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4555A - 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84555A CN105984555A CN201510055959.XA CN201510055959A CN105984555A CN 105984555 A CN105984555 A CN 105984555A CN 201510055959 A CN201510055959 A CN 201510055959A CN 105984555 A CN105984555 A CN 1059845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component
- operation device
- indicating member
- cable
- switch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装置,其包括基座构件、换档单元、操作构件和指示构件。基座构件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手把且包括构造为由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分。换档单元设置在基座构件上,以相对于基座构件定位。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到基座构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指示构件设置在基座构件上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操作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附或设置在操作装置中的档位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自行车变速器通过换档缆线手动操作,该换档缆线连接在变速器和安装在手把上的操作装置之间。骑乘者操作该操作装置以选择性地牵拉或释放换档缆线,该换档缆线又以期望的方式操作诸如拨链器的变速器。在一些操作装置中,设置有指示器以示出当前的换档级。
发明内容
总地,本公开涉及操作装置的各种特征,该操作装置包括指示构件,该指示构件通知骑乘者自行车变速器中的当前的换档级。
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主要包括基座构件、换档单元、操作构件和指示构件。基座构件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手把且包括构造为由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分。换档单元设置在基座构件上,以相对于基座构件定位。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到基座构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指示构件设置在基座构件上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指示构件构造为光学地指示当前的换档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连接构件将指示构件机械地连接到换档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连接构件包括连接缆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换档单元包括旋转体,且连接缆线可操作地连接到旋转体,使得指示构件响应于旋转体的移动而致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指示构件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线性地可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偏置元件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偏置指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旋转体构造为抵抗偏置元件的偏置力沿第二方向移动指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偏置元件包括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连接缆线穿过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具有外部表面,外部表面设置有凹陷,凹陷具有邻近于换档单元的第一端和邻近于指示构件的第二端,且连接缆线设置在凹陷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连接缆线包括将指示构件连接到换档单元的内缆线和设置在凹陷处的外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透镜联接到基座构件,其中指示构件通过透镜可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具有邻近于自行车手把的近端部分和与近端部分相对的远端部分,且指示构件设置在远端部分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角部分,角部分在基座构件联接到自行车手把的状态下向上突起,指示构件设置在角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指示构件构造为在基座构件联接到自行车车把的状态下相对于基座构件沿横向方向移动。
从对结合附图公开了操作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下文的详细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所公开的操作装置的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形成此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个图示实施例的一对操作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右操作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3为图2的操作装置的右侧视图,其中抓握覆盖件移除,且第一操作构件移动至制动位置;
图4为图3的操作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5为图1中图示的右操作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操作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侧向移动至第一位置;
图7为图5的操作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侧向移动至第二位置;
图8为图5的操作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第二操作构件侧向移动至第一位置;
图9为图3的操作装置的基座构件的局部分解俯视图;
图10为图3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的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其中显示覆盖件移除;
图12为图10的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立体图,其图示了偏置元件;
图13为图12的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立体图,其图示了穿过偏置元件的连接缆线;
图14为图13的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分解俯视立体图,其图示了指示构件;
图15为图14的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俯视立体图,其图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指示构件;
图16为图14的操作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其图示了连接至旋转体的连接缆线;
图17为图16的操作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其中将连接缆线固定至旋转体的夹紧元件移除;
图18为图16中图示的旋转体的俯视立体图;
图19为图18中示出的旋转体的俯视分解立体图;
图20为图1的左操作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21为图20的操作装置的左侧视图,其中将抓握覆盖件移除;
图22为图20的操作装置的局部右侧视图;以及
图23为图20的操作装置的处于截面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结合附图来解释选定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了解,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提供用于例示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方式来限定。
首先参考图1,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例图示了装备有一对自行车换档和制动操作装置(后文称为操作装置)12和14的自行车的一部分。根据图1中示出的图示实施例,操作装置12和14安装在自行车手把16上。由于操作装置12和14均包括换档功能,因此它们构成了自行车换档操作装置的示例。自行车手把16为下垂式手把,其典型地包括平直横向(cross)部分16a和一对弯曲部分16b。平直横向部分16a连接弯曲部分16b的端部。操作装置12和14安装到自行车手把16的弯曲部分16b。
操作装置12是右操作装置,其由骑乘者的右手操作,以操作第一制动装置(未示出)和第一变速装置(例如缆线操作的后拨链器)。操作装置14是左操作装置,其由骑乘者的左手操作,以操作第二制动装置(未示出)和第二变速装置(例如缆线操作的前拨链器)。第一变速装置和第二变速装置是常规的用于以相对常规的方式改变传动系的传动比的自行车驱动系统的一部分。
在图示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2经由制动控制缆线18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制动装置且经由换档控制缆线20联接到第一变速装置。在图示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4也经由制动控制缆线18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制动装置且经由换档控制缆线20联接到第二变速装置。由此,操作装置12和14也已知为自行车制动换档器(brifter)。换句话说,操作装置12和14以安装到自行车的单个单元的形式具有制动操作功能和换档操作功能。
如图2和3所示,优选地,制动控制缆线18和换档控制缆线20中的每个均为博登(Bowden)式缆线。制动控制缆线18基本上包括可滑动地接收在外管18b内的内缆线18a。如同制动控制缆线18,换档控制缆线20基本上包括可滑动地接收在外管20b内的内缆线20a。内缆线18a将操作装置12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制动装置,用于响应于如下文所解释的操作装置12的操作而将制动力施加到车轮。内缆线20a将操作装置12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变速装置,用于响应于如下文所解释的操作装置12的操作而改变换档级或速度级。
虽然操作装置12和14图示为使用博登式缆线将换档操作功能和制动操作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操作装置,但是例如操作装置12和14可以构造为仅具有换档操作功能。操作装置12和14也可以分别构造为使用液压操作单元执行换档和制动操作。
在图示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操作装置12包括容置换档单元24的基座构件22。基座构件22为由诸如硬质刚性塑料材料的适当的材料制成的硬质刚性构件。换档单元24设置在基座构件22上,以相对于基座构件22定位。特别地,基座构件22构成下垂式手把支架,其包括构造为由使用者或骑乘者抓握的抓握部分26。抓握部分26容置换档单元24。进一步,基座构件22具有靠近自行车手把16的近端部分28和与近端部分28相对的远端部分30。远端部分30包括角部分32,其在基座构件22联接到自行车手把16的状态下向上突起。
操作装置12包括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换档单元24由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选择性地操作。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为扳机式杆,其以常规的方式偏置到静止位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静止位置”是指其中零件(例如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保持静止而没有由骑乘者控制的位置。虽然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图示为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枢转的杆,但是按照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操作构件。
如图2-4所示,基座构件22设置有带构件38,用于将操作装置12固定地联接到自行车手把16。带构件38构成了手把安装结构,其处于近端部分28。基座构件22在由带构件38安装到自行车手把16时为静止构件。由于基座构件22由带构件38固定到自行车手把16,因此基座构件22构成相对于自行车手把16固定的构件。由于在手把16和基座构件22之间使用带构件38的联接方式是常规的,因此本文不再详细讨论或图示。
在图示实施例中,换档单元24设置在基座构件22的内部空间或内腔或空间42中。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24,用于通过相对于基座构件22释放和牵拉内缆线20a而执行换档操作。参考图5-7,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均相对于基座构件22移动,以操作换档单元24。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34相对于基座构件22操作,以执行缆线牵拉或卷绕操作,而第二操作构件36相对于基座构件22操作,以执行缆线释放或展开操作。
基座构件22由刚性硬质塑料材料制成。基座构件22由抓握覆盖件44(图2)覆盖,抓握覆盖件44由例如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抓握覆盖件44部分地覆盖基座构件22。特别地,抓握覆盖件44主要在基座构件22的抓握部分26的上方伸展。基座构件22的精确构造取决于换档单元24的构造,换档单元24可以是各种类型,诸如如所示出的缆线操作的单元或电单元(未示出)。基座构件22有时形成为整块的构件,而在其它情况下,基座构件22由刚性主体部和一个或多个板部形成。
参考图2-8,现在将讨论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相对于基座构件22的移动。总地,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22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24。更具体地,图2和3图示了由第一操作构件34执行的制动操作。图5-7图示了由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执行的换档操作。图2和4图示了处于其静止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
第一操作构件34用于执行制动操作(图3)和换档操作(例如如图6和7中示出的缆线牵拉操作)。第二操作构件36仅用于执行换档操作(例如如图8中所示的缆线释放操作)。由此,第一操作构件34构成换档和制动操作杆(即制动和牵拉杆),而第二操作构件36构成换档操作杆(即释放杆)。
如图3所示,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34以执行制动操作时第一操作构件34使第二操作构件36移动。进一步,如图6和7所示,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34以执行换档操作时第一操作构件34使第二操作构件36移动。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36以执行换档操作时,第一操作构件34保持静止。此外,如所图示,第一操作构件34可以移动到第一换档位置SP1或第二换档位置SP2,以操作换档单元24。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34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枢转地设置,以在静止位置和操作或制动位置之间沿着第一操作路径P1(图3)绕第一操作轴线A1(图3)枢转,用于执行制动操作。第一操作构件34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构造为使得当第一操作构件34绕第一操作轴线A1从静止位置(图2)枢转到操作位置(图3)时,第一操作构件34的自由端更靠近基座构件22地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一操作构件34由安装到基座构件22的枢转销46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枢转地安装。枢转销46限定横向于基座构件22的侧向表面延伸的第一操作轴线A1。由此,第一操作轴线A1构成了制动枢转轴线,第一操作路径P1构成了非换档操作路径。第一操作构件34沿第一操作路径P1从静止位置到制动位置的此枢转移动牵拉制动控制缆线18的内缆线18a,以操作第一制动装置(未示出)。
在图示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操作构件34包括杆部分48和支撑部分50。支撑部分50由枢转销46枢转地接附到基座构件22,以绕第一操作轴线A1枢转。杆部分48由枢转轴51枢转地接附到支撑部分50,以绕第二操作轴线A2枢转。如图4所示,第二操作构件36相对于基座构件22绕第三操作轴线A3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操作构件34的支撑部分50上。因此,在制动操作期间第二操作构件36与第一操作构件34一起沿第一操作路径P1枢转。
如图5-7所示,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相对于基座构件22在静止位置(图5)和第二换档位置SP2(图7)之间沿第二操作路径P2绕第二操作轴线A2枢转地安装,以执行换档操作(缆线牵拉操作)。如图6中所图示的,响应于杆部分48从静止位置到第一换档位置SP1的枢转移动而提供用于改变单个换档级的换档操作。第一换档位置SP1沿第二操作路径P2设置在静止位置和第二换档位置SP2之间。如图7中所图示的,响应于杆部分48从静止位置到第二换档位置SP2的枢转移动而提供用于改变多个换档级的换档操作。也就是,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作用为缆线牵拉杆,牵拉内缆线20a以改变一个、两个或更多换档级或速度级。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路径P2不平行于(横向于)第一操作路径P1(图3)。
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接触设置在换档单元24上的第一联接构件或第一联接杆52。因此,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24,以响应于杆部分48绕第二操作轴线A2的枢转移动将第一变速装置操作至多个换档级(在第一变速装置为拨链器的情况下为档位)中的任一个。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轴线A2相对于第一操作轴线A1不平行。骑乘者沿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绕第二操作轴线A2枢转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用于换档。另一方面,骑乘者沿大体平行于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绕第一操作轴线A1枢转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和支撑部分50,用于制动。
当骑乘者绕第一操作轴线A1枢转第一操作构件34时,由于第二操作构件36支撑在支撑部分50上,因此第二操作构件36与第一操作构件34沿第一操作(制动)路径P1移动。进一步,第一联接构件52绕设置在销51上的第四操作轴线A4枢转地设置,且第一联接构件52可滑动地接触杆部分48,使得第一联接构件52与第一操作构件34沿第一操作路径P1移动。
如上所述,第二操作构件36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操作构件34的支撑部分50上,使得第二操作构件36相对于基座构件22和第一操作构件34绕第三操作轴线A3(图5和8)在静止位置(图5)和换档位置SP3(图8)之间枢转。如图4所示,第二操作构件36接触设置在换档单元24上的第二联接构件53。因此,第二操作构件36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24,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36绕第三操作轴线A3的枢转移动而将第一变速装置操作至多个换档级(在第一变速装置为拨链器的情况下是齿轮位置)中的任意一个。进一步,当骑乘者绕第二操作轴线A2枢转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时,杆部分48的接触部49(图4)接触第二操作构件36,使得第二操作构件36随同第一操作构件34的杆部分48一起枢转。在此操作中,虽然第一联接构件52和第二联接构件53在此情形下同时移动,但是换档单元24构造为仅牵拉内缆线20a。换档单元24的这种构造公开在公开号为2008/0314183的美国专利申请中,为了简洁不再详细讨论。
如所理解的,骑乘者可能期望对当前的换档级或速度级(在第一变速装置为拨链器的情况下为齿轮位置)的可见的指示,以确保已选择了适当的换档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图示的,指示器装置54设置在基座构件22上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单元24。转到图9-11,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器装置54包括指示构件56、连接构件58、偏置元件60和透镜62。指示构件56构造为光学地指示当前的换档级。指示器装置54的指示构件56设置在远端部分30上。具体地,指示构件56设置在远端部分30的角部分32上。角部分32具有凹陷64,指示构件56设置在凹陷64中。连接构件58包括连接缆线,由此,在下文中连接构件58称为连接缆线58。连接缆线58包括将指示构件56连接到换档单元24的内缆线58a和外管58b。偏置元件60包括压缩弹簧,由此,在下文中偏置元件60称为压缩弹簧60。透镜62联接到基座构件22,其中指示构件56通过透镜62可见。在此实施例中,透镜62与基座构件22的表面大致齐平或共面(或透镜62可以从基座构件略微凸出(见图4))。透镜62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例如螺钉69)连接到基座构件22。如图10和11所示,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将指示构件56机械地连接到换档单元24。
如图9-15所图示的,在基座构件22联接到自行车手把16的状态下凹陷64沿横向方向延伸。由此,当由骑乘者看时,指示构件56在换档单元24改变换档级时从左移动到右(或从右移动到左)。换句话说,指示构件56构造为在基座构件22联接到自行车手把16的状态下相对于基座构件22沿横向方向移动。压缩弹簧60设置在凹陷64的槽66内,且沿第一方向D1偏置指示构件56。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连接到指示构件56。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延伸并穿过偏置元件或压缩弹簧60。在基座构件22中,内缆线58a通过第一通孔68从内部空间42延伸出,且通过第二通孔70延伸到凹陷64的槽66中,以将换档单元24的旋转体或卷绕构件74(图16)连接到指示构件56,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
基座构件22具有在基座构件22的右侧延伸的外部表面80。外部表面80设置有凹陷82,该凹陷82具有邻近换档单元24的第一端84和邻近指示构件56的第二端86。连接缆线58设置在凹陷82中。连接缆线58的外管58b设置在凹陷82处。在此实施例中,外管58b大体延伸凹陷82的长度。如图10和11中所图示的,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穿过指示器装置54的偏置元件或压缩弹簧60。可替换地,连接缆线58可以仅抵靠基座构件22的外部表面80滑动,由此外部表面80中的凹陷82不是必要的。
如图14和15所示,指示构件56包括凸起部分90、基座部分92和端帽94。基座部分92设置在装置开口处。基座部分92构造为装配槽66,以阻止指示构件56的除了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移动之外的移动。基座部分92具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圆形部分100和具有螺纹开口的第二圆形部分102。端帽94具有装配到凸起部分90中的槽中的上突出部118,且具有与基座部分92的第一圆形部分100和第二圆形部分102在结构上大致类似的第一圆形部分94a和第二圆形部分94b。端帽94的第二圆形部分94b可以设有与基座部分92的第二圆形部分102中的螺纹开口类似的螺纹。因此,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的一端可以延伸出基座部分92的第一圆形部分100中的开口,且端帽94可以装配在基座部分92上方。螺钉124可以插入通过端帽94的第二圆形部分94b中的螺纹开口,并进入基座部分92的第二圆形部分102中的螺纹开口。此构造能够使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固定地接附到指示构件56。
相应地,如图10和11所示,指示构件56通常设置在指示器装置54的第一端104处。压缩弹簧60沿第一方向D1朝向第一端104推动或偏置指示构件56。在此实施例中,压缩弹簧60为压缩线圈弹簧,且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连接到指示构件56,并延伸通过压缩弹簧60的中心。
如图16-19所示,换档单元24包括旋转体74。在此实施例中,旋转体74具有轴向延伸部74a,该轴向延伸部74a具有可以插入到换档单元24的相应的开口或棘齿(未示出)中的槽和突起。旋转体7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操作构件34和第二操作构件36。进一步,旋转体74经由换档控制缆线20的内缆线20a联接到第一变速装置,以改变换档级。由于旋转体74的卷绕和释放操作大体上可以理解,因此其操作在此不详细描述。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可操作地连接到旋转体74,使得指示器装置54响应于旋转体74的移动而致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缆线58a使用夹紧元件106(图18和19)连接到旋转体74。夹紧元件106为矩形元件,其使用螺钉108接附到旋转体74。螺钉108将压力施加到内缆线58a,使得内缆线58a被摩擦保持在夹紧元件106和旋转体74之间。由此,在此实施例中,内缆线58a的张力或长度可以容易地调节。
如图10和11所示,内缆线58a抵抗压缩弹簧60的偏置力沿第二方向D2牵拉指示构件56。也就是,旋转体74构造为抵抗压缩弹簧60的偏置力沿第二方向D2移动指示构件56,且偏置元件或压缩弹簧60构造为沿第一方向D1偏置指示构件56。因此,指示构件56构造为沿第一方向D1和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线性地可移动。也就是,当骑乘者操作第一操作构件34时,旋转体74(例如单个或单一的收紧构件)牵拉换档控制缆线20的内缆线20a,以移动第一变速装置,以改变换档级。在此操作中,旋转体74同时牵拉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引起指示构件56沿第二方向D2移动。此外,当骑乘者操作第二操作构件36时,旋转体74释放换档控制缆线20的内缆线20a,允许第一变速装置沿相反的方向改变换档级。此动作同时能够使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释放,引起压缩弹簧60沿第一方向D1移动指示构件56。
图20-23图示了操作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也就是,这些附图图示了为左侧操作装置的操作装置14。此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在结构上类似,因此将仅描述其区别。
如图23中所图示的,旋转体74’在换档单元24的轴上旋转。由此,此实施例以与上述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操作。但是,操作装置14的换档级的数目通常小于操作装置12的齿轮的数目。因此,可以不必要求旋转体74的相同的行程。
具体地,如图23中所图示的,旋转体74’具有连接到换档单元轴132的中心部分130,和具有从中心部分130延伸的凹槽136的弓形构件134。内缆线58a’具有端部分59,该端部分59具有比其它部分更大的直径。内缆线58a’穿过弓形构件134的通孔(未示出),使得端部分59由压缩弹簧60的偏置力维持在弓形构件134处。弓形构件134中的凹槽136构造为接收并引导连接缆线58’的内缆线58a’。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定义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另外,术语“部”、“部分”、“构件”和“元件”当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或者多个部的双重含义,除非另有说明。
本文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性术语“向前”、“向后”、“前”、“后”、“上”、“下”、“向上”、“向下”“顶部”、“侧部”、“横向”及“水平”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针对处于竖直骑乘位置中且装配有操作装置12和14且在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而言的。因此,用来描述操作装置12和14的这些方向术语应当相对于处于水平表面上的竖直骑乘位置且装配有操作装置12和14的自行车来解释。术语“左”和“右”用于当从如自行车的后方所示的右侧参考时指示“右”,且当从如自行车的后方的左侧参考时指示“左”。
同时还应该理解,虽然术语“第一”和“第二”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由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前提下,例如,上文讨论的第一部件可以称为第二部件,反之亦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被接附”或“接附”涵盖通过将元件直接地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构造;将元件附接至中间元件,中间元件又附接至另一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地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即一个元件实质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这种定义也适应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连接”、“联接”、“安装”及其派生词。最后,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大致”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虽然仅选择选定的实施例来例示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型。例如,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者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只要该改变大致不会影响其期望功能。示出为彼此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只要该改变大致不会影响其期望功能。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进行,反之亦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在特定实施例中所有优点并非必须同时存在。从现有技术看是独特的每个特征,无论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相结合,也应当看作申请人的进一步创新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样的特征所体现的结构性和/或功能性构思。由此,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仅仅是例示性的,无意于对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所述基座构件构造为联接到自行车手把且包括构造为由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分;
换档单元,所述换档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上,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定位;
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换档单元;以及
指示构件,所述指示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上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换档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构件构造为光学地指示当前的换档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指示构件机械地连接到所述换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换档单元包括旋转体,且所述连接缆线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旋转体,使得所述指示构件响应于所述旋转体的移动而致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构件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线性地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偏置元件,所述偏置元件构造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置所述指示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构造为抵抗所述偏置元件的偏置力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指示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偏置元件包括压缩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缆线穿过所述压缩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具有外部表面,所述外部表面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具有邻近于所述换档单元的第一端和邻近于所述指示构件的第二端,且所述连接缆线设置在所述凹陷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缆线包括将所述指示构件连接到所述换档单元的内缆线和设置在所述凹陷处的外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透镜,所述透镜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其中所述指示构件通过所述透镜可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具有邻近于所述自行车手把的近端部分和与所述近端部分相对的远端部分,且所述指示构件设置在所述远端部分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角部分,所述角部分在所述基座构件联接到所述自行车手把的状态下向上突起,所述指示构件设置在所述角部分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构件构造为在所述基座构件联接到所述自行车车把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沿横向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5959.XA CN105984555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操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5959.XA CN105984555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操作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4555A true CN105984555A (zh) | 2016-10-05 |
CN105984555B CN105984555B (zh) | 2018-10-19 |
Family
ID=5703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5959.XA Active CN105984555B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操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8455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52530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636A (zh) * | 1995-07-04 | 1997-01-08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装在制动控制装置上的竞赛自行车的把手柄 |
CN1931659A (zh) * | 2005-09-13 | 2007-03-2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制动以及变速操作装置 |
US20070068332A1 (en) * | 2005-08-24 | 2007-03-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play device |
CN203727605U (zh) * | 2014-03-06 | 2014-07-23 | 钱海泽 | 具有速度显示装置的变速换挡机构 |
-
2015
- 2015-02-03 CN CN201510055959.XA patent/CN1059845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636A (zh) * | 1995-07-04 | 1997-01-08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装在制动控制装置上的竞赛自行车的把手柄 |
US20070068332A1 (en) * | 2005-08-24 | 2007-03-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play device |
CN1931659A (zh) * | 2005-09-13 | 2007-03-2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制动以及变速操作装置 |
CN203727605U (zh) * | 2014-03-06 | 2014-07-23 | 钱海泽 | 具有速度显示装置的变速换挡机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52530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US10745077B2 (en) | 2017-09-27 | 2020-08-1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4555B (zh) | 2018-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11548B1 (en) | Bicycle shifting control unit | |
TWI403344B (zh) | Manual resistance control device for sports equipment | |
US8529410B2 (en) | Multi-mode exercise bike | |
KR101250018B1 (ko) | 전륜부조향자전거 | |
CN201664912U (zh) | 动力工具变换机构和动力工具 | |
CN104512512B (zh) | 自行车液压操作装置 | |
CN103029804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US20100244475A1 (en) | Extendable reaching tool | |
TW200951014A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CN106043588A (zh) | 链条张紧装置 | |
CN109421849A (zh) | 高度可调节的座杆组件 | |
US20220063752A1 (en) | Toy vehicle for children | |
CN104973193B (zh) | 自行车操作装置 | |
CN105564573A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CN105383628A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CN102591402A (zh) | 操纵杆装置 | |
KR20050022295A (ko) | 스티어링 댐퍼 장치 | |
CN105984555A (zh) | 操作装置 | |
JP6837916B2 (ja) | 自転車ギアシフト装置の制御ケーブルの作動装置 | |
AU2019202409B2 (en) | A sequential shift gearbox converter assembly | |
US20110155525A1 (en) | Adjustable brake lever assembly for bicycle | |
WO2004029482A1 (en) | A shift lever assembly | |
CN203066616U (zh) | 改进的执手 | |
CN101654142B (zh) | 缆线操作机构 | |
CN210645114U (zh) | 编程回力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