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690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40690A CN105940690A CN201580006906.7A CN201580006906A CN105940690A CN 105940690 A CN105940690 A CN 105940690A CN 201580006906 A CN201580006906 A CN 201580006906A CN 105940690 A CN105940690 A CN 1059406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network
- prose
- service
- s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acecarbromal Chemical compound CCC(Br)(CC)C(=O)NC(=O)NC(C)=O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用户设备(UE)建立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如果所述UE对执行D2D操作有兴趣,则所述UE向所述网络发送D2D信息。所述D2D信息可以指示各条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在基于欧洲系统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中操作的第三代(3G)异步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长期演进(LTE)正被标准化UMTS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讨论。
3GPP LTE是一种用于能实现高速分组通信的技术。针对该LTE目标已提出了许多方案,包括旨在缩减用户和供应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扩展并提高覆盖范围和系统容量的那些方案。3GPP LTE需要缩减每比特成本、增加服务可用性、灵活使用频带、简单的结构、开放式接口以及终端的足够功耗来作为高级需求。
近来,对支持基于接近的服务(ProSe)的兴趣已大增。当满足给定的接近标准时,确定接近(“用户设备(UE)处于另一UE的附近”)。这种新的兴趣由很大程度上受社交联网应用驱动的几个因素推动,并且决定性数据需要许多是局域化流量的蜂窝频谱和利用不足的上行链路频带。3GPP正在目标化LTE rel-12中的ProSe的可用性,以使LTE能够成为被第一响应者使用的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竞争性宽带通信技术。由于传统问题和预算限制,当前的公共安全网络仍主要基于陈旧的2G技术,而商业网络正快速迁移至LTE。这种演变差距和对增强服务的期望已导致全球性尝试来升级现有的公共安全网络。与商业网络相比,公共安全网络具有更多的严格服务要求(例如,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还需要直接通信,尤其是在蜂窝覆盖失败或不可用时。这种基本的直接模式特征当前在LTE中缺失。
作为ProSe的一部分,已讨论了UE之间的装置至装置(D2D)操作。对于有效的D2D操作来说,可能需要一种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有关D2D操作的各段信息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所述UE建立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由所述UE向所述网络发送指示所述UE对执行所述D2D操作有兴趣的D2D信息。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成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射频(RF)单元,该射频单元被配置成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联接至所述RF单元,并且被配置成建立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并且向所述网络发送指示所述UE对执行所述D2D操作有兴趣的D2D信息。
发明的有益效果
网络可以获知UE对D2D操作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LTE系统架构。
图2示出了典型E-UTRAN和典型EPC的架构的框图。
图3示出了LTE系统的用户层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4示出了LTE系统的控制层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5示出了物理信道结构的示例。
图6示出了用于ProSe的基准架构。
图7示出了一步ProSe直接发现过程的示例。
图8示出了两步ProSe直接发现过程的示例。
图9至图12示出了针对D2D ProSe的情况。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的示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15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技术可以被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CDMA可以利用诸如通用陆基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利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利用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UTRA(E-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IEEE 802.16m是IEEE802.16e的演进,并且向基于IEEE 802.16的系统提供向后兼容性。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利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中使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为清楚起见,下面的描述将集中于LTE-A。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LTE系统架构。该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通过IMS的因特网语音传输协议(VoIP)和分组数据的各种通信服务。
参照图1,LTE系统架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UE;10),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以及演进分组核心(EPC)。UE 10是指由用户携带的通信设备。UE 10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为另一术语,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无线装置等。
E-UTRAN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演进节点B(eNB)20,并且多个UE可以位于一个小区中。eNB 20向UE 10提供控制层面和用户层面的端点。eNB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被称为另一术语,诸如基站(BS)、接入点等。可以按每个小区部署一个eNB 20。
下文中,下行链路(DL)指示从eNB 20至UE 10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指示从UE 10至eNB 20的通信。在DL中,发送器可以是eNB 20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eNB 20的一部分。
EPC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和系统架构演进(SAE)网关(S-GW)。该MME/S-GW 30可以位于网络端部并且连接至外部网络。为清楚起见,MME/S-GW 30在此将被简称为“网关”,但应当明白,该实体包括MME和S-GW两者。
该MME提供各种功能,包括针对eNB 20的非接入层(NAS)信令、NAS信令安全性、接入层(AS)安全性控制、针对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核心网络(CN)节点间信令、空闲模式UE可达性(包括对寻呼重发的控制和执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针对空闲和活动模式下的UE)、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和S-GW选择、用于具有MME变化的切换的MME选择、用于向2G或3G 3GPP接入网络切换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选择、漫游、认证、包括专用承载体建立的承载体管理功能、对公共预警系统(PWS)(其包括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ETWS)和商业移动警报系统(CMAS))消息发送的支持。S-GW主机提供分类功能,包括基于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例如,通过深分组检查)、合法拦截、UE因特网协议(IP)地址分配、DL中的传输级分组标记、UL和DL服务级计费、门限和速率实施、基于接入点名称聚集最大比特率(APN-AMBR)的DL速率实施。
可以使用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业务的接口。UE 10经由Uu接口连接至eNB20。eNB 20经由X2接口彼此连接。邻近的eNB可以具有网状网络结构,该网状网络结构具有X2接口。多个节点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在eNB 20与网关30之间。
图2示出了典型E-UTRAN和典型EPC的架构的框图。参照图2,eNB 20可以执行以下功能:对网关30的选择、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启用期间朝向网关30路由、调度并发送寻呼消息、调度并发送广播频道(BCH)信息、在UL和DL两者中向UE 10动态分配资源、配置并且提供eNB测量、无线电承载体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RAC)以及LTE_ACTIVE状态下的连接移动性控制。在EPC中并且如上所述,网关30可以执行以下功能:寻呼发起、LTE_IDLE状态管理、加密用户层面、SAE承载体控制以及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图3示出了LTE系统的用户层面协议栈的框图。图4示出了LTE系统的控制层面协议栈的框图。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多个层可以基于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三层而分类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
物理(PHY)层属于L1。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更高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至作为PHY层的更高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将物理信道映射至该传输信道。MAC层与PHY层之间的数据通过传输信道来传送。在不同PHY层之间,即,在发送侧的PHY层与接收侧的PHY层之间,数据经由物理信道被传送。
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以及分组数据覆盖协议(PDCP)层属于L2。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作为MAC层的更高层的RLC层提供服务。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服务。RLC层支持具有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同时,RLC层的功能可以利用MAC层内的功能块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RLC层可以不存在。PDCP层提供具有报头压缩功能的功能,该功能缩减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使得通过采用IP包(诸如IPv4或IPv6)发送的数据可以通过具有相对较小带宽的无线电接口来有效发送。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属于L3。RLC层位于L3的最下部分,并且仅被限定在控制层面中。RRC层与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无线电承载体(RB)有关地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RB表示L2在UE与E-UTRAN之间提供数据传输的服务。
参照图3,RLC和MAC层(在网络侧上的eNB中终止)可以执行诸如调度、自动重发请求(ARQ)以及混合ARQ(HARQ)的功能。PDCP层(在网络侧上的eNB中终止)可以执行诸如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以及加密的用户层面功能。
参照图4,该RLC层和MAC层(在网络侧上的eNB中终止)可以针对控制层面执行同一功能。RRC层(在网络侧上的eNB中终止)可以执行诸如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RB控制、移动功能以及UE测量报告和控制的功能。NAS控制协议(在网络侧上的网关的MME中终止)可以执行诸如SAE承载体管理、认证、LTE_IDLE移动性处理、LTE_IDLE中的寻呼发起以及用于网关与UE之间的信令的安全性控制的功能。
图5示出了物理信道结构的示例。物理信道利用无线电资源来传送UE的PHY层与eNB之间的信令和数据。物理信道在时域中由多个子帧构成,而在频域中由多个子载波构成。一个子帧(其为1ms)在时域中由多个符号构成。子帧的特定符号(诸如子帧的第一符号)可以被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该PDCCH承载动态分配的资源,诸如物理资源块(PRB)和调制与编码方案(MCS)。
DL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用于寻呼UE的寻呼信道(PCH)、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用于多播或广播服务发送的多播信道(MCH)。DL-SCH通过改变调制、编码和发送功率以及动态和半静态资源分配两者来支持HARQ、动态链路自适应。DL-SCH还可以实现整个小区中的广播和使用波束成形。
UL传输信道包括:正常情况下被用于初始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信号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等。UL-SCH通过改变发送功率并且潜在地改变调制和编码来支持HARQ和动态链路自适应。UL-SCH还可以实现使用波束成形。
根据发送信息的类型,将逻辑信道分类成用于传送控制层面信息的控制信道和用于传送用户层面信息的业务信道。即,针对由MAC层所提供的不同数据传送服务来限定一组逻辑信道类型。
控制信道仅被用于传送控制层面信息。由MAC层提供的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专用控制信道(DCCH)。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PCCH是传送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并且在网络未知晓UE的位置小区时被使用。CCCH被没有与网络的RRC连接的UE使用。MCCH是点至多点下行链路信道,其被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控制信息。DCCH是点至点双向信道,其被具有在UE与网络之间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RRC连接的UE所使用。
业务信道仅被用于传送用户层面信息。由MAC层提供的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DTCH是点至点信道,专用于一个UE以用来传送用户信息,并且可以存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MTCH是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业务数据的点至多点下行链路信道。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上行链路连接包括:可以映射至UL-SCH的DCCH、可以映射至UL-SCH的DTCH以及可以映射至UL-SCH的CCCH。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下行链路连接包括:可以映射至BCH或DL-SCH的BCCH、可以映射至PCH的PCCH、可以映射至DL-SCH的DCCH、可以映射至DL-SCH的DTCH、可以映射至MCH的MCCH以及可以映射至MCH的MTCH。
RRC状态指示UE的RRC层是否逻辑连接至E-UTRAN的RRC层。RRC状态可以被划分成两个不同状态,诸如RRC空闲状态(RRC_IDLE)和RRC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在RRC_IDLE中,UE可以接收广播的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同时UE指定由NAS配置的不连续接收(DRX),而且UE已被分配了在跟踪区域中唯一地标识该UE的标识(ID),并且可以执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选择和小区重选。而且,在RRC_IDLE中,未将RRC上下文存储在eNB中。
在RRC_CONNECTED中,UE具有E-UTRAN RRC连接和在E-UTRAN中的上下文,使得向/从eNB发送和/或接收数据成为可能。而且,UE可以向eNB报告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在RRC_CONNECTED中,E-UTRAN获知该UE所属的小区。因此,网络可以向/从UE发送和/或接收数据,该网络可以控制UE的移动性(针对具有网络辅助小区改变(NACC)的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的切换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小区间改变次序),并且网络可以执行针对邻近小区的小区测量。
在RRC_IDLE中,UE指定寻呼DRX周期。具体地,UE在每UE特定的寻呼DRX周期的特定寻呼时机来监测寻呼信号。该寻呼时机是发送寻呼信号的时间间隔。UE具有其自身的寻呼时机。寻呼消息通过属于相同跟踪区域的所有小区来发送。如果UE从一个跟踪区域(TA)向另一TA移动,则该UE将向网络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AU)消息,以更新其位置。
对基于接近的服务(ProSe)进行描述。其可以参考3GPP TR 23.703V1.0.0(2013-12)和/或3GPP TR 36.843V1.0.0(2013-11)。ProSe可以是包括装置至装置(D2D)通信的概念。下面,“ProSe”可以通过与“D2D”混合来使用。
ProSe直接通信意指处于邻近的ProSe使能的两个或更多个UE之间的、经由未穿过任何网络节点的路径借助于利用E-UTRA技术的用户层面发送的通信。ProSe使能UE意指支持ProSe要求和相关联过程的UE。除非另外加以明确规定,否则ProSe使能UE指非公共安全UE和公共安全UE两者。ProSe使能公共安全UE意指还支持ProSe过程和专用于公共安全的能力的ProSe使能UE。ProSe使能非公共安全UE意指支持ProSe过程但不支持专用于公共安全的能力的UE。ProSe直接发现意指被ProSe使能UE采用的过程,以用于通过仅利用具有3GPP LTE rel-12技术的两个UE的能力来发现其附近的其它ProSe使能UE。EPC级ProSe发现意指这样的处理:EPC通过该处理确定两个ProSe使能UE的接近,并向它们通知它们的接近。ProSe UE标识(ID)是由标识ProSe使能UE的演进分组系统(EPS)分配的唯一标识。ProSe应用ID是标识针对ProSe使能UE的应用相关信息的标识。它们可以存在每个UE的多于一个的ProSe应用ID。
支持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两种不同模式:
1.网络独立直接通信: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这种操作模式不需要任何网络辅助来授权连接,并且通过仅利用UE本地的功能和信息来执行通信。该模式可应用于:
-仅预先授权的ProSe使能公共安全UE,
-与UE是否由E-UTRAN服务无关,
-一对一ProSe直接通信和一对多ProSe直接通信两者。
2.网络授权的直接通信: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这种操作模式总是需要通过EPC的网络辅助,以授权该连接。这种操作模式应用于:
-一对一ProSe直接通信,
-在两个UE由E-UTRAN服务时,以及
-针对公共安全UE,其可以在仅一个UE被E-UTRAN服务时应用。
已认识到可以存在用于直接发现的下列模型。
1.模式A(“我在这里”):该模型针对参与直接发现的UE限定两个角色。
-通告UE:该UE通告可以从邻近的已准许发现的UE使用的特定信息。
-监测UE:该UE从邻近的其它UE接收感兴趣的特定信息。
在该模型中,通告UE按预定发现间隔来广播发现消息,并且对这些消息感兴趣的UE读取它们并处理它们。其等同于“我在这里”,因为通告UE将在该发现消息中广播有关自身的信息,例如,其ProSe应用ID或ProSe UE ID。
2.模型B(“谁在那里”/“你在那里吗”):该模型针对参与直接发现的UE限定两个角色。
-发现方UE:该UE发送包含有关对发现什么感兴趣的特定信息的请求。
-被发现方UE:接收该请求消息的UE可以利用与发现方的请求相关的一些信息来响应。
其等同于“谁在那里/你在那里吗”,因为发现方UE发送有关想要从其接收响应的其它UE的信息,例如,该信息可以和与组相对应的ProSe应用ID有关,并且该组的成员可以响应。
图6示出了用于ProSe的基准架构。参照图6,用于ProSe的基准架构包括:E-UTRAN、EPC、具有ProSe应用的多个UE、ProSe应用服务器以及ProSe功能。EPC表示E-UTRAN核心网络架构。EPC包括实体,诸如MME、S-GW、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等。ProSe应用服务器是用于构建应用功能的有ProSe能力的用户。在公共安全情况下,它们可以是特定代理(PSAP),或者在商业情况下,是社交媒体。这些应用在3GPP架构以外几乎不被限定,但可以存在针对3GPP实体的基准点。该应用服务器可以朝向UE中的应用通信。UE中的应用使用用于构建应用功能的ProSe能力。示例可以是针对在公共安全组的成员之间的通信或者针对请求找到邻近的伙伴的社交媒体应用。
由3GPP限定的网络(作为EPS的一部分)中的ProSe功能具有针对ProSe应用服务器、针对EPC以及UE的基准点。该功能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但不限于此。
-经由针对第三方应用的基准点交互工作
-授权和配置UE以用于发现和直接通信
-使能EPC级ProSe发现的功能
-ProSe相关的新用户数据和处理数据存储,并且还处理ProSe标识
-安全相关功能
-向EPC提供用于策略相关功能的控制
-提供用于计费的功能(经由EPC或者在EPC外部,例如,离线计费)
对用于ProSe的基准架构中的基准点/接口进行描述。
-PC1:其是UE中和ProSe应用服务器中的ProSe应用之间的基准点。其被用于限定应用级信令需求。
-PC2:其是ProSe应用服务器与ProSe功能之间的基准点。其被用于限定ProSe应用服务器与通过3GPP EPS经由ProSe功能提供的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一个示例可以是用于针对ProSe功能中的ProSe数据库的应用数据更新。另一示例可以是供ProSe应用服务器在3GPP功能与应用数据之间的交互工作(例如,名称翻译)中使用的数据。
-PC3:其是UE与ProSe功能之间的基准点。其被用于限定UE与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示例可以是用于针对ProSe发送和通信的配置。
-PC4:其是EPC与ProSe功能之间的基准点。其被用于限定EPC与ProSe功能之间的交互。可能的使用情况可以是当在UE之间设立一对一通信路径时或者当实时证实用于会话管理或移动性管理的ProSe服务(授权)时。
-PC5:其是用于控制的UE至UE与用于发现和通信、用于中继和一对一通信(直接在UE之间和通过LTE-Uu在UE之间)的用户层面之间的基准点。
-PC6:该基准点可以被用于诸如向不同PLMN订阅的用户之间的ProSe发现的功能。
-SGi:除了经由SGi的相关功能以外,其还可以被用于应用数据和应用级控制信息交换。
图7示出了一步ProSe直接发现过程的示例。图7对应于用于直接发现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基于在网络中将应用标识映射至ProSe私用表达码。图7示出了两个UE正在运行相同ProSe使能应用,并且设定那些UE的用户在所考虑的应用上具有“朋友”关系。图7所示的“3GPP层”对应于由3GPP所指定的功能,该功能使得UE中的移动应用能够使用ProSe发现服务。
UE-A和UE-B运行ProSe使能应用,其发现并连接至网络中的关联应用服务器。作为一个示例,该应用可以是社交网络应用。该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3GPP网络操作员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来操作。当通过第三方供应商操作时,在第三方供应商与3GPP操作员之间需要服务协议,以便能实现在3GPP网络中的ProSe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1.规则应用层通信在UE-A中的移动应用与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之间进行。
2.UE-A中的ProSe使能应用检索称作“朋友”的应用层标识符的列表。典型地,这些标识符具有网络接入标识符的形式。
3.ProSe使能应用希望当UE-A的朋友之一处于UE-A的附近时被通知。为此,(i)针对UE-A(具有应用层标识)的用户和(ii)针对他的朋友中的每一个,其请求从3GPP层检索私用表达码。
4.该3GPP层向3GPP网络中的ProSe服务器委托该请求。该服务器可以位于本地PLMN(HPLMN)中或者位于访问的PLMN(VPLMN)中。可以使用支持所考虑的应用的任何ProSe服务器。UE与ProSe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在IP层上或者在IP层以下进行。如果该应用或UE未被授权使用ProSe发现,则ProSe服务器拒绝该请求。
5.ProSe服务器将全部提供的应用层标识映射至私用表达码。例如,将该应用层标识映射至私用表达码。该映射基于从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检索的参数(例如,映射算法、密钥等),由此,所导出的私用表达码可以在全局上是唯一的。换句话说,任何ProSe服务器请求导出针对特定应用的应用层标识的私用表达,其将导出相同的私用表达码。从应用服务器检索的该映射参数描述了该映射应怎样进行。在这个步骤中,网络中的ProSe服务器和/或应用服务器还授权该请求以针对特定应用并且从特定用户检索表达码。例如确保了用户可以检索仅针对他的朋友的表达码。
6.针对所有请求的标识的导出的表达码被发送至3GPP层,其中,它们被存储以供进一步使用。另外,3GPP层通知ProSe使能应用,针对所请求的标识和应用的表达码已被成功检索到。然而,所检索的表达码未被发送至ProSe使能应用。
7.ProSe使能应用从3GPP层请求开始发现,即,尝试发现所提供的“朋友”之一何时处于UE-A的附近,并且由此,直接通信可实行。作为响应,UE-A通告针对所考虑的应用的应用层标识的表达码。将该表达码映射至对应的应用层标识可以仅通过UE-A的朋友来执行,该朋友也已接收到针对所考虑的应用的表达码。
8.UE-B也运行相同ProSe使能应用,并且已执行步骤3-6来检索针对朋友的表达码。另外,UE-B中的3GPP层在通过ProSe使能应用进行请求之后执行ProSe发现。
9.当UE-B接收到来自UE-A的ProSe通告时,其确定获知所通告的表达码,并且将该表达码映射至特定应用并且映射至该应用层标识。UE-B可以确定对应于所接收的表达码的应用和应用标识,因为其也已接收到针对应用层标识的表达码(UE-A被包括在UE-B的朋友列表中)。
上述过程中的步骤1-6可以仅在UE处于网络覆盖范围内部时被执行。然而,并非频繁需要这些步骤。它们仅在UE想要更新或修改应利用ProSe直接发现来发现的朋友时需要。在接收到来自网络的所请求的表达码之后,ProSe发现(步骤7和9)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部或外部进行。
应注意到,表达码映射至特定应用并且映射至特定应用标识。由此,当用户在多个UE上运行相同ProSe使能应用时,每个UE都通告相同的表达码。
图8示出了两步ProSe直接发现过程的示例。图8对应于目标化ProSe发现。本解决方案是“谁在那里?”型解决方案,其中,用户(“发现方”)搜索以发现特定的目标群体(“被发现方”)。
1.UE1(发现方)的用户希望发现附近是否存在特定组通信服务使能者(GCSE)组中的任一成员。UE1广播包含目标化GCSE组的唯一App组ID(或层2组ID)的目标化发现请求消息。该目标化发现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发现方的唯一标识符(用户1的App个人ID)。该目标化发现请求消息被UE2、UE3、UE4以及UE5接收。除了UE5的用户以外,其他所有用户均是所请求的GCSE组的成员,并且他们的UE据此被配置。
2a-2c.UE2、UE3以及UE4中的每一个均利用目标化发现响应消息直接响应于UE1,该消息可以包含其用户的唯一App个人ID。与此相反,UE5不发送响应消息。
在三步骤过程中,UE1可以通过发送发现确认消息来响应于该目标化发现响应消息。
针对用于D2D操作的一般设计假定,设定D2D在上行链路频谱(在频分双工(FDD)的情况下)或者小区给定覆盖范围的上行链路子帧(在除了在覆盖范围之外时以外的时分双工(TDD)的情况下)中操作。使用TDD情况下的下行链路子帧可以进一步加以研究。设定D2D发送/接收在给定载波上不使用全双工。从单个UE的观点来看,在给定载波上,D2D信号接收和蜂窝上行链路发送均不使用全双工。针对复用D2D信号和蜂窝信号,从单个UE的观点来看,在给定载波上,不应使用频分复用(FDM),而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这包括用于处理/避免冲突的机制。
对D2D发现进行描述。至少限定下列两种类型的发现过程。然而,清楚的是,这些限定仅旨在帮助澄清描述,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类型1:用于发现信号传输的资源基于非UE特定来分配的发现过程。
-类型2:用于发现信号传输的资源基于每个UE特定来分配的发现过程。可以针对发现信号的每个特定传输实例来分配资源,或者可以针对发现信号传输半持久性地分配资源。
应注意到,资源怎样分配和通过哪个实体分配的进一步细节以及用于传输的资源怎样在所分配的资源内进行选择的进一步细节不限于这些限定。
图9至图12示出了针对D2D ProSe的情形。参照图9至图12,UE1和UE2位于小区的覆盖范围中/覆盖范围之外。当UE1具有发送任务时,UE1发送发现消息,而UE2接收该消息。UE1和UE2可以改变它们的发送和接收任务。来自UE1的发送可以被类似UE2的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表1示出了图9至图12中描述的更详细的D2D情形。
[表1]
情形 | UE1 | UE2 |
图9:覆盖范围之外 | 覆盖范围之外 | 覆盖范围之外 |
图10:局部覆盖范围 | 覆盖范围中 | 覆盖范围之外 |
图11:单一小区覆盖范围中 | 覆盖范围中 | 覆盖范围中 |
图12:多个小区覆盖范围中 | 覆盖范围中 | 覆盖范围中 |
参照表1,图9所示的情形对应于UE1和UE2两者都处于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图10所示的情形对应于UE1处于覆盖范围中、而UE2处于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图11和图12两者所示的情形对应于UE1和UE2两者都处于覆盖范围中的情况。但是,图11所示的情形对应于UE1和UE2都处于单一小区的覆盖范围中的情况,而图12所示的情形对应于UE1和UE2分别处于彼此邻近的多个小区的覆盖范围中的情况。
对D2D通信进行描述。D2D发现不是用于组播和广播通信的所需步骤。对于组播和广播来说,未设定该组中的所有接收UE处于彼此的附近。当UE1具有发送任务时,UE1发送数据,而UE2接收该数据。UE1和UE2可以改变它们的发送和接收任务。来自UE1的发送可以被类似UE2的一个或更多个UE接收。
当UE处于RRC_CONNECTED中时,如果允许该UE仅在服务频率上发送D2D消息,则该UE需要占驻分配D2D资源的频率的小区。然而,如果UE通过不分配D2D资源的频率的小区来服务,则该UE不能执行D2D操作(例如,D2D发送)。另选地,当UE处于RRC_CONNECTED中时,如果允许该UE仅在频率(频率1)上发送D2D消息而同时占驻特定频率(频率2),则该UE需要占驻频率1的小区。然而,如果UE通过其它频率(例如,频率3)的小区来服务,则该UE因UE能力限制等而不能执行D2D操作(例如,D2D发送)。因此,UE对D2D操作的兴趣需要被网络获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UE向网络发送有关D2D操作的各条信息,并且该网络按各种方式使用有关D2D操作的所接收的信息。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的示例。参照图13,在步骤S100中,UE建立与网络的RRC连接。如果所述UE对执行D2D操作具有兴趣,则在步骤S110中,UE向网络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下文中,D2D信息)。该D2D信息可以向网络指示该UE对执行D2D操作具有兴趣。D2D操作可以指D2D发送和/或D2D接收。步骤S110可以与步骤S100结合,使得该UE在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发送D2D信息,例如,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进行发送。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下述有关D2D操作的至少一条信息。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想要执行D2D操作所在的至少一个频率。作为一个示例,该D2D信息可以指示优选服务频率的列表。该信息指示在占驻优选服务频率的同时,UE可以执行D2D操作。该信息可以是共同信息,以指示在该优选频率上的可能的D2D操作。该信息可以是单独信息,以指示可能的D2D操作是分别在优选频率上的D2D接收或D2D通信。作为另一示例,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想要执行D2D操作所在的优选频率的列表。作为另一示例,该D2D信息可以指示下列信息的列表,即{服务频率(频率1),当UE通过所指示的服务频率来服务时可以进行D2D操作的频率列表}。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想要执行D2D操作的至少一个PLMN。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被信号发送。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是否想要执行D2D发送或D2D接收。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是否想要执行D2D通信或D2D发现。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是否优选将D2D操作优先于单播操作或者反之亦然。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被信号发送。这里,单播操作意指UE与网络之间的利用传统3GPPLTE技术的一对一通信。可能的是,根据UE的TX/RX能力,D2D操作和单播操作不能同时被执行。在接收到指示UE在D2D操作与单播操作之间优选哪个操作的信息时,网络可以控制UE的操作,以在D2D操作和单播操作彼此冲突时使得发生优选操作,或者避免该冲突。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经由D2D操作UE具有兴趣的所请求的D2D服务。例如,所请求的D2D服务可以是语音呼叫(或流)、视频呼叫(或流)、紧急呼叫、文件交换、网络浏览或文本消息。对于另一示例,所请求的D2D服务可以是公共安全通信、商业直接通信、车辆通信(其例如还可以包括车辆至车辆(V2V)、车辆至行人(V2P)、车辆至基础设施(V2I)。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UE可能需要具有的或者UE当前具有的不同D2D服务当中的优先级。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或者动态地被信号发送。该信息指示由D2D操作使能或执行的不同服务当中的优选优先级。例如,该信息可以基于其偏好来指示语音呼叫(或流)、视频呼叫(或流)、紧急呼叫、文件交换、网络浏览或文本消息当中的优先级。针对另一示例,该信息可以基于其偏好来指示公共安全通信、商业直接通信或车辆通信当中的优先级。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或动态地被信号发送。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可以按照D2D服务而彼此不同,并且因此,UE可以指示每个D2D服务的期望或需求范围。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可以按照每个D2D发现消息而彼此不同,并且因此,UE可以指示按照每个D2D发现消息的期望或需求范围。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可以通过用于D2D发送的优选最大TX功率来指示。另选地,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可以通过为用于D2D发送的UE配置的优选范围类别来指示。可以将该范围类别进行分类,例如,短、中、长范围。另选地,D2D操作的期望或需求范围可以通过优选距离范围来指示。该距离范围可以用单位例如为米或千米的明确距离来指示。该范围类别或距离范围可以通过网络来配置。UE可以选择该范围来指示范围类别,使得所指示的范围最接近所需范围,同时该指示的范围超出所需范围(如果可行的话)。该网络可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用于UE的D2D发送的最大发送功率,确定适当的功率控制参数,或者确定开环功率控制(基于估计的路径损耗的UE控制的功率控制)或闭环功率控制(基于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网络控制的功率控制)之间的适当功率控制机制。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针对D2D操作的可接受延迟水平。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被信号发送。针对D2D操作的可接受延迟水平可以按照D2D服务而彼此不同。该可接受延迟指示UE或经由D2D操作而用于该UE的服务可以容忍多少在处于D2D操作中时可能招致的延迟(例如,资源分配延迟-自UE变得对执行D2D操作感兴趣起直到UE实际上被分配资源以用于执行D2D操作为止的时间)。不同延迟类别可以指示不同的延迟水平。UE可以指示有关的D2D服务是容忍延迟的还是延迟敏感的。该网络可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UE的RRC状态,给定针对D2D操作的潜在延迟或服务中断可以在每个RRC状态下不同。该网络可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适当的调度方案或资源分配方案(在网络调度方案与UE自主选择方案之间),给定用于D2D操作的不同调度方案或资源分配方案可以引入不同的延迟水平。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网络中的D2D操作的观察/估计的负荷。该信息可以半静态地或基于事件触发地被信号发送。D2D操作的观察/估计的负荷可以按照D2D服务而彼此不同。D2D操作的观察/估计的负荷可以按照特定持续时间或按照时段由所接收的D2D消息的平均数来指示。可以指示每个频率负荷。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指示UE观察D2D操作的负荷的频率。一旦报告包括D2D操作的观察/估计的负荷的D2D信息,可以基于周期性报告或者基于德尔塔变化的触发来执行随后报告,其中,如果负荷的变化大于德尔塔量,则触发该随后报告。该网络可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所需服务是应经由D2D操作还是经由UE网络操作来执行。例如,如果存在高D2D操作,则该网络可以针对有关或所请求的服务来配置UE以按UE网络操作来操作。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其优选通信组。
-该D2D信息可以指示上述至少一条信息的组合。
UE可以在特定时间点或在特定条件下向网络发送上述指示有关D2D操作的至少一条信息的D2D信息。
-当UE从RRC_IDLE转变至RRC_CONNECTED时,如果UE对执行D2D操作具有兴趣,则该UE可以发送D2D信息。在向网络发送D2D信息之后,如果有关D2D操作的至少一条信息被改变,则UE可以向该网络发送更新的D2D信息。另选地,UE可以向网络指示有关D2D操作的至少一条信息被改变或者什么类型的信息被改变,而该网络可以从该UE请求更新的D2D信息。此后,UE可以向该网络发送更新的D2D信息。
-UE可以经由请求/触发D2D调度的控制信息向网络发送D2D信息。如果UE被配置成通过网络的D2D调度(即,利用由网络指示的资源)来执行D2D操作(例如,D2D发送),则UE可以经由请求/触发D2D调度的控制信息(例如,缓冲状态报告(BSR))向网络发送对应于要发送的数据的D2D信息。
UE可以通过利用RRC消息向网络指示D2D信息,即,该D2D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由UE发送的RRC消息中。另选地,UE可以通过利用除了RRC消息以外的L2信令(例如,MAC控制元素(CE)或调度请求(SR)或者缓冲状态包括(BSR))或者通过利用L1信令来向网络指示D2D信息。
如果先前指定,则UE可以无需通过网络的明确请求而向网络指示D2D信息,以便能实现D2D操作或更新D2D信息。UE可以在通过网络请求时向网络指示D2D信息。网络还可以指示请求哪些D2D信息。网络可以请求UE周期性地指示例如有关D2D操作的观察/估计的负荷的D2D信息。
在接收到D2D信息时,网络可以允许D2D间隙,在该D2D间隙期间,UE被允许离开当前频率以执行D2D操作(D2D发送或D2D接收)。该间隙可以根据间隙的周期性配置和每个间隙时段而周期性地出现。或者,该间隙可以根据间隙时段的配置和间隙的开始时间而出现一次。
而且,在接收到D2D信息时,网络可以触发切换过程,以将UE切换至分配D2D资源的频率的小区。在切换时,UE可能需要在切换完成之后向目标小区重新发送D2D信息。
如果UE撤销其对执行D2D操作的兴趣,则UE可以向网络发送指示该UE不再对执行D2D操作具有兴趣的D2D信息。该D2D信息中没有频率可以指示没有对D2D操作的兴趣。
网络可以通过例如在系统信息块(SIB)广播消息中信号发送一比特标志或者专用信令(例如,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来控制UE是否被允许发送D2D信息。
上述指示有关D2D操作的进一步信息的D2D信息可以仅应用于D2D发现。在这种情况下,UE不被允许发送用于D2D通信的D2D信息。另选地,上述指示有关D2D操作的进一步信息的D2D信息可以仅应用于D2D通信。在这种情况下,UE不被允许发送用于D2D发现的D2D信息。或者,可能的是,针对用于D2D操作的有关频率的这种隐含最高优先级可以应用于任何D2通信或任何D2D发现。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的另一示例。参照图14,在步骤S200中,UE向网络发送上述D2D信息。在步骤S210中,在接收到来自UE的D2D信息时,网络基于所接收的D2D信息来配置针对UE的D2D操作。在步骤S220中,网络向UE发送D2D配置,并且在接收到该D2D配置时,UE可以执行对应的D2D操作。例如,UE向网络发送指示该UE优选V2V通信和用于D2D操作的当前负荷水平(设定为正常)的D2D信息。在接收到来自UE的D2D信息时,该网络经由D2D操作来配置V2V通信,并且向UE通知用于V2V通信的D2D配置。UE可以经由D2D操作来进行V2V通信。其后,UE检测到用于D2D操作的负荷水平增加(从正常到高),并且向网络发送更新的D2D信息。在接收到来自UE的更新的D2D信息时,该网络经由UE-NW操作来配置V2V通信,并且将其通知给UE。
图15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eNB 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以及射频(RF)单元830。处理器81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在本描述中描述的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多个层可以在处理器810中被实现。存储器820可操作地耦接至处理器810并且存储用于运行处理器810的各种信息。RF单元830可操作地与处理器810耦接,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以及RF单元930。处理器91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在本描述中描述的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多个层可以在处理器910中被实现。存储器920可操作地耦接至处理器910并且存储用于运行处理器910的各种信息。RF单元930可操作地与处理器910耦接,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该处理器810、9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该存储器820、9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该RF单元830、93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射频信号的基带电路。当所述实施方式在软件中被实现时,在此描述的技术可以利用执行在此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可以将该模块存储在存储器820、920中并且通过处理器810、910来执行。该存储器820、920可以在处理器810、910内实现,或者在处理器810、910外部,在该情况下,那些存储器可以经由如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式通信式地耦接至处理器810、910。
鉴于在此描述的示例性系统,已参照几个流程图对可以根据所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进行了描述。虽然出于简化的目的,该方法被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框,但要明白和清楚的是,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受这些步骤或框的次序限制,如一些步骤可以按不同次序出现或者与在此描绘和描述的其它步骤同时出现。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流程图中例示的步骤不是排它的,而是在不影响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删除示例性流程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UE建立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
由所述UE向所述网络发送指示所述UE对执行所述D2D操作有兴趣的D2D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UE想要执行所述D2D操作的至少一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UE在所述D2D操作与单播操作之间优选哪种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UE经由所述D2D操作而有兴趣的优选D2D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多个D2D服务当中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D2D操作的所需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操作的所需范围通过用于所述D2D操作的优选最大发送功率、用于所述D2D操作的优选范围类别或者用于所述D2D操作的优选距离范围中的至少一个来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D2D操作的可接受延迟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操作的所述可接受延迟水平指示对应的D2D服务是延迟容忍的还是延迟敏感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指示所述D2D操作的负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操作的负荷用每个特定持续时间内接收的D2D消息的平均数量来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经由请求对所述D2D操作的调度的控制信息来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信息针对D2D发现或D2D通信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2D操作包括D2D发送或D2D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15.一种用户设备UE,该用户设备UE被配置成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装置至装置D2D操作的信息,所述UE包括:
射频RF单元,该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联接至所述RF单元,并且被配置成:
建立与网络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并且
向所述网络发送指示所述UE对执行所述D2D操作有兴趣的D2D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34835P | 2014-02-02 | 2014-02-02 | |
US61/934,835 | 2014-02-02 | ||
PCT/KR2015/001072 WO2015115870A1 (en) | 2014-02-02 | 2015-02-02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40690A true CN105940690A (zh) | 2016-09-14 |
CN105940690B CN105940690B (zh) | 2019-08-13 |
Family
ID=5375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6906.7A Active CN105940690B (zh) | 2014-02-02 | 2015-02-02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123359B2 (zh) |
EP (2) | EP3461156B1 (zh) |
KR (1) | KR102414517B1 (zh) |
CN (1) | CN105940690B (zh) |
WO (1) | WO201511587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3752A (zh) * | 2018-10-05 | 2021-04-2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基于对不止一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v2x通信的兴趣指示确定v2x资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40690B (zh) | 2014-02-02 | 2019-08-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940715B (zh) * | 2014-02-02 | 2019-11-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小区重新选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CN106031203B (zh) * | 2014-03-18 | 2020-02-18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具备ProSe功能的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US20170013657A1 (en) * | 2014-03-28 | 2017-01-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opera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
US10667304B2 (en) * | 2014-08-22 | 2020-05-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Low latency service connection setup in new service area |
US10412732B2 (en) * | 2015-04-09 | 2019-09-10 | Ntt Docomo, Inc. | User equipment and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7710858B (zh) * | 2015-04-13 | 2021-12-0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减少由于ProSe操作引起的服务小区中断的方法 |
US10687175B2 (en) | 2015-08-14 | 2020-06-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V2X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for same |
WO2017034258A1 (ko) * | 2015-08-21 | 2017-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
JP6669880B2 (ja) * | 2016-01-27 | 2020-03-18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JP6623802B2 (ja) * | 2016-02-04 | 2019-12-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
EP3410663B1 (en) | 2016-03-04 | 2022-05-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ssage se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KR102420198B1 (ko) | 2017-04-03 | 2022-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장치 대 장치 간 통신에서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SG11201909784XA (en) * | 2017-04-28 | 2019-11-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remote user equipment, and relay user equipment |
CN108809897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发现及中继转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547024B (zh) * | 2017-05-10 | 2024-04-09 | 黑莓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US10021570B1 (en) | 2017-06-27 | 2018-07-1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Prioritization of mobile network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
WO2019088779A1 (ko) * | 2017-11-06 | 2019-05-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을 위한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672035B2 (en) * | 2018-06-14 | 2023-06-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y UE in NR V2X |
WO2020009440A1 (ko) * | 2018-07-02 | 2020-01-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원 가능한 서비스를 판단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JP7355018B2 (ja) * | 2018-08-08 | 2023-10-03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FR3092166B1 (fr) * | 2019-01-28 | 2021-02-12 | Hardis Groupe | Procede de localisation |
CN116405542A (zh) * | 2019-02-18 | 2023-07-0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发现v2x通信的应用服务器和/或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867114B (zh) * | 2019-04-28 | 2022-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调度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
US11729723B2 (en) * | 2019-11-21 | 2023-08-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service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6319A (zh) * | 2011-01-25 | 201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CN102893657A (zh) * | 2010-05-12 | 2013-01-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分布式协商的对等组的资源协调 |
WO2013038325A1 (en) * | 2011-09-12 | 2013-03-21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rocedure |
CN103096503A (zh) * | 2011-11-04 | 2013-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匹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WO2013113371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Permitt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s for public safety only in certain geographical areas |
WO2013154546A1 (en) * | 2012-04-11 | 2013-10-17 | Intel Corporation | Operato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
US20130288668A1 (en) * | 2012-04-27 | 2013-10-3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
WO2013169974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ntext-awar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EP2688226A2 (en) * | 2011-03-18 | 2014-01-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to-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82833B1 (en) * | 2009-01-16 | 2018-08-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
WO2012074317A2 (ko) * | 2010-12-01 | 2012-06-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M2m 통신을 위한 위치 갱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891172B (zh) * | 2011-08-30 | 2017-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蜂窝网络中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5520556A (ja) * | 2012-04-27 | 2015-07-16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近接データパスセットアップ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9173124B2 (en) * | 2012-09-28 | 2015-10-27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signal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11496948B2 (en) * | 2012-10-19 | 2022-11-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hoc/network assisted device discovery protocol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10051667B2 (en) * | 2013-10-31 | 2018-08-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2D opera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
US9629191B2 (en) * | 2013-11-12 | 2017-04-18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05940690B (zh) | 2014-02-02 | 2019-08-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操作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2015
- 2015-02-02 CN CN201580006906.7A patent/CN10594069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2-02 WO PCT/KR2015/001072 patent/WO201511587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2-02 KR KR1020167020357A patent/KR102414517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2-02 US US15/112,676 patent/US10123359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2-02 EP EP18206744.7A patent/EP3461156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2-02 EP EP15742644.6A patent/EP3100478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4 US US16/139,798 patent/US104053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31 US US16/528,205 patent/US1077214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3657A (zh) * | 2010-05-12 | 2013-01-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分布式协商的对等组的资源协调 |
CN102056319A (zh) * | 2011-01-25 | 201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EP2688226A2 (en) * | 2011-03-18 | 2014-01-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to-device |
WO2013038325A1 (en) * | 2011-09-12 | 2013-03-21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rocedure |
CN103096503A (zh) * | 2011-11-04 | 2013-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匹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WO2013113371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Permitt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s for public safety only in certain geographical areas |
WO2013154546A1 (en) * | 2012-04-11 | 2013-10-17 | Intel Corporation | Operato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
US20130288668A1 (en) * | 2012-04-27 | 2013-10-3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
WO2013169974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ntext-awar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ERICSSON: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s for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 R1-140773》 * |
LG ELECTRONICS INC.: "RRC stat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and discover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3, R2-132491》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3752A (zh) * | 2018-10-05 | 2021-04-2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基于对不止一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v2x通信的兴趣指示确定v2x资源 |
CN112703752B (zh) * | 2018-10-05 | 2024-04-23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v2x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414517B1 (ko) | 2022-06-29 |
EP3100478A4 (en) | 2017-07-12 |
KR20160116333A (ko) | 2016-10-07 |
EP3461156A1 (en) | 2019-03-27 |
US20190357285A1 (en) | 2019-11-21 |
EP3461156B1 (en) | 2020-12-09 |
EP3100478B1 (en) | 2019-04-03 |
US10772143B2 (en) | 2020-09-08 |
US20190037623A1 (en) | 2019-01-31 |
WO2015115870A1 (en) | 2015-08-06 |
US20170013648A1 (en) | 2017-01-12 |
US10405364B2 (en) | 2019-09-03 |
US10123359B2 (en) | 2018-11-06 |
CN105940690B (zh) | 2019-08-13 |
EP3100478A1 (en)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7214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98143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d2d数据的qos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94294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到装置相关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625615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d2d资源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25616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d2d控制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453631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联合接近服务群组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09170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2D related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43213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对设备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
EP3100375B1 (en) | Method for notifying for d2d commu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06576336B (zh) | 配置d2d发现特定的逻辑信道组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165516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d2d发送和d2d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11123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03122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用于设备对设备传输的触发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
EP312378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2d specific access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105369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呼叫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