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6639B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96639B CN105896639B CN201510037505.XA CN201510037505A CN105896639B CN 105896639 B CN105896639 B CN 105896639B CN 201510037505 A CN201510037505 A CN 201510037505A CN 105896639 B CN105896639 B CN 1058966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state
- terminal
- connector interfac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本发明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很多电子设备上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如USB接口,电子设备除了可以使用该连接器接口与其他设备,如U盘、手机等进行通信外,还可以通过该连接器接口为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而对于能够通过连接器接口为其他电子设备充电的电子设备中,有一类电子设备支持快速供电功能。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而言,系统需要实时监测连接器接口的D+/D-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变化,以根据该电压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有设备插入,当确定有设备插入时,控制为所插入的设备快速充电。
但是,这种实时监测的方式会严重影响整机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时监测的方法影响整机功耗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
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
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
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
判断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其中,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优选的,当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非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电量;
确定所述当前电量大于预设电量。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
判断所述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所述低功耗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
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具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接口的两端,以使得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接触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外壳。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
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的,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第一控制器;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并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生成第二信号;
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的逻辑电路,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器具有用于依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其中,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优选的,当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非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电量,并确定所述当前电量大于预设电量。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判断所述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所述低功耗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设置有连接器接口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其中,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接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如图1所示,连接器接口可以包括:第一端子101A、第二端子101B以及检测电路102;
其中,第一端子101A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子101B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连接器接口上的不同位置。
需说明的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具体为设置在连接器接口上,区别于连接器接口的D+和D-两个端子的另外两个端子。
检测电路102分别与第一端子101A和第二端子101B相连,能够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设备。
例如,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具体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两端,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插头插入到连接接口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能够接触到连接器插头的外壳。结合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可以将其中一个端子接地,另一个端子作为输出信号,如将第一端子接地,第二端子作为输出信号,当没有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未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连接器插头的外壳会接触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使得两个端子短接,相应的,输出信号会被拉低,从而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即检测电路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的第一信号为低电平。
当然,以上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检测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对于其他能够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生成第一信号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第一信号还可以为高电平。
如图2所示,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接收到第一信号时,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
当接收第一信号时,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已插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口上,此时,为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可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
步骤202: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
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为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步骤203:当确定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与所获取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相关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并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时,可以采用快速充电的方式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与所获取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相关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具体可以为: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状态。相应的,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可以为:判断电池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其中,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充电状态表征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为第一状态,而电池的当前状态未处于充电状态表征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未处于第一状态。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说明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具备足够的电能以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而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则不能够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所存储的当前电量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基于此,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当接收第一信号时,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状态;
步骤302:判断电池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步骤303:当确定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非充电状态时,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电量;
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则不能够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所存储的当前电量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因此,可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电量。
步骤304:确定当前电量大于预设电量;
该预设电量为判定第一电子设备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并不进行限定。如该预设电量可以为电池的额定电量的20%,那么,当获取到电池的当前电量时,可以将当前电力与预设电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当前电量是否大于预设电量20%,并当确定当前电量大于预设电量时,进入步骤305。
步骤305: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与所获取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相关联,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具体可以为: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相应的,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可以为:判断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表征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说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提供电能给第二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当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需说明的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以及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的方式有多种,本发明并不进行限定。如可以获取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相关的状态参数,以通过状态参数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如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CPU使用率,以通过CPU使用率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低功耗状态至少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睡眠状态、关机状态。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当接收到第一信号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是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供电的前提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需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而另一个条件就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步骤401中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的执行顺序,即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前确定,也可以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之后,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确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而当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未开启供电模式,则说明第一电子设备不能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此时,也无需执行后续动作。
需强调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的方式有多种,如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一虚拟按键,当该虚拟按键被勾选时,则表明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了供电模式。
步骤402: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
步骤403: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
步骤404: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连接器接口100、控制器200;
连接器接口100包括第一端子101A、第二端子101B以及检测电路102;其中:
第一端子101A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子101B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为连接器接口的不同位置。
检测电路102分别与第一端子101A和第二端子101B相连,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
控制器200与检测电路102相连,可以用于当接收到第一信号时,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当确定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设备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两端,以使得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连接器接口时接触连接器插头的外壳。
结合检测电路来说,检测电路可以将其中一个端子接地,另一个端子作为输出信号,如将第一端子接地,第二端子作为输出信号,当没有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未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连接器插头的外壳会接触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使得两个端子短接,相应的,输出信号会被拉低,从而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即检测电路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的第一信号为低电平。
当然,以上仅是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检测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对于其他能够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生成第一信号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第一信号还可以为高电平。
为了便于理解,以连接器接口为USB母头为例,参见图6,为USB母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USB母头包括第一端子101A以及第二端子101B,分别设置在USB母头的两端,当USB公头插入到USB母头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接触到USB公头的外壳。
由图6可以看出,USB母头还包括D+端子102A以及D-端子102B,在本发明中,无需使用D+端子和D-端子实时检测是否有设备插入,通过增加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使得检测电路能够在有设备插入时生成第一信号,以保证系统能够依据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为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以一应用实例对检测电路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说明,参见图7,连接器接口可以包括第一端子10、第二端子11以及检测电路102;
其中,检测电路可以包括接地端、电阻R;其中,第一端子10可以接地,第二端子11与电阻R的一端相连,电阻R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相连。
具体的,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未插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口时,检测电路与第二端子连接处被电阻拉到高电位,为高电平;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口时,第二电子设备的外壳会接触到第二端子,相应的,检测电路与第二端子连接处被拉到地,为低电平,即,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为低电平。
需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检测电路相互配合的一种实现方式,对于其他能够检测第二电子设备插入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再如,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可以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对接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以及分别与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相连的另一检测电路,当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口时,两个检测电路可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生成第一信号。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连接器接口100、控制器200;其中:
连接器接口100包括第一端子101A、第二端子101B以及检测电路102;具体的,第一端子101A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子101B设置在连接器接口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为连接器接口的不同位置。
检测电路102分别与第一端子101A和第二端子101B相连,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
控制器200包括:第一控制器201、第二控制器202、逻辑电路203;具体的:
第一控制器201与检测电路102相连,用于接收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
第二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并当确定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生成第二信号;
逻辑电路203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01以及第二控制器202相连,可以用于依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需说明的是,逻辑电路203具体可以为逻辑与门,当然也可以为逻辑或门。
第一控制器201具有可以用于依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在本发明中,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与所获取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相关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控制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可以为: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状态;判断电池的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其中,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为第一状态。
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说明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具备足够的电能以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而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则不能够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所存储的当前电量是否能够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基于此,当控制器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处于非充电状态时,控制器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当前电量,并确定当前电量大于预设电量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与所获取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相关联,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控制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可以为:控制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判断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低功耗状态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
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说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提供电能给第二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当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在本发明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接口为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该连接器接口包括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连接器插头插入到连接器接口时自动生成第一信号,使得系统能够依据检测电路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确定是否向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无需实时监测,节约了系统资源,降低了整机功耗。
以上各装置的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插头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接口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能够接触到所述连接插头的外壳;
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
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
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具体为: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相关的状态参数;
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
通过所述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所述低功耗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接口;所述连接器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第二端子以及分别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连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生成第一信号;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插头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接口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能够接触到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外壳;
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当确定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其中,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判断所述当前状态是否为第一状态,具体为: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相关的状态参数,通过所述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为低功耗状态;
其中,所述低功耗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具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接口的两端,以使得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连接器接口时接触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接口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还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开启供电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7505.XA CN105896639B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7505.XA CN105896639B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96639A CN105896639A (zh) | 2016-08-24 |
CN105896639B true CN105896639B (zh) | 2020-11-20 |
Family
ID=5699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7505.XA Active CN105896639B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966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85018B (zh) * | 2017-03-17 | 2020-06-23 | 赣州市瑞嘉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反向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7069858B (zh) * | 2017-03-30 | 2020-10-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
CN106970676B (zh) * | 2017-05-06 | 2018-03-27 | 深圳市马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为多个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源 |
CN108711662B (zh) | 2018-05-22 | 2020-05-0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加热装置与控制方法 |
JP2020181414A (ja) * | 2019-04-25 | 2020-11-05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電子機器保護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保護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8859A (zh) * | 2009-12-17 | 2010-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间电池共享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2064582A (zh) * | 2010-12-28 | 2011-05-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可对外供电的终端 |
CN102810880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3683350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WO2014179232A1 (en) * | 2013-04-29 | 2014-11-06 | Power Integrations, Inc. | Usb charging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
US20150145468A1 (en) * | 2013-11-27 | 2015-05-28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 Device and chip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user termina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76435B2 (en) * | 2012-11-02 | 2016-03-01 | Maishi Electronic (Shangha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receiving power |
CN104239240A (zh) * | 2013-06-11 | 2014-12-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整合功能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
-
2015
- 2015-01-26 CN CN201510037505.XA patent/CN1058966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8859A (zh) * | 2009-12-17 | 2010-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间电池共享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2064582A (zh) * | 2010-12-28 | 2011-05-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可对外供电的终端 |
CN102810880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3683350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WO2014179232A1 (en) * | 2013-04-29 | 2014-11-06 | Power Integrations, Inc. | Usb charging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
US20150145468A1 (en) * | 2013-11-27 | 2015-05-28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 Device and chip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user termin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96639A (zh) | 2016-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96639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EP3131171B1 (en) | Power adaptor, terminal and charging system | |
US1055406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via USB port | |
CN107834657B (zh) | 一种充电方法、终端设备及电源适配器 | |
CN105576727B (zh) | 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223439B (zh) |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及其usb通信启动方法 | |
US2017000549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ion | |
CN105068959A (zh) | 一种终端以及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 |
KR20160030261A (ko) | 전류 제한을 변경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9256825B (zh) | 充电方法及电子装置 | |
CN109254210B (zh) | 电子设备端口类型检测方法、装置、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03730933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3024195A (zh) |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充电实现方法 | |
CN10259393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 | |
CN10400926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激活方法和装置 | |
CN104467109A (zh) | 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5071484B (zh) |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04659867A (zh) | 电源装置及调变便携式装置的电源装置充电电流的方法 | |
CN113381479A (zh) | 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552710B (zh) | 一种智能充电器自动断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09148986B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
EP2648068A1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start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state machine | |
CN106972558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311032B (zh) |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431221B (zh) | 一种充电装置、电阻检测方法及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