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128910A -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8910A
CN106128910A CN201610552725.0A CN201610552725A CN106128910A CN 106128910 A CN106128910 A CN 106128910A CN 201610552725 A CN201610552725 A CN 201610552725A CN 106128910 A CN106128910 A CN 106128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ead
discharge tube
gas discharge
thin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27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NC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NC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NC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NC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527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8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8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8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7/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solid cathode
    • H01J17/02Details
    • H01J17/04Electrodes;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7/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solid cathode
    • H01J17/02Details
    • H01J17/16Vessels; Containers

Landscapes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及封装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管体,所述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共面或接近共面,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本发明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个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了绝缘阻挡层,有效地防止了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Description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压保护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放电管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与集成化。为了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需要尽量降低普通气体放电管的整体高度。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高度极小的绝缘管体配合两端的电极进行封装,并且将其中一个电极的引出脚弯曲延伸到与另一个电极的引出脚位于同一平面,以利于安装。但是,这种做法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两个电极之间的爬距变小,容易导致击穿起火,危害电路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及封装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管体,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共面或接近共面,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绝缘阻挡层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相邻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底面,所述绝缘阻挡层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相邻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除了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除了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阻挡层设置在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除了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引出脚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均共面或接近共面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有绝缘阻挡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引出脚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均共面或接近共面的其他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其他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有绝缘阻挡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阻挡层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仰视局剖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仰视局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称绝缘管体为玻璃管、瓷管或其他适于作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材质的绝缘管体;本发明所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均是为方便描述而定义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为它们定义其他的任何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电极12之间封装有绝缘管体16。
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电极12均设有引出脚,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1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14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13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14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电极12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1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14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15置于所述第二电极12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13相邻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15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22之间封装有绝缘管体(图2中未标记出来,请参阅图1中的绝缘管体16)。
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22均设有引出脚,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23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24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23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24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21与所述第二电极22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2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24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25置于所述第二电极22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23相邻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15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二电极32之间封装有绝缘管体(图3中未标记出来,请参阅图1中的绝缘管体16)。
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二电极32均设有引出脚,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3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34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33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34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二电极32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3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34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35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31的除了引出脚33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电极32的除了引出脚34之外的所有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35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之间封装有绝缘管体(图4中未标记出来,请参阅图1中的绝缘管体16)。
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均设有引出脚,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4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44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43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44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41与所述第二电极42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43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44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45设置在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除了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43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44之外的所有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45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两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5、图6、图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仰视局剖图。
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三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51、第二电极52与第三电极53。所述第一电极51设有引出脚54,所述第二电极52设有引出脚55,所述第三电极53设有引出脚56。所述第二电极52的引出脚55与所述第三电极53的引出脚56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54可以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55、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56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51、所述第二电极52、所述第三电极53两两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54、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55、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56之间均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57设置在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底面除了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54、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55和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56之外的所有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57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三个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请结合参考图8、图9、图1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俯视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仰视局剖图。
本实施例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五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61、第二电极62、第三电极63、第四电极(图中未能标记出,请参考图10,位于第五电极60左边、与引脚67相连的那个电极)以及第五电极60。所述第一电极61设有引出脚64,所述第二电极62设有引出脚65,所述第三电极63设有引出脚66,所述第四电极设有引出脚67,所述第五电极60设有引出脚68。所述第二电极62的引出脚65与所述第三电极63的引出脚66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长度方向靠后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第四电极的引出脚67与所述第五电极60的引出脚68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长度方向靠前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至与所述引出脚65、所述引出脚66共面或接近共面;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64可以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65、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66、所述第四电极的引出脚67、所述第五电极的引出脚68均共面或接近共面。为使所述第一电极61、所述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三电极63、所述第四电极以及所述第五电极60两两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64、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65、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66、所述第四电极的引出脚67、所述第五电极的引出脚68之间均设置有绝缘阻挡层。具体的,所述绝缘阻挡层69设置在所述薄型贴片元件的底面除了所述引出脚64、所述引出脚65、所述引出脚66、所述引出脚67以及所述引出脚68之外的所有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绝缘阻挡层69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由于在五个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置有绝缘阻挡层,既能够满足用户背板贴片的需求,又能够避免电极之间因爬距过小引起的击穿起火。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只要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常识性的改动方案,都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及封装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管体,所述两个电极分别称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向下弯曲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共面或接近共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之间设置有绝缘阻挡层,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分别位于所述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相对两侧,且均向下弯曲,所述绝缘阻挡层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相邻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位于所述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位于所述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底面,所述绝缘阻挡层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相邻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除了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除了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阻挡层设置在所述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的除了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之外的所有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出脚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均共面或接近共面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第三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有绝缘阻挡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引出脚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均共面或接近共面的其他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出脚、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出脚与所述其他电极的引出脚之间均设有绝缘阻挡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阻挡层为绝缘涂层、胶体或者用胶体密封的绝缘片。
CN201610552725.0A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Pending CN106128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2725.0A CN106128910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2725.0A CN106128910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8910A true CN106128910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8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2725.0A Pending CN106128910A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89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401A (zh) * 2019-08-14 2019-12-03 深圳市亚尔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放电管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0995A (en) * 1968-11-13 1971-10-05 Philips Corp Gas discharge tube comprising a number of electrodes which are united to form a group and are in the form of characters
JP2004014467A (ja) * 2002-06-11 2004-01-15 Hamamatsu Photonics Kk ガス放電管
US20080143232A1 (en) * 2005-02-17 2008-06-19 Koji Matsushita Light Source Device
CN201733091U (zh) * 2010-08-12 2011-02-02 浙江雷泰电气有限公司 防爆型等电位连接器
JP2012015229A (ja) * 2010-06-30 2012-01-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炭化珪素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3021769A (zh) * 2011-09-24 2013-04-03 爱普科斯电子(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多台阶瓷管及利用多台阶瓷管制成的气体放电管
CN103477417A (zh) * 2011-03-28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闪光放电管以及具备该闪光放电管的频闪装置
CN204441243U (zh) * 2014-12-14 2015-07-01 深圳市槟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薄型贴片元件
CN105097386A (zh) * 2015-03-13 2015-11-25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
CN105374653A (zh) * 2015-12-04 2016-03-02 深圳市槟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放电管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0995A (en) * 1968-11-13 1971-10-05 Philips Corp Gas discharge tube comprising a number of electrodes which are united to form a group and are in the form of characters
JP2004014467A (ja) * 2002-06-11 2004-01-15 Hamamatsu Photonics Kk ガス放電管
US20080143232A1 (en) * 2005-02-17 2008-06-19 Koji Matsushita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12015229A (ja) * 2010-06-30 2012-01-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炭化珪素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201733091U (zh) * 2010-08-12 2011-02-02 浙江雷泰电气有限公司 防爆型等电位连接器
CN103477417A (zh) * 2011-03-28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闪光放电管以及具备该闪光放电管的频闪装置
CN103021769A (zh) * 2011-09-24 2013-04-03 爱普科斯电子(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多台阶瓷管及利用多台阶瓷管制成的气体放电管
CN204441243U (zh) * 2014-12-14 2015-07-01 深圳市槟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薄型贴片元件
CN105097386A (zh) * 2015-03-13 2015-11-25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
CN105374653A (zh) * 2015-12-04 2016-03-02 深圳市槟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放电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401A (zh) * 2019-08-14 2019-12-03 深圳市亚尔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放电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69420A1 (en) Structure of chip on soft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equipped with chip on soft panel
CN1115249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
TWI588688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TWM484145U (zh) 觸控面板
WO2018214824A1 (zh) 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
CN106128910A (zh) 一种薄型贴片气体放电管
TWM512749U (zh) 觸控裝置
CN103682011A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56748U (zh) 共接式走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US9910532B2 (en) Bridging structure for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CN105739734A (zh) 触控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
KR20130076599A (ko) 칩 저항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871546B (zh) 透明导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56978B (zh) 触控面板
JP2014192126A (ja) Esd保護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79880B2 (ja) Esd保護装置
JPWO2018061961A1 (ja) チップ抵抗器
CN110635010B (zh) 一种led光源器件
TWI510985B (zh) 觸控屏模組
CN205375432U (zh) 触控面板
CN201303206Y (zh) 具有涵盖电极微隙的气室的晶片型保护元件
CN106206916A (zh) Led金属基板和led模块
CN207213693U (zh) 一种led软灯板
JP201419760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5405953B (zh) 低热阻高光效大功率led灯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west side of 1st floor, building e, area a, Ho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en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6 Shenzhen, Longgang, Guangdong province Longgang Street Baolong community Baolong four road 3 Lan Pu Yuan Industrial Zone 1 Factory A5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Bencent Electronic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