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865105B -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5105B
CN105865105B CN201610193038.4A CN201610193038A CN105865105B CN 105865105 B CN105865105 B CN 105865105B CN 201610193038 A CN201610193038 A CN 201610193038A CN 105865105 B CN105865105 B CN 105865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led water
secondary pump
impedance
pumping syste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30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5105A (zh
Inventor
顾鹏
黄民民
苏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30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5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5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5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5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5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该实施方式有效降低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能耗。

Description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对绿色环保的重视,数据中心对节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冷水系统作为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节约和降低该系统相关设备的能耗,对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的提高和电能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的降低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对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是通过压差控制二次泵的频率,即把供水端与回水端的冷冻水的压力的差值作为控制变量,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来控制二次泵的频率,而二次泵运行的台数主要通过人为地对负载量进行判断来决定,这样,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水二次泵运行台数的调整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持,较为粗放,同时,在二次泵运行台数的调整过程中,只关注二次泵本身的运行而没有考虑二次泵所处管网特性的变化,导致实际运行时二次泵长时间工作在特性曲线的低效区间内,使得冷冻水二次泵系统效率低下,大幅增加了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所述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包括: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采集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如果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所述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包括:根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数量的取值范围;基于所述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分别计算所述取值范围内的各个值对应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二阻抗,得到第二阻抗的集合;在所述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所述预设条件是基于所述第一阻抗设置的;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是基于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所述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用于: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采集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阀调节单元,配置用于判断所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如果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所述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取值范围确定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数量的取值范围;计算模块,配置用于基于所述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分别计算所述取值范围内的各个值对应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二阻抗,得到第二阻抗的集合;选择模块,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所述预设条件是基于所述第一阻抗设置的;数量参考值确定模块,配置用于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是基于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
本申请提供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而后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最后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有效降低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能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100。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上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控制器,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或其他可编程器件。控制器可以读取系统中采集器件采集到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回水端的压力值。采集器件包括流量计,压力表。
在本实施例中,冷冻水是把冷量通过精密空调传送到末端负载进行冷热交换的媒质,是导出负载热量的载体。二次泵是指是负荷侧水泵与负荷侧末端设备、管路系统和旁通管构成二次环路。与本实施例中的二次泵相对应,提供上述冷冻水的装置中可以包括一次泵,一次泵是指冷源侧与冷水机组相对应的水泵,并与冷水机组和旁通管组成一次环路。冷冻水的流量即二次侧的总流量,可以通过在冷冻水回水端设置流量计测得。
步骤102,基于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流量和预设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1得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压力值、流量,预设的第一阻抗,上述控制器可以首先计算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之后再由基于上述压力值差、流量和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阻抗可理解为二次侧的管网阻抗,第一阻抗可以是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二次泵运行效率最高时对应的阻抗值。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可以是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二次泵运行效率最高时运行的二次泵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抗可以是基于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流量Q、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由实验测得,测出的一组关系曲线称为泵的特性曲线或工作性能曲线,此曲线通常由泵的制造厂提供,并附于泵测试样本或说明书中。以特性曲线中η-Q曲线为例,η-Q曲线体现了泵的效率与流量的关系。η-Q曲线中的最高效率点,通常称为设计点或工况点。泵在与最高效率相对应的流量及扬程下工作最为经济,所以与最高效率点对应的Q、H、N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由上述参数也可以分析计算出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首先可以根据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的取值范围,例如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三台二次泵,那么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到三;之后根据当前状态下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P及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Q,由式K=△P/(Q/t)2计算不同二次泵运行台数对应的第二阻抗,其中K表示第二阻抗,t为二次泵的运行台数,t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上述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的取值范围;最后在计算得到的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出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其中,预设条件是基于第一阻抗设置的,例如,选择出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可以是选择最接近第一阻抗的第二阻抗。也可能出现多个最接近第一阻抗的第二阻抗的情况,此时可以选择对应的二次泵的运行台数最小的第二阻抗。例如,第一阻抗为1.0×1010pa,计算出运行五台二次泵时第二阻抗为1.01×1010pa,运行三台二次泵时第二阻抗为0.99×1010pa,那么,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为3。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式K=△P/(Q/t)2中的K等于第一阻抗,同时代入获取的当前状态下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P及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Q,求得t的值。此时求得的t值可能不是整数,可以在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的取值范围内选择最接近求得的t值的数量作为数量参考值。
步骤103,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102确定的数量参考值,上述控制器可以通过直接数字控制器(Direct Digital Controller,DDC)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例如,控制器可以通过开启或关闭二次泵使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相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上述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采集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基于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在冷冻水二次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能直接体现负载变化,也是冷冻水系统中最敏感的一组参数。通过冷冻水温度值差的反馈能及时调节二次泵的频率,第一时间对负载的变化做出反应。当负载增大时,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随之升高,此时增大二次泵频率,增大冷冻水的输送量,以匹配负载功率;当负载减小时,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也随之降低,此时减少二次泵的频率以降低每台二次泵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判断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如果在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温度值差在预设范围内时,说明二次泵的功率匹配负载功率,这时增大调节阀的开度达到最大,减小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输送冷冻水所消耗的功率,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继续参见图2,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包括一种典型的数据中心冷冻水二次侧装置及其控制模块。
图2中粗实线可以表示二次侧冷冻水的供回水管路,虚线可以表示各类设备与其所对应的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
图2中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设备、传输设备及上位机。上位机可以包括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服务器和/或工作站,具备远程操控、参数配置、界面展示、数据监测等人机交互功能。传输设备可以是网络交换机,通过工业以太网Ethernet与上位机及下位控制器之间构建网络桥梁。控制设备包括DDC控制器和PLC控制器,二者均采用Modbus通讯协议工业现场总线RS485通信接口设计,与末端设备相连。其中,PLC控制器搭载冷冻水二次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核心程序,即包括二次泵运行台数的确定、单台二次泵的频率调节及二次泵的加减载控制,以及读取二次侧管路上各类传感器及调节阀开度的反馈值,完成相关计算或控制。DDC控制器则配置用于单独控制和检测每一台二次泵,PLC控制器及各DDC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Ethernet实现互联。
图2中冷冻水二次侧装置主要包括各二次泵单元、末端执行设备及管路上各类传感器。二次泵单元包括若干个二次泵、调节阀及蝶阀,其中二次泵和调节阀通过RS485总线分别与DDC或PLC控制器相连,以此实现了远程控制。蝶阀则可以为手动控制,确保调节阀工作状态不正常时,能够实现管路就地切断。末端执行设备可以包括空调机组、水阀及风机盘管。冷冻水环网管路上的各类传感器包括冷冻水回水端温度传感器T1、冷冻水供水端温度传感器T2、末端压差传感器P及二次侧流量计,各类传感器的输出端均可通过RS485总线与PLC控制器的I/O模块相连。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基于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流量和预设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有效降低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能耗。
进一步参考图3,其示出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300。该控制方法的流程3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系统初始化,判断系统各单元状态是否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上电初始化后,控制器读取二次泵单元及末端设备的反馈信息,二次泵单元及末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包括当前冷冻水二次泵开启的台数t0及其运行频率F,各单元对应调节阀的状态,末端空调机组的水阀开度R0及风机转速V0,并判断机组及二次泵单元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判断出系统中存在状态不正常的单元则进入步骤302,如果判断出系统各单元状态均正常则进入步骤303。
步骤302,告警。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监测到系统各单元运行参数与预先设置的标准运行参数不符,则通过告警的方式向上位机发送不正常参数的参数信息及其所属单元的信息。
步骤303,采集当前末端压差△P及二次侧流量Q,并获取上位机设置的管网阻抗K0
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可以是服务器和/或工作站。采集当前末端压差△P及二次侧流量Q可以定时进行,进行采集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设定。
上位机设置的管网阻抗K0可以是根据二次泵的特性曲线分析计算得出的。
步骤304,模拟开启不同台数的二次泵情形,分析管网阻抗的变化。
即分别计算K=△P/Q2,△P/(Q/2)2,...△P/(Q/n)2,并与设定值K0作差,其中n表示可运行的二次泵的总台数。
步骤305,将管网阻抗的变化最小时对应的二次泵开启的台数确定为当前条件下最优的二次泵开启台数。
可以获取步骤304中对管网阻抗变化的分析结果,即开启不同台数的二次泵时|△P/(Q/t)2-K0|的值,若管网阻抗变化值的绝对值存在最小值,即|△P/(Q/t)2-K0|min存在,则此最小值对应的二次泵台数t为管网阻抗的变化最小时对应的二次泵开启的台数;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Q/t)2-K0|的值相等,即|△P/(Q/t1)2-K0|=…=|△P/(Q/tm)2-K0|时,则二次泵的运行台数取其中最小的一种情况,即t’=min{t1,…,tm}为当前条件下最优的二次泵开启台数。
步骤306,判断当前二次泵运行台数是否与当前条件下最优的二次泵开启台数相等。
比较步骤301中读取的当前二次泵运行台数t0及步骤305中所确定的当前条件下二次泵最优运行台数t’的大小。若二者相等,则进入步骤308;若二者不相等,则进入步骤307。
步骤307,将二次泵运行台数调整为当前条件下二次泵最优运行台数。
将二次泵运行台数调整为当前条件下二次泵最优运行台数t’的同时,由于二次泵开启台数的变化,冷冻水系统的二次侧流量及末端压差也随之改变,因此再次回到步骤303,读取相应参数,计算新的二次泵最优运行台数,直到当前二次泵运行台数与二次泵最优运行台数相等。
步骤308,采集二次侧供回水端冷冻水的温度T1、T2计算温差△T,并判断△T是否等于预设的温差值。
如果否则进入步骤309,如果是则可以调节末端空调机组的水阀使其开度达到最大,减小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输送载冷剂所消耗的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T是否等于预设的温差值时,也可以是判断△T是否在一个预设的温差值的范围内。例如,预设的温差值是10摄氏度,预设的温差值的范围可以是8摄氏度到12摄氏度,△T为9摄氏度时也近似认为△T等于预设的温差值,以此避免了后续步骤中的不必要的频繁调整。
步骤309,根据温差△T与预设的温差值的大小关系调整二次泵频率,使温差△T与预设的温差值匹配。
当供回水温差△T大于预设的温差值时,按照预设的梯度增大二次泵频率;当供回水温差△T小于预设的温差值时,按照预设的梯度减小二次泵频率,由此逐步二次泵频率,最终使供回水温差与预设的温差值相等或近似相等。
步骤310,判断调整二次泵频率前后△P、Q的变化量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如果是则回到步骤303。二次泵频率调整后,系统末端压差△P及冷冻水二次侧流量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过大则可以回到步骤303继续采集相关参数,并再次判断系统运行模式,确保二次泵始终都能运行在其特性曲线的高效区间内。如果二次泵频率调整后,系统末端压差△P及冷冻水二次侧流量变化不大,则可按照预先设置的周期重复执行冷冻水二次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300,避免数据量过大系统不稳定的情况。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300突出了调节二次泵的台数以及二次泵的工作频率的步骤。由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可以更加节省系统中二次泵设备的功耗,从而实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高效运行。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是对数据中心现有二次泵运行模式的优化。
第一,将单台二次泵频率的控制量由压差变为供回水温差,使二次泵频率相对于末端负载变化更加敏感,调整更加及时。当负载变小时,二次泵频率迅速减小,使得其在高频段的运行时间减少,节省了每台设备的能耗。同时通过水泵频率的调节使在运行空调的水阀开度达到最大,减小系统阻力,降低输送载冷剂所消耗的功率。
第二,时刻关注系统管网特性的变化,通过同频率下比较管网阻抗的大小,来确定系统当前条件下,二次泵的运行台数。这种方案,使得系统在保证每台水泵都最接近其本身特性曲线工况点的同时,二次泵运行台数尽可能少,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能耗。
第三,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针对原有方案的缺陷进行改善,实现了二次侧设备的全面自动化,提高了数据中心智能化程度,减少了人为参与运行的工作,节省了一定的人力资本。
进一步参考图4,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装置400包括:采集单元401,确定单元402和控制单元403。其中,采集单元401配置用于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确定单元402配置用于基于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流量和预设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而控制单元403配置用于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控制器,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控制器可以读取采集单元401通过采集器件采集到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回水端的压力值。采集器件包括流量计,压力表。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采集单元401得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压力值、流量,预设的第一阻抗,上述控制器可以首先计算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之后再由基于上述压力值差、流量和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阻抗可理解为二次侧的管网阻抗,第一阻抗可以是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二次泵运行效率最高时对应的阻抗值。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可以是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二次泵运行效率最高时运行的二次泵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确定单元402确定数量参考值,上述控制器可以通过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例如,控制器可以通过开启或关闭二次泵使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相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403进一步配置用于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采集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基于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调节阀调节单元,配置用于判断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如果在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402,包括:取值范围确定模块,配置用于根据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数量的取值范围;计算模块,配置用于基于压力值差、流量,分别计算上述取值范围内的各个值对应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二阻抗,得到第二阻抗的集合;选择模块,配置用于在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预设条件是基于第一阻抗设置的;数量参考值确定模块,配置用于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抗是基于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器5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控制器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部分506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CPU 501与输入/输出(I/O)接口503通过总线502相连。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3:输入部分504;输出部分505;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6;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7。通信部分507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7加载和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控制器包括采集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采集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供水端和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所述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
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包括:
根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数量的取值范围;
基于所述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分别计算所述取值范围内的各个值对应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二阻抗,得到第二阻抗的集合;
在所述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所述预设条件是基于所述第一阻抗设置的;
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包括:
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采集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
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
如果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所述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是基于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
5.一种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供水端、回水端、连接在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管道以及用于驱动冷冻水在所述管道中流动的至少一个二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冷冻水的流量以及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之间的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和预设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一阻抗,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控制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二次泵的运行;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取值范围确定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中包括的二次泵的总数确定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数量的取值范围;
计算模块,配置用于基于所述压力值差、所述流量,分别计算所述取值范围内的各个值对应的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第二阻抗,得到第二阻抗的集合;
选择模块,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阻抗的集合中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阻抗,所述预设条件是基于所述第一阻抗设置的;
数量参考值确定模块,配置用于将所选择的第二阻抗对应的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确定为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用于:
判断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数量和所述数量参考值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采集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
基于所述供水端和所述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与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调节当前运行状态下的二次泵的运行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节阀调节单元,配置用于判断所述供水端和回水端的冷冻水温度值差是否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如果在所述冷冻水温度值差的预设范围内,则增大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所述调节阀设置于管道中,用于控制所述管道中冷冻水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是基于所述冷冻水二次泵系统包括的二次泵的特性曲线而预先设置的。
CN201610193038.4A 2016-03-30 2016-03-30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865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3038.4A CN105865105B (zh) 2016-03-30 2016-03-30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3038.4A CN105865105B (zh) 2016-03-30 2016-03-30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5105A CN105865105A (zh) 2016-08-17
CN105865105B true CN105865105B (zh) 2019-01-15

Family

ID=56627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3038.4A Active CN105865105B (zh) 2016-03-30 2016-03-30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5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8886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末端二次泵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18523B (zh) * 2020-06-28 2023-05-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65233A (zh) * 2020-12-10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冻水二次泵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水泵系统
CN112880121A (zh) * 2021-01-22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水系统末端压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3739369A (zh) * 2021-09-16 2021-12-0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冷冻站并联设备独立流量在线检测与校验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719A (zh) * 2000-04-14 2001-10-24 天津美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空调水系统变压差变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916519A (zh) * 2006-08-01 2007-02-21 华南理工大学 区域集中供冷冷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1509690A (zh) * 2009-03-13 2009-08-19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二级泵水系统次级泵变频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2003772A (zh) * 2010-11-30 2011-04-06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节能优化控制方法
US8006507B2 (en) * 2008-02-28 2011-08-30 Hill Phoen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ondary coolant pump control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2308155A (zh) * 2009-02-13 2012-01-0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二次泵式热源系统及二次泵式热源控制方法
CN202149567U (zh) * 2011-05-17 2012-02-22 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阻抗法的空调冷冻水节能控制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3383121A (zh) * 2012-05-03 2013-11-06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空调分散二次泵系统
JP2014145493A (ja) * 2013-01-28 2014-08-14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2ポンプ方式熱源設備におけるポンプ運転台数決定制御方法
CN104566848A (zh) * 2014-07-23 2015-04-29 上海大众祥源动力供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节能装置
CN104654522A (zh) * 2015-01-26 2015-05-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冷冻水泵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4830333U (zh) * 2015-07-31 2015-12-02 新智能源系统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719A (zh) * 2000-04-14 2001-10-24 天津美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空调水系统变压差变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916519A (zh) * 2006-08-01 2007-02-21 华南理工大学 区域集中供冷冷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US8006507B2 (en) * 2008-02-28 2011-08-30 Hill Phoen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ondary coolant pump control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2308155A (zh) * 2009-02-13 2012-01-0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二次泵式热源系统及二次泵式热源控制方法
CN101509690A (zh) * 2009-03-13 2009-08-19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二级泵水系统次级泵变频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2003772A (zh) * 2010-11-30 2011-04-06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节能优化控制方法
CN202149567U (zh) * 2011-05-17 2012-02-22 深圳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阻抗法的空调冷冻水节能控制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3383121A (zh) * 2012-05-03 2013-11-06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空调分散二次泵系统
JP2014145493A (ja) * 2013-01-28 2014-08-14 Shin Nippon Air Technol Co Ltd 2ポンプ方式熱源設備におけるポンプ運転台数決定制御方法
CN104566848A (zh) * 2014-07-23 2015-04-29 上海大众祥源动力供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节能装置
CN104654522A (zh) * 2015-01-26 2015-05-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冷冻水泵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4830333U (zh) * 2015-07-31 2015-12-02 新智能源系统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某酒店中的应用;张娟,马永亮;《科技信息》;20120831(第24期);第362页
定压差控制下变频调速水泵实际运行特性及相关问题分析;陈文辉;《制冷与空调》;20140630(第6期);第120-12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5105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5105B (zh) 冷冻水二次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14737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Tianyi et al. On-line optimiz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extreme value analysis for parallel variable-frequency hydraulic pumps i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CN1164899C (zh) 压缩式中央空调自适应变流量节能控制装置
CN107013458B (zh) 一种螺杆泵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6360877U (zh) 一种变频水泵并联运行的节能优化控制系统
CN108252932B (zh) 用于运行多个泵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泵单元的方法
US20080264086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CN104061664A (zh) 通信机房的空调监控系统、方法及装置
US11487303B2 (en) Valv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flow sensor controller
CN102954557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3105849B (zh) 工业调节阀非线性工作特性诊断方法
CN110094389A (zh) 一种节能液压站
CN11158260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070353A (zh) 一种精确检测数据中心能效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69027B (zh) 一种自动寻优的空调制冷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671869B (zh) 一种冷水供应系统的变工况能效测试系统及其应用
CN103439968B (zh) 存在控制阀粘滞特性的化工过程的控制性能测定方法
CN118564707B (zh) 一种物联网阀门控制器的阀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04884809A (zh) 用于将多泵系统中的泵分级和去分级的优化技术
CN115361841A (zh) 一种适应数据中心全工况操作的屏蔽泵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7702671U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
CN105240993A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精细化节能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671060A (zh) 无传感恒流泵阀集成装置
EP3120209B1 (en) Retrofit smart components for use in a fluid transf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