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6874A -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96874A CN106096874A CN201610685802.XA CN201610685802A CN106096874A CN 106096874 A CN106096874 A CN 106096874A CN 201610685802 A CN201610685802 A CN 201610685802A CN 106096874 A CN106096874 A CN 1060968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w energy
- host region
- energy resources
- powered
- main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H02J3/382—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能效管理方法包括间隔进行的多个调节周期,能效管理办法包括在每个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判断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制冷系统以及由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当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制冷系统以及由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效管理装置和一种能效管理系统。能效管理方法能够在利用新能源系统的情况下保证对数据中心的正常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和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洁能源已经得到了利用。例如,可以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等。可以将上述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统称为新能源系统。
为了保护环境,现在可以采用新能源系统为数据中心供电,但是,新能源系统提供的电力受天气状况影响很大,有时难以保证正常供电。
因此,如何在利用新能源系统的情况下保证正常供电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和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能够在利用新能源系统的情况下保证对数据中心的正常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多台主机和对所述数据中心进行冷却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数据中心被划分为多个主机区域,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内设置有多台主机,利用新能源系统为所述制冷系统和至少部分所述主机区域的主机进行供电,所述能效管理方法包括间隔进行的多个调节周期,所述能效管理办法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
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其中,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
优选地,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的步骤包括:
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
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优选地,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优选地,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的步骤包括:
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优选地,从第二个调节周期开始,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能效管理装置包括:
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所述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在各个调节周期中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
工况系数计算模块,所述工况系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和
制冷系统调节模块,所述制冷系统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能效管理装置还包括排序模块,所述排序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
所述制冷系统调节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优选地,所述能效管理装置还包括电网切换模块,所述电网切换模块用于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网切换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优选地,所述电网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作为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其中,所述能效管理系统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能效管理装装置、工况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每个所述主机上均设置有所述工况采集模块,所述工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并将采集到的每台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发送至所述工况系数计算模块,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并且将采集到的各个主机区域的温度发送至所述判断模块。
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供电能力不足时,将工况系数较小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当主机区域的温度提高后,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将降低,因此,可以利用绿色能源系统继续为主机进行供电。由于工况系数小于预设值的主机区域中,主机的工作负荷较低,因此,发热量也相对较低,较高的温度已经能够满足对工况系数小于预设值的主机区域进行冷却。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以满足对数据中心正常工作的温度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的模块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0:能效管理装置 310: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
320:判断模块 330:工况系数计算模块
340:制冷系统调节模块 350:排序模块
360:电网切换模块 410:工况采集模块
420:温度采集模块 500:主机区域
600:传统电网 700:新能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1
图1中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多台主机和对所述数据中心进行冷却的制冷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中心被划分为多个主机区域500,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内设置有多台主机,利用新能源系统700为所述制冷系统和至少部分主机区域的主机进行供电。其中,所述能效管理方法包括多个调节周期,如图1所示,所述能效管理办法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在步骤S120中,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T0下正常工作;
在步骤S130中,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其中,利用公式(1)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
在利用制冷系统调节主机区域的温度之前,各个主机区域的当前温度T0可以相同也不可以不同。当步骤S120中判定结果为否时,表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供电能力不足。在步骤S130中将工况系数较小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例如,调高至T1),当主机区域的温度提高后,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将降低,因此,可以利用绿色能源系统继续为主机进行供电。由于工况系数小于预设值的主机区域中,主机的工作负荷较低,因此,发热量也相对较低,较高的温度T1已经能够满足对工况系数小于预设值的主机区域进行冷却。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以满足对数据中心正常工作的温度需求。
容易理解的是,在步骤S120中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不对制冷系统进行调节,此时可以直接结束本次调节周期。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能效管理办法是包括多个调节周期的,也就是说,每个预定时间段后,就需要重复执行步骤S100至步骤S300。
在本发明中,对所述预设值没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值可以为0.5。所述预定百分比可以是50%至90%,优选地,所述预定百分比为70%。
实施2
图2中示出的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管理数据中心能效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能效管理方法包括在每个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获取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在步骤S220中,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T0下正常工作;
在步骤S230中,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具体包括:
在步骤S231中,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
在步骤S232中,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在步骤S240中,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为了确保各个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均能正常工作,在步骤S230中,优先调高工况系数低的主机区域的温度。
当工况系数低于所述预定值的所有主机区域的温度均上调后,所述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然不足以维持所述数据中心的正常工作时,则可以进行步骤S240。即,可以将部分工况系数较小的主机区域切换为利用传统电网供电。由于工况系数较小的区域的耗电量也较小,因此,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确保大部分区域仍然由新能源系统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对如何执行步骤S240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地,步骤S240可以包括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在切换供电系统时,可以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从而可以确保大部分主机都是由新能源系统供电。
从第二个调节周期开始,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每个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经过上述之后,可以及时地恢复利用新能源系统对数据中心进行供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传统电网是指处新能源系统之外的其他电力系统,例如,火力发电系统、水力发电系统等。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300,其中,如图3所示,该能效管理装置300包括:
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310,该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310用于在各个调节周期中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判断模块320,该判断模块320用于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
工况系数计算模块330,该工况系数计算模块330用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和
制冷系统调节模块340,该制冷系统调节模块340用于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
优选地,能效管理装置300还包括排序模块350,该排序模块350用于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排序模块350将排序结果发送至制冷系统调节模块,相应地,制冷系统调节模块340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优选地,能效管理装置300还包括电网切换模块360,该电网切换模块360用于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具体地,电网切换模块360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优选地,所述电网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300可以适用于对多个不同的数据中心进行能效管理。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能效管理系统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能效管理装置300、工况采集模块410、和温度采集模块420,每个所述主机上均设置有所述工况采集模块,所述工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并将采集到的每台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发送至所述工况系数计算模块,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并且将采集到的各个主机区域的温度发送至所述判断模块。
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多个主机区域500,每个主机区域500都设置有工况采集模块410和温度采集模块420。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可以对多个数据中心进行能效管理,根据新能源系统700的当前供电容量来确定是使用新能源系统700向主机区域的主机供电还是使用传统电网向主机区域的主机供电。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效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能效管理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多台主机和对所述数据中心进行冷却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被划分为多个主机区域,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内设置有多台主机,利用新能源系统为所述制冷系统和至少部分所述主机区域的主机进行供电,所述能效管理方法包括间隔进行的多个调节周期,所述能效管理办法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
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其中,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的步骤包括:
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
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的步骤包括:
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二个调节周期开始,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所述能效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调节周期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6.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管理装置包括:
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所述当前供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在各个调节周期中获取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是否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
工况系数计算模块,所述工况系数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各个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其中,K为该主机区域的工况系数;
当第i台主机的CPU利用率或者内存利用率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预定百分比时,Ki=1,否则Ki=0;
n为所述主机区域内主机的台数;和
制冷系统调节模块,所述制冷系统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当前温度下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制冷系统提高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中至少一部分主机区域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效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管理装置还包括排序模块,所述排序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对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进行排序;
所述制冷系统调节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调高,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和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或者直至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效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管理装置还包括电网切换模块,所述电网切换模块用于当所有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均被调高后,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仍不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时,将部分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效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切换模块用于按照工况系数从低到高,依次将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中工况系数低于预定值的各个主机区域依次切换为由传统电网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效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中心存在由所述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时,当本次调节周期获得的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超过与上次调节周期获取的当前供电容量时,按照工况系数从低至高,依次将由传统电网供电的主机区域切换至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直至所述新能源系统的当前供电容量刚好能够维持所述制冷系统以及由所述新能源系统供电的主机区域内的主机在调节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为止。
11.一种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管理系统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效管理装装置、工况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每个所述主机上均设置有所述工况采集模块,所述工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并将采集到的每台所述主机的CPU利用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发送至所述工况系数计算模块,每个所述主机区域均设置有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相应的主机区域的温度,并且将采集到的各个主机区域的温度发送至所述判断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802.XA CN106096874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5802.XA CN106096874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96874A true CN106096874A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807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85802.XA Pending CN106096874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9687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69562A (zh) * | 2017-06-15 | 2017-09-15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能效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1251624B2 (en) | 2018-10-25 | 2022-02-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nergy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65568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2 | Cluster Resour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compute environment |
CN102213475A (zh) * | 2011-03-22 | 2011-10-12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功耗自适应管理方法 |
CN102445978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数据中心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29687A (zh) * | 2012-10-12 | 2013-02-13 | 山东省计算中心 | 一种节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机放置方法 |
CN103905227A (zh) * | 2012-12-26 | 2014-07-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423531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能耗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731303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 |
WO2015114580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Abb Technology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cooling of data centers based on it load |
CN105094061A (zh) * | 2014-04-29 | 2015-11-2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调节机房服务器温度的方法与设备 |
-
2016
- 2016-08-18 CN CN201610685802.XA patent/CN1060968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65568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2 | Cluster Resour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compute environment |
CN102445978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数据中心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213475A (zh) * | 2011-03-22 | 2011-10-12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功耗自适应管理方法 |
CN102929687A (zh) * | 2012-10-12 | 2013-02-13 | 山东省计算中心 | 一种节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机放置方法 |
CN103905227A (zh) * | 2012-12-26 | 2014-07-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423531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能耗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731303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 |
WO2015114580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Abb Technology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cooling of data centers based on it load |
CN105094061A (zh) * | 2014-04-29 | 2015-11-2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调节机房服务器温度的方法与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69562A (zh) * | 2017-06-15 | 2017-09-15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能效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1251624B2 (en) | 2018-10-25 | 2022-02-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nergy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338668A1 (en) | Management devic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device, electricity storage system,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 |
CN106229574B (zh) | 电池包的冷却方法及系统 | |
CN105867586A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084707A (zh) |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内的液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 | |
WO2021056894A1 (zh) | 一种公交车动力锂电池保温机务管理方法和云管理服务器 | |
CN116845434B (zh) | 应用于分布式集装箱风冷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3905227B (zh) | 一种服务器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3571800B (zh) | 电芯散热管理方法、电路、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6096874A (zh) | 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8132244A (zh) | 一种智能数据中心节能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其介质 | |
CN107492688B (zh) | 一种电池维护方法、装置及车辆 | |
CN109450269A (zh) | 风电变流器功率模块的结温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
CN115799721A (zh) | 储能系统及其温控方法、装置 | |
KR20220159863A (ko) | 충전 회로,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 |
CN105515032A (zh) | 智能微网储能控制方法 | |
CN113659613A (zh) | 独立微电网优化的方法 | |
CN210326046U (zh) | 一种基于冗余功率器件的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 | |
CN116151032B (zh) | 住宅建筑动态负荷柔性潜力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0315986B (zh) | 制动回馈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214543626U (zh) | 一种开放式海岛多能互补直流微电网模拟实验平台 | |
US20070055636A1 (en) | Cellular minigrid | |
CN113263951B (zh) |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5642681A (zh) | 一种供电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5384343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
CN110768359A (zh) | 电压控制方法及光伏供电装置、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