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136902A - 酿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酿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6902A
CN106136902A CN201510203234.0A CN201510203234A CN106136902A CN 106136902 A CN106136902 A CN 106136902A CN 201510203234 A CN201510203234 A CN 201510203234A CN 106136902 A CN106136902 A CN 106136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cet
moving member
brewing
capsul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32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忠
邝坚
汪日栋
丁奕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032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6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6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6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造系统,包括:机架;杯托,杯托放置在机架的底部;盛放有酿造原料的胶囊,胶囊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内刺破针;固定壳体,固定壳体固定在机架的内表面上,固定壳体形成为中空结构;移动件,移动件和固定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积可变的盛液腔,移动件在盛液腔内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外刺破针,外刺破针设在移动件上且外刺破针的外刺破端位于移动件的下方,外刺破针内限定出液体通道。根据本发明的酿造系统,通过改变固定壳体和移动件之间限定出的盛液腔中液体的压力,使得移动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件上的外刺破针刺破胶囊,从而使得胶囊的刺破方式简单,且可避免对手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酿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酿造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品机酿造系统的胶囊,按胶囊的刺破方式可分为外置阵式刺破和外置针式刺破两种,其中外置阵式刺破利用外置的多块状锋利边刺破胶囊,酿造腔须在8Bar压力下有良好的密封性;而外置针式刺破,利用外置的锋利针刺破胶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有安全隐患,易伤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酿造系统,该酿造系统通过改变固定壳体和移动件之间限定出的盛液腔中液体的压力,使得移动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件上的外刺破针刺破胶囊,从而使得胶囊的刺破方式简单,且可避免对手造成伤害。
根据本发明的酿造系统,包括:机架;杯托,所述杯托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杯托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酿造腔,所述杯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酿造腔连通的出口;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壳体形成为中空结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上端可移动地伸入到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固定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积可变的盛液腔,所述固定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盛液腔连通的注液口,所述移动件在所述盛液腔内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外刺破针,所述外刺破针设在所述移动件上且所述外刺破针的外刺破端位于所述移动件的下方,所述外刺破针内限定出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外刺破针的位于所述移动件的下方的部分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酿造系统,通过改变固定壳体和移动件之间限定出的盛液腔中液体的压力,使得移动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件上的外刺破针刺破胶囊,液体通过外刺破针内的液体通道进入胶囊内部,完成饮品的酿造。从而使得胶囊的刺破方式简单,且可避免对手造成伤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酿造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外刺破针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移动部分的上端伸入到固定壳体内;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伸入到所述连接部分内以外套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壁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连接部分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壳体的下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壳体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止抵在所述翻边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周壁和所述移动件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件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酿造系统还包括盛放有酿造原料的胶囊,所述胶囊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内刺破针,所述胶囊放置在所述酿造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囊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出封闭的容纳空间;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酿造原料的底板和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内刺破针的一部分可移动地放置在所述移动柱内,所述内刺破针的上端从所述移动柱的上端伸出,所述外刺破针的外刺破端适于与所述内刺破针的顶部接触以推动所述内刺破针向下移动而刺破所述外壳的底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刺破针的内刺破端始终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囊还包括滤片,所述滤片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移动柱的上端从所述滤片伸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通通道,所述滤片、所述底板、部分所述移动柱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用于盛放所述酿造原料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内胆和封装锡纸,所述内胆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封装锡纸设在所述内胆的上端部以封装所述内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酿造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件和外刺破针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圈示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酿造系统100,机架1,杯托2,胶囊3,固定壳体4,移动件5,外刺破针6,外壳31,支撑板32,内刺破针33,滤片34,第一密封件45,固定板51,移动部分52,连接部分53,弹性件54,第二密封件15,内胆311,封装锡纸312,底板321,移动柱322,第一部分331,第二部分332,酿造腔201,容纳空间301,第一流通通道302,第二流通通道303,定位槽304,注液口401,盛液腔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酿造系统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酿造系统100,包括:机架1、杯托2、固定壳体4、移动件5以及外刺破针6。
如图1所示,杯托2放置在机架1的底部,杯托2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酿造腔201,酿造器具(例如,胶囊3)可以盛放于酿造腔201中,杯托2的底部设有与酿造腔201连通的出口。由此可知,如图1所示,机架1和杯托2起固定作用,酿造过程是在杯托2和胶囊3中完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描述中以酿造器具为胶囊3为例对酿造系统1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但酿造器具并不限于胶囊3。
固定壳体4固定在机架1的内表面上,固定壳体4形成为中空的结构。移动件5的上端可移动地伸入到固定壳体4内,移动件5的上端与固定壳体4配合且可在固定壳体4内上下移动,移动件5与固定壳体4之间限定出容积可变的盛液腔501,盛液腔501用于盛放液体。
固定壳体4上设有与盛液腔501连通的注液口401,液体可以从注液口401进入到盛液腔501内,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移动件5可以向下移动。
外刺破针6设在移动件5上,且外刺破针6的外刺破端61位于移动件5的下方。移动件5的向下移动可以带动外刺破针6向下移动,在制备饮品时,将盛放酿造原料的胶囊3放置于杯托2上,且胶囊3置于外刺破针6的下方。通过向盛液腔501中注入液体,使得盛液腔501内的压力增大,移动件5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外刺破针6刺破胶囊3。
外刺破针6内限定出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出口位于外刺破针6的位于移动件5的下方的部分的外壁上。
也就是说,外刺破针6内的液体通道可以流通液体,外刺破针6在移动件5的带动下刺破胶囊3,此时液体通道的出口置于胶囊3的内部,液体(例如,热水)可以通过液体通道的出口进入到胶囊3内部,进而与胶囊3内的酿造原料充分接触,完成饮品的酿造。
根据本发明的酿造系统100,通过改变固定壳体4和移动件5之间限定出的盛液腔501中液体的压力,使得移动件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件5上的外刺破针6刺破胶囊3,液体通过外刺破针6内的液体通道进入胶囊3内部,完成饮品的酿造。从而使得胶囊3的刺破方式简单,且可避免对手造成伤害。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件5可以包括:固定板51、移动部分52、连接部分53和弹性件54。
其中,外刺破针6固定在固定板51上。移动部分52设在固定板51的上表面上,移动部分52的上端伸入到固定壳体4内,移动部分52的上端与固定壳体4配合限定出盛液腔501。
连接部分53设在固定板51的上表面上,连接部分53与移动部分52间隔开,固定壳体4的下端伸入到连接部分53内以外套在移动部分52的外周壁。
换言之,移动部分52的一部分置于固定壳体4的内部,固定壳体4的下端又置于连接部分53内。固定壳体4置于移动部分52和连接部分53之间。
弹性件54分别止抵在连接部分53的顶部和固定壳体4的下部上。如此,在将胶囊3放置在杯托2内需要刺破时,可以通过向盛液腔501内注入液体以改变盛液腔501的压力而使移动件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外刺破针6刺破胶囊3并向胶囊3内注入液体;当酿造过程结束后,可以将盛液腔501内的压力降低,这样移动件5在弹性件54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为下一次刺破动作做准备。从而提高酿造系统100的便利性。
可选地,固定壳体4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弹性件54的下端止抵在翻边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分53的上端也可以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翻边,弹性件54的上端止抵在连接部分53的翻边上。
优选地,弹性件54为弹簧。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4也可以为橡胶垫等其他弹性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固定壳体4的内周壁和移动件5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45。由此,在向盛液腔501内注入液体时,液体不会从盛液腔501中流出,保证了盛液腔501的密闭性,使得盛液腔501内具有足够的压力推动移动件5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移动件5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件15。由此,外刺破针6刺破胶囊3并向胶囊3内注水后,可以保证胶囊3在酿造过程中的密封性,一些饮品的制作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才能制作成功,在酿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也可以保证胶囊3内具有足够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酿造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盛放有酿造原料的胶囊3,胶囊3可以放置在杯托2内,胶囊3内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内刺破针33,内刺破针33刺破胶囊3后,胶囊3内酿造完成的饮品从刺破处流出胶囊3,然后经由杯托2底部的出口流出酿造腔201。
下面结合附图3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3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3,可以包括:外壳31、支撑板32和内刺破针33。
其中,如图3所示,外壳31内限定出密封的容纳空间301,容纳空间301内可以用于盛放酿造原料(例如,咖啡粉等),通过向容纳空间301内注入热水等液体,使热水等液体与酿造原料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完成对酿造原料的酿造,制作出饮品。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向容纳空间301内注入热水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32设在容纳空间301内,支撑板32包括用于放置酿造原料的底板321和移动柱322,移动柱322从底板3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底板321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通通道30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流通通道302的尺寸设置应该使得酿造原料可以放置在底板321上,酿造原料不会通过第一流通通道302漏到外壳31的底壁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底板321与外壳31的底壁间隔开一定的距离,酿造原料置于底板321的上方,在向容纳空间301注入热水时,注入热水时与酿造原料混合后酿造出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流通通道302,而体积较大的酿造原料的残渣则留在了底板321的上方,底板321起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酿造出的饮品中包含有大量的残渣,提升了饮品的口感。
内刺破针33的一部分可移动地放置在移动柱322内,内刺破针33的上端从移动柱322的上端伸出。内刺破针33被构造成在内刺破针33向下移动时,内刺破针33的内刺破端刺破外壳31的底壁。
换言之,如图3所示,移动柱322和底板321是固定在容纳空间301内的,移动柱322是内部中空的结构,内刺破针33的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柱322的内部,内刺破针33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内刺破针33位于移动柱322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可以与移动柱322内部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积大致相同或略小于移动柱322内部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积。由此,方便内刺破针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内刺破针33的上端从移动柱322的上端伸出,可以方便在内刺破针33的上端施加外力,当向内刺破针33施加向下的外力时,内刺破针33向下移动,内刺破针33的内刺破端(即如图3所示的第二部分332的下端)可以刺破外壳31的底壁。由此,容纳空间301内部酿造好的饮品可以从刺破处流出。
具体地,可以通过采用外力刺破外壳31的顶壁以向容纳空间301内注入热水等液体。
对内刺破针33施加向下的外力的结构可以为外刺破针6,在外刺破针6刺破胶囊3并将热水注入到胶囊3中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外刺破针6施加外力,使得内刺破针33向下移动刺破胶囊3的外壳31,酿造好的饮品便可以从刺破处流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胶囊3还可以包括滤片34,滤片34设置在底板321的上方,移动柱322的上端从滤片34伸出,滤片34上设有第二流通通道303,滤片34、底板321、部分移动柱322的外周壁和容纳空间301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用于盛放酿造原料的空间。
也就是说,盛放酿造原料的空间被进一步限定在滤片34、底板321、部分移动柱322的外周壁和容纳空间301的内周壁之间,在热水注入到外壳31内时,热水可以通过第一流通通道302进入到盛放酿造原料的空间内,但较大的酿造原料不能通过第二流通通道303进入到滤片34的上方,也不能通过第一流通通道302进入到底板321的下方。由此,保证了酿造的饮品不会有较多的残渣,提升了饮品的口感。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外壳31还可以包括内胆311和封装锡纸312,内胆311为中空且顶部敞开的结构,封装锡纸312设在内胆311的上端部以封装内胆311。
换言之,内胆311构成了上部敞开的空间,需要封装锡纸312将内胆311上部敞开的部分封闭,进而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301。
由于内胆311上部敞开的部分用封装锡纸312密闭,在保证容纳空间30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的同时,还可以在需要向容纳空间301内注入热水时方便地将封装锡纸312刺破。
优选地,如图3所示,内刺破针33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入的定位槽304。由此,在需要对内刺破针33施加向下的力以刺破外壳31时,可以方便地进行定位,提高了内刺破针33刺破外壳31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所示,内刺破针33的内刺破端始终从底板321的下表面伸出。
具体地,内刺破针33包括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第一部分331配合在移动柱322内且第一部分331的上端从移动柱322的上端伸出,第二部分332从第一部分33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第二部分33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部分331的横截面积,第二部分332的下端限定出内刺破端。
第二部分33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部分331的横截面积,因此,第二部分332不会进入到与第一部分331横截面积大致相同的移动柱322的内部。又因为第二部分332的下端限定出内刺破端,因此内刺破端始终置于底板321的下表面的下方。
可选地,第二部分332形成为中空的结构。由此,降低了内刺破针33的重量,节约了内刺破针33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内刺破针33的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可以为一体结构。由此,简化了内刺破针33的结构,使得内刺破针33成型容易,且提高了内刺破针33的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底板321和移动柱32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简化了支撑板32的结构,使得支撑板32成型容易,且提高了支撑板32的生产效率。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底板321和移动柱322也可以是通过粘结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杯托,所述杯托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杯托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酿造腔,所述杯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酿造腔连通的出口;
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内,所述固定壳体形成为中空结构;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上端可移动地伸入到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固定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积可变的盛液腔,所述固定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盛液腔连通的注液口,所述移动件在所述盛液腔内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外刺破针,所述外刺破针设在所述移动件上且所述外刺破针的外刺破端位于所述移动件的下方,所述外刺破针内限定出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外刺破针的位于所述移动件的下方的部分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
固定板,所述外刺破针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移动部分的上端伸入到固定壳体内;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伸入到所述连接部分内以外套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壁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连接部分的顶部和所述固定壳体的下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止抵在所述翻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周壁和所述移动件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放有酿造原料的胶囊,所述胶囊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内刺破针,所述胶囊放置在所述酿造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出封闭的容纳空间;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酿造原料的底板和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内刺破针的一部分可移动地放置在所述移动柱内,所述内刺破针的上端从所述移动柱的上端伸出,所述外刺破针的外刺破端适于与所述内刺破针的顶部接触以推动所述内刺破针向下移动而刺破所述外壳的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刺破针的内刺破端始终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还包括滤片,所述滤片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移动柱的上端从所述滤片伸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流通通道,所述滤片、所述底板、部分所述移动柱的外周壁和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用于盛放所述酿造原料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酿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内胆和封装锡纸,所述内胆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封装锡纸设在所述内胆的上端部以封装所述内胆。
CN201510203234.0A 2015-04-23 2015-04-23 酿造系统 Pending CN106136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3234.0A CN106136902A (zh) 2015-04-23 2015-04-23 酿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3234.0A CN106136902A (zh) 2015-04-23 2015-04-23 酿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6902A true CN106136902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4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3234.0A Pending CN106136902A (zh) 2015-04-23 2015-04-23 酿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69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8990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饮料胶囊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804A (zh) * 2001-01-24 2004-04-07 ��������˹��Ī��ŵ 从一包囊制备一饮料的饮料机用的注水装置
CN1781420A (zh) * 2004-11-22 2006-06-07 伦尼·希弗里尔 通过冲泡和提取储筒内的物质来制备热饮料的饮料机
CN201016058Y (zh) * 2007-02-07 2008-02-06 蔡瑞成 瓶罐的液体定量喷出结构
WO2008132571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Massimiliano Pineschi Capsule for containing doses of soluble drinks.
JP2011136698A (ja) * 2009-12-25 2011-07-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原料搬出装置
CN202875026U (zh) * 2012-07-25 2013-04-17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机
CN103405156A (zh) * 2013-08-05 2013-11-27 宁波全景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咖啡机的液压驱动结构
CN10356527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54266A (zh) * 2012-02-09 2014-12-31 库里格绿山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筒保持件的饮料形成装置和方法
CN204105738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咖啡机酿造装置
CN204617921U (zh) * 2015-04-23 2015-09-0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酿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804A (zh) * 2001-01-24 2004-04-07 ��������˹��Ī��ŵ 从一包囊制备一饮料的饮料机用的注水装置
CN1781420A (zh) * 2004-11-22 2006-06-07 伦尼·希弗里尔 通过冲泡和提取储筒内的物质来制备热饮料的饮料机
CN201016058Y (zh) * 2007-02-07 2008-02-06 蔡瑞成 瓶罐的液体定量喷出结构
WO2008132571A1 (en) * 2007-04-27 2008-11-06 Massimiliano Pineschi Capsule for containing doses of soluble drinks.
JP2011136698A (ja) * 2009-12-25 2011-07-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原料搬出装置
CN104254266A (zh) * 2012-02-09 2014-12-31 库里格绿山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筒保持件的饮料形成装置和方法
CN202875026U (zh) * 2012-07-25 2013-04-17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机
CN10356527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咖啡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3405156A (zh) * 2013-08-05 2013-11-27 宁波全景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咖啡机的液压驱动结构
CN204105738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咖啡机酿造装置
CN204617921U (zh) * 2015-04-23 2015-09-0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酿造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8990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饮料胶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7922U (zh) 饮料机系统
CN104395204B (zh) 用于制备饮料的胶囊
CN104271469B (zh) 用于饮料制备的配料胶囊
CN105658121B (zh) 冲泡模块
CN105102349B (zh) 食品制备用胶囊
CN106136887A (zh) 饮料机系统
CN105683063B (zh) 单份包装体以及基于所述单份包装体用于制备液体产品的系统与方法
CN204931368U (zh) 一种刺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咖啡机
CN105231824B (zh) 具有活塞动态穿刺出口的饮料配料储存容器
CN206543131U (zh) 一种可酿造多种咖啡胶囊的酿造装置
CN110329655A (zh) 一种化妆品容器
CN204015983U (zh) 用于饮料提取的刺破件
CN104640786A (zh) 包括通过密封连接到其上的过滤器元件的单杯式囊匣
CN105832161B (zh) 一种手压胶囊咖啡机
CN104083086A (zh) 用于饮料提取的刺破件
CN108577552B (zh) 饮料酿造设备的酿造系统
EP3475191B1 (en) Capsule for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CN106136902A (zh) 酿造系统
CN204617921U (zh) 酿造系统
CN106726558B (zh) 输液容器用拉环组合盖及输液容器
CN107104072B (zh) 一种吸球
US9974409B2 (en)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CN106136908B (zh) 饮料酿造系统
CN106136886A (zh) 饮料酿造系统
CN105686642A (zh) 带多仓胶囊座的咖啡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