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959243A - 一种调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9243A
CN105959243A CN201610258652.4A CN201610258652A CN105959243A CN 105959243 A CN105959243 A CN 105959243A CN 201610258652 A CN201610258652 A CN 201610258652A CN 105959243 A CN105959243 A CN 105959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icrowave
port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86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强
宋骁雄
樊宇婷
尹飞飞
戴堂
戴一堂
徐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6102586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9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9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制器,包括: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和微波六端口,其中,第一射频开关,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控制第一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第二射频开关,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控制第二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微波六端口,用于对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调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制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中,利用电磁波作为信息的载体。信息一般是基带信号,其特点是频率较低、频带较宽且相互重叠。为了适合单一信道传输,必须进行调制。所谓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程,通过情况下,此时的基带信号也被称为待调制信号,其实质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载波上去,也就是频谱搬移的过程。所以信号调制的目的,就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
目前,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主要是使用混频器、变频器等器件。混频器主要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混频,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之和、差或为两者其他组合。变频器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上变频到射频频率。
但是,混频器、变频器等器件价格较昂贵、成本较高,且消耗功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调制器,以减少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以及降低调制的功率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器,所述调制器包括: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和微波六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所述I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用于接收所述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所述Q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所述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所述微波六端口,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反射系数,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所述本振信号;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相连;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相连。
较佳的,所述基带信号可以为:
微波基带信号或光载基带信号。
较佳的,当所述基带信号为光载基带信号时,所述调制器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和第二光接收器: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并将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所述第一射频开关;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并将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所述第二射频开关。
较佳的,所述第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二光接收器可以为:
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较佳的,所述调制器还包括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
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连接,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射频开关,改变所述第一反射系数;
所述第二环形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和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连接,用于配合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改变所述第二反射系数。
较佳的,所述微波六端口为:
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器,包括: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和微波六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所述I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用于接收所述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所述Q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所述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所述微波六端口,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反射系数,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所述本振信号;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相连;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相连。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两者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由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组成的调制器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制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开关101、第二射频开关102、微波六端口103。
其中,第一射频开关101,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该I信号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首先对基带信号进行介绍说明:基带信号是由信息源(也称发送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其特点是频率较低,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具有低通形式。
接着对射频开关进行介绍说明:射频开关属光纤通信或宽带通讯领域用信号开关,用于有线传输射频信号的通过控制,是由外壳及镓砷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辅助电路相连的输入、输出及控制端构成,场效应晶体管串联于射频通路,由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成本低,耗电低,易于安装,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载波电话切换,有线电视信号切换,光纤通信切换等领域。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微波基带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开关101与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相连接,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第二射频开关102,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该Q信号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射频开关102与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相连接,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微波六端口103,用于利用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101相连;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102开关相连。
具体的,微波六端口103可以为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微波六端口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90度耦合器组成,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本振信号在经过微波六端口结构的时候会经历不同的相位改变,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相连,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开关相连,本振信号在到达第三、四、五、六端口的时候,由于各个端口的负载不同,本振信号会有不同的反射,最终反射后的信号由功分器汇合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调制后的本振信号会由第二端口发射出去。
整体的流程可以用公式来表述:
b = a 4 [ Γ I + jΓ Q ]
其中,a为本振信号,b为调制后的本振信号,ГI为第一反射系数,ГQ为第二反射系数,j表示第一反射系数ГI和第二反射系数ГQ正交。
第一反射系数ГI根据基带信号的I信号改变,第二反射系数ГQ根据基带信号的Q信号改变。
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两者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由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组成的调制器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第一光接收器201、第二光接收器202、第一射频开关101、第二射频开关102、微波六端口103,其中,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在图1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第一光接收器201和第二光接收器202。
其中,第一光接收器201,与第一射频开关101连接,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第一射频开关101。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光载基带信号。
具体的,第一光接收器201可以为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具体的,第一光接收器201可以为PIN-TIA光接收器,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的I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第一射频开关101,通过偏置电压,将光载基带信号的电压变为第一射频开关101的控制电压,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
第二光接收器202,与第二射频开关102连接,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第二射频开关102。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光载基带信号。
具体的,第二光接收器202可以为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具体的,第二光接收器202可以为PIN-TIA光接收器,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的Q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第二射频开关102,通过偏置电压,将光载基带信号的电压变为第二射频开关102的控制电压,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
第一射频开关101,用于接收第一光接收器201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开关101与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光接收器201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第二射频开关102,用于接收第二光接收器202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射频开关102与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光接收器202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微波六端口103,用于利用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对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101相连;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开关102相连。
具体的,微波六端口103可以为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微波六端口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90度耦合器组成,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本振信号在经过微波六端口结构的时候会经历不同的相位改变,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相连,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开关相连,本振信号在到达第三、四、五、六端口的时候,由于各个端口的负载不同,本振信号会有不同的反射,最终反射后的信号由功分器汇合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调制后的本振信号会由第二端口发射出去。
整体的流程可以用公式来表述:
b = a 4 [ Γ I + jΓ Q ]
其中,a为本振信号,b为调制后的本振信号,ГI为第一反射系数,ГQ为第二反射系数,j表示第一反射系数ГI和第二反射系数ГQ正交。
第一反射系数ГI根据基带信号的I信号改变,第二反射系数ГQ根据基带信号的Q信号改变。
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两者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由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组成的调制器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并且利用光接收器,能够支持光载基带信号,实现对光载基带信号的调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开关101、第二射频开关102、第一环形器301、第二环形器302、微波六端口103,其中,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在图1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第一环形器301和第二环形器302。
其中,第一射频开关101,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该I信号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微波基带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开关101与第一环形器301相连接,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第二射频开关102,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该Q信号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微波基带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射频开关102与第二环形器302相连接,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第一环形器301,与第一射频开关101和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射频开关101,改变第一反射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处反射比较严重,环形器具有只能单向传输的特性,利用环形器可以有效减少反射的影响。
第二环形器302,与第二射频开关102和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连接,用于配合第二射频开关102,改变所述第二反射系数。
微波六端口103,用于利用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对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环形器301相连;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环形器302相连。
具体的,微波六端口103可以为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微波六端口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90度耦合器组成,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本振信号在经过微波六端口结构的时候会经历不同的相位改变,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相连,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开关相连,本振信号在到达第三、四、五、六端口的时候,由于各个端口的负载不同,本振信号会有不同的反射,最终反射后的信号由功分器汇合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调制后的本振信号会由第二端口发射出去。
整体的流程可以用公式来表述:
b = a 4 [ Γ I + jΓ Q ]
其中,a为本振信号,b为调制后的本振信号,ГI为第一反射系数,ГQ为第二反射系数,j表示第一反射系数ГI和第二反射系数ГQ正交。
第一反射系数ГI根据基带信号的I信号改变,第二反射系数ГQ根据基带信号的Q信号改变。
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两者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由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组成的调制器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增加环形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射的影响。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第一光接收器201、第二光接收器202、第一射频开关101、第二射频开关102、第一环形器301、第二环形器302、微波六端口103,其中,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在图2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第一环形器301和第二环形器302。
其中,第一光接收器201,与第一射频开关101连接,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第一射频开关101。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光载基带信号。
具体的,第一光接收器201可以为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具体的,第一光接收器201可以为PIN-TIA光接收器,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的I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第一射频开关101,通过偏置电压,将光载基带信号的电压变为第一射频开关101的控制电压,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
第二光接收器202,与第二射频开关102连接,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第二射频开关102。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可以为光载基带信号。
具体的,第二光接收器202可以为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具体的,第二光接收器202可以为PIN-TIA光接收器,用于接收光载基带信号的Q信号,并将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第二射频开关102,通过偏置电压,将光载基带信号的电压变为第二射频开关102的控制电压,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
第一射频开关101,用于接收第一光接收器201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开关101与第一光接收器201和第一环形器301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光接收器201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I信号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101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第二射频开关102,用于接收第二光接收器202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射频开关102与第二光接收器202和第二环形器302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光接收器202传输过来的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Q信号来控制第二射频开关102的通断,改变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的负载,进而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第一环形器301,与第一射频开关101和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射频开关101,改变第一反射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处反射比较严重,环形器具有只能单向传输的特性,利用环形器可以有效减少反射的影响。
第二环形器302,与第二射频开关102和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连接,用于配合第二射频开关102,改变所述第二反射系数。
微波六端口103,用于利用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对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环形器301相连;
微波六端口103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环形器302相连。
具体的,微波六端口103可以为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微波六端口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90度耦合器组成,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本振信号在经过微波六端口结构的时候会经历不同的相位改变,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相连,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第二射频开关相连,本振信号在到达第三、四、五、六端口的时候,由于各个端口的负载不同,本振信号会有不同的反射,最终反射后的信号由功分器汇合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调制后的本振信号会由第二端口发射出去。
整体的流程可以用公式来表述:
b = a 4 [ Γ I + jΓ Q ]
其中,a为本振信号,b为调制后的本振信号,ГI为第一反射系数,ГQ为第二反射系数,j表示第一反射系数ГI和第二反射系数ГQ正交。
第一反射系数ГI根据基带信号的I信号改变,第二反射系数ГQ根据基带信号的Q信号改变。
可见,本方案中使用微波六端口可以实现基带信号的直接上变换,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使用射频开关可以实现阻抗控制,实现高载频、高带宽的信号调制,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两者结合来实现调制器的功能,因为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价格便宜,并且微波六端口完全无源,消耗功率小,所以由微波六端口和射频开关组成的调制器减少了对信号调制所使用器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调制的功率消耗,并且利用光接收器,能够支持光载基带信号,实现对光载基带信号的调制,增加环形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射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器包括: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和微波六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用于接收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利用所述I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本振信号的第一反射系数;
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用于接收所述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利用所述Q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通断,改变所述本振信号的第二反射系数;
所述微波六端口,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反射系数,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调制,其中,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用于接收所述本振信号;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二端口,用于发射调制后的本振信号;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三和第四端口接地;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相连;
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信号可以为:
微波基带信号或光载基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带信号为光载基带信号时,所述调制器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和第二光接收器: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并将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I信号转发到所述第一射频开关;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并将所述光载基带信号中的Q信号转发到所述第二射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二光接收器可以为:
由光电二极管和跨阻放大器组成的光接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器还包括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
所述第一环形器,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五端口连接,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射频开关,改变所述第一反射系数;
所述第二环形器,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和所述微波六端口中的第六端口连接,用于配合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改变所述第二反射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六端口为:
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组成的微波六端口。
CN201610258652.4A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调制器 Pending CN105959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52.4A CN105959243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调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652.4A CN105959243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调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243A true CN105959243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8652.4A Pending CN105959243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调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924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183A (zh) * 1997-12-18 2000-05-03 索尼国际(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N端口直接接收机
US20090267746A1 (en) * 2008-04-23 2009-10-29 Martec Corporation Multi-Port Receiver
CN201450518U (zh) * 2009-04-29 2010-05-05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6端口直接qpsk调制器
CN10358227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西门子公司 MeV-电子源
CN105357165A (zh) * 2015-11-19 2016-02-24 重庆大学 正交线极化数字调制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183A (zh) * 1997-12-18 2000-05-03 索尼国际(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N端口直接接收机
EP1014562B1 (en) * 1997-12-18 2006-04-12 Sony Deutschland GmbH Demodulator and method for the demodulation of modulated RF signals
US20090267746A1 (en) * 2008-04-23 2009-10-29 Martec Corporation Multi-Port Receiver
CN201450518U (zh) * 2009-04-29 2010-05-05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6端口直接qpsk调制器
CN103582277A (zh) * 2012-07-19 2014-02-12 西门子公司 MeV-电子源
CN105357165A (zh) * 2015-11-19 2016-02-24 重庆大学 正交线极化数字调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兰 等: "射频六端口OFDM解调器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kano et al. 17.9 A 105Gb/s 300GHz CMOS transmitter
CN104333422B (zh) 一种微波光子混频方法及多功能微波光子混频器
WO2014069782A1 (ko) Ook 변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송신 장치
US11860259B2 (en) Optical-electronic integrated RF leakag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W radar
US559041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spurious third-order responses in transceivers
CN110336611B (zh) 基于光纤色散效应的镜像干扰抑制混频器
CN110784179A (zh) 一种双平衡fet混频器
US8829973B2 (en) Switch mode circulator isolated RF mixer
CN111987995B (zh) 一种基于混频调制反馈环的梳状信号源
CN102324892B (zh) 高频微波信号全光下变频系统
CN106788756A (zh)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超宽带大动态变频通道
CN106899355B (zh) 全光技术微波接收系统与方法
US9853686B2 (en) Vector modulator and transceiver including the same
US9166678B1 (en) Heterogeneous microwave photonic circuits
CN114039665B (zh) 一种用于RoF系统的多载频生成和可靠传输方法
US9780943B2 (en) Broadband distributed amplifier based active duplexer
WO2023201831A1 (zh) 差分式毫米波通讯架构及电子设备
CN106209158B (zh) 一种基于uhf rfid读写器的载波泄漏消除系统
CN105959243A (zh) 一种调制器
TWI685220B (zh) 光載微波網路節點、無線電存取點及其光載微波通訊系統
CN215897681U (zh) 一种e波段分谐波混频器
CN110336569B (zh) 一种实现高隔离及无驻波变化的射频开关装置
Cabon et al. Photonic mixing in RF modulated optical links
CN106788478B (zh) 一种射频前端
CN107959510B (zh) 双模信号收发装置与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