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016805A -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6805A
CN106016805A CN201610307296.0A CN201610307296A CN106016805A CN 106016805 A CN106016805 A CN 106016805A CN 201610307296 A CN201610307296 A CN 201610307296A CN 106016805 A CN106016805 A CN 106016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steam
output shaft
compressor
de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72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腾马
柳建华
孟照峰
汪涛
陈红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072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6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6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xpanders
    • F25B9/06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xpanders using pressurised gas j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用于通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压缩制冷而输出载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驱动回路,用于通入外界热源产生高压蒸汽,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膨胀机、冷凝器,其中膨胀机用于将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并由膨胀机输出轴输出;低压制冷回路,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蒸发器用于蒸发吸热而输出经过冷却后的载冷剂,冷凝器分别同压缩机的出口和节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连通,其中,压缩机和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膨胀机输出轴驱动压缩机运转。由于具有高压驱动回路,通过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压蒸汽驱动膨胀机产生的动能来驱动压缩机和工质泵工作,部消耗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能驱动有机工质蒸发,进而驱动膨胀机产生动力的制冷装置,属于制冷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用和民用制冷装置主要是以电能提供动力驱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夏季用电负荷的增大,制造出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能和工业排放的废热为驱动力,并使之产生制冷作用的设备,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然而现有的以热能为动力制冷的技术主要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氨水吸收式制冷,单压吸收式制冷。溴化锂制冷机设备巨大,不适合在小场所使用,并且系统有较强的腐蚀性;而氨水吸收式制冷由于需要精馏器,使系统变得复杂、可靠性差;并且这两种制冷装置需要电驱动的溶液泵,不能完全摆脱对电能的依赖。单压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电能,但系统较小,不方便做大,并且制冷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其通过利用膨胀机提供工质泵和压缩机转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整个制冷装置连续运行,达到了完全利用热能制冷并且不需要消耗电能的效果。
结构一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用于通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压缩制冷而输出载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驱动回路,用于通入外界热源产生高压蒸汽,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膨胀机、第一冷凝器,其中膨胀机用于将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并由膨胀机输出轴输出;低压制冷回路,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蒸发器用于蒸发吸热而输出经过冷却后的载冷剂,其中,压缩机和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膨胀机输出轴驱动压缩机运转。
本发明结构一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高压驱动回路还具有工质泵,设置在第一冷凝器和蒸汽发生器的连接管路上,工质泵也与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膨胀机输出轴驱动工质泵运转。
结构二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用于通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压缩制冷而输出载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驱动回路,用于通入外界热源产生高压蒸汽,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膨胀机、冷凝器,其中膨胀机用于将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并由膨胀机输出轴输出;低压制冷回路,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蒸发器用于蒸发吸热而输出经过冷却后的载冷剂,冷凝器分别同压缩机的出口和节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连通,其中,压缩机和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膨胀机输出轴驱动压缩机运转。
本发明结构二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高压驱动回路还具有工质泵,设置在冷凝器和蒸汽发生器的连接管路上,工质泵也与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膨胀机输出轴驱动工质泵运转。
本发明结构二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分流阀,设置在冷凝器的出口,用于分配流入工质泵的进口和节流阀的进口的流量。
本发明结构二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流入工质泵的进口的流量占比流经分流阀总流量的10%-90%。
发明作用与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由于具有高压驱动回路,通过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压蒸汽驱动膨胀机产生的动能,提供工质泵和压缩机转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整个制冷装置连续运行而不需要消耗电能,从而达到了完全利用热能提供制冷需要的动力并且不需要消耗电能的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热力循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工作原理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100,具有高压驱动回路10和低压制冷回路20。
高压驱动回路10,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11、膨胀机12、冷凝器13、分流阀14、工质泵15。
其中,蒸汽发生器11夹层结构,具有内腔和夹套层,内腔用于流通制冷工质,蒸汽发生器11的夹套层用于流通外界热源。
膨胀机12具有进口和出口以及膨胀机输出轴121,膨胀机输出轴121用于向外输出动力。
冷凝器13为夹层结构,具有内腔和夹套层,内腔用于流通制冷工质,冷凝器13的夹套层用于流通冷却剂。
分流阀14为三通阀,具有进口和两个出口a和b。
工质泵15,其动力输入轴同膨胀机输出轴121连通,由膨胀机12驱动运转。
蒸汽发生器11通过高压管路与膨胀机12的进口连通,膨胀机1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13的内腔进口连通,冷凝器13的内腔出口再通过管路与分流阀14的进口连通,分流阀14的出口a与工质泵15连通,工质泵15再通过管路与蒸汽发生器11连通,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流通的是制冷工质即制冷剂,如各种卤代烃类制冷剂。
低压制冷回路20,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21、冷凝器13、分流阀14、节流阀22和蒸发器23。
其中,压缩机21,其动力输入轴同膨胀机输出轴121连通,由膨胀机12驱动运转。
节流阀22,同分流阀14的出口b连通。
蒸发器23为夹层结构,具有内腔和夹套层,内腔用于流通制冷工质,蒸发器23的夹套层用于流通载冷剂。
蒸发器23的内腔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21连通,压缩机21通过管路与冷凝器13的内腔进口连通,冷凝器13的内腔出口通过管路与分流阀14的进口连通,分流阀14的出口b与节流阀22通过管路与蒸发器23的内腔进口连通,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流通的是制冷工质即制冷剂,如各种卤代烃类制冷剂。
工作原理
使用时,外界热源(如外界输入的热空气,热水等)从蒸汽发生器11的夹套层流入,冷却水从冷凝器13的夹套层流入,载冷剂从蒸发器23的夹套层流入后本制冷装置开始制冷工作即:
由于外界热源的热作用,蒸汽发生器11内的高压液态制冷工质吸收来自热源的热量而蒸发,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路通入膨胀机12,驱动膨胀机12的膨胀机输出轴121转动,将高压蒸汽的流动功转化为膨胀机12的动能,蒸汽的压力和体积变化如图2中A至B所示。
在膨胀机12内膨胀做功后的蒸汽压力与温度都减小,在通过管路通至冷凝器13后,在冷凝器13内冷却冷凝,将热量释放给冷却水,成为液态制冷工质,液态制冷工质经分流阀14分流后一部分流入工质泵15,在工质泵15的作用下被泵送至蒸汽发生器11的内腔内,使液态制冷工质在蒸汽发生器11内再次吸热,如此周而复始完成高压循环。
蒸发器23内的低压液态有机工质在蒸发器23的内腔内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而蒸发(即载冷剂被制冷),变成低压蒸汽,低压蒸汽在压缩机21的作用下通过管路被压缩机21增压泵送至冷凝器13内腔内,在压缩过程中,低压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其压力与体积的变化过程如图2中C至D所示,被压缩机21压缩至冷凝器13的中压蒸汽与从膨胀机12做功后的蒸汽混合后进入在冷凝器13的内腔内被冷凝,冷凝器13内腔内的被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工质通过分流阀14的出口b后一部分被分流至节流阀22,节流阀22将液态制冷工质喷射至蒸发器23再次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而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完成低压循环。
实施例的作用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由于具有高压驱动回路,通过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压蒸汽驱动膨胀机产生的动能,提供工质泵和压缩机转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整个制冷装置连续运行而不需要消耗电能,从而达到了完全利用热能提供制冷需要的动力并且不需要消耗电能的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实现小型化。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由于高压驱动回路还具有工质泵,设置在冷凝器和蒸汽发生器的连接管路上,这样可以通过泵将制冷工质更顺畅的泵送至管路中,运行更顺畅,制冷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具有分流阀,设置在冷凝器的出口,用于分配流入工质泵的进口和节流阀的进口的流量,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冷需要和要求,对分流阀的分流比进行调节。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施例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示意图。
实施例1是高压驱动回路和低压制冷回路共用一个冷凝器的,通过分流阀对两个回路的液态制冷工质进行分配。
本实施例中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100两个回路高压驱动回路30和低压制冷回路40各自独立。如图3所示,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类似。膨胀机32上的膨胀机输出轴321同工质泵34和压缩机42连接,带动他们运转。
高压驱动回路30。蒸汽发生器31通过高压管路与膨胀机32的进口连通,膨胀机3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凝器33的内腔进口连通,第一冷凝器33的内腔出口再通过管路与工质泵34连通,工质泵34再通过管路与蒸汽发生器31连通,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流通的是制冷工质即制冷剂,如各种卤代烃类制冷剂。
低压制冷回路40。蒸发器41的内腔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42连通,压缩机42通过管路与第二冷凝器43的内腔进口连通,第二冷凝器43的内腔出口通过管路与节流阀44通过管路连通蒸发器41的内腔进口,形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流通的是制冷工质即制冷剂,如各种卤代烃类制冷剂。

Claims (6)

1.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用于通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压缩制冷而输出载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驱动回路,用于通入所述外界热源产生高压蒸汽,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膨胀机、第一冷凝器,其中所述膨胀机用于将所述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并由膨胀机输出轴输出;
低压制冷回路,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蒸发吸热而输出经过冷却后的所述载冷剂,
其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所述膨胀机输出轴驱动所述压缩机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其中,所述高压驱动回路还具有工质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连接管路上,
所述工质泵也与所述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所述膨胀机输出轴驱动所述工质泵运转。
3.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用于通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压缩制冷而输出载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驱动回路,用于通入所述外界热源产生高压蒸汽,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蒸汽发生器、膨胀机、冷凝器,其中所述膨胀机用于将所述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并由膨胀机输出轴输出;
低压制冷回路,具有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蒸发吸热而输出经过冷却后的所述载冷剂,
所述冷凝器分别同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节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所述膨胀机输出轴驱动所述压缩机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
其中,所述高压驱动回路还具有工质泵,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连接管路上,
所述工质泵也与所述膨胀机输出轴连接,用于由所述膨胀机输出轴驱动所述工质泵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
分流阀,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用于分配流入所述工质泵的进口和所述节流阀的进口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其中,流入所述工质泵的进口的流量占比流经所述分流阀总流量的10%-90%。
CN201610307296.0A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Pending CN106016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296.0A CN106016805A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296.0A CN106016805A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6805A true CN106016805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10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7296.0A Pending CN106016805A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68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8529A (zh) * 2021-04-18 2022-10-21 海南泰立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泵节能型氨吸收式制冷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8003U (ja) * 1981-07-30 1983-02-03 株式会社東芝 熱駆動式冷凍装置
JP2003121018A (ja) * 2001-10-09 2003-04-23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1458000A (zh) * 2009-01-06 2009-06-17 东南大学 热能驱动的制冷与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02563987A (zh) * 2012-03-01 2012-07-11 浙江大学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及方法
CN102706022A (zh) * 2010-10-13 2012-10-03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冷冻装置
CN103075839A (zh) * 2012-12-26 2013-05-01 东南大学 一种动力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循环复合的装置
CN103940134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天津大学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膨胀功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8003U (ja) * 1981-07-30 1983-02-03 株式会社東芝 熱駆動式冷凍装置
JP2003121018A (ja) * 2001-10-09 2003-04-23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1458000A (zh) * 2009-01-06 2009-06-17 东南大学 热能驱动的制冷与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02706022A (zh) * 2010-10-13 2012-10-03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冷冻装置
CN102563987A (zh) * 2012-03-01 2012-07-11 浙江大学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及方法
CN103075839A (zh) * 2012-12-26 2013-05-01 东南大学 一种动力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循环复合的装置
CN103940134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天津大学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膨胀功回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8529A (zh) * 2021-04-18 2022-10-21 海南泰立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泵节能型氨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15218529B (zh) * 2021-04-18 2024-05-14 海南泰立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泵节能型氨吸收式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9880B (zh) 双工质联合循环压缩式热泵
CN105569751B (zh) 一种热能梯级利用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1968288B (zh) 一种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系统
CN103542597B (zh) 一种适于回收变温热源的功冷联供系统
CN101458000A (zh) 热能驱动的制冷与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03075839A (zh) 一种动力循环与压缩式制冷循环复合的装置
CN113818934B (zh) 一种可调节式冷电联供系统及其工艺和运行方法
CN102155811A (zh) 双温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CN205297661U (zh) 一种带回热器的余热发电系统
CN107490210A (zh) 热耦合的压缩吸收式余热回收型热泵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69143B (zh) 一种新型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方法
CN103277937B (zh) 多用途热泵
KR100814615B1 (ko) 흡수식 및 압축식 사이클을 이용한 열 병합발전시스템
CN103195518A (zh) 基于多级蒸发器串联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202501677U (zh)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
CN117318319B (zh)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凝工质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CN202885331U (zh) 一种内置发电装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09910217U (zh) 一种多品位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6016805A (zh) 一种热能驱动的无电蒸汽压缩制冷装置
CN113091349B (zh) 一种高效吸收式热泵
CN216644608U (zh) 一种冷热并供的喷射循环系统
CN215002381U (zh) 一种高效吸收式热泵
CN106016815B (zh) 一种单效双级耦合吸收制冷装置
CN111141061A (zh) 一种用于直流换流阀热量回收的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CN111609578B (zh) 小型多模式太阳能辅助家用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