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6791A -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56791A CN106056791A CN201510909451.1A CN201510909451A CN106056791A CN 106056791 A CN106056791 A CN 106056791A CN 201510909451 A CN201510909451 A CN 201510909451A CN 106056791 A CN106056791 A CN 1060567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le
- roller
- medium
- conveying
- peristo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1—Accessories of AT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保持输送性能并提高装配性。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具有:顾客接待部(3),其受理有关介质的交易;辊子(40),其被配置为与输送部件(32)之间夹持介质;轴(42),其保持辊子(40)旋转自如;输送引导器(34),其在形成有引导纸币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34S)的引导板部(34P)上,贯穿设置有使辊子(40)向输送引导面(34S)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35);以及保持机构(45),其在输送引导器(34)中与输送引导面(34S)相反的一侧与引导板部(34P)形成为一体,在该保持机构上形成有保持轴(42)的保持部(46)、和使轴(42)在该保持部(46)的末端和引导板部(34P)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5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例如适合应用于投入如纸币那样的纸页状的介质进行期望交易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背景技术
以往,在金融机关或网点等使用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等中,根据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内容,例如使顾客对纸币或硬币等现金进行入款,并且向顾客出款现金。作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例如有:在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授受的出入款部、鉴别所投入的纸币的币种和真伪并识别纸币的序列号的鉴别部、临时保存所投入的纸币的临时保存部、输送纸币的输送部以及按照每个币种储存纸币的纸币收纳库。
在这种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有的采用了输送部,利用输送带和与该输送带相对的辊子来夹持纸币进行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5659号公报
在现金自动交易装置中期望在输送部保持输送性能并提高装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以上情况而完成的,提出能够保持输送性能并提高装配性的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为了解决该课题,在本发明的介质输送装置中设置:辊子,其被配置为与相对的输送部件之间夹持介质;轴,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辊子;输送引导器,其在引导介质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上贯穿设置有使辊子向输送引导面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以及保持机构,其在输送引导器中与输送引导面相反的一侧与输送引导器一体形成,在该保持机构上形成有保持轴的保持部、和使轴在该保持部的末端和所述输送引导器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
并且,在本发明的介质交易装置中设置:顾客接待部,其受理有关介质的交易;辊子,其被配置为与相对的输送部件之间夹持介质;轴,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辊子;输送引导器,其在引导介质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上贯穿设置有使辊子向输送引导面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以及保持机构,其在输送引导器中与输送引导面相反的一侧与输送引导器形成为一体,在该保持机构上形成有保持轴的保持部、和使轴在该保持部的末端和所述输送引导器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
在本发明中,仅通过在输送引导器贯穿设置轴的轴向宽度为最小限度的保持开口部,即可容易地将轴和辊子装配在输送引导器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通过在输送引导器贯穿设置轴的轴向宽度为最小限度的保持开口部,即可容易地将轴和辊子装配在输送引导器上。由此,本发明能够实现保持输送性能并提高装配性的输送介质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纸币出入款机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图3中的A-A向视剖面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图3中的B-B向视剖面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轴一体型辊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图7中的A-A向视剖面图。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图7中的C-C向视剖面图。
图10是示出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一体辊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图7中的C-C向视剖面图。
图12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3示出以往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1),(A)是俯视图,(B)是(A)中的A-A向视剖面图。
图14示出以往的输送保持部的结构(2),(A)是俯视图,(B)是(A)中的A-A向视剖面图。
标号说明
1、101、20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2:框体;3:顾客接待部;4:卡出入口;5:出入款口;6:操作显示部;7:数字键;8:收据发行口;9:主控制部;10、110、210:纸币出入款机;11:出入款机框体;12:纸币控制部;14:存储部;16:出入款部;18:鉴别部;20:临时保存部;22:忘取库;24:输送部;26:纸币收纳库;28:拒收库;30、130、230、1030、1130:分配输送部;32:输送带;33:纸币输送空间;34、134、1034、1134:输送引导器;34S、1034S、1134S:输送引导面;34P、1134P:引导板部;34rF:辊子开口前侧端部;34rB:辊子开口后侧端部;34hF: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B:保持开口后侧端部;35、1035:辊子开口部;35F:辊子开口前侧空间;35B:辊子开口后侧空间;36:保持开口部;37、137、237、1037、1137:输送保持部;38、138:轴一体型辊子;40:辊子;42、142:轴;43、143:平面;43F:前平面;43B:后平面;44、144:圆弧面;44U:上圆弧面;44D:下圆弧面;45、145、245、345、1045、1145:保持机构;46、146、246:保持部;46F:前抵接部;46FS:前抵接面;46D:下抵接部;46DS:下抵接面;46B:后抵接部;46BS:后抵接面;47:基部;48、148:保持空间;146S:保持面;49:末端部;50、350:脱离限制突起;51:旋转限制部;54:轴通过开口部;58:加强肋;60:旋转限制肋;60S:旋转限制面;d、d3:轴通过开口部长度;L:辊子通过开口部长度;φx:轴直径;W:平面间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设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1-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外观那样,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以箱状的框体2为中心构成,例如设置在金融机关等中,与顾客之间进行入款交易和出款交易等与现金有关的交易。框体2在其前侧顾客在对向的状态下容易进行纸币的投入和触摸面板的操作等的部位设有顾客接待部3。
顾客接待部3设有卡出入口4、出入款口5、操作显示部6、数字键7和收据发行口8,在与顾客之间直接交换现金和存折等,并且进行与交易有关的信息的通知和操作指示的受理。卡出入口4是插入或排出现金卡等各种卡的部分。在卡出入口4的里侧设有读取磁记录在各种卡中的账号等的卡处理部(未图示)。出入款口5是投入顾客入款的纸币并排出向顾客出款的纸币的部分。出入款口5通过驱动闸板而敞开或闭合。操作显示部6使在交易时显示操作画面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进行交易的种类的选择、密码和交易金额等的输入的触摸面板一体化。数字键7是受理“0”~“9”的数字等的输入的物理键,在密码和交易金额等的输入操作时使用。收据发行口8是在交易处理结束时发行打印有交易内容等的收据的部分。因此,在收据发行口8的里侧设有在收据上打印交易内容等的收据处理部(未图示)。
在框体2内设有对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整体进行统一控制的主控制部9、进行与纸币有关的各种处理的纸币出入款机10等。主控制部9以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为中心构成,通过从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Access Memory)、硬盘驱动、闪存等构成的存储部读出规定程序并执行,控制各部而进行入款交易、出款交易等各种处理。
下面,设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中的顾客面对的一侧为前侧,设其相反侧为后侧,设从正对该前侧的利用者观察的左和右分别为左侧和右侧,进而定义上侧和下侧进行说明。
[1-2.纸币出入款机的内部结构]
纸币出入款机10如图2所示以箱状的出入款机框体11为中心构成,纸币控制部12对各部(出入款部16、输送部24、鉴别部18、临时保存部20、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和忘取库22)进行统一控制。
纸币控制部12以未图示的CPU为中心构成,通过从由ROM、RAM、硬盘驱动、闪存等构成的存储部14(图1)读出并执行规定程序,控制各部进行入款交易、出款交易等各种处理。存储部14将鉴别部18鉴别纸币的鉴别结果及纸币的序列号的识别结果等与交易信息一起进行存储。
在纸币出入款机10的内部,在上侧设有作为输入部的出入款部16、判定纸币的币种和真伪等的鉴别部18、临时保存入款纸币等的临时保存部20等。
出入款部16将顾客投入的纸币一张一张地分离并送出到输送部24。并且,出入款部16将送出到输送部24的纸币、和作为入款拒收纸币被返回到出入款部16的纸币分开保持。并且,在出入款部16设有未图示的纸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在该出入款部16内部是否存在向输送部24送出的纸币。
输送部24通过未图示的辊或带等沿着图中粗线所示的输送路径在短边方向上输送长方形的纸币。输送部24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插入鉴别部18的方式输送纸币,使该鉴别部18的后侧与临时保存部20和出入款部16分别连接。并且,输送部24使鉴别部18的前侧与出入款部16和分配输送部30连接。在输送部24的分支点设有选择器(未图示),通过根据纸币控制部12的控制进行转动而切换纸币的输送地点。在该输送部24的多个部位设有检测纸币的纸币检测传感器,将纸币的检测结果向纸币控制部12发送。
分配输送部30配置在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及忘取库22的上侧与输送部24之间,整体上形成为上下方向较薄、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分配输送部30构成如下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是通过辊子、输送带及驱动它们的电机等、将纸币的短边方向作为行进方向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输送纸币的路径。并且,分配输送部30与输送部24、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及忘取库22分别连接。对于从各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及忘取库22送出的纸币,分配输送部30使这些纸币顺着短边的方向沿着行进方向(输送方向)朝向前方行进而转交到输送部24,并且使从输送部24转交的纸币朝向后方行进而输送到各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及忘取库22。在分配输送部30内的输送路径的分支点设有选择器(在图中用三角形示出),通过根据纸币控制部12的控制进行转动而切换纸币的输送地点。在该分配输送部30的多个部位设有检测纸币的纸币检测传感器,将纸币的检测结果向纸币控制部12发送。
鉴别部18在其内部输送纸币,并且使用光学元件或磁检测元件等鉴别该纸币的币种、真伪以及损伤程度等(完整残损),将其鉴别结果通知给纸币控制部12。并且,鉴别部18根据进行摄像而得到的纸币的图像数据,读取并识别按照每个纸币赋予并预先印刷在该纸币的一面上的由英文数字等构成的作为纸币识别信息的序列号。此时,鉴别部18将识别到的字作为识别结果通知给纸币控制部12。与其对应地,纸币控制部12根据取得的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决定该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临时保存部20临时保存在入款时顾客投入到出入款部16中的纸币,在确定入款之前临时保存被鉴别部18鉴别为能够入款的可入款纸币。另一方面,将被鉴别为不能入款的入款拒收纸币排出到出入款部16中。并且,临时保存部20在出款时在可出款纸币被出款之前,临时保存被鉴别部18鉴别为不能出款的不可出款纸币,然后将该不可出款纸币排出到拒收库28中。
并且,在纸币出入款机10的内部,在下侧设有不同币种的纸币收纳库26、以及拒收库28和忘取库22,拒收库28储存在鉴别部18中鉴别为破损纸币(所谓的残币)的纸币、被判别为假币的纸币、以及5千纸币和2千纸币等无法回流的币种的纸币,忘取库22回收并储存在交易时顾客忘记从出入款部16取走的纸币。纸币收纳库26、拒收库28和忘取库22构成为在设于纸币出入款机10的插槽中插拔自如。纸币收纳库26通过收纳送出机构取入从输送部24输送来的纸币进行收纳,并且排出所收纳的纸币并将其供给到输送部24。
在该结构中,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根据鉴别部18的纸币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等,由主控制部9和控制部12控制各部进行纸币的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等。
即,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在入款交易时,在顾客通过操作显示部6选择入款交易并向出入款部16投入纸币后,将所投入的纸币从出入款部16一张一张地输送到鉴别部18。在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根据鉴别部18的纸币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被判定为能够入款的可入款纸币输送到临时保存部20并临时收纳。另一方面,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被判定为不适合入款的入款拒收纸币返回到出入款部16,并将闸板敞开返还给顾客。然后,在顾客确定入款金额后,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收纳于临时保存部20的纸币输送到鉴别部18,得到鉴别结果和序列号的识别结果。在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对于根据鉴别部18的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被判定为能够收纳的纸币,按照其币种输送到各纸币收纳库26进行保管。另一方面,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被判定为不适合收纳的纸币输送到拒收库28。
另一方面,在出款交易时,在顾客通过操作显示部6选择出款交易并输入出款金额后,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按照请求金额识别必要的每种币种的纸币张数,按照该每种币种的纸币张数从各纸币收纳库26送出纸币并输送到鉴别部18,得到鉴别结果和序列号的识别结果。在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根据鉴别部18的鉴别结果和识别结果被判定为能够出款的可出款纸币输送到出入款部16。另一方面,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被判定为不适合出款的出款拒收纸币输送到临时保存部20并临时收纳。并且,当在出入款部16蓄积了请求金额量的纸币时,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闸板敞开。由此,处于能够接受在出入款部16内蓄积的纸币的状态,顾客接受该纸币。然后,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将收纳于临时保存部20的出款拒收纸币输送到拒收库28进行保管。
[1-3.输送保持部的结构]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分配输送部30通过在输送引导器34安装输送带32等各种机构而构成,该输送引导器34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从该分配输送部30的前端一直延伸到后端。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输送带32的图示。输送带32是被卷挂在分别配置于前端附近和后端附近的辊子周围的橡胶的循环带,在与纸币的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左右、隔开比纸币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的间隔并列设有两条。通过辊子旋转,该输送带32在与输送引导器34的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上沿着顺着上下方向的输送方向而行进。并且,在分配输送部30的多个部位设有保持辊子40的输送保持部37。输送保持部37由输送引导器34、保持机构45和轴一体型辊子38构成(详情后述)。分配输送部30利用输送带32和枢轴支撑在输送引导器34上的轴一体型辊子38的辊子40夹持纸币在输送带32上行进,由此输送纸币。
输送引导器34在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引导板部34P的上侧,形成有与纸币的纸面相对、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输送引导面34S,在与输送带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使纸币行进的纸币输送空间33。轴一体型辊子38以使轴42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在辊子40(40R和40L)与输送带32相对的位置能够旋转地安装在输送引导器34上。并且,辊子4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在输送引导面34S贯穿设置的辊子开口部35(35R和35L)露出于纸币输送空间33侧,与输送带32抵接,并随着该输送带32而旋转。此时,轴42被输送带32向下按压。
如图6所示,轴一体型辊子38的辊子40R和40L(以下也统称为辊子40)旋转自如地插通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轴42上。由此,轴一体型辊子38使辊子40和轴42一体化而不会分离。
轴42的左右两端部的横截面呈I字形状,并形成有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前平面43F是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前方被削平的平面,后平面43B是与该前平面43F平行地形成的、在圆筒形状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后方被削平的平面。以下,将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统称为平面43。这样,轴42在其前面及后面形成有相互平行的平面即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有被该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夹持的、圆筒形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即上圆弧面44U和下圆弧面44D。以下,将上圆弧面44U和下圆弧面44D统称为圆弧面44。
如图3所示,在输送引导器34中的辊子开口部35R的右侧设有枢轴支撑轴一体型辊子38的轴42的右端的保持机构45R,在输送引导器34中的辊子开口部35L的左侧设有枢轴支撑轴一体型辊子38的轴42的左端的保持机构45L。以下,将保持机构45R和45L统称为保持机构45。这样,输送引导器34利用在输送保持部37中沿着轴42的轴向设置的两个保持机构45保持轴一体型辊子38。
保持机构45从侧面观察大致呈J字型的钩形状,在左右方向具有宽度,沿着整体是规定的壁厚且具有弹性,从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朝向输送引导面34S的相反侧(下方)突出设置,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是输送引导器34中的在该输送引导器34贯穿设置的保持开口部36(36R和36L)的前侧的端部即比轴42靠前方(即纸币的输送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保持机构45将轴42插入保持空间48中并保持于此,该保持空间48形成于从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立起设置的基部47的下端,被具有前抵接部46F、下抵接部46D和后抵接部46B的保持部46包围。
在前抵接部46F和后抵接部46B中与保持空间48相对的平面即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是相互面对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之间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即开口宽度构成为比从轴42中的前平面43F到后平面43B的距离稍大。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与轴42的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分别抵接,由此限制轴42的旋转。利用这样的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形成限制轴42与辊子40一起旋转的旋转限制部51。
在下抵接部46D中与保持空间48相对的面即下抵接面46DS,是在前抵接面46FS的下端部和下抵接面46DS的下端部之间、以与轴42的圆弧面44的外形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弯曲的弯曲面,通过与轴42的下圆弧面44D抵接,限制被输送带32按压的轴42向下方的移动,并且将该轴42定位。
在后抵接面46BS的上端部即末端部49、与输送引导器34的保持开口部36的后侧的端部即比轴42靠后方(即纸币的输送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即保持开口后侧端部34hB之间,形成有诸如将U字形状的一部分切掉形成的轴通过开口部54。该轴通过开口部54中的保持开口后侧端部34hB与末端部49之间的宽度即轴通过开口部长度d被设定成平面间宽度W以上,即设定成在保持机构45挠曲使得该轴通过开口部54敞开最大时,使该轴通过开口部长度d比轴42中的前平面43F和后平面43B之间的宽度即平面间宽度W稍宽。由此,在将轴一体型辊子38装配在输送引导器34上时,保持机构45使轴42在轴通过开口部54通过。
并且,将轴通过开口部长度d设定成不比平面间宽度W过宽。由此,保持机构45能够防止轴42偏离保持空间48而落下。
从末端部49的附近朝向保持空间48(前抵接面46FS)突出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状的作为脱离突起部的脱离限制突起50。在保持机构45不挠曲的通常状态下,脱离限制突起50和前抵接面46FS之间的宽度被设定成比平面间宽度W狭窄。由此,保持机构45通过相对于进入保持空间48的轴42与上侧抵接,限制轴42在装配分配输送部30时安装轴一体型辊子38之后、安装输送带32之前从该保持空间48中脱出。
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形成为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辊子开口部前侧空间35F宽,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是输送引导器34的辊子开口部35的后侧的端部、即比轴42靠后方(即纸币的输送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即辊子开口后侧端部34rB、与辊子40的后端部之间的空间,辊子开口部前侧空间35F是输送引导器34的辊子开口部35的前侧的端部、即比轴42靠前方(即纸币的输送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即辊子开口前侧端部34rF、与辊子40之间的空间。辊子开口后侧端部34rB的前端与辊子40的外周面的间隔即辊子通过开口部长度L,被设定成比该辊子开口后侧端部34rB的前端在轴42以进入保持机构45的方式移动时的辊子40的移动轨迹稍微靠后方。
这样,输送保持部37在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中沿着输送方向开口在轴42以进入保持机构45的方式移动时所需要的移动量。由此,保持机构45使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作为辊子通过开口部发挥作用,在将轴一体型辊子38安装于该保持机构45时,能够以辊子40不与输送引导器34的引导板部34P接触的方式确保辊子40的移动路径。
并且,辊子通过开口部长度L被设定成不比如下的长度过宽,该长度是使辊子开口后侧端部34rB的前端比轴42以进入保持机构45的方式移动时的辊子40的移动轨迹稍微靠后方的长度。由此,输送保持部37能够防止在引导板部34P沿着输送方向形成必要程度以上的大小的开口,防止所输送的纸币进入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中并卡于其中。
在前抵接部46F与输送引导器34的引导板部34P之间形成有加强肋58。由此,输送保持部37能够使板状的保持机构45不容易破损。
该分配输送部30在制造时通过将辊子40和轴42预先一体化而得的轴一体型辊子38安装在输送引导器34的保持机构45上进行组装。具体而言,在轴通过开口部长度d、以及脱离限制突起50和前抵接面46FS之间的宽度比平面间宽度W稍微变宽之前,使保持机构45比通常状态挠曲,轴42在轴通过开口部54和脱离限制突起50和前抵接面46FS之间通过并嵌入保持空间48中。
[1-4.效果等]
在此,如与图3及图4对应的图13所示的以往的输送保持部1037那样,在使轴一体型辊子38从输送引导器1034的输送引导面1034S侧进入保持机构1045来装配分配输送部1030的情况下,在引导板部1034P中需要使包括辊子40和轴42双方的轴一体型辊子38整体通过一直到达输送引导面1034S的背面侧的、沿左右方向较长的保持开口部1036,因而纸币挠曲并容易撞击该保持开口部1036。
另一方面,如与图3及图4对应的图14所示的以往的输送保持部1137那样,在使轴一体型辊子38从输送引导器1134的输送引导面1134S的背面侧进入保持机构1145来装配分配输送部1130的情况下,虽然在引导板部1134P仅形成使辊子40露出于输送引导面1134S的辊子开口部1035(1035R和1035L)即可,不再需要沿左右方向较长的开口部,但是保持从下侧朝向输送引导器1134立起设置的轴一体型辊子38的轴42的保持机构1145需要与输送引导器1134的引导板部1134P分体设置。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37使轴42进入从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立起设置的基部47的下端的保持部46来装配分配输送部30。因此,输送保持部37能够使输送引导器34的引导板部34P和保持机构45一体化,与分体制造输送引导器34的引导板部34P和保持机构45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与此同时,输送保持部37仅在引导板部34P设置沿着输送方向贯穿设置的细长的辊子开口部35及保持开口部36即可,因而能够使左右方向不存在较长的开口部。因此,输送保持部37能够保持分配输送部30的输送性能,并且提高装配性。
另外,分配输送部30在装配作业时,将辊子40和轴42预先一体化而得的轴一体型辊子38安装在输送引导器34上,因而与将轴插通到输送引导器的规定机构中后在该轴装配辊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装配作业的分担,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中设置:顾客接待部3,其受理有关作为介质的纸币的交易;辊子40,其以与相对的作为输送部件的输送带32之间夹持纸币的方式进行配置;轴42,其保持辊子40旋转自如;输送引导器34,其在形成有引导纸币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34S的引导板部34P上贯穿设置使辊子40向输送引导面34S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35;以及保持机构45,其在输送引导器34中与输送引导面34S相反的一侧与引导板部34P形成为一体,在该保持机构45形成有保持轴42的保持部46、和使轴42在该保持部46的末端和引导板部34P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54。
由此,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仅通过在输送引导器34的引导板部34P贯穿设置左右方向的宽度为最小限度的保持开口部36,即可容易地将辊子40和轴42预先一体化而得的轴一体型辊子38装配在输送引导器34上,能够保持分配输送部30的输送性能,提高装配性。
[2.第2实施方式]
[2-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纸币出入款机及分配输送部的结构]
如图1、图2及图7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1的纸币出入款机110的分配输送部130,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的纸币出入款机10的分配输送部30相比,虽然输送保持部137与输送保持部37不同,但是除此以外是同样构成的。
[2-2.输送保持部的结构]
如与图6对应的图10所示,轴一体型辊子138中的轴142的左右两端部的横截面呈D字形状,并形成有平面143,平面143是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前方被削平的平面。这样,轴142在其前表面形成有平面143,并且圆筒形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即圆弧面144形成于该平面143的后部。
如与图3对应的图7、与图4对应的图8、及图9所示,在输送引导器134中的辊子开口部35R的右侧设有枢轴支撑轴一体型辊子138的轴142的右端的保持机构145R,在输送引导器134中的辊子开口部35L的左侧设有枢轴支撑轴一体型辊子138的轴142的左端的保持机构145L。以下,将保持机构145R和145L统称为保持机构145。这样,输送引导器134利用在输送保持部137中沿着轴142的轴向设置的两个保持机构145保持轴一体型辊子138。
保持机构145从侧面观察大致呈J字型的钩形状,在左右方向具有宽度,沿着整体是规定的壁厚且具有弹性,从输送引导器34中的在该输送引导器34贯穿设置的保持开口部36(36R和36L)的前侧的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朝向输送引导面34S的相反侧突出设置。保持机构145将轴42插入被保持部146包围的保持空间148中并保持于此,该保持空间148形成于从保持开口前侧端部34hF立起设置的基部47的下端。
在保持部146中与保持空间148相对的面即保持面146S,是以与轴142的圆弧面144的外形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弯曲的弯曲面,通过与轴142的圆弧面144抵接,限制被输送带32按压的轴142向下方的移动,并且将该轴142定位。
在输送引导器134中的保持机构145R的右侧设有限制轴一体型辊子138的轴142的旋转的旋转限制肋60R,在输送引导器134中的保持机构145L的左侧设有限制轴一体型辊子138的轴142的旋转的旋转限制肋60L。以下,将旋转限制肋60R和旋转限制肋60L统称为旋转限制肋60。这样,输送引导器134利用在输送保持部137中沿着轴142的轴向设置的两个旋转限制肋60限制轴一体型辊子138的轴142的旋转。
旋转限制肋60从侧面观察大致呈三角形状,在左右方向具有宽度,朝向输送引导面34S的相反侧(下方)突出设置。该旋转限制肋60的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前方倾斜的平面即旋转限制面60S形成为后端面。旋转限制面60S通过与轴142的平面143抵接来限制轴142的旋转。
这样,输送保持部137利用在保持机构145的左右外侧设置的旋转限制肋60限制轴142的旋转。
[3.第3实施方式]
[3-1.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纸币出入款机及分配输送部的结构]
如图1、图2及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201的纸币出入款机210的分配输送部230,与第2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1的纸币出入款机110的分配输送部130相比,虽然输送保持部237与输送保持部137不同,但是除此以外是同样构成的。
[3-2.输送保持部的结构]
如与图8对应的图11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237与第2实施方式的输送保持部137相比,虽然保持机构245与保持机构145不同,但是除此以外是同样构成的。
保持机构245(245R和245L)形成为与保持机构145(145R和145L)相比,保持部246的壁厚比保持部146厚,由此该保持部246比保持部146难以弹性变形、即不易挠曲。保持机构245中的轴通过开口部长度d3被设定成在保持机构245不挠曲的通常状态下、比轴42的外径即轴直径φx稍宽。由此,在将轴一体型辊子138装配在输送引导器134上时,保持机构245使轴42在轴通过开口部54通过。
这样,输送保持部237通过使保持机构245的壁厚比保持机构145厚,能够提高保持机构245的强度。
[4.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末端部49设置截面呈半圆形状的脱离限制突起50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与图4对应的图12所示的保持机构345那样,在末端部49设置截面呈三角形状的脱离限制突起350。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末端部49的附近突出设置脱离限制突起50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突出设置该脱离限制突起50。并且,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末端部49的附近不突出设置脱离限制突起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突出设置脱离限制突起。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设为相互对向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前抵接面46FS和后抵接面46BS设为相互对向且上端向后方倾斜地平行延伸的平面。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轴42的左右两端部设为横截面呈I字形状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轴42的左右两端部设为横截面呈D字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使保持部46的形状对应于轴42的横截面形状即可。并且,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轴142的左右两端部设为横截面呈D字形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轴142的左右两端部设为横截面呈I字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保持机构45整体具有弹性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保持机构45的至少末端部49周边具有弹性,并且以在将轴一体型辊子38安装于保持机构45时使轴42能够在轴通过开口部54的程度,使保持机构45的末端部49挠曲。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保持机构的壁厚沿着保持机构45整体固定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保持机构的壁厚并非沿着保持机构45整体固定。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保持机构45R和45L双方设置旋转限制部51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在保持机构45R或者45L至少任意一方设置旋转限制部即可。并且,也可以在保持机构和肋以外的任意部位设置与前平面及后平面相对的前抵接面和后抵接面。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保持机构145R的右侧和145L的左侧设置旋转限制肋60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至少在规定部位设置一个旋转肋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轴42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横截面呈I字形状的平面43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轴42不形成平面43,而是从左端一直到右端呈圆筒形状。在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保持轴42的保持机构45的情况,该轴42支撑与输送带32相对并且接触地从动动作的辊子40。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保持轴的保持机构,该轴支撑与空转辊相对并且接触地从动动作的辊子、或与张力辊相对并且接触地施力的辊子等输送纸币的各种辊子。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形成有保持机构45的输送保持部37的情况,该保持机构45保持预先将辊子40和轴42一体化而得的轴一体型辊子38。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如下的输送保持部,该输送保持部不预先将辊子和轴一体化,而是在将轴保持在输送引导器的保持机构上后,将辊子安装在该轴上。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分配输送部30的保持机构45的情况,该分配输送部30是沿着水平方向在前后方向输送纸币的双向输送部。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例如入款专用机和出款专用机等仅单向地输送纸币的单向输送部。在单向输送部和双向输送部都是仅单向地输送的纸币占压倒性多数的情况下,优选将辊子开口部前侧空间35F配置在纸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将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配置在纸币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因为存在纸币的输送方向末端部在辊子开口部前侧空间35F比在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更难以进入的倾向,朝向辊子开口部前侧空间35F垂下的纸币比朝向辊子开口部后侧空间35B垂下的纸币在接触到辊子40时能够减小与该辊子40的接触角度。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沿着水平方向在前后方向输送纸币的分配输送部30的保持机构45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用于沿着铅直方向在上下方向输送纸币的输送部等、沿着各种方向输送纸币的输送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及其它实施方式。即,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也涉及到将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和上述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任意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将一部分提取出来得到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的纸币出入款机10的情况,该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与顾客之间进行有关作为介质的纸币的交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处理例如各种代金券和证券等、或者如入场券和乘车券那样的各种纸页状的介质的各种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作为辊子的辊子40、作为轴的轴42、作为输送引导器的输送引导器34、和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持机构45构成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输送保持部37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利用其它各种结构形成的辊子、轴、输送引导器、和保持机构构成介质输送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作为顾客接待部的顾客接待部3、作为辊子的辊子40、作为轴的轴42、作为输送引导器的输送引导器34、和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持机构45,构成作为介质输送装置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利用其它各种结构形成的顾客接待部、辊子、轴、输送引导器、和保持机构构成介质交易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与顾客之间进行有关纸币的出入款的交易处理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等。
Claims (16)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中,该介质输送装置具有:
辊子,其被配置为与相对的输送部件之间夹持介质;
轴,其旋转自如地保持所述辊子;
输送引导器,其在引导所述介质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上贯穿设置有使所述辊子向所述输送引导面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以及
保持机构,其在所述输送引导器中与所述输送引导面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引导器一体形成,在该保持机构上形成有保持所述轴的保持部、和使所述轴在该保持部的末端和所述输送引导器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辊子和所述轴是一体形成的轴一体型辊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呈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轴通过开口部的宽度是所述轴的外形以上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辊子开口部形成为使相对于所述轴形成有所述轴通过开口部的一侧即辊子通过开口部比相对于所述轴没有形成所述轴通过开口部的一侧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辊子通过开口部以如下方式开口:在所述轴以进入所述保持机构的方式移动时使所述输送引导器从所述辊子的移动路径中退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保持机构中与所述轴通过开口部相对的末端部形成有以如下方式突出的脱离限制部:使所述末端部和所述保持机构与该末端部相对的面之间的间隔比所述轴的外形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轴一体型辊子被以所述轴经由所述轴通过开口部进入所述保持部的方式移动,并被装配在所述输送引导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轴一体型辊子装配在所述输送引导器上时,所述保持机构使所述轴通过开口部比通常状态敞开而使所述轴通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轴在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平面形状的平面,该平面与限制该轴的旋转的平面形状的抵接面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抵接面形成于所述保持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抵接面形成于与所述保持机构不同地形成在所述输送引导器上的肋上。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辊子与旋转的输送带抵接,并由所述输送带施力而从动地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沿着所述轴的轴向设置了多个。
16.一种介质交易装置,其中,该介质交易装置具有:
顾客接待部,其受理有关介质的交易;
辊子,其被配置为与相对的输送部件之间夹持介质;
轴,其旋转自如地保持所述辊子;
输送引导器,其在引导所述介质的输送的输送引导面上贯穿设置有使所述辊子向所述输送引导面侧突出的辊子开口部;以及
保持机构,其在所述输送引导器中与所述输送引导面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引导器形成为一体,在该保持机构上形成有保持所述轴的保持部、和使所述轴在该保持部的末端和所述输送引导器之间通过的轴通过开口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81843 | 2015-04-13 | ||
JP2015081843A JP6520333B2 (ja) | 2015-04-13 | 2015-04-13 |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6791A true CN106056791A (zh) | 2016-10-26 |
CN106056791B CN106056791B (zh) | 2019-06-25 |
Family
ID=5717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094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56791B (zh) | 2015-04-13 | 2015-12-10 |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20333B2 (zh) |
CN (1) | CN10605679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657A (zh) * | 1992-09-04 | 1994-08-10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暗盒及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方法以及成象设备 |
JP2004067321A (ja) * | 2002-08-06 | 2004-03-04 | Ricoh Co Ltd | 用紙搬送装置 |
JP2005239350A (ja) * | 2004-02-26 | 2005-09-0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紙葉類分離装置 |
CN1881262A (zh) * | 2005-06-17 | 2006-12-20 | 阿鲁策株式会社 | 纸币处理装置 |
JP2008087938A (ja) * | 2006-10-04 | 2008-04-17 | Fuji Xerox Co Ltd |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662894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佳能株式会社 | 传送引导件、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59249Y2 (ja) * | 1990-03-29 | 1998-01-14 | エイム工業株式会社 | 紙葉類識別装置 |
JPH11165901A (ja) * | 1997-12-02 | 1999-06-22 | Toshiba Corp | ローラ支持装置、紙葉類搬送装置及び紙幣搬送装置 |
US7156295B2 (en) * | 2003-03-10 | 2007-01-02 | Diebold Self-Service Systems Division Of Diebold, Incorporated | Cash dispensing automated banking machine deposit accept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2011063043A (ja) * | 2009-09-15 | 2011-03-31 | Hayashi Engineering Inc | トノカバー装置 |
JP5704104B2 (ja) * | 2012-03-28 | 2015-04-2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紙葉類搬送装置及び紙葉類取扱装置 |
JP6131583B2 (ja) * | 2012-12-05 | 2017-05-24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取引装置 |
-
2015
- 2015-04-13 JP JP2015081843A patent/JP65203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2-10 CN CN201510909451.1A patent/CN1060567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657A (zh) * | 1992-09-04 | 1994-08-10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暗盒及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方法以及成象设备 |
JP2004067321A (ja) * | 2002-08-06 | 2004-03-04 | Ricoh Co Ltd | 用紙搬送装置 |
JP2005239350A (ja) * | 2004-02-26 | 2005-09-0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紙葉類分離装置 |
CN1881262A (zh) * | 2005-06-17 | 2006-12-20 | 阿鲁策株式会社 | 纸币处理装置 |
JP2008087938A (ja) * | 2006-10-04 | 2008-04-17 | Fuji Xerox Co Ltd |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662894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佳能株式会社 | 传送引导件、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520333B2 (ja) | 2019-05-29 |
CN106056791B (zh) | 2019-06-25 |
JP2016201030A (ja) | 2016-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20651B (zh) | 介质处理装置 | |
CN101894415B (zh) | 纸张类处理装置 | |
JP6930820B2 (ja) |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KR102112615B1 (ko) | 횡방향 입출금 방식이 적용된 환류형 지폐/수표 입출금장치 및 그에 적용되는 지폐/수표 처리방법 | |
CN105632017B (zh) | 输送路径切换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 |
US11535477B2 (en) | Medium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transaction device | |
CN105122319A (zh) | 介质聚集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 | |
CN103426236B (zh) | 纸片类收纳输出装置及纸片类处置装置 | |
CN104854628B (zh) | 自动交易装置 | |
JP6589383B2 (ja) | 搬送ガイド、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CN104838428B (zh) | 自动交易装置 | |
CN103426233A (zh) | 介质收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 |
CN105392721A (zh) | 介质输送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 |
CN106056791A (zh) |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 |
JP6589389B2 (ja) |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CN107025715A (zh) | 介质鉴别装置及自动交易装置 | |
JP2016110184A (ja) |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CN107614405B (zh) | 输送方向切换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 | |
CN106463008B (zh) | 介质输送识别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 |
WO2016190220A1 (ja) |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JPH0213566A (ja) | 紙葉類搬送分岐機構 | |
JP2015058992A (ja) | 媒体繰出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 |
JPH0638840Y2 (ja) | 紙葉類搬送分岐機構 | |
JPS6349795Y2 (zh) | ||
JP6575227B2 (ja) | 媒体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