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999A -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31999A CN106031999A CN201510118763.0A CN201510118763A CN106031999A CN 106031999 A CN106031999 A CN 106031999A CN 201510118763 A CN201510118763 A CN 201510118763A CN 106031999 A CN106031999 A CN 106031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gth
- lever
- jaw
- clamping device
- saving ef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夹持器及一个第二夹持器,第一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一握柄及一个第一夹颚,第一夹颚连接于第一握柄的一端,第二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二夹颚及一个第二握柄,第二夹颚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第一握柄并与第一夹颚彼此相对,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第二夹颚,第二虚拟转轴至第二握柄末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一长度,第二夹持器具有一个顶掣臂,顶掣臂的一端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第二握柄,第三虚拟转轴至第二虚拟转轴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小于第一长度的0.19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指一种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411498号的“万能钳”专利案,其揭示有一种万能钳,包含一第一握柄,一固结在该第一握柄前端的固定钳头,一凭借一第一轴销枢结于该第一握柄的活动钳头,一凭借一第二轴销枢结于该活动钳头的第二握柄,及一安装在该第一握柄与该活动钳头和该第二握柄之间的闭锁单元。该活动钳头供该第一轴销穿置的一驱动孔具有一圆弧贴靠部,该闭锁单元具有一弹性件使该活动钳头恒朝向后端移动并使该圆弧贴靠部恒贴靠该第一轴销,进而可限制该活动钳头的移动路径。如此可以增加对工件的夹置力以提高夹紧效果。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万能钳夹紧工件后,使用者必须将第二握柄往远离第一握柄的方向推,使第二握柄带动闭锁单元解除万能钳的夹紧状态,在推动第二握柄时必须要施以相当大的力道才能够推动第二握柄,造成使用者作业时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上述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个第一夹持器,该第一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一握柄、一个第一夹颚及一个调整件,该第一夹颚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第一握柄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
一个第二夹持器,该第二夹持器连接于该第一夹持器,该第二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二夹颚及一个第二握柄,该第二夹颚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并与该第一夹颚彼此相对,该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夹颚相反于该第一夹持器的一侧,该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反于该第二夹颚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二虚拟转轴至该第二握柄相反于该第二夹颚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一长度,该第二夹持器具有一个顶掣臂,该顶掣臂的一端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的两端之间,该顶掣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第三虚拟转轴与该第二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三虚拟转轴至该第二虚拟转轴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9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5倍,且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1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4倍,且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13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三虚拟转轴至该顶掣臂相反于该第二握柄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三长度,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三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75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5倍,且该第三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7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至该第一夹颚相反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总长度,该第一长度小于该总长度的0.8倍,且该第一长度大于该总长度的0.7倍。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顶掣臂包括有一个限位件及一个顶掣件,该限位件的一端以该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该顶掣件的一端枢设于该限位件相反于该第二握柄的一端,该顶掣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二夹持器还具有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夹颚且位于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之间,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的两端之间,该弹性件同时为该第二夹颚与该第一握柄提供拉力。
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沿一个虚拟延伸线的轴向设有一个螺孔,该虚拟延伸线通过该第一夹颚,该调整件沿该虚拟延伸线的轴向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螺孔,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第一握柄转动并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减轻使用者作业时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夹持装置;20第一夹持器;21第一握柄;22第一夹颚;23调整件;24螺孔;30第二夹持器;31第二夹颚;32第二握柄;33顶掣臂;34弹性件;10a夹持装置;23a调整件;32a第二握柄;33a顶掣臂;331a限位件;332a顶掣件;C1第一虚拟转轴;C2第二虚拟转轴;C3第三虚拟转轴;E虚拟延伸线;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L3第三长度;LT总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发明夹持装置10包括有一个第一夹持器20及一个第二夹持器30;其中:
该第一夹持器20包括有一个第一握柄21、一个第一夹颚22及一个调整件23,该第一夹颚22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21的一端,该第一握柄21相反于该第一夹颚22的一端沿一个虚拟延伸线E的轴向设有一个螺孔24,该虚拟延伸线E通过该第一夹颚22,该调整件23沿该虚拟延伸线E的轴向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螺孔24,该调整件23能够选择性地相对该第一握柄21转动并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22,该第一握柄21相反于该第一夹颚22的一端至该第一夹颚22相反于该第一握柄2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总长度LT。
该第二夹持器30连接于该第一夹持器20,该第二夹持器30包括有一个第二夹颚31及一个第二握柄32,该第二夹颚31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C1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一握柄21的一端并与该第一夹颚22彼此相对,该第二握柄32的一端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C2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夹颚31相反于该第一夹持器20的一侧且该第二握柄32的另一端往相反于该第二夹颚31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虚拟转轴C2与该第一虚拟转轴C1彼此平行,该第二虚拟转轴C2至该第二握柄32相反于该第二夹颚31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一长度L1,该第一长度L1小于该总长度LT的0.8倍且该第一长度L1大于该总长度LT的0.7倍。
该第二夹持器30还包括有一个顶掣臂33及一个弹性件34,该顶掣臂33的一端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C3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32的两端之间而该顶掣臂33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23,该顶掣臂33远离该第二握柄32的一端能够随该调整件23同步相对该第一握柄21移动。
该第三虚拟转轴C3与该第二虚拟转轴C2彼此平行,该第三虚拟转轴C3至该第二虚拟转轴C2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二长度L2,该第二长度L2小于该第一长度L1的0.19倍,该第二长度L2小于该第一长度L1的0.15倍且该第二长度L2大于该第一长度L1的0.1倍,该第二长度L2在本实施例中小于该第一长度L1的0.14倍且该第二长度L2大于该第一长度L1的0.13倍。该第三虚拟转轴C3至该顶掣臂33相反于该第二握柄32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三长度L3,该第三长度L3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倍且该第三长度L3小于该第一长度L1的0.75倍,该第三长度L3在本实施例中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5倍且该第三长度L3小于该第一长度L1的0.7倍。
该弹性件34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夹颚32且位于该第一握柄21与该第二握柄32之间而该弹性件34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握柄21的两端之间,该弹性件34同时为该第二夹颚32与该第一握柄21提供拉力,该弹性件34在本实施例中为拉伸弹簧。
使用者要将该夹持装置10由锁固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必须将该第二握柄32往相反于该第一握柄21的方向推移,该夹持装置10凭借该第二握柄32与该顶掣臂33长度比例关系的配置,使用者在推移该第二握柄32时,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道即能够推动该第二握柄32并带动该顶掣臂33移动,使该夹持装置10顺利切换到释放状态,减轻使用者作业时的负担。
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案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该顶掣臂33a包括有一个限位件331a及一个顶掣件332a,该限位件331a的一端以该第三虚拟转轴C3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32a,该顶掣件332a的一端枢设于该限位件331a相反于该第二握柄32a的一端且该顶掣件332a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23a。本案第二个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在此则不再赘述。
该夹持装置10a由锁固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该限位件331a能够快速地相对该第二握柄32a枢转并立即推抵该第二握柄32a,以增加该第二握柄32a的开启速度,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发明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夹持器及一个第二夹持器,该第一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一握柄、一个第一夹颚及一个调整件,该第一夹颚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第一握柄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的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该第二夹持器连接于该第一夹持器,该第二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二夹颚及一个第二握柄,该第二夹颚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并与该第一夹颚彼此相对,该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夹颚相反于该第一夹持器的一侧且该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反于该第二夹颚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二虚拟转轴至该第二握柄相反于该第二夹颚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一长度,该第二夹持器具有一个顶掣臂,该顶掣臂的一端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的两端之间而该顶掣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第三虚拟转轴与该第二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三虚拟转轴至该第二虚拟转轴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9倍。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个第一夹持器,该第一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一握柄、一个第一夹颚及一个调整件,该第一夹颚固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第一握柄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
一个第二夹持器,该第二夹持器连接于该第一夹持器,该第二夹持器包括有一个第二夹颚及一个第二握柄,该第二夹颚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并与该第一夹颚彼此相对,该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夹颚相反于该第一夹持器的一侧,该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反于该第二夹颚的方向延伸,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二虚拟转轴至该第二握柄相反于该第二夹颚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一长度,该第二夹持器具有一个顶掣臂,该顶掣臂的一端以一个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的两端之间,该顶掣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第三虚拟转轴与该第二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三虚拟转轴至该第二虚拟转轴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9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5倍,且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1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14倍,且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13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虚拟转轴至该顶掣臂相反于该第二握柄一端的距离形成一个第三长度,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75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的0.65倍,且该第三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的0.7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至该第一夹颚相反于该第一握柄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总长度,该第一长度小于该总长度的0.8倍,且该第一长度大于该总长度的0.7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掣臂包括有一个限位件及一个顶掣件,该限位件的一端以该第三虚拟转轴为中心枢设于该第二握柄,该顶掣件的一端枢设于该限位件相反于该第二握柄的一端,该顶掣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该调整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器还具有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夹颚且位于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之间,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握柄的两端之间,该弹性件同时为该第二夹颚与该第一握柄提供拉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握柄相反于该第一夹颚的一端沿一个虚拟延伸线的轴向设有一个螺孔,该虚拟延伸线通过该第一夹颚,该调整件沿该虚拟延伸线的轴向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螺孔,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第一握柄转动并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第一夹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8763.0A CN106031999B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8763.0A CN106031999B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1999A true CN106031999A (zh) | 2016-10-19 |
CN106031999B CN106031999B (zh) | 2018-01-16 |
Family
ID=5715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8763.0A Active CN106031999B (zh) | 2015-03-18 | 2015-03-18 |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3199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7129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赵素如 | 越夹越紧的钳子 |
CN110259109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自锁钳子及具有其的铝模组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96561A1 (en) * | 2007-02-18 | 2008-08-21 | Ming-Chieh Wu | Locking Pliers |
US20120073409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Kuei-Chueh Hsiao | Locking pliers having both fast and fine adjustment to jaw spacing |
CN102873654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吴明杰 | 万能钳 |
CN103624725A (zh) * | 2012-08-20 | 2014-03-12 | 吴明杰 | 具配重的管钳结构 |
US20140251093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1 | Chiu-Chi LAI | Pincer structure |
-
2015
- 2015-03-18 CN CN201510118763.0A patent/CN1060319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96561A1 (en) * | 2007-02-18 | 2008-08-21 | Ming-Chieh Wu | Locking Pliers |
US20120073409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Kuei-Chueh Hsiao | Locking pliers having both fast and fine adjustment to jaw spacing |
CN102873654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吴明杰 | 万能钳 |
CN103624725A (zh) * | 2012-08-20 | 2014-03-12 | 吴明杰 | 具配重的管钳结构 |
US20140251093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1 | Chiu-Chi LAI | Pincer structur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7129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赵素如 | 越夹越紧的钳子 |
CN110259109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自锁钳子及具有其的铝模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31999B (zh) | 2018-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23775A3 (en) | Aortic cross clamp | |
CN203918820U (zh) | 大力钳 | |
EP2149429A3 (en) | Locking pliers | |
CA2723181A1 (en) | A portable tool utilizing compound leveraged actuation to reduce medicine solids | |
CN106031999A (zh) |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 |
CN207461248U (zh) | 管型单开式夹鱼器 | |
CN201230164Y (zh) | 带电作业钳 | |
CN102615600A (zh) | 一种快速台钳 | |
CN204123288U (zh) | 一种能维持夹紧状态的钳子 | |
CN105328594B (zh) | 大力钳 | |
CN202235541U (zh) | 动脉瘤夹及与其配合的动脉瘤夹放置钳 | |
CN201645348U (zh) | 具有定位装置的镊子 | |
CN201856202U (zh) | 一种水管钳 | |
CN202950564U (zh) | 一种烹饪器皿夹具 | |
CN202240977U (zh) | 快速直接扳动顶开握柄夹口的万能钳 | |
CN203973428U (zh) | 大力钳 | |
CN209200530U (zh) | 一种电力线路卡线器 | |
CN203266577U (zh) | 一种装订和起钉一体装置 | |
CN205999416U (zh) | 一种热处理钳 | |
CN208404820U (zh) | 紧丝钳 | |
TWM453567U (zh) | 鉗具握柄結構 | |
CN204542319U (zh) | 一种子宫肌瘤夹持器 | |
CN105269477A (zh) | 快速调整夹持力道的夹持装置 | |
CN204800572U (zh) | 紧密型起钉器 | |
CN204160345U (zh) | 一种自调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