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898716B -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8716B
CN105898716B CN201610460675.3A CN201610460675A CN105898716B CN 105898716 B CN105898716 B CN 105898716B CN 201610460675 A CN201610460675 A CN 201610460675A CN 105898716 B CN105898716 B CN 105898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enter
default
spac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06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8716A (zh
Inventor
翟京卿
袁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606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8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8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8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8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根据第一间距大小对群组内的各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区间赋予权重值;根据各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将预设中心位置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UE重复执行上述过程,最终确定出群组的中心成员。

Description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径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结伴出行的几率越来越高。
目前,对于人数较多的群组出行,通常是以旅行团的形式出游,大家需要行动一致,以保证群组成员不走失、不掉队,这就大大制约了人们出游的自由性、随意性,使得旅游变得有些乏味。即使允许群组成员自由行动,也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向导游所在的位置集合,对于与导游距离较远的成员来说,则花费大量时间用于与导游汇合,且匆忙赶路也不利于群体活动中成员的出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用户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实现在群组内灵活设定中心成员,以提高群组成员间的的汇聚效率,保证群组出行的安全性,提高群组出行的自由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A、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步骤B、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步骤C、根据所述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步骤D、根据所述各个UE的权重值与所述各个UE位置信息,对所述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步骤E、根据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步骤F、根据所述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所述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所述第二间距不满足所述预设筛选条件的UE;
步骤G、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
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
若UE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阈值,将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到所述步骤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UE的权重值与所述各个UE位置信息,对所述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所述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所述第二间距不满足所述预设筛选条件的UE;
判断模块,用于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阈值时,将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并通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对所述筛选模块筛选后的UE继续执行。
本发明提供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根据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根据各个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若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将预设中心位置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以最终确定出群组的中心成员。该方法可以根据成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快速确定群组中的中心成员,以使群组内所有成员向中心成员汇聚,提高了群组成员的汇集效率,且保证了群组出行的安全性,提高了群组出行的自由度;且该方法仅需要多次迭代就可以确定出中心成员,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执行该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的装置,如后台服务器,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首先对群组的构成进行说明,基于群组出行成员人数的多少,可以对成员进行如下划分:包含所有成员的称为系统;系统再被划分为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内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成员。从颗粒度角度从小到大为:成员、群组、系统。其次,成员的角色可以被划分为:群组成员、系统成员、群组中心成员、系统中心成员等。所谓群组/系统中心成员可以是群组/系统指定的成员,类似于导游的角色;还可以是根据群组/系统内各个成员的实时地理位置,迭代计算得到的便于群组/系统内各个成员向中心地位位置汇聚的成员。再有,成员和/或群组具有其各自的属性列表,该属性列表包括状态、位置、优先级、承担角色(普通成员或中心成员)等。属性列表中的成员及群组均可以按预设优先级进行排序,各成员按群组内优先级排序,群组间按群组优先级排序。
对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可以是系统指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成员实时的位置信息进行确定并更新的,本发明详细介绍后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为了便于管理成员数据,可以建立分级分类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普通成员数据、群组中心成员数据、系统中心成员数据等。当成员角色(中心成员或普通成员)或状态(位置信息)更新时,相应数据同步更新。
由于各成员间通过移动终端网络逻辑相连,不受物理地域限制,可以个人成员为单位,或团体群组为单位,组成安全的系统出行网络,便于扩展,有效提高出行成员的冗余和安全性,且提高群组出行的自由度,便于实现群体出行的协同监护、安全告警等。
在本步骤中,群组内包含有至少一个成员,每个成员携带有移动终端UE(UserEquipment,简称“UE”),该移动终端内配置有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或陀螺仪等定位工具。对UE的位置信息采集设定采集周期,以实现对成员地理位置的周期性采集,也可以根据系统统计需要,当需要对成员当前位置进行采集时,发送采集UE位置信息的请求消息以获取UE的当前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102、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在本步骤中,预设中心位置可以根据各个成员的初始位置进行确定,如群组成员统一从出发点出发,则预设中心位置可以设定为该出发点;若群组成员从各个不同的地点出发,则可以通过对各成员初始位置信息进行累加求平均,得到该预设中心位置。根据每个UE的位置信息,求取每个UE与该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值,得到群组内所有第一间距的集合。
步骤103、根据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具体的,将群组内所有UE的第一间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排序后根据与预设中心位置间距的远近,将各个UE划分入不同的区间,并给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该权重值分配原则可以为,与预设中心位置间距较小的区间分配较大的权重值,与预设中心位置间距较大的区间分配较小的权重值,以加快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效率。
步骤104、根据各个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具体的,根据权重值与各个UE的位置信息,重新计算新的中心位置,得到第一中心位置。其中,UE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周期性采集得到的,则步骤104中的位置信息可以为更新后的最新的位置信息,这样保证了第一中心位置的准确性。其中,采集周期的设定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群组中心成员确定过程的时长以及群组成员的人数等因素进行确定。例如,现有计算机处理速度较快,远远快于成员实际移动速度,则对位置信息的更新频率可以参考运算速率进行设定。
步骤105、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具体的,重新计算各成员与更新后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群组内所有第二间距的集合。
步骤106、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
根据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第二间距不满足条件的UE进行筛除,以缩小确定群组中心成员的成员范围。
步骤107、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执行步骤109;若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执行步骤108。
具体的,若筛选后的剩余成员个数依然很多,多于预设个数阈值,则可以执行步骤109,将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通过反复迭代对成员进行筛选,每次迭代计算出新的中心位置,并去掉一定数量距离该中心位置较远的成员,直至剩余成员数达预设个数阈值,执行步骤108,以最终确定出群组中的一个中心成员。
步骤108、将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步骤102到步骤108。
步骤109、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
具体的,当筛选后成员个数较少,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后,计算剩余成员中与该第二中心位置的间距,则选择间距最近的成员为群组的中心成员。
本实施例提供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通过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根据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根据各个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若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将预设中心位置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以最终确定出群组的中心成员。该方法可以根据成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快速确定群组中的中心成员,以使群组内所有成员向中心成员汇聚,提高了群组成员的汇集效率,且保证了群组出行的安全性,提高了群组出行的自由度;且该方法仅需要多次迭代就可以确定出中心成员,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准确性高。
图2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步骤202、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步骤203、对第一间距进行数值大小排序;根据预设人数步长对排序后的第一间距所对应的UE进行区间划分;根据划分后的区间与预设中心位置的远近赋予权重值。
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该预设人数步长可以根据群组内成员总数进行设定,且区间数、成员数以及预设人数步长满足:
预设人数步长为Sa、Sr,其中,Sa=Sr或者Sa≠Sr,区间数为q,总人数为m0,则Sa×(q-1)+Sr=m0
例如,成员数为50,预设人数步长设置为每个区间等步长为10,则将50位成员划分为5个区间,每区间10个成员,对每个区间设定权重值,5个区间分配5个权值,每个区间的权重值由其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减小。
步骤204、将UE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UE的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取平均,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假设与q个区间相对应的权值为:P1P2......Pq,该权值为归一化后的权值,也就是再将UE的位置信息与其所在区间的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取平均得到:其中,V1为第一中心位置;j为第j个区间,Li为前q-1个区间中的第i个UE的位置信息;Lk为第q个区间内的第k个UE的位置信息。
步骤205、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以该第一中心位置V1为参考点,对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Δ(Li,v1),i=1......m0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各个第二间距。
步骤206、预设筛选条件包括:预设筛选人数;将第二间距从大到小排序;根据排序后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筛除满足预设筛选人数的第二间距所对应的UE。
步骤207、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执行步骤209;若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执行步骤208。
假设n为迭代次数,则每次迭代后群组内的成员人数为m0m1......mn;m0为群组内初始的成员总数,m1为根据第一中心位置V1计算得到第二间距后,筛选后剩余的人数,以此类推,n次迭代后剩余mn个成员,其中,mn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步骤208、将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步骤202到步骤208。
步骤209、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
对mn个成员进行如下计算:再根据剩余mn个成员的中心位置vn+1计算得到剩余mn成员与该vn+1之间的间距Δ(Li,vn+1),i=1......mn,取mn中与该vn+1间距最小的min(Δ(Li,vn+1))成员作为最终的群组中心成员。
可选的,对由多个群组构成的系统,采集系统内各个群组的中心成员的UE的位置信息,以系统作为该群组,执行步骤202至步骤209,确定系统的中心成员。
前面提到过,基于群组出行成员人数的多少,可以对成员进行如下划分:包含所有成员的称为系统;系统可以再被划分为多个群组;每个群组内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成员。从颗粒度角度从小到大为:成员、群组、系统。其次,成员的角色可以被划分为:群组成员、系统成员、群组中心成员、系统中心成员等。为了加快系统中心成员的确定速度,且减少计算量,可以以各个群组内的中心成员为一个群组的代表,对各个群组的中心成员通过上述步骤中迭代逼近的方法拟合得出最逼近系统内各个群组中心成员的中心地理位置,并选择距该中心地理位置最近的成员为系统中心成员,从而在各个群组的中心成员中确定出系统的中心成员。
可选的,除上述群组或系统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静态规则对中心成员进行确定,该静态规则可以是预选某静态点或静态既定路线为参照对象,选择距离该参照对象偏差最小的成员为群组中心成员,同样依据此规则在各群组中心成员间选择系统中心成员。当有两个或以上成员满足条件时,可以按照群组内或群组间优先级排序选择优先级较高的成员为中心成员。
可选的,对于当群组内有两个或以上成员满足群组中心成员条件时,可以根据预设成员优先级排序选择群组中心成员;同理,当群组中心成员中有两个或以上成员满足系统中心成员条件时,系统根据预设群组优先级排序选择系统中心成员。
可选的,当前群组/系统中心成员因故不能承担中心成员角色时,可主动向群组内/系统内级别最高的成员发送主动变更请求,以根据情况按选择规则从其他成员中重新选择中心成员。
可选的,当前群组/系统中心成员因故不能承担中心成员角色时,如发生故障时(例如网络信号中断,无法获取中心成员UE的实时位置信息),系统检测该成员异常状态,则取消该成员中心成员角色,从群组内其他成员/其他群组中心成员中重新选择群组/系统中心成员。
可选的,预设群组间距阈值,用于界定群组间边距。当某两个群组中心成员间距小于该预设群组间距阈值,可将该两个群组合并为一个新群组,并按原群组优先级排序选择原优先级较高的群组中心成员为合并后的新群组中心成员,新群组内各成员排序,原优先级较高的群组成员按既定排序排在元优先级较低的群组成员前。此外,群组成员也可以自行请求合并,由群组中心成员提出请求,满足预设合并条件则进行合并,预设合并条件可以为总人数不超出预设群组人数最大阈值,群组间距不超出合并最大阈值等。合并最大阈值用于界定两个群组合并需满足的最大间距。
可选的,为降低复杂度,实现系统内负荷分担,每个群组由预设数量范围内的成员组成,群组内成员数不能超过预设群组人数最大阈值,群组人数达上限时,新增成员应划入临近其他群组。新增成员优先级原则上不高于既有成员,应排在其新入群组的其他成员之后。
当需要将某群组进行拆分时,拆分后的各新群组内成员排序沿用原群组内排序,原群组中心成员继续担任其所在新群组的初始中心成员,其他新群组的中心成员初始设定为优先级较高的成员。初始中心成员设定后,后续变更遵循上述步骤201~步骤208中的群组中心成员选择规则。
可选的,成员可自行选择迁入其他群组,或由系统根据情况将成员迁入其他群组。成员在群组间进行迁移时,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其优先级排序,一般情况下,为降低对迁入群组带来的影响,群组内优先级排序优先于群组间优先级排序,新加入成员应排在群组内原成员之后。
成员可自行选择迁入其他群组,如当出行任务有调整时,成员请求迁入其他群组。此时,成员通过本群组中心成员向目的群组中心成员提出准入请求,目的群组中心成员判断该请求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如迁移后目的群组人数不超出预设群组人数最大阈值,该成员与目的群组中心成员间距不超过预设迁移最大阈值等。迁移最大阈值用于界定成员迁入某群组时需满足的与迁入群组中心成员的最大间距。系统也可根据情况主动将某成员迁入其他群组,如该成员与目的群组中心成员间距小于预设群组间最小阈值,或该成员与当前群组中心成员间距大于群组内间距最大阈值等。此时,由该成员所在当前群组中心成员通知该成员迁出消息,成员确认后,向目的群组发送迁入请求,后续流程同上。
可选的,当有新成员请求加入群组,按照先距离后优先级的原则选择迁入群组。计算该成员与各群组中心成员间距,选择最小间距所在群组,判断是否满足迁入条件,如迁入后的目的群组人数不超出最大阈值等,满足则向其发送迁入请求消息,后续流程同上,不满足则按照间距排序,选择余下群组中间距最小的请求迁入,以此类推。当有两个或以上群组满足迁入条件时,按照群组优先级排序,选择优先级别较高的群组请求迁入。
图3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2,用于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划分模块3,用于根据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更新模块4,用于根据各个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5,用于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筛选模块6,用于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
判断模块7,用于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
第三确定模块8,用于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将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并通知第一确定模块2对筛选模块6筛选后的UE继续执行。
本实施例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通过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根据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根据各个UE的权重值与各个UE位置信息,对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根据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根据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第二间距不满足预设筛选条件的UE;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根据各个UE位置信息确定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的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群组的中心成员;若UE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将预设中心位置更新为第一中心位置,对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以最终确定出群组的中心成员。该装置可以根据成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快速确定群组中的中心成员,以使群组内所有成员向中心成员汇聚,提高了群组成员的汇集效率,且保证了群组出行的安全性,提高了群组出行的自由度;且该装置仅需要多次迭代就可以确定出中心成员,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准确性高。
图4为本发明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
划分模块3,包括:
排序子模块31,用于对第一间距进行数值大小排序;
划分子模块32,用于根据预设人数步长对排序后的第一间距所对应的UE进行区间划分;
赋值子模块33,用于根据划分后的区间与预设中心位置的远近赋予权重值。
可选的,预设筛选条件包括:预设筛选人数;相应的,筛选模块6,包括:
排序子模块61,用于将第二间距从大到小排序;
筛选子模块62,用于根据排序后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筛除满足预设筛选人数的第二间距所对应的UE。
可选的,更新模块4,具体用于将UE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UE的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取平均,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替换模块9,用于对由多个群组构成的系统,从采集模块1中获取系统内各个群组的中心成员对应的UE的位置信息,将系统替换为群组,通知第一确定模块2继续执行,以确定系统的中心成员。
本实施例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可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步骤B、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步骤C、根据所述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步骤D、根据所述各个UE的权重值与所述各个UE位置信息,对所述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步骤E、根据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步骤F、根据所述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所述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所述第二间距不满足所述预设筛选条件的UE;所述预设筛选条件包括:预设筛选人数;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所述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包括:
将所述第二间距从大到小排序;
根据排序后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筛除满足所述预设筛选人数的第二间距所对应的UE;
步骤G、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
若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将筛选后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进行求和取平均得到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
若UE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阈值,将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筛选后群组内的各个UE重复执行所述步骤B到所述步骤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包括:
对所述第一间距进行数值大小排序;
根据预设人数步长对排序后的第一间距所对应的UE进行区间划分;
根据划分后的区间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远近赋予所述权重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UE的权重值与所述各个UE位置信息,对所述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包括:
将UE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UE的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由多个所述群组构成的系统,获取系统内各个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对应的UE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系统替换为所述群组,执行所述步骤B至所述步骤G,确定所述系统的中心成员。
5.一种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一间距;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间距的数值大小对群组内的各个UE进行区间划分,并对划分后的各个区间赋予权重值;其中,区间内各个UE的权重值与对应区间的权重值相同;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UE的权重值与所述各个UE位置信息,对所述预设中心位置进行更新,得到第一中心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确定各个UE与所述第一中心位置之间的第二间距;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间距以及预设筛选条件对所述群组内的UE进行筛选,去除所述第二间距不满足所述预设筛选条件的UE;所述预设筛选条件包括:预设筛选人数;相应的,所述筛选模块,包括:
排序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间距从大到小排序;
筛选子模块,用于根据排序后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筛除满足所述预设筛选人数的第二间距所对应的UE;
判断模块,用于对筛选后群组内的UE个数进行判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时,将筛选后群组内各个UE的位置信息进行求和取平均得到第二中心位置;并确定与所述第二中心位置距离最近的UE为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得到UE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阈值时,将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并通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对所述筛选模块筛选后的UE继续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包括:
排序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间距进行数值大小排序;
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人数步长对排序后的第一间距所对应的UE进行区间划分;
赋值子模块,用于根据划分后的区间与所述预设中心位置的远近赋予所述权重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将UE的位置信息与对应的UE的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和取平均,得到所述第一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替换模块,用于对由多个所述群组构成的系统,从所述采集模块中获取系统内各个所述群组的中心成员对应的UE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系统替换为所述群组,通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继续执行,以确定所述系统的中心成员。
CN201610460675.3A 2016-06-22 2016-06-22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898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0675.3A CN105898716B (zh) 2016-06-22 2016-06-22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0675.3A CN105898716B (zh) 2016-06-22 2016-06-22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8716A CN105898716A (zh) 2016-08-24
CN105898716B true CN105898716B (zh) 2019-04-16

Family

ID=5671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0675.3A Active CN105898716B (zh) 2016-06-22 2016-06-22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98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796A (zh) * 2020-09-30 2022-04-15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牲畜离群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766A (zh) * 2009-06-17 2010-12-22 李新宇 一键便携定位报警系统
CN102932736A (zh) * 2012-10-22 2013-02-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的区域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4268818A (zh) * 2014-10-20 2015-01-07 中南大学 一种移动目标应急跟踪及震灾范围确定的系统与方法
CN104602183A (zh) * 2014-04-22 2015-05-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4883662A (zh) * 2015-04-17 2015-09-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766A (zh) * 2009-06-17 2010-12-22 李新宇 一键便携定位报警系统
CN102932736A (zh) * 2012-10-22 2013-02-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的区域告警方法及系统
CN104602183A (zh) * 2014-04-22 2015-05-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4268818A (zh) * 2014-10-20 2015-01-07 中南大学 一种移动目标应急跟踪及震灾范围确定的系统与方法
CN104883662A (zh) * 2015-04-17 2015-09-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8716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4142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流量预测方法
CN106650273B (zh) 一种行为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1756848B (zh) 移动边缘环境下基于联邦学习和移动感知的QoS优化方法
CN107086935B (zh) 基于wifi ap的人流量分布预测方法
Jiménez et al. Perceptually important points of mobility patterns to characterise bike sharing systems: The Dublin case
JP7082361B2 (ja) 地域内共助巡回支援システム、地域内共助巡回支援装置、地域内共助巡回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33834A (zh) 一种时序数据预测的模型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6790468A (zh) 一种分析用户WiFi活动轨迹规律的分布式实现方法
CN112035264B (zh) 一种面向地理大数据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6202113B (zh) 应用于组队运动的信息提供方法和装置
CN105488597A (zh) 旅客目的地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78829B (zh) 一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基于图算法的冲突消解方法
CN110459050B (zh) 一种基于混合决策树的短期公交客流预测方法
Du et al. Detecting pickpocket suspects from large-scale public transit records
Abrishami et al. Smart stores: A scalable foot traffic collec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EP3855316A1 (en) Optimizing breakeven points for enhancing system performance
Gattermann-Itschert et al.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include planners’ preferences in railway crew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CN116629809A (zh) 一种智能化矿山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98716B (zh) 群组中心成员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Mohan et al. Temporal causal modelling on large volume enterprise data
CN11470768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建模分析的事件预测方法及装置
KR102241221B1 (ko) 관심 지역공간의 세분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45548B (zh) 一种基于数据场和节点压缩的重点路口识别及子区划分方法
CN107274005A (zh) 基于大数据的分形算法的城市雨洪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
Keseru et al. The use of AHP and PROMETHEE to evaluate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scenarios by active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The case study of Leuv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