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3402B -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13402B CN106113402B CN201610514504.4A CN201610514504A CN106113402B CN 106113402 B CN106113402 B CN 106113402B CN 201610514504 A CN201610514504 A CN 201610514504A CN 106113402 B CN106113402 B CN 1061134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block
- cavity
- support rod
- automobile support
- mold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和动力机构,模具本体包括模芯,模芯根据产品形状设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模具本体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和下模,模芯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芯和下模芯,下模主要包括底座、滑块和推杆等,推杆与第一型腔滑动配合,动力机构驱动推杆沿第一型腔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压合以压紧汽车支撑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靠近模芯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三型腔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挡块;通过本发明的模具,可使汽车支撑杆的支撑端双镦头一次成型,提高汽车支撑杆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支撑杆领域,尤其涉及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支撑杆主要是用于在汽车机盖打开时,对汽车机盖进行支撑,汽车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汽车车头的一侧并与汽车车头铰接,便于将汽车支撑杆收纳于汽车车头内,汽车支撑杆的另一端(也就是支撑端)通过一塑料件与机盖的内侧连接,该塑料件安装于机盖内侧,汽车支撑杆的支撑端与塑料件配合以支撑起汽车机盖。
目前汽车使用的支撑杆的支撑端大多采用注塑连接头,支撑杆注塑连接头生产一般采用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是对支撑杆支撑端进行冲压防脱,目的是在支撑杆的支撑端端开设至少一个防脱槽,该防脱槽卡接于塑料件,防止支撑杆在使用过程中滑脱,第二工序是对支撑杆支撑端注塑成型,形成可与塑料件配合的形状。在生产汽车支撑杆的过程中,大多数厂家只具备冲压防脱工序或者注塑成型工序的中的一种,另一道工序需要外发,操作比较麻烦,工艺步骤多,其中外发工序又耗费了很大比例的生产时间,生产周期长,对外协厂家的依赖大,使整个生产过程不完全受控,浪费了大量的生产和运输成本,生产效率低,并且通过以上两道工序成型的汽车支撑杆的强度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可使汽车支撑杆的支撑端一次成型两个凸起,代替注塑件,提高汽车支撑杆的强度和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用于汽车支撑杆的冷锻成型,包括模具本体和动力机构,模具本体包括模芯,模芯内开设有沿模芯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放置待成型汽车支撑杆配合的型腔,该型腔包括顺次头尾接通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第二型腔的直径等于汽车支撑杆的直径,第一型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型腔的直径,第三型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型腔的直径,模具本体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和下模,模芯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芯和下模芯,下模包括底座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内并与第一型腔滑动配合,动力机构与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推杆沿第一型腔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模芯安装于底座并可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汽车支撑杆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模和下模盖合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盖合以压紧汽车支撑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靠近模芯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三型腔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挡块。
优选地,下模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安装于底座并可沿底座的长度方向滑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的一端固接,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下模芯安装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间隔。
优选地,第一滑块的滑移速度大于第二滑块的滑移速度。
优选地,上模包括第三滑块和压紧座,第三滑块安装于压紧座并可沿压紧座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模芯安装于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第二滑块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
优选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方设有一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底座固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端分别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连接,第三滑块的上方设有一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固接于压紧座,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连接。
优选地,下模还包括两导向块和第四滑块,第二凹槽设于第四滑块上,两导向块分别与底座固接并分别位于第四滑块的两侧,第四滑块的两侧均设有两凸起,两导向块与第四滑块配合的一侧均设有与两凸起配合且沿导向块高度方向延伸的两通槽,第四滑块与通槽的内壁滑动配合。
优选地,第四滑块的下方设有用于顶升第四滑块的至少一个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滑块的下端连接。
优选地,上模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下模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地,动力机构为墩粗缸。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模芯内设有三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然后通过推杆顶推汽车支撑杆,可一次性形成符合使用要求的双墩头汽车支撑杆,整个成型过程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双墩头汽车支撑杆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本模具形成的汽车支撑杆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支撑端破损或其他失效情况,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上模芯与第三滑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下模芯与第二滑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四滑块与上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本体;11、上模;12、下模;13、模芯;131、上模芯;132、下模芯;14、第一型腔;15、第二型腔;16、第三型腔;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19、第三滑块;20、导向块;21、通槽;22、第四滑块;23、凸起;24、底座;25、第一凹槽;26、第二凹槽;27、第一导轨;28、第二导轨;29、第二定位柱;30、第一定位柱;31、第二定位孔;32、第一定位孔;33、弧形挡块;34、推杆;35、压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用于汽车支撑杆的冷锻成型,包括模具本体1和动力机构,模具本体1包括模芯13,模芯13内开设有沿模芯13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放置待成型汽车支撑杆10的型腔,该型腔包括顺次头尾接通的第一型腔14、第二型腔15和第三型腔16,第二型腔15的直径等于汽车支撑杆10的直径,第一型腔14的直径大于第二型腔15的直径,第三型腔16的直径大于第一型腔14的直径,模具本体1沿第二型腔15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11和下模12,模芯13沿第二型腔15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芯131和下模芯132,上模11位于下模12的上方,下模12包括底座24和推杆34,推杆34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14内并与第一型腔14滑动配合,动力机构与推杆34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推杆34沿第一型腔14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优选地,该动力机构为镦粗缸,模芯13安装于底座24并可沿底座24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上模11和下模1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汽车支撑杆10的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上模11和下模12盖合使得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盖合以压紧汽车支撑杆10,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靠近模芯13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三型腔16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挡块33。
汽车支撑杆10注塑成型的具体过程为:将汽车支撑杆10放置在第一型腔14、第二型腔15、第三型腔16和第一凹槽25内,汽车支撑杆10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14内,上模11下压,上模11与下模12压合,第一凹槽25与第二凹槽26配合形成用于压紧汽车支撑杆10的第四型腔,该第四型腔的直径略小于汽车支撑杆10的直径,上模11下压时,第四型腔的内壁压紧汽车支撑杆10的外表面将汽车支撑杆10彻底锁死,然后动力机构驱动推杆34沿第一型腔14的向前推动,推杆34顶推汽车支撑杆10的一端,由于汽车支撑杆10被彻底锁死,汽车支撑杆10在推杆34推力的作用下开始塑性变形,汽车支撑杆10因塑性变形产生的变形抗力驱动模芯13向前滑动,汽车支撑杆10位于第一型腔14内的部分发生变形形成与第一型腔14直径相当的第一墩头101,汽车支撑杆10位于第三型腔16内的部分在变形抗力和弧形挡块33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与第三型腔16直径相当的第二墩头102,动力机构驱动推杆34到达具体位置后,第一墩头101和第二墩头102完成成型过程,最后上模11上移,动力机构驱动推杆34退回原位,将成型后的汽车支撑杆10取出即可。
藉此,通过在模芯13内设有三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第一型腔14、第二型腔15和第三型腔16,然后通过推杆34顶推汽车支撑杆10,可一次性形成符合使用要求的双墩头汽车支撑杆10,整个成型过程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双墩头汽车支撑杆10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本模具形成的汽车支撑杆10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失效,稳定性更好。
如图1-7所示,为了保证模芯13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下模12还包括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均安装于底座24并可沿底座24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滑块17的滑移速度大于第二滑块18的滑移速度。推杆34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17的一端固接,第一滑块17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下模芯132安装于第二滑块18,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间隔;上模11包括第三滑块19和压紧座35,第三滑块19安装于压紧座35并可沿压紧座35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模芯131安装于第三滑块19,第三滑块19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30,第二滑块18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30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32,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的下方设有一第一导轨27,第一导轨27与底座24固接,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的下端分别于第一导轨27滑动配合连接,第三滑块19的上方设有一第二导轨28,第二导轨28固接于压紧座35,第一滑块17和第三滑块19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导轨28滑动配合连接。
动力机构驱动第一滑块17沿第一导轨27和第二导轨28向前滑动,第一滑块17带动推杆34向前推动,汽车支撑杆10因塑性变形产生的变形抗力克服第二滑块18与第一导轨27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第三滑块19与第二导轨28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第二滑块18和第三滑块19向前滑动,第一定位柱30与第一定位孔32插装配合,保证第二滑块18和第三滑块19同步向前滑动,第一滑块17滑动的速度大于第二滑块18和第三滑块19滑动的速度,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滑动18的过程中,汽车支撑杆10逐渐被压缩发生塑性变形,分别在第一型腔14和第三型腔16内形成第一墩头101和第二墩头102。
为了将成型后的汽车支撑杆10顶出,下模12还包括两导向块20和第四滑块22,第二凹槽26设于第四滑块22上,两导向块20分别与底座24固接并分别位于第四滑块22的两侧,第四滑块22的两侧均设有两凸起23,两导向块20与第四滑块22配合的一侧均设有与两凸起23配合且沿导向块20高度方向延伸的两通槽21,第四滑块22与通槽21的内壁滑动配合,第四滑块22的下方设有用于顶升第四滑块22的至少一个弹簧(图未示出),弹簧的一端与底座24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滑块22的下端连接,优选地,弹簧为四个,汽车支撑杆10塑性变形后,上模11上移,弹簧顶推第四滑块22向上移动,第四滑块22带动汽车支撑杆10向上移动以输出汽车支撑杆10。
如图2和图7所示,为了保证上模11与下模12能精确的压合,上模11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29,下模12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二定位柱29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1。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用于汽车支撑杆的冷锻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动力机构,模具本体包括模芯,模芯内开设有沿模芯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放置待成型汽车支撑杆的型腔,该型腔包括顺次头尾接通的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第二型腔的直径等于汽车支撑杆的直径,第一型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型腔的直径,第三型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型腔的直径,模具本体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和下模,模芯沿第二型腔的直径方向被分为上模芯和下模芯,下模包括底座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型腔内并与第一型腔滑动配合,动力机构与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推杆沿第一型腔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模芯安装于底座并可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纳汽车支撑杆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模和下模压合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盖合以压紧汽车支撑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靠近模芯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三型腔直径相匹配的弧形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安装于底座并可沿底座的长度方向滑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的一端固接,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下模芯安装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块的滑移速度小于第一滑块的滑移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第三滑块和压紧座,第三滑块安装于压紧座并可沿压紧座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模芯安装于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第二滑块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方设有一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底座固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连接,第三滑块的上方设有一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固接于压紧座,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还包括两导向块和第四滑块,第二凹槽设于第四滑块上,两导向块分别与底座固接并分别位于第四滑块的两侧,第四滑块的两侧均设有两凸起,两导向块与第四滑块配合的一侧均设有与两凸起配合且沿导向块高度方向延伸的两通槽,第四滑块与通槽的内壁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四滑块的下方设有用于顶升第四滑块的至少一个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四滑块的下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下模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为墩粗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504.4A CN106113402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504.4A CN106113402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13402A CN106113402A (zh) | 2016-11-16 |
CN106113402B true CN106113402B (zh) | 2018-07-24 |
Family
ID=5746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14504.4A Active CN106113402B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134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7279B (zh) * | 2019-02-28 | 2024-09-20 | 景和智能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 |
CN110434224A (zh) * | 2019-08-06 | 2019-11-12 | 武汉卫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支撑杆端部一次成型的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7081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神力公司 | 用于制造作为工具的一部分的连接部段的方法和设备 |
CN205043061U (zh) * | 2015-09-17 | 2016-02-24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挂钩墩头镦盘模 |
-
2016
- 2016-07-01 CN CN201610514504.4A patent/CN1061134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7081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神力公司 | 用于制造作为工具的一部分的连接部段的方法和设备 |
CN205043061U (zh) * | 2015-09-17 | 2016-02-24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挂钩墩头镦盘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13402A (zh)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2309A (zh) | 薄壁三通管成形方法及装置 | |
CN106113402B (zh) | 汽车支撑杆双墩头一次成型模具 | |
CN219705967U (zh) | 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自动顶出装置 | |
CN205148796U (zh) | 带有内凹塑料件注塑模的抽芯机构 | |
CN208801561U (zh) | 用于生产薄壁抽屉注塑制品注塑模具的防困气结构 | |
CN203526387U (zh) | 一种模具用顶出机构 | |
CN111300766A (zh) |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支架的模具 | |
CN201931567U (zh) | 一种塑料模具的斜顶顶针顶出结构 | |
CN216992922U (zh) | 注塑模具的吹气脱模机构 | |
CN204249257U (zh) | 动模二次分型机构 | |
CN211662451U (zh) | 一种模具顶出系统 | |
CN205395040U (zh) | 汽车灯罩模具脱模机构 | |
CN211662539U (zh) | 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 | |
CN103831952A (zh) | 一种改进型外桶成形模具的自动抽芯脱模结构 | |
CN209832454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 | |
CN210283115U (zh) | 联动型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 |
CN207290781U (zh) | 一种自锁滑块装置 | |
CN219820518U (zh) | 一种用于带孔产品的脱模结构 | |
CN105881788A (zh) | 一种滑块差速型二次顶出机构 | |
CN21892851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带预埋销轴嵌件的顶出机构 | |
CN205767293U (zh) | 注塑模具内螺牙脱模结构 | |
CN222201499U (zh) | 一种液体硅胶冷流道模具 | |
CN218139649U (zh) | 一种塑料制品模具的前模斜顶装置 | |
CN222346069U (zh) | 一种模具的前模 | |
CN205112286U (zh) | 一种自动锁芯的二次斜抽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