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3176B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63176B CN106063176B CN201580002459.8A CN201580002459A CN106063176B CN 106063176 B CN106063176 B CN 106063176B CN 201580002459 A CN201580002459 A CN 201580002459A CN 106063176 B CN106063176 B CN 1060631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k
- nack
- merging
- bit number
- frequency r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9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102100036409 Activated CDC42 kinase 1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2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3-(trimethylsilyl)propa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Si](C)(C)CCCS(O)(=O)=O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510298 Arabidopsis thaliana KIN7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510300 Nicotiana tabacum NAC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510301 Arabidopsis thaliana KIN7B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510303 Nicotiana tabacum NACK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其中,用户设备对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按照第一ACK/NACK在先,第二ACK/NACK在后,或,第二ACK/NACK在先,第一ACK/NACK在后的顺序发送。网络设备按照与用户设备发送时排序的相同顺序,即可确定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哪些用于反馈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哪些用于反馈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因此提供了用户设备既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也采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通信的情况下,确认信息的反馈机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通信传输的可靠性,无线通信系统中引入了反馈重传的方法。即:通信设备一发送信息给通信设备二,则通信设备二通过解码校验等确定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正确,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通信设备一。如果反馈的信息指示通信设备二无法获取通信设备一发送的信息,则通信设备一需要重新传输之前发送的信息;反之,则不需要。通信设备二反馈的指示信息为肯定应答(ACKnowledge,ACK)表明所获取信息正确,反馈的指示信息为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NACK)表明所获取信息错误。
传统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采用成对的上下行频段资源,下行频段资源中传输信息的ACK/NACK在对应的上行频段资源反馈。比如:在FDD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如图1所示,反馈的ACK/NACK在图1中阴影部分所标识的上行频段资源中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传输。
目前,存在一种通信方式,称作动态频谱共享(Dynamic Spectrum Sharing,DSS)。在DSS通信方式下,基站利用空闲的上行频段资源传输下行信号,如图2A所示。
此外,还存在一种通信方式称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如图2B所示。通常,在D2D通信方式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直接通信,不经过基站等网络设备转发。在这种方式下,通信一方发送给另一方的数据,也需要另一方反馈ACK/NACK。
对于用户设备既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的通信方式,又采用诸如上述两种与图1所示的传统的通信方式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目前,还没有一种用户设备对通过上述传统的通信方式和非传统的通信方式接收的信号反馈ACK/NACK信息的反馈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用以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既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的通信方式,又采用诸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两种与图1所示的传统的通信方式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用户设备对通过上述传统的通信方式和非传统的通信方式接收的信号反馈ACK/NACK信息的反馈机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按如下顺序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以及
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处理模块,用于按如下顺序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
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 ACK/NACK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按如下顺序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
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
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还包括: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所述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所述在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还包括:
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包括: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包括: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包括: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包括: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按如下顺序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
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可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和第七方面,
用户设备在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时,发送排序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这样,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在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时,按照与用户设备发送时排序的相同顺序,即可确定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的ACK/NACK,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既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也采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通信的情况下,确认信息ACK/NACK的反馈机制。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八方面,
用户设备将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减少了ACK/NACK占用的bit数。
并且,由于载波序号是按照载波上信号的质量而定的,通常载波序号越小,在该载波上的通信质量越好,若先对序号小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好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好,信道情况稳定,因此反馈ACK的概率较大,由于合并而导致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若先对序号大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差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差,因此反馈NACK的概率较大,虽然合并会使得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变大,传输效率可能会降低,但却保证了这类载波上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保证多个ACK/NACK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FDD系统中,ACK/NACK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2A为采用DSS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2B为采用D2D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TDD配置2的无线帧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两种非传统的通信方式下,用户设备也需要对收到的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当用户设备既接收传统的通信方式下的信号,又接收图2A和/或图2B所示的通信方式下的信号时,还没有一种对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其中,用户设备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按如下方式排序后发送出去: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其中,用户设备在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时,发送排序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这样,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在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时,按照与用户设备发送时排序的相同顺序,即可确定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的ACK/NACK,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因此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既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也采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通信的情况下,确认信息ACK/NACK的反馈机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提供了一种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时,当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ACK/NACK的比特(bit)数较多,超过预设的bit数阈值时的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中,当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ACK/NACK的比特(bit)数较多,超过预设的bit数阈值时,用户设备根据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ACK/NACK进行合并后发送: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其中,通过合并,减少了ACK/NACK占用的bit数。并且,由于载波序号是按照载波上信号的质量而定的,通常载波序号越小,在该载波上的通信质量越好,若先对序号小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好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好,信道情况稳定,因此反馈ACK的概率较大,由于合并而导致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若先对序号大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差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差,因此反馈NACK的概率较大,虽然合并会使得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变大,传输效率可能会降低,但却保证了这类载波上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保证多个ACK/NACK的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种无线通信系统,然后分别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两种ACK/NACK的传输方法。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30两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无线通信系统30包括:
用户设备301,用于按如下顺序对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并将排序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发送给网络设备302: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网络设备302,用于从用户设备301发送的上述上行子帧上接收排序后的上述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并按照与用户设备301排序的相同方式,从该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其中,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
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其中,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其中,后一种情况即对应载波聚合的场景。
图3A中,用户设备301接收网络设备302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并接收网络设备302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用户设备301向网络设备反馈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
图3B中,用户设备301接收网络设备302通过另一个用户设备,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用户设备301在接收该第一信号时,与另一个用户设备采用D2D的通信方式。并且,用户设备301接收网络设备302在第二频段上发送的第二信号。用户设备301向网络设备302反馈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
其中,图3B中,该另一个用户设备可位于网络设备302中,也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网络设备302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30的通信制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通信制式: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等。
用户设备301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类型的用户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用户设备(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等。
若无线通信系统30的通信制式为GSM,则用户设备301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网络设备302为基站收发信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或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
若无线通信系统30的通信制式为TD-SCDMA或WCDMA,则用户设备301为UE,网络设备302为节点B(NodeB,NB)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若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为TDD LTE或FDD LTE,则用户设备301为UE,网络设备302为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B)。
用户设备301和网络设备302之间传输的确认信息ACK/NACK,用于反馈用户设备收到的信号。
对于DSS场景和传统的FDD场景,用户设备301通过发送ACK/NACK,对网络设备302发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用户设备301在正确接收时,反馈ACK;在错误接收时,反馈NACK。
对于D2D场景,用户设备301通过发送ACK/NACK,对另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同样地,用户设备301在正确接收时,反馈ACK;在错误接收时,反馈NACK。
用户设备301向网络设备302发送ACK/NACK的顺序,可通过用户设备301和网络设备302均遵循的通信标准来约定,也可在用户设备301与网络设备302传输数据之前通过信令传递来约定。网络设备302按照与用户设备301发送的ACK/NACK相同的顺序,即可从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分别获取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
对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区分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进行排序,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排序一致,对ACK/NACK信息反馈ACK/NACK所针对的下行数据传输的理解一致,避免理解不一致的问题。目前的ACK/NACK反馈的时序关系中,仅规定了如何对第二频段,即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上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反馈,并不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既存在第一频段,也存在第二频段,两个频段上传输的信号都需要反馈的场景,并且,目前的时序关系并没有对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区分、排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进行区分、排序,突破了现有的ACK/NACK反馈的时序关系的规定,避免了通信的双方对于至少二个ACK/NACK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除了按照上述方式,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之间的顺序进行约定,此外,还可以对至少二个第一ACK/NACK进行排序,以及对至少二个第二ACK/NACK进行排序。
具体地,可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下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二个第一ACK/NACK进行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下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二个第二ACK/NACK进行排序。
若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可选地,用户设备301可在排序前或排序后对该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将排序、合并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再发送给网络设备302。
其中,合并是指:当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有至少二个ACK/NACK要发送时,为了节省上行传输资源,或者受限于上行传输能力,将其中的若干个ACK/NACK进行合并。
比如:将ACK/NACK1和ACK/NACK2进行合并,若ACK/NACK1取值为ACK,ACK/NACK取值为NACK,或ACK/NACK1取值为NACK,ACK/NACK取值为ACK,则合并后的ACK/NACK取值为NACK,只有在ACK/NACK1和ACK/NACK2取值均为ACK时,合并后的ACK/NACK取值才为ACK。
或者,对于DSS场景和传统的FDD场景,考虑用户设备301在没有收到网络设备302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下行调度控制信息时,用户设备301则不会在上行子帧反馈确认信息ACK/NACK,这种情况称为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则用户设备301在合并时,可采用包括下述方式在内的多种可选实现方式:
用户设备301将该种DTX的情况视为NACK,此时,用户设备301可认为本应收到网络设备302发送的下行调度控制信息,但没有正确接收,用户设备301将该反馈的确认信息ACK/NACK,作为NACK与其他ACK/NACK合并。相应地,网络设备是知道用户设备进行合并的规则的,因此网络设备在收到至少二个ACK/NACK时,是知道哪些ACK/NACK是合并后的ACK/NACK。网络设备在收到的合并后的ACK/NACK取值为ACK时,则确定该合并后的ACK/NACK对应的合并前的各ACK/NACK取值均为ACK;在收到的合并后的ACK/NACK取值为NACK时,则确定该合并后的ACK/NACK对应的合并前的各ACK/NACK取值均为NACK。
对于D2D的场景,其他用户设备也可采用DTX的方式向用户设备301发送数据,类似地,在合并时,也可采用上述与传统的FDD系统和DSS系统类似的方式进行合并,这里不再赘述。
合并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时间合并(Time bundling)和空间合并(Spatialbundling)。时间合并是指,对于在不同时刻接收的数据,用户设备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反馈,将对于不同时刻接收的数据分别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比如:对于FDD LTE而言,用户设备将对于不同子帧接收的下行数据分别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
空间合并是指,在采用MIMO技术时,对于接收的不同的MIMO流,用户设备在同一上行子帧进行反馈,将对于不同的MIMO流上接收的数据分别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比如:对于FDD LTE而言,用户设备将对于不同MIMO流接收的下行数据分别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即将对于相同资源、不同码字上接收的数据分别反馈的ACK/NACK进行合并。
网络设备302按照与用户设备301预先预定的规则,或者按照网络设备302与用户设备301共同遵守的协议中规定的规则,根据接收的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确定对每一个接收的信号的反馈信息。
该预设的bit数阈值可根据用户设备301的上行传输能力、传输该至少二个ACK/NACK的上行子帧中可用于传输ACK/NACK的bit数,和/或ACK/NACK的传输格式而定,也可以按照标准规定设置。可由网络设备302配置后,通过消息发送给用户设备301。
根据目前的网络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和反馈信息传输的时序,网络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也会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指示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进行接收,并且,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或通过标准预先约定规则,指示用户设备何时反馈ACK/NACK。
类似地,对于D2D的通信方式,数据发送方也会向数据接收方发送控制信息,指示数据接收方接收数据。并且,数据发送方也可向数据接收方发送控制信息,或通过标准预先约定规则,指示接收方核实反馈ACK/NACK。
因此,网络设备302知道用户设备301在特定时刻接收特定的数据、以及在另一特定时刻需要对接收的这些特定数据进行反馈。因此网络设备302能够知道在一个上行子帧上要接收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并在该bit数大于上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时,采用和用户设备301合并的相同的规则,对接收到的合并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解读。
特别地,对于图3B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网络设备302知道另一个用户设备何时向用户设备301发送数据,也知道用户设备301何时对接收的这些数据进行反馈。比如:由网络设备302控制该另一个用户设备向用户设备302的数据的发送和确认信息的反馈。因此,对于D2D的场景,网络设备302也是知道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的。
比如:网络设备302收到了M bit的ACK/NACK,确定其中的前X个bit是合并后的ACK/NACK,并根据预先知道的合并规则,知道每一个合并的ACK/NACK的bit是用于反馈哪些子帧或码字的数据的,若某个bit的ACK/NACK为ACK,则确定该bit用于反馈的多个子帧或码字的数据均被用户设备301正确接收了;若某个bit的ACK/NACK为NACK,则确定该bit代表的多个个子帧或码字均未被用户设备301正确接收,需要重新向用户设备301发送。
用户设备301在合并时,可采用包括下列可选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之一进行合并:
方式一、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方式二、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方式三、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方式四、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其中,上述方式三,对于空间合并,由于空间合并是在相同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上发送的不同的码字之间的合并,正是由于相同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上的干扰比较一致,从而两个码字的正确接收与否是一致的概率比较大。换言之,两个码字要么都是错误接收,反馈NACK;要么都是正确接收,反馈ACK这样,将两个码字的ACK/NACK的信息进行合并,由于合并导致正确接收的数据重传的可能性不大。
而对于时间合并,由于时间合并是不同的时间资源上的两个传输块所对应的ACK/NACK信息的合并,由于不同时间资源上的干扰不同的可能性通常大于相同时频资源上的干扰不同的可能性,因此,先进行空间合并,再进行时间合并,与先进行时间合并,再进行空间合并相比,由于合并导致正确接收的数据重传的概率更小,从而下行传输的效率更高,下行性能损失更小。
可选地,用户设备301根据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上述空间合并和时间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通过合并,减少了ACK/NACK占用的bit数。
由于载波序号是按照载波上信号的质量而定的,通常载波序号越小,在该载波上的通信质量越好,若按照载波序号的顺序的方式对至少二个ACK/NACK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好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好,信道情况稳定,因此反馈ACK的概率较大,由于合并而导致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若按照载波序号的倒序的方式对至少二个ACK/NACK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差的载波上的下行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差,因此反馈NACK的概率较大,虽然合并会使得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变大,传输效率可能会降低,但却保证了这类载波上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保证至少二个ACK/NACK的传输。
在合并时,可选地,用户设备301可先对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时间合并,再对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时间合并。
这是由于第一ACK/NACK是对第一频段上传输的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的,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一频段上传输的各信号受到的干扰情况不一致,因此用户设备301对第一频段上传输的不同信号反馈的第一ACK/NACK通常不一致。
而第二ACK/NACK是对第二频段上传输的下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的,第二频段是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上传输的各下行信号受到的干扰情况基本一致,与第一ACK/NACK相比,用户设备301对第二频段上传输的不同下行信号反馈的第二ACK/NACK之间一致的概率较大。
因此,先对第二ACK/NACK进行合并,再对第一ACK/NACK进行合并。
用户设备301在向网络设备302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时,可采用已有的发送格式进行发送,也可定义新的发送格式发送。
以无线通信系统30的通信制式为FDD LTE为例,用户设备301在发送该至少二个ACK/NACK时,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格式3(Format 3)进行传输,也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进行传输。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Format 3进行传输的例子可参考后面的实施例一,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进行传输的例子可参考后面的实施例二。
可选地,上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hannel Control Element,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具体地,当在上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上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上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30,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4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无线通信系统40包括:
用户设备401,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时,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若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根据待发送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后发送给网络设备402: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网络设备402,用于确定在CA时,从用户设备401发送的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并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若确定的从该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是用户设备401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根据用户设备401合并时的上述方式,从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得合并前的各ACK/NACK。
其中,网络设备402执行的下述两项操作不区分先后顺序:
从用户设备401发送的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
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采用无线通信系统40,通过合并,实现了在载波聚合的场景下,当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ACK/NACK的bit数较多,超过预设的bit数阈值时,ACK/NACK的发送。其中,通过合并,减少了ACK/NACK占用的bit数。并且,由于载波序号是按照载波上信号的质量而定的,通常载波序号越小,在该载波上的通信质量越好,若先对序号小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好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好,信道情况稳定,因此反馈ACK的概率较大,由于合并而导致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若先对序号大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差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差,因此反馈NACK的概率较大,虽然合并会使得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变大,传输效率可能会降低,但却保证了这类载波上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保证多个ACK/NACK的传输。
关于无线通信系统40的制式,用户设备401的各种用户设备形式,以及网络设备402的在不同通信制式下的具体实现形式,均可参考无线通信系统30,这里不再赘述。
在无线通信系统40中,用户设备401可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的FDD通信方式与网络设备402通信;也可采用图2A所示的DSS的通信方式与网络设备402通信,其系统结构可参照图3A;再或者也可采用图2B所示的D2D的通信方式与网络设备402通信,其系统结果可参照图3B。
可选地,用户设备401可采用如下多种方式之一,对于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方式一、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方式二、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方式三、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方式四、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用户设备401合并的原理,网络设备402对接收到的合并后的ACK/NACK解析的原理、以及空间合并、时间合并的原理,均可参考无线通信系统30中用户设备301和网络设备302,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用户设备401可采用PUCCH Format 3或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selection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若采用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则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两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由于其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类似,其实施可参照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601,用于按如下顺序对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送模块602,用于发送处理模块601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在发送模块602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将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在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将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
先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可选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可选地,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701,用于按如下顺序对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射器702,用于发送处理器701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其中,处理器7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处理模块601,发射器70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模块6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以及
确定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送模块802,用于发送处理模块801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处理模块801具体用于:
对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用户设备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发送模块802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发送模块802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901,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以及
确定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射器902,用于发送处理器901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其中,处理器9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处理模块801,发射器90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模块8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处理模块1002,用于按如下顺序从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可选地,处理模块1002还用于:在接收模块1001从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
确定在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上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接收模块1001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接收模块1001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接收模块1001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可选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可选地,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器1101,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处理器1102,用于按如下顺序从接收器1101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其中,接收器11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接收模块1001,处理器110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处理模块10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1202,用于确定在CA时,该网络设备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可选地,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可选地,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接收模块1201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1302,用于确定在CA时,该网络设备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接收器1301,用于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处理器1302,还用于: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其中,接收器1301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接收模块1201,处理器130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处理模块12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401:按如下顺序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S1402: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步骤S1401中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还包括: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可选地,在步骤S1402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上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步骤S1401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还包括: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步骤S1401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包括:
将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可选地,在步骤S1402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还包括:
将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可选地,上述合并包括: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上述合并包括: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上述合并包括:
先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步骤S1402中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步骤S1402中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可选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可选地,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
S1501:确定在CA时,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
S1502:确定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S1503: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步骤S1502中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包括:
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步骤S1503中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步骤S1503中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
S1601: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S1602:按如下顺序从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可选地,在步骤S1602从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上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可选地,步骤S1601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步骤S1601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可选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可选地,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可选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701:确定在CA时,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
S1702: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S1703: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其中,可先执行步骤S1701,后执行步骤S1702;或先执行步骤S1702,后执行步骤S1701。
可选地,步骤S1702中从该上行子帧上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可选地,步骤S1702中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可选地,步骤S1702中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的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可选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该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频段为用于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可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中,用户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ACK/NACK。
根据目前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ener Project,3GPP)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6.213 V10定义,在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ACK/NACK时,在一个上行子帧中,用户设备最多可传输20bit的ACK/NACK,则上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20。
目前在载波聚合时,最多支持同时调度5组载波。根据业务量需求,在采用DSS技术时,可在5组载波中的上行频段传输下行信号。可借鉴时分双工系统(Time DivisionDuplex,TDD)的上下行子帧配比,将部分上行频段的子帧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将上行资源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
表1示出了目前TDD系统的一种ACK/NACK反馈的时序。表格中的数字不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反馈的是第几子帧的确认信息;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需要反馈了几个子帧的确认信息。
表1
在采用DSS通信方式时,在上行频段采用TDD系统中的传输方式,则计算出的各种子帧配比情况下可用于反馈ACK/NACK的上行子帧数,以及需要反馈的下行子帧数如下所示。这里,为了简单示意,各个上行频段均采用相同的子帧配比。其中,U/D表示上行子帧数/下行子帧数;Dlband表示所有子帧均为下行,所以子帧数为10;
子帧配比0:U/D=6∶4,U/(D+Dlband)=6/(4+10)=6∶14,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70个;
子帧配比1:U/D=4∶6,U/(D+Dlband)=4/(6+10)=4∶16,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80个;
子帧配比2:U/D=2∶8,U/(D+Dlband)=2/(8+10)=2∶18,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90个;
子帧配比3:U/D=3∶7,U/(D+Dlband)=3/(7+10)=3∶17,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85个;
子帧配比4:U/D=2∶8,U/(D+Dlband)=2/(8+10)=2∶18,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90个;
子帧配比5:U/D=1∶9,U/(D+Dlband)=1/(9+10)=1∶19,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95个;
子帧配比6:U/D=5∶5,U/(D+Dlband)=5/(4+15)=5∶15,5个载波对应下行子帧75个。
按照目前的标准定义,在采用PUCCH format 3传输ACK/NACK时,一个上行子帧上用户设备最多可传输20bit的ACK/NACK,而根据上面的计算,即使,每个子帧仅反馈1bit的ACK/NACK,也存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超过20bit的情况,比如:5载波时,采用子帧配比2、3、4或5时。
类似地,对于采用D2D传输的方式,也存在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超过20bit的情况。
可选地,实施例一中,用户设备可按照下述方式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
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发送给网络设备:
第二ACK/NACK在先,第一ACK/NACK在后;
第一ACK/NACK中,根据第一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进行排序,比如: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按照载波序号进行排序;第二ACK/NACK中,同样地,也可按照上述方式根据第二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进行排序。
若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超过20bit,则可按照如下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合并:
规则1、先进行空间合并,再进行时间合并;
规则2、先对第二ACK/NACK进行合并,在对第一ACK/NACK进行合并;
规则3、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比如:若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超过20bit,则先进行下行码字间的空间合并。
其中,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从序号最大的下行载波(即上述第二频段上的载波)开始合并,主载波反馈信息最后进行合并。
其中,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先对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若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20bit,则不再进行空间合并;若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仍然大于20bit,则再对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
若通过上述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之一进行空间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仍超过20bit,则再进行时间合并。
时间合并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空间合并的可选的实现方式类似。
其中,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从序号最大的下行载波(即上述第二频段上的载波)开始进行时间合并,主载波反馈信息最后进行合并,直至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20bit为止。
其中,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先对第二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如果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20bit,则不再进行时间合并,如果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仍然大于20bit则再对第一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
因为5组载波共计10个上下频段,所以合并的最终结果可保证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20bit。
比如:用户设备同时使用8个载波进行数据传输,这8个载波的序号分别为1、2、3、4、5、6、7、8。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包括对该8个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信息,假设每个载波MIMO空间流的数量为2,且每个载波的TDD配置为如图5所示的TDD配置2。
图5中,“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其中S子帧也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每个子帧上方的编号表示该子帧的子帧号。
若一个无线帧中的上述8个子帧的确认ACK/NACK均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发送,则对于上述载波1~8,每个载波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为8bit,一共8个载波,则在该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为64bit,超过了预设的bit数阈值20bit。
对于同一个载波上的不同的码字,每个码字反馈1bit的ACK/NACK,这两个码字对应的ACK/NACK反馈的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仅码字不同。在合并时,首先进行空间合并,在进行空间合并时,按照载波的序号的顺序进行合并。
首先,针对序号为1的载波(简称“载波1”)合并,将8bit的ACK/NACK中,每两个反馈相同时频资源、不同码字上的数据传输的ACK/NACK进行合并,则对于载波1,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为4bit,合并后在该上行子帧上还需要传输4+8+8+8+8+8+8+8=60bit的ACK/NACK,仍大于20bit;
则再对载波2合并,规则同上,合并后该上行子帧上还需要传输4+4+8+8+8+8+8+8=56bit的ACK/NACK,仍大于20bit;
继续合并,在按照上述规则对8个载波均进行空间合并后,该上行子帧上需要传输4+4+4+4+4+4+4+4=32bit的ACK/NACK,仍大于20bit。
接下来,再进行时间合并。首先,对载波1进行时间合并。由于时间合并后,每个载波对应的在上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的bit数为4bit,则可以对这4个bit的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
对于载波1,合并后的ACK/NACK的比特数可以为1bit,也可以为2bit。若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为1bit,则在4个ACK/NACK均为ACK时,合并后的ACK/NACK才为ACK;可选地,在4个ACK/NACK中有一个或多个是NACK或DTX时,合并后的ACK/NACK为NACK。
若合并后的ACK/NACK的bit数为2bit,则“00”可代表至少有一个子帧的ACK/NACK对应为NACK/DTX;“01”可代表第一个ACK/NACK为ACK;“10”可代表第一个和第二个ACK/NACK均为ACK;“11”可代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ACK/NACK均为ACK。这里,上述仅为2bit的状态00/01/10/11代表的含义的一种举例,在实际实现时,可根据情况重新定义。
若对于载波1,合并后ACK/NACK的bit数为1bit,则该上行子帧上需要传输1+4+4+4+4+4+4+4=29bit的ACK/NACK,仍大于20bit。
然后,对载波2进行时间合并,规则同载波1的时间合并,合并后该上行子帧上需要传输1+1+4+4+4+4+4+4=26bit t的ACK/NACK,仍然大于20bits,那么再对载波3进行时间合并,规则同载波1的时间合并,合并后该上行子帧上需要传输1+1+1+4+4+4+4+4=23bit,仍然大于20bits,那么再对载波4进行时间合并,规则同载波1的时间合并,合并后该上行子帧上需要传输1+1+1+1+4+4+4+4=20bit,不大于20bit,则不再对载波6、载波7、8进行时间合并,合并结束。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用户设备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进行传输。
根据目前的3GPP TS 36.213物理层过程版本号为V10定义,在采用PUCCH Format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ACK/NACK时,在一个上行子帧中,用户设备最多可传输4bit的ACK/NACK,则上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实施例二中,提供以下四种可选方案:
用户设备301对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使得: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上述合并时,可先进行空间合并,再进行时间合并。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一方面,用户设备在发送至少二个ACK/NACK时,发送排序后的该至少二个ACK/NACK,这样,诸如基站的网络设备在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时,按照与用户设备发送时排序的相同顺序,即可确定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的ACK/NACK,哪些ACK/NACK是用于反馈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下传输的信号。因此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既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也采用非传统的通信方式通信的情况下,确认信息ACK/NACK的反馈机制。
另一方面,用户设备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减少了ACK/NACK占用的bit数。
并且,由于载波序号是按照载波上信号的质量而定的,通常载波序号越小,在该载波上的通信质量越好,若先对序号小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好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好,信道情况稳定,因此反馈ACK的概率较大,由于合并而导致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若先对序号大的载波合并,则先合并用于反馈通信质量较差的载波上的信号的ACK/NACK,由于该类载波的通信质量差,因此反馈NACK的概率较大,虽然合并会使得该载波上的多个信号均重传的概率变大,传输效率可能会降低,但却保证了这类载波上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保证多个ACK/NACK的传输。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0)
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按如下顺序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以及
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所述用户设备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处理模块,用于按如下顺序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
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25.如权利要求19~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26.如权利要求21~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28.如权利要求19~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30.如权利要求19~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3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33.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34.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36.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如下顺序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排序,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还包括:
按照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排序;
按照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在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所述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排序。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比特bit数,并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
所述在对在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ACK/NACK排序之后,还包括:
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合并,以及将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合并。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包括:
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包括: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包括: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43.如权利要求36~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44.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排序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46.如权利要求36~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48.如权利要求36~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49.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一个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根据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合并,包括: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对待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使得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51.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52.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54.一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确认信息ACK/NACK;
按如下顺序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后,或,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在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在后;
其中,所述第一ACK/NACK用于对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二ACK/NACK用于对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频段上传输;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的顺序或倒序排序的。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比特bit数;
确定所述确定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中包括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和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合并的: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或
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再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CK/NACK进行空间合并和/或时间合并。
60.如权利要求54~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PUCCH格式3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61.如权利要求56~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个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包括:
在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63.如权利要求54~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是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或高层信令确定的。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第一下行子帧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PDCCH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确定,或,
当在所述上行子帧之前的所述第一下行子帧没有PDCCH资源时,所述第一ACK/NACK占用的PUCCH资源由高层信令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子帧为发送数据调度指令的子帧,所述数据调度指令用于调度所述第一ACK/NACK反馈的数据。
65.如权利要求54~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二频段包括一段连续的频谱资源或多段离散的频谱资源。
66.一种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在载波聚合CA时,从一个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确认信息ACK/NACK的比特bit数;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至少二个ACK/NACK;
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待接收的ACK/NACK的bit数大于预设的bit数阈值,并确定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中的各ACK/NACK所对应的信号所在载波的序号,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先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或者
先对序号大的载波进行合并,再对序号小的载波进行合并。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发送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用户设备对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待发送的ACK/NACK按照如下方式合并生成的:
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或者
先进行空间合并,若空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时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先进行时间合并,若时间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则再进行空间合并,合并后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的bit数不大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
68.如权利要求66或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3发送的。
69.如权利要求66或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是采用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发送的。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bit数阈值为4;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用于对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第二频段上的一个载波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2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两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2bit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两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或
从所述上行子帧上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二个ACK/NACK占用4bit,其中1bit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上的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另外的3bit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频段上的三个载波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传输的频段和/或既可用于上行传输也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72020 WO2016119245A1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63176A CN106063176A (zh) | 2016-10-26 |
CN106063176B true CN106063176B (zh) | 2019-10-22 |
Family
ID=56542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2459.8A Active CN106063176B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331594A1 (zh) |
EP (1) | EP3244562B1 (zh) |
JP (1) | JP6537205B2 (zh) |
CN (1) | CN106063176B (zh) |
WO (1) | WO20161192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31640A1 (en) * | 2016-11-07 | 2018-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multiple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new radio |
CN109391406A (zh) * | 2017-08-10 | 2019-02-2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数据发送方法、确认信号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9788453B (zh) * | 2017-11-10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1184118B2 (en) | 2017-11-14 | 2021-1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bundling |
CN110582067B (zh) * | 2018-06-08 | 2022-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通信设备及网络设备 |
WO2021056308A1 (zh) * | 2019-09-26 | 2021-04-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07498A1 (en) * | 2008-07-14 | 2010-01-21 | Nokia Corporation | Setup of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
CN101674164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反馈ack/nack信息方法 |
CN102938691A (zh) * | 2011-08-15 | 2013-02-2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 |
CN102948173A (zh) * | 2010-06-17 | 2013-02-27 | 诺基亚公司 | 合作集群中转发设备的本地选择以增强蜂窝多播 |
CN103238289A (zh) * | 2010-12-03 | 2013-08-07 | 诺基亚公司 | 具有即时链路适配和自适应重传器数目的群集内d2d重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70265B1 (ko) * | 2010-09-17 | 2014-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수신 확인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3731445B1 (en) * | 2010-09-28 | 2023-1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ception confi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 |
CN102480775B (zh) * | 2010-11-22 | 2014-01-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KR101919797B1 (ko) * | 2011-03-18 | 2018-1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장치-대-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151396A1 (ko) * | 2012-04-05 | 2013-10-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집성 방법 및 장치 |
KR20130125695A (ko) * | 2012-05-09 | 2013-11-19 | 주식회사 팬택 | 인터밴드 tdd 전송 방식에서 채널 셀렉션 전송을 위한 harq-ack 인덱스 매핑 및 업링크 자원 할당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166723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ck/nak bit bund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
CN104348591B (zh) * | 2013-08-01 | 2019-03-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
-
2015
- 2015-01-30 JP JP2017540582A patent/JP65372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1-30 EP EP15879453.7A patent/EP324456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30 WO PCT/CN2015/072020 patent/WO201611924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30 CN CN201580002459.8A patent/CN106063176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28 US US15/663,013 patent/US201703315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07498A1 (en) * | 2008-07-14 | 2010-01-21 | Nokia Corporation | Setup of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
CN101674164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反馈ack/nack信息方法 |
CN102948173A (zh) * | 2010-06-17 | 2013-02-27 | 诺基亚公司 | 合作集群中转发设备的本地选择以增强蜂窝多播 |
CN103238289A (zh) * | 2010-12-03 | 2013-08-07 | 诺基亚公司 | 具有即时链路适配和自适应重传器数目的群集内d2d重传 |
CN102938691A (zh) * | 2011-08-15 | 2013-02-2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反馈ack/nack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509807A (ja) | 2018-04-05 |
CN106063176A (zh) | 2016-10-26 |
EP3244562A1 (en) | 2017-11-15 |
EP3244562B1 (en) | 2020-09-02 |
US20170331594A1 (en) | 2017-11-16 |
JP6537205B2 (ja) | 2019-07-03 |
EP3244562A4 (en) | 2018-02-28 |
WO2016119245A1 (zh) | 2016-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2285B (zh)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7135052B (zh) |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 |
CN103339999B (zh) |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6063176B (zh)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 |
CN105556884B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4348591B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 |
CN102468950B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 |
CN103825687B (zh) | 用于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令传输方法 | |
CN108886798A (zh) | 用于调度具有减少的延迟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32646A (zh) |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337896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5612711B (zh) |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4170304A (zh) | 用于tdd系统的调度定时设计 | |
CN103036660A (zh) |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 |
CN105227266A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1035101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07113110A (zh) |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04796926A (zh) | 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 |
WO2014173333A1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9729286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and feedback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 | |
CN105264807A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12787772A (zh) | Sps pdsch的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191463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2315916A (zh) | 下行分配指示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答信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4349475B (zh) | 一种tdd-fdd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