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7067B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77067B CN105977067B CN201610406962.6A CN201610406962A CN105977067B CN 105977067 B CN105977067 B CN 105977067B CN 201610406962 A CN201610406962 A CN 201610406962A CN 105977067 B CN105977067 B CN 1059770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ob
- predeterminated position
- test section
- electrical appliance
- household electr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08—Turn knob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5—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包括面板、旋钮、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面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旋钮能够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面上。旋钮包括底板,底板承载在第一面上。底板包括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面上。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检测元件用于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判断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若旋钮位于预设位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上述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还可以提高旋钮组件的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及一种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一种家用电器及一种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电产品主要有机械旋钮和弹簧电容滑控两种方式。其中机械式旋钮依靠机械触点旋转对电器进行控制,存在如下缺点:1)机械旋钮存在机械磨损,影响机械旋钮的寿命及精确性;2)机械旋钮需要穿过微晶面板,影响微晶面板的机械性能、整机性能及成本;3)机械旋钮容易积淀污垢,且不易清洗。弹簧电容滑控存在的缺点:1)缺少旋钮结构,降低了用户体验性能。因此,如何提高旋钮的操作手感和用户体验,提升旋钮的寿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一种家用电器及一种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包括面板、旋钮、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面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旋钮能够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面上。旋钮包括底板,底板承载在第一面上。底板包括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面上。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检测元件用于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
上述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中,由于旋钮运动可以使控制装置生成控制信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与检测装置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的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为触摸弹簧,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容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感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元件呈圆周间隔分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
上述家用电器中,由于旋钮运动可以使控制装置生成控制信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与检测装置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的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电磁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炉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旋钮组件包括面板、旋钮及检测装置。面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旋钮能够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面上。旋钮包括底板,底板承载在第一面上。底板包括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面上。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
所述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及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及
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
上述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中,由于旋钮运动可以生成控制信号,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与检测装置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的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为触摸弹簧,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容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感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元件呈圆周间隔分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在某些时候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检测装置的支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旋钮的底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另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又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的第一径向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钮组件的旋钮的底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3及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100包括面板10、旋钮102、检测装置104及控制装置106。
面板10包括相背的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旋钮102能够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面10a上。旋钮102包括底板20,底板20承载在第一面10a上。底板20包括第一检测部20a及第二检测部20b。检测装置104设置在第二面10b上。
检测装置104包括检测元件5,检测元件5用于根据第一检测部20a及第二检测部20b相对于检测元件5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106与检测装置104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判断旋钮102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若旋钮102位于预设位置,控制装置106用于根据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
上述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100中,由于旋钮102运动可以使控制装置106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因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100的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可以在面板10的第一面10a上移动及旋转。
具体地,预设位置例如可以是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位置,也可以是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偏离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当旋钮102首次位于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位置后,然后移动到与检测装置104偏离的位置,此时控制装置106生成的控制信号可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机。
当旋钮102由偏离检测装置104的位置再次移动到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位置时,旋钮102旋转后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可以控制家用电器的功率的大小。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包括第一磁性元件11。第一磁性元件11设置在底板20上。
检测装置104包括第二磁性元件9,第一磁性元件11与第二磁性元件9相吸。检测元件5与第二磁性元件9间隔设置。
第一磁性元件11与第二磁性元件9相吸可以使旋钮102在偏离检测装置104时移动至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位置。例如,用户用手使旋钮102移动以偏离检测装置104时,用户松手后,旋钮102可以自动与检测装置104对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5为触摸弹簧,第一检测部20a为非金属材料部,例如为橡胶。第二检测部20b为金属材料部,例如为铝。检测信号为电容值。
如此,可使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和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异较大,有利于进一步处理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以确认旋钮102的位置。
另外,检测元件5为触摸弹簧使得检测信号为电容值,容易检测及处理,可以提高检测装置104检测的准确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5可为线圈,第一检测部20a为非金属材料部,第二检测部20b为金属材料部,检测信号为电感值。
由线圈输出的检测信号同样可以提高检测装置104的准确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部20a为设置在底板20上的非金属材料,例如橡胶,由于第一检测部20a和第二检测部20b的材料属性不同,使得检测元件5可以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有利于检测装置104检测旋钮102的位置。
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检测部20c可为开设在底板20上的凹槽,凹槽中没有填充材料。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检测装置104检测的目的,还使得底板20容易加工制造。由于第一检测部20c的底面与检测元件5的距离和第二检测部20d的表面与检测元件5的距离不同,因此,也可以使得检测元件5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包括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12包括底板20及连接底板20的侧板12a,第一磁性元件11设置在第一壳体12中,第一壳体12用于屏蔽磁场。
如此,一方面,第一壳体12可以将第一磁性元件11封装,使得旋钮102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第一壳体12可以防止第一磁性元件11的磁场干扰第一磁性元件11周围的电器元件。另外,第一壳体12可以由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由铝制成,这样可以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壳体12形成有开口12b,并包括上盖15。第一磁性元件11从开口12b装入第一壳体12内后,上盖15封闭开口12b。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12中的屏蔽板3,第一磁性元件11固定在屏蔽板3上。
如此,第一磁性元件11可以相对于第一壳体12保持固定,使得用户在操作旋钮102时能够准确地控制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屏蔽板3开设有第一通孔3a,第一磁性元件11包括第一磁性部11a及与第一磁性部11a连接的第二磁性部11b,第一磁性部11a穿设第一通孔3a,第二磁性部11b支撑在屏蔽板3上。
如此,第一通孔3a和第一磁性部11a配合可以定位第一磁性元件11,以使第一磁性元件11可以进一步固定安装在磁性板上。
具体地,屏蔽板3可以由弱磁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这样可以防止屏蔽板3与第二磁性部11b的接触面之上的磁场线穿过屏蔽板3,而影响第一磁性部11a的磁性,例如弱化第一磁性部11a的磁性,避免第一磁性元件11与第二磁性元件9相吸不牢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包括围绕第二磁性部11b的第一径向磁铁13及设置在第二磁性部11b上的第一轴向磁铁16。第一径向磁铁13与第一轴向磁铁16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2中,与第二磁性部11b接触的第一径向磁铁13的面的极性和与第二磁性部11b接触的第一轴向磁铁16的面的极性一致。
例如,与第二磁性部11b接触的第一径向磁铁13的面的极性为N极,与第二磁性部11b接触的第一轴向磁铁16的面的极性也为N极。
如此,第一径向磁铁13和第一轴向磁铁16可以增加第一磁性元件11的磁性,在旋钮102偏离检测装置104后,保证第二磁性元件9与第一磁性元件11吸引以使旋钮102复位。同时,第一径向磁铁13与第一轴向磁铁16也可起到调整旋钮102尺寸的作用。
具体地,第二磁性部11b可为圆柱形,第一径向磁铁13可以由两个半圆筒状的部分构成,如图9所示。第一径向磁铁13的两个半圆筒状的部分夹设第二磁性部11b。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旋钮102包括围绕第一轴向磁铁16与第一径向磁铁13的第一屏蔽环14,第一屏蔽环14设置在第一壳体12中,第一屏蔽环14用于屏蔽磁场。
如此,第一屏蔽环14可以防止第一轴向磁铁16的磁场和第一径向磁铁13的磁场向径外扩散,保证第一轴向磁铁16及第一径向磁铁13可以起到增强第一磁性元件11的作用。
另外,这样还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轴向磁铁16的磁场和第一径向磁铁13的磁场干扰旋钮102周围的电器元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04包括支撑结构18,检测元件5固定在支撑结构18上。
如此,支撑结构18可以使检测元件5的位置保持固定,以调高旋钮102操作的准确率。
具体地,支撑结构18形成有收容槽18a,检测元件5设置在收容槽18a中,这样使得检测装置104的结构更紧凑,同时可以增大支撑结构18与面板1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支撑结构18固定在面板10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8开设有第二通孔18b,第二磁性元件9包括第三磁性部9a及连接第三磁性部9a的第四磁性部9b。第三磁性部9a位于第二通孔18b中,第四磁性部9b抵靠在支撑结构18上。
如此,第二通孔18b与第三磁性部9a的配合可以将第二磁性元件9定位固定。另外,第二通孔18b可以减小第二磁性元件9与面板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第二磁性元件9与第一磁性元件11相吸牢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04包括罩设第二磁性元件9的第二壳体8,第二壳体8固定在支撑结构18上,第二壳体8用于屏蔽磁场。
如此,第二壳体8可以防止第二磁性元件9产生的磁场干扰第二磁性元件9周围的电器元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04包括围绕第四磁性部9b的第二径向磁铁6及设置在第四磁性部9b上的第二轴向磁铁17。与第四磁性部9b接触的第二径向磁铁6的面的极性和与第四磁性部9b接触的第二轴向磁铁17均的面的极性一致。第二径向磁铁6与第二轴向磁铁17均设置在第二壳体8内。
如此,第二径向磁铁6与第二轴向磁铁17可以增强第二磁性元件9的磁性,使得第一磁性元件11与第二磁性元件9相吸得更加牢固。
具体地,第四磁性部9b可呈圆柱形,第二径向磁铁6可以由两个半圆筒状的部分构成。第二径向磁铁6的两个半圆筒状的部分夹设第四磁性部9b。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04包括围绕第二轴向磁铁17的第二屏蔽环7,第二屏蔽环7位于第二壳体8内且设置在第二径向磁铁6上。
如此,第二屏蔽环7可以使第二轴向磁铁17及第二径向磁铁6的磁场线更加集中,可达到增强第二磁性元件9的磁性的作用。另外,这样还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二轴向磁铁17的磁场和第二径向磁铁6的磁场干扰旋钮102周围的电器元件。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元件5呈圆周间隔分布。
如此,由多个检测元件5生成的检测信号可以提高检测装置104检测旋钮102的位置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家用电器的工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8个,8个检测元件呈圆周间隔分布。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的数量不限于8个,例如为2个或2个以上等其它数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为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位置,控制装置106用于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旋钮102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并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地,在本发明示例中,第一预设位置例如为图3中旋钮102在面板10上的位置。
如此,当旋钮102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装置106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确定家用电器的初始状态,根据初始状态在旋钮102旋转时控制家用电器的运行状态。
为了方便将旋钮102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可在面板10的第一面10a上印刷有第一预设位置的标识,标识例如为圆圈。
在一个例子中,家用电器为多炉头电磁炉。炉头包括加热单元,第一预设位置包括在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对齐的情况下,旋钮102相对于检测装置104不同的多个角度位置。
当旋钮102位于其中一个角度位置时,第一检测部20a与至少一个检测元件5对应,第二检测部20b与其他的检测元件5对应。
如此,第一控制信号可根据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数量,及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数量生成。
在本发明示例中,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8个,当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2个,而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的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6个时,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可用于确定电磁炉的初始状态。
旋转当旋钮102旋转到另一个角度位置时,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大小。
当旋钮102旋转时,第一检测部20a依次与各个检测元件5对应,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的检测元件5生成的检测信号及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的第二检测元件5生成的检测信号不同。
旋钮102每旋转一定的角度,多个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的组合都不同,根据多个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的不同组合即可控制家用电器运行不同的功能。
请参阅图6~图8,在本发明示例中,检测元件5的数量为8个,为了方便描述,将相邻的4个检测元件5的依次编号为i-2,i-1,i,i+1,其中,旋钮102在图6中的位置时,i-1号检测元件5及i号检测元件5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i-2号检测元件5及i+1号检测元件5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
当旋钮102由图6中的位置顺时针旋转至图7中的位置时,i号检测元件5及i+1号检测元件5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i-2号检测元件5及i-1号检测元件5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
可以设定检测元件5与第一检测部20a对应时的检测信号处理为逻辑值0,检测元件5与第二检测部20b对应时的检测信号处理为逻辑值1。
由此可得,旋钮102在图6中的位置时,及顺时针旋转至图7中的位置时,i-2,i-1,i,i+1号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的逻辑值及逻辑值的差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 | 检测元件标号 | i-2 | i-1 | i | i+1 |
图6位置 | 逻辑值 | 1 | 0 | 0 | 1 |
图7位置 | 逻辑值 | 1 | 1 | 0 | 0 |
-- | 逻辑差值 | 0 | -1 | 0 | 1 |
由表1可知,旋钮102顺时针每旋转一步,即第一检测部20a顺时针旋转至与相邻的检测元件5对应,i-2,i-1,i,i+1号检测元件5在旋钮102的下一步与上一步的逻辑差值都为0,-1,0,1。
根据检测i-2,i-1,i,i+1号检测元件5的逻辑差值为0,-1,0,1可知旋钮102顺时针旋转,旋钮102顺时针每旋转一步,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增大。
旋钮102在图6中的位置时,及逆时针旋转至图8中的位置时,i-2,i-1,i,i+1号检测元件5的检测信号的逻辑值及逻辑值的差值如下表2所示。
表2
-- | 检测元件标号 | i-2 | i-1 | i | i+1 |
图6位置 | 逻辑值 | 1 | 0 | 0 | 1 |
图8位置 | 逻辑值 | 0 | 0 | 1 | 1 |
-- | 逻辑差值 | 1 | 0 | -1 | 0 |
由表2可知,旋钮102逆时针每旋转一步,即第一检测部20a逆时针旋转至与相邻的检测元件5对应时,i-2,i-1,i,i+1号检测元件5在旋钮102的下一步与上一步的逻辑差值都为1,0,-1,0。
根据检测i-2,i-1,i,i+1号检测元件5的逻辑差值为1,0,-1,0可知旋钮102逆时针旋转,旋钮102逆时针每旋转一步,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减少。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在旋钮102逆时针旋转时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增大,及在旋钮102顺时针旋转时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减少等其它控制逻辑。
综上所述,旋钮102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可控制家用电器工作以使家用电器运行不同的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为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偏离的位置,控制装置106用于根据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旋钮102是否位于第二预设位置,并根据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具体地,在本发明示例中,第二预设位置例如为图2中旋钮102在面板10上的位置。
如此,旋钮102可在不同的位置控制家用电器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使用一个旋钮102实现家用电器的不同的操作,可减少家用电器的零件数量,降低家用电器的成本。
例如,当旋钮102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第二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电磁炉的多个炉头中某个炉头的加热单元启动工作,进而使得旋钮102在第一预设位置旋转时控制工作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的大小。
可以理解,面板10的第一面10a也可以设置标识以示出第二预设位置的位置,从而方便用户操作旋钮102。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家用电器开机的状态下,旋钮102放置到检测装置104上方时,在第一磁性元件11与第二磁性元件9的磁场力的作用下,旋钮102位于第一预设位置。
然后,旋钮102由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后,此时可以选择多个炉头中的某个炉头的加热单元启动工作。
当选定某个炉头的加热单元工作后,旋钮102再次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此时,旋钮102在第一预设位置上旋转时可以选定加热单元的功率。
需要指出的是,当某个炉头的加热单元在工作时,当再次移动旋钮102时,可以切换到其他的炉头,使得其他炉头的加热单元工作,并可以通过在第一预设位置旋转旋钮102控制其他炉头的加热单元的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100。
上述家用电器中,由于旋钮102运动可以使控制装置生成控制信号,因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102与检测装置104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100的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家用电器包括电磁炉。这样使得旋钮组件100可以控制电磁炉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磁炉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控制装置106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多个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例如,当旋钮102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旋钮102在第一预设位置旋转时,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检测信号可用于控制加热单元加热功率的大小。例如,旋钮102顺时针旋转时,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可控制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增大,旋钮102逆时针旋转时,控制装置106所生在的第一控制信号可控制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减小。
又如,当旋钮102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装置106所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某个加热单元启动工作等。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
S2,根据检测信号判断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若是,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返回步骤S1;及
S3,根据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
上述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中,由于在旋钮运动时可以生成控制信号,因此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同时,旋钮与检测装置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旋钮组件的寿命。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可以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100实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为旋钮与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步骤S2包括:
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旋钮位于第一预设位置;
步骤S3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具体地,例如,当旋钮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确定家用电器的初始状态,根据初始状态在旋钮旋转时控制家用时控制家用电器的运行状态。
在某些时候方式中,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为旋钮与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步骤S2包括:
根据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旋钮位于第二预设位置;
步骤S3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如此,旋钮可在不同的位置控制家用电器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使用一个旋钮实现家用电器的不同的操作,可减少家用电器的零件数量,降低家用电器的成本。
在一个例子中,家用电器为多炉头电磁炉。炉头包括加热单元。请参图12,在一个示例中,加热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判断旋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若是,进入步骤S20,若否,继续步骤S10;
步骤S20,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判断旋钮是否位于第二预设位置,若是,进入步骤S30,若否,继续步骤S20;
步骤S30,选择多个炉头中的某个炉头的加热单元启动工作;
步骤S40,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判断旋钮是否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若是,进入步骤S50,若否,继续步骤S40;
步骤S50,根据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检测元件的位置调节工作中的加热单元的功率。
具体地,在步骤S10中,旋钮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可控制多个炉头已准备好启动工作;
在步骤S50中,可根据旋钮在第一预设时,旋钮相对于检测装置不同的角度位置调节工作中的加热单元的功率。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他未展开的部分,请参考上述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100的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能够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旋钮,所述旋钮包括承载在所述第一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
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及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及
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及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其中,当所述旋钮首次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后,然后移动到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此时所述控制装置生成的所述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触摸弹簧,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容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感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元件呈圆周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7.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电磁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10.一种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能够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旋钮,所述旋钮包括承载在所述第一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
所述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及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检测元件的位置生成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及
若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和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其中,当所述旋钮首次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后,然后移动到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此时生成的所述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家用电器的开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触摸弹簧,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容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一检测部为非金属材料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为金属材料部,所述检测信号为电感值。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元件呈圆周间隔分布。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一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对齐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预设位置包括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旋钮与所述检测装置偏离的位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06962.6A CN105977067B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06962.6A CN105977067B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77067A CN105977067A (zh) | 2016-09-28 |
CN105977067B true CN105977067B (zh) | 2018-03-30 |
Family
ID=5701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06962.6A Active CN105977067B (zh) | 2016-06-12 | 2016-06-12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770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01238U (zh) * | 2016-12-13 | 2017-07-0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磁控旋钮及家用电器 |
CN107065649B (zh) * | 2017-02-28 | 2023-08-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旋钮线控器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
DE102017128820A1 (de) * | 2017-12-05 | 2019-06-06 |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mit Magnete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295A (zh) * | 2002-08-14 | 2005-10-19 |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用于家用电器的操作单元 |
CN101741367A (zh) * | 2009-12-16 | 2010-06-16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 |
CN101826863A (zh) * | 2010-05-10 | 2010-09-08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器的吸盘式旋钮开关 |
CN203615396U (zh) * | 2013-11-06 | 2014-05-28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炉旋钮开关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72368B1 (en) * | 2014-04-03 | 2015-10-27 | Eaton Corporation | Contactless rotary pull switch |
-
2016
- 2016-06-12 CN CN201610406962.6A patent/CN1059770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295A (zh) * | 2002-08-14 | 2005-10-19 |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用于家用电器的操作单元 |
CN101741367A (zh) * | 2009-12-16 | 2010-06-16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 |
CN101826863A (zh) * | 2010-05-10 | 2010-09-08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器的吸盘式旋钮开关 |
CN203615396U (zh) * | 2013-11-06 | 2014-05-28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炉旋钮开关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77067A (zh) | 2016-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77067B (zh)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家用电器及旋钮组件的控制方法 | |
US10869365B2 (en) |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 |
CN106027022B (zh) | 家用电器的旋钮组件及家用电器 | |
WO2017180612A1 (en) |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bulb detectio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20150096974A1 (en) | Modular domestic cooking appliance with customizable cooking bays/ modules | |
US11265975B2 (en) |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5157072A (zh) | 微波炉及微波炉控制方法 | |
CN103672995A (zh) | 吸油烟机的风量自动控制方法及吸油烟机 | |
CN106895447A (zh) | 电磁灶的锅具检测方法及电磁灶 | |
US20180210484A1 (en) | Self-centering spring return mechanism for an appliance knob | |
CN107923112A (zh) | 具有设计为触摸屏的操作装置的改善的可操作性的家用器具 | |
CN104641558A (zh) | 虚拟触摸旋钮组件 | |
US20180376540A1 (en) | Loaded-object sensor and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including loaded-object sensor | |
CN105532073A (zh) | 用于确定炊具对于感应烹饪灶具的相应感应线圈的适用性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29981A (zh) | 数字转换器中的坐标补偿方法和设备及其使用的电子笔 | |
CN105757730A (zh) | 电磁炉 | |
CN202973222U (zh) | 一种电磁灶 | |
CN205593011U (zh) | 电磁炉 | |
CN205641033U (zh) | 电磁炉 | |
CN205593012U (zh) | 电磁炉 | |
CN208969208U (zh) | 旋钮开关状态检测装置、系统及设备 | |
CN105302245A (zh) | 一种具有触控式按键的终端 | |
US20180376542A1 (en) |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 |
EP1260770A1 (de) |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m Garraum | |
CN1249383C (zh) | 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