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6401A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46401A CN105846401A CN201610261433.1A CN201610261433A CN105846401A CN 105846401 A CN105846401 A CN 105846401A CN 201610261433 A CN201610261433 A CN 201610261433A CN 105846401 A CN105846401 A CN 1058464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power
- interface
- power converter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其中,电源管理装置,包括:输出接口、电源变换器和接口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变换器和所述接口控制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相连,所述电源变换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和外部用电装置相连;所述电源变换器,用于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所述接口控制器,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检测所述电源变换器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断开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型的电子设备也日益普及,电子设备内部通常包括多个具备不同功能的用电装置,仅需要向各用电装置提供相对较小的工作电压即可维持其正常工作。
目前,为了向电子设备内部的各个用电装置提供对应的工作电压,通常需要针对外部电源向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进行管理,主要通过在电子设备内设置电源变换器,利用电源变换器将外部电源提供的较高的输入电压转换为对应各个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输出到相应的用电装置。
但是,当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过高,或电源变换器本身发生故障时,电源变换器则可能发生过流现象,导致电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远高于各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进而损毁用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可提高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包括:
输出接口、电源变换器和接口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变换器和所述接口控制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相连,所述电源变换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和外部用电装置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用于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检测所述电源变换器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断开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入接口,其中,
所述电源变换器、所述接口控制器分别通过所述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获取所述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断开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信号反馈单元;其中,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变换器和所述接口控制器相连;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所述电源变换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的,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入电压不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当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所述电源变换器;当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所述电源变换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变换器,包括:
至少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其中,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到所述输入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平均负载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到所述输出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分别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S0:预先利用接口控制器存储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S1:利用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
S2: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输出电压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输出电压大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0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
在所述步骤S0之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利用电源变换器通过输入接口获取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输入接口断开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B1:利用接口控制器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B2:利用信号反馈单元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B3:利用电源变换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B1,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将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信号反馈单元;
在所述步骤B1之后,在所述步骤B2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入电压不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电源变换器;
在所述步骤B2之后,在所述步骤B3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电源变换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其中,每一个所述用电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通过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当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对应连接的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防止电源变换器向用电装置提供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损毁用电装置,提高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变换器与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变换器与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连接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变换器与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连接关系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装置10,包括:
输出接口101、电源变换器102和接口控制器103,其中,所述电源变换器102和所述接口控制器103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01相连,所述电源变换器102通过所述输出接口101和外部用电装置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102,用于向所述输出接口101提供输出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103,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检测所述电源变换器102向所述输出接口101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101断开所述电源变换器102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当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对应连接的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防止电源变换器向用电装置提供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损毁用电装置,提高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外部电源向电源变换器提供的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电源变换器发生过流现象,损毁电源变换器,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入接口201,其中,
所述电源变换器102、所述接口控制器103分别通过所述输入接口201与外部电源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102,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201获取所述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103,进一步用于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102的最大负载电压;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201提供的输入电压,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102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201断开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变换器102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输入接口向电源变换器提供输入电压的外部电源通常为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电源具备稳定性,而用电装置通过输出接口从电源变换器获取的工作电压通常为稳压电源,因此,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需要根据实际输入电压的大小合理配置电源变换器,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反馈单元301;其中,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301分别与所述电源变换器102和所述接口控制器103相连;
所述接口控制器103,进一步用于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301;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301,用于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102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所述电源变换器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101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相应地,当输入电压的大小在电源变换器的有效负载电压范围之内时,则可以重新连通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以及,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对电源变换器进行灵活配置后,使得电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等于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则可以重新连通用电装置与电源变换器,以使得电源变换器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对应连接的外部用电装置,解决了外部用电装置无法直接使用外部电源提供的高压电源的问题;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接口控制器103,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电源变换器102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301;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301,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电源变换器102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入电压不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102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103发送第一启动信号;当所述电源变换器102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103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所述接口控制器103,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201连通外部电源和所述电源变换器102;当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101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所述电源变换器10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以及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质检相互连通时,接口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检测流经所述输入接口的输入电流以及检测流经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并将检测到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发送到信号反馈装置,以使得信号反馈装置可以分别根据接收到的输入电流、输出电流判断电源变换器的电能状态(比如,输入过流、输出过流等)。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源变换器的电压负载能力,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变换器,包括:
至少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其中,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到所述输入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平均负载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到所述输出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分别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分别包括一个正极输入端和一个负极输入端;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包括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1个时,如图4所示,板级功率单元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到输入接口的正极和负极,板级功率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多个时,比如两个时,如图5所示,板级功率单元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输入接口的正极,负极输入端连接板级功率单元B的正极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板级功率单元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极,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多个时,比如三个时,如图6所示,板级功率单元C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输入接口的正极,负极输入端连接板级单元D的正极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板级功率单元D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板级功率单元E的正极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板级功率单元E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极,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输出接口的正极和负极。
相应的,如图6所示,当电源变换器包括3个板级功率单元时,外部电源向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大小为3KV,则板级功率C、板级功率单元D和板级功率单元E分别对应的负载电压为1KV,可见,多个板级功率单元可平均负载输入电压,板级功率单元最大负载电压一定时,板级功率单元的数量越多,则电源变换器对应的最大负载电压越大,提高了电源变换器的工作能力;同时,当外部用电装置在300V的工作电压下对应的工作电流为3A时,则板级功率单元C、板级功率单元D和板级功率单元E分别向输出接口提供的电流为1A,用电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工作电流被平均分配到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避免直接输出较大电流而产生大量能量损失。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10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70,其中,每一个所述用电装置70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10。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内配置相应的电源管理装置,可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将外部电源提供的具备不稳定性的高压电源转换为电子设备内部各用电装置均可使用的稳压电源。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0:预先利用接口控制器存储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S1:利用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
S2: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输出电压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输出电压大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外部电源向电源变换器提供的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电源变换器发生过流现象,损毁电源变换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
在所述步骤S0之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利用电源变换器通过输入接口获取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输入接口断开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根据实际输入电压的大小合理配置电源变换器,以使得电源变换器向用电装置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B1:利用接口控制器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B2:利用信号反馈单元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B3:利用电源变换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相应地,当输入电压的大小在电源变换器的有效负载电压范围之内时,则可以重新连通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以及,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对电源变换器进行灵活配置后,使得电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等于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则可以重新连通用电装置与电源变换器,以使得电源变换器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对应连接的外部用电装置;具体地,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B1,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将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信号反馈单元;
在所述步骤B1之后,在所述步骤B2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入电压不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电源变换器;
在所述步骤B2之后,在所述步骤B3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电源变换器。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考图9,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预先在接口控制器中存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电源变换器包括三个板级功率单元为例,三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到输入接口,输出端并联连接到输出接口,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的最大负载电压为1KV,即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可以包括3KV;这里,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可以包括300V。
步骤902,接口控制器检测外部电源向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判断输入电压是否大于3KV,如果是,执行步骤903;否则,执行步骤904。
步骤903,接口控制器控制输入接口断开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步骤904,接口控制器将输入电压和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信号反馈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当输入电压在目标时间段内持续大于3KV时,循环执行上述步骤902至步骤904。
步骤905,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接口控制器向信号反馈单元发送的输入电压不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信号反馈单元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步骤906,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电源变换器。
步骤907,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输出电压是否大于300V,如果是,执行步骤908;否则,执行步骤909。
步骤908,接口控制器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步骤909,接口控制器将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发送至信号反馈单元。
步骤910,当信号反馈单元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300V时,信号反馈单元根据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板级功率单元的电源变换器在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改变板级功率单元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对应的绕组之间的磁通量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对应的输出电压,这里,信号反馈单元可利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以及板级功率单元的其他相关信息计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需要将1KV的负载电压转换为300V并输出时分别对应的磁通量,向包括三个板级功率单元的电源变换器发送对应该磁通量的脉宽调制信号。
步骤911,电源变换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输出接口提供300V的输出电压。
步骤912,当电源变换器与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出电压等于300V时,信号反馈单元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步骤913,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电源变换器,使得电源变换器通过输出接口向用电装置输出300V的工作电压。
此时,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分别向输出接口提供300V的工作电压,当用电装置在工作时对应的工作电流为3A时,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分别向输出接口输出的电流大小为1A。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各个步骤中,实现通过接口控制器和信号反馈单元控制电源变换器的电能输入和输出状态,将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转换为适用于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用电装置,防止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过高时,损毁电源变换器,以及,防止电源变换器本身发生故障时,导致输出电压远高于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而损毁用电装置。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当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对应连接的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防止电源变换器向用电装置提供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损毁用电装置,提高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接口控制器检测外部电源向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输入接口断开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防止外部电源向电源变换器提供的输入电压过高时,导致电源变换器发生过流现象,甚至损毁电源变换器。
3、通过信号反馈单元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以配置电源变换器,根据实际业务场景灵活配置电源变换器,使得电源变换器能够准确输出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4、电源变换器包括多个板级功率单元,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到输入接口,多个板级功率单元可平均负载输入电压,板级功率单元最大负载电压一定时,板级功率单元的数量越多,则电源变换器对应的最大负载电压越大,提高了电源变换器的工作能力;同时,多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到输出接口,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可平均分担用电装置在工作时需要的工作电流,即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只需要向输出接口提供较小的输出电流,降低能量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接口、电源变换器和接口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变换器和所述接口控制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相连,所述电源变换器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和外部用电装置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用于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检测所述电源变换器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所述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断开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接口,其中,
所述电源变换器、所述接口控制器分别通过所述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相连;
所述电源变换器,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输入接口获取所述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断开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反馈单元;其中,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变换器和所述接口控制器相连;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所述电源变换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所述信号反馈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入电压不大于所述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当所述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所述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所述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所述接口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所述电源变换器;当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所述电源变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变换器,包括:
至少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其中,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所述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
当板级功率单元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到所述输入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平均负载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所述至少两个板级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到所述输出接口,以使得每一个板级功率单元分别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6.一种基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电源管理装置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0:预先利用接口控制器存储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S1:利用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压;
S2: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电源变换器向输出接口提供的输出电压,判断输出电压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当输出电压大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控制输出接口断开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0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预先存储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
在所述步骤S0之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利用电源变换器通过输入接口获取外部电源提供的输入电压;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利用接口控制器检测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接口提供的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控制输入接口断开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器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B1:利用接口控制器将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分别发送至所述信号反馈单元;
B2:利用信号反馈单元当接收到的输出电压不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根据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以及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向所述电源变换器发送脉宽调制信号;
B3:利用电源变换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宽调制信号,向所述输出接口提供对应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1,进一步包括:利用接口控制器将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发送至信号反馈单元;
在所述步骤B1之后,在所述步骤B2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电源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入电压不大于电源变换器的最大负载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入接口连通外部电源和电源变换器;
在所述步骤B2之后,在所述步骤B3之前,还包括:
当电源变换器与外部用电装置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且输出电压等于外部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向接口控制器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利用接口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启动信号时,控制输出接口连通外部用电装置和电源变换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装置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其中,每一个所述用电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1433.1A CN105846401A (zh) | 2016-04-25 | 2016-04-25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61433.1A CN105846401A (zh) | 2016-04-25 | 2016-04-25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46401A true CN105846401A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6589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61433.1A Pending CN105846401A (zh) | 2016-04-25 | 2016-04-25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4640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2118A (zh) * | 2017-10-20 | 2018-01-19 | 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CN114430188A (zh) * | 2021-12-22 | 2022-05-03 |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5265A (zh) * | 2009-12-14 | 2010-05-26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led灯具 |
CN103795040A (zh) * | 2014-01-28 | 2014-05-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适配器 |
EP2910405A1 (en) * | 2014-02-24 | 2015-08-26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Output power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CN105304050A (zh) * | 2015-11-20 | 2016-02-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方法 |
-
2016
- 2016-04-25 CN CN201610261433.1A patent/CN1058464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5265A (zh) * | 2009-12-14 | 2010-05-26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led灯具 |
CN103795040A (zh) * | 2014-01-28 | 2014-05-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适配器 |
EP2910405A1 (en) * | 2014-02-24 | 2015-08-26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Output power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CN105304050A (zh) * | 2015-11-20 | 2016-02-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2118A (zh) * | 2017-10-20 | 2018-01-19 | 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CN107612118B (zh) * | 2017-10-20 | 2019-01-04 | 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CN114430188A (zh) * | 2021-12-22 | 2022-05-03 |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设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93561B2 (en) |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10574075B2 (en) | Controller for operating parallel converters in constant voltage, constant power and constant current modes to charge a battery | |
US10447045B2 (en) | Power control device,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 |
US9214814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system | |
EP2276143A2 (en)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 |
KR20200140573A (ko) | 0v 완전 방전이 가능한 회생형 배터리 시험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방전방법 | |
JP2021503873A (ja) | Nfcアンテナの電力取得装置 | |
WO2016185536A1 (ja) | 蓄電装置及び接続制御方法 | |
JP6410299B2 (ja) | 無停電電源装置 | |
CN110620406A (zh) | 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待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 |
KR20170026695A (ko) | 하이브리드 에너지저장 시스템 | |
CN105846401A (zh) | 一种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5663979A (zh) | 电池包的电压均衡方法、电池储能供电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 |
JP6468593B2 (ja) | 蓄電システム | |
CN112600212A (zh) | 电压暂降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16111724A (ja) | 直流電源装置 | |
CN107749652B (zh) |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充电电路以及相关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6418108A (zh) | 功率变换电路、储能设备以及电池包的切机控制方法 | |
CN202978315U (zh) | 电池能量均衡电路、装置及储能系统 | |
JP5456428B2 (ja) | 直流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RU2717962C1 (ru) |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зарядки накопителя энергии | |
CN207573077U (zh) | 移动充电车的启动供电装置 | |
JP5515997B2 (ja) | 電源監視制御装置 | |
CN112737075A (zh) | 供电电压控制方法、电路以及线路故障指示器 | |
CN103795094A (zh) | 电池能量均衡电路、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