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030854B - 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854B
CN106030854B CN201580009364.9A CN201580009364A CN106030854B CN 106030854 B CN106030854 B CN 106030854B CN 201580009364 A CN201580009364 A CN 201580009364A CN 106030854 B CN106030854 B CN 106030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battery pack
holding plate
battery
end sur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854A (zh
Inventor
藤原伸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30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07Measures or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attenuating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38Flexibility or fold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2Connection only in parall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车辆中的电池模块包括保持板。该保持板包括开口、第一端表面、第二端表面、支撑部分和脆弱部分。开口被配置为使得单体分别插入所述开口中。第一端表面配置为接收碰撞物体从第三方向碰撞过来的碰撞负荷。第二端表面位于第一端表面在保持板的第三方向上的对侧上。保持板被支撑部分所支撑,从而限定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表面和相邻构件之间的空间。脆弱部分配置为当脆弱部分接收碰撞负荷时使保持板沿着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破裂。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
援引并入
2014年2月20日提交的第2014-031081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摘要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碰撞的时候,保护包括在电池模块中的多个单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辆设置有用于积累电力以供给车辆驱动电动机的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设置有用于保护电池免受在车辆碰撞的时候的影响的保护结构。公开号为2003-45392(JP 2003-45392 A)的日本专利申请描述了配置为径向地夹持其电极端子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多个圆柱状单体的保持架。
然而,当保持架固定在该保持架的一个侧表面与车辆结构的壁表面完全接触的状态下时,圆柱形电池可能在车辆碰撞的时候变形。以下将参照图7描述这点。图7为电池模块的截面的示意图,其展示了在车辆碰撞的时候电池模块的行为。要注意的是,箭头F表示施加负荷的方向。
当负荷F施加到保持架201上时,保持架201被推向壁表面P。由于在保持架201和壁表面P之间没有间隙,因此保持架201被负荷F压碎,并且可能向单体202施加过大的压缩负荷。此外,如果由于在单体202的正上方上的负荷F使保持架201破裂,那么形成在破裂部分中的突出部分可能与单体形成点接触。这可能导致过大的压缩力施加到单体202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车辆中的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电池集合、第一母线、第二母线、保持板。所述电池集合包括多个单体。这些单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单体包括在该单体的两端部上的电极端子。所述单体的正极端子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平面中。所述电池集合至少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相邻。所述第一母线成对设置。所述第一母线配置为彼此平行地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多个单体的电极端子。所述第二母线成对设置。所述第二母线配置为彼此平行地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多个单体的电极端子。所述保持板包括开口、第一端表面、第二端表面、支撑部分和脆弱部分。所述开口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单体分别插入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端表面配置为接收碰撞物体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碰撞过来的碰撞负荷。第二端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端表面在所述保持板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对侧上。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保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部上。所述支撑部分配置为支撑所述保持板。所述保持板被支撑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限定所述第二端表面和相邻构件之间的空间。所述脆弱部分配置为当所述脆弱部分接收所述碰撞负荷时,使所述保持板沿着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破裂。
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支撑所述保持板的两个端部,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端表面相邻的位置处形成空间,从而可以抑制碰撞中的负荷集中在负荷点附近。这相应地分散了要施加到保持板上的负荷,从而可以防止保持板被压碎,以及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上。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脆弱部分,该脆弱部分配置为当其接收碰撞负荷时,使保持板沿着第一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破裂。因此,可以防止在保持板破裂的时候形成的突出部分与单体形成点接触,并且防止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上。此外,没有受第一和第二母线限制的部分用作保持板的破裂部分,因此,在车辆碰撞的时候,保持板容易破裂。
所述脆弱部分可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倾斜表面。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相对所述第三方向倾斜,并且朝向第一中间线延伸。所述第一中间线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线。所述第一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所述多个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槽的位置处的单体。所述第二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所述多个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槽的位置处的单体。所述第二槽包括第二倾斜表面。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相对所述第三方向倾斜,并且朝向第二中间线延伸。所述第二中间线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线。所述第三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所述多个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槽的位置处的单体。所述第四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所述多个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槽的位置处的单体。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保持板的中间线上的断面二阶矩减小,因此在相邻单体之间的中间位置,保持板更容易被破裂。
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可能均配置为使得单体行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齐。所述单体行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齐的多个单体所在的组。所述第一端表面包括朝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多个弯曲表面。单体中心可能位于第一线上。所述第一线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所述弯曲表面中的每一个弯曲表面的顶点的线。所述单体中心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观看时每个第五单体的中心。所述第五单体是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端表面的所述单体行的单体。根据这种结构,与弯曲表面碰撞的碰撞物体以沿着弯曲表面滑动的方式移动,因此负荷点可以与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单体的中心线分离,从而穿过单体中心。因此,可以防止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的描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为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着线Z1-Z2的电池模块的截面图;
图3为保持板的透视图;
图4为说明了在保持板破裂后保持板的截面图;
图5为保持板的截面图;
图6为保持板的截面图;
图7为说明了当碰撞负荷施加到保持板上的时候,侧表面完成固定至固定表面的保持板的行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图1为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着线Z1-Z2的电池模块的截面图。图3为保持板的透视图。X轴、Y轴和Z轴为彼此垂直的三个轴。X轴方向(第一方向的例子)为车辆高度方向。Y轴方向(第三方向的例子)为车辆行驶方向。Z轴方向(第二方向的例子)为车辆宽度方向。电池模块用作配置为收集电力以供给车辆驱动电动机的车载式电池,其可以设置在,例如,车辆的行李舱中。
参照附图,电池模块100包括电池集合1,在该电池集合1中,多个单体10以矩形排列,被容纳在模块壳体2中。模块壳体2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图2说明了下壳体的截面。下壳体可以固定至车辆的固定部分(例如,行李舱的地板)。单体11为圆柱形电池,其配置为使得发电元件容纳在以X轴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壳体中。二次电池,如镍金属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作单体10。此外,除了二次电池以外,也可以使用双电层电容器。
正极端子11形成在单体10在X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中,负极端子12形成在单体10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中。单体10的各正电极端子11位于包括Y-Z平面的同一平面上。单体10的各负极端子12位于包括Y-Z平面的同一平面上。
电池集合1由四个不同的电池组1A到1D构成。电池组1A和1B位于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位置。电池组1B和1C位于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位置。电池组1C和1D位于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位置。根据电池模块100所需的输出,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电池组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图1和2中,包括在电池组1A和1C中的单体10加影线展示,从而容易将电池组彼此区分。
电池组1A到1D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多个单体10。正母线61A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A中的单体10的正极端子11。负母线62A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A中的单体10的负极端子12。也就是说,包括在电池组1A中的多个单体10通过以这种方式成对设置的母线61A、62A彼此并联连接,从而被单元化。集合的负极端子71还连接至负母线62A。
正母线61B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单体10的正极端子11。负母线62B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单体10的负极端子12。也就是说,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多个单体10通过以这种方式成对设置的母线61B、62B彼此并联连接,从而被单元化。电池组1A的正母线61A通过连接母线73连接至电池组1B的负母线62B。需要注意到,当假定电池组1A为第一电池组,并且假定电池组1B为第二电池组时,第一母线由母线61A、62A构成,第二母线由母线61B、62B构成。
正母线61C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C中的单体10的正极端子11。负母线62C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C中的单体10的负极端子12。也就是说,包括在电池组1C中的多个单体10通过以这种方式成对设置的母线61C、62C彼此并联连接,从而被单元化。电池组1B的正母线61B通过连接母线74连接至电池组1C的负母线62C。需要注意到,当假定电池组1B为第一电池组,并且假定电池组1C为第二电池组时,第一母线由母线61B、62B构成,第二母线由母线61C、62C构成。
正母线61D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D中的单体10的正极端子11。负母线62D形成为在包括Y-Z平面的平面中延伸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至包括在电池组1D中的单体10的负极端子12。也就是说,包括在电池组1D中的多个单体10通过以这种方式成对设置的母线61D、62D彼此并联连接,从而被单元化。电池组1C的正母线61C通过连接母线75连接至电池组1C的负母线62D。集合的正极端子72连接至电池组1D的正母线61D。需要注意到,当假定电池组1C为第一电池组,并且假定电池组1D为第二电池组时,第一母线由母线61C、62C构成,第二母线由母线61D、62D构成。
保持板5形成为板的形状,具有开口21,每个单体10均插入该开口21中。开口21形成为沿着单体10的外周面表面的形状(更具体地,圆形),并且设置有数量与单体10的数量相同的开口21。然而,不是必须将保持板5的开口21的数量设置为与单体10的数量相同。例如,开口21中的一些开口可能设置为不保持单体10的开口,而用作将连接母线73到75从中穿过的空间。此外,可能连接保持径向上彼此相邻的单体10的开口,从而用作一个开口21。
保持板5可以由例如,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的材料,如铝合金,制成。因此,在充电和放电时由单体1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保持板5,从而可以抑制单体10之间的温度变化。在保持板5的开口21和单体10之间形成有绝缘层。例如,环氧树脂可以用作该绝缘层。
保持板5在Y轴负方向上的端部中形成有第一端表面51,在Y轴正方向上的端部中形成有第二端表面52。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在Z轴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成对的腿部5A(对应于支撑部分)。在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上形成有成对的凸缘部分2A。腿部5A在X轴方向上层叠凸缘部分2A上,并且通过固定构件的使用连接至凸缘部分2A,以致电池模块100可以固定至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也就是说,保持板5由两端支撑的梁结构支撑,在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和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之间形成空间S。在这种情况下,相邻构件是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
参照图2和3,在保持板5的第一端表面51上形成有作为脆弱部分的第一槽51A、51B、51C。第一槽51A形成在与电池组1A和1B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槽51B形成在与电池组1B和1C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槽51C形成在与电池组1C和1D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
在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上形成有作为脆弱部分的第二槽52A、52B、52C。第二槽52A形成在与电池组1A和1B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二槽52B形成在与电池组1B和1C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二槽52C形成在与电池组1C和1D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
参照图2和4,以下描述在车辆碰撞的时候电池模块的行为。图4对应于图2,其说明了在保持架破裂之后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图4中没有说明模块壳体2。本实施例假定了来自车辆后侧的碰撞(所谓的后部碰撞)。现在参照图2,当向保持板5的第一端表面51施加负荷F时,保持板5被推向空间S。由于保持板5由两端支撑的梁结构支撑,因此,具有腿部5A作为支点的力矩起作用,从而保持板5朝向空间S弯曲。
这里,用于保持板5的压铸金属(即,铝合金)具有相对于压力应用很小的延伸率。因此,在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弯曲以抵接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之前,由于作用在Z轴方向上的拉伸应力在第二槽52B中产生裂缝。当进一步施加负荷F到其上时,裂缝从第二槽52B向第一槽51B发展,因此保持板5沿着电池组1B和电池组1C之间的边界破裂。
这里,例如,在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完全由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2C支撑的情况下,压力集中在负荷F的正下方,因此保持板5被压碎,过大的负荷施加到单体10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由于保持板5由两端支撑的梁结构支撑,因此力矩在整个保持板5上起作用,从而可以分散负荷F。
接着将描述为什么槽形成作为与彼此相邻的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理由。作为对比例,考虑在由图1中的交替的一长两短虚线N1所表示的位置(也就是与电池组1B的内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槽的结构。然而,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多个单体10由成对的母线61B、62B单元化。因此,为了在这个位置使保持板5破裂,必须断开母线61B、62B与单体10的连接。当在母线61B、62B连接至单体10的状态下进一步施加负荷F时,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单体10有保持板5施压,抑制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10上。此外,在第二槽52B中造成的裂缝可能部分地朝向单体10发展,以致在破裂部分中形成的凸起部分可能与单体10形成点接触。这可能导致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槽形成在于彼此相邻的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避免了单元化的电池组的区域(即,不被母线61A到62D限制的区域)被认为是预期破裂的部分。这使得在防止超负荷施加到单体10上的同时使保持板5破裂。
此外,作为另一对比例,考虑在由图1中的交替的一长两短虚线N2所表示的位置(即,在Y轴方向上与单体10对齐的位置)上形成槽的结构。然而,在这种结构中,裂缝可能从槽向单体10发展,以致在破裂部分中形成的突起部分可能与单体10点接触。这可能导致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槽形成在与彼此相邻的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在不穿过单体10的路径中使保持板5破裂。
需要注意到,当负荷F被施加到第一槽51A的附近时,裂缝在第一槽51A和第二槽52A之间发展,以致可以使保持板5沿着电池组1A和电池组1B之间的边界破裂。当负荷F被施加到第一槽51C的附近时,裂缝在第一槽51C和第二槽52C之间发展,以致可以使保持板5沿着电池组1C和电池组1D之间的边界破裂。
这里,可以在第一槽51B中形成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表面511B。第一倾斜表面511B朝向在Y轴方向延伸的中间线延伸,以致穿过在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多个单体10中的位于最靠近第一槽51B的位置处的单体10和在包括在电池组1C中的多个单体10中的位于最靠近第一槽51B的位置处的单体10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一倾斜表面511B可以以跨过中间线的对称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表面511B是平整表面,但是可能是弯曲表面。第一槽51A、51C具有和第一槽51B相同的形状,因此这里不再重复对它们的描述。
可以在第二槽52B中形成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表面521B。第二倾斜表面521B朝向在Y轴方向延伸的中间线延伸,以致穿过在包括在电池组1B中的多个单体10中的位于最靠近第二槽52B的位置处的单体10和在包括在电池组1C中的多个单体10中的位于最靠近第二槽52B的位置处的单体10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二倾斜表面521B可以以跨过中间线的对称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倾斜表面521B是平整表面,但是可能是弯曲表面。第二槽52A、52C具有和第二槽52B相同的形状,因此这里不再重复对它们的描述。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减小了在保持板5的中间线上的区域的第二力矩,因此保持板5容易在相邻单体10之间的中间位置破裂。因而,在破裂的时候导致的裂缝难以通过单体10发展。此外,当负荷F被施加到第一倾斜表面511B上时,碰撞物体可以在接近沿着第一倾斜表面511B的中间线的方向上以滑动的方式移动。因而,这可以用较小的断面二阶矩将负荷点移动到中间线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腿部5A形成在保持板5的第二端表面52上。然而,只要保持板5可以由两端支撑的梁结构支撑,腿部可能形成在其他位置。图5为描述了变形例的腿部的截面图,其对应于图2。腿部5B形成在Z轴方向上的保持板5的端表面上。凸缘部分2B形成在Z轴方向上的模块壳体2的内表面上。通过用固定构件将腿部5B连接到凸缘部分2B上,由两端支撑的梁结构支撑电池模块100。根据该变形例的结构,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此外,图5说明了槽的变形例。这里,在电池组1A中对齐在Z轴方向上的多个单体10被认为是单体行1a,在电池组1B中对齐在Z轴方向上的多个单体10被认为是单体行1b,在电池组1C中对齐在Z轴方向上的多个单体10被认为是单体行1c,并且在电池组1D中对齐在Z轴方向上的多个单体10被认为是单体行1d。
大槽53(对应于第一槽)、小槽54和连续部分55均由在第一端表面51上的弯曲表面构成。大槽53和小槽54形成为在Y轴方向上突起,连续部分55形成为在Y轴方向上朝向大槽53和小槽54的相对侧凸起。需要注意的是,连续部分55对应于在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弯曲表面。大槽53形成为与相邻的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小槽54形成在与在同一电池组中的Z轴方向上相邻的单体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大槽53形成为使得其深度在Y轴方向上大于小槽54在Y轴方向上的深度。通过形成具有深度比小槽54的深度更大的大槽53,可以采用大槽53作为破裂的起点,沿着相邻电池组之间的边界使保持板5破裂。
连续部分55形成在连续部分55连接在Z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大槽53(或小槽52)和小槽52的位置处。这里,每个连续部分55的弯曲表面的顶点位于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单体的中心上,从而穿过包括在位于第一端表面51附近的单体行1a到1d中的每一个的每个单体10的中心。单体中心表示当从X轴方向看去单体10的中心,即,单体10的径向中心。
根据上述结构,与连续部分55的弯曲表面的顶点碰撞的碰撞物体可以朝向大槽53(小槽54)的弯曲表面的顶部滑动。因而,碰撞负荷的有效负荷中心可以移动到在Y轴方向上避免单体10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在破裂的时候形成的突出部分与单体10形成点接触,并且防止过大的负荷被施加到单体10上。此外,由于连续部分55由弯曲表面构成,因此增大了保持板5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抑制单体10的退化。需要注意到,形成在第二端表面52上的大槽56、小槽57和连续部分58分别具有与形成在第一端表面51上的大槽53、小槽54和连续部分55相同的形状,因此不再重复对它们的描述。
参照图6,其描述了脆弱部分的变形例。图6为根据该变形例的电池模块的截面图,其对应于图2。保持板5具有多个在X轴方向上穿透其中的通孔59,并且这些通孔59均沿着相邻电池组的边界形成。根据该变形例的结构,沿着电池组之间的边界形成刚度低的脆弱部分,从而在车辆碰撞的时候,可以沿着相邻电池组之间的边界使保持板5破裂。此外,作为另一个变形例,可以通过沿着相邻电池组之间的边界在包括Y-Z平面的保持板5的端表面上形成槽而形成脆弱部分。

Claims (4)

1.电池模块,其设置在车辆中,所述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集合,其包括多个单体,这些单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单体中的每一个单体包括在所述多个单体中的每一个单体的两个端部上的电极端子,所述多个单体中的每一个单体的正极端子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平面中,所述电池集合至少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相邻;
成对设置的第一母线,所述第一母线配置为彼此平行地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
成对设置的第二母线,所述第二母线配置为彼此平行地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以及
保持板,其包括:
开口,其配置为使得所述单体分别插入所述开口中;
第一端表面,其配置为接收碰撞物体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碰撞过来的碰撞负荷;
第二端表面,其位于所述第一端表面在所述保持板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对侧上;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保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部上,所述支撑部分配置为支撑所述保持板,所述保持板被支撑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限定所述第二端表面和相邻构件之间的空间;以及
脆弱部分,其配置为当所述脆弱部分接收所述碰撞负荷时,使所述保持板沿着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破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部分包括:
第一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及
第二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表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边界相对应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倾斜表面,
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相对所述第三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朝向第一中间线延伸,
所述第一中间线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线,
所述第一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槽的位置处的单体,
所述第二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槽的位置处的单体,
所述第二槽包括第二倾斜表面,
所述第二倾斜表面相对所述第三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倾斜表面朝向第二中间线延伸,
所述第二中间线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线,
所述第三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槽的位置处的单体,并且,
所述第四单体是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所述单体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槽的位置处的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均配置为使得多个单体行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对齐,
所述多个单体行中的每一个单体行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齐的所述多个单体所在的组,
所述第一端表面包括朝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多个弯曲表面,
单体中心位于第一线上,
所述第一线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以穿过所述多个弯曲表面中的每一个弯曲表面的顶点的线,
所述单体中心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观看时第五单体中每一个的中心,
所述第五单体是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一端表面的所述单体行的单体。
CN201580009364.9A 2014-02-20 2015-02-17 电池模块 Active CN106030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1081A JP6032222B2 (ja) 2014-02-20 2014-02-20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031081 2014-02-20
PCT/IB2015/000172 WO2015124989A1 (en) 2014-02-20 2015-02-17 Battery modu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854A CN106030854A (zh) 2016-10-12
CN106030854B true CN106030854B (zh) 2018-09-25

Family

ID=5268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364.9A Active CN106030854B (zh) 2014-02-20 2015-02-17 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3743B2 (zh)
JP (1) JP6032222B2 (zh)
CN (1) CN106030854B (zh)
DE (1) DE112015000913B4 (zh)
WO (1) WO2015124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6107089U1 (de) 2016-12-16 2017-01-13 Trelleborg Sealing Solutions Germany Gmbh Batteriehalter für stabförmige Batterien sowie Batteriemodul,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mobilitätsanwendungen
DE102016124705A1 (de) 2016-12-16 2018-06-21 Trelleborg Sealing Solutions Germany Gmbh Batteriehalter für stabförmige Batterien sowie Batteriemodul,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mobilitätsanwendungen
JP6565940B2 (ja) * 2017-01-17 2019-08-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DE102018202191A1 (de) 2018-02-13 2019-08-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mehreren Batteriemodulen
JP7078892B2 (ja) * 2018-03-14 2022-06-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KR102313023B1 (ko) * 2018-11-29 2021-10-1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11967724B2 (en) * 2020-10-06 2024-04-23 Rivian Ip Holdings, Llc Battery module support beam
JP7658173B2 (ja) * 2021-05-25 2025-04-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構造
WO2024005075A1 (ja) 2022-06-30 2024-0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EP4550549A1 (en) 2022-06-30 2025-05-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nergy storage module, energy storage pack, and vehic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1251A (zh) * 2007-09-06 2010-02-0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02456908A (zh) * 2010-10-26 2012-05-16 索尼公司 电池组
CN202839788U (zh) * 2012-09-18 2013-03-27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固定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4901A (ja) 1996-04-18 1997-10-31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保持装置
JP3851124B2 (ja) 2001-07-31 2006-11-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の電源装置とこの電源装置を搭載する自動車
JP4127501B2 (ja) * 2002-11-19 2008-07-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電池パック
JP4817764B2 (ja) * 2005-08-31 2011-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8193770B2 (en) 2007-12-25 2012-06-05 BYD Co. Ltd Battery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n over-current/over-temperature protective feature
JP5466906B2 (ja) 2009-09-18 2014-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232280A (ja) * 2010-11-22 2013-11-14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の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WO2012073403A1 (ja) * 2010-11-30 2012-06-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5807488B2 (ja) * 2011-09-28 2015-1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ホルダ、電池収納ケース、電池パック、蓄電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動車両
JP5899420B2 (ja) * 2012-03-16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035963B2 (ja) 2012-08-02 2016-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US20160315299A1 (en) * 2013-12-26 2016-10-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Battery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1251A (zh) * 2007-09-06 2010-02-0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
CN102456908A (zh) * 2010-10-26 2012-05-16 索尼公司 电池组
CN202839788U (zh) * 2012-09-18 2013-03-27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固定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0913T5 (de) 2016-11-17
JP6032222B2 (ja) 2016-11-24
WO2015124989A1 (en) 2015-08-27
JP2015156320A (ja) 2015-08-27
CN106030854A (zh) 2016-10-12
DE112015000913B4 (de) 2023-06-22
US20170229689A1 (en) 2017-08-10
US10283743B2 (en)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854B (zh) 电池模块
US11621452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battery module
EP3686956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bus bar, and battery pack
KR102162968B1 (ko) 확장형 배터리 모듈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US20210050568A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mounting structure
JP6650674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US20150171405A1 (en) Battery module
US20170194676A1 (en) Power source device
EP2538466A2 (en)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ensing members with novel structure
US10090508B2 (en) Current breaking structure of battery system
KR20210074779A (ko) 인근 모듈로의 가스 이동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전지 모듈
JP6295943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車載構造
US10461382B2 (en) Receptacle for a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having such a receptacle
US10680216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KR101381098B1 (ko) 저속 충격 하중에 대한 손상성 및 수리성을 향상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KR102436424B1 (ko) 이차 전지
KR101684311B1 (ko) 크래쉬 빔을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전지팩
JP6612893B2 (ja) 組電池
KR101797690B1 (ko) 절연 돌출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버스 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7241291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KR20140003909A (ko) 저속 충격 하중에 대한 손상성 및 수리성을 향상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JP2018005996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50112917A (ko) 연결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230075888A (ko) 셀 프레임의 유동을 억제할 수 있는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KR20210089935A (ko) 플랜지 형태의 홀딩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