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4850B -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14850B CN106114850B CN201610471833.5A CN201610471833A CN106114850B CN 106114850 B CN106114850 B CN 106114850B CN 201610471833 A CN201610471833 A CN 201610471833A CN 106114850 B CN106114850 B CN 1061148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side wall
- blade ontology
- mute
- ontolo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93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397426 Centroberyx line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28 wav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1968 nicot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64C27/46—Blades
- B64C27/47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音桨叶,包括桨叶本体;桨叶本体的尾缘开有多个不等的锯齿槽,多个不等的锯齿槽与桨叶本体之间形成多个不等距的锯齿;桨叶本体的吸力面上粘接有微阵列膜片结构;微阵列膜片结构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构成;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在桨叶本体的宽度方向以正弦波形进行排布;凸起呈类锯齿形结构,类锯齿形结构的尖角部分均朝向桨叶本体的尾缘;类锯齿形结构的凸起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相交处形成一定的夹角。还公布一种旋翼无人机,所述的旋翼无人机包含上述静音桨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噪效果好,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无人机效率、提高了飞行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无人机的技术越来越进步,愈来愈多的场合可见其身影,如军事侦察、协助反恐等,无人机发挥了很大作用,降低了不必要的损失并提高了成功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噪声问题给其安全性带来隐患,如军事侦察发生无人机被发现并被击落的事件。无人机被发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具有比较大的噪声,其低空飞行、体积小,不易被雷达发现,但噪声制约着其安全性。针对此类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掀起一股研究低噪声无人机的热潮。
无人机的噪声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电机和桨叶,且桨叶发出的噪声水平要高于电机。目前无人机基本都是采用电池驱动的电机来带动桨叶,而且电机的噪声水平比较低,在整体的噪声中所占比例不大,这使得桨叶产生的噪声尤为显著。而桨叶会产生较大噪音的原因是现有的桨叶无法对桨叶在转动时产生的大涡流有效地切割梳理成无数小涡流,也无法将对桨叶吸力面的粘性气流进行有效分离,起不到导向的作用,无法形成理想气流,因此噪音大。
此外,现有的旋翼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较慢,不适用于长途飞行,且遇到攻击时撤离速度慢而容易被攻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时噪声大,飞行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音桨叶,包括桨叶本体;桨叶本体的尾缘开有多个不等的锯齿槽,多个不等的锯齿槽与桨叶本体之间形成多个不等距的锯齿;桨叶本体的吸力面上粘接有微阵列膜片结构;微阵列膜片结构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构成;凸起与桨叶本体一体成型;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在桨叶本体的宽度方向以正弦波形进行排布,所述的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在所述桨叶本体的宽度方向所排布的形状为两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一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包含十二个凸起,长短不同的凸起在桨叶本体上沿着桨叶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若干列,相邻两列的相隔间距为凸起最大宽度的2倍至4倍,前一列与后一列之间上下错开,使得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在桨叶本体的长度方向构成锯齿形;凸起呈类锯齿形结构,类锯齿形结构的尖角部分均朝向桨叶本体的尾缘;类锯齿形结构的凸起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对称设置,且第一侧壁的一端与第二侧壁的一端相交;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相交处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的范围为15度~75度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桨叶本体的尾缘开设多个锯齿槽,能将桨叶产生的大涡流有效地切割梳理成无数小涡流,形成理想气流,降低了噪音,而将锯齿槽开设成不等距,相对于等距的锯齿槽而言能降低1dB的噪音;在桨叶本体的吸力面上设置呈正弦波分布的凸起,以及将凸起设置成呈类锯齿形结构,能对桨叶吸力面的粘性气流进行有效分离和改变了气流的速度梯度,从而起到了进一步降低噪音的效果,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无人机效率;对进入的涡流进行进一步的切割、梳理成无数小涡流,进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噪声,能对气流进行有效分离、降低噪声,气流由桨叶本体的尾缘流经凸起处时,会在凸起之间形成低速旋转的流动,当流体沿桨叶本体吸力面流动时,会从凸起上部流过吸力面,形成涡垫效应,使近吸力面湍流强度减小,湍动能的损耗降低;并增加桨叶本体吸力面上粘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吸力面附近区域内的速度梯度,从而减低桨叶本体在旋转时因气流而引起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桨叶本体上设置凸起的区域长度小于桨叶本体上设置锯齿槽的区域长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加工。
进一步,桨叶本体上分布凸起的面积与桨叶本体的面积之比为10-40%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减噪效果好。
进一步,凸起的最大高度为桨叶本体厚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五分至二之间。
进一步,第一侧壁的壁厚与第二侧壁的壁厚相等;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壁厚为桨叶本体厚度的五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第一侧壁的壁长和第二侧壁的壁长相等;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壁长为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壁厚的二倍至六倍之间。
进一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相交处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31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减噪效果好。
进一步,桨叶本体的叶尖的一侧边为外凸的弧线,另一侧边为内凹的弧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减小了叶尖处的涡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翼无人机,包括上述的静音桨叶;还包括用于连接静音桨叶的电机结构;电机结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机臂上;静音桨叶设置在电机结构的输出端上;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座、连接管、两个电机;两个电机输出端均设置有静音桨叶;电机座包括夹持架、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对应的设置在夹持架的两端,且安装座与夹持架之间卡合连接;两个电机对应的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上;连接管包括多边形的管体、连接座;连接座卡设在管体一端的管口内;管体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插接在夹持架内;夹持架上设有与管体相配合的安装孔;管体的横截面形状与安装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管体管腔的横截面形状与管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布置两个静音桨叶和两个电机,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C-C向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凸起所构成的正弦波波形图;
图6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相交处所形成夹角对噪声的影响关系图;
图7为凸起底面积的总和与安装凸起的区域面积之比对噪声的影响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的俯视图;
图11为图8中电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管体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电机座,2、连接管,3、电机,11、夹持架,12、安装座,13、安装孔,21、管体,22、连接座,23、斜槽,24、连接孔;25、端盖,26、卡槽,101、榫部,102、卡合槽,103、第一通孔,104,紧固螺钉、105、紧固螺钉孔,106、紧固螺钉过槽,1001、左侧壁,1002、右侧壁,1003、第一延伸部,1004、第二延伸部,1005、第三延伸部,1006、第四延伸部,1007、顶壁,1008、底壁,1009、布线孔,1010、布线槽;211、第一侧壁,212、第二侧壁,213、第三侧壁,214、第四侧壁,215、第五侧壁,216、第六侧壁,217、第七侧壁,218、第八侧壁,4、凸起,401、第一侧壁,402、第二侧壁,5、桨叶本体,501、外凸的弧线,502、内凹的弧线,6、锯齿槽,7、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音桨叶,包括桨叶本体5;为了能够降低桨叶在转动过程中因切割气流而产生的噪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桨叶本体5采用仿生学--鸟类翅膀,在桨叶本体5的尾缘开有多个不等的锯齿槽6,多个不等的锯齿槽6与桨叶本体5之间形成多个不等距的锯齿7,进而达到降低噪音的功能,而采用多个不等距的锯齿7切割,一方面对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大涡流切割梳理成无数小涡流,另一方面,对桨叶本体5吸力面的粘性气流进行有效分离,导向作用,致使成为理想气流。齿距7,在桨叶本体5叶尖至桨叶本体5叶尾的间隙由疏至密。
为了对进入到桨叶本体5吸力面的气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桨叶本体5的吸力面上粘接有微阵列膜片结构;如图2所示,微阵列膜片结构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构成;凸起4与桨叶本体5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将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桨叶本体5上沿着桨叶本体5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若干列。如图3所示,每列包含二十四个凸起4,且每列的二十四个凸起4按照正弦波的波形进行排列,每列的二十四个凸起4刚好构成两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其中列的方向为桨叶本体5的宽度方向。桨叶本体5长度方向的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前一列与后一列相隔一定距离,其相隔间距为凸起4最大宽度的2倍至4倍之间,根据多次实验得出,当相隔间距为2.2倍时为最优。此外前一列与后一列之间上下错开,如图2所示,这种排列方式使得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桨叶本体5的长度方向构成锯齿形,这种锯齿形的排列方式能够对气流进行分割,降低噪声。此外,每一列的凸起4均是按照正弦波的波形进行排列,气流由桨叶本体5的尾缘流经凸起4处时,会在凸起4之间形成低速旋转的流动,当流体沿桨叶本体5吸力面流动时,会从凸起4上部流过吸力面,形成涡垫效应,使近吸力面湍流强度减小,湍动能的损耗降低;并增加桨叶本体5吸力面上粘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吸力面附近区域内的速度梯度,从而减低桨叶本体5在旋转时因气流而引起的噪音。
为了能进一步的降低噪音,可以对凸起4的结构做如下的设计:凸起4呈类锯齿形结构,类锯齿形结构的尖角部分均朝向桨叶本体5的尾缘;如图4所示,类锯齿形结构的凸起4包括第一侧壁401、第二侧壁402,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对称设置,且第一侧壁401的一端与第二侧壁402的一端相交;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在相交处形成31度的夹角,这种结构的凸起4可以起到等同于锯齿7的作用,达到减噪的作用。
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在相交处所形成夹角对噪声的影响关系如图6所示,其中X轴为度数,Y轴为降噪率百分比,降噪率百分比为设置凸起4前的噪音减去设置凸起4之后的噪音、再除以设置凸起4前的噪音,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当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在相交处所形成的夹角为31度时,降噪率最大。
如图1所示,在桨叶本体5上设置凸起4时,桨叶本体5上设置凸起4的区域长度小于桨叶本体5上设置锯齿槽6的区域长度。
如图2所示,在对桨叶本体5上设置的凸起4进行分布时,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所构成的微阵列膜片结构的行间距相等;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所构成的微阵列膜片结构的列间距相等。
微阵列膜片结构的主要参数包括凸起4的高度、壁厚以及凸起4在桨叶本体5上的覆盖密度ρ,其中,凸起4在桨叶本体5上的覆盖密度ρ指的是桨叶本体5上分布凸起4的面积与桨叶本体5的面积的比值,这三个参数优化后的取值范围如下:
凸起4的最大高度为桨叶本体5厚度的五分之一;
第一侧壁401的壁厚与第二侧壁402的壁厚相等;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厚为桨叶本体5厚度的二十五分之一;第一侧壁401的壁长和第二侧壁402的壁长相等;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长为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厚的四倍之间;
覆盖密度ρ:分布凸起4的面积与桨叶本体5的面积之比为10-40%之间。
分布凸起4的面积与桨叶本体5的面积之比对噪声的影响关系如图7所示,根据多次实验得出分布凸起4的面积与桨叶本体5的面积之比优选为23.5%,在覆盖密度ρ为23.5%时,其减噪效果已经比较明显,虽然覆盖密度ρ继续增长依旧会提高减噪效果,但是覆盖密度ρ越大,生产成本就越高,在考虑到两者共同的效果时,优选了23.5%的覆盖密度。
为了减小桨叶本体5在旋转时的噪声,对桨叶本体5做如下改进:
桨叶本体5的叶尖的一侧边为外凸的弧线501,另一侧边为内凹的弧线502。
以桨叶本体5的厚度为2.5mm进行举例说明:
此时,凸起4的最大高度为500um,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的壁厚为100um,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的壁长为400um。
微阵列膜片结构的正弦波函数公式为:y=Asin(ωx+φ)+b,其中,b的取值为250um,A的取值为125um,ω的取值为1,则正弦波函数公式为:y=125sin(x+π/28)+250,如图5所示。
如图8、图9、图10所示,一种旋翼无人机,包括静音桨叶;还包括用于连接静音桨叶的电机结构;电机结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机臂上;静音桨叶设置在电机结构的输出端上;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座1、连接管2、两个电机3,电机座1包括夹持架11、两个安装座12;两个安装座12对应的设置在夹持架11的两端,且安装座12与夹持架11之间卡合连接,在每个安装座12上均固定电机3;连接管2包括管体21、连接座22,其中,连接座22的一端卡设在管体21一端的管口内,管体21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插接在夹持架11上。
如图8、图12所示,管体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六边形、八边形或十二边形,本实施例中以管体21横截面形状为八边形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夹持架11上设有与管体21横截面形状相同的八边形的安装孔13,管体21的一端位于安装孔13内;连接座22位于管体21内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与管体21管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八边形。位于安装孔13内的管体21与夹持架11之间采用螺钉进行紧固连接。
如图11所示,安装座12与夹持架11之间卡合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夹持架11上下两端均设有自该夹持架11端面向外突伸的榫部101,榫部101的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本实施例中以榫部101的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进行说明;安装座12上相对应的设有与榫部101相配合的卡合槽102,卡合槽102为了与榫部101相适配,卡合槽102的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榫部101卡入对应的卡合槽102内。
如图11所示,夹持架11的具体结构为:夹持架11包括左侧壁1001、右侧壁1002;左侧壁1001和右侧壁1002的上端部分别朝着其相对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003和第二延伸部1004;左侧壁1001和右侧壁1002的下端部分别朝着其相对侧壁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1005和第四延伸部1006;第一延伸部1003的上端部朝着水平方向弯折延伸,且与第二延伸部1004相交形成顶壁1007;第三延伸部1005的下端部朝着水平方向弯折延伸,且与第四延伸部1006相交形成底壁1008;左侧壁1001、右侧壁1002、第一延伸部1003、第二延伸部1004、第三延伸部1005、第四延伸部1006、顶壁1007以及底壁1008围合形成所述的八边形的安装孔13;左侧壁1001、第一延伸部1003、第三延伸部1005形成类X字形的结构;右侧壁1002、第二延伸部1004、第三延伸部1005形成类X字形的结构;榫部101位于底壁1008和顶壁1007上。
如图11所示,还可以对夹持架11进行如下的改进:
在夹持架11的第一延伸部1003、第二延伸部1004、第三延伸部1005、第四延伸部1006上均设置贯穿该延伸部的第一通孔103,第一通孔103的轮廓形状为类三角形。
安装座12上设置四个紧固螺钉孔105,且在每个紧固螺钉孔105处均设有一个紧固螺钉过槽106;安装座12通过四个紧固螺钉104与电机3紧固连接,每个紧固螺钉104均穿过相应的紧固螺钉孔105。
底壁1008和顶壁1007在连接电机3的安装面上均设有一个布线孔1009,布线孔1009位于安装面的中心;底壁1008和顶壁1007上在与电机3安装面相对的端面设有布线槽1010,布线槽1010的设置方向与榫部101的方向相同;布线孔1009与布线槽1010相连通;布线槽1010两端均呈开放。
还可以对管体21进行如下的改进:
如图8、图9、图12所示,管体21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的管口内卡设有端盖25,管体21上相应位置设有卡槽26,其中卡槽26的一端呈开口状。
如图13所示,管体21为八边形结构,包括八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214,第五侧壁215,第六侧壁216,第七侧壁217,第八侧壁217;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214,第五侧壁215,第六侧壁216,第七侧壁217,第八侧壁217对称分布;管体21在第三侧壁213和第七侧壁217上设有若干贯穿该侧管壁的斜槽23,第三侧壁213和第七侧壁217上所开设的斜槽23的区域相等。并不排除在第一侧壁211、第五侧壁215上设置斜槽23,或者第二侧壁212、第六侧壁216上设置斜槽23,或者第四侧壁214、第八侧壁217上设置斜槽23,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三侧壁213和第七侧壁217上设置斜槽23,其主要原因是,易于加工,而且散热面积大。
斜槽23设置的数量与上述的覆盖密度ρ成正比,覆盖密度ρ越大,斜槽23设置的数量越多,覆盖密度ρ越小,斜槽23设置的数量越少,斜槽23不仅可以起到上述的散热作用,还可以起到与静音桨叶相配合的静音作用。
还可以对管体21上的斜槽23进行如下改进:
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相邻两个斜槽23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斜槽23均朝同一方向进行倾斜,本实施例中斜槽23的倾斜方向均朝向连接座22,倾斜角度为0-45度之间。根据多次实验得出,在斜槽23的倾斜角度为15度时为最优,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方便、散热面积大。
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相邻两个斜槽23之间的间距为斜槽23槽宽的2-4倍之间。根据多次实验得出,相邻两个斜槽23之间的间距为斜槽23槽宽的2.5倍时为最优,其主要原因是在相同区域内,能够设置更多的斜槽23,提高散热性,同时还能避免管体21使用时在两个相邻的斜槽23之间的部分出现折断或破裂,出现折断或破裂的原因是,两个斜槽23间距过小,导致两个斜槽23之间的部分的刚度不够。
斜槽23的槽宽为管体21壁厚的1-3倍之间。根据多次实验得出,斜槽23的槽宽为管体21壁厚的1.5倍时为最优,其主要原因是若斜槽23开设的过大,管体21在斜槽23处的刚度较小,管体21易折断或破裂,而优选为1.5倍,是在确保刚度的同时让斜槽23的槽宽开设到最大。
第三侧壁213和第七侧壁217上的斜槽23在开设时,斜槽23的长度小于第三侧壁213或第七侧壁217的壁宽,避免斜槽23开设到相邻的侧壁上,方便斜槽23的加工,避免影响相邻两个侧壁的连接处的刚度。
管体21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蜂窝夹层复合材料。
为了方便连接座22与机体相连接,连接座22上设有连接孔24,连接座22上在连接孔24处设有退让槽,方便将连接座22与机体相连接。
如表1、斜槽的槽宽与管体壁厚之间的倍数关系对管体刚度的影响以及对散热性的影响。
表1
斜槽的槽宽与管体壁厚之间的倍数 | 管体刚度 | 管体散热性 |
0.5倍 | 非常高 | 差 |
1.5倍 | 较高 | 好 |
2倍 | 高 | 很好 |
4倍 | 低 | 非常好 |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本体(5);所述桨叶本体(5)的尾缘开有多个不等的锯齿槽(6),所述多个不等的锯齿槽(6)与所述桨叶本体(5)之间形成多个不等距的锯齿(7);所述桨叶本体(5)的吸力面上粘接有微阵列膜片结构;所述微阵列膜片结构由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构成;所述凸起(4)与所述桨叶本体(5)一体成型;所述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所述桨叶本体(5)的宽度方向以正弦波形进行排布,所述的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所述桨叶本体(5)的宽度方向所排布的形状为两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一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包含十二个凸起(4),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桨叶本体(5)上沿着桨叶本体(5)的长度方向排布成若干列,相邻两列的相隔间距为凸起(4)最大宽度的2倍至4倍,前一列与后一列之间上下错开,使得若干长短不同的凸起(4)在桨叶本体(5)的长度方向构成锯齿形;所述凸起(4)呈类锯齿形结构,所述类锯齿形结构的尖角部分均朝向所述桨叶本体(5)的尾缘;所述类锯齿形结构的凸起(4)包括第一侧壁(401)、第二侧壁(402),所述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402)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在相交处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5度~75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本体(5)上设置凸起(4)的区域长度小于所述桨叶本体(5)上设置锯齿槽(6)的区域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本体(5)上分布凸起(4)的面积与桨叶本体(5)的面积之比为10-4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的最大高度为所述桨叶本体(5)厚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五分至二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401)的壁厚与第二侧壁(402)的壁厚相等;所述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厚为所述桨叶本体(5)厚度的五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所述第一侧壁(401)的壁长和第二侧壁(402)的壁长相等;所述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长为所述第一侧壁(401)或第二侧壁(402)的壁厚的二倍至六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在相交处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31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音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本体(5)的叶尖的一侧边为外凸的弧线(501),另一侧边为内凹的弧线(502)。
8.一种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所述静音桨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静音桨叶的电机结构;所述电机结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机臂上;所述静音桨叶设置在所述电机结构的输出端上;所述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座(1)、连接管(2)、两个电机(3);两个电机(3)输出端均设置有所述静音桨叶;所述电机座(1)包括夹持架(11)、两个安装座(12);所述两个安装座(12)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夹持架(11)的两端,且所述安装座(12)与所述夹持架(11)之间卡合连接;所述两个电机(3)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座(12)上;所述连接管(2)包括多边形的管体(21)、连接座(22);所述连接座(22)卡设在所述管体(21)一端的管口内;所述管体(21)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夹持架(11)内;所述夹持架(11)上设有与所述管体(21)相配合的安装孔(13);所述管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安装孔(1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管体(21)管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管体(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1833.5A CN106114850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1833.5A CN106114850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14850A CN106114850A (zh) | 2016-11-16 |
CN106114850B true CN106114850B (zh) | 2018-08-21 |
Family
ID=5726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71833.5A Active CN106114850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148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04245B2 (en) | 2016-12-30 | 2020-03-31 | Wing Aviation Llc | Rotor units having asymmetric rotor blades |
WO2018129721A1 (zh) * | 2017-01-13 | 2018-07-19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飞行器的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无人机 |
WO2018206860A1 (fr) * | 2017-05-11 | 2018-11-15 | Jose Buendia | Profils - ailes-helices - avions - helicopteres - optimises |
CN109292076A (zh) * | 2018-11-15 | 2019-02-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多波长锯齿尾缘的低自噪声翼型结构 |
CN111071272B (zh) * | 2019-12-27 | 2022-04-05 | 同济大学 | 一种底部后端设置凹坑的排障器及其应用 |
CN113859296B (zh) * | 2021-10-26 | 2024-03-26 | 同济大学 | 一种带有被动扰流结构的排障器及其应用 |
CN114104281B (zh) * | 2021-10-29 | 2024-05-0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静音侦查飞行器 |
CN118254950A (zh) * | 2022-12-26 | 2024-06-28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翼以及旋翼飞行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64532B2 (en) * | 2013-03-05 | 2016-10-11 |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otor blade noise |
CN203975226U (zh) * | 2014-08-03 | 2014-12-03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升机主旋翼用翼片 |
US9849976B2 (en) * | 2014-08-19 | 2017-12-26 | The Boeing Company | Noise reducing profile for helicopter rotor blade tracking wedges |
CN205131632U (zh) * | 2015-11-16 | 2016-04-06 | 湖南云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机臂装置 |
CN205221107U (zh) * | 2015-11-26 | 2016-05-11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耦合仿生的低噪声无人机旋翼 |
CN105620727B (zh) * | 2016-01-30 | 2018-03-20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低噪声无人机旋翼/螺旋桨 |
-
2016
- 2016-06-23 CN CN201610471833.5A patent/CN10611485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14850A (zh)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14850B (zh) | 一种静音桨叶及含其的旋翼无人机 | |
JP6140340B2 (ja) | プロペラ | |
CN102099546B (zh) | 具有涡流发生器的涡轮机的叶片 | |
EP2703624B1 (en) | Adjustable supersonic air inlet | |
NL2011236C2 (en) | Rotor blade for a wind turbine, and wind turbine field. | |
EP0188826B1 (en) | Improved vortex generator | |
EP2921697A1 (en) | Trailing edge modifications for wind turbine airfoil | |
EP2425128B1 (en) | Combined wing and turbine device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fluid flow energy | |
US20070262205A1 (en) | Retractable multiple winglet | |
US20120032447A1 (en) | Combined wing and turbine device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fluid flow energy | |
CN111059076A (zh) | 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及空调 | |
KR101888593B1 (ko) | 꼬리 덮개를 지닌 회전익 항공기 | |
WO201109880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 |
CN212985617U (zh) | 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及空调 | |
CN214741820U (zh) | 一种应用于叶轮流动控制的仿生组合结构 | |
CN212563778U (zh) | 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 | |
EP4267842A1 (en) | Wind turbine serrations with upstream extension | |
CN112943526A (zh) | 一种应用于叶轮流动控制的仿生组合结构 | |
CN222208379U (zh) | 一种叶轮、应用有该叶轮的风机和吸油烟机 | |
JP2021169812A (ja) | 風車翼アセンブリ及び風車 | |
CN212563704U (zh) | 一种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 | |
CN212563779U (zh) | 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 | |
CN212563789U (zh) | 双风叶的聚类风叶结构、轴流风扇 | |
CN214084760U (zh) | 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桨叶 | |
CN112896503B (zh) | 一种能够抑制桨尖涡的直升机旋翼桨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2 Address after: 430074 G304, G305, jinfuxiang business building, 8 jinfuxiang Hubei street, Jinyinhu office,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Daxi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Building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ISHO PARADISE HI-TECH DEVELOPMENT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