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7094B -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7094B CN105937094B CN201610464033.0A CN201610464033A CN105937094B CN 105937094 B CN105937094 B CN 105937094B CN 201610464033 A CN201610464033 A CN 201610464033A CN 105937094 B CN105937094 B CN 1059370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layer
- group
- latch needles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5/00—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5/02—Non woven fabrics formed of mixtures of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and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strengthened or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thods, e.g. nee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ulti-Layer Textile Fabric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A上、中层纤维网的制备,B上、中层纤维网第一次缝编加固,C双层单面缝编织物的转置,D下层纤维网的制备,E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与下层纤维网第二次缝编加固,F轧辊定型,G卷绕。所述方法采用在三个铺网机后方设置上、下两组分离式的舌针和传送辊机构,在铺网机输出纤维网后通过针织的方法将各层纤维网逐步进行缝编加固,形成具有双面针织效应的缝编织物。使用本方法,能从纤维网直接得到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生产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更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由三层纤维网缝编固结的双面新型缝编织物,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的单层纤维网型单面缝编织物,是利用由德国制造的马利弗里斯缝编机加工而成,该款型号的机器是完全不借助缝编线,通过织针直接在纤维网上钩取纤维束形成线圈结构对纤维网进行缝编加固,直接从单层纤维网获得单面缝编织物的方法已有文献报道。
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德福伦”杯纺织分论坛文集2015年7月20日在线发表的粱浩著名称为“缝编法非织造布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的文章,该文章指出的这种纤维网型缝编织造的方式改变了原来杂乱无序的纤维网的表面特征,使产品在外观效应和力学性质上都得到了改善,并且缩短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使用该法生产的缝编织物只是在纤维网单面形成纤维束线圈,还无法对纤维网进行双面缝编加固,且该法也无法分步缝编加固多层纤维网。对于利用分步缝编加固纤维网的原理制备多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研究还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传统生产单层纤维网型单面缝编织物的技术缺陷以及单层纤维网型单面缝编织物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并提供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在三台铺网机后方设置两组舌针构成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机,第一铺网机输出并经过第一传送辊传送的中层纤维网,第二铺网机输出并经过第二传送辊传送的上层纤维网,第一集合辊集合上层纤维网和中层纤维网,第一组舌针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和中层纤维网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第一组舌针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正面纤维束线圈使得上层纤维网和中层纤维网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由布面转置导辊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变成正面纤维束线圈在上表面的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第三铺网机输出并经过第三传送辊传送的下层纤维网,第二集合辊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和下层纤维网,第二组舌针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第二组舌针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反面纤维束线圈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和下层纤维网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
所述的第一组舌针和第二组舌针的头端为锥形。
所述的第一组舌针为向左配置,第二组舌针为向右配置,第一组舌针和第二组舌针的配置呈错位关系。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此制做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本方法通过联合铺网机和舌针组制做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具有生产路线精简,养护方便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利用本方法制做的缝编织物具有三层纤维网层结构和双面纤维束线圈结构,三层纤维网的复合增加了缝编织物的顶破强力和拉伸断裂强力,双面纤维束线圈结构使得缝编织物双面纹理更清晰化,正、反表面更紧贴,更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下组舌针的结构和对针方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舌针加固纤维网层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6。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在三台铺网机后方设置两组舌针构成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上、中层纤维网的制备:由第一铺网机1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的中层纤维网13并让与第一铺网机1同等线速度的第一传送辊4输送中层纤维网13,由与第一铺网机1输出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铺网机2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上层纤维网12并让与第二铺网机2同等线速度的第二传送辊5输送上层纤维网12。
B.上、中层纤维网第一次缝编加固:由与第一传送辊4同等线速度的第一集合辊6集合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第一组舌针18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18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12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13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18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12,第一组舌针18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正面纤维束线圈20使得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
C.双层单面缝编织物的转置:由与第一集合辊6同等线速度的布面转置导辊7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正、反面转置形成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
D.下层纤维网的制备: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相等线速度的第三铺网机3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下层纤维网16并让与第三铺网机3同等线速度的第三传送辊8输送下层纤维网16。
E.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与下层纤维网第二次缝编加固: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辊9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19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16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19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16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19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反面纤维束线圈21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
F.轧辊定型:轧辊10输送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并对其进行加压处理,使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变得紧密厚实。
G.卷绕:卷轴11将由轧辊10传送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进行卷绕。
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1
由第一铺网机1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的中层纤维网13并让与第一铺网机1同等线速度的第一传送辊4输送中层纤维网13,由与第一铺网机1输出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铺网机2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上层纤维网12并让与第二铺网机2同等线速度的第二传送辊5输送上层纤维网12,中层纤维网13和上层纤维网12为幅宽相等,克重为10克/平方米的涤纶短纤纤维网,由与第一传送辊4同等线速度的第一集合辊6集合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第一组舌针18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18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12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13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18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12,第一组舌针18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正面纤维束线圈20使得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由与第一集合辊6同等线速度的布面转置导辊7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正、反面转置形成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相等线速度的第三铺网机3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下层纤维网16并让与第三铺网机3同等线速度的第三传送辊8输送下层纤维网16,下层纤维网16是克重为20克/平方米的棉纤维网。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辊9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19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16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19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16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19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反面纤维束线圈21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这类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内饰、毛绒玩具等领域。
具体实施例2
由第一铺网机1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的中层纤维网13并让与第一铺网机1同等线速度的第一传送辊4输送中层纤维网13,由与第一铺网机1输出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铺网机2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上层纤维网12并让与第二铺网机2同等线速度的第二传送辊5输送上层纤维网12,中层纤维网13和上层纤维网12为幅宽相等,克重为10克/平方米的棉纤维网,由与第一传送辊4同等线速度的第一集合辊6集合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第一组舌针18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18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12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13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18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12,第一组舌针18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正面纤维束线圈20使得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由与第一集合辊6同等线速度的布面转置导辊7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正、反面转置形成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相等线速度的第三铺网机3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下层纤维网16并让与第三铺网机3同等线速度的第三传送辊8输送下层纤维网16,下层纤维网16是克重为15克/平方米的棉纤维网。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辊9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19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16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19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16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19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反面纤维束线圈21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医用卫材等领域。
具体实施例3
由第一铺网机1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的中层纤维网13并让与第一铺网机1同等线速度的第一传送辊4输送中层纤维网13,由与第一铺网机1输出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铺网机2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上层纤维网12并让与第二铺网机2同等线速度的第二传送辊5输送上层纤维网12,中层纤维网13和上层纤维网12为幅宽相等,克重为12克/平方米的锦纶短纤纤维网,由与第一传送辊4同等线速度的第一集合辊6集合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第一组舌针18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18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12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13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18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12,第一组舌针18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正面纤维束线圈20使得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由与第一集合辊6同等线速度的布面转置导辊7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正、反面转置形成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相等线速度的第三铺网机3采用交叉铺网的原理制备下层纤维网16并让与第三铺网机3同等线速度的第三传送辊8输送下层纤维网16,下层纤维网16是克重为8克/平方米的氨纶纤维网。由与布面转置导辊7线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辊9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19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16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19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16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19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反面纤维束线圈21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土工产业用等领域。
Claims (3)
1.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台铺网机后方设置两组舌针构成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机,第一铺网机(1)输出并经过第一传送辊(4)传送的中层纤维网(13),第二铺网机(2)输出并经过第二传送辊(5)传送的上层纤维网(12),第一集合辊(6)集合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第一组舌针(18)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时,第一组舌针(18)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上层纤维网(12)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一组舌针(18)向上运动,穿刺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并向下运动钩取中层纤维网(13)中的纤维束,第一组舌针(18)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上层纤维网(12),第一组舌针(18)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正面纤维束线圈(20)使得上层纤维网(12)和中层纤维网(13)发生第一次缝编固结并形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下表面的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由布面转置导辊(7)传送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使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4)变成正面纤维束线圈(20)在上表面的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第三铺网机(3)输出并经过第三传送辊(8)传送的下层纤维网(16),第二集合辊(9)集合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做竖直的上下往复运动,第二组舌针(19)的针钩上的旧纤维束线圈被下层纤维网(16)挡住并由针钩移至针杆,第二组舌针(19)向上运动,穿刺下层纤维网(16)和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并向下运动钩取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中的纤维束,第二组舌针(19)向下运动钩取纤维束穿过下层纤维网(16),第二组舌针(19)的针舌关闭,从而顺利的将新纤维束线圈穿过旧纤维束线圈,完成弯纱、脱圈与成圈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反面纤维束线圈(21)使得转置双层单面缝编织物(15)和下层纤维网(16)发生第二次缝编固结并形成反面纤维束线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舌针(18)和第二组舌针(19)的头端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舌针(18)为向左配置,第二组舌针(19)为向右配置,第一组舌针(18)和第二组舌针(19)的配置呈错位关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64033.0A CN105937094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64033.0A CN105937094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7094A CN105937094A (zh) | 2016-09-14 |
CN105937094B true CN105937094B (zh) | 2017-12-08 |
Family
ID=5687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64033.0A Active CN105937094B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370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5984B (zh) * | 2017-04-13 | 2019-04-23 | 石狮市谊丰化纤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纺布的无纱缝编工艺 |
CN106968054A (zh) * | 2017-06-06 | 2017-07-21 | 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 一种三层面料锁边装置 |
CN108286119A (zh) * | 2018-03-29 | 2018-07-17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纤维网型针织物的制备方法 |
CN108486771A (zh) * | 2018-03-29 | 2018-09-04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针织非织联合布的制备方法 |
CN109811465B (zh) * | 2019-02-26 | 2024-07-16 | 孙向鹏 | 一种分层钩编设备及其进行钩编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02382A1 (en) * | 1994-07-13 | 1996-02-01 | Bha Group, Inc. | Filter fabric for dissipating heat and static charg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EP1743971A3 (fr) * | 2001-07-10 | 2009-08-05 | Rieter Perfojet (S.A.) | Non-tissé comprenant une nappe en filaments continus,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t son application en tant que chiffon d'essuyage |
CN102616726A (zh) * | 2012-03-20 | 2012-08-01 | 张小能 | 一种无胶超厚床垫的生产工艺 |
CN103161019A (zh) * | 2011-12-13 | 2013-06-19 | 江南大学 | 阵列排列缝针连续多层制织三维织物的缝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5619B2 (ja) * | 1995-05-01 | 2004-06-07 | サ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複合繊維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GB201017306D0 (en) * | 2010-10-13 | 2010-11-24 | Ecotechnilin Ltd | Fibre mats |
-
2016
- 2016-06-23 CN CN201610464033.0A patent/CN1059370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02382A1 (en) * | 1994-07-13 | 1996-02-01 | Bha Group, Inc. | Filter fabric for dissipating heat and static charg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EP1743971A3 (fr) * | 2001-07-10 | 2009-08-05 | Rieter Perfojet (S.A.) | Non-tissé comprenant une nappe en filaments continus,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t son application en tant que chiffon d'essuyage |
CN103161019A (zh) * | 2011-12-13 | 2013-06-19 | 江南大学 | 阵列排列缝针连续多层制织三维织物的缝编方法 |
CN102616726A (zh) * | 2012-03-20 | 2012-08-01 | 张小能 | 一种无胶超厚床垫的生产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7094A (zh) | 2016-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7094B (zh) | 一种三层纤维网型双面缝编织物的制备方法 | |
Gong et al. | Fabric structures: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 |
CN102454046B (zh) | 一种制造高强度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方法 | |
CN108532104B (zh) | 一种单面与1×1罗纹叠层的3d针织物编织方法 | |
Shaker et al. | Fabric manufacturing | |
CN112921492B (zh) | 一种筒状双针床经编机 | |
CN108342795B (zh) | 一种超短难纺纤维短流程成纱的方法 | |
WO2008025248A1 (fr) | Procédé de tissage utilisant un non-tissé en tant que fil tissé | |
CN100406628C (zh) | 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2126310A (zh) | 一种非织造加强针刺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468150A (zh) | 一种弹性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弹性非织造布及弹性制品 | |
CN104178913B (zh) | 机针织复合异面功能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及装置 | |
CN102605639A (zh) | 一种绒面织物的生产方法 | |
CN107022842A (zh) | 双模头复合交络双组份纺粘水刺无纺布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 |
CN108486771A (zh) | 一种针织非织联合布的制备方法 | |
CN102431229B (zh) | 一种在线加入经、纬纱的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286119A (zh) | 一种纤维网型针织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0331510A (zh) | 一种适用于针织横机编织用的双独立导纱系统 | |
CN103361879A (zh) | 一种经编和机织技术组合成间隔型复合材料增强体的方法 | |
CN103361877A (zh) | 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 |
Hua | Fabric making technologies | |
CN114737320A (zh) | 一种功能性水刺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50876A (zh) |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 | |
CN110815962A (zh) | 一种经纬编双面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加工系统 | |
US8807175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eaving material from nonwove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