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7596A -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47596A CN105847596A CN201610367054.0A CN201610367054A CN105847596A CN 105847596 A CN105847596 A CN 105847596A CN 201610367054 A CN201610367054 A CN 201610367054A CN 105847596 A CN105847596 A CN 1058475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age
- score
- parameters
- terminal device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06010012335 Dependence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用户通过自身使用分值的变化及横向、纵向的对比,以使用户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降低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养成合理、健康的使用习惯,从而达到防止用户沉迷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及大量软件应用的发布,人们逐渐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越来越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极为不利。
现有技术中,防止用户沉迷手机的方式主要为通过各种软硬件设备来限制用户使用手机或手机中的应用,如:限制某些应用的连续使用时间,或设置权限以在特殊时间段禁止某些应用使用等。然而,现有的防沉迷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用户养成减少使用手机的习惯,见效甚微,且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使得用户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养成合理的使用习惯,进而达到防沉迷的效果,同时用户体验良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沉迷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沉迷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集成了前述的防沉迷装置。
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种软硬件设备来限制用户使用手机或手机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不能从根本上使用户养成减少使用手机的习惯,见效甚微,且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的问题。用户通过自身使用分值的变化及横向、纵向的对比,以使用户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降低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养成合理、健康的使用习惯,从而达到防止用户沉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防沉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用户对终端设备过度依赖进而沉迷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其中,使用参数表征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以手机为例,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发短信、打电话、浏览新闻、观看视频、聊天、玩游戏等多种操作,在执行这些操作的同时,本步骤实时获取并记录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
示例性的,可以是对手机的使用次数进行记录,该使用次数表征了用户使用手机的频率,具体的,可以对手机电源键的按下次数进行统计,来表征用户使用手机的频率;还可以是对手机中各类应用(如视频类应用、游戏类应用、聊天类应用、新闻类应用等)的使用时长进行统计,也可根据每个应用单独统计出使用参数,相应的,其对手机中各类应用的统计功能设置为禁止关闭;还可以是统计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手机使用情况,具体的,当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通过手机中的内置传感设备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步行状态,若是,则对用户在步行过程中使用手机的时长进行统计,同理,当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判断用户是否在地铁或公交车上,若是,则对用户在搭乘交通工具时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其中,该获取、记录的功能可由以定制应用实现,也可以是在终端设备出厂前将该功能集成到终端设备中。
步骤102、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其中,如在步骤101中对使用参数的解释,本步骤中根据使用参数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包括对终端设备的整体使用情况的分值计算和/或对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类别的应用分别统计得到使用分值。
示例性的,以一天为例,如用户在一天时间内手机的使用次数为20次,对应的分值示例性的为20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使用手机的时间为60分钟,其对应的分值为120分,则以此两项作为使用参数进行统计计算得到的使用分值为20+120=140分;示例性的,若用户在一天中使用游戏类应用的时间为120分钟,则对应的分值示例性的设置为120,聊天类应用的使用时间为50分钟,相应的分值为50分,则此两类应用为基础统计计算得到的使用分值为120+50=170分。
步骤103、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其中,该使用分值可以被终端设备展示,示例性的,用户可通过定制应用查看展示的使用分值,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固定时间弹出使用分值。该使用分值的展示可以以一天或一周为展示周期。用户通过该使用分值即了解到自身对该终端设备的依赖情况。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种软硬件设备来限制用户使用手机或手机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不能从根本上使用户养成减少使用手机的习惯,见效甚微,且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的问题。用户通过自身使用分值的变化及横向、纵向的对比,以使用户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降低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养成合理、健康的使用习惯,从而达到防止用户沉迷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沉迷方法中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具体对使用参数进行记录的方式。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将所述使用参数记录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其中,终端设备在本地数据库中开辟一存储区域用于存放实时获取的使用参数,该保存的使用参数可实时动态更新。相应的,该本地数据库还存储有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健康使用标准的数据。示例性的,在一天中手机的使用时长累积小于2小时为健康使用时间,累积时间为2小时到5小时为中度沉迷,累积时间超过5小时则为重度沉迷。优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本地数据库中记录的使用参数和健康使用标准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给出相应的提示。示例性的,以使用时长这一使用参数和健康使用标准进行比对,给出的提示包括“使用手机时间过长,请享受健康生活”。
步骤202、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步骤203、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使用参数记录在本地数据库便于使用参数的实时动态更新,也便于后续读取该使用参数进行使用分值的计算,同时还可将使用参数和健康标准进行比对以给出合理提示,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包括:周期性的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并给出所述使用分值的变化趋势。本方案中,用户可根据使用分值的变化趋势得到对终端设备使用情况的连续性了解,使得用户降低对终端设备依赖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实施例三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另一种对使用参数进行记录的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其中,该使用参数可通过终端设备的网络模块实时或定时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示例性的如朋友圈、人人网,该社交网络平台还可以是自主研发的专门用于本方案的软件应用。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在将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确认允许将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指令,优选的,可以是用户点击常用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对应用进行授权,同时设置为允许远程的社交网络平台服务器推送消息,所推动的消息简单明了。
步骤302、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步骤303、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收集各个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减轻了终端设备的存储压力,同时该使用参数由于记录在服务器端,不会由于终端设备恢复出厂设置或其它意外造成信息丢失。
实施例四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对使用分值进行展示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步骤402、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步骤403、获取所述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对所述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
其中,用户根据排名结果可得到自身对终端设备的依赖情况在好友中的排名,示例性的,可以是根据用户对手机依赖程度的高低,由高至低进行排名,即依赖程度最高的排名第一;也可以是相反的,对依赖程度由低至高进行排名,即依赖程度最低的,排名第一。用户为了名次顺序同时能够健康生活将逐渐摆脱对终端设备的依赖性。示例性的,除了展示用户的排名外,还可以展示更加丰富的内容,例如“您是好友中对手机依赖度最小的,请继续努力”。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并对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增加了用户逐渐降低手机使用频率的能动性,通过引入的排名机制使用户从主观上摆脱了对手机的沉迷,用户体验良好同时达到了防沉迷的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防沉迷过程中的互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步骤502、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步骤503、获取所述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对所述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
步骤504、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排名结果的评论信息,将所述评论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
其中,用户可对展示的排名结果进行评论,示例性的,用户可在评论框中输入评论信息,终端设备将该评论信息通过服务器可转发至其他移动终端,供其他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查阅。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好友之间的针对手机依赖情况的沟通交流,对排名靠前的用户进行友好的劝导、善意的“鄙视嘲笑”或“惩罚”等,久而久之通过本方案的引导,有效达到手机防沉迷的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使用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屏幕点亮时间、耗电量、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至少一个应用的操作次数和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时间。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防沉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记录模块1,用于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计算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展示模块3,用于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种软硬件设备来限制用户使用手机或手机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不能从根本上使用户养成减少使用手机的习惯,见效甚微,且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的问题。用户通过自身使用分值的变化及横向、纵向的对比,以使用户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降低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养成合理、健康的使用习惯,从而达到防止用户沉迷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使用参数记录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周期性的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并给出所述使用分值的变化趋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对所述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互动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排名结果的评论信息,将所述评论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使用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屏幕点亮时间、耗电量、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至少一个应用的操作次数和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时间。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集成了实施例六中描述的装置。示例性的,该终端设备由操作系统、CPU、ROM、RAM、触摸屏等部件组成。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包括:将所述使用参数记录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包括:周期性的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并给出所述使用分值的变化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包括: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包括:获取所述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对所述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排名结果的评论信息,将所述评论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屏幕点亮时间、耗电量、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至少一个应用的操作次数和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时间。
8.一种防沉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参数,并对所述使用参数进行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
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使用参数记录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周期性的对所述使用分值进行展示,并给出所述使用分值的变化趋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使用参数发送至社交网络平台的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对获取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使用分值进行排名的排名结果,对所述使用分值和对应的排名结果进行展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互动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排名结果的评论信息,将所述评论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其他移动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屏幕点亮时间、耗电量、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至少一个应用的操作次数和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时间。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集成了如权利要求8-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7054.0A CN105847596A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7054.0A CN105847596A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47596A true CN105847596A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6595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7054.0A Pending CN105847596A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4759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3735A (zh) * | 2016-10-11 | 2017-03-2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使用行为的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
CN107592425A (zh) * | 2017-09-29 | 2018-01-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沉迷监督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70468A (zh) * | 2019-03-30 | 2019-07-30 | 程慧玲 | 一种手机软件行为数据提取系统 |
CN113329093A (zh) * | 2021-06-07 | 2021-08-31 | 威艾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锁使用时长排名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782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第三方应用社交化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4834580A (zh) * | 2015-05-07 | 2015-08-12 |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用户沉迷值的计算与沉迷管控方法 |
CN105227779A (zh) * | 2015-10-30 | 2016-01-0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手机 |
KR20160037426A (ko) * | 2014-09-29 | 2016-04-06 | 박권영 | 모바일 디바이스용 케이스 |
-
2016
- 2016-05-26 CN CN201610367054.0A patent/CN1058475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782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第三方应用社交化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KR20160037426A (ko) * | 2014-09-29 | 2016-04-06 | 박권영 | 모바일 디바이스용 케이스 |
CN104834580A (zh) * | 2015-05-07 | 2015-08-12 |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用户沉迷值的计算与沉迷管控方法 |
CN105227779A (zh) * | 2015-10-30 | 2016-01-0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手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3735A (zh) * | 2016-10-11 | 2017-03-22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使用行为的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
CN106533735B (zh) * | 2016-10-11 | 2019-12-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使用行为的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
CN107592425A (zh) * | 2017-09-29 | 2018-01-1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沉迷监督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70468A (zh) * | 2019-03-30 | 2019-07-30 | 程慧玲 | 一种手机软件行为数据提取系统 |
CN113329093A (zh) * | 2021-06-07 | 2021-08-31 | 威艾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锁使用时长排名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83358B (zh) | 基于推荐内容的互动方法和装置 | |
US1037500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TWI565315B (zh) | 基於視頻的交互方法、終端、伺服器及系統 | |
CN104918124B (zh) | 直播互动系统、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2226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argeted label,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750223B2 (e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content item | |
EP2793432B1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 state, display terminal and server | |
US20130116022A1 (en) | Techniques to automatically provide assistance for electronic games | |
CN104125511A (zh) |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9347722A (zh) | 交互系统、方法、客户端及后台服务器 | |
US990066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 control, breakaway judging apparatus and video/audio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13115114B (zh) | 互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4009653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itiating a coordinated effect | |
CN105847596A (zh) | 一种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WO2020135189A1 (zh) | 产品推荐方法、产品推荐系统及存储介质 | |
EP4114009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ive broadcast appl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15090133A1 (zh) | 一种视频信息更新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547633A (zh) | 一种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28091A (zh) | 游戏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095093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2933596B (zh) | 一种直播资源的显示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8168007A1 (ja) | 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 |
CN114765694A (zh) | 基于直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173934B (zh) | 应用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07566471A (zh) |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