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0910B -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00910B CN106100910B CN201610685872.5A CN201610685872A CN106100910B CN 106100910 B CN106100910 B CN 106100910B CN 201610685872 A CN201610685872 A CN 201610685872A CN 106100910 B CN106100910 B CN 1061009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nmp
- trap message
- relevant parameter
- kernel state
- network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1—Configuration of trigger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内核态完成报文的组装和发送,由于内核态处理速度较快,并且在检测到掉电之前先将报文组装好,进而在网元设备检测到掉电后立即将完整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而无需再经过复杂繁琐的用户空间处理过程才能将报文发出,从而确保了网元设备在触发了掉电告警后快速准确的成功发出SNMP TRAP报文给网管服务器,使得对于掉电这样的突发情况更加有效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网络技术,尤指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网络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网关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管理设备,在多种场景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现已将布施的设备交由网管服务器(安装有网管软件)统一进行配置和管理,所布施的设备称为网元设备。网管服务器与网元设备之间通过报文进行交互,同时也能对网元设备的多种突发状况进行分析和处理。网管服务器获取到携带有重要信息的报文,按照预先定义的格式,从报文中取出信息,进行判断,在网管服务器上反映网元设备当前的状态。而当网元设备发生掉电时,对于网管服务器而言,获取掉电脱管的网元设备的信息,对于故障排除和网络稳定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掉电告警功能对于复杂环境下的网元设备具有保障和维稳的重要意义。
相关的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操作管理维护(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方式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Network Manage Protocol)方式。
其中,SNMP方式大致包括: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通知用户空间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在用户空间中接收到通知,进行SNMP TRAP报文的组装,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内核,在内核态将接收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网管服务器接收到SNMP TRAP报文,提取SNMP TRAP报文中的对象标识符,将提取的对象标识符与预先定义的掉电告警的标识符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网管服务器将该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相关的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中,由于网元设备发生掉电属于突发状况,对于硬件来说处理掉电的时间仅有10毫秒(ms),因而需要在这10ms的时间将SNMP TRAP报文组装正确并发送出去。然而,相关的SNMP方式中,SNMP TRAP报文的组装是在用户空间完成的,多层结构和繁杂的数据让SNMP方式应用于掉电告警中,优势并不突出,该方式无法确保网元设备在触发了掉电告警后能够快速准确的成功发出SNMP TRAP报文给网管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确保网元设备在触发了掉电告警后能够快速准确的成功发出SNMP TRAP报文给网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包括: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之前,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SNMP相关参数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获取所述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TRAP报文;或者,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网管服务器接收到所述SNMP TRAP报文,根据所述SNMP TRAP报文判断出所述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所述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
组装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空间中获取所述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上述任一一个实现掉电告警的装置,以及,
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SNMP TRAP报文,根据所述SNMP TRAP报文判断出所述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所述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内核态完成报文的组装和发送,由于内核态处理速度较快,并且在检测到掉电之前先将报文组装好,进而在网元设备检测到掉电后立即将完整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而无需再经过复杂繁琐的用户空间处理过程才能将报文发出,从而确保了网元设备在触发了掉电告警后快速准确的成功发出SNMP TRAP报文给网管服务器,使得对于掉电这样的突发情况更加有效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全局变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掉电告警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掉电告警的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包括:
步骤100、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SNMP相关参数。
可选的,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SNMP相关参数包括:
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获取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可选的,SNMP相关参数包括目的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即网管服务器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即网管服务器监听SNMP TRAP报文的应用进程的端口号)和TRAP信息(携带有掉电告警标识符)。
可选的,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可以通过netlink套接字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其中,Netlink套接字是用以实现用户进程与内核进程通信的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也是网络应用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最常用的接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101、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 TRAP报文。
可选的,网元设备在每次启动后第一次将SNMP相关参数从用户空间传送到内核后,网元设备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间(例如1秒(s))后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 TRAP报文。
可选的,可以在内核态中定义静态局部变量作为判断标志,设定其初始值(例如为0),网元设备将SNMP相关参数从用户空间传送到内核后,判断该标志的值是否为设定的初始值,如果是,则修改该标志的值(例如将该标志的值加一),并利用init_timer()函数将定时器初始化,利用add_timer()函数将定时器(设定的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挂载到内核,在定时器超时后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 TRAP报文。
如果该标志的值不是设定的初始值,则进行SNMP TRAP报文的更新或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进行保存。
可选的,SNMP TRAP报文包括报文头和用户数据。
其中,用户数据包括TRAP信息。
报文头包括: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网络层协议头和传输层协议头。
其中,数据链路层协议头包括:源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网络层协议头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号、版本信息、第一校验和、网络层的协议等。
传输层协议头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第二校验和。
上述信息中,除SNMP相关参数外,其他的参数均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获得,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例如,根据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项,获得接口名(即网元设备上向网管服务器发送SNMP TRAP报文的接口标识,该接口名也是固定参数)、下一跳IP地址和源IP地址。根据获得的接口名获取网元设备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
本步骤中,SNMP TRAP报文的组装过程即是将报文头和用户数据的信息保存到第一全局变量的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存储的内容即是SNMPTRAP报文。
第一次进行SNMP TRAP报文的组装时,为第一全局变量分配控制结构和套接字缓冲区,对SNMP TRAP报文中各层协议头中的参量和用户数据赋值到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
其中,各层协议头中的参量包括固定参量和非固定参量。固定参量在第一次赋值后将不会改变,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每一次报文更新时的数据变化,提高了效率。
其中,各层协议头中的固定参量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协议、网络层的版本信息、网络层的协议、网络层的数据长度、第一校验和、传输层的源端口号等。
如图2所示,控制结构用于记录套接字缓冲区信息,包括指向套接字缓冲区的头部的指针*head、指向套接字缓冲区的尾部的指针*end、指向套接字缓冲区中数据区域的头部的指针*data、指向套接字缓冲区中数据区域的尾部的指针*tail、指向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的指针*p1、指向网络层协议头的指针*p2和指向传输层协议头的指针*p3。通过指各个协议头的指针可以对指向的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对应的协议头的内容进行访问和操作,用户数据的访问和操作可以通过临时指针来实现,由于传输层的存储空间是确定的,因此也可以通过传输层的存储开始地址加传输层的数据长度得到用户数据的存储开始地址,从而对用户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
其中,指向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的指针*p1指向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的起始位置,指向网络层协议头的指针*p2指向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网络层协议头的起始位置,指向传输层协议头的指针*p3指向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传输层协议头的起始位置。
步骤102、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通过复制第一全局变量中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的内容作为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在将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时,需要根据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项,获得接口名(即网元设备上向网关服务器发送SNMP TRAP报文的接口标识,该接口名也是固定参数)、下一跳IP地址和源IP地址。
通过查找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表,获得下一跳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根据下一跳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转发SNMP TRAP报文。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在内核态完成报文的组装和发送,由于内核态处理速度较快,并且在检测到掉电之前先将报文组装好,进而在网元设备检测到掉电后立即将完整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而无需再经过复杂繁琐的用户空间处理过程才能将报文发出,从而确保了网元设备在触发了掉电告警后快速准确的成功发出SNMP TRAP报文给网管服务器,使得对于掉电这样的突发情况更加有效稳定。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之前,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相应的,
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可以通过将网元设备的当前时间减去网元设备启动时的时间得到网元设备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该时间长度可以以十六进制的格式填充到SNMP TRAP报文中。
可选的,可以将SNMP TRAP报文中的TRAP信息中的一个字段的内容替换为获得的时间长度。TRAP信息中的这个字段可以是在掉电告警过程中没有意义的任意一个字段,随着TRAP信息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相应的,
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也就是说,网元设备一旦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便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在内核态获得最新的SNMP相关参数时,便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得最新的SNMP相关参数时,便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在内核态获得最新的SNMP相关参数时,判断SNMP相关参数中的每一个参数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将发生变化的参数赋值到第一全局变量中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对应的位置。
可选的,可以通过判断SNMP相关参数中TRAP信息的数据长度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TRAP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TRAP信息的数据长度发生变化,则确定TRAP信息发生变化;如果TRAP信息的数据长度未发生变化,则确定TRAP信息未发生变化。
在内核态获得最新的非固定参量时,判断非固定参数中的每一个参数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将发生变化的参数赋值到第一全局变量中套接字缓冲区的各层协议头中对应的位置。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可选的,网元设备在内核态可以将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保存到第二全局变量中。第二全局变量可以是一个变量,同时保存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和TRAP信息,也可以是三个变量,分别保存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和TRAP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相应的,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也就是说,网元设备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后,只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然后周期性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即每隔第二预设时间(例如60s)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或者,网元设备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后,只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然后周期性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可选的,可以利用mod_timner()函数完成定时器(设定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的重新挂载,定时器重新挂载后,在定时器超时时,触发进行SNMP TRAP报文的更新,并自动重置定时器的时间,从而实现周期性的进行SNMP TRAP报文的更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对组装好的SNMP TRAP报文进行更新,以保证生成的报文的准确性,使得报文能够可靠的传送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网管服务器接收到SNMP TRAP报文,根据SNMP TRAP报文判断出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可选的,根据SNMP TRAP报文判断出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包括:
网管服务器提取SNMP TRAP报文中的对象标识符,将提取的对象标识符与预先定义的掉电告警的标识符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确定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装置,可以设置在网元设备中,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
组装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空间中获取所述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种实现掉电告警的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上述任意一个装置,以及,
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SNMP TRAP报文,根据所述SNMP TRAP报文判断出所述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所述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
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其中,所述SNMP TRAP报文包括报文头和用户数据;报文头包括: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网络层协议头和传输层协议头;
所述SNMP TRAP报文组装过程是将报文头和用户数据的信息保存到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通过复制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的内容作为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之前,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预先获取SNMP相关参数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获取所述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元设备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所述网元设备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包括:
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管服务器接收到所述SNMP TRAP报文,根据所述SNMP TRAP报文判断出所述网元设备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所述网元设备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8.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内核态预先获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相关参数;
组装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根据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组装SNMP陷阱TRAP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其中,所述SNMP TRAP报文包括报文头和用户数据;报文头包括:数据链路层协议头、网络层协议头和传输层协议头;
所述SNMP TRAP报文组装过程是将报文头和用户数据的信息保存到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通过复制套接字缓冲区的数据区域中存储的内容作为SNMP TRAP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在内核态获取最近一次启动后运行的时间长度,将获得的时间长度填充到所述SNMP TRAP报文中;将填充时间长度后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空间中获取所述SNMP相关参数,将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
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和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内核态保存接收到的SNMP相关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在用户空间中检测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传送到内核;在内核态根据所述最新获得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
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或者,在内核态获取SNMP TRAP报文的报文头的非固定参量,在内核态根据保存的SNMP相关参数和最新获得的非固定参量更新组装完成的SNMP TRAP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内核态检测到发生掉电时,将最新更新的SNMP TRAP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14.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权利要求8~1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以及,
网管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SNMP TRAP报文,根据所述SNMP TRAP报文判断出所述装置处于掉电告警状态,将所述装置的状态设为掉电告警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872.5A CN106100910B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872.5A CN106100910B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0910A CN106100910A (zh) | 2016-11-09 |
CN106100910B true CN106100910B (zh) | 2019-10-25 |
Family
ID=5807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85872.5A Active CN106100910B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009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9089A (zh) * | 2018-06-22 | 2018-12-11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数据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412819A (zh) * | 2018-09-05 | 2019-03-01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报警设备掉电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124644B (zh) * | 2021-11-17 | 2023-10-03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Linux内核态的以太网OAM告警方法及装置 |
WO2024148588A1 (zh) * | 2023-01-12 | 2024-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掉电告警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80660A (zh) * | 2012-04-13 | 2015-02-25 |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在多核和集群系统中进行陷阱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506393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系统监控方法 |
CN104796302A (zh) * | 2015-04-17 | 2015-07-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网元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67067A1 (en) * | 2010-01-06 | 2011-07-07 | Muppirala Kishore Kumar | Classification of application commands |
CN102158615B (zh) * | 2011-04-12 | 2013-07-10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Voip系统中基于linux的媒体服务器及其放音方法 |
-
2016
- 2016-08-18 CN CN201610685872.5A patent/CN1061009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80660A (zh) * | 2012-04-13 | 2015-02-25 | 思杰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在多核和集群系统中进行陷阱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506393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系统监控方法 |
CN104796302A (zh) * | 2015-04-17 | 2015-07-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网元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0910A (zh) | 2016-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00910B (zh) | 一种实现掉电告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704036B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889416A (zh) |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家居系统及构建方法 | |
CN107147580B (zh) |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
CN103763121A (zh) | 一种网络配置信息快速下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378249B (zh) | 数据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控制器及网关 | |
US11582140B2 (en) | OAM-based suboptimal ECMP path detection in software-defined fabric | |
CN106559302A (zh) | 单播隧道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5193849A1 (en) | Internet of things | |
WO2015184771A1 (zh) | 一种业务功能链操作、管理和维护方法及节点设备 | |
CN102355479A (zh) | 一种多nat网关流量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8210225A1 (zh) | 一种自动实现ioam封装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CN107113221A (zh) | 使用通用路由封装的网络虚拟化双向转发检测 | |
US9913074B2 (en) | Identifying resources from a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WO2015184740A1 (zh) | 检测层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506366B (zh) | 一种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路径查询的方法和节点 | |
KR102547701B1 (ko) |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발견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 |
KR101566139B1 (ko) | 패킷 교환망 내의 슈도와이어 확장 그룹 메시징 | |
CN108353017B (zh) | 计算系统和用于操作多网关虚拟机上的多个网关的方法 | |
CN109347734A (zh)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20130259057A1 (en) | Pseudowire groups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 |
CN107666671B (zh) | 基于twamp的错误连接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535747A (zh) | 报文处理设备和方法 | |
CN105282034B (zh) | Arp/ndp学习系统及学习方法 | |
CN113746659B (zh) |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100094 First to Fifth Floors of Building 11,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2 Building, No. 28 Shangdi Six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