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9689B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19689B CN106019689B CN201610575654.6A CN201610575654A CN106019689B CN 106019689 B CN106019689 B CN 106019689B CN 201610575654 A CN201610575654 A CN 201610575654A CN 106019689 B CN106019689 B CN 1060196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er
- display panel
- angle compensation
- polarization direction
- absorption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2284 Cellulose triacet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2r,3r,4s,5r,6s)-4,5-diacetyloxy-3-[(2s,3r,4s,5r,6r)-3,4,5-triacetyloxy-6-(acetyloxymethyl)oxan-2-yl]oxy-6-[(2r,3r,4s,5r,6s)-4,5,6-triacetyloxy-2-(acetyloxymethyl)oxan-3-yl]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O([C@@H]1O[C@@H]([C@H]([C@H](OC(C)=O)[C@H]1OC(C)=O)O[C@H]1[C@@H]([C@@H](OC(C)=O)[C@H](OC(C)=O)[C@@H](COC(C)=O)O1)OC(C)=O)COC(=O)C)[C@@H]1[C@@H](COC(C)=O)O[C@@H](OC(C)=O)[C@H](OC(C)=O)[C@H]1OC(C)=O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tri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CC(O)=O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贴附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形成对称轴包括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本发明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本发明用于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示例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模组和背光源。
相关技术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下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且上偏光的吸收轴与下偏光片的吸收轴垂直,上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也即是吸收轴的长度方向)和下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中存在与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其中,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垂直,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中的任意一个偏光片,显示面板包括对盒成形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充填在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上包括采用摩擦(英文:Rubbing)工艺形成的配向槽,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布在配向槽中,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也即是配向槽的长度方向。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受偏光片制作工艺的影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偏光片容易沿吸收轴方向收缩,收缩产生的收缩力带动与偏光片接触的显示面板的表面收缩,导致显示面板发生翘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
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且所述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所述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所述第一吸收轴为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所述第二吸收轴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和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
当所述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到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TAC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
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下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
提供第一偏光片;
提供第二偏光片;
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使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且所述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所述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所述第一吸收轴为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所述第二吸收轴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和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
当所述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所述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使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到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TAC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
所述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所述上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将所述下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0的俯视图,参见图1-1,该显示装置0包括:显示模组00和背光源(图1中未示出)。
显示模组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001、上偏光片002和下偏光片(图1中未示出),显示面板001的板面、上偏光片002的板面和下偏光片的板面的形状都可以为矩形,平行于矩形的短边的方向可以为x轴方向,平行于矩形的长边的方向可以为y轴方向。上偏光片002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出光侧,下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入光侧,且上偏光002的吸收轴A1与下偏光片的吸收轴A2垂直,上偏光002的吸收轴方向(吸收轴A1的长度方向)和下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吸收轴A2的长度方向)中存在与显示面板001的摩擦方向C平行的方向,该显示面板001的摩擦方向C与y轴方向平行。示例地,如图1-1所示,下偏光片的吸收轴A2的长度方向与摩擦方向C平行,如图1-2所示,上偏光片002的吸收轴A1的长度方向与摩擦方向C平行。
在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0中,上偏光002的吸收轴A1平行于矩形的短边,下偏光的吸收轴A2平行于矩形的长边,当上偏光002沿上偏光002的吸收轴方向收缩,下偏光片沿下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收缩时,下偏光片的收缩力大于上偏光002的收缩力,导致作用在显示面板001的入光面的收缩力大于作用在显示面板001出光面的收缩力,显示面板001的边缘向下(向显示面板的入光面所在侧)翘起,进而导致显示面板001的中间向上(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在侧)凸出。示例地,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0的剖面图,参见图1-3,显示装置0包括显示模组00和背光源01,显示模组00包括:显示面板001、上偏光片002和下偏光片003,显示面板001可以包括阵列基板0011和彩膜基板0012,上偏光片002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出光侧(上偏光片002贴附在彩膜基板0012上),下偏光片003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入光侧(下偏光片003贴附在阵列基板0011上),背光源01设置在下偏光片003远离显示面板001的一侧,由于下偏光片003的收缩力大于上偏光002的收缩力,因此,显示面板001的边缘向下翘起,中间向上凸出。
在如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0中,上偏光002的吸收轴A1平行于矩形的长边,下偏光的吸收轴A2平行于矩形的短边,当上偏光002沿上偏光002的吸收轴方向收缩,下偏光片沿下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收缩时,上偏光片的收缩力大于下偏光001的收缩力,导致作用在显示面板001的出光面的收缩力大于作用在显示面板001的入光面的收缩力,显示面板001的边缘向上(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在侧)翘起,进而导致显示面板001的中间向下(向显示面板的入光面所在侧)凹陷。示例地,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0的剖面图,参见图1-4,显示装置0包括显示模组00和背光源01,显示模组00包括:显示面板001、上偏光片002和下偏光片003,上偏光片002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出光侧,下偏光片003贴附在显示面板001的入光侧,背光源01设置在下偏光片003远离显示面板001的一侧,由于上偏光片002的收缩力大于下偏光003的收缩力,因此,显示面板001的边缘向上翘起,中间向下凹陷。
请参考图2-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02的俯视图,参见图2-1,显示模组02包括:显示面板021、第一偏光片022和第二偏光片(图2-1中未示出),第一偏光片022和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两侧。
第一吸收轴B1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B2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显示面板021的摩擦方向E所在直线,且第一吸收轴B1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吸收轴B2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均与摩擦方向E所在直线相交,第一吸收轴B1为第一偏光片022的吸收轴,第二吸收轴B2为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022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图2-1中未示出)和经过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图2-1中未示出)垂直,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摩擦方向E平行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吸收轴B1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与摩擦方向E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b1的大小,与第二吸收轴B2在显示面板021上的正投影摩擦方向E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b2的大小相等。示例地,夹角b1的大小和夹角b2的大小都等于45度。也即是,第一吸收轴B1与第二吸收轴B2垂直。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022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图2-1中未示出),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图2-1中未示出);当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平行时,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一偏光片022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一偏光片022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平行,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垂直;当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平行时,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一偏光片022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一偏光片022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垂直,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E平行。其中,第一角度补偿层和第二角度补偿层的设置可以便于显示模组进行正常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022的结构与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包括:粘着(英文:adhesive)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英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英文:TriacetylCellulose;简称:TAC)层。第一偏光片022和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显示面板021到远离显示面板021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PVA层和TAC层,其中,粘着层用于将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上,角度补偿层用于对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PVA层用于实现偏振片的偏振功能,TAC层用于对PVA层进行保护,各个层的具体功能以及相应功能的实现原理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请参考图2-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偏光片02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2,第一偏光片022依次包括:粘着层0221、角度补偿层0222、PVA层0223和TAC层0224。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022为上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第一偏光片022为下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上偏光片位于显示面板021的出光侧,下偏光片位于显示面板021的入光侧。
可选地,请参考图2-3,其示出了图2-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2的剖面图,参见图2-3,显示模组02包括显示面板021、第一偏光片022和第二偏光片023,第一偏光片022包括:粘着层0221、角度补偿层0222、PVA层0223和TAC层0224,第二偏光片023包括:粘着层0231、角度补偿层0232、PVA层0233和TAC层0234,第一偏光片022通过粘着层0221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一侧,第二偏光片023通过粘着层0231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另一侧。示例地,第一偏光片022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出光侧,第二偏光片023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入光侧,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显示面板发生翘起后,显示模组容易出现漏光,导致显示模组显示图像不均,显示效果较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不容易发生翘起,因此,可以避免显示模组漏光,可以改善显示效果。
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通常可以增加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厚度,或者设置背光源背板,以此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但是,增加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厚度,或者设置背光源背板,都会增加显示模组的厚度,难以实现显示模组的薄型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无需增加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厚度,无需设置背光源背板即可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可以减小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厚度,进而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实现显示模组的薄型化。
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改变偏光片的贴附方式,或者改变贴附偏光片的双面胶的材质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但是,无论如何改变偏光片的贴附方式,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中都会有一个偏光片的吸收轴与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平行,这种方式仅能够减轻显示面板的翘起,而不能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因此,效果较差,相比于该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效果较好。
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减小偏光片的厚度来解决显示面板的翘起问题,具体地,减小偏光片的厚度后,偏光片作用于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收缩力较小,由此可以解决翘起问题,但是,减小偏光片的工艺成本较高,减小后偏光片的表面平整度较低,且由于偏光片的厚度有限,不能无限制的减小,此外,如果偏光片的厚度太薄,还会带来信赖性风险,影响产品的良率;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减小偏光片的厚度,成本较低,且不会影响产品的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下文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原理可以参见下文各实施例中的描述。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提供显示面板。
步骤302、提供第一偏光片。
步骤303、提供第二偏光片。
步骤304、将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两侧,使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且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第一吸收轴为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第二吸收轴为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LCD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充填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以及形成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PVA层和TAC层。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
当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平行时,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平行,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垂直;
当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平行时,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垂直,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摩擦方向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角度补偿层和第二角度补偿层,可以实现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
可选地,第一吸收轴与第二吸收轴垂直。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将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两侧,使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显示面板到远离显示面板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TAC层。具体地,可以通过粘着层将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
第一偏光片为下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
将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上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将下偏光片贴附在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03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显示装置03可以包括:背光源031和显示模组02。
该显示模组02包括:显示面板021、第一偏光片022和第二偏光片023,第一偏光片022贴附在显示面板02的出光侧,第二偏光片023贴附在显示面板021的入光侧,背光源031设置在第二偏光片023远离显示面板021的一侧。
其中,该显示装置03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第一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与第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也即是,显示面板两侧的收缩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解决了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显示面板发生翘起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
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且所述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所述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所述第一吸收轴为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所述第二吸收轴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和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到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TAC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
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下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6.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
提供第一偏光片;
提供第二偏光片;
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使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摩擦方向所在直线,且所述第一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吸收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与所述摩擦方向所在直线相交,所述第一吸收轴为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吸收轴,所述第二吸收轴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吸收轴;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第一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第二角度补偿层,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得到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和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中存在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一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角度补偿层用于对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进行角度补偿,使经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光的第二偏振方向与所述摩擦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结构相同,所述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使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中的每个偏光片从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到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包括:粘着层、角度补偿层、聚乙烯醇PVA层和三醋酸纤维素TAC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或者,
所述第一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为上偏光片;
所述将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两侧,包括:
将所述上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将所述下偏光片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5654.6A CN106019689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75654.6A CN106019689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9689A CN106019689A (zh) | 2016-10-12 |
CN106019689B true CN106019689B (zh) | 2019-07-19 |
Family
ID=5711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75654.6A Active CN106019689B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196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7730A (zh) * | 2016-12-27 | 2017-04-2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CN111025706B (zh) * | 2020-01-06 | 2022-08-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片贴附方法 |
CN113888995B (zh) * | 2020-07-03 | 2023-08-29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防偏振漏光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75439A1 (en) * | 2001-03-15 | 2002-09-26 | Planar Systems, Inc. | High contrast liquid crystal device |
CN101055395A (zh) * | 2007-04-19 | 2007-10-17 |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一种被动驱动的液晶显示器 |
CN101833170A (zh) * | 2009-03-11 | 2010-09-15 | 索尼公司 | 立体显示设备 |
CN103323976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能够改进光学特性的免眼镜式立体显示装置 |
CN103959148A (zh) * | 2011-11-29 | 2014-07-30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72094A (ja) * | 2006-03-31 | 2007-10-18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10575654.6A patent/CN1060196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75439A1 (en) * | 2001-03-15 | 2002-09-26 | Planar Systems, Inc. | High contrast liquid crystal device |
CN101055395A (zh) * | 2007-04-19 | 2007-10-17 |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一种被动驱动的液晶显示器 |
CN101833170A (zh) * | 2009-03-11 | 2010-09-15 | 索尼公司 | 立体显示设备 |
CN103959148A (zh) * | 2011-11-29 | 2014-07-30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和偏振片保护膜 |
CN103323976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能够改进光学特性的免眼镜式立体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9689A (zh) | 201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4178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30263488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 |
WO2016176929A1 (zh) |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
US20210215971A1 (en) | Polarize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708206B (zh) |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18145469A1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JP5893256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9143677A (zh) | 偏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24806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1160944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WO2017049868A1 (zh) |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6019689B (zh) |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9658386B2 (en) |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0187105A1 (zh) |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6070440A1 (zh) | 偏光片、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 |
US10983384B2 (en) |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908191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TWI390302B (zh) | 背光模組及包含其之光電裝置 | |
US20220354009A1 (en) | Cover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04257138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08721825U (zh) | 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20308389A1 (en) | Display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TWM519385U (zh) | 顯示裝置 | |
CN212031897U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040107A1 (en) |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