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3485B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23485B CN106023485B CN201610549307.6A CN201610549307A CN106023485B CN 106023485 B CN106023485 B CN 106023485B CN 201610549307 A CN201610549307 A CN 201610549307A CN 106023485 B CN106023485 B CN 106023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lamp
- book
- motor
- p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0036—Checkout procedures
- G07G1/0045—Checkout procedures with a code reader for reading of an identifying code of the article to be registered, e.g. barcode reader or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RFID] read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 G07G1/14—Systems including one or more distant stations co-operating with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化借阅与归还、方便图书馆图书管理。它包括读卡单元和录入单元,读卡单元和录入单元并联后依次连接有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传输单元还连接有书架;还包括有网络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连接;识别单元还连接有还书单元和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通过读卡单元、录入单元、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等的配合,能够自动化借阅与归还图书、方便图书馆图书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能够自动化借阅与归还、方便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数据库的运用,现有图书馆都采用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对图书信息及借阅信息进行登记与管理。然而,现有方式中却难以实现对图书的自动化式借阅与归还。均需要配置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借阅或归还情况进行登记,然后取下或放回置对应书架上。最终在借还图书的过程中,即增加了人工成本,又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借阅与归还、方便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包括读卡单元和录入单元,所述的读卡单元和录入单元并联后依次连接有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所述的传输单元还连接有书架;还包括有网络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的识别单元还连接有还书单元和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称重模块、自动翻页装置以及录像装置,所述的自动翻页装置包括竖板,在该竖板上部左侧安装有转动电机,在该竖板上部右侧铰接有连杆;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转动臂,该转动臂与连杆的位置对应,在转动臂和连杆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一端伸出转动臂,并配合有相应的翻页电机;在所述的转动杆中部套装有翻页传动轮,在竖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转动电机和翻页电机的翻页停止开关、以及翻页启动开关。
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书架、轨道和传输装置,在书架上设置有与轨道连接的升降平台;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连接的夹具模块、移动平台以及移动控制器;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移动轮和与该移动轮配合的移动轮控制器以及平台电机,所述的移动轮与轨道配合。
所述的夹具模块包括夹具、夹具转动杆以及夹具控制器;所述的夹具控制器下端与移动轮控制器配合,上端与夹具转动杆连接,所述的夹具连接在夹具转动杆的末端。
所述的夹具包括底板、夹条、夹紧电机以及夹紧传动轮,所述的底板上面设置有连接头,下面与夹条连接;所述的夹条为两组,每组夹条中包括一个固定板和一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同一侧,且两个移动板之间连接有中间板;所述的夹紧电机设置底板上,该夹紧电机的转轴端部与中间板螺纹配合;所述的底板的下面还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与该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槽与转轴平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通过读卡单元、录入单元、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等的配合,能够自动化借阅与归还图书、方便图书馆图书管理。
(2)通过识别单元与检测单元的协同工作,运用称重模块可对归还的图书进行符合性核查,结合自动翻页装置和录像装置,可对归还图书的完整性进行记录备案,进而可降低读者对图书的损伤。
(3)设置有轨道、升降平台、夹具等,能够方便地归还和借出,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一种借书时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一种还书时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自动翻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夹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传输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读卡单元,2、借还单元,3、识别单元,6、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7、图书,2-1、借书单元,2-2、还书单元,4-1、称重模块,4-2、自动翻页装置,4-3、录像装置,4-2-1、转动电机,4-2-2、柱形弹簧,4-2-3、转动臂,4-2-4、翻页电机,4-2-5、翻页停止开关,4-2-6、翻页传动轮,4-2-7、翻页启动开关,5-1、轨道,5-2、传输装置,5-1-1、升降平台,5-2-1、夹具模块,5-2-2、移动平台,5-2-3、移动控制器,5-2-1-1、夹具,5-2-1-2、夹具转动杆,5-2-1-3、夹具控制器,5-2-1-1-1、夹条,5-2-1-1-2、夹紧电机,5-2-1-1-3、夹紧传动轮,5-2-2-1、移动轮,5-2-2-2、移动轮控制器,5-2-2-3、平台电机,8-1、显示器,8-2、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包括读卡单元1和录入单元,所述的读卡单元1和录入单元并联后依次连接有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所述的传输单元还连接有书架;还包括有网络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的识别单元还连接有还书单元和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连接。借书时,读者将借阅卡放置于读卡单元1读取信息后,通过录入单元选择查询和确认待借/还图书7信息后,由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对录入信息后进行识别后将此信息经网络单元传递至数据单元,根据需要控制系统的运行,即选择借书时,先是根据待借阅图书7的位置信息控制传输单元中传输装置到图书7放置书架进行调取,再将图书7转移至识别单元,由识别单元对该图书7进行条码等扫描,将扫描信息与读者录入的待借阅图书7信息进行比较,信息无误后一方面对借阅信息进行登记记录,一方面将图书7传递至取书区,供读者取阅,完成自动式借阅。同理,当选择归还图书7时,先由识别单元对归还图书7的信息进行识别,在通过检测单元的称重模块进行称重,将称重信息与图书7原有信息进行比较,相符后一方面对归还信息进行登记记录,一方面将图书7传递至检测单元的自动翻页装置及录像装置区域,由该装置对图书7进行自动翻页,通完成对图书7外观、内容的录像,记录有无破损、笔记划痕等情况。翻页后图书7被传递至传输单元,由传输装置将该图书移动至其原始对应的位置,进行存放,完成自助式归还。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借书单元2-1和还书单元2-2统称借还单元2。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通过无线连接,可以大大滴减小线路布置复杂影响传输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称重模块4-1、自动翻页装置4-2以及录像装置4-3,所述的自动翻页装置4-2包括竖板,在该竖板上部左侧安装有转动电机4-2-1,在该竖板上部右侧铰接有连杆;所述的转动电机4-2-1的转轴上连接有转动臂4-2-3,该转动臂4-2-3与连杆的位置对应,在转动臂4-2-3和连杆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一端伸出转动臂4-2-3,并配合有相应的翻页电机4-2-4;在所述的转动杆中部套装有翻页传动轮4-2-6,在竖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转动电机4-2-1和翻页电机4-2-4的翻页停止开关4-2-5、以及翻页启动开关4-2-7。通过识别单元与检测单元的协同工作,运用称重模块4-1可对归还的图书7进行符合性核查,结合自动翻页装置4-2和录像装置4-3,可对归还图书7的完整性进行记录备案,进而可降低读者对图书7的损伤。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书架、轨道5-1和传输装置5-2,在书架上设置有与轨道5-1连接的升降平台5-1-1;所述的传输装置5-2包括从上到下连接的夹具模块5-2-1、移动平台5-2-2以及移动控制器5-2-3;所述的移动平台5-2-2包括移动轮5-2-2-1和与该移动轮5-2-2-1配合的移动轮控制器5-2-2-2以及平台电机5-2-2-3,所述的移动轮5-2-2-1与轨道5-1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夹具模块5-2-1包括夹具5-2-1-1、夹具转动杆5-2-1-2以及夹具控制器5-2-1-3;所述的夹具控制器5-2-1-3下端与移动轮控制器5-2-2-2配合,上端与夹具转动杆5-2-1-2连接,所述的夹具5-2-1-1连接在夹具转动杆5-2-1-2的末端。设置有轨道5-1、升降平台5-1-1、夹具5-2-1-1等,能够方便地归还和借出图书7,提高了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夹具5-2-1-1包括底板、夹条5-2-1-1-1、夹紧电机5-2-1-1-2以及夹紧传动轮5-2-1-1-3,所述的底板上面设置有连接头,下面与夹条5-2-1-1-1连接;所述的夹条5-2-1-1-1为两组,每组夹条5-2-1-1-1中包括一个固定板和一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同一侧,且两个移动板之间连接有中间板;所述的夹紧电机5-2-1-1-2设置底板上,该夹紧电机5-2-1-1-2的转轴端部与中间板螺纹配合;所述的底板的下面还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与该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槽与转轴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借阅图书7时借书人员将借阅卡放置于读卡单元1上后,图书管理员通过操作录入单元8进行查阅和输入待借阅图书7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获得信息后,经网络单元调取数据单元中该图书7的位置信息,再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控制传输单元5移动,即传输装置5-2由其移动平台5-2-2经轨道5-1移动至待借阅图书7的存放位置,到达图书7放置位置后,先由移动控制器5-2-3控制夹具控制器5-2-1-3转动夹具转动杆5-2-1-2,使夹具5-2-1-1靠近图书7,再由夹具模块5-2-1中夹具控制器5-2-1-3控制夹紧电机5-2-1-1-2经夹紧传动轮5-2-1-1-3使夹条5-2-1-1-1夹紧待调取的图书7,由夹具控制器5-2-1-3控制夹紧转动杆5-2-1-2上移后再转动,使图书7从书架取出。然后,由移动平台5-2-2移动图书7经轨道5-1传递至借书单元2-1的导向槽,触发到相应行程开关后移动平台停止,同时夹具模块5-2-1的夹条5-2-1-1-1松开,再由传递模块4-4将图书7传递至识别单元3区域,由识别单元3对调取的图书7进行信息扫描,根据扫描信息与录入的借阅图书7信息进行比较,信息符合后一方面将此信息传递至数据单元完成借阅信息的登记,一方面继续由传递模块4-4将图书7传递至借书单元的取书区,最终由读者自行取阅图书7,完成图书7的自助式借阅。
归还图书7时:还书人员将借阅卡放置与读卡单元1,通过录入单元8录入待归还图书7信息后,将待归还图书7放置于还书单元2-2(见图5),识别单元3对图书7进行信息识别,经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从数据单元获得该图书7的信息(位置信息、重量信息等)后,先由检测单元4中的称重模块4-1对图书7进行称量,并将称量信息与图书7原有信息进行对比,相符后一方面完成归还图书7的登记,一方面启动传递模块4-4将图书7传递至自动翻页装置区域4-2。如图6所示,当图书7一端触碰到该装置的自动翻页启动开关4-2-7时,传递模块4-4停止运行,自动翻页装置4-2启动运行,同时录像装置4-3也启动运行进行录像。转动电机4-2-1转动后经柱形弹簧4-2-2控制转动臂4-2-3使翻页传动轮4-2-6与图书7紧密接触,同时翻页电机4-2-4运行带动翻页传动轮4-2-6对书本进行自动翻页。完成翻页时,转动臂4-2-3与翻页停止开关4-2-5接触,翻页电机4-2-4停止运行,转动电机4-2-1逆向转动使转动臂4-2-3与翻页停止开关4-2-5分离,恢复至初始状态。完成翻页录像后,图书7经平台滑入导向槽,再由传递模块4-4使其移动至传动单元区域。达到该区域后触碰到传动单元启动开关后,传输装置5-2中的夹具模块5-2-1按上述取书过程的方式对图书7进行夹紧。夹紧后,由移动平台5-2-2将图书7延轨道5-1移动至对应的书架。当移动装置到达对应书架位置后,移动控制器5-2-3控制夹具控制器5-2-1-3由夹具转动杆5-2-1-2对夹具5-2-1-1进行转动,进而使图书7置于书架中。然后再通过控制使夹具5-2-1-1中夹条分离,完成图书7的存放。最后控制夹具5-2-1-1恢复存放前位置,再通过控制使传动装置返还至原始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过程中,在遇到轨道交叉时,本系统的移动平台5-2-2通过控制移动轮控制器5-2-2-2对移动轮5-2-2-1进行转向控制,进而满足不同方向的移动。在遇到存取上层图书7时,本系统通过在纵向轨道上设置升降平台5-1-1,其通过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控制。具体实施方式为,当移动平台到达纵向轨道时,移动平台5-2-2停止运行,由升降平台5-1-1将传输装置升起,移动至所需层书架,到达相应层数后,再由移动平台5-2-2中移动轮5-2-2-1进行移动,最终到达上层书架。同理,上述过程中,当需要存取书架相对面图书7,可通过控制移动平台5-2-2中的平台电机5-2-2-3,由其控制传输装置的整体方向,最终实现相反书架中对图书7的存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卡单元(1)和录入单元,所述的读卡单元(1)和录入单元并联后依次连接有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传输单元、识别单元以及借书单元,所述的传输单元还连接有书架;还包括有网络单元、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的识别单元还连接有还书单元和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连接;
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称重模块(4-1)、自动翻页装置(4-2)以及录像装置(4-3),所述的自动翻页装置(4-2)包括竖板,在该竖板上部左侧安装有转动电机(4-2-1),在该竖板上部右侧铰接有连杆;所述的转动电机(4-2-1)的转轴上连接有转动臂(4-2-3),该转动臂(4-2-3)与连杆的位置对应,在转动臂(4-2-3)和连杆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一端伸出转动臂(4-2-3),并配合有相应的翻页电机(4-2-4);在所述的转动杆中部套装有翻页传动轮(4-2-6),在竖板上还设置有控制转动电机(4-2-1)和翻页电机(4-2-4)的翻页停止开关(4-2-5)、以及翻页启动开关(4-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单元分别与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6)、故障单元、数据单元以及管理单元通过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书架、轨道(5-1)和传输装置(5-2),在书架上设置有与轨道(5-1)连接的升降平台(5-1-1);所述的传输装置(5-2)包括从上到下连接的夹具模块(5-2-1)、移动平台(5-2-2)以及移动控制器(5-2-3);所述的移动平台(5-2-2)包括移动轮(5-2-2-1)和与该移动轮(5-2-2-1)配合的移动轮控制器(5-2-2-2)以及平台电机(5-2-2-3),所述的移动轮(5-2-2-1)与轨道(5-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模块(5-2-1)包括夹具(5-2-1-1)、夹具转动杆(5-2-1-2)以及夹具控制器(5-2-1-3);所述的夹具控制器(5-2-1-3)下端与移动轮控制器(5-2-2-2)配合,上端与夹具转动杆(5-2-1-2)连接,所述的夹具(5-2-1-1)连接在夹具转动杆(5-2-1-2)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5-2-1-1)包括底板、夹条(5-2-1-1-1)、夹紧电机(5-2-1-1-2)以及夹紧传动轮(5-2-1-1-3),所述的底板上面设置有连接头,下面与夹条(5-2-1-1-1)连接;所述的夹条(5-2-1-1-1)为两组,每组夹条(5-2-1-1-1)中包括一个固定板和一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同一侧,且两个移动板之间连接有中间板;所述的夹紧电机(5-2-1-1-2)设置在底板上,该夹紧电机(5-2-1-1-2)的转轴端部与中间板螺纹配合;所述的底板的下面还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与该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槽与转轴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49307.6A CN106023485B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49307.6A CN106023485B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23485A CN106023485A (zh) | 2016-10-12 |
CN106023485B true CN106023485B (zh) | 2018-03-02 |
Family
ID=5711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4930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3485B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234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7046A (zh) * | 2018-06-27 | 2018-11-09 | 华北理工大学 | 一种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80977A (en) * | 1987-09-08 | 1988-11-01 | Maddak, Inc. | Page turning apparatus |
JP2003231378A (ja) * | 2002-02-08 | 2003-08-19 | Nidec Copal Corp | 冊子めくり装置 |
CN101908251B (zh) * | 2009-06-05 | 2012-10-10 | 东莞市树煜智能图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图书馆服务站及其操控方法 |
CN101929936A (zh) * | 2010-06-25 | 2010-12-29 | 尚超 | 图书缺损自动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CN103093554B (zh) * | 2011-11-03 | 2015-10-28 | 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流动图书馆系统 |
CN103295033B (zh) * | 2012-03-02 | 2016-07-13 | 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图书自检系统和方法 |
-
2016
- 2016-07-13 CN CN201610549307.6A patent/CN1060234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23485A (zh) | 201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42689B (zh) | 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 | |
CN103218881B (zh) | 预约式图书管理系统 | |
JP3395061B2 (ja) | 図書館の蔵書自動出納システムと図書館の蔵書出納ロボットならびに図書館の蔵書出納ロボットのハンド機構 | |
CN101515391A (zh) | 基于闭架书库的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 | |
CN101551665A (zh) | 基于闭架光盘库的自动化光盘管理系统 | |
CN112093353B (zh) | 一种智能图书搬运整理上架机器人及其搬运整理上架方法 | |
CN102982625B (zh) | 24小时自助还书装置及方法 | |
CN103208158A (zh) | 全自动存储及借阅书库 | |
CN103204341A (zh) | 全自动书库 | |
CN113142822B (zh) | 一种具有图书整理机构的智能书架 | |
CN106023485B (zh)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化借还控制系统 | |
CN205080671U (zh) | 一种街区图书馆 | |
CN211225002U (zh) | 一种智能型档案密集架系统 | |
CN203111910U (zh) | 全自动书库 | |
CN116151281A (zh) | 一种图书馆借书智能管理系统 | |
CN205862474U (zh)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自动翻页装置 | |
CN110921174B (zh) | 用于图书馆获取书籍装置 | |
CN101779864B (zh) | 图书馆自助查错整理装置 | |
CN205739035U (zh) | 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传送夹取装置 | |
CN206378937U (zh) | 图书馆自助服务终端机 | |
CN205701506U (zh) | 图书编目加工后入库分拣车 | |
CN203102457U (zh) | 全自动存储及借阅书库 | |
CN102103773A (zh) | 一种无人图书馆借阅系统 | |
CN207861135U (zh) | 智能图书馆 | |
CN2822804Y (zh) | 文献资料智能排架分检运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