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984237A -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4237A
CN105984237A CN201610150950.1A CN201610150950A CN105984237A CN 105984237 A CN105984237 A CN 105984237A CN 201610150950 A CN201610150950 A CN 201610150950A CN 105984237 A CN105984237 A CN 105984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wall
injection port
inclin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09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室诚
田中佳行
石泽彰
石泽彰一
河合航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8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36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 B41J2/1754Protection of cartridges or parts thereof, e.g. tape with means attached to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ve c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当从墨水瓶向罐注入墨水时,由于无法以自然的姿势进行注入,因此注入作业难以进行。此外,也存在墨水瓶的墨水沿罐的内侧壁面而附着于用于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壁部的内侧这种课题。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罐4,其具有:壁部、液体注入口40和液体视认部,上述壁部构成用于收容墨水的液体收容部44;上述液体注入口40设于液体收容部44的上侧,并用于向液体收容部44注入墨水;上述液体视认部为构成液体收容部44的壁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上述液体视认部具有相对铅直方向倾斜的倾斜部30。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可以通过将作为液体一例的墨水从液体喷头中喷出到印刷用纸等印刷媒介上,从而对印刷媒介进行印刷。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以往,已知有将贮留于作为液体容器的一例的罐中的墨水供给至液体喷头的结构。
罐上设有用于补充墨水的注入口。使用者将收容有墨水的墨水瓶(液体补充容器)的补充口插入注入口中,从而向罐中补充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果向罐内注入超过其可收容的墨水量的墨水,则墨水将从注入口溢出。因此,在这样的罐的侧面设有能够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具有透光性的壁部,使用者一边透过该壁部从外侧对罐内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一边从墨水瓶向罐内注入墨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06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如果将用于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壁面设于罐的侧面,则使用者必须以上半身深深向前弯倒或向旁边倾斜的姿势,一边从与罐的侧面相对的方向即水平方向对罐内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一边从墨水瓶向罐内注入墨水。即,存在当从墨水瓶向罐内注入墨水时,无法以自然的姿势进行注入,因此注入作业不易进行的课题。此外,当从墨水瓶向罐内注入墨水时,存在附着于注入口的内周面的墨水沿着罐的内侧壁面,而附着于用于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壁部的内侧的情况。因此,存在用于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壁部的外侧的视认性下降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至少一部分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并能够通过下述实施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壁部、液体注入口以及液体视认部。上述壁部形成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注入口设于上述液体收容部的上侧,并用于向上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上述液体视认部为形成上述液体收容部的上述壁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上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上述液体视认部具有相对铅直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根据本适用例,具有液体视认部,上述液体视认部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并且,上述液体视认部具有相对铅直方向倾斜的倾斜部。由此,使用者能够从铅直方向的上侧对倾斜部进行观察确认。因此,使用者无需将上半身深深向前弯倒或向旁边倾斜,而能够一边从上侧对倾斜部进行观察确认,一边把持液体补充容器并向液体容器注入液体。因此,从液体补充容器向液体容器注入液体时,能够以自然的姿势进行注入,因此注入作业容易进行。
[适用例2]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上述液体注入口与上述倾斜部的排列方向为上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
根据本适用例,当在使液体补充容器向与倾斜部的倾斜方向相交的方向倾斜的姿势下将液体注入液体容器时,倾斜部不会被液体补充容器遮挡。
[适用例3]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上述液体注入口与上述倾斜部的排列方向为与上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相交的方向。
根据本适用例,当在使液体补充容器向倾斜部的倾斜方向倾斜的姿势下将液体注入液体容器时,倾斜部不会被液体补充容器遮挡。
[适用例4]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为多个上述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
根据本适用例,多个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的倾斜部的视认性较高。
[适用例5]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为与多个上述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相交的方向。
根据本适用例,与多个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部的视认性较高。
[适用例6]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形成于铅直方向中的上述壁部的上部。
根据本适用例,使用者能够透过倾斜部识别应适当收容的最大容量的液体的液面位置,因此能够中止液体的注入作业,并防止液体从液体注入口溢出。
[适用例7]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形成有能够与上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比较的指标。
根据本适用例,容易参照指标对液面位置进行识别。在指标的位置表示应适当收容的最大容量的液体的液面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液体注入的使用者能够参照指标而中止液体的注入作业,并防止液体从液体注入口溢出。
[适用例8]上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铅直方向上,上述倾斜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上述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
根据本适用例,当从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时,在液体容器的内部中,液体不会从液体注入口流至倾斜部侧。由此,液体不会附着于倾斜部,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倾斜部的外侧的视认性。
[适用例9]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壁部、液体注入口以及液体视认部。上述壁部形成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注入口设于上述液体收容部的上侧,并用于向上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上述液体视认部为形成上述液体收容部的上述壁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上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在铅直方向上,上述液体视认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上述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
根据本适用例,在铅直方向上,液体视认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由此,当从液体注入口注入液体时,不会发生附着于液体注入口的内周面的液体沿着液体容器的内侧壁面而流至液体视认部侧的情况。因此,液体不会附着于液体视认部,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液体视认部的外侧的视认性。
[适用例1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头和上述液体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在使罐盒体从主体盒体上分离的状态下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为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墨水罐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方式2中的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
图6为实施方式2中的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
图7(a)为实施方式3中的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b)为表示多个墨水罐的排列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实施方式4中的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
图9为实施方式4中的墨水罐的截面图。
图10为表示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部分的图。
图11(a)为实施方式5中的墨水罐的外观立体图,(b)为墨水罐的截面图。
图12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图中的箭头XYZ为相互正交的坐标轴。在XYZ轴的各轴中,箭头的方向表示+方向(正方向),与箭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表示-方向(负方向)。
(实施方式1)
图1为实施方式1中的打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在将打印机1配置于由X轴和Y轴所规定的水平平面的状态下对打印机1进行使用。在打印机1的使用状态下,Z轴为与水平平面正交的轴,-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方向。
打印机1由装置主体9和罐单元2构成,上述装置主体9将液体喷头15收容于主体盒体10,并对纸P进行印刷;上述罐单元2将墨水罐4收容于罐盒体3,并向液体喷头15供给墨水。罐单元2设于主体盒体10的侧面13。
托架14固定于由托架电机(不图示)驱动旋转的无接头带(不图示),并被沿X轴方向延伸的导向部(不图示)引导而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液体喷头15设于托架14的下部,并在主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单色墨水、黄色墨水、品红色墨水、青色墨水的4个墨水罐4沿Y轴方向排列并被收容于罐盒体3。罐盒体3形成有4个开口部5,墨水罐4的一部分分别通过开口部5而暴露在外。
装置主体9设有未图示的输送电机和由输送电机驱动旋转的输送辊对,纸P被输送辊对夹持并向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输送。液体喷头15一边在主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一边向所输送的纸P喷射墨水,从而对纸P进行印刷。通过液体喷头15进行印刷的纸P从设于主体盒体10的正面12侧的下部的纸排出口16中排出。
主体盒体10的上表面11的背面侧(-Y轴方向)设有操作面板17,操作面板17上设有用于进行电源的开关操作或印刷条件的设定等操作的操作按钮18。
配置于纸排出口16的上方的液体供给管19与墨水罐4和液体喷头15相连通。收容于墨水罐4的墨水通过液体供给管19而被供给至液体喷头15。
图2为在将图1的螺丝20卸下,并使罐盒体3从主体盒体10上分离的状态下的打印机1的立体图。4个墨水罐4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于罐单元2的底壁22,上述底壁22位于与主体盒体10的底壁23为相同水平面的位置。
侧面13设有用于安装罐盒体3的壁部21。壁部21设有贯通孔24。液体供给管19穿过贯通孔24,并从墨水罐4向主体盒体10的内部配置。
图3为墨水罐4的外观立体图。墨水罐4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35和底壁3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31和第2侧壁32、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33和第4侧壁3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4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40。液体注入口40设于从上壁3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41。凹部41由底壁415、和以包围液体注入口40的方式与底壁415相连的壁部411、412、413、414形成。当使用者注入墨水时,凹部41作为通过凹部41承接从液体注入口40溢出的墨水或从液体注入口40上垂落的墨水的墨水承接部而发挥作用,并通过凹部41防止墨水流下至下侧。
图4为在图3的截面位置A-A′中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墨水罐4的截面图。墨水罐4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43。空气收容部43为被上壁35、壁部412、第2侧壁32的上部、第3侧壁33的上部、第4侧壁34的上部、和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进行间隔的区划壁47等壁部包围的空间区域。空气收容部43与设于图3的上壁35的大气口3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空气收容部4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44。液体收容部44为由底壁36、第1~第4侧壁31、32、33、34和区划壁47等壁部包围而成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44与设于图3的第2侧壁32的液体导出部4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44与空气收容部43相连通。
图3的上壁35的+X轴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壁部45、46,上述壁部45、46位于壁部411的Y轴方向的两侧,并沿Z轴方向延伸。Z轴方向中的壁部45、46与第1侧壁31之间设有倾斜部30。
如图4所示,倾斜部30形成于液体收容部44的上侧的位置,并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延伸。倾斜部30相对铅直方向(Z轴方向)倾斜,并为形成液体收容部44的上部的壁部的一部分。
附图左侧上部的圆内为为了说明倾斜部30的倾斜方向而表示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倾斜部30的图。倾斜部30在由Z轴和X轴规定的平面上倾斜。倾斜部30相对铅直方向以角度R1倾斜,倾斜部30的倾斜方向D1为X轴方向。
图1的墨水罐4的第1侧壁31、倾斜部30通过罐盒体3的开口部5而暴露在外。第1侧壁31、倾斜部30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由此,使用者通过第1侧壁31、倾斜部30,能够对收容于墨水罐4的液体收容部44的墨水的液面进行观察确认。
倾斜部30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的上限标识37。上限标识37为用于表示应适当地收容于液体收容部44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此外,第1侧壁31的下部形成有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的下限标识38。下限标识38为用于表示应适当地收容于液体收容部44的最小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
使用者如果观察确认到收容于图4的墨水罐4的液体收容部44的墨水的液面S1的位置位于下限标识38的下侧,则将墨水罐4的帽6卸下,并将墨水瓶900的补充口901插入墨水罐4的液体注入口40内,从而将收容于墨水瓶900的墨水注入墨水罐4的液体收容部44内。
倾斜部30设于液体收容部44的上侧,并相对铅直方向倾斜。因此,如果随着墨水的注入,墨水的液面位置上升,并到达倾斜部30的位置,则使用者能够如虚线箭头B所示,从铅直方向的上侧通过倾斜部30而对墨水的液面S2的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使用者如果观察确认到墨水的液面S2的位置进一步上升并到达上限标识37的位置,则停止从墨水瓶900注入墨水的作业。
开口部5也可设有透明部件,上述透明部件能够对收容于墨水罐4的液体收容部44的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作为形成于倾斜部30、第1侧壁31的上限标识37、下限标识38,可粘贴带状部件,也可为印刷而成的标识。
如上所述,设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打印机1的作为液体容器的墨水罐4,设有底壁36、第1~第4侧壁31、32、33、34和区划壁47等壁部,上述壁部形成收容作为液体的墨水的液体收容部44。而且,墨水罐4设有液体注入口40和倾斜部30、第1侧壁31,上述液体注入口40设于液体收容部44的上侧,并用于向液体收容部44注入墨水,上述倾斜部30、第1侧壁31为形成液体收容部44的壁部中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作为能够从外侧对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液体视认部,倾斜部30相对铅直方向Z倾斜。
根据该结构,使用者能够从铅直方向的上侧对倾斜部30进行观察确认。因此,使用者无需以上半身深深向前弯倒或向旁边倾斜的姿势,能够一边从上侧对倾斜部30进行观察确认,一边把持墨水瓶900(液体补充容器)并向墨水罐4补充墨水。因此,当将收容于墨水瓶900的墨水注入墨水罐4时,能够以自然的姿势将墨水注入,因此墨水的注入作业容易进行。
此外,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液体注入口40与倾斜部30的排列方向为倾斜部30所倾斜的方向(X轴方向)。
根据该结构,当在使墨水瓶900沿与倾斜部30的倾斜方向相交的方向(Y轴方向)倾斜的姿势下将墨水注入墨水罐4时,倾斜部30不会被墨水瓶900遮挡。
此外,倾斜部30所倾斜的方向(X轴方向)为与多个墨水罐4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相交的方向(X轴方向)。
根据该结构,与多个墨水罐4的排列方向相交的方向(X轴方向)的倾斜部30的视认性较高。
此外,倾斜部30形成于形成液体收容部44的壁部中的上部。由此,使用者能够透过倾斜部30识别应适当收容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因此能够中止墨水的注入作业,从而防止墨水从液体注入口40中溢出。
此外,倾斜部30形成有作为能够与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比较的指标的上限标识37。由此,上限标识37的位置表示应适当收容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停止从墨水瓶900注入墨水的作业,从而防止墨水从液体注入口40中溢出。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虽然对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液体注入口40与倾斜部30的排列方向为倾斜部30所倾斜的方向(X轴方向)的墨水罐4进行说明,但在实施方式2中,对液体注入口与倾斜部的排列方向为与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墨水罐进行说明。图5为实施方式2中的墨水罐4a的外观立体图。
墨水罐4a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55和底壁5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51和第2侧壁52、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53和第4侧壁5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4a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60。液体注入口60设于从上壁5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61。凹部61由底壁615、和以包围液体注入口60的方式与底壁615相连的壁部611、612、613、614形成。
墨水罐4a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63。空气收容部6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64。空气收容部63与液体收容部64被墨水罐4a的内部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区划壁(不图示)隔开。
空气收容部63为被上壁55、壁部612、第2侧壁52的上部、第3侧壁53的上部、第4侧壁54的上部、和用于与液体收容部64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空气收容部63与设于上壁55的大气口5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液体收容部64为被底壁56、第1~第4侧壁51、52、53、54、和用于与空气收容部63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64与设于第2侧壁52的液体导出部6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64与空气收容部63相连通。
上壁55的+X轴方向的端部形成有位于壁部611的Y轴方向的两侧,并弯曲地沿Z轴方向延伸的壁部65、66。壁部65、66与上壁55和第1侧壁51相连。
液体注入口60的+Y轴方向上形成有倾斜部50。倾斜部50为在X轴方向中的液体注入口60及壁部611的位置上延伸,并相对铅直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壁部。倾斜部50所倾斜的方向为X轴方向。倾斜部50位于液体收容部64的上侧,并为形成液体收容部64的壁部的一部分。
倾斜部50形成有上限标识57,上述上限标识57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作为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64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并且,第1侧壁51的下部形成下限标识58,上述下限标识58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作为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64的最小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
也可形成一种罐单元,上述罐单元将这样的墨水罐4a收容于图1的罐盒体3的内部。第1侧壁51、倾斜部50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第1侧壁51、倾斜部50通过罐盒体3的开口部5而暴露在外。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第1侧壁51、倾斜部50而对收容于墨水罐4a的液体收容部64中的墨水的液面进行观察确认。
墨水罐4a中的液体注入口60与倾斜部50的排列方向为与倾斜部50所倾斜的方向(X轴方向)相交的方向(Y轴方向)。
根据该结构,当在使墨水瓶900(参照图4)向倾斜部50的倾斜方向(X轴方向)倾斜的姿势下将墨水注入墨水罐4a时,倾斜部50不会被墨水瓶900遮挡。
虽然图5的墨水罐4a的倾斜部50设于Z轴方向上第1侧壁51的上方,但也可如图6的墨水罐4b所示,将倾斜部70设于第1侧壁71的位置。
墨水罐4b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75和底壁7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71和第2侧壁72、和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73和第4侧壁7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4b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80。液体注入口80设于从上壁7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81。凹部81由底壁815、和以包围液体注入口80的方式与底壁815相连的壁部811、812、813、814形成。
墨水罐4b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83。空气收容部8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84。空气收容部83与液体收容部84被在墨水罐4b的内部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区划壁(不图示)隔开。
空气收容部83为被上壁75、壁部812、第2侧壁72的上部、第3侧壁73的上部、第4侧壁74的上部、和用于与液体收容部84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空气收容部83与设于上壁75的大气口7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液体收容部84为被底壁76、第1~第4侧壁71、72、73、74、和用于与空气收容部83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84与设于第2侧壁72的液体导出部8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84与空气收容部83相连通。
倾斜部70为在X轴方向中的第1侧壁71的位置上延伸,并相对铅直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壁部。倾斜部70位于液体收容部84的上侧,并为形成液体收容部84的壁部的一部分。
倾斜部70形成有上限标识77,上述上限标识77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用于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84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此外,第1侧壁71的下部形成有下限标识78,上述下限标识78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用于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84的最小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
第1侧壁71、倾斜部70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墨水罐4b中的液体注入口80与倾斜部70的排列方向为与倾斜部70所倾斜的方向相交的方向(Y轴方向)。
墨水罐4b中的倾斜部70设于第1侧壁71的位置。倾斜部70相对X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图5的倾斜部50相对X轴方向的倾斜角度。
由此,在Z轴方向中的倾斜部70的长度长于倾斜部50的长度。因此,倾斜部70中随着墨水的注入,能够对墨水的液面上升状态进行观察确认的范围比倾斜部50中的更长。因此,使用者能够一边从上侧观察倾斜部70,一边对墨水的液面上升并到达上限标识77的位置为止进行观察确认的时间变长。因此,当使用者从墨水瓶900注入墨水时,能够抑制墨水从液体注入口80中溢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倾斜部30、50、70所倾斜的方向(X轴方向)虽然为与4个墨水罐4、4a、4b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相交的方向(X轴方向),但在实施方式3中,对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为多个墨水罐的排列方向的墨水罐进行说明。图7(a)为实施方式3中的墨水罐4c的外观立体图。
墨水罐4c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95和底壁9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91和第2侧壁92、和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93和第4侧壁9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4c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100。液体注入口100设于从上壁9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101。凹部101由底壁1015、和以包围液体注入口100的方式与底壁1015相连的壁部1011、1012、1013、1014形成。
墨水罐4c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103。空气收容部10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104。空气收容部103与液体收容部104被在墨水罐4c的内部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区划壁(不图示)隔开。
空气收容部103为被上壁95、壁部1012、第2侧壁92的上部、第3侧壁93的上部、第4侧壁94的上部、和用于与液体收容部104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空气收容部103与设于上壁95的大气口9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液体收容部104为被底壁96、第1~第4侧壁91、92、93、94和用于与空气收容部103隔开的区划壁等包围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104与设于第2侧壁92的液体导出部10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104与空气收容部103相连通。
上壁95的+X轴方向的端部中的-Y轴方向上形成有壁部105,上述壁部105弯曲地沿Z轴方向延伸,并与第1侧壁91相连。上壁95的+X轴方向的端部中的壁部1011的+Y轴方向形成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壁部106。
壁部106、1011的+X轴方向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壁部107、108和倾斜部90。壁部107设于比壁部108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倾斜部90配置于壁部107与壁部108之间。
倾斜部90形成于液体注入口100的+X轴方向。倾斜部90形成于液体收容部104的上侧的位置,并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延伸。倾斜部90相对铅直方向(Z轴方向)倾斜,并为形成液体收容部104的上部的壁部的一部分。
图7(a)的附图左侧上部的圆内为为了说明倾斜部90的倾斜方向而表示从X轴方向观察到的倾斜部90的图。倾斜部90在由Z轴和Y轴规定的平面内倾斜。倾斜部90相对铅直方向以角度R2倾斜,倾斜部90的倾斜方向D2为Y轴方向。
第1侧壁91、倾斜部90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倾斜部90形成有上限标识97,上述上限标识97向外侧突出并沿X轴方向延伸,作为用于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104的最大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此外,第1侧壁91的下部形成有下限标识98,上述下限标识98向外侧突出并沿Y轴方向延伸,作为用于表示应适当收容于液体收容部104的最小容量的墨水的液面位置的指标。
图7(b)为表示4个墨水罐4c沿Y轴方向排列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也可将沿Y轴方向排列的4个墨水罐4c收容于图1的罐盒体3内。
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4c的倾斜部90所倾斜的方向(Y轴方向)为4个墨水罐4c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由此,4个墨水罐4c的排列方向的倾斜部90的视认性较高。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对倾斜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的墨水罐进行说明。图8为实施方式4中的墨水罐4d的外观立体图。
墨水罐4d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115和底壁11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111和第2侧壁112、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113和第4侧壁11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4d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120。液体注入口120设于从上壁11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121。凹部121具有底壁1212,并由凹陷为圆锥状的壁部1211形成。当使用者补充墨水时,能够通过凹部121承接从液体注入口中120溢出的墨水,并防止其流下至下侧。
图9为在图8的截面位置E-E′中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墨水罐4d的截面图。墨水罐4d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123。空气收容部123为被上壁115、壁部1211、第2侧壁112的上部、图8的第3侧壁113的上部,第4侧壁114的上部、和图9的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进行间隔的区划壁126等壁部包围的空间区域。空气收容部123与设于图8的上壁115的大气口11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图9的空气收容部12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124。液体收容部124为被底壁116、第1~第4侧壁111、112、113、114、和区划壁126等壁部包围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124与设于图8的第2侧壁112的液体导出部12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124与空气收容部123相连通。
上壁115的+X轴方向的端部形成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壁部125。壁部125与第1侧壁111之间设有倾斜部110。倾斜部110为相对铅直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壁部。倾斜部110位于液体收容部124的上侧,并为形成液体收容部124的上部的壁部的一部分。
第1侧壁111、倾斜部110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第1侧壁111、倾斜部11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倾斜部110上形成有上限标识117,第1侧壁111的下部形成有下限标识118。
在图9的铅直方向上,倾斜部110的上端部110a的位置位于液体注入口120的下端部120a的位置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从液体注入口120注入墨水时,不会发生墨水附着于液体注入口120的内周面,并且附着的墨水沿区划壁126流至倾斜部110侧的情况。由此,墨水不会附着于倾斜部110,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倾斜部110的外侧的视认性。
图10(a)、(b)为表示液体注入口120的下端部的部分的图。如图10(a)所示,也可将圆筒状部件127插入液体注入口120,以使圆筒状部件127的下端部127a位于比倾斜部110的上端部110a的位置更下方的位置。
此外,如图10(b)所示,也可在液体注入口120与区划壁126的连接部设置环状部件128,环状部件128的下端部128a位于比倾斜部110的上端部110a的位置更下方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
(实施方式5)
设于实施方式5中的墨水罐的液体视认部上未形成有相对铅直方向倾斜的壁部。图11(a)为实施方式5中的墨水罐150的外观立体图。
墨水罐150的外侧的壁部包含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上壁155和底壁156、在X轴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壁151和第2侧壁152、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第3侧壁153和第4侧壁154而构成,其外观形状为大致长方体。
墨水罐150的上部设有液体注入口160。液体注入口160设于从上壁155向下侧凹陷的凹部161。凹部161具有底壁1612,并由凹陷为圆锥状的壁部1611形成。
图11(b)为在图11(a)的墨水罐150的截面位置F-F′中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图。墨水罐150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收容部163。空气收容部163与设于上壁155的图11(a)的大气口159相连通,并向大气开放。
空气收容部163的下方形成有液体收容部164。液体收容部164为被底壁156、第1~第4侧壁151、152、153、154以及与空气收容部163隔开的区划壁165等壁部包围的空间区域。液体收容部164与设于图11(a)的第2侧壁152的液体导出部162相连通。液体收容部164与空气收容部163相连通。
第1侧壁151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从底壁156沿铅直方向Z竖立设置,并且相对铅直方向Z不倾斜。第1侧壁151形成有上限标识157和下限标识15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壁151形成为能够对收容于液体收容部164的墨水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的液体视认部。
在铅直方向上,第1侧壁151的上端部151a的位置位于液体注入口160的下端部160a的位置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当从液体注入口160注入墨水时,不会发生墨水附着于液体注入口160的内周面,并且附着的墨水沿区划壁165流至第1侧壁151侧的情况。由此,墨水不会附着于第1侧壁151,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第1侧壁151的视认性。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
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所说明的倾斜部30、50、70、90、110虽然构成液体视认部的一部分,但也可如图12的墨水罐170的截面图所示,倾斜部174构成液体视认部的整体。
墨水罐170设有空气收容部171、液体收容部172和液体注入口173。倾斜部174相对铅直方向倾斜,并构成形成液体收容部172的壁部的一部分。倾斜部174的上部形成有从倾斜部174的面突出的上限标识175,倾斜部174的下部形成有下限标识176。倾斜部174构成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液体视认部的整体。
虽然设于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所说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头15沿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具有配置有横跨所输送的纸的宽度方向而对墨水进行喷射的喷嘴,并相对装置主体固定的液体喷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喷墨打印机、2…罐单元、3…罐盒体、4,4a,4b,4c,4d,150,170…墨水罐、15…液体喷头、30,50,70,90,110,174…倾斜部、31,51,71,91,111,151…第1侧壁、32,52,72,92,112,152…第2侧壁、33,53,73,93,113,153…第3侧壁、34,54,74,94,114,154…第4侧壁、36,56,76,96,116,156…底壁、37,57,77,97,117,157,175…上限标识、38,58,78,98,118,158,176…下限标识、40,60,80,100,120,160,173…液体注入口、44,64,84,104,124,164,172…液体收容部、46,126,165…区划壁、110a,151a…上端部、120a,127a,128a,160a…下端部。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壁部,所述壁部形成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
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上侧,并用于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以及,
液体视认部,所述液体视认部为形成所述液体收容部的所述壁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所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
所述液体视认部具有相对铅直方向倾斜的倾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所述液体注入口与所述倾斜部的排列方向为所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从铅直方向观察到的所述液体注入口与所述倾斜部的排列方向为与所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相交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为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所倾斜的方向为与多个所述液体容器的排列方向相交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形成于铅直方向中的所述壁部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比较的指标。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铅直方向上,所述倾斜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
9.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壁部,所述壁部形成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
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上侧,并用于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以及,
液体视认部,所述液体视认部为形成所述液体收容部的所述壁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透光性,并能够从外侧对所述液体的液面位置进行观察确认,
在铅直方向上,所述液体视认部的上端部的位置,位于所述液体注入口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上方。
1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喷头,所述液体喷头喷射液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CN201610150950.1A 2015-03-17 2016-03-16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Pending CN1059842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3045 2015-03-17
JP2015053045A JP2016172358A (ja) 2015-03-17 2015-03-17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237A true CN105984237A (zh) 2016-10-05

Family

ID=5692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0950.1A Pending CN105984237A (zh) 2015-03-17 2016-03-16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6201B2 (zh)
JP (1) JP2016172358A (zh)
CN (1) CN1059842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1891A (zh) * 2021-10-27 2023-04-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43768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767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2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3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4S (zh) * 2015-04-24 2016-02-15
CN208180537U (zh) * 2017-03-27 2018-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给辅助装置以及墨水补给装置
JP6888427B2 (ja) 2017-05-31 2021-06-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7144742B2 (ja) * 2018-12-25 2022-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セット
JP7310217B2 (ja) * 2019-03-28 2023-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7406442B2 (ja) * 2020-04-10 2023-12-27 株式会社丸山製作所 液体吐出装置
USD971316S1 (en) * 2022-01-20 2022-11-29 Mark Cuban Ink cartridge holder
KR102619238B1 (ko) * 2023-07-27 2023-12-29 유제영 충전 알람 및 자동주입 기능을 가지는 세정액 공급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177A (zh) * 1999-04-27 2000-11-15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墨盒的阀机构和具有墨盒的喷墨头盒及喷墨记录装置
US20050202764A1 (en) * 2004-03-09 2005-09-15 Disco Corporation Liquid jet machining apparatus
JP2006281861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液量検知目盛付きタンク
CN202448488U (zh) * 2011-12-22 2012-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液体盒和使用打印液体盒的记录设备
CN103568581A (zh) * 2012-08-1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7873A (ja) 1995-01-13 1996-07-23 Canon Inc インク収容容器および該インク収容容器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337878A (ja) 2001-05-07 2002-11-27 Abdul Karim Abdul Razzaq のぞき窓のある曇りビ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09488A (ja) 2002-06-06 2004-01-15 Canon Inc インク残量検知装置
JP2004142325A (ja)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5760399B2 (ja) 2010-11-16 2015-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補充容器
JP2012116515A (ja) 2010-11-30 2012-06-21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視認ラベル付き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177A (zh) * 1999-04-27 2000-11-15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墨盒的阀机构和具有墨盒的喷墨头盒及喷墨记录装置
US20050202764A1 (en) * 2004-03-09 2005-09-15 Disco Corporation Liquid jet machining apparatus
JP2006281861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液量検知目盛付きタンク
CN202448488U (zh) * 2011-12-22 2012-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液体盒和使用打印液体盒的记录设备
CN103568581A (zh) * 2012-08-10 2014-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1891A (zh) * 2021-10-27 2023-04-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76201B2 (en) 2017-06-13
JP2016172358A (ja) 2016-09-29
US20160271962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4237A (zh) 液体容器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2381041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JP6503685B2 (ja) 液体供給装置
JP5644279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691307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WO2016157901A1 (ja)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KR20130059424A (ko) 액체 주입 용기
CN20438282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CN107471827A (zh) 液体容纳容器
US10752009B2 (en) Liquid tank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2018065373A (ja) 液体収容体
JP2019107823A (ja) 液体収容体
JP5862812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780237B2 (ja) 液体収容体
JP637208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5291593B (zh)
JP2020138380A (ja) 液体容器
JP631177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04851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923020B2 (ja) プリンター
CN119329193A (zh) 液体储存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