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797B - 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49797B CN105849797B CN201480071414.1A CN201480071414A CN105849797B CN 105849797 B CN105849797 B CN 105849797B CN 201480071414 A CN201480071414 A CN 201480071414A CN 105849797 B CN105849797 B CN 1058497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scc
- color
- intensity
- old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AXDJCCTWPBKUKL-UHFFFAOYSA-N 4-[(4-aminophenyl)-(4-imino-3-methylcyclohexa-2,5-dien-1-ylidene)methyl]aniline;hydron;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N)C(C)=CC1=C(C=1C=CC(N)=CC=1)C1=CC=C(N)C=C1 AXDJCCTWPBKUK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438536 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 CABC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2788 shak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5'-adenyly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C@H]1O IRLPACMLTUPBCL-KQYNXXC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ZVAJINKPMORJF-UHFFFAOYSA-N Acetaminophen Chemical compound CC(=O)NC1=CC=C(O)C=C1 RZVAJINKPMOR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56 bina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cad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d]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30 carm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0 fused silica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297 pyr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resmethri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O)OCC1=COC(CC=2C=CC=CC=2)=C1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68 silicat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61 soda-lim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6 vacuum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6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effec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5—Field-sequential colour 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6—Reduction of sub-frame artefac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显示图像帧的系统、方法及设备,包含编码于计算机存储媒体上的计算机程序。一种平滑程序可用于减轻类似于动态假轮廓DFC的图像假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显示器将从仅具有两个分量色彩的域特定贡献色彩FSCC转变到所有三个分量色彩皆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或如果显示器将从所有三个分量色彩都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转变到仅具有两个分量色彩的FSCC,且目标FSCC在一系列图像帧上保持恒定,那么将通过以下操作来减轻在所述转变时的类似DFC的假影:在一系列图像帧中的第一数目个图像帧上,逐渐地将所述FSCC的所有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减小到处于或接近零的值,之后在所述系列图像帧中的图像帧的剩余部分上,逐渐地将包含于所述目标FSCC中的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增加到其最终目标值。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案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14年8月12日申请的题为“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ARTIFACT MITIGATION FOR COMPOSITE PRIMARY COLOR TRANSITION)”的美国非临时申请案第14/457,742号及2014年1月3日申请的题为“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ARTIFACTMITIGATION FOR COMPOSITE PRIMARY COLOR TRANSITION)”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61/923,569号的优先权,所述两个申请案被分配给其受让人且在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的领域,且尤其涉及图像在基于场序色彩(FSC)的显示器上的形成。
背景技术
机电系统(EMS)包含具有电及机械元件、致动器、换能器、传感器、光学组件(例如,镜及光学薄膜)及电子元件的装置。EMS装置或元件可以多种尺度来制造,包含(但不限于)微尺度及纳米尺度。举例来说,微机电系统(MEMS)装置可包含具有范围为约一微米到数百微米或更大的大小的结构。纳米机电系统(NEMS)装置可包含具有小于一微米的大小(包含(例如)小于数百纳米的大小)的结构。可使用沉积、蚀刻、微影及/或蚀刻掉衬底及/或所沉积材料层的部分或添加层以形成电及机电装置的其它微机械加工制程来产生机电元件。
基于EMS的显示设备可包含通过穿过贯穿光阻挡层界定的孔隙而选择性地将光阻挡组件移动进入及移动离开光学路径来调变光的显示元件。如此操作使来自背光的光选择性地通过或反射来自环境或前照灯的光以形成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系统、方法及装置各自具有若干创新方面,其中所述方面中无单一方面单独负责本文中所公开的所要属性。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创新方面可实施于一种设备中,所述设备包含:输入端,其经配置以接收对应于当前图像帧的图像数据及对应于目标图像帧的图像数据;及贡献色彩选择逻辑。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经配置以进行以下操作: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FSCCold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强度;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使用FSCCnext显示下一图像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经配置以将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为其相应分量色彩的强度的小部分的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经配置以将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那些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恒定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量色彩包含红色、绿色及蓝色(RGB)。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器包含多个显示元件;处理器,其经配置以与所述显示器通信,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处理图像数据;及存储器装置,其经配置以与所述处理器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驱动器电路,其经配置以将至少一个信号发送到所述显示器;及控制器,其包含贡献色彩选择逻辑及子帧产生逻辑,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将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发送到所述驱动器电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图像源模块,所述图像源模块经配置以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图像源模块包含接收器、收发器及发射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经配置以接收输入数据且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达到所述处理器的输入装置。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另一创新方面可实施于一种方法中,所述方法包含: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FSCCold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使用FSCCnext显示下一图像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FSCCnext包含将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分量色彩的强度的小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FSCCnext包含将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恒定量。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另一创新方面可实施于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具有编码于其上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FSCCold仅包含超过阈值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第一阈值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FSCCold的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使用FSCCnext显示下一图像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FSCCnext包含将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分量色彩的强度的小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FSCCnext包含将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恒定量。
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一或多个实施的细节在随附图式及以下描述中陈述。尽管此发明内容中所提供的实例主要依据基于MEMS的显示器来描述,但本文中所提供的概念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电泳显示器及场发射显示器)以及其它非显示器MEMS装置(例如,MEMS麦克风、传感器及光学开关)。其它特征、方面及优势从描述、图式及权利要求书将变得显而易见。应注意,下列各图的相对尺寸可能未按比例绘制。
附图说明
图1A展示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直观式显示设备的实例示意图。
图1B展示主机装置的实例框图。
图2A及2B展示实例双致动器快门总成的视图。
图3展示用于控制器的实例架构的框图。
图4展示形成图像的实例程序的流程图。
图5展示实例子域导出逻辑的框图。
图6展示导出色彩子域的实例程序的流程图。
图7展示选择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的实例程序的流程图。
图8A及8B展示用于选择FSCC的额外实例程序的流程图。
图9展示描绘供图8A及8B中所展示的程序使用的实例FSCC选择准则的两个色域。
图10展示实例色彩FSCC平滑程序的流程图。
图11展示包含用于在FSCC转变期间减轻色分离的实例第二FSCC平滑程序的流程图。
图12展示图11中所展示的FSCC平滑程序的执行的一个实例结果。
图13及14展示说明包含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系统框图。
各图式中相同参考数字及编号均指示相同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程序及用于实施这些程序的装置。所述图像形成程序尤其(但非排它地)适合用于基于场序色彩(FSC)的显示器中。可使用基于FSC的图像形成程序且因此可利用所述程序及本文中所公开的控制器的三个类别的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及机电系统(EMS)显示器,包含纳米机电系统(NEMS)、微机电系统(MEMS)及较大尺度EMS显示器。用于实施这些程序的装置可包含:包含于显示模块中三控制器;其它类型的控制器,例如图形控制器、存储器控制器或网络接口控制器;包含显示模块的主机装置(例如,电视、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装置、便携式游戏装置等)中的处理器;或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的独立装置(例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视频游戏控制台、数字录像机等)中的处理器。这些装置中的每一者及其它类似装置在本文中将大体被称为“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平滑程序可用于减轻类似于动态假轮廓(DFC)的图像假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显示器将从具有仅具有两个分量色彩的域特定贡献色彩(FSCC)的图像帧转变到具有所有三个分量色彩都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的目标图像帧,或将从具有所有三个分量色彩皆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的目标图像帧转变到具有仅具有两个分量色彩的FSCC的图像帧,且目标FSCC在一系列图像帧上保持恒定,那么可通过以下操作来减轻在转变时的类似DFC的假影:在一系列图像帧中的第一数目个图像帧上,逐渐地将FSCC的所有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到处于或接近零的值,之后在所述系列图像帧中的图像帧的剩余部分上,逐渐地将包含于目标FSCC中的分量色彩的强度增加到其最终目标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关于视频内容,目标FSCC可逐帧改变(有时相当显著)。因此,FSCC平滑程序可经设计以适应目标FSCC值改变,且在维持以灵活方式调整FSCC的能力的同时使逐帧FSCC确定限制CBU。
可实施本发明中所描述的主题的特定实施以实现下列潜在优势中的一或多者。一般而言,本文中所公开的图像形成程序减轻基于FSC的显示器中的类似DFC的图像假影。图像形成程序通过显示当前图像帧与目标图像帧之间的一或多个中间图像帧来进行此操作。
图1A展示基于MEMS的实例直观式显示设备100的示意图。显示设备100包含配置成列及列的多个光调制器102a至102d(一般而言,光调制器102)。在显示设备100中,光调制器102a及102d在开通状态下,从而允许光通过。光调制器102b及102c在闭合状态下,从而阻碍光的通过。通过选择性地设置光调制器102a至102d的状态,显示设备100可用以在通过一或多个灯105照明的情况下形成用于背光显示的图像104。在另一实施中,设备100可通过反射源自设备的前部的环境光来形成图像。在另一实施中,设备100可通过反射来自定位于显示器的前部中的一或多个灯的光(即,通过使用前照灯)来形成图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一光调制器102对应于图像104中的像素106。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显示设备100可利用多个光调制器以形成图像104中的像素106。举例来说,显示设备100可包含三个色彩特定光调制器102。通过选择性地开通对应于特定像素106的色彩特定光调制器102中的一或多者,显示设备100可产生图像104中的彩色像素106。在另一实例中,显示设备100针对每个像素106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光调制器102以提供图像104中的亮度级别(luminance level)。关于图像,像素对应于由图像的解析度界定的最小像元。关于显示设备100的结构组件,术语像素指用以调变形成图像的单一像素的光的组合式机械与电组件。
显示设备100是直观式显示器,这是因为所述显示设备可能不包含通常在投影应用中发现的成像光学装置。在投影显示器中,形成于显示设备的表面上的图像被投影到荧幕上或投影到墙壁上。显示设备大体上小于所投影图像。在直观式显示器中,可通过直接查看显示设备而看到图像,显示设备含有光调制器及任选地存在的用于增强在显示器上见到的亮度及/或对比度的背光或前照灯。
直观式显示器可以透射或反射模式来操作。在透射式显示器中,光调制器过滤或选择性地阻挡源自定位于显示器后方的一或多个灯的光。来自灯的光视情况而注入到光导或背光中,使得每一像素可得到均匀照明。透射性直观式显示器常常建置到透明衬底上以促进含有光调制器的一个衬底定位于背光之上的夹层总成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透明衬底可为玻璃衬底(有时被称作玻璃板或面板)或塑料衬底。玻璃衬底可为或包含(例如)硼硅酸盐玻璃、酒杯玻璃、熔融硅石、碱石灰玻璃、石英、人造石英、派热克斯玻璃或其它合适的玻璃材料。
每一光调制器102可包含快门108及孔隙109。为了照明图像104中的像素106,快门108经定位以使得其允许光通过孔隙109。为了保持像素106未被照亮,快门108经定位以使得其阻碍光通过孔隙109。孔隙109是通过贯穿每一光调制器102中的反射性或光吸收材料而图案化的开口界定。
显示设备还包含耦合到衬底及光调制器以用于控制快门的移动的控制矩阵。控制矩阵包含一系列电互连件(例如,互连件110、112及114),所述互连件针对每列像素包含至少一个写入启用互连件110(也被称作扫描行互连件)、用于每一列像素的一个数据互连件112,及将共同电压提供到所有像素或至少提供到来自显示设备100中的多个列及多个列两者的像素的一个共同互连件114。响应于适当电压(写入启用电压VWE)的施加,用于给定列像素的写入启用互连件110使所述列中的像素准备好接受新的快门移动指令。数据互连件112以数据电压脉冲的形式传达新移动指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施加到数据互连件112的数据电压脉冲直接促成快门的静电移动。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数据电压脉冲控制例如晶体管或其它非线性电路元件的开关,所述开关控制单独驱动电压到光调制器102的施加,单独驱动电压在量值上通常高于数据电压。这些驱动电压的施加导致快门108的静电驱动移动。
控制矩阵还可包含(但不限于)与每一快门总成相关联的电路,例如晶体管及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一晶体管的栅极可电连接到扫描行互连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一晶体管的源极可电连接到对应数据互连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一晶体管的漏极可并联电连接到对应电容器的电极及对应致动器的电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容器的另一电极及与每一快门总成相关联的致动器可连接到共同或接地电位。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晶体管可替换为半导体二极管或金属-绝缘体-金属开关元件。
图1B展示实例主机装置120(即,蜂窝式电话、智能手机、PDA、MP3播放器、平板计算机、电子阅读器、上网本、笔记型计算机、手表、可穿戴式装置、膝上型计算机、电视机或其它电子装置)的框图。主机装置120包含显示设备128(例如,图1A中所展示的显示设备100)、主机处理器122、环境传感器124、用户输入模块126及电源。
显示设备128包含多个扫描驱动器130(也被称作写入启用电压源)、多个数据驱动器132(也被称作数据电压源)、控制器134、共同驱动器138、灯140至146、灯驱动器148及显示元件(例如,图1A中所展示的光调制器102)的阵列150。扫描驱动器130将写入启用电压施加到扫描行互连件131。数据驱动器132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互连件133。
在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中,数据驱动器132能够将模拟数据电压提供到显示元件阵列150,尤其在图像的亮度级别将以模拟方式导出的情况下。在模拟操作中,显示元件经设计,使得当经过数据互连件133施加一系列中间电压时,在所得图像中产生一系列中间照明状态或亮度级别。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数据驱动器132能够仅将数字电压电平的缩减集合(例如,2个、3个或4个数字电压电平)施加到数据互连件133。在显示元件为基于快门的光调制器(例如,图1A中所展示的光调制器102)的实施中,这些电压电平经设计以按数字方式设置快门108中的每一者的开通状态、闭合状态或其它离散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能够在模拟模式与数字模式之间切换。
扫描驱动器130及数据驱动器132连接到数字控制器电路134(也被称作控制器134)。控制器134以主要串列方式将按顺序组织的数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可经预定、通过行及通过图像帧进行分组)发送到数据驱动器132。数据驱动器132可包含串列转并列数据转换器、电平移动及(用于一些应用)数字转模拟电压转换器。
显示设备任选地包含共同驱动器138的集合,也被称作共同电压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共同驱动器138(例如)通过将电压供应到一系列共同互连件139而将DC共同電位提供到显示元件阵列150内的所有显示元件。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共同驱动器138遵循来自控制器134的命令而将电压脉冲或信号发出到显示元件阵列150,例如,能够驱动及/或起始阵列的多个行及列中的所有显示元件的同时致动的全域致动脉冲。
用于不同显示功能的所述驱动器(例如,扫描驱动器130、数据驱动器132及共同驱动器138)中的每一者可通过控制器134而达成时间同步。来自控制器134的时序命令协调经由灯驱动器148进行的红色、绿色、蓝色及白色灯(分别为140、142、144及146)的照明、显示元件阵列150内的特定行的写入启用及定序、来自数据驱动器132的电压的输出,及提供用于显示元件致动的电压的输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灯为发光二极管(LED)。
控制器134确定显示元件中的每一者可经重新设置为适于新图像104的照度级所借以的定序或寻址方案。可按周期性间隔设置新图像104。举例来说,对于视频显示,按范围为10赫兹到300赫兹(Hz)的频率再新视频的彩色图像或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到显示元件阵列150的图像帧的设置与灯140、142、144及146的照明同步,使得替代图像帧通过交替的一系列色彩(例如,红色、绿色、蓝色及白色)照明。每一相应色彩的图像帧被称作彩色子帧。在此方法(被称作场序色彩方法)中,如果彩色子帧以超过20Hz的频率交替,那么人类视觉系统(HVS)将交替帧图像平均成具有广泛及连续色彩范围的图像的感知。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灯可使用除红色、绿色、蓝色及白色以外的原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四个或大于四个具有原色的灯可用于显示设备128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显示设备128经设计用于快门(例如,图1A中所展示的快门108)在开通与闭合状态之间的数字切换的情况下,控制器134通过时分灰度的方法形成图像。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显示设备128可经由每一像素使用多个显示元件来提供灰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像状态的数据是由控制器134通过个别行(也被称作扫描行)的顺序寻址而加载到显示元件阵列150。对于序列中的每一行或扫描行,扫描驱动器130将写入启用电压施加到用于显示元件阵列150的彼行的写入启用互连件131,且随后数据驱动器132为阵列的选定行中的每一列供应对应于所要快门状态的数据电压。此寻址程序可重复直到已针对显示元件阵列150中的所有行加载数据为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数据加载的选定行的顺序为线性的,在显示元件阵列150中从顶部行进到顶部。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定行的顺序是伪随机的,以便减轻潜在视觉假影。且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定序是通过块组织,其中对于块,用于图像的仅某一部分的数据经加载到显示元件阵列150。举例来说,序列可经实施以按顺序寻址显示元件阵列150的仅每第五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将图像数据加载到显示元件阵列150的寻址程序与致动显示元件的程序在时间上是分开的。在此实施中,显示元件阵列150可包含用于每一显示元件的数据存储器元件,且控制矩阵可包含用于运载来自共同驱动器138的触发信号以根据存储于存储器元件中的数据起始显示元件的同时致动的全域致动互连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显示元件阵列150及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控制矩阵可以除矩形行及列以外的配置来布置。举例来说,可按六边形阵列或曲线行及列来布置显示元件。
主机处理器122一般控制主机装置120的操作。举例来说,主机处理器122可为用于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通用或专用处理器。关于包含于主机装置120内的显示设备128,主机处理器122输出图像数据以及关于主机装置120的额外数据。此种信息可包含:来自环境传感器124的数据,例如环境光或温度;关于主机装置120的信息,包含(例如)主机的操作模式或主机装置的电源中剩余的电力量;关于图像数据的内容的信息;关于图像数据的类型的信息;及/或用于显示设备128的供选择成像模式使用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输入模块126能够直接地或经由主机处理器122将用户个人偏好传送到控制器1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输入模块126是通过用户借以输入个人偏好(例如,色彩、对比度、电力、亮度、内容及其它显示设置及参数偏好)的软件控制。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用户输入模块126是通过用户借以输入个人偏好的硬件控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可经由话音命令、一或多个按钮、开关或标度盘或具有触控能力的物件输入这些偏好。到控制器134的多个数据输入引导控制器将数据提供到对应于最优成像特性的各种驱动器130、132、138及148。
还可包含环境传感器模块124以作为主机装置120的部分。环境传感器模块124可能够接收关于周围环境的数据,例如温度及/或环境发光条件。传感器模块124可经程序化以(例如)区分装置是否在室内或办公室环境中对比明亮白天中的室外环境对比夜间室外环境操作。传感器模块124将此信息传达到显示控制器134,使得控制器134可响应于周围环境而使观看条件最优化。
图2A及2B展示实例双致动器快门总成200的视图。如图2A中所描绘,双致动器快门总成200处于开通状态下。图2B展示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双致动器快门总成200。快门总成200在快门206的每一侧包含致动器202及204。每一致动器202及204受到独立地控制。第一致动器(快门开通致动器202)用以使快门206开通。第二对置致动器(快门闭合致动器204)用以使快门206闭合。致动器202及204中的每一者可实施为顺应式横杆电极致动器。致动器202及204通过大体上在平行于孔隙层207(快门悬挂于其上方)的平面中驱动快门206来使快门206开通及闭合。快门206通过附着于致动器202及204的锚定器208而以短距离悬浮在孔隙层207上方。致动器202及204沿其移动轴线附着于快门206的对置末端,此情形减少快门206的平面外运动且将运动大体上限于平行于衬底(未描绘)的平面。
在所描绘的实施中,快门206包含光可通过的两个快门孔隙212。孔隙层207包含三个孔隙209的集合。在图2A中,快门总成200处于开通状态下,且因而快门开通致动器202已被致动,快门闭合致动器204处于其松弛位置中,且快门孔隙212的中心线与两个孔隙层孔隙209的中心线一致。在图2B中,快门总成200已移动到闭合状态,且因而快门开通致动器202处于其松弛位置中,快门闭合致动器204已被致动,且快门206的光阻挡部分现处于适当位置中以阻挡光透射穿过孔隙209(描绘为点线)。
每一孔隙具有围绕其周边的至少一个边缘。举例来说,矩形孔隙209具有四个边缘。在圆形、椭圆形、卵形或其它曲线型孔隙形成于孔隙层207中的一些实施中,每一孔隙可仅具有单一边缘。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孔隙不需要分开或在数学意义上不相交,而实情为可连接。即,虽然孔隙的部分或成形区段可维持与每一快门的对应性,但这些区段中的若干者可经连接以使得孔隙的单一连续周边由多个快门共用。
为了允许光以多种出射角通过处于开通状态下的孔隙212及209,快门孔隙212的宽度或大小可经设计为大于孔隙层207中的孔隙209的对应宽度或大小。为了有效地阻挡光在闭合状态下逸出,快门206的光阻挡部分可经设计以与孔隙209的边缘重叠。图2B展示重叠区216,所述重叠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预定义的、在快门206中的光阻挡部分的边缘与形成于孔隙层207中的孔隙209的一个边缘之间。
静电致动器202及204经设计使得其电压位移行为将双稳态特性提供到快门总成200。对于快门开通致动器及快门闭合致动器中的每一者,存在低于致动电压的一系列电压,如果在致动器处于闭合状态下(快门开通或封闭)时施加,那么即使在将致动电压施加到对置致动器之后,所述电压仍将使致动器保持闭合且将快门保持在适当位置。抵抗此反作用力而维持快门的位置所需的最小电压被称作维持电压Vm。
图3展示用于控制器300的实例架构的框图。举例来说,图1B中所展示的用以控制显示设备128的控制器134可根据类似架构建置。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图3中所展示的控制器300实施于并有显示器的主机装置的处理器中或实施于处理数据以供在显示器上呈现的另一独立装置中。控制器300包含输入端302、子域导出逻辑304、子帧产生逻辑306、帧缓冲器307及输出控制逻辑308。所述组件一起进行形成图像的程序。
输入端302可为任何类型的控制器输入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端为用于从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的外部数据端口,例如HDMI端口、VGA端口、DVI端口、迷你DisplayPort、同轴缆线端口,或组成或复合视频缆线端口的集合。输入端302还可包含用于以无线方式接收图像数据的收发器。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输入端302包含装置内部的处理器的一或多个数据端口。这些数据端口可经配置以经由数据总线从存储器装置、主机处理器、收发器或上文所描述的外部数据端口中的任一者接收显示数据。
子域导出逻辑304、子帧产生逻辑306及输出控制逻辑308可各自由集成电路、硬件及/或固件的组合形成。举例来说,子域导出逻辑304、子帧产生逻辑306及输出控制逻辑308中的一或多者可并入到以下各者中或分散在以下各者之间:一或多个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304、子帧产生逻辑306及输出控制逻辑308的功能性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并入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中,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例如,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进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
帧缓冲器307可为具有足够快以适应本文中所公开的程序的足以存储及输出图像子帧的读取及写入速度的任何形式的数字存储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帧缓冲器307係实施为集成电路存储器,例如DRAM或快闪存储器。
图4展示形成图像的实例程序400的流程图。所述程序包含:接收图像帧数据(阶段402);预处理图像帧(阶段404);针对图像帧导出色彩子域(阶段406);针对每一色彩子域产生子帧(阶段408);及使用显示元件阵列呈现子帧(阶段410)。下文进一步描述这些阶段中的每一者以及图3中所展示的控制器300的组件。
参看图1、3及4,输入端302经配置以接收图像数据以用于呈现在显示设备128上(阶段402)。对于显示设备128中的每一像素,图像数据通常作为输入色彩(例如,红色、绿色及蓝色)的集合中的每一者的强度值的串流而接收。图像数据可直接从图像源(例如,从并入到显示设备128中的电子存储媒体)接收。替代地,图像数据可从并入到主机装置120(显示设备128建置于其中)中的主机处理器122接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图像形成程序400的剩余部分进行之前预处理所接收的图像帧数据(阶段404)。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像数据包含用于与包含于显示设备128中的像素相比更多像素或更少像素的色彩强度值。在这些状况下,并入到控制器300中的输入端302、子域导出逻辑304或其它逻辑可将图像数据恰当地按比例调整到包含于显示设备128中的像素的数目。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在已采用给定显示灰度编码的情况下接收图像帧数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检测到此灰度编码,那么控制器300内的逻辑应用灰度校正程序以将像素强度值调整到更适合显示设备128的灰度。举例来说,常常基于典型液晶(LCD)显示器的灰度来编码图像数据。为了处理此常见灰度编码,控制器300可存储灰度校正查找表(LUT),给定LCD灰度编码像素值的集合,控制器可从所述查找表快速地检索适当强度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UT包含具有每色彩16位元的解析度的对应RGB强度值,但其它色彩解析度可用于其它实施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作为预处理图像(阶段404)的一部分,控制器300将直方图函数应用于所接收的图像帧。直方图函数确定可由控制器300的其它组件使用的关于图像帧的多种统计。举例来说,在一项实施中,直方图函数针对每一FICC计算图像帧中的FICC的平均强度及具有强度值0的像素的比例。此直方图数据可在选择FSCC中使用,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
控制器300还可逐帧地存储直方图数据的历程记录。在一个实施中,比较来自连续图像帧的直方图数据以确定场景改变是否已发生。具体来说,如果当前帧的直方图数据与之前图像帧的直方图数据相差超过阈值,那么控制器确定场景改变已发生,且相应地处理当前图像帧。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响应于检测到场景改变,控制器300选择其在不存在检测到的场景改变时将不使用的CABC程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像帧预处理(阶段404)包含抖动阶段。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去伽马(de-gamma)编码图像的程序产生每色彩16位元的像素值,但显示设备128可能并非经配置以用于每色彩显示此大量位元。抖动程序可帮助散布与将这些像素值降频转换到显示器可用的色彩解析度(例如,每色彩6个或8个位元)相关联的任何量化误差。
在实例抖动程序中,控制器针对每一像素计算像素的初始较大数目位元表示与用于由显示器使用的FICC中的每一者的像素的经量化表示之间的差。对于此实例,假设FICC为红色、绿色及蓝色。所述差计算可表示为:
{ΔR,ΔG,ΔB}={R,G,B}-{RQ,GQ,BQ},
其中RQ、GQ及BQ表示像素的经量化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值;R、G及B表示未经量化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值;且ΔR、ΔG及ΔB表示其相应差。根据这些差值,控制器针对每一像素计算所得明度误差值ΔL。明度误差ΔL可计算如下:
其中Yr gamut、Yg gamut及Yb gamut表示显示器操作所在的色域中所使用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原色的三色刺激值的Y分量。控制器300接着基于经确定明度误差而识别适当增加且将所述增加应用于每一像素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值。在一项实施中,使用LUT来识别所述增加。在基于LUT增加像素强度值之后,控制器300重新计算像素的最初未量化值与像素的新的经量化值之间的经更新差。像素的此差可表示为:
{ΔR,ΔG,ΔB}={R,G,B}-{RQ+LUTR(ΔL),GQ+LUTG(ΔL),BQ+LUTB(ΔL)},
其中LUTR(ΔL)、LUTG(ΔL)、LUTB(ΔL)表示基于先前所计算的明度误差ΔL使从LUT获得的像素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增加的值。这些新差值表示明度由于色彩的添加而更好,但现包含接着将使用误差散布算法分布在相邻像素之间的色彩误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弗洛伊德-斯坦伯格(Floyd-Steinberg)抖动算法(其使用经硬编码的5×5核心)来散布所述误差。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使用其它核心大小及/或不同抖动算法或抖动掩模。结果,由量化产生的明度误差是通过以散布方式将额外明度分布到FICC色彩通道来校正,从而提供对HVS检测而言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校正。
在预处理完成之后,子域导出逻辑304处理所接收的图像数据且将其转换到色彩子域中(阶段406),接着将向用户显示所述色彩子域以重建以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304可动态地选择一或多个复合色彩来使用(所述输入色彩除外)以形成任何给定图像帧。复合色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色彩的组合形成的色彩。举例来说,黄色是红色与绿色的复合物,且白色是红色、绿色与蓝色的复合物。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304经预先配置以除输入色彩以外还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合色彩来形成图像。在另外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304经配置以针对每一图像帧确定是否使用任何复合色彩来形成图像,此取决于此使用是否将导致电力节省。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每一者中,子域导出逻辑304针对所显示的每一像素产生用以形成图像的每一色彩(一般被称作“贡献色彩”)的强度值的集合。下文提供关于这些实施方案中的每一者的其它细节。
子帧产生逻辑306采用由子域导出逻辑304导出的色彩子域且产生子帧的集合(阶段408),所述子帧可加载到显示元件阵列(例如,图1B中所展示的显示元件阵列150)中以再现以所接收的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对于每一显示元件仅可处于两个状态(接通或断开)下的二进制显示器,子帧产生逻辑306产生位平面的集合。
针对给定子帧,每一位平面识别阵列中的显示元件中的每一者的所要状态。为了增加利用减少数目个位平面可达成的灰度值的数目,子帧产生逻辑306为每一子帧分配权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二进制加权方案为每一位平面分配权重,在二进制加权方案中,给定色彩的每一连续子帧经分配为具有次最低权重(例如,1、2、4、8、16、32等)的子帧的权重的两倍的权重。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根据非二进制加权方案将权重分配给与一或多个色彩相关联的子帧。此种非二进制加权方案可包含具有相同权重的多个子帧及/或权重大于或小于具有次最低权重的子帧的权重的两倍的子帧。
为了产生子帧(阶段408),子帧产生逻辑306将色彩强度值转译成1及0的二进制串(被称作码字)。1及0表示用于图像帧的色彩的每一子帧中的给定显示元件的所要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子帧产生逻辑306包含或存取使每一强度值与码字相关联的LUT。接着将用于每一像素的每一色彩的码字存储于帧缓冲器307中。
输出控制逻辑308经配置以控制信号到显示设备的组件的剩余部分的输出以使通过子帧产生逻辑306产生的子帧将呈现给观看者(阶段410)。举例来说,如果用于图1B中所展示的显示设备128中,那么输出控制逻辑308将控制信号到图1B中所展示的数据驱动器132、扫描驱动器130及灯驱动器148的输出以将位平面加载到阵列150中的显示元件中,且接着用灯140、142、144及146照明所述显示元件。输出控制逻辑308包含调度数据,所述调度数据指示通过子帧产生逻辑308产生的子帧中的每一者应输出到数据驱动器132所在的时间、扫描驱动器130何时应被触发及灯驱动器148中的每一者何时应被触发。
图5展示实例子域导出逻辑500的框图。子域导出逻辑500包含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像素变换逻辑504及存储器506。子域导出逻辑500经配置以针对每一所接收的图像帧使用动态选择的FSCC连同FICC的集合来产生色彩子域的集合以呈现给观看者。在图6中展示用于导出这些色彩子域的一个程序。
图6展示导出色彩子域的实例程序600的流程图。程序600可用以执行图4中所展示的形成图像的程序400的阶段406。所述程序600包含:接收图像帧(阶段602);获得FSCC以在形成图像时使用(阶段604);导出所述图像帧的FSCC的色彩子域(阶段606);及接着基于FSCC子域像素值调整FICC的色彩子域(阶段608)。下文进一步描述这些阶段中的每一者以及子域导出逻辑500的组件。
参看图5及6,如上文所陈述,导出色彩子域的程序600以接收图像帧(阶段602)开始。可(例如)从图3中所展示的控制器300的输入端302接收图像帧。所接收的图像帧被传递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
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经配置以获得FSCC从而在形成图像时使用(阶段6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经配置以使用与彼图像帧相关联的图像数据获得FSCC从而在形成图像时使用。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基于与一或多个先前图像帧相关联的图像数据获得图像帧的FSCC。在这些实施中,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分析当前图像帧且将待用于后续图像帧中(阶段605)的FSCC存储于存储器506中,且通过从存储器506检索基于之前图像帧存储的FSCC选择来获得FSCC以用于当前帧中(阶段604)。
为了选择FSCC(用于当前图像帧或后续图像帧),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包含帧分析器508及选择逻辑510。一般而言,帧分析器508分析图像帧以确定其整体色彩特性,且选择逻辑510基于帧分析器的输出选择FSCC。下文可关于图7至9进一步描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可用来选择FSCC的实例程序。
图7展示选择FSCC的实例程序700的流程图。FSCC选择程序700係适合于由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执行的FSCC选择程序的一实例。程序700包含:向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提供用以供选择的可用FSCC的集合(阶段702);将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XYZ三色刺激值以供处理(阶段706);识别对应于三色刺激值的中值的色彩(阶段708);及将FSCC设置为最接近对应于所设置的中间三色刺激值的色彩的可用FSCC(阶段710)。
参看图5及7,程序700假设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经配置以仅选择可用FSCC的预定集合中的一者以用于任何给定图像帧中。从复合色彩的预定集合选择FSCC可简化FSCC选择阶段(阶段708)以及图6中所展示的FICC子域调整阶段(阶段608)两者。因此,程序700以将可用FSCC的集合提供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开始(阶段702)。
大部分图像数据是以红色、绿色及蓝色像素值的形式接收。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有包含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的子域导出逻辑500的显示器使用红色、绿色、蓝色且在一些状况下使用白色以照明与每一图像帧相关联的对应子域。红色、绿色及蓝色的使用为帧独立的,且这些色彩被称作FIC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提供的FSCC包含由FICC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相等组合形成的色彩。举例来说,可用FSCC可包含黄色(由红色与绿色的组合形成)、青色(由绿色与蓝色的组合形成)、洋红色(由红色与蓝色的组合形成)及白色(由红色、绿色与蓝色的组合形成)。这些FSCC可通过照明显示器的LED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或(例如)在白色的状况下通过经设计以直接输出FSCC的单独LED来产生。
当评估线性色彩空间时,FSCC的选择可较为有效。RGB色彩空间为非线性的,但XYZ色彩空间为线性的。因此,帧分析器508处理像素帧中的每一像素的值以将其转换到XYZ色彩空间中(阶段706)。所述转换是经由通过像素的RGB强度值定义的矩阵与XYZ变换矩阵M的矩阵乘法来进行,其中:
且及对应于正使用的色域的红原色的XYZ刺激值,及对应于正使用的色域的绿原色的XYZ刺激值,且及对应于正使用的色域的蓝原色的XYZ刺激值。类似地,分别对应于CIE色彩空间空间中的红原色、绿原色及蓝原色的x及y坐标。Sr、Sg及Sb对应于与色域的白点形成有关的红原色、绿原色及蓝原色的相对强度。
一旦将图像帧的像素值转换到XYZ色彩空间,帧分析器508便确定图像帧的X、Y及Z参数中的每一者的中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帧分析器508跨越图像帧的所有像素值的每一参数计算中值。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帧分析器508仅考虑具有大于阈值亮度级别(例如,图像帧的平均Y值)的明度(即,Y值)的那些像素。即,在这些实施中,帧分析器计算:
{Xmedian,Ymedian,Zmedian}={median(X),Y>Ymean,median(Y),Y>Ymean,median(Z),Y>Ymean}。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直方图函数用以确定中值。在使用图像帧的中间XYZ值的情况下,选择逻辑510选择在XYZ色彩空间中最接近对应于通过帧分析器508计算的中间XYZ值(被称作中间三色激励色彩或MTC)的色彩的可用FSCC作为所述FSCC。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通过识别在CIE色彩空间中最接近MTC的可用FSCC色彩来选择FSCC。在选择FSCC之后,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将选定FSCC转换回到RGB色彩空间且将其RGB强度值输出到像素变换逻辑504。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包含个别地或共同地与可用FSCC相关联的一或多个距离阈值。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MTC不在任何可用FSCC的预定距离内,那么选择逻辑510决定放弃选择FSCC。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针对每一可用FSCC维持单独的距离阈值。在这些实施中,选择逻辑510比较MTC与最接近的可用FSCC之间的距离。如果所述距离大于与彼可用FSCC相关联的阈值,那么选择逻辑510决定放弃选择FSC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直接将距离计算为XYZ色彩空间中的欧几里得(Euclidean)距离。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基于色彩在CIE色彩空间中的对应x及y坐标来将距离计算为色彩的欧几里得距离。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在进行FSCC选择时偏好由HVS感知为较亮的色彩。举例来说,如果图像帧的MTC与两个可用FSCC(例如,黄色及青色)等距,那么选择逻辑将选择黄色作为FSCC。在一些这些实施中,到每一FSCC的距离通过相应FSCC相比其它FSCC的相对感知亮度的倒数来加权。举例来说,MTC色彩与黄色之间的距离通过因子0.5加权,而到青色及洋红色的距离各自通过因子1.0加权。如此操作可有助于减轻图像假影,此係因为依序产生较亮色彩更有可能引起例如CBU的图像假影。
图8A及8B展示用于选择FSCC的额外实例程序800及850的流程图。类似于图7中所展示的FSCC选择程序700,FSCC选择程序800及850适合于由图5中所展示的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执行。然而,FSCC选择程序800及850在选择FSCC上提供较大灵活性。替代如图7中所展示的程序700中所进行仅提供用以供选择的可用FSCC的预先选择的集合(阶段702),FSCC选择程序800允许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在白色与相对接近显示器的可用色域的边界的任何色彩之间进行选择以将选定者用作FSCC。FSCC选择程序850也允许选择广泛范围的色彩作为FSCC。
更特定而言,FSCC选择程序800包含:界定FSCC选择边界(阶段802);将所接收的像素值转换成XYZ三色刺激值(阶段804);识别MTC(阶段806);及确定MTC是否在所界定的白色FSCC边界内(阶段808)。如果MTC在所界定的白色FSCC边界内,那么所述程序将FSCC设置为白色(阶段810)。如果MTC在白色FSCC边界外,那么所述程序800继续确定MTC是否在色域的边缘的预定距离内(阶段812)。如果MTC在预定距离内,那么所述程序将FSCC设置为MTC(阶段814)。如果MTC不在预定距离内,那么所述程序不设置FSCC(阶段816)。
参看图5及8A,如上文所陈述,FSCC选择程序800以通过界定色彩空间内的界定可选择色彩的边界来识别可选择哪些色彩作为FSCC开始(阶段802)。图9展示描绘供图8的程序使用的实例FSCC选择准则的两个色域902及904。图9展示Adobe RGB色域902及sRGB色域904两者。每一色域902或904是通过CIE色彩空间内以实线描绘的对应三角形来识别。相应三角形的顶点对应于色彩空间中可用的给定原色的最高饱和度。
在每一色域内,图9展示以虚线展示的界定FSCC选择区域的边界的第二三角形。假定在sRGB色域内进行操作,那么以较短虚线表示的三角形908界定可选择哪些非白色色彩作为图像帧的FSCC。即,当在sRGB色域内操作的同时使用程序800选择FSCC时,可选择具有在位于三角形908与通过三角形904描绘的sRGB色域的外边界之间的区域内的x、y色彩坐标的任何色彩作为FSCC。类似地,假定在Adobe RGB色域内进行操作,那么以较长虚线描绘的三角形910界定可用作FSCC的可用非白色色彩。
图9还展示两个椭圆912及914。以较短虚线描绘的椭圆912界定在sRGB色域内操作期间的白色FSCC选择区。如果MTC在椭圆912内,那么FSCC选择程序800预设为使用白色作为FSCC。椭圆914类似地界定在Adobe RGB色域中操作期间的白色FSCC选择区。
三角形908及910以及椭圆912及914的准确位置本质上仅为说明性的。其在其对应色域内的准确位置可基于显示器中使用的特定LED以及显示器的总体光学及功率消耗剖面而逐显示器发生变化。类似地,边界无需由三角形界定。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边界可通过其它多边形、不规则形状以及闭合曲线界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FSCC使用的色彩空间的边界是通过色域的边缘上的任何点与色域白点之间的总距离的百分比(例如,5%、10%、20%或甚至高达30%)界定。类似地,白色FSCC选择区912及914可采用被认为适合于特定显示器的任何闭合形状。
在界定FSCC边界(阶段802)之后,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将所接收图像帧中的像素的RGB像素值转换成其对应XYZ三色刺激值(阶段804)。所述转换可以上文关于图7中所展示的FSCC选择程序700的阶段706所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接着识别图像帧的中间三色刺激值及对应MTC(阶段806),如上文关于FSCC选择程序700的阶段708所描述。
继续参看图5及8,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的选择逻辑510确定MTC是否在先前界定的白色FSCC选择区域边界内(阶段808)。如果MTC在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那么选择逻辑510选择白色作为FSCC(阶段810)。如果MTC在那些边界外,那么选择逻辑510确定MTC是否足够接近色域的边缘而在非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阶段812)。如果MTC在彼区域内,那么选择逻辑510将FSCC设置为对应于MTC的色彩(阶段814),将选定色彩转换回到RGB色彩空间且将其RGB强度值输出到像素变换逻辑504。否则,选择逻辑510不选择FSCC(阶段816)。
图8B中所展示的FSCC选择程序850类似于FSCC选择程序800。然而,替代允许选择色域边界区域内的非白色色彩,FSCC选择程序850允许选择在边界自身上或在边界区域外的任何色彩作为FSCC。
参看图5及8B,FSCC选择程序850包含:界定FSCC选择边界(阶段852);将所接收的像素值转换成XYZ三色刺激值(阶段854);识别MTC(阶段856);及确定MTC是否在邻近显示器色域的边缘的边界区域内(阶段858)。如果MTC在边界区域内,那么程序850选择色域边缘上接近MTC的色彩(阶段860)且将选定边缘色彩归一化(阶段862)。选择经归一化的色彩以充当FSCC(阶段868)。如果MTC在边界区域外,那么程序850选择MTC(阶段864),将MTC归一化(阶段866)且选择经归一化的MTC作为FSCC(阶段868)。
更特定而言,FSCC选择程序850以在很大程度上与FSCC选择程序800相同的方式开始。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以类似于其关于FSCC选择程序800的阶段802所采取的方式的方式界定FSCC选择边界(阶段852)。然而,对比而言,在FSCC选择程序850中界定FSCC选择边界(阶段852)时,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仅界定接近色域边缘的外边界区域且并不界定单独的白色FSCC选择区域。此外,替代界定可包含于潜在FSCC的集合中的色彩的区域(如在FSCC程序800中),在色域边缘周围的区域(所界定区域)界定从选择排除的色彩的集合,如下文进一步描述。
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接着继续进行到将图像帧的像素值转换成对应XYZ三色刺激值(阶段854)且以其在FSCC选择程序800的阶段804及806中采取的相同方式选择MTC(阶段856)。
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的选择逻辑510接着确定MTC是否处于在阶段852中界定的边界区域内(阶段858)。如果MTC在边界内,那么选择逻辑选择色域边缘上的色彩以替换MTC(阶段860)。选择逻辑可以多种方式识别色域边缘上的色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识别CIE色彩空间中色域边缘上的具有与MTC的最小欧几里得距离的色彩。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将MTC转换到RGB色彩空间且将具有最小量值的MTC的RGB分量减小到0。此操作有效地产生CIE色彩空间中色域边缘上的色彩。
在选择CIE色彩空间的边缘上的色彩之后,选择逻辑将色彩的RGB表示归一化以使得选定色彩的最大RGB分量增加到255(阶段862)且使用经归一化的色彩作为FSCC(阶段868)。举例来说,红色127、绿色60及蓝色0将被归一化为红色255、绿色120及蓝色0。更一般而言,FSCC将等于:
如果选择逻辑510确定MTC在邻近色域边缘的边界区域外(在阶段858处),那么选择逻辑510选择MTC(阶段864),将MTC归一化(阶段866)(如上文所描述)且使用经归一化的MTC作为FSCC(阶段868)。
上文所描述的程序的各种方面可在不同实施中变化。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MTC接近色域白点(例如,在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或相比色域的任何边界较接近白点),那么在选择纯白色或近白色作为FSCC之前,选择逻辑510确定在图像帧中是否存在特定地在随白色或仅白色FSCC呈现时易于引起图像假影的特定浓度的任何色彩。黄色及洋红色为两个此种色彩。
黄色及洋红色像素可通过评估在预处理期间针对图像帧产生的直方图数据而启发式地识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黄色可通过以下操作来检测:识别图像帧中具有0蓝色强度的不可忽略的百分比(例如,大于约1到3%)的像素,伴随包含至少适度平均蓝色值(例如,大于最大蓝色值的约20%或约30%的均值)的图像帧。洋红色可类似地通过以下操作来检测:识别图像帧中具有0绿色强度的不可忽略的百分比的像素,伴随具有至少适度平均绿色强度(例如,大于最大绿色值的约30%或约40%)的图像帧。如果选择逻辑510确定可能存在足量的黄色或洋红色像素,那么选择逻辑510分别选择缺少蓝色或绿色分量的FSCC。举例来说,选择逻辑可将MTC转换到RGB色彩空间中且将MTC的蓝色或绿色分量减小到0。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在检测到足够黄色内容后,选择逻辑510便选择白色作为FSCC,但在产生FSCC子域时使用分数替换策略(下文进一步加以描述)以将白色FSCC的强度减小(例如)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或大于0且小于1的任何其它因子。
在图8中所展示的FSCC选择程序800的一些实施中,如果MTC在非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那么选择逻辑510选择略去来自距MTC最远的贡献色彩的任何贡献的色彩。举例来说,如果选择逻辑510识别接近在红色顶点与蓝色顶点之间的色域边界的非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的MTC,那么选择逻辑将选择在红色顶点与蓝色顶点之间的边界上最接近MTC的色彩作为FSCC。如此操作有效地从选定FSCC移除任何绿色分量。类似地,如果MTC在红色顶点与绿色顶点之间的非白色FSCC选择区域内,那么选择逻辑510将选择那些顶点之间的色域边界上的色彩作为FSCC,从而有效地消除FSCC中的任何蓝色内容。替代地,选择逻辑510可通过将MTC转换到RGB色彩空间及将最小RGB分量值减小到0来获得类似结果。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510将始终选择MTC作为FSCC,而不管其位于色域中何处。
返回参看图5及6,在子域导出逻辑500基于当前图像帧确定用于后续图像帧的FSCC的实施中,子域导出逻辑500从存储器检索先前存储的FSCC且将新选定FSCC存储回到存储器506(阶段605)。在子域导出逻辑500基于包含于当前图像帧中的数据而将FSCC用于当前图像帧的实施中,子域导出逻辑500使用通过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选择的FSCC而直接继续进行子域导出程序600的后续阶段。
仍参看图5及6,假定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获得用于图像帧的FSCC(从存储器或基于当前图像帧),子域导出逻辑500继续进行导出FSCC子域(阶段606)。在一项实施中,子域导出逻辑500的像素变换逻辑504通过针对图像帧中的每一像素识别对应于可在不更改所述像素的色度的情况下使用FSCC针对彼像素输出的最大光强度的强度值来产生FSCC子域。那些值存储为FSCC子域。
此FSCC子域导出策略被称作“最大替换策略”,且由此策略产生的值被称作“最大替换强度值”。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500使用不同策略,其中针对每一像素,仅将最大可替换强度值的小部分分配到FSCC子域。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将强度分配到FSCC子域中的每一像素,所述强度在彼像素的最大替换强度值的约0.5倍与约0.9倍之间,但也可使用小于约0.5及在约0.9与1.0之间的其它分数。此策略被称作分数替换策略。
在导出FSCC子域(阶段606)之后,子域导出逻辑500的像素变换逻辑504基于FSCC子域调整FICC子域的集合(阶段608)。取决于所选择的FSCC,FICC子域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可能需要调整。更具体地说,像素变换逻辑504调整与组合而形成FSCC的FICC相关联的FICC子域的像素强度。举例来说,假定FICC包含红色、绿色及蓝色。如果选择青色作为FSCC,那么像素变换逻辑504将调整蓝色及绿色子域的像素强度值。如果选择黄色作为FSCC,那么像素变换逻辑504将调整红色及绿色子域的像素强度值。如果选择白色或远离色域边缘的任何其它色彩作为FSCC,那么像素变换逻辑504将调整所有三个FICC子域的像素强度值。
在可能必需的任何预处理(参见图4中所展示的阶段404)已完成之后,从接收自图3中所展示的控制器输入端302的用于图像帧的图像数据而导出初始FICC子域。为了调整FICC子域,像素变换逻辑504以初始FICC子域开始,且从对应子域中的每一像素的强度值减去用以产生FSCC子域中的像素的相应像素强度的FICC的强度。
考虑单一像素的以下实例,其中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已选择黄色作为FSCC。假设FICC子域中的像素的强度值为红色200、绿色100及蓝色20。黄色是由相同份数的红色及绿色形成。因此,如果利用最大替换策略(如上文所描述),那么像素变换逻辑504将值100(可从红色及绿色子域相等地减去的最高值)分配到像素的黄色子域。像素变换逻辑504将接着使彼像素的红色及绿色子域中的值相应地减小到红色100及绿色0。
考虑FSCC为橙色(具有不相等贡献色彩强度的色彩)的另一实例。实例橙色具有红色250、绿色125及蓝色0的RGB强度值。在此实例中,FSCC中的红色的强度为绿色的强度的两倍。因此,当调整红色及绿色子域中的像素强度值时,像素变换逻辑504根据相同比例关系调整强度。在使用同一实例像素(即,具有红色200、绿色100及蓝色20的FICC子域值的像素)的情况下,像素变换逻辑504可将所述像素的红色及绿色子域两者的强度值减小到0。所述像素的所得子域强度值将为红色0、绿色0、蓝色20及橙色200。
以数学方式表示,对于具有初始FICC强度值R、G及B的像素,像素变换逻辑504将相应FICC子域中的经更新强度值R'、G'及B'设置如下:
其中x为像素的FSCC的强度值,且xR、xG及xB对应于FSCC中的FICC中的每一者(红色、绿色及蓝色)的相对强度,其中R、G、B、x、xR、xG、及xB中的每一者由在0到1范围内的值表示。可接着通过将经更新的R'、G'及B'值乘以正由显示器使用的灰度阶(例如,对于使用每色彩灰度8位元程序的显示器为255)及将结果四舍五入为最接近的整数值来将经更新的R'、G'及B'值转换回到对应的灰度值。
如上所指示,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像素变换逻辑504可使用并不最大化FSCC对FICC的替换的策略。举例来说,像素变换逻辑可仅替换像素的最大替换值的50%。在此实施中,可使用以下强度值像显示同一实例像素:黄色50、红色150、绿色50及蓝色20。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减少子帧替换策略用以将像素强度值分配到FSCC子域。在这些实施中,并有子域导出逻辑500的控制器经配置以针对FSCC产生比针对FICC所产生少的子帧。即,控制器使用具有以1开始到64或128以下范围内的相对权重的位平面的完全补充来显示FICC。然而,对于FSCC子域,控制器仅产生有限数目个较高权重子帧且显示所述子帧。FSCC子帧是通过较高权重产生以在不使用大量额外子帧的情况下最大化由FSCC提供的明度替换。
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经配置以针对FICC子域中的每一者产生6到10之间数目个子帧且针对FSCC子域中仅产生2个或3个较高权重子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SCC子帧的权重是选自二进制子帧加权方案的最高有效权重。对于每色彩灰度8位元程序中,控制器将产生具有32、64及128的权重的三个FSCC子帧。可根据或可不根据二进制加权方案来分配FICC的子帧的权重。举例来说,FICC的子帧权重可经选择以包含某一冗余程度从而允许至少一些灰度值的多个表示。此冗余帮助减少特定图像假影,例如动态伪轮廓(“DFC”)。因此,控制器可利用9个或10个子帧来显示8位元FICC值。
在使用较少FSCC子帧的实施中,像素变换逻辑504无法以如其在其使用FSCC子帧的完全补充的实施中所分配一样高的粒度将强度级分配到FSCC子域。因此,当确定FSCC子域中的像素的FSCC强度级时,像素变换逻辑504向每一像素分配等于可用以替换FICC光强度的最大FSCC强度的值,且接着将所述值四舍五入到可在给定数目减少的子帧及其对应权重的情况下产生的最接近的强度级。
考虑具有红色125、绿色80及蓝色20的FICC强度值的像素是由使用128、64及32的FSCC子讯框权重的控制器来处理。在此实例中,假定贡献色彩选择逻辑502选择黄色作为FSCC。子域导出逻辑206将会将红色及绿色的最大替换值识别为80。所述逻辑将接着为黄色子域中的像素分配64的强度值,此係因为在不提供大于像素中所存在的黄色强度的黄色强度的情况下,64是使用上文参考的加权方案可显示的黄色的最大强度。
考虑像素具有红色240、绿色100及蓝色200的FICC值的另一实例。在此状况下,假定选择白色作为FSCC。给定32、64及128的FSCC子讯框权重,像素变换逻辑504选择FSCC强度值96,所述值是由可使用可用FSCC子讯框权重产生的FICC中的每一者共用的最高共同强度级。因此,像素变换逻辑504将像素的FSCC及FICC色彩子域值设置为红色154、绿色4、蓝色154及白色96。
虽然将数目减少的子帧用于FSCC可减少显示器上用以产生额外子帧的负载,但如此操作的确造成当显示具有类似整体色彩、但使用不同FSCC值显示的相邻像素时产生DFC的风险。举例来说,当显示具有相应最大替换强度值95及96(例如,红色95、绿色95及蓝色0,以及红色96、绿色96及蓝色0)的相邻像素时,DFC可出现。假定FSCC为黄色,那么将使用FSCC强度64及分别为红色31、绿色31及蓝色0的红色、蓝色及绿色强度来显示第一像素。可用FSCC强度96及红色0、绿色0、蓝色0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来显示第二像素。可通过HVS检测到伴随红色及绿色通道中的显著差异的FSCC色彩通道中的显著差异,从而导致DFC假影。
上文所描述的FSCC及FICC导出程序旨在如实地再现以所接收图像中的图像数据编码的图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的子域导出逻辑经配置以产生在被显示时有意地产生不同于输入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的子域。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子域导出逻辑可经配置以产生通常具有比所接收的图像帧中所指示高的明度的图像帧。
在一个此实施中,在使用上文所描述的子讯框减少替换策略产生FSCC子域的后,导出比例因子且在基于FSCC子域调整FICC子域中的像素值中的每一者时应用所述比例因子。像素的比例因子可计算为饱和度参数、最小像素明度值Ymin及最大像素明度值Ymax的函数。饱和度参数係从产生FSCC子域中所使用的子帧减少程度导出。对于将每色彩8位元用于FICC的显示器,饱和度参数可计算如下:
其中nx为用以显示FSCC的位元的数目。Ymin及Ymax为选定FSCC及初始FICC子域中的每一像素的FICC强度值的函数。其计算如下:
Ymin=min(RGBscaled×min{R,G,B}),
Ymax=max(RGBscaled×max{R,G,B}),且
其中,(xR,xG,xB≠0)。
在上文中,xR、xG及xB表示FSCC中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相对强度(表达为0与1之间的值,其中0对应于无强度,且1对应于最大可能强度)。R、G及B对应于所接收的图像帧中的给定像素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强度值(表达为0与1之间的值)。因此,Ymin为集合中的最小值:
且Ymax为集合中的最大值:
比例因子M接着计算为:
接着通过以下操作来计算像素的新像素强度值R'、G'及B':使用比例因子M按比例调整原始FICC像素值R、G及B,及减去FSCC通道子域中的每一FICC的强度。这些强度值又等于像素的FSCC强度值x与FSCC中的每一FICC的相对强度值(即,xR、xG及xB)的乘积。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帮助减轻潜在地由仅将较高权重子帧用于FSCC子帧而产生的DFC,像素变换逻辑504通过在更新FICC子域之前将空间抖动算法应用于FSCC子域来修改FSCC子域。空间抖动散布与使用减少数目个较高权重子帧相关联的任何量化误差。包含误差扩散算法(或其变化形式)的各种空间抖动算法可用以实现抖动。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可改为使用块量化及有序抖动算法。接着基于经抖动FSCC子域相应地计算FICC子域中的像素的强度值。
在上文所陈述的实施中的每一者中,基于计算图像帧中的像素的中间三色刺激值来选择FSCC。对应于上文所参考的中间三色刺激值的集合的到MTC的距离充当图像帧中的每一FSCC的流行率的代表项(proxy)。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代表项。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SCC可基于像素三色刺激值的平均值或最频值。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FSCC可基于图像帧的RGB像素强度值的中值、平均值或最频值。
子域导出逻辑(类似于图5中所展示的子域导出逻辑500)的一些实施还并有CABC逻辑。在这些实施中,在导出FSCC子域及FICC子域之后,CABC逻辑将子域中的一或多者中的强度值归一化以使得每一经归一化的子域中的最大强度值按比例调整到通过显示器输出的最大强度值。举例来说,在能够输出256个灰度阶的显示器中,子域值经按比例调整以使得其中的最大强度值等于255。子域导出逻辑接着将对应归一化因子输出到并有所述逻辑的设备的输出控制逻辑,以使得对应LED的照度级得到相应调整。
返回参看图5及6,如上文所陈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的子域导出逻辑500经配置以使用基于先前图像帧中的数据而选择的FSCC(被称作“延迟FSCC”)来产生FSCC子域。如此操作可为有利的,这是因为其允许色彩子域导出(阶段406)与用于后续图像帧的FSCC的选择(阶段605)并列地进行。如此操作还移除对用以在FICC子域经处理以确定FSCC时存储所述子域的存储器的需要。然而,如果图像帧的色彩组成大体上不同于先前图像帧的色彩组成,例如常常在场景改变期间发生,那么使用延迟FSCC可导致当前图像帧的降低的图像品质及当针对当前帧之后的帧改变FSCC时的显著闪烁。
但可通过使用FSCC平滑程序减轻使用延迟FSCC的潜在缺点。所述平滑程序可并入到图5及10中分别展示的选择逻辑510及1010中。一般而言,色彩平滑程序限制允许FSCC逐帧改变的程度。
图10展示实例FSCC色彩平滑程序1200的流程图。FSCC色彩平滑制程1200可通过(例如)图5及10中分别展示的选择逻辑510或1010来执行。程序1200包含选择逻辑获得先前FSCC(FSCCold)(阶段1202);获得新的目标FSCC(FSCCtarget)(阶段1204);计算先前FSCC与目标FSCC之间的差ΔFSCC(阶段1206);及比较ΔFSCC与色彩改变阈值(阶段1208)。如果ΔFSCC低于色彩改变阈值,那么选择逻辑将下一FSCC(FSCCnext)设置为FSCCtarget(阶段1210)。否则,选择逻辑将FSCCnext设置为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中间FSCC(阶段1212)。在任一状况下,接着使用FSCCold产生当前图像帧。
如上文所陈述,色彩平滑程序1200以选择逻辑获得FSCCold的值开始。举例来说,FSCCold可存储于执行程序1200的控制器中的存储器中。接下来,选择逻辑获得FSCCtarget的值(阶段1204)。FSCCtarget在通过程序1200实施的任何色彩平滑不存在的情况下将用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FSCC。选择逻辑可根据上文所描述的FSCC选择程序中的任一者来选择FSCCtarget。
一旦获得FSCCold及FSCCtarget,选择逻辑便计算ΔFSCC(阶段1206)。在一个实施中,针对用以产生相应FSCC的每一FICC分量计算ΔFSCC。即,选择逻辑计算分别等于FSCCold及FSCCtarget的红色、蓝色及绿色分量的差的ΔFSCCRed、ΔFSCCGreen及ΔFSCCBlue。
接着单独确定FSCCnext的每一FICC分量。如果色彩分量的强度改变低于对应色彩改变阈值,那么将FSCCnext中的彼色彩分量直接设置为彼色彩分量的目标强度(阶段1208)。否则,将FSCCnext中的彼色彩分量设置为FSCCold及FSCCtarget中的分量的值之间的中间值(阶段1210)。其计算如下:
FSCCnext(i)=FSCCold(i)+ΔFSCC(i)*percent_shift(i),
其中i为FICC色彩分量且percent_shift(i)为定义允许分量色彩逐帧移位的程度的误差参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针对每一分量色彩单独设置percent_shift(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参数的值在约1%到约5%的范围内,但在其它实施中,针对一或多个分量色彩,所述值可高达约10%或大于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还针对每一分量色彩应用单独色彩改变阈值。在其它实施中,色彩改变阈值对于所有分量色彩来说是恒定的。假设分量色彩强度在0到255范围内的每色彩8位元灰度方案,合适阈值在约3到约25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逻辑针对一或多个分量色彩应用多个色彩改良阈值及对应percent_shift(i)。举例来说,在一项实施中,如果ΔFSCC(i)超过上阈值,那么应用下percent_shift(i)参数。如果ΔFSCC(i)在上阈值与下阈值之间,那么应用第二高的percent_shift(i)参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下percent_shift(i)参数小于或等于约10%,且第二高的percent_shift(i)参数在约10%与约50%之间。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使用FSCCold及FSCCtarget的x及y坐标而针对CIE色彩空间中的FSCC整体地计算ΔFSCC。在这些实施方案中,ΔFSCC是CIE图上FSCC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如果所述距离超过色彩改变阈值,那么将FSCCnext设置成对应于沿着CIE图中连接FSCCold与FSCCtarget的线的路线的小部分(percent_shift_CIE)的点的色彩。可使用FSCC的三色刺激值来计算类似距离。
在选择逻辑确定FSCCnext之后,使用FSCCold显示当前图像帧且将FSCCnext存储为新FSCCold以供下一图像帧使用。
如上文关于图10所论述,FSCC平滑程序(下文被称作“第一FSCC平滑程序”)可用以减少图像显示中的假影。详细地说,如果FSCC的分量色彩的强度改变超过阈值,那么图10中所展示的第一FSCC平滑程序1200使从正使用FSCCold显示的当前图像到待使用FSCCtarget显示的下一图像帧的转变平滑。第一FSCC平滑程序1200通过使用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中间FSCC显示下一图像帧而使转变容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色彩分量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色彩分量时,可出现类似DFC的图像假影。当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色彩分量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色彩分量时,也可出现类似DFC的假影。
举例来说,假设FSCCold经确定为白色且由[0.5,0.5,0.5]表示,其中0对应于无强度且1对应于红色、绿色及蓝色的最大可能强度。因此,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色彩分量。接着,如果FSCCtarget将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色彩分量,那么可出现类似DFC的假影。举例来说,如果FSCCtarget由RGB强度[0.5,0.7,0]表示,其中R及G色彩分量的强度为非零,而蓝色的强度为零,那么可出现类似DFC的假影。
作为另一实例,假设FSCCold经确定为黄色且由[0.5,0.5,0]表示。因此,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色彩分量(R及G)。此外,假设FSCCtarget经确定为由[0.8,0.9,0.5]表示,其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色彩分量。因此,当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色彩分量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色彩分量时,可出现类似DFC的假影。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FSCC从大体上白色改变到大体上黄色或大体上青色时,类似DFC的假影可尤其明显。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当FSCC从大体上黄色或大体上青色改变到大体上白色时,类似DFC的假影也可尤其明显。
甚至在使用图10中所展示的第一FSCC平滑程序1200时,这些图像假影仍可显露其自身。一般而言,已发现:为了减轻类似DFC的假影,如果FSCC的其它分量色彩处于或接近零强度,那么应仅添加或从FSCC移除第三分量色彩。因此,如果显示器将从仅具有具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的FSCC转变到所有三个分量色彩皆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或如果显示器将从所有三个分量色彩皆具有有意义强度的目标FSCC转变到仅具有具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的FSCC,且目标FSCC在一系列图像帧上保持恒定,那么将通过以下操作来减轻在转变时的类似DFC的假影:在一系列图像帧中的第一数目个图像帧上,逐渐地将FSCC的所有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到处于或接近零的值,之后在所述系列图像帧中的图像帧的剩余部分上,逐渐地将包含于目标FSCC中的分量色彩的强度增加到其最终目标值。举例来说,如果跨越若干图像帧而从黄色FSCC转变到白色FSCC,那么FSCC将首先转变到暗黄色(减小FSCC的红色及绿色分量的强度),之后开始增加FSCC的蓝色分量的强度。类似地,如果从白色FSCC转变到青色FSCC,那么FSCC将首先转变到暗白色(将其红色、绿色及蓝色分量色彩中的每一者的强度减小到处于或接近0的值),之后将FSCC的蓝色及绿色分量增加到青色的所要强度。
当在静态图像之间转变时,这些情境最频繁地出现。然而,关于视频内容,目标FSCC可逐帧改变(有时相当显著)。因此,实施上文所陈述的原理的FSCC平滑程序可经设计以适应改变的目标FSCC值,且逐帧进行FSCC确定以在维持以灵活方式调整FSCC的能力的同时限制类似DFC的假影。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减轻类似DFC的假影,可连同第一平滑程序使用第二色彩平滑程序以处置如上文所论述的那些FSCC转变。当满足保证类似DFC的假影的额外减轻的上文所提及的条件(被称作“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中的任一者时,可执行第二色彩平滑程序。即,如果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所计算的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或(ii)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所计算的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那么执行第二平滑程序。
图11展示包含用于在FSCC转变期间减轻类似DFC的假影的实例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的流程图。详细地说,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可通过(例如)图5及10中分别展示的选择逻辑510或1010执行。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包含:获得当前图像帧的FSCC(FSCCold)及下一图像帧的FSCC(FSCCtarget)(阶段1702);及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即,1)是否FSCCold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或2)是否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阶段1704)。响应于以上条件中的任一者为真,程序1700包含确定FSCCold分量色彩中的任一者是否具有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阶段1705)。响应于FSCCold分量色彩中的任一者具有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程序1700包含将下一帧的FSCC(FSCCnext)设置为FSCCold的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那些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的FSCC(阶段1706)。已处于或低于第一阈值的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可在FSCCnext中保持恒定。响应于以上条件中无一者为真或响应于FSCCold分量色彩强度中无一者超过第一阈值,程序1700通过以下操作继续进行类似于图10中所展示的平滑程序1200的平滑处理:针对每一分量色彩计算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ΔFSCC值(阶段1708)及针对分量色彩中的每一者确定ΔFSCC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强度(阶段1710)。响应于所有分量色彩的ΔFSCC值都小于第二阈值强度,程序1700包含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阶段1712)。响应于分量色彩的至少一个ΔFSCC值大于第二阈值强度,程序1700包含将FSCCnext设置为中间FSCC(阶段1714),如上文关于图10所描述。在阶段1706、1712或1714处设置FSCCnext之后,程序1700包含使用FSCCnext显示下一图像帧(阶段1716)及将FSCCold设置为等于FSCCnext(阶段1718)。接着针对后续图像帧重复程序1700。
图12展示图11中所展示的程序1700的执行的一个实例结果。图12中的实例表示显示器从显示一个静态图像转变到显示另一静态图像的基本状况,其中将每一静态图像显示多于微小时间量(例如,至少一秒)。因而,在此转变期间,当FSCCold可逐帧改变时,FSCCtarget将保持相同。为表明所述转变,图12展示用以形成一连串图像帧F1至F8的FSCC 1802至1816的一系列分量色彩值R、G及B。
更具体地说,图12展示FSCC经由通过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确定的中间FSCC的集合从白色转变到黄色的结果。如所展示,初始FSCCold已确定为由RGB强度[0.5,0.5,0.5]表示的白色,而FSCCtarget已确定为由RGB强度[0.5,0.5,0]表示的黄色。另外,假设用于每一分量色彩的第一阈值强度等于约0.1。
参看图11及12,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包含获得当前图像帧的FSCC(FSCCold)及下一图像帧的目标FSCC(FSCCtarget)(阶段1702)。在图12中所展示的实例中,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将当前图像帧的FSCCold确定为[0.5,0.5,0.5]且将后续图像帧的FSCCtarget确定为[0.5,0.5,0]。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接着确定从FSSCold到FSSCtarget的转变是否可能归因于用以形成相应FSCC的分量色彩的数目改变而产生类似DFC的假影(阶段1704)。即,如上文所陈述,程序1700包含确定是否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或是否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阶段1704)。参看图12,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确定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因此,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确定满足至少一个转变假影减轻条件。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进一步包含:响应于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确定FSCCold分量色彩中的任一者是否具有超过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阶段1705)。如图12中所展示,所有三个分量色彩(各自具有强度0.5)都具有超过第一阈值强度0.1的强度。因此,程序1700继续进行到阶段1706。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进一步包含:将下一帧的FSCC(FSCCnext)设置为包含FSCCold的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那些分量色彩的减小强度的FSCC(阶段17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低于强度阈值的任何分量色彩的强度可保持恒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彼分量色彩的强度也减小。再次参看图12,图像帧F1的FSCCold 1802为[0.5,0.5,0.5]。在FSCCold的所有分量色彩皆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0.1的强度时,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减小FSCCold的每一分量色彩的强度以形成FSCCnext。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量可基于彼分量色彩的强度百分比。合适的减小百分比可在约5%到约25%范围内。举例来说,如果减小百分比设置为10%,那么红色的强度将从0.5减小到0.45。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减小量可为恒定值。举例来说,如图12中所展示,减小量可设置为约0.05。因此,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将FSCCnext设置为[0.45,0.45,0.45]。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还包含使用FSCCnext显示下一图像帧(阶段1716)。如图12中所展示,FSCC平滑程序1700使用等于[0.45,0.45,0.45]的FSCC 1804显示图像帧F2。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进一步包含将FSCCold设置为等于FSCCnext(阶段1718)。再次参看图12,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将FSCCold设置为[0.45,0.45,0.45]。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接着通过获得下一图像帧的FSCCold及FSCCtarget(阶段1702)而重复。如上文所论述,在先前阶段1718处将FSCCold设置成[0.45,0.45,0.45]。由于此实例中的后续图像等同于先前帧,因此FSCCtarget保持为[0.5,0.5,0]。在从FSCCold到FSCCtarget的转变仍将导致从具有具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的FSCC改变到仅具有具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的FSCC(阶段1704)时,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继续进行到阶段1705,其中确定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阶段1705)。在所有分量色彩的强度(0.45)都大于第一阈值强度0.1时,程序1700将FSCCold 1804的强度减小到[0.4,0.4,0.4]以形成新FSCCnext 1806(阶段1706)。接着,FSCC平滑程序1700使用新FSCCnext 1806显示图像帧F3(阶段1708)。
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继续针对每一连续图像帧减小FSCC的强度直到阶段1704或1705中识别的条件不再为真为止。举例来说,参看图12,当显示图像帧F4时,FSCCold1808为[0.05,0.05,0.05]。因此,FSCCold的分量色彩中无一者超过第一阈值强度0.1。结果,程序1700移到阶段1708。如果在FSCCold的分量色彩仍都为非零时FSCCtarget改变到也包含三个非零强度分量色彩的色彩,那么程序将可能终止。
结果,在确定待用于帧F5的FSCC时,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针对每一分量色彩计算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ΔFSCC值(阶段1708),如上文关于图10中所展示的阶段1206所描述。具体地说,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针对每一分量色彩确定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强度差。因此,在图12中所展示的实例中,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确定帧F4与F5之间的FSCC的红色、绿色及蓝色分量色彩的ΔFSCC为[0.45,0.45,0.05]。
FSCC平滑程序1700还包含针对任何分量分量确定ΔFSCC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强度(阶段1710)。此阶段类似于上文关于图10中所展示的第一色彩平滑程序1200所论述的阶段1208。第二阈值可与在评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时使用的阈值相同,或其可为不同值。在图11中所展示的实例中,假设第二阈值也等于0.1。如在先前阶段中所确定,红色、绿色及蓝色分量色彩的ΔFSCC分别为0.45、0.45及0.05。因此,当蓝色的ΔFSCC低于阈值强度时,红色及绿色的ΔFSCC大于阈值强度。
响应于ΔFSCC值大于阈值强度,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将FSCCnext设置为中间FSCC(阶段1714)。此程序阶段类似于上文关于图10中所展示的第一色彩平滑程序1200所论述的程序阶段1212。详细地说,在程序阶段1714中,程序1700将FSCCold及FSCCtarget中的对应分量色彩值之间的中间强度值分配到分量色彩。举例来说,参看图12,当红色及绿色的强度大于阈值强度时,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分别为红色及绿色分配值0.1及0.1。
另一方面,如果所有分量色彩的ΔFSCC值低于第二阈值(例如,图12中所展示的帧F7与F8之间),那么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阶段1712)。此程序阶段类似于上文关于图10中所展示的第一FSCC平滑程序1200所论述的程序阶段1210。
如上文所提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SCCtarget可(例如)在显示装置正显示视频图像(其中内容及因此FSCC可动态地且在一些状况下快速地改变)时逐帧改变。然而,在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在每一图像帧处使FSCCnext基于FSCCtarget时,第二FSCC平滑程序1700适应于FSCCtarget的任何动态改变。因此,在针对任何两个后续图像帧确定FSCC值时,可使用FSCC平滑方法1700的阶段1706或阶段1708至1714确定FSCC。
另外,虽然图12中所展示的实例假设第一阈值强度及第二阈值强度的恒定值,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动态地确定阈值强度。举例来说,可基于当前及/或后续图像帧的亮度确定第一及第二阈值强度中的一或两者。可(例如)基于所考虑的一或多个图像中的平均或中间像素强度计算亮度。一般而言,较亮图像允许较高转变阈值,而较低亮度图像要求较低转变阈值。可用算法或经由关键词为图像亮度的查找表来确定特定阈值强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阈值范围为从约0.02到约0.25。
图13及14展示说明包含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40的系统框图。显示装置40可为(例如)智能电话、蜂窝式或移动电话。然而,显示装置40的相同组件或其略微变化也说明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电视、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手持式装置及便携式媒体装置。
显示装置40包含外壳41、显示器30、天线43、扬声器45、输入装置48及麦克风46。可由多种制造程序(包含注射成型及真空成型)中的任一者形成外壳41。此外,外壳41可由多种材料中的任一者制成,多种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塑料、金属、玻璃、橡胶及陶瓷或其组合。外壳41可包含可与不同色彩或含有不同标志、图片或符号的其它可移除部分互换的可移除部分(图中未展示)。
显示器30可为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多种显示器中的任一者,包含双稳态或模拟显示器。显示器30还可经配置以包含:平板显示器,例如等离子、电致发光(EL)显示器、OLED、超扭转向列(STN)显示器、LCD或薄膜晶体管(TFT)LCD;或非平板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其它管式装置。另外,显示器30可包含基于机械光调制器的显示器,如本文中所描述。
显示装置40的组件示意性说明于图13中。显示装置40包含外壳41,且可包含至少部分密封于其中的额外组件。举例来说,显示装置40包括网络接口27,所述网络接口包括可耦合到收发器47的天线43。网络接口27可为可显示于显示装置40上的图像数据的来源。因此,网络接口27为图像源模块的一个实例,但处理器21及输入装置48也可充当图像源模块。收发器47连接到处理器21,所述处理器连接到调节硬件52。调节硬件52可经配置以调节信号(例如,对信号进行滤波或以其它方式操纵信号)。调节硬件52可连接到扬声器45及麦克风46。处理器21也可连接到输入装置48及驱动器控制器29。驱动器控制器29可耦合到帧缓冲器28及耦合到阵列驱动器22,所述阵列驱动器又可耦合到显示器阵列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3中所展示的控制器300的各种实施的功能可通过处理器21与驱动器控制器29的组合进行。显示装置40中的一或多个元件(包含在图13中未特定描绘的元件)可经配置以充当存储器装置且经配置以与处理器21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源供应器50可将电力提供到特定显示装置40设计中的大体上所有组件。
网络接口27包含天线43及收发器47使得显示装置40可经由网络与一或多个装置通信。网络接口27还可具有用以降低(例如)处理器21的数据处理要求的一些处理能力。天线43可发射及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天线43根据IEEE 16.11标准(包含IEEE 16.11(a)、(b)或(g))或IEEE 802.11标准(包含IEEE 802.11a、b、g、n)及其另外实施来发射及接收RF信号。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天线43根据标准发射及接收RF信号。在蜂窝式电话的状况下,天线43可经设计以接收码分多址接入(CDMA)、频分多址接入(FDMA)、时分多址接入(T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宽带CDMA(W-CDMA)、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1xEV-DO、EV-DO修订A、EV-DO修订B、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演进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AMPS或用以在无线网络(例如,利用3G、4G或5G技术)内通信的其它已知信号。收发器47可预先处理从天线43接收的信号,以使得所述信号可由处理器21接收及进一步操纵。收发器47还可处理从处理器21接收的信号以使得所述信号可经由天线43从显示装置40发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收发器47可由接收器替换。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用可存储或产生待发送到处理器21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源来替换网络接口27。处理器21可控制显示装置40的总操作。处理器21接收数据(例如,来自网络接口27或图像源的经压缩的图像数据),且将数据处理成原始图像数据或处理成可易于处理成原始图像数据的格式。处理器21可将经处理的数据发送到驱动器控制器29或发送到帧缓冲器28以供存储。原始数据通常是指识别图像内的每一位置处的图像特性的信息。举例来说,这些图像特性可包含色彩、饱和度及灰度阶。
处理器21可包含用以控制显示装置40的操作的微控制器、CPU或逻辑单元。调节硬件52可包含用于将信号发射到扬声器45及用于从麦克风46接收信号的放大器及滤波器。调节硬件52可为显示装置40内的离散组件,或可并入于处理器21或其它组件内。
驱动器控制器29可直接从处理器21或从帧缓冲器28取得由处理器21产生的原始图像数据且可适当地重新格式化原始图像数据以供高速发射到阵列驱动器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控制器29可将原始图像数据重新格式化成具有光栅状格式的数据流,以使得所述数据流具有适合于跨越显示器阵列30扫描的时间次序。接着,驱动器控制器29将经格式化的信息发送到阵列驱动器22。尽管驱动器控制器29(例如,LCD控制器)常常作为独立集成电路(IC)与系统处理器21相关联,但这些控制器可以许多方式来实施。举例来说,控制器可作为硬件嵌入于处理器21中、作为软件嵌入于处理器21中,或与阵列驱动器22一起完全整合于硬件中。
阵列驱动器22可从驱动器控制器29接收经格式化的信息,且可将视频数据重新格式化为一组平行波形,所述组波形被每秒许多次地施加到来自显示器的x-y显示元件矩阵的数百且有时数千个(或更多)导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阵列驱动器22及显示器阵列30为显示模块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控制器29、阵列驱动器22及显示器阵列30为显示模块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控制器29、阵列驱动器22及显示器阵列30适合于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类型的显示器。举例来说,驱动器控制器29可为常规显示控制器或双稳态显示控制器(例如,机械光调制器显示元件控制器)。另外,阵列驱动器22可为常规驱动器或双稳态显示驱动器(例如,机械光调制器显示元件控制器)。此外,显示器阵列30可为常规显示器阵列或双稳态显示器阵列(例如,包含机械光调制器显示元件阵列的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控制器29可与阵列驱动器22整合。此实施可用于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电子装置、钟表或小面积显示器的高度集成式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装置48可经配置以允许(例如)用户控制显示装置40的操作。输入装置48可包含小键盘(例如,QWERTY键盘或电话小键盘)、按钮、开关、摇臂、触摸式荧幕、与显示器阵列30整合的触摸式荧幕,或压敏或热敏隔膜。麦克风46可配置为显示装置40的输入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由麦克风46的话音命令可用于控制显示装置40的操作。
电源供应器50可包含多种能量存储装置。举例来说,电源供应器50可为可再充电电池,例如镍镉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可再充电电池的实施中,可再充电电池可为可使用来自(例如)壁式插座或光伏打装置或阵列的电力来充电的。替代地,可再充电电池可为可无线充电的。电源供应器50还可为可再生能源、电容器或太阳能电池(包含塑料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漆)。电源供应器50还可经配置以从壁式插座接收电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可编程性驻留于可位于电子显示系统中的若干处的驱动器控制器29中。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控制可编程性驻留于阵列驱动器22中。上文所描述的最优化可在任何数目个硬件及/或软件组件中实施及以各种配置实施。
如本文中所使用,提及项目的清单“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指那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含单一成员。作为实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意欲涉及:a、b、c、a-b、a-c、b-c及a-b-c。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逻辑块、模块、电路及算法处理程序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硬件与软件的互换性已大体按功能性加以描述,且于上文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及处理程序中加以说明。将此功能性实施于硬件抑或软件中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用以实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及电路的硬件及数据处理设备可通过通用单芯片或多芯片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栅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或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或任何其它此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特定处理程序及方法可由给定功能所特定的电路来执行。
在一或多个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数字电子电路、计算机软件、固件(包含在此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实施还可实施为编码于计算机存储媒体上以由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设备的操作的一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即,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或多个模块)。
如果以软件实施,那么可将所述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程序码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来发射。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程序可实施于可驻留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中。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计算机存储媒体及通信媒体(包含可经启用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媒体)两者。存储媒体可为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媒体。作为实例而非限制,这些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可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要程序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又,可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性磁盘及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的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通过激光以光学的方式再现数据。以上各物的组合也应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另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作为代码及指令中的一者或任何组合或集合而驻留于机器可读媒体及计算机可读媒体上,可将机器可读媒体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并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实施的各种修改对于熟习此项技术者而言可为易于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实施。因此,权利要求书并不意欲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实施,而应符合与本文中公开的本发明、原理及创新特征相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另外,一般熟习此项技术者将易于了解,有时为了易于描述诸图而使用术语“上部”及“下部”,且所述术语指示对应于在经适当定向的页面上的图的定向的相对位置,且可能并不反映如所实施的任何装置的适当定向。
在单独实施的情况下描述于此说明书中的某些特征还可在单一实施中以组合形式实施。相反地,在单一实施的情况下所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分别在多个实施中或以任何合适子组合实施。此外,尽管上文可能将特征描述为以某些组合起作用且甚至最初按此来主张,但来自所主张组合的一或多个特征在一些状况下可从所述组合删除,且所主张组合可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化。
类似地,虽然在图式中以特定次序来描绘操作,但不应将此理解为需要以所展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这些操作,或执行所有所说明操作以达成合乎需要的结果。另外,图式可按流程图的形式示意性地描绘一或多个实例处理程序。然而,未描绘的其它操作可并入于示意性说明的实例处理程序中。举例来说,可在所说明操作中的任一者之前、之后、同时或之间执行一或多个额外操作。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及并行处理可为有利的。此外,不应将在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中要求此分离,且应理解,所描述程序组件及系统可大体上一起整合于单一软件产品中或经封装到多个软件产品中。另外,其它实施属于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状况下,权利要求书中所叙述的动作可以不同次序执行且仍达成合乎需要的结果。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设备,其包括:
输入端,其经配置以接收对应于当前图像帧的图像数据及对应于目标图像帧的图像数据;
贡献色彩选择逻辑,其经配置以进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所述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所述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
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所述FSCCold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所述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
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所述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强度;
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
响应于确定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所述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
使用所述FSCCnext显示所述下一图像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经配置以将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为其相应分量色彩的强度的小部分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经配置以将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那些分量色彩的强度减小达恒定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量色彩包含红色、绿色及蓝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器包含多个显示元件;
处理器,其经配置以与所述显示器通信,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处理图像数据;及
存储器装置,其经配置以与所述处理器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驱动器电路,其经配置以将至少一个信号发送到所述显示器;及
控制器,其包含所述贡献色彩选择逻辑及子帧产生逻辑,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将所述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发送到所述驱动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处理器的图像源模块,其中所述图像源模块包含接收器、收发器及发射器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输入装置,其经配置以接收输入数据且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达到所述处理器。
10.一种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方法,其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
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所述FSCCold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所述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
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所述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
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
响应于确定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所述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
使用所述FSCCnext显示所述下一图像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所述FSCCnext包含将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减小达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的小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所述FSCCnext包含将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减小达恒定量。
14.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具有编码于其上的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获得当前图像帧的旧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old及目标图像帧的目标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target;
确定是否满足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其中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包含所述FSCCold仅包含超过阈值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及所述FSCCold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三个分量色彩且所述FSCCtarget仅包含具有非零强度的两个分量色彩;
响应于确定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真的,确定所述FSCCold的任何分量色彩是否具有大于第一阈值强度的强度;
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至少一个分量色彩具有大于第一阈值的强度,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下一图像帧的下一帧特定贡献色彩FSCCnext;
响应于确定所述转变假影减轻条件为假的或响应于确定所述FSCCold的所述分量色彩中无一者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强度,将FSCCnext设置为等于FSCCtarget或具有介于FSCCold与FSCCtarget之间的分量色彩值的中间FSCC;及
使用所述FSCCnext显示所述下一图像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强度是基于所述当前图像帧的总亮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所述FSCCnext包含将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减小达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的小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减小FSCCold的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强度的分量色彩的强度以产生所述FSCCnext包含将所述分量色彩的所述强度减小达恒定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23569P | 2014-01-03 | 2014-01-03 | |
US61/923,569 | 2014-01-03 | ||
US14/457,742 | 2014-08-12 | ||
US14/457,742 US9478174B2 (en) | 2014-01-03 | 2014-08-12 | Artifact mitigation for composite primary color transition |
PCT/US2014/072366 WO2015103077A1 (en) | 2014-01-03 | 2014-12-24 | Artifact mitigation for composite primary color transi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49797A CN105849797A (zh) | 2016-08-10 |
CN105849797B true CN105849797B (zh) | 2017-12-15 |
Family
ID=5239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1414.1A Active CN105849797B (zh) | 2014-01-03 | 2014-12-24 | 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78174B2 (zh) |
CN (1) | CN105849797B (zh) |
TW (1) | TWI591605B (zh) |
WO (1) | WO20151030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86635B1 (ko) | 2014-12-29 | 2021-08-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99571B1 (ko) * | 2015-09-09 | 2022-05-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CN106023930B (zh) * | 2016-07-20 | 2018-10-2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伽马电压生成电路及驱动装置 |
JP2021525387A (ja) * | 2018-05-24 | 2021-09-24 | コンパウンド フォトニクス リミティド | ディスプレイの動作特性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US10867538B1 (en) * | 2019-03-05 | 2020-12-15 |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an image to an array of emissive sub pixels |
CN111831096B (zh) * | 2019-04-18 | 2022-04-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片内容自适应背光控制的设置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EP3951757A1 (en) * | 2020-08-06 | 2022-02-09 | Inkcomin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digital art images on digital art frames with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 |
CN115408552B (zh) * | 2022-07-28 | 2023-05-26 | 深圳市磐鼎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2367816B1 (en) * | 2024-03-12 | 2025-07-22 |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 Row-shift frame-rotate driving method for sequential driving microLED display panel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0761A (zh) * | 2007-04-17 | 2008-10-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仪器 |
CN103314404A (zh) * | 2011-01-20 | 2013-09-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66274B2 (ja) * | 2000-12-21 | 2006-04-12 | 株式会社東芝 | 時分割カラー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JP3878030B2 (ja) | 2002-02-22 | 2007-02-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
US20070064008A1 (en) | 2005-09-14 | 2007-03-22 | Childers Winthrop D |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
US20100214325A1 (en) | 2007-10-05 | 2010-08-26 | Daisuke Koyama | Image display |
EP2051235A3 (en) | 2007-10-19 | 2011-04-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daptive backlight control dampening to reduce flicker |
US8154418B2 (en) * | 2008-03-31 | 2012-04-10 |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system |
WO2011045978A1 (ja) | 2009-10-16 | 2011-04-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093258B1 (ko) | 2009-11-12 | 2011-12-14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US9142012B2 (en) * | 2012-05-31 | 2015-09-22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roma noise reduction |
US20130321477A1 (en) | 2012-06-01 | 2013-12-05 | Pixtronix, Inc. |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images thereon according to a variable composite color replacement policy |
US10881310B2 (en) * | 2012-08-25 | 2021-01-05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Motion artifact mitig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ulse photoplethysmography |
US20140118427A1 (en) | 2012-10-30 | 2014-05-01 | Pixtronix, Inc. |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frame specific composite contributing colors |
-
2014
- 2014-08-12 US US14/457,742 patent/US94781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24 WO PCT/US2014/072366 patent/WO201510307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24 CN CN201480071414.1A patent/CN105849797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31 TW TW103146645A patent/TWI59160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0761A (zh) * | 2007-04-17 | 2008-10-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仪器 |
CN103314404A (zh) * | 2011-01-20 | 2013-09-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194101A1 (en) | 2015-07-09 |
US9478174B2 (en) | 2016-10-25 |
WO2015103077A1 (en) | 2015-07-09 |
CN105849797A (zh) | 2016-08-10 |
TWI591605B (zh) | 2017-07-11 |
TW201532018A (zh) | 2015-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49797B (zh) | 用于复合原色转变的假影减轻的装置和方法 | |
TWI606439B (zh) | 混合純量向量抖動顯示裝置、用於顯示ㄧ影像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體 | |
US9583035B2 (en) | Display incorporating lossy dynamic saturation compensating gamut mapping | |
CN105745699B (zh) | 色调序列型显示设备和方法 | |
CN104769665B (zh) | 采用帧特定复合贡献色彩的显示设备 | |
US9818336B2 (en) | Vector dithering for displays employing subfields having unevenly spaced gray scale values | |
TW201401245A (zh) | 用於根據可變複合色替換策略在顯示裝置上產生圖像的顯示裝置和方法 | |
TWI559283B (zh) | 經組態用於較低解析合成色彩子欄位之顯示之顯示設備 | |
TW201432665A (zh) | 運用圖框特定複合貢獻色彩的顯示裝置 | |
JP6371003B2 (ja) | 動的飽和補償ガマットマッピングを組み込んだディスプレイ | |
CN107111989A (zh) | 用于基于环境光水平的自适性图像再现的设备及方法 | |
TW201423697A (zh) | 使用藉由功率管理邏輯閘控之複合貢獻色彩之顯示裝置 | |
US20160171916A1 (en) | Field sequential color (fs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employing different subframe temporal spreading | |
TWI637381B (zh) | 整合動態飽和補償色域映射的顯示器 | |
TW201636980A (zh) | 合併一通道位元深度交換顯示程序之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3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NUJIRA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before: Pixtronix, Inc.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