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4340A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34340A CN106034340A CN201510104679.3A CN201510104679A CN106034340A CN 106034340 A CN106034340 A CN 106034340A CN 201510104679 A CN201510104679 A CN 201510104679A CN 106034340 A CN106034340 A CN 1060343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terminal
- communication
- base station
- information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所述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如否,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通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处于不适合进行D2D通信的情况时,没有及时对两个用户终端的通信模式进行切换,而造成用户终端的通信效果较差的问题,确保了用户终端的通信不会产生中断,使得用户终端的通信保持顺畅,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技术(Cellular)的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通信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频谱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D2D由于是设备间的直接通信,因此,时延可以做到很低,另外,D2D通信链路可以与蜂窝小区的频谱进行合理的复用,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
D2D通信链路由于可以与蜂窝小区的频谱进行复用,因此,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带来D2D通信资源和Cellular通信资源的相互干扰。而在目前的无线资源分配算法,主要是考虑如何从干扰最小化的角度去分配给D2D用户(以下称为D2D UE)和Cellular用户(以下称为C UE)分配资源;但对于正在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适合继续使用D2D通信模式,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其具体的控制机制,且在实际应用中,正是由于正在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可能由于其处于不适合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但没有及时进行通信模式的切换而产生通信中断或者是通信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处于不适合进行D2D通信的情况时,没有及时对两个用户终端的通信模式进行切换,而造成用户终端的通信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如否,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信息包括:D2D链路测量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D2D通信链路性能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移动速度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进一步地,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将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面积大小为各区域分配D2D通信资源,得到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对在对应区域进行D2D通信的用户终端分配资源;将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下发给进入所述小区的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如是,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还包括:两个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区域内;和/或,两个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低于传输速率阈值;
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还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和/或传输速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好D2D通信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D2D链路测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移动速度信息。
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所述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接收的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基站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及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所述基站还包括资源分配模块,所述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
通信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一种通信模式的切换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和如上述所述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基站通过接收在其小区内的两个建立D2D通信的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判断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如否,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本方案能够在发现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的第一时间对其通信模式进行切换,确保了用户终端的通信不会产生中断,使得用户终端通信的顺畅,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D2D通信资源算法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1,
S101: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
具体地,用户终端实时或定时地对其D2D通信链路或者其自身信息进行监测,将其监测的监测信息发送给基站;
优选地,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时,与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建立监测通信链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上报的监测信息。在基站为需要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分配通信资源的同时为了实现对D2D通信链路的实时检测,基站激活一条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链路连接或者其他控制面连接,和,一条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链路连接或者其他控制面连接,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监测通信链路;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上报的监测信息;
所述监测信息具体包括:D2D链路测量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的PUCCH链路上报的D2D链路测量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S102: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若是,则结束;若否,则转S104;
所述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之间通信链路的性能保持较佳的水平,如,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噪比要大于等于阈值;还可以包括:两个用户终端所处的位置需要处于同一区域;和/或,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也需要低于速度阈值等;
当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的PUCCH上报的D2D链路测量信息时,所述基站判断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中显示的D2D链路的性能是否较差,如,判断其信噪比是否低于阈值,从而能使得基站能够在用户终端的信噪比低于阈值时,及时将用户终端从D2D UE模式切换到C UE模式;
当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的PUCCH上报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进一步地,若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虽然两个设备之间还是处于同一小区内,但由于D2D通信链路中信号的功率的有限性,可能会出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在其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都满足上述保持D2D通信条件时,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D2D链路测量信息和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一起进行判断,在都满足上述保持D2D通信条件的情况下,才让该两个用户终端继续D2D通信。
S103: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具体地,在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及时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的PDCCH链路下发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给所述用户终端;从而用户终端可以及时从D2D UE模式切换到C UE模式,所述基站还为用户终端分配Cellular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出现的用户终端都是具有D2D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包括具有D2D通信功能的手机、平板等;所述基站为蜂窝小区中的基站,是执行对小区内的通信用户的通信进行协调、分配资源等操作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的信息主要是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包括:用户终端的当前的移动速度、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
在步骤S101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将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面积大小分配各区域D2D通信资源,得到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对在对应区域进行D2D通信的用户终端分配资源;将各个区域信息及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下发给进入所述小区的用户终端。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D2D通信资源算法的资源分配示意图,将Cellular覆盖的小区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预先分配彼此正交的D2D UE的通信资源RBn(无线承载物理信道),如RB1-RB9,在每个区域内部的C UE使用的资源为与RBn正交的资源Rb-c;当然,如果在调度资源的过程中发现某区域下的D2D UE的通信资源占用和预先分配的差别较大,可以对RBn进行调整,相应的Rb-c也会随之调整。每个区域(area)分布可以按照面积来划分,面积大的area分配的C UE资源Rb-c要多一些。Celluar小区的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给驻留到此小区的所有用户终端D2D模式建立的帧结构,帧结构携带此小区的ID(基站的标识信息),使得用户终端在D2D发现时能够及时发现与其自身用户终端在一个area下的其他支持D2D模式的UE。这样,需要进行D2D通信的用户终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与其可能能够进行D2D通信的其他设备,从而能够快速地完成D2D通信的申请及使用基站所分配的D2D通信资源,根据其区域的不同分配不同的D2D通信资源。
由于目前的分配算法考虑了基于UE的位置信息进行的资源分配,也考虑了D2D UE和C UE之间尽可能做到无线资源的频谱正交;但其存在的缺陷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由于UE在小区内的移动速度过快而造成建立D2D通信的不稳定,或者是根本无法建立D2D通信,从而对UE的通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01中的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如是,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由于在蜂窝网络的通信中,D2D通信的特殊性,其在用户终端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断线、通信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在对两个用户终端分配通信资源时,需要对其移动速度进行检测,若其速度低于速度阈值,则其移动速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例如,所述速度阈值可以设置为30km/h;在用户终端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对用户分配D2D通信资源,从而不会产生由于用户终端移动速度过快而产生建立的D2D通信链路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提高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
优选地,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还包括:两个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区域内;和/或,两个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低于传输速率阈值;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还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和/或传输速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对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位于同一区域;由于在蜂窝网的通信中,两个用户终端之间需要在该蜂窝网预先所划定的同一区域内时才会能够进行D2D通信,因此,在判断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能够进行D2D通信时,首先需要判断两个用户终端是否处于同一区域;移动终端的传输速率配置依赖于此蜂窝网中基站的总的RB资源,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传输速率的要求超过总的RB资源的10%,则认为需要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速率高于所述传输速率阈值,如,设置所述传输速率阈值为的RB资源为所述基站总资源的RB要求的10%,因此,当检测到所述传输速率的RB资源要求低于所述基站总资源的RB要求的10%时,所述基站才会对所述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进一步地,对于两个用户终端在建立D2D通信前,可以通过所述基站的主动监测来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能够建立D2D通信;也可以,通过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别发送的携带有处于同一小区的其他用户终端标示信息的D2D通信建立请求后,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移动速度以及传输速率信息进行是否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判断。即在对小区中的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时,既可以通过基站的主动监测获取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终端主动发送其信息的方式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用户终端处于C UE模式下时,基站实时检测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同时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如果发现其满足,则将用户终端从C UE模式切换到D2D UE模式。另外,对于某个area下C UE资源和D2D UE资源无法完全做到正交的情形,始终有线分配C UE资源。
本实施例是从基站侧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通过与对正在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的监测信息来判断两个用户终端是否需要进行通信模式的切换,若需要,则将切换通信模式的通知发送给用户终端,使得用户终端在通信质量不稳定时,能够及时地切换的较稳定的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见图3,
S301: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时,与基站建立监测通信链路,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向所述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具体地,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移动速度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和,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及移动速度信息;
S302: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
具体地,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连接链路向所述基站发送其D2D链路测量信息,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用户终端的D2D通信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在判断所述用户终端需要对其D2D通信进行切换时发送的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S303: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所述用户终端识别所述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具体包括:当所述用户终端进入所述小区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关于所述基站将所述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面积大小分配D2D通信链路中各个区域的信息,以及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位于该小区内的对端的用户终端,从而向所述基站发起与该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请求;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建立D2D通信请求;在于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后,根据两用户终端在对应区域内分配通信资源;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终端进入基站的小区内时,由于Celluar小区的基站通过广播消息下发给驻留到此小区的所有用户终端D2D模式建立的帧结构,帧结构携带此Celluar的ID(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使得用户终端在D2D发现时能够及时发现与其自身用户终端在一个area下的其他支持D2D模式的UE。所述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的反馈信息时,再将其自身的位置及移动速度的信息发送给基站;
在步骤S301中的用户终端与小区内的另一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具体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将其移动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移动速度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与对端的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当所述用户终端与对端的用户终端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时,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分配的D2D通信资源;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D2D通信链路与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将其自身的位置信息和/或传输速率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位置信息和/或传输速率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和/或传输速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区域内;和/或,两个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低于传输速率阈值。
本实施例是基于用户终端侧的通信模式控制方法,用户终端通过与基站建立监测通信链路后,将其监测信息通过该监测通信链路发送给所述基站,并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切换通知后,将其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实现了用户终端在小区内进行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所述基站40包括:第一信息收发模块401,用于所述基站40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判断模块402,用于所述基站40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401接收的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401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40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基站40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通知。具体地,所述基站40还包括链路建立模块,所述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所述基站40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时,与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建立监测通信链路;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402具体用于所述基站40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监测通信链路上报的监测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40还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所述基站40将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面积大小分配D2D通信链路;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下发给进入所述小区的用户终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02用于所述基站40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所述基站40还包括资源分配模块,所述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402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时,所述基站40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所述用户终端50包括:第二信息收发模块501,用于所述用户终端50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所述用户终端50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50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通信模式切换模块502,用于所述用户终端50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所述用户终端50包括手机、平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所述用户终端50将其移动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所述移动速度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用户终端50的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所述第二信息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50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时,所述用户终端50接收所述基站分配的D2D通信链路;所述用户终端50还包括D2D通信建立模块,所述D2D通信建立模块用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D2D通信链路与另一用户终端建立D2D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系统,包括: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终端。该控制系统通过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用户终端在系统中使用网络业务时,能始终保持较佳的网络通信质量,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信心,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合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通过基站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建立监测通信链路后;并通过其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判断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如否,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本方案能够在发现进行D2D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的第一时间对其通信模式进行切换,实现了用户终端的通信不会产生中断,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进一步地,在建立两个用户终端的D2D通信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低于速度阈值,若满足,再建立两个用户终端的D2D通信。实现了两个用户终端在建立D2D通信确保其通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如否,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信息包括:D2D链路测量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D2D链路测量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D2D通信链路性能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移动速度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移动速度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将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面积大小为各区域分配D2D通信资源,得到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用于所述基站对在对应区域进行D2D通信的用户终端分配资源;将所述小区的标识信息下发给进入所述小区的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如是,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还包括:两个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区域内;和/或,两个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低于传输速率阈值;
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还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位置和/或传输速率是否满足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
7.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好D2D通信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D2D链路测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移动速度信息。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所述基站在其小区内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建立D2D通信后,接收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上报的监测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接收的监测信息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是否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
所述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基站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由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的切换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是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所述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包括: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速度阈值;所述基站还包括资源分配模块,所述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预设D2D通信建立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分配D2D通信资源。
12.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小区内对端的用户终端建立D2D后,向基站上报监测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判断出用户终端和对端的用户终端之间不满足保持D2D通信的条件时发送的切换通知;
通信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切换通知将D2D通信模式切换到蜂窝网络通信模式。
13.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基站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4679.3A CN106034340B (zh) | 2015-03-10 | 2015-03-10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PCT/CN2015/084512 WO2016141661A1 (zh) | 2015-03-10 | 2015-07-20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4679.3A CN106034340B (zh) | 2015-03-10 | 2015-03-10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4340A true CN106034340A (zh) | 2016-10-19 |
CN106034340B CN106034340B (zh) | 2020-12-04 |
Family
ID=5687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04679.3A Active CN106034340B (zh) | 2015-03-10 | 2015-03-10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34340B (zh) |
WO (1) | WO2016141661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8258A (zh) * | 2017-06-05 | 2017-12-05 |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一种基于用户移动性管理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0036666A (zh) * | 2016-11-03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通信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546958A (zh) * | 2017-05-18 | 2019-12-06 | 利弗有限公司 | 无线多链路车辆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2469057A (zh) * | 2020-11-27 | 2021-03-09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基于D2D可靠性的gNB基站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301539A (zh) * | 2021-07-07 | 2021-08-24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8637A (zh) * | 2019-12-16 | 2020-04-03 | 北京码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小区快速响应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134831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4080097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 |
CN104144437A (zh) * | 2013-05-08 | 2014-11-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测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3-10 CN CN201510104679.3A patent/CN10603434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20 WO PCT/CN2015/084512 patent/WO201614166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134831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4080097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 |
CN104144437A (zh) * | 2013-05-08 | 2014-11-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测量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6666A (zh) * | 2016-11-03 | 2019-07-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通信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0036666B (zh) * | 2016-11-03 | 2021-06-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通信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11178729B2 (en) | 2016-11-03 | 2021-11-1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CN110546958A (zh) * | 2017-05-18 | 2019-12-06 | 利弗有限公司 | 无线多链路车辆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10546958B (zh) * | 2017-05-18 | 2022-01-11 | 驾优科技公司 | 无线多链路车辆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US11873005B2 (en) | 2017-05-18 | 2024-01-16 | Driveu Tech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multiple-link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
CN107438258A (zh) * | 2017-06-05 | 2017-12-05 |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一种基于用户移动性管理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2469057A (zh) * | 2020-11-27 | 2021-03-09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基于D2D可靠性的gNB基站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469057B (zh) * | 2020-11-27 | 2022-06-21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基于D2D可靠性的gNB基站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301539A (zh) * | 2021-07-07 | 2021-08-24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301539B (zh) * | 2021-07-07 | 2021-11-26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4340B (zh) | 2020-12-04 |
WO2016141661A1 (zh) | 2016-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59360B2 (en) | Multicast traffic area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for wireless network | |
CN106034340A (zh) | 一种通信模式的控制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 |
JP6337345B2 (ja) | 無線リンク制御構成を用いたカバレッジ拡張のためのmtc−ue及び方法 | |
KR102020350B1 (ko) | 무선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지원/사용하는 단말기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방안 | |
US986090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603038A1 (en) |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for terminal handover between cells and macro base station | |
KR20170087054A (ko) | 무선 연결 실패 처리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 |
CN2914501Y (zh) | 无线通讯系统 | |
KR101908951B1 (ko) |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전송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8171518A1 (zh)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接入网设备 | |
CN105681439A (zh) | 用于车辆通信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 | |
WO2017114097A1 (zh) |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配置方法及其系统、基站、用户终端 | |
KR20190054407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9955415B2 (en) | Radio link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3781016A (zh) |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 |
US2014029582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90037453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US1193658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stom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acons and transmit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acons | |
CN101141796B (zh) |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上行资源复用方法 | |
JP2017216715A (ja) | セルラ基地局とそれ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 |
CN105792096A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 |
CN103763777A (zh) | 一种异构网络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 |
JP7444969B2 (ja) | サイドリンクrrc手順 | |
KR20110058420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기지국을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327601A (zh) | 一种实现宽带集群脱网直通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