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1759B -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51759B CN106051759B CN201610521254.7A CN201610521254A CN106051759B CN 106051759 B CN106051759 B CN 106051759B CN 201610521254 A CN201610521254 A CN 201610521254A CN 106051759 B CN106051759 B CN 1060517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tertiary
- primary
- wind
- horizontal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817 coal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34 recir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6 acid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31 anti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2 bituminous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39 c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pulverulent fuel
- F23D1/02—Vortex burners, e.g. for cyclone-type combus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现有旋流燃烧器技术有待于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本发明一次风管弯头(1)与一次风管水平段(2)连接,一次风管水平段中心有中心风管组件(5)和与其相连接的稳燃环(7),入口有煤粉均布器(3)、近出口有文丘里煤粉浓缩器(4),一次风管水平段外部有二次风管(10)、二次风风闸(13)和二次风管扩口(17),二次风管外部有三次风管(11)、三次风风闸(14)和三次风管扩口(18),三次风设有三次风旋流调节机构(15),三次风管外部有四次风管(12),四次风设有四次风旋流调节机构(16),四次风管出口连接水冷壁管屏(19)。本发明用于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式对冲燃烧锅炉旋流燃烧器技术依煤质不同其NOx排放也不同,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36-38%的烟煤,现有技术可达到的NOx排放大致为240-280mg/Nm3(6%O2,干烟气),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13%的贫煤,现有技术可达到600-650mg/Nm3(6% O2,干烟气),这些浓度大大高于目前低至50mg/Nm3(6% O2,干烟气)的最新排放规定,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改进燃烧器设计、提高燃烧器性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烟气脱硝费用来满足最新的排放规定。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主要由热力NOx和燃料NOx两部分组成:热力NOx是由燃烧空气中的一少部分氮被氧化生成,占总NOx的20-30%;燃料NOx是由煤中的一部分氮被氧化生成,占总NOx的70-80%,燃煤排放的NOx除了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外,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
电站燃煤是大气中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电站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控制可由燃烧过程中控制和燃烧后烟气处理来实现,而燃烧过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使用低NOx燃烧器加上炉内分段燃烧技术来完成,随着对电站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日趋严格,对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控制也有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其组成包括:一次风粉系统、总二次风系统,所述的一次风粉系统包括一次风管弯头,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通过法兰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外部安装有二次风管,所述的二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二次风管扩口,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二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二次风管外部安装有三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三次风管扩口,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三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三次风管外部安装有四次风管,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与二次风管、所述的二次风管与三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与四次风管之间在前后端均通过特殊设计的顶紧装置进行支撑,所述的四次风管出口端安装有水冷壁管屏。
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入口端上部安装有一个月牙形煤粉均布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近出口端安装有文丘里煤粉浓缩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风管组件,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通过支架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入口端通过倾面法兰与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连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与稳燃环焊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中心位置安装有油枪组件,所述的油枪组件出口端通过叶轮支撑在中心风管组件内,入口端通过法兰与中心风管组件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所述的总二次风系统包括风箱,所述的风箱以焊接方式与一次风管水平段和四次风管相连接,所述的风箱外部安装有总风闸组件,所述的总风闸组件是一个位于风箱外侧的同轴圆筒,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所述的三次风管近出口端布置有三次风旋流调节机构,此调节机构是在三次风管通道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所述的四次风管近出口端布置有四次风旋流调节机构,此调节机构是在四次风管通道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也就是三次风和四次风旋流叶片各与一个环板连接,这两个环板分别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叶片与轴向夹角从而调整其旋流强度,所述的二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入口处分别安装有锥形的二次风风闸、三次风风闸以控制其风量,这两个锥形风闸也是通过其滑轮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低NOx旋流燃烧器经过18MW冷态与热态试验、数值模拟计算、试验燃烧器到实际燃烧器放大设计,已应用于多个电站贫煤工程项目,本发明燃烧器的煤种适应性强,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13%的贫煤,有望将锅炉出口NOx排放减少到550mg/Nm3(6% O2)以下,未燃尽碳低位热损失在0.6%以下。
本发明燃烧器也有较低的运行阻力,一次风阻力不超过800Pa,总二次风阻力不超过1300Pa,本燃烧器在所有负荷下能保持很好的燃烧稳定性,并不产生喷口结焦。
本发明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具有一次风粉多级浓淡分离、主燃烧空气深度分级和形成中心回流区等特点,可最大限度地减少NOx的生成。
本发明燃烧器的一次风携带煤粉经过一次风管弯头进入一次风管水平段,在一次风管水平段入口端上部布置有一个月牙形的煤粉均布器,以调整一次风管弯头内由于气流改变了流动方向和颗粒惯性作用而造成的上浓下淡的不均匀煤粉分布,一次风粉经过煤粉均布器后基本上趋于均匀分布,再经过文丘里煤粉浓缩器后,在一次风管出口断面上产生了内浓外淡的浓度分布,并在此处注入炉膛。
本发明燃烧器由风箱来的主燃烧空气分为二次风、三次风和四次风,以加大空气分级程度,二次风为直流,风量较小,其作用是形成一道空气隔墙以推迟一次风与外围主燃烧空气混合,也就是在近燃烧器区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NOx还原,三次风和四次风为旋流,风速较大,分别经过一组沿圆周方向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后射入炉膛,其作用是在远燃烧器区完成未燃尽碳的燃烧,并促使在近燃烧器区形成一个回流区。
本发明在中心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稳燃环,还分别在二次风管和三次风管出口处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扩口,以推迟三次风和四次风与一次风粉的混合,以便在近燃烧器区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NOx还原。
本发明低NOx燃烧器特有的喷口结构在近燃烧器区一次风粉射流区域形成一个中心回流区,该中心回流区能够将内浓外淡的一次风粉卷席到回流区内;将高温烟气带回近燃烧器区,加热一次风粉,促进了煤粉点火,保持火焰稳定性;带回的高温烟气含氧量低,使回流区处于缺氧环境,有利于NOx还原。
本发明燃烧器二次风至四次风由里到外逐渐偏离一次风与燃料,从而导致在轴向上分级混合和分级燃烧,这种分级产生两种效果:第一,在近燃烧器区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NOx还原,在远燃烧器区通过三、四次风来完成未燃尽碳的燃烧;第二,热量逐步释放,从而降低火焰温度,减少热力NOx生成。
9.本发明具有优化的一至四次风风速、旋流度和风量配比、以及优化的一次风粉多级浓淡分离装置和稳燃环几何结构。
本发明采用了直流一次风和简单的一次风入口弯管以减少一次风阻力、降低风机能耗,而且简化了结构、减少造价,本发明的轴向旋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旋流度调整范围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的煤粉均布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的一次风管出口煤粉浓缩飘带模拟试验图。
附图4是附图1中的稳燃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流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其组成包括:一次风粉系统、总二次风系统,所述的一次风粉系统包括一次风管弯头1,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通过法兰与一次风管水平段2连接,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外部安装有二次风管10,所述的二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二次风管扩口17,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二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二次风管外部安装有三次风管11,所述的三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三次风管扩口18,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三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三次风管外部安装有四次风管12,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与二次风管、所述的二次风管与三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与四次风管之间在前后端均通过特殊设计的顶紧装置进行支撑,所述的四次风管出口端安装有水冷壁管屏19。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入口端上部安装有一个月牙形煤粉均布器3,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近出口端安装有文丘里煤粉浓缩器4,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风管组件5,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通过支架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入口端通过倾面法兰与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连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与稳燃环7焊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中心位置安装有油枪组件6,所述的油枪组件出口端通过叶轮支撑在中心风管组件内,入口端通过法兰与中心风管组件入口端相连接。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所述的总二次风系统包括风箱8,所述的风箱以焊接方式与一次风管水平段和四次风管相连接,所述的风箱外部安装有总风闸组件9,所述的总风闸组件是一个位于风箱外侧的同轴圆筒,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所述的三次风管近出口端布置有三次风旋流调节机构15,此调节机构是在三次风管通道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所述的四次风管近出口端布置有四次风旋流调节机构16,此调节机构是在四次风管通道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也就是三次风和四次风旋流叶片各与一个环板连接,这两个环板分别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叶片与轴向夹角从而调整其旋流强度,所述的二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入口处分别安装有锥形的二次风风闸13、三次风风闸14以控制其风量,这两个锥形风闸也是通过其滑轮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由一次风粉系统和总二次风系统构成,一次风粉系统由一次风管弯头、一次风管水平段、煤粉均布器、文丘里煤粉浓缩器、稳燃环、中心风管组件、及油枪组件组成,总二次风系统由风箱、二次风管、三次风管和四次风管及其相应的风量调节与旋流调节装置组成;
在一次风管水平段的中心布置有中心风管,中心风管的中心布置有油枪,油枪起点火、暖炉和为燃烧器在低负荷运行时稳燃的作用,容量一般为燃烧器热输入的20-30%,中心风管为油枪提供一部分燃烧空气,也起到冷却油枪的作用;
一次风管靠炉膛一段采用耐热耐磨材质以防止高温变形和煤粉冲刷,一次风管靠风箱一段、文丘里煤粉浓缩器、煤粉均布器及弯头均采用耐磨材质以防止煤粉冲刷,即在普通碳钢内壁嵌上耐磨陶瓷或采用整体耐磨铸件,中心风管及相连接的文丘里煤粉浓缩器部件采用整体耐磨铸件,一次风管水平段组件与弯头组件通过法兰连接,以便于安装与拆卸并保证其同轴度,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通过支架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入口端通过倾面法兰与弯头连接,以便于安装与拆卸并保证与一次风管水平段的同轴度,油枪出口端通过叶轮支撑在中心风管内,入口端通过法兰与中心风管入口端相连接,以便于安装与拆卸并保证与中心风管的同轴度;
稳燃环为优质耐热耐磨铸件,以防止高温变形和煤粉冲刷,稳燃环与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本产品燃烧器设有单独风箱和一个总风闸装置以控制燃烧器的总二次风量,总风闸装置是一个位于风箱外侧的同轴圆筒,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在二次风管和三次风管入口处各设有一个锥形风闸以控制其风量,这两个锥形风闸也是通过其滑轮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四次风管没有风闸,其风量取决于二次风和三次风的风量;
在三次风与四次风通道的圆周方向上各设有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组中的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也就是三次风和四次风旋流叶片各与一个环板连接,这两个环板分别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叶片与轴向夹角从而调整其旋流强度,本旋流调节机构能实现较大范围的叶片角度和旋流强度;
一次风管与二次风管、二次风管与三次风管、三次风管与四次风管之间在前后端均通过特殊设计的顶紧装置进行支撑,顶紧装置设有调节螺母来保证各风管间的同轴度,这样安装方便且精度高,二次风管扩口和三次风管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分别与二次风管和三次风管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风箱以焊接方式与一次风管和四次风管相连接,保证了燃烧器整体刚性。
Claims (2)
1.一种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其组成包括:一次风粉系统、总二次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风粉系统包括一次风管弯头,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通过法兰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外部安装有二次风管,所述的二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二次风管扩口,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二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二次风管外部安装有三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出口端设有一个与轴向有一定夹角的三次风管扩口,此扩口通过焊接方式和加强板与三次风管连接,所述的三次风管外部安装有四次风管,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与二次风管、所述的二次风管与三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与四次风管之间在前后端均通过顶紧装置进行支撑,所述的四次风 管出口端安装有水冷壁管屏;
所述的总二次风系统包括风箱,所述的风箱以焊接方式与一次风管水平段和四次风管相连接,所 述的风箱外部安装有总风闸组件,所述的总风闸组件是一个位于风箱外侧的同轴圆筒,通 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其风门开度,所述的三次风管近出口端布 置有三次风旋流调节机构,此调节机构是在三次风管通道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 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 接,所述的四次风管近出口端布置有四次风旋流调节机构,此调节机构是在四次风管通道 的圆周上安装一组等间距布置的轴向旋流叶片,每个叶片通过其定位转轴和驱动连杆与一 个安装在四次风管外侧的环板连接,也就是三次风和四次风旋流叶片各与一个环板连接, 这两个环板分别通过其滑轮、导轨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叶片与轴向夹角从而调 整其旋流强度,所述的二次风管、所述的三次风管入口处分别安装有锥形的二次风风闸、三 次风风闸以控制其风量,这两个锥形风闸也是通过其滑轮及连接拉杆可沿轴向移动以调整 其风门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入口端上部安装有一个月牙形煤粉均布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近出口端安装有文丘里煤粉浓缩器,所述的一次风管水平段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风管组件,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通过支架与一次风管水平段连接,入口端通过倾面法兰与所述的一次风管弯头连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出口端与稳燃环焊接,所述的中心风管组件中心位置安装有油枪组件,所述的油枪组件出口端通过叶轮支撑在中心风管组件内,入口端通过法兰与中心风管组件入口端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1254.7A CN106051759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1254.7A CN106051759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1759A CN106051759A (zh) | 2016-10-26 |
CN106051759B true CN106051759B (zh) | 2018-06-05 |
Family
ID=5720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1254.7A Active CN106051759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517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30037A (ja) * | 2018-08-20 | 2020-02-27 |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固体燃料バーナ |
JP2023160352A (ja) * | 2022-04-22 | 2023-11-02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粉状燃料バーナ |
JP2023160353A (ja) * | 2022-04-22 | 2023-11-02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粉状燃料バー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14448B2 (ja) * | 2002-03-26 | 2007-05-16 |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セメントキルン用バーナー装置 |
CN203116001U (zh) * | 2013-01-25 | 2013-08-07 | 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氮粉体燃料燃烧器 |
CN104421933B (zh) * | 2013-08-27 | 2017-06-16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适用于燃烧器的一次风管、燃烧器和固体燃料锅炉 |
-
2016
- 2016-07-05 CN CN201610521254.7A patent/CN10605175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1759A (zh) | 201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4431B (zh) | 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201706487U (zh) | 回转窑用无烟煤煤粉燃烧器 | |
CN102628589B (zh) | 一种煤粉高温低NOx的燃烧方法及装置 | |
CN205807402U (zh) | 一种具有周界风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203628654U (zh) | 超低氮多级可调强弱旋流对冲气体燃烧器 | |
CN204678328U (zh) | 燃粉工业锅炉 | |
MX2008006384A (es) | Amortiguador de tubo de aire de sobrefuego para calentador y metodo para regular el aire de sobrefuego. | |
CN201475997U (zh) | 一种具有自稳能力的三级配风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106051759B (zh) | 多级分离中心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
CN101629718A (zh) | 低氮氧化物多管轴向涡流粉煤燃烧器 | |
CN106196041A (zh) | 多级分离环形回流式轴向旋流燃烧器 | |
CN103255271A (zh) | 一种气体双循环辐射管加热装置 | |
CN201137936Y (zh) | 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108167826A (zh) | 一种用于燃油或燃气注汽锅炉的旋流燃烧器 | |
CN107477572A (zh) | 采用分离二次风双层射流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 |
CN201606876U (zh) |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106439801B (zh) | 一种逆喷式钝体旋流煤粉燃烧器 | |
CN212456816U (zh) | 燃烧器及w火焰锅炉 | |
CN211694854U (zh) | 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 | |
CN101220954A (zh) | 一种纯烧高炉煤气或低热值煤气的燃烧器及燃烧方法 | |
CN204987008U (zh) | 一种双旋流式低热值燃气燃烧器 | |
CN103353112A (zh) | 带钝体稳燃装置的浓缩型煤粉旋流燃烧器 | |
CN105910107A (zh) | 一种同心轴流式低氮氧化物套管燃烧器 | |
CN202024323U (zh) | 粉体燃料燃烧器 | |
CN214840783U (zh) | 设置有中心风的浓缩型双调风旋流低氮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