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4164A - 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 - Google Patents
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4164A CN105994164A CN201510463252.2A CN201510463252A CN105994164A CN 105994164 A CN105994164 A CN 105994164A CN 201510463252 A CN201510463252 A CN 201510463252A CN 105994164 A CN105994164 A CN 1059941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eeding
- load
- facility
- culture bed
- sc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30—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用于集约化养殖蚯蚓、昆虫类、菌类、藻类等在土壤中生长的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包括多个养殖间,所述多个养殖间横向连续排列,以便使得土壤生物能够生长,并且各个养殖间包括:两个承重墙,其沿倾斜地设置,并横向相互分离;多个养殖床支撑墙,其在所述承重墙之间沿所述倾斜地设置,并横向相互分离;多个养殖床支撑台,其在所述承重墙和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以及在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向水平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倾斜地纵向相隔开地设置;养殖床,其为板形,安置而固定在各个养殖床支撑台之上;用于行驶的型钢,其沿所述承重墙的上部设置,从而使得升降设施能够移动。根据所述构成,可提供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便于生长管理和收获等,且能够以低廉的建设费用大规模养殖土壤生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所述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用于集约化养殖蚯蚓、昆虫类、菌类、藻类等在土壤中生长的土壤生物。
背景技术
土壤生物作为贴近土壤表面或生长在土壤内部的生物,包括蚯蚓、昆虫类、菌类、藻类等。为了土壤生物的生长,营造适宜的温度、湿度、黑暗环境尤为重要。
比如,蚯蚓一边在土里挖洞,一边吞食其底部的土,从而将土里所包含的有机物用作养分。由此,蚯蚓为了通气和吸收水分,起到了松土的作用,因此其所经过的土地的植物生长良好。
此外,蚯蚓的排泄物通过肛门排泄,所述排泄物中大量含有钙和其它多种营养素,是对植物生长非常有用的沃土。蚯蚓是鱼、鸟、鼹鼠的重要食物,为维护食物链做出了贡献,也可以作为垂钓的鱼饵使用,对环境和人类非常有用。此外,蚯蚓还能够分解食物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如此,蚯蚓是对环境非常有益的土壤生物,其粪土可能成为优质的天然肥料,从而可通过大量养殖创造收益。
但是,为了通过大量养殖蚯蚓创造收益,优选在高度集约的设施中养殖,以便便于生长管理和粪土的收集等作业。
为了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养殖大量的蚯蚓,需要划分为层层往上垒的高楼形状的设施,但是垒得层数越高底部需要承受的负荷越重,从而存在设施费用增加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用低廉的建设费,即能够大规模养殖土壤生物,又方便生长管理和收获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9-0050198号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了上述情况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方便生长管理和收获,并以低廉的建设费用可大规模养殖土壤生物。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土壤生物大规模养殖设施包括多个养殖间,所述多个养殖间横向连续排列,以便使得土壤生物能够生长,并且各个养殖间包括:两个承重墙,其沿倾斜地设置,并横向分离;多个养殖床支撑墙,其在所述承重墙之间沿所述倾斜地设置,并横向分离;多个养殖床支撑台,其在所述承重墙和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并且在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向水平方向延长,并且沿所述倾斜地向纵向相互分离地设置;养殖床,其呈板形,从而安放而固定在各个养殖床支撑台上;用于行驶的型钢,其沿所述承重墙的上部设置,从而使得升降设施可进行移动。
此外,还包括轨道,其横向设置在所述养殖间的最上端或最下端,能够使移动设施在所述养殖间之间移动。
此外,还包括升降机,其沿着所述用于行驶的型钢在所述养殖间内上下升降,所述用于行驶的型钢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墙上。
此外,还包括移动台车,其能够沿所述轨道横向移动,在搭载所述升降机的状态下,使所述升降机能够在养殖间之间移动。
此外,还包括:屋顶支撑柱,其设置在所述承重墙上部;屋顶,其被所述屋顶支撑柱支撑,从而设置为覆盖所述养殖间;多个管型流路,其沿所述屋顶按规定间隔分离设置,并纵向延伸;第一热交换流路,其靠近所述管型流路的上端设置,与被太阳能加热后沿所述管型流路上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机,其将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空气输送到所述管型流路的下端。
此外,还包括:第二热交换部,其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内部循环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泵,其施加压力,以便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内使得液体循环。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便于生长管理和收获等,而且能够以低廉的建设费用大规模养殖土壤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的外形的图。
图2是概略表示设置在图1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内部的养殖间的正面图。
图3是概略表示在图2中沿A-A'线取得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中的养殖间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中的设置在屋顶的热交换设施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养殖床支撑台和养殖床的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垫子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及作用进行如下详细的说明。关于对各图中的构成要素赋予的参考标号,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图中,只要是相同的构成要素也尽量用同一个标号表示。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的外形的图。图2是概略表示设置在图1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内部的养殖间的正面图。图3是概略表示在图2中沿A-A'线取得的截面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中的养殖间的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中的设置在屋顶的热交换设施的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养殖床支撑台和养殖床的构成的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垫子的构成的图。
本发明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以下称大规模养殖设施)是用于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贴近土壤表面或生长在土壤内部的类似蚯蚓、昆虫类、菌类、藻类等土壤生物的设施。
参考图1至图4,就所述大规模养殖设施100而言,例如设置在向南的山地型倾斜地1,其包括多个横向连续排列的养殖间S,以便土壤生物能够生长。优选地,所述倾斜地1为了具有相同的倾角,从而对地形进行整理。此外,因为倾斜地1上作用有来自大规模养殖设施100的重压,所以倾斜地1应为坚硬的地基。
养殖间S位于图1的屋顶150下方。各个养殖间S包括承重墙110、养殖床支撑墙115、养殖床支撑台120、养殖床125。
承重墙110沿倾斜地1设置,并横向分离设置。一个养殖间S可设置有两个承重墙110。因为承重墙11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屋顶150的屋顶支撑柱151,所以承重墙110的结构应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养殖床支撑墙115在两个承重墙110之间横向隔离地设置多个。养殖床支撑墙115与承重墙110相同地沿倾斜地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养殖间S设置有七个养殖床支撑墙115,从而整体被分隔成八个空间。
养殖床支撑台120在承重墙110与养殖床支撑墙115之间以及在养殖床支撑墙115之间向水平方向延伸。此处的水平方向为图2中向纸面进入的方向。养殖床支撑台120沿倾斜地1纵向隔离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养殖床支撑台120共设置六十层,各个养殖床支撑台120之间的高度可以为0.8m。因此一个养殖间S的垂直高度大约可以为48m。在图3中,养殖床支撑台120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大约数m。
参考图6,养殖床125为板型,安置而固定在各个养殖床支撑台120之上。比如,养殖床125可由合成树脂板形成,并可具有凸出的骨形部125a,以便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骨形部125a可沿横向或水平方向隔离形成多个。
参考图7,各个养殖床125之上可安置垫子128。在图7中,上面的图是垫子128的正面图,下面的图是垫子128的平面图。垫子128可采用抗拉强度和透水性优越的垫(mat)的形态。垫子128构成为能够使得土壤生物生长,并且收获时容易从养殖床125分离,收获完成后可重新安装到养殖床125之上的结构。垫子128的前端形成有牵引孔128a,以便方便收获时用牵引装置牵引,垫子128的后端为了防止收获时流失收获物,可形成凸出形态的横隔板128b。
养殖床支撑台120和养殖床125可统一为一个部件。养殖床支撑台120和养殖床125构成为液体可进行透过,从垫子128排出的排泄水可透过养殖床125及养殖床支撑台120沿倾斜地1排到下部。
靠近承重墙110可设置滑槽138(sliding chute)。滑槽138可沿承重墙110上下延伸。滑槽138起到将从养殖床125收获的收获物靠重力下滑到养殖间S下部的作用。养殖间S的下部设置有传输机(conveyor)139,将从滑槽138下落的收获物输送到其它地方。
参照图2、图3,以与承重墙110类似的形态沿倾斜地1设置的养殖床支撑墙115上设置六十层的养殖床支撑台120及养殖床125。
如果养殖床支撑墙115不是倾斜形态而是垂直延长形态,在要形成六十层的养殖床支撑台120时,养殖床支撑墙115的垂直高度应为48m,并且所述48m高的养殖床支撑墙115的结构应为能够承受来自六十层养殖床支撑台120及养殖床125的荷重。此时,用于建设大规模养殖设施100的费用会大幅增加。
为了能够低价建设大规模养殖设施100,在本发明中承重墙110和养殖床支撑墙115沿倾斜地1设置,因此如箭头P所示,可使承重墙110和养殖床支撑墙115的垂直方向(纵向)高度被缩短。此外,作用在养殖床支撑墙115的荷重也只有相当于位于垂直方向的养殖床支撑台120和养殖床125的数量的荷重,因此虽然养殖床支撑台120的总层数有六十层,但是实际作用的荷重只有不足十层的荷重。因此,养殖床支撑墙115只需要能够承受不足10层的养殖床支撑台120和养殖床125的荷重,可据此选择适合的结构。由此,可集约化建设大规模养殖设施100并能够大幅度节省建设费用。
另外,在承重墙110的上部设置用于行驶的型钢135,升降设施可沿用于行驶的型钢135升降。参考图3、图4,升降机130沿着设置在相邻两个承重墙110上的用于行驶的型钢135,可在养殖间S内上下升降。升降机130搭载用于操作的台车,可在养殖间S内上下升降的同时进行作业。
在养殖间S的最上端或最下端横向设置有轨道141、142,移动设施可沿轨道141、142在养殖间S之间移动。
参考图2及图3,移动台车140可沿轨道141、142横向移动。升降机130在一个养殖间S内可上下升降,因此移动台车140在搭载升降机130的状态下,能够使升降机130在养殖间S之间移动。
为了使升降机130从一个养殖间S移动到另一个养殖间S,首先使移动台车140位于该养殖间S的下端。然后,将升降机130沿用于行驶的型钢135移动到下部,并载入于移动台车140。之后,将移动台车140沿轨道141移动到另一个养殖间S后,将升降机130沿设置在另一个养殖间S的承重墙110上的用于行驶的型钢135升降。
为了使升降机130沿用于行驶的型钢135载入于移动台车140,可在移动台车140上设置与用于行驶的型钢135相同形状的用于搭载的轨道145。由此,升降机130能够沿与用于行驶的型钢135连续设置的用于搭载的轨道145载入于移动台车140。
根据具有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大规模养殖设施100,因为支撑养殖床125的支撑结构物沿倾斜地1设置,所以承重墙110和养殖床支撑墙115等承受较少荷重,并实现了纵向多层的集约式结构,从而既方便生长管理又大幅度降低了建设费。
此外,如果大规模养殖设施100中只包括一个升降机130和一个移动台车140,则可实现升降机130在多个养殖间S之间的移动并作业,从而使得生长管理有效率地进行,并可有效降低所需的费用。
以下参考图1、图4及图5,对设置在本发明的大规模养殖设施100的屋顶150的利用太阳能的节能结构进行观察。
在承重墙11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屋顶150的屋顶支撑柱151。屋顶150被屋顶支撑柱151支撑,设置为覆盖整个养殖间S。
沿屋顶150设置有多个管型流路152,所述多个管型流路152按照规定的间隔分离设置,并纵向延伸。
靠近管型流路152的上端设置第一热交换流路160。由此,管型流路152内的空气白天被太阳能加热,从而在管型流路152内向上上升。沿管型流路152上升的空气与多个第一热交换流路160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热交换流路160内的液体。
与第一热交换流路160进行热交换后失去热量的空气重新变沉,沿着与管型流路152相连的另一个流路移动到下部。送风机165起到如下作用:将与第一热交换流路160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输送到管型流路152下端。送风机165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能够将与第一热交换流路160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输送到管型流路152。
第一热交换流路160内部有液体循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被加热的液体可再与第二热交换部170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部170位于储藏槽180内,为了从第二热交换部170获得热量储藏槽180内可置有另外的介质。泵175施加压力,以便在第一热交换流路160内使得液体循环。
根据所述构成,在大规模养殖设施100的屋顶150上设置能够吸收太阳能的管型流路152,在管型流路152内被加热的空气上升,从而可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热交换流路160内的液体。由此,利用太阳能,从而调配大规模养殖设施100需要的热量,从而能够减少能源费用。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技术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修改或变形,这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标号说明
100:大规模养殖设施
110:承重墙
115:养殖床支撑墙
120:养殖床支撑台
125:养殖床
125a:骨形部
128:垫子
128a:牵引孔
128b:横隔板
130:升降机
135:用于行驶的型钢
140:移动台车
141、142:轨道
145:用于搭载的轨道
150:屋顶
151:屋顶支撑柱
152:管型流路
160:第一热交换流路
165:送风机
170:第二热交换流路
175:泵
180:储藏槽
Claims (6)
1.一种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包括多个养殖间,所述多个养殖间横向连续排列以便使得土壤生物能够生长,
每个养殖间包括:
两个承重墙,其沿倾斜地设置,并向横向相互分离;
多个养殖床支撑墙,其在所述承重墙之间沿所述倾斜地设置,并向横向相互分离;
多个养殖床支撑台,其在所述承重墙和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以及在所述养殖床支撑墙之间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倾斜地向纵向相隔开地设置;
养殖床,其为板形,从而安置而固定在各个养殖床支撑台之上;
用于行驶的型钢,其沿所述承重墙的上部设置,从而使得升降设施能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还包括:
轨道,其横向设置在所述养殖间的最上端或最下端,从而使得移动设施在所述养殖间之间能够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还包括:
升降机,其沿所述用于行驶的型钢在所述养殖间内可进行上下升降,所述用于行驶的型钢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承重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还包括:
移动台车,其可沿所述轨道横向移动,并在搭载所述升降机的状态下,使得所述升降机在所述养殖间之间能够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还包括:
屋顶支撑柱,其设置在所述承重墙的上部;
屋顶,其被所述屋顶支撑柱支撑,从而设置为覆盖所述养殖间;
多个管型流路,其沿所述屋顶按照规定间隔分离设置,并向纵向延伸;
第一热交换流路,其设置为靠近所述管型流路的上端,与被太阳能加热后沿所述管型流路上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送风机,其将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输送到所述管型流路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其还包括:
第二热交换部,其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内部循环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泵,其施加压力,以便在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内使液体循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044510 | 2015-03-30 | ||
KR1020150044510A KR102027487B1 (ko) | 2015-03-30 | 2015-03-30 | 토양생물의 대단위 생육 시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4164A true CN105994164A (zh) | 2016-10-12 |
Family
ID=57082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63252.2A Pending CN105994164A (zh) | 2015-03-30 | 2015-07-31 | 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027487B1 (zh) |
CN (1) | CN10599416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9454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成都华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猪粪生产蝇蛆配合基质方法的专用设备 |
US20230200346A1 (en) * | 2020-08-24 | 2023-06-29 | Hipromine S.A. | Production line with flow-through feed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and heated surface for breeding insects, method for breeding insects and uses thereof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312330A1 (de) * | 1983-04-06 | 1984-10-11 | Adalbert Cholewa | Vorrichtung fuer die mechanisierung der topfgaertnerei |
JP2000209970A (ja) * | 1999-01-26 | 2000-08-02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立体式水耕栽培設備 |
CN1653880A (zh) * | 2005-04-07 | 2005-08-17 | 杨崇杰 | 设施立地向阳园 |
KR20090124475A (ko) * | 2008-05-30 | 2009-12-03 | 고상수 | 농업용 하우스와 그 설치방법 |
KR101331623B1 (ko) * | 2012-11-16 | 2013-11-22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태양열 태양광 복합장치의 구조 |
CN103818854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作物种植装置的升降保护机构 |
CN103818850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作物种植用的吊筐升降装置 |
CN103818851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传动升降系统 |
CN103945687A (zh) * | 2011-11-02 | 2014-07-23 | 普兰特贡国际公司 | 一种种植植物的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60004967B1 (ko) * | 1993-08-17 | 1996-04-18 | 정한택 | 시설 원예용 자동 살수장치 |
KR200293400Y1 (ko) | 2002-06-12 | 2002-11-02 | 배영오 | 고효율 지렁이 양식 장치 |
KR200294434Y1 (ko) | 2002-07-15 | 2002-11-13 | 임상근 | 분변토 생산을 위한 지렁이 사육장치 |
KR100671469B1 (ko) * | 2004-02-19 | 2007-01-18 | 주식회사 바이오쏜 | 식물재배장치 |
KR100664574B1 (ko) | 2006-01-09 | 2007-01-04 | 서인석 | 다단 순환식 버섯재배장치 |
KR100928478B1 (ko) | 2007-11-15 | 2009-11-25 | (주)티이에스 | 반도체 제조 라인의 파드 저장장치 |
KR20110085223A (ko) * | 2010-01-19 | 2011-07-27 |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수중생물의 인공서식용 블록 |
KR101022025B1 (ko) | 2010-08-17 | 2011-03-16 | 조장은 | 식물 재배 장치 |
KR101190814B1 (ko) * | 2010-11-10 | 2012-10-12 | 현영열 | 전복양식장 세척장치 |
KR20130071093A (ko) * | 2011-12-20 | 2013-06-28 | 신영선 | 하우스 농작물 방제용 액상 살포장치 |
-
2015
- 2015-03-30 KR KR1020150044510A patent/KR102027487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7-31 CN CN201510463252.2A patent/CN1059941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312330A1 (de) * | 1983-04-06 | 1984-10-11 | Adalbert Cholewa | Vorrichtung fuer die mechanisierung der topfgaertnerei |
JP2000209970A (ja) * | 1999-01-26 | 2000-08-02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立体式水耕栽培設備 |
CN1653880A (zh) * | 2005-04-07 | 2005-08-17 | 杨崇杰 | 设施立地向阳园 |
KR20090124475A (ko) * | 2008-05-30 | 2009-12-03 | 고상수 | 농업용 하우스와 그 설치방법 |
CN103945687A (zh) * | 2011-11-02 | 2014-07-23 | 普兰特贡国际公司 | 一种种植植物的方法及设备 |
KR101331623B1 (ko) * | 2012-11-16 | 2013-11-22 |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 태양열 태양광 복합장치의 구조 |
CN103818854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作物种植装置的升降保护机构 |
CN103818850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作物种植用的吊筐升降装置 |
CN103818851A (zh) * | 2014-03-12 | 2014-05-28 |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传动升降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9454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成都华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猪粪生产蝇蛆配合基质方法的专用设备 |
US20230200346A1 (en) * | 2020-08-24 | 2023-06-29 | Hipromine S.A. | Production line with flow-through feed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and heated surface for breeding insects, method for breeding insects and uses thereof |
US12121004B2 (en) * | 2020-08-24 | 2024-10-22 | Hipromine S.A. | Production line with flow-through feed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and heated surface for breeding insects, method for breeding insects and uses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027487B1 (ko) | 2019-11-04 |
KR20160116588A (ko) | 2016-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60002227U (ko) | 통합 수산양식 시스템 | |
WO2013132133A1 (es) | Procedimiento y estructura modular para el desarrollo de un cultivo aeropónico en continuo | |
CN201319808Y (zh) | 一种海参池塘生态育苗与中间培育用的可浮动网箱 | |
CN102630524A (zh) | 一种育苗温室 | |
CN105994164A (zh) | 土壤生物的大规模养殖设施 | |
CN202285819U (zh) | 一种旱养鸭舍建筑结构 | |
CN107372365B (zh) | 米蛾全自动养殖系统 | |
CN101413351A (zh) | 一种有机农业的种养方法 | |
CN102979332B (zh) | 一种立体循环种植养殖方法 | |
CN206428065U (zh) | 草坪植物‑沉水植物‑人工水草联合加强型生态浮岛 | |
KR20170036674A (ko) | 토양생물의 대단위 생육 시설 | |
CN202799865U (zh) | 一种高效番鸭产蛋笼及产蛋设备 | |
CN206181940U (zh) | 一种可用于立体种植的移动苗床 | |
DE10214760B4 (de) | Gewächshaussystem | |
CN2398827Y (zh) | 灌溉水驱动采光合作用的立体栽培装置 | |
WO2007012313A1 (de) | Anlage zum anbau von pflanzen | |
KR20180020812A (ko) | 지렁이 사육 구조물 | |
CN1088727A (zh) | 牛蛙养殖新方法 | |
CN103141347A (zh) |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 |
CN212463962U (zh) | 一种用于田间作业的移动平台 | |
CN105580742B (zh) | 一种便于集约化养殖的羊圈结构 | |
CN104221925A (zh) | 一种环保鸭舍 | |
CN210841062U (zh) | 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 | |
KR101713542B1 (ko) | 대단위 생육 시설에서 생물의 생장관리를 위한 급이장치 | |
CN105379641A (zh) | 种鸭养殖笼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