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334B - 爆胎修理套件 - Google Patents
爆胎修理套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4334B CN105934334B CN201480073791.9A CN201480073791A CN105934334B CN 105934334 B CN105934334 B CN 105934334B CN 201480073791 A CN201480073791 A CN 201480073791A CN 105934334 B CN105934334 B CN 1059343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t tire
- mentioned
- repair kit
- tire repair
- plat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13 extrap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6—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sealing compositions into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02—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 B29C73/025—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fed under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3—Sealing compositions or agents, e.g. combined with propellant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02—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24—Apparatu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6—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e.g. housings, guards, covers for valve caps, lock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62—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e.g. housings, guards, covers for valve caps, lock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illing a tyre with particular materials, e.g. liqu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4—Supplying air for tyre inf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胎修理套件,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力抑制为较低,并且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连结压缩机(3)与抽出帽(5)的连结机构(7)包括第一连结部(7A)和第二连结部(7B)。第一连结部(7A)在从抽出帽(5)通过取入口部(10)的两侧向连接方向延伸的一对板状基部(27)的前端部具有包含向外突出的卡止面(28S)的剖面三角形状的钩爪部(28)。第二连结部(7B)具备与卡止面(28S)卡合的卡合面(29S)。卡止面(28S)的角度θ1与卡合面(29S)的角度θ2不同,或者作为从板状基部(27)的连接方向后端至钩爪部(28)的区域的板状部分(40)具备恒定宽度部分(40A)与细腰部分(40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爆裂的轮胎依次注入爆胎修理液与压缩空气来对爆胎进行应急修理的爆胎修理套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如图14(A)所示,记载了使用具有压缩空气排出口部a1的压缩机a与在瓶状容器b安装抽出帽c的瓶状单元d的爆胎修理套件。
上述抽出帽c具备:将来自压缩空气排出口部a1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流路f1获取至瓶状容器b内的取入口部b1;以及通过该压缩空气的获取而从上述瓶状容器b经由第二流路f2依次取出爆胎修理液与压缩空气的取出口部b2。
另外,上述取入口部b1由凸状的连接喷嘴构成,并形成为能够沿上下方向与凹状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a1直接连接。另外,在爆胎修理套件配置有在直接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压缩机a与抽出帽c的连结机构g。
该连结机构g由形成于抽出帽侧的第一连结部g1以及形成于压缩机侧的第二连结部g2构成。如图14(B)放大表示的那样,第一连结部g1在从抽出帽c向下方延伸的板状基部g1a的前端部向外具备具有卡止面s1的剖面三角形状的钩爪部g1b。另外,第二连结部g2具备以面接触的方式卡止上述卡止面s1的卡合面s2。
此处,相对于连结机构g,要求如下的背反性能:
·在高温环境(例如60℃)下,即便在抽出帽c软化的情况下,抽出帽c也不会从压缩机a脱落;以及
·在低温环境(例如-40℃)下,即便在抽出帽c变硬的情况下,第一连结部g1也不会难以插进第二连结部g2。
因此,对于板状基部g1a,将其厚度、宽度设定为最佳,从而能够实现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所需性能的兼得。但是,以往,上述板状基部g1a的宽度遍布全长而形成为恒定。因此,设计的自由度较窄,且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兼得。
另外,对于钩爪部g1b,将其突出高度h设定为最佳,从而能够实现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所需性能的兼得。但是,在钩爪部g1b中,仅凭借对其突出高度h的调整是难以以高水平兼得上述所需性能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7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力抑制为较低,并且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的爆胎修理套件。
本发明为一种爆胎修理套件,其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使压缩空气排出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
瓶状单元,该瓶状单元在收容爆胎修理液的瓶状容器的口部安装抽出帽;以及
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能够将上述压缩机与上述瓶状单元的抽出帽相互连结并固定,
上述爆胎修理套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抽出帽具备取入口部以及取出口部,该取入口部能够沿连接方向与上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直接连接,并且将来自该压缩空气排出口部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流路获取至瓶状容器内,上述取出口部通过该压缩空气的获取而从上述瓶状容器经由第二流路依次取出爆胎修理液与压缩空气,
上述连结机构包括形成于抽出帽侧的第一连结部与形成于压缩机侧的第二连结部,
上述第一连结部具有:从上述抽出帽通过上述取入口部的两侧向连接方向延伸的一对板状基部;以及设置于各板状基部的前端部并且包含从该板状基部的外侧面向外突出的卡止面的剖面三角形状的钩爪部,
上述第二连结部具备卡合面,该卡合面与上述卡止面卡合,从而在上述直接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压缩机与抽出帽,并且
(1)在与上述板状基部正交的剖面中,上述卡止面相对于朝向连接方向的前方的基准线的角度θ1与上述卡合面相对于上述基准线的角度θ2不同,或者
(2)作为从上述板状基部的连接方向后端至钩爪部为止的区域的板状部分具备宽度恒定的恒定宽度部分以及宽度小于该恒定宽度部分的细腰部分。
如上所述,在连结机构中,在使卡止面的角度θ1与卡合面的角度θ2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卡止面与卡合面线接触。通过该线接触,能够使卡止面与卡合面的接触压力大于以往的面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使钩爪部难以从卡合面脱落。
另外,当在板状基部的板状部分设置宽度减小的细腰部分的情况下,除了板状基部的厚度、宽度之外,通过细腰部分能够对板状基部的刚性进一步进行细微地调整。
其结果是,在任意的情况下,均能够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力抑制为较低,并且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从而能够以高水平实现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所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爆胎修理套件的连结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连结前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连结前的瓶状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抽出帽的立体图。
图5的(A)、(B)是表示连结前以及连结状态的第二关闭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的(A)、(B)是表示连结前以及连结状态的第一关闭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连结前的连结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连结状态的爆胎修理套件的剖视图。
图9是放大表示连结机构的剖视图。
图10的(A)、(B)是表示第一连结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11(A)~(C)是表示细腰部分的其他的例子的主视图。
图12是从上方观察压缩机的落座用凹部的局部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显示机构的侧视图。
图14的(A)是表示以往的爆胎修理套件的剖视图,(B)是表示其连结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爆胎修理套件1具备压缩机3、在瓶状容器4安装有抽出帽5的瓶状单元6、以及能够将上述压缩机3与抽出帽5相互连结并固定的连结机构7(如图3所示)。
上述压缩机3例如在扁平的矩形箱状的收纳壳体内具有使用马达、活塞、气缸等的公知构造的可动部。本例的压缩机3在其上表面3S具备供上述抽出帽5落座的落座用凹部22,并且在上述落座用凹部22朝上配置有使压缩空气排出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
瓶状单元6具备瓶状容器4以及安装于其口部4A的抽出帽5。瓶状容器4具备收容爆胎修理液的容器部4B以及从其下端突出的小径圆筒状的上述口部4A。
如图3、图4所示,上述抽出帽5具备取入口部10以及取出口部11,取入口部10将来自上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流路8获取至瓶状容器4内,取出口部11通过该压缩空气的获取而从上述瓶状容器4经由第二流路9依次取出爆胎修理液与压缩空气。另外,本例的抽出帽5具备在基于上述连结机构7的连结前的状态Y1下关闭上述第一流路8、第二流路9的第一关闭机构12、第二关闭机构13。
具体而言,本例的抽出帽5构成为包含帽主体14与护套管15。上述帽主体14具备主体部16与送气管部17。主体部16包括筒状部分16A以及底板部分16B,筒状部分16A在上端部具有供上述瓶状容器4的口部4A进行安装的瓶状安装部,底板部分16B封闭该筒状部分16A的下端部。上述筒状部分16A的内孔16H与瓶状容器4内连通。在本例中,示出了上述口部4A与筒状部分16A的内孔16H螺合的情况。
上述送气管部17从上述底板部分16B以与筒状部分16A同心的方式立起。上述送气管部17的中心孔17H构成上述第一流路8。在本例中,上述送气管部17的上端位于比上述爆胎修理液的液面更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第一流路8内配置有阻止爆胎修理液从瓶状容器4逆流的单向阀45。上述单向阀45包含:形成于第一流路8内的阀座部45a;开闭该阀座部45a的球形阀45b;以及将球形阀45b按压于阀座部45a的弹簧45c。
上述主体部16具备与第一流路8连通的取入口部10。该取入口部10不经由软管而与压缩机3的上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直接连接。具体而言,上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与取入口部10的一方由朝向另一方突出的连接喷嘴25构成。另外,另一方由沿连接方向(在本例中为上下方向)插进连接喷嘴25的喷嘴承载件26形成。在本例中,示出了上述取入口部10形成为从底板部分16B向下方突出的连接喷嘴25且压缩空气排出口部2形成为喷嘴承载件26的情况。
接下来,上述护套管15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外插保持于上述送气管部17。在上述护套管15的下端形成有伴随着上述直接连接而将该护套管15向上方推起的上推杆19。上述上推杆19由从护套管15的下端贯通上述底板部分16B并向下方突出延伸的例如2~3个(在本例中为2个)突出片构成。在底板部分16B形成有供上述上推杆19贯通的贯通孔16Bh。上述上推杆19伴随着上述直接连接而与压缩机3的抵接面21抵接,从而将护套管15向上方推起。如图4所示,本例的上推杆19弯曲为与主体部16同心的圆弧状。
在上述护套管15以能够与上述护套管15一体移动的方式而设置有对上述第二流路9进行关闭的第二关闭机构13。另外,在上述送气管部17的上端部17E形成有对上述第一流路8进行关闭的第一关闭机构12。这些第一关闭机构12、第二关闭机构13通过护套管15的上推动作而开放第一流路8、第二流路9。
如图5(A)放大表示的那样,上述第二流路9具备:由上述护套管15与筒状部分16A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环状的纵向的流路部9A;以及在交点P与该纵向的流路部9A相连并从该交点P延伸至取出口部11的前端开口部的横向的流路部9B。上述取出口部11作为向轮胎侧注入爆胎修理液以及压缩空气的软管的连接部,从上述筒状部分16A向径向外侧突出。
上述筒状部分16A的内壁面W具备上述内孔16H形成大径的大径壁部Wa以及经由台阶部Wb在下方侧与该大径壁部Wa相连的小径壁部Wc。上述台阶部Wb形成于比上述交点P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小径壁部Wc进一步被区分成上述台阶部Wb与交点P之间的上方的小径壁部WcU以及比交点P更靠下方侧的下方的小径壁部WcL。
本例的第二关闭机构13由以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而设置于上述护套管15的上下的环状的密封部件20U、20L形成。上述密封部件20U、20L是所谓O型圈,被形成于上述护套管15的外周的周槽保持。该第二关闭机构13在上述连结前的状态Y1(如图5(A)所示)下,上方的密封部件20U与上方的小径壁部WcU抵接,关闭上述第二流路9。由此,防止爆胎修理液向取出口部11侧流出。另外,在连结状态Y2(如图5(B)所示)下,通过上述上推杆19推起上述护套管15,上述上方的密封部件20U越过上述台阶部Wb并向上方移动。此时,在上述上方的密封部件20U与大径壁部Wa之间形成有间隙G。由此,开放上述第二流路9。
如图6的(A)、(B)所示,上述第一关闭机构12是嵌合于送气管部17的上端部17E的内盖18。该内盖18被上述护套管15顶起,从上述送气管部17脱落而开放第一流路8。在送气管部17的上端部17E配置有从送气管部17的外周面以较小的高度突出的第一卡止突部33。另外,在内盖18配置有从内盖18的内周面以较小的高度突出并且卡止于上述第一卡止突部33的第二卡止突部34。
上述第一卡止突部33形成为沿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环状突起。另外,上述第二卡止突部34由以沿周向具有间隔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卡止突起34A形成。卡止突起34A的形成个数为偶数(例如2、4等),将两个卡止突起34A成对,分别在直径线上相互以相对的方式配置。各卡止突起34A的周向的宽度优选为换算成绕上述内盖18的中心点的中心角的值为5~45°。
在连结前的状态Y1下,第二卡止突部34与第一卡止突部33在其下侧卡合。另外,内盖18通过护套管15的顶起而弹性变形,从而第二卡止突部34越过第一卡止突部33,从而内盖18脱落。
在送气管部17安装有对与护套管15之间进行密封的O型圈等密封圈35。另外,在本例中,在护套管15的上端面15S呈阶梯差状地突出设置有顶起上述内盖18的顶起突部36。顶起突部36优选形成于绕上述上端面15S中的护套管15的中心点的中心角为90°以下的角度范围。通过形成该顶起突部36,例如产生近似开瓶器的效果,从而能够抑制保管时的内盖18的脱落,并且能够通过较少的顶起力而容易地取下内盖18。
如图7所示,连结机构7由形成于抽出帽5侧的第一连结部7A以及形成于压缩机3侧的第二连结部7B构成。
上述第一连结部7A由一对钩片24形成,该一对钩片24形成具有从抽出帽5向连接方向延伸的一对板状基部27以及设置于各板状基部27的前端部的钩爪部28。在本例中,一对板状基部27从抽出帽5的底板部分16B通过取入口部10(连接喷嘴25)的两侧并向下方延伸。另外,钩爪部28形成为将从上述板状基部27的外侧面向外突出的卡止面28S作为上表面的剖面三角形状。
上述第二连结部7B具备卡合部29,该卡合部29具有与上述卡止面28S卡合的卡合面29S。利用该卡合在直接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压缩机3与抽出帽5。本例的卡合部29形成于与上述喷嘴承载件26形成为一体的框架板30。上述框架板30一体地形成于从压缩机3的气缸3A延伸的喷嘴承载件形成用的接续筒部分3B的上端部。该框架板30配置于上述落座用凹部22的下方。另外,形成上述抵接面21的框架板30的上表面经由设置于上述落座用凹部22的底部的切口22A露出。
如图9放大表示的那样,上述卡合部29包含能够供钩爪部28通过的爪插通孔31。上述卡合面29S形成为在框架板30的下表面与上述爪插通孔31相连。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卡止面28S在与上述板状基部27正交的剖面中,相对于朝向连接方向前方的基准线K的角度θ1与上述卡合面29S相对于上述基准线K的角度θ2不同。由此,卡止面28S能够与卡合面29S线接触。上述角度θ1比角度θ2小,该角度θ1优选在90~150度的范围内。
在如上构成的连结机构7中,卡止面28S与卡合面29S能够线接触,因此能够使卡止面28S与卡合面29S的接触压力大于以往的面接触的情况的压力。其结果是,能够使钩爪部28难以从卡合面29S脱落。此外,为了防止卡止面28S的前端E与框架板30的下表面30S(相对于基准线K大致垂直)接触,而在上述下表面30S设置突起部32,在该突起部32的下表面形成上述卡合面29S。
若上述角度θ1超过150度,则需要进一步增大角度θ2。在该情况下,导致上述突起部32的前端过于锐角化而使强度降低,有可能会因冲击、振动等而破损。另外,若上述角度θ1过大,则在高温环境下,抽出帽5向上述角度θ1减少的朝向热膨胀的趋势增强。因此,若上述角度θ1超过150度,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与卡合面29S面接触,从而招致使接触压力减少的不利。另外,在供给压缩空气时,在抽出帽5作用有向上的力,因此在上述角度θ1小于90度的情况下,从力学角度来看,钩爪部28容易脱落。
若考虑尺寸公差,则为了可靠地进行线接触,优选上述角度θ1、θ2之差(θ2-θ1)为5度以上。
本例的板状基部27在至少包含形成有上述钩爪部28的区域的前端区域具备板状基部27向钩爪部28侧倾斜的倾斜部27A。由此,板状基部27难以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钩爪部28的脱落。上述倾斜部27A相对于基准线K的角度α优选为5度以下。若该角度α超过5度,则招致在低温环境下安装抽出帽5的安装力增高的趋势。
图10的(A)、(B)表示上述钩片24(第一连结部7A)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板状基部27的板状部分40由宽度恒定的恒定宽度部分40A以及宽度小于该恒定宽度部分40A的细腰部分40B形成。上述板状部分40被定义为板状基部27的从连接方向后端27e至钩爪部28的区域。
在该板状部分40中,上述细腰部分40B的最小宽度W1优选为上述恒定宽度部分40A的宽度W0的0.4倍以上。另外,细腰部分40B的长度H1优选为板状部分40的长度H0的0.2倍以上。
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钩片24具备细腰部分40B,因此除了厚度、宽度之外,还能够通过上述细腰部分40B对板状基部27的刚性进行细微的调整。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以高水平实现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所需性能的兼得。
此外,若细腰部分40B的最小宽度W1小于恒定宽度部分40A的宽度W0的0.4倍,则细腰部分40B容易弯曲,从而存在在高温环境下连结容易脱落的趋势。另外,应力在细腰部分40B过于集中,从而存在招致折断等损伤的趋势。另外,在细腰部分40B的长度H1小于板状部分40的长度H0的0.2倍的情况下,应力在细腰部分40B过于集中,从而也存在导致连结脱落、折断等损伤的趋势。从上述的观点来看,上述最小宽度W1的下限优选为宽度W0的0.5倍以上,另外,上限优选为0.9倍以下。另外,上述长度H1的下限优选为0.3倍以上,上限优选为0.9以下。
此外,上述细腰部分的最小宽度W1优选在8~20mm的范围内,另外,上述板状部分H0的长度优选在8~15mm的范围内。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卡止面28S以及卡合面29S的角度θ1、θ2也可以相同,另外,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使角度θ1与θ2不同。
图11的(A)~(C)表示细腰部分40B的其他的实施例。如图所示,作为细腰部分40B,除了以恒定宽度形成以外,排能够以例如圆弧状、V字状、U字状等各种形状形成。
接下来,如图4、图7所示,在本例的爆胎修理套件1配置有限制直接连接时的抽出帽5的安装的朝向的引导机构50。该引导机构50由配置于抽出帽5侧的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以及配置于压缩机3侧的第一引导插入口52A、第二引导插入口52B构成。
上述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从抽出帽5通过上述取入口部10(连接喷嘴25)的两外侧向连接方向延伸。本例的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配置于比上述钩片24的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为与该钩片24大致平行。另外,在第一引导插入口52A、第二引导插入口52B分别插入有上述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如图12所示,第一引导插入口52A、第二引导插入口52B形成为被设置于落座用凹部22的上述切口22A的侧缘22Ae与框架板30的侧缘30e所包围的区域。但是,也能够形成于落座用凹部22的底面或者框架板30。
而且,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的形成位置以及/或者形状相互不同。此外,第一引导插入口52A、第二引导插入口52B分别具有与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对应的形成位置以及/或者开口形状。由此,能够防止误插入。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误插入而引起的连接喷嘴25、钩片24的破损。
在本例中,形成为第一引导板部51A的宽度WA与第二引导板部51B的宽度WB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误插入,也考虑到热膨胀导致的尺寸变化,优选使宽度WA与宽度Wb相差3mm以上。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从抽出帽5突出的突出长度Ha优选大于上述连接喷嘴25从抽出帽5突出的突出长度Hb以及上述钩片24从抽出帽5突出的突出长度Hc。由此,能够保护连接喷嘴25、钩片24,能够防止当使瓶状单元6错误地落下的情况下的连接喷嘴25、钩片24的损伤。在该情况下,上述突出长度Ha优选使其与上述突出长度Hb和Hc中的较大的一方的突出长度Hmax之差(Ha-Hmax)为2~20mm。若上述差(Ha-Hmax)小于2mm,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保护效果的担忧。另外,即使超过20mm,也未预料保护效果的上升,相反会招致抽出帽5大型化的不利。
在爆胎修理套件1中,在爆胎修理后,为了将瓶状单元6从压缩机3取下,需要使用旋具等解除棒将上述钩爪部28向内(连接喷嘴25侧)按压,由此解除基于连结机构7的连结。因此,在本例的第一引导板部51A、第二引导板部51B形成有例如U字状的插通孔53,以使得上述解除棒通过其前端。此外,在压缩机3的侧壁也同样地形成有供解除棒通过的插通孔54。
接下来,如图4、图13所示,在爆胎修理套件1具备显示机构60,表示利用上述连结机构7的连结结束的情况。
上述显示机构60包含从上述抽出帽5的外侧面突出的显示突起部61。具体而言,上述显示机构60具备上述显示突起部61与形成于压缩机3的外侧面的切口凹部62。上述显示突起部61伴随着直接连接而朝向连接方向(在本例中向下方)插入切口凹部62内。因此,使用者通过显示突起部61向切口凹部62的插入的结束,能够视觉上知晓利用连结机构7的连结的结束。
在本例中,显示突起部61从上述第一引导板部51A的外侧面向与上述取出口11相同的方向突出。另外,切口凹部62以从其上端侧朝向下方沿连接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压缩机3的外壁3W。显示突起部61优选从外侧面侧观察的外形形状呈朝向连接方向前方(在本例中为下方)宽度变窄的三角形状或者梯形形状,由此,能够进行顺畅的插入。此外,上述切口凹部62也形成为与显示突起部61相符的相同形状的三角形状或者梯形形状。
特别地,在本例中,切口凹部62的深度62H形成为比显示突起部61的高度61H稍大。而且,显示突起部61通过被插入至上述显示突起部61的连接方向后缘61e(在本例中,为上缘61e)沿连接方向越过上述切口凹部62的连接方向后缘62e(在本例中,为上缘62e)的插入深度,来表示插入的结束,即连结的结束。为了明确表示插入深度,优选上述插入深度后缘61e、62e分别为直线,从该点来看,上述显示突起部61也优选为三角形状或者梯形形状。
为了进一步从视觉上认知插入的结束,优选使显示突起部61与切口凹部62的周边部的颜色不同,特别优选成为互补色。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成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A)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图1~图3所示的构造的爆胎修理套件。对于各供试品,测试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性、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性。对于各爆胎修理套件,仅是连结机构的卡止面以及卡合面的角度θ1、θ2、以及板状基部的倾斜部的角度α不同。另外,未在钩片形成有细腰部分。除了表1记载的以外,实际上为相同规格。
(1)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性:
将压缩机与瓶状单元在恒温槽内以低温环境(-40℃)放置24小时。然后,通过测定器(DIGITAL FORCE GAUGE/株式会社怡马达社制:模型DPS-50)对将瓶状单元安装于压缩机时的插入力(单位N)进行了测定。插入力越小则安装性越优越。
(2)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性:
将压缩机与瓶状单元在恒温槽内以高温环境(60℃)放置24小时。然后,在恒温槽内连接瓶状单元与压缩机,使压缩机动作,连续实施了升压测试1小时。然后,检查了升压测试中的抽出帽有无发生从压缩机脱落(钩爪部的脱落)。
·测定3次,无脱落---○
·测定3次,脱落1次---△
·测定3次,脱落2次以上---×
[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实施例能够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力抑制为较低,并且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
(B)第二实施方式:
试制具有表2的规格的连结机构的爆胎修理套件,测试了低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安装性、高温环境下的抽出帽的脱落性。除了表2记载的以外,实际上为相同规格。对于各钩片,角度θ1、θ2相等,另外,倾斜部的角度α为0度。测试方法相同。
[表2]
如表2所示,可以确认实施例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以高水平实现高温环境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所需性能的兼得。
(C)引导机构:
试制具有表3的规格的引导机构的爆胎修理套件,测试了防止误插入效果以及相对于落下的保护效果。除了表3记载的以外,实际上为相同规格。
(3)防止误插入效果:
将压缩机与瓶状单元在恒温槽以低温环境(-40℃)以及高温环境(60℃)分别放置24小时。然后,针对低温环境下放置的情况以及高温环境下放置的情况,分别使安装方向反向将瓶状单元强行向压缩机安装,此时,确认是否能够安装。评价如下。
×:能够插入,
△:存在能够插入的情况,
〇:无法插入。
(2)对于落下的保护效果:
将瓶状单元在恒温槽以低温环境(-40℃)以及高温环境(60℃)分别放置24小时。然后,针对低温环境下放置的情况以及高温环境下放置的情况,分别将连接喷嘴朝向下方而使瓶状单元从1m的高度落下,确认了连接喷嘴以及钩片有无破损。瓶状单元内的爆胎修理液的量为410ml。评价如下。
×:连接喷嘴以及钩片的至少一方破损。
○:连接喷嘴以及钩片双方均无破损。
[表3]
如表3所示,可以确认实施例能够发挥防止误插入效果以及对于落下的保护效果。
试制具有图13的显示机构的爆胎修理套件,确认了基于连结机构的连结结束。未设置连结机构的以往产品仅取决于连结时的点击感(应手感),因此确认出在高温环境(60℃)下无法充分判断连结结束。与此相对,设置具备显示突起部与切口凹部的显示机构,能够在视觉上以插入结束的方式来确认连结结束,从而能够确认可靠性增加。特别地,如图12所示,利用显示突起部与切口凹部的后缘位置表示插入深度,可以确认能够使插入结束更加明确化。进一步在使显示突起部的颜色与切口凹部的周边部的颜色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插入结束进一步明确化。
符号说明
1…爆胎修理套件;2…压缩空气排出口部;3…压缩机;4…瓶状容器;4A…口部;5…抽出帽;6…瓶状单元;7…连结机构;7A…第一连结部;7B…第二连结部;8…第一流路;9…第二流路;10…取入口部;11…取出口部;24…钩片;25…连接喷嘴;27…板状基部;27A…倾斜部;28…钩爪部;28S…卡止面;29S…卡合面;40…板状部分;40A…恒定宽度部分;40B…细腰部分;50…引导机构;51A…第一引导板部;51B…第二引导板部;52A…第一引导插入口;52B…第二引导插入口;53…插通孔;60…显示机构;61…显示突起部;61e…连接方向后缘;62…切口凹部;62e…连接方向后缘。
Claims (18)
1.一种爆胎修理套件,其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排出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排出口部;
瓶状单元,该瓶状单元在收容爆胎修理液的瓶状容器的口部安装有抽出帽;以及
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能够将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瓶状单元的抽出帽相互连结并固定,
所述爆胎修理套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抽出帽具备取入口部以及取出口部,所述取入口部能够沿连接方向直接连接于所述压缩空气排出口部,并且将来自该压缩空气排出口部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流路获取至瓶状容器内,所述取出口部通过该压缩空气的获取而从所述瓶状容器经由第二流路依次取出爆胎修理液与压缩空气,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形成于抽出帽侧的第一连结部与形成于压缩机侧的第二连结部,
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钩爪部和一对板状基部,一对所述板状基部从所述抽出帽通过所述取入口部的两侧向连接方向延伸,所述钩爪部为剖面三角形状,设置于各板状基部的前端部,并且包含从该板状基部的外侧面向外突出的卡止面,
所述第二连结部具备卡合面,该卡合面与所述卡止面卡合,从而在所述直接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压缩机与抽出帽,并且
(1)在与所述板状基部正交的剖面中,所述卡止面相对于朝向连接方向的前方的基准线的角度θ1与所述卡合面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角度θ2不同,或者
(2)作为从所述板状基部的连接方向后端至钩爪部为止的区域的板状部分具备宽度恒定的恒定宽度部分以及宽度小于该恒定宽度部分的细腰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板状基部正交的剖面中,所述卡止面相对于朝向连接方向的前方的基准线的角度θ1与所述卡合面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角度θ2不同,并且
所述角度θ1小于角度θ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θ1为90~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基部在至少包含形成有所述钩爪部的区域的前端区域具有板状基部向钩爪部侧倾斜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板状基部正交的剖面中,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基准线的角度α为5度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从所述板状基部的连接方向后端至钩爪部为止的区域的板状部分具有宽度恒定的恒定宽度部分以及宽度小于该恒定宽度部分的细腰部分,并且
所述细腰部分的最小宽度W1为所述恒定宽度部分的宽度W0的0.4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腰部分的长度H1为所述板状部分的长度H0的0.2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所述直接连接时的抽出帽的朝向的引导机构,并且
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从所述抽出帽通过所述取入口部的两侧向连接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板部和第二引导板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并且供所述第一引导板部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部分别插入的第一引导插入口和第二引导插入口,并且
所述引导机构使所述第一引导板部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部的形成位置以及/或者形状相互不同来防止误插入,从而限制抽出帽的朝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机构的所述第一引导板部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部的宽度相差3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入口部包括从所述抽出帽向连接方向延伸的连接喷嘴,并且
自所述第一引导板部、所述第二引导板部的抽出帽突出的突出长度Ha大于自所述连接喷嘴的抽出帽突出的突出长度Hb以及自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抽出帽突出的突出长度Hc。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长度Ha与所述突出长度Hb和Hc中的较大的一方的突出长度Hmax之差Ha-Hmax为2~2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的板状基部配置于所述连接喷嘴与第一引导板部之间以及连接喷嘴与第二引导板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引导板部、所述第二引导板部具备供解除棒通过的插通孔,所述解除棒将所述钩爪部向内按压,由此解除基于所述连结机构的连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基于所述连结机构的连结结束的情况进行表示的显示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机构包含从所述抽出帽的外侧面突出的显示突起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机构在所述压缩机的外侧面具备伴随着直接连接而插入有所述显示突起部的切口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突起部形成为从外侧面侧观察时的外形形状呈朝向连接方向前方而宽度变窄的三角形状或者梯形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突起部通过使该显示突起部的连接方向后缘被插入至越过所述切口凹部的连接方向后缘的插入深度来表示连结的结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爆胎修理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突起部与所述切口凹部的周边部的颜色不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21581A JP5848787B2 (ja) | 2014-02-06 | 2014-02-06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2014-021581 | 2014-02-06 | ||
JP2014021582A JP5941486B2 (ja) | 2014-02-06 | 2014-02-06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2014-021582 | 2014-02-06 | ||
JP2014-022582 | 2014-02-07 | ||
JP2014022582A JP5945288B2 (ja) | 2014-02-07 | 2014-02-07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2014137095A JP5941500B2 (ja) | 2014-07-02 | 2014-07-02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2014-137095 | 2014-07-02 | ||
PCT/JP2014/082311 WO2015118763A1 (ja) | 2014-02-06 | 2014-12-05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334A CN105934334A (zh) | 2016-09-07 |
CN105934334B true CN105934334B (zh) | 2018-12-11 |
Family
ID=5377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3791.9A Active CN105934334B (zh) | 2014-02-06 | 2014-12-05 | 爆胎修理套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173900A1 (zh) |
EP (1) | EP3093132A4 (zh) |
CN (1) | CN105934334B (zh) |
WO (1) | WO20151187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119917A1 (de) * | 2015-11-18 | 2017-05-1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bringen eines Mittels zum Abdichten eines aufblasbaren Gegenstandes |
JP1572080S (zh) * | 2016-10-03 | 2017-03-21 | ||
US11794426B2 (en) | 2021-06-30 | 2023-10-24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lat tire repair device |
US20240247648A1 (en) * | 2022-09-27 | 2024-07-2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Tire Repair System |
USD1066212S1 (en) | 2022-09-30 | 2025-03-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Tire repair system |
USD1065007S1 (en) | 2022-09-30 | 2025-03-04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Tire repair syste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9178A (zh) * | 2008-07-16 | 2011-06-15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向轮胎注入空气和/或密封剂的装置 |
CN102596549A (zh) * | 2009-11-04 | 2012-07-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穿孔修补套件 |
CN102596548A (zh) * | 2009-11-04 | 2012-07-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穿孔修补套件 |
CN102686384A (zh) * | 2009-11-04 | 2012-09-19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漏气修理套件 |
CN102791470A (zh) * | 2010-03-12 | 2012-11-21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盖单元 |
WO2013042448A1 (ja) * | 2011-09-20 | 2013-03-2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CN103009645A (zh) * | 2011-09-20 | 2013-04-03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漏气修理套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06915A (ja) * | 1998-09-30 | 2000-04-18 | Ykk Corp | バックル |
JP4908973B2 (ja) * | 2006-08-31 | 2012-04-0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US8517063B2 (en) * | 2008-10-20 | 2013-08-27 |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 Flat tire sealant storage container and flat tire repair device |
JP4466777B2 (ja) * | 2008-10-20 | 2010-05-26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装置 |
JP5624026B2 (ja) * | 2009-04-23 | 2014-11-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WO2011029583A2 (de) * | 2009-09-08 | 2011-03-17 | Fidlock Gmbh | Verschlussvorrichtung |
JP2012086470A (ja) * | 2010-10-20 | 2012-05-10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昇圧装置 |
JP5476352B2 (ja) * | 2011-09-30 | 2014-04-2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
2014
- 2014-12-05 WO PCT/JP2014/082311 patent/WO201511876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05 US US15/117,090 patent/US2017017390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12-05 CN CN201480073791.9A patent/CN105934334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05 EP EP14881405.6A patent/EP309313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9178A (zh) * | 2008-07-16 | 2011-06-15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向轮胎注入空气和/或密封剂的装置 |
CN102596549A (zh) * | 2009-11-04 | 2012-07-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穿孔修补套件 |
CN102596548A (zh) * | 2009-11-04 | 2012-07-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穿孔修补套件 |
CN102686384A (zh) * | 2009-11-04 | 2012-09-19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漏气修理套件 |
CN102791470A (zh) * | 2010-03-12 | 2012-11-21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盖单元 |
WO2013042448A1 (ja) * | 2011-09-20 | 2013-03-2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CN103009645A (zh) * | 2011-09-20 | 2013-04-03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漏气修理套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334A (zh) | 2016-09-07 |
EP3093132A4 (en) | 2017-09-13 |
WO2015118763A1 (ja) | 2015-08-13 |
US20170173900A1 (en) | 2017-06-22 |
EP3093132A1 (en)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4334B (zh) | 爆胎修理套件 | |
US9643564B2 (en) | Inflator and airbag module | |
CN102735278B (zh) | 传感器外壳和用于传感器外壳的闭锁机构 | |
ES2667172T3 (es) | Recipiente | |
JP5476352B2 (ja) | パンク修理用のキャップユニット | |
JP2009255911A (ja) | 燃料タンクの開口カバー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ならびに該開口カバーを備えた燃料タンクアセンブリ | |
BRPI0610813A2 (pt) | dispositivo para filtragem, em particular para filtragem de fluidos em motores de combustão interna | |
CN102791470B (zh) | 盖单元 | |
JP2017222164A (ja) | パンク修理用のボトルユニット | |
CN107225779A (zh) | 漏气修理用的盖单元 | |
CN110541802A (zh) | 用于冰箱的防止/降低噪声的结构和方法 | |
JP5542699B2 (ja) | ガスライターおよびガスライターの製造方法 | |
EP1594704A1 (en) | Ink cartridge | |
JP5945288B2 (ja)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
CN103009645B (zh) | 漏气修理套件 | |
US20200031220A1 (en) | Vapor pressure sensor assembly | |
JP3134506U (ja) | 引出しスラ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 |
JP2015075181A (ja) | 容器用逆止弁 | |
US20180209872A1 (en) | Pressure Indicator for Automotive Radiator, senses a predefined pressure and flags off a permanent trigger. | |
CN208918774U (zh) | 密封盖 | |
AU2005202966B2 (en) | Ink cartridge | |
JP2005288344A (ja) | 縦型ポンプ | |
JP6259259B2 (ja) | パンク修理用のボトルユニット | |
KR102468298B1 (ko) | 진공 밸브체 | |
CN102166981B (zh) | 车辆用灯具的密闭构造和灯室密闭方法以及车辆用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