0A Active CN106151040B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旋转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510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7506A (zh) * | 2018-03-09 | 2019-09-17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电机转子及其平衡块与压缩机 |
CN110011472B (zh) * | 2019-02-20 | 2025-02-14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及其电机和转子平衡块 |
CN113494455A (zh) * | 2020-03-20 | 2021-10-12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压缩机的电机平衡块、包括其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 |
CN113700650B (zh) * | 2021-09-16 | 2022-09-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43626A (en) * | 1934-09-18 | 1936-03-03 | Bosch Robert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pressors for gaseous fluids |
US5597293A (en) * | 1995-12-11 | 1997-01-28 | Carrier Corporation | Counterweight drag eliminator |
JP4810961B2 (ja) * | 2005-10-13 | 2011-11-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圧縮機 |
CN102162454B (zh) * | 2011-04-19 | 2013-04-10 |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气分离式平衡块 |
JP5851765B2 (ja) * | 2011-08-26 | 2016-02-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ー式圧縮機 |
-
2016
- 2016-06-29 CN CN201610494787.0A patent/CN10615104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51040A (zh) | 2016-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1040B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EP3401543A1 (en)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 separation | |
EP3401544B1 (en) | Scroll compressor with oil separation | |
CN101617458B (zh) | 电动机和压缩机 | |
JP4542161B2 (ja) |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
WO2018035732A1 (zh) |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转子、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及压缩机 | |
CN103423131A (zh) | 包括热耗散装置的电压缩机壳体和包括该壳体的压缩机 | |
CN202840798U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自平衡转子 | |
EP2063122B1 (en) | Compressor | |
US20250096639A1 (en) | Rotor assembly,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lectric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 |
US7484945B2 (en) |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tor-freezer having a porous member | |
CN105114315A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
KR101682251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 |
KR101447039B1 (ko) | 횡형 스크롤 압축기 | |
CN205036580U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2966548B (zh) | 涡旋压缩装置 | |
EP2169232B1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CN103557160B (zh) | 立式旋转压缩机 | |
CN105156297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 |
CN106130248A (zh) |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转子、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及压缩机 | |
JP2006336463A (ja) | 圧縮機 | |
CN201152262Y (zh) | 压缩机 | |
CN108700056A (zh) | 电动压缩机 | |
US11378080B2 (en) | Compressor | |
CN201786667U (zh) |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的回转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