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829902A -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9902A
CN105829902A CN201480057422.0A CN201480057422A CN105829902A CN 105829902 A CN105829902 A CN 105829902A CN 201480057422 A CN201480057422 A CN 201480057422A CN 105829902 A CN105829902 A CN 105829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construction
light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74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9902B (zh
Inventor
V·N·法伊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L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LA Tenc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LA Tencor Corp filed Critical KLA Tenc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9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9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6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electrically excited, e.g. electr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95Semiconduc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6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1R31/2607Circuits therefor
    • G01R31/2632Circuits therefor for testing diodes
    • G01R31/2635Tes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aser diodes or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电响应特性的非接触测量包含: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确定第一发光强度;在不同于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确定第二发光强度;及基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及所述第二发光信号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

Description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依据35U.S.C.§119(e)主张2013年9月14日申请的第61/877,949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及2014年1月29日申请的第61/933,284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权利。第61/877,949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及第61/933,284号美国临时申请案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各种电响应特性的非接触测量,且特定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技术。
背景技术
对改进半导体装置表征技术的需要随着对改进半导体装置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增加。半导体晶片(例如硅晶片)在装置结构的制造中起重要作用。此类装置结构包含(但不限于)与发光二极管相关联的半导体结构及相关特征(例如MOCVD生长结构)。LED质量及制造控制的改进监测是发展先进半导体装置制造技术的关键。内部量子效率(IQE)是LED性能的常用指标且对用于改进LED装置的良率及质量的FOEL过程控制很重要。
先前用于监测电致发光及IQE的一种表征技术包含弹簧加载探针接触技术。2010年3月16日颁布的第7,679,381号美国专利、2011年12月21日申请的第2013/0043875号美国专利公开案及2011年12月21日申请的第2013/0046496号美国专利公开案中大体上描述弹簧加载接触测量技术,所述专利各自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弹簧加载接触技术是基于由施加到弹簧加载探针的正向电压激发的电致发光强度的测量,参考底部n层。使用第二探针通过晶片的边缘建立到底部n层的连接。
此技术也存在许多缺点。此技术的主要缺点中的一者在于:接近于探针的接触区域的电致发光受阻于探针自身,且因此仅收集发光信号的外围及散射部分。另外,此技术的另一缺点包含:无法考虑p-n结层中的横向电流,其可引起电极区域外的电致发光的显著扩展,从而导致显著贡献的测量误差。此外,此方法受制于存在与污染、高接触电阻、对准困难、存在粒子及类似物相关的测量伪影。
显然,现有技术包含许多缺陷。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解决上文所识别的现有技术的这些缺陷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照明单元,其包含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LED结构的所述第一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将光从所述照明源传输到所述LED结构的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经配置以测量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结光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区域小于由所述照明单元照明的所述照明区域。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的控制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基于所述发光信号的所接收的一或多个测量的一或多个特性及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所接收的一或多个测量的一或多个特性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中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照明单元,其包含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电致发光强度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的至少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经配置以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的控制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基于来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及来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照明单元,其包含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电致发光强度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暴露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的至少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经配置以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含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的控制器。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从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基于来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及来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定位于所述照明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透明电极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区域测量结光电压信号的瞬态。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从所述发光区域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结光电压正向电压。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来自所述发光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结光电压正向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确定第一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在不同于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确定第二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基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及所述第二发光信号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激发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一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激发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二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基于所述第一发光强度及所述第二发光强度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定位于所述未暴露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一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定位于所述照明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二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测量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测量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定位于暴露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一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暴露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接近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的第二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测量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测量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测量所述强度调制光的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通过比较所述电致发光强度与所述调制光的所述强度确定电致发光效率。
应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及以下详细描述两者都仅为示范性及解释性的,且不一定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且与一般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参考附图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众多优点,其中:
图1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的框图。
图1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随半径而变化的注入电流的曲线图。
图1C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脉冲激励照明瞬态、结光电压瞬态及发光瞬态的曲线图。
图1D及1E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暗照明条件及照明条件下的LED结构的带图的概念图。
图1F到1H图1F到1H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解释JPV时间延迟、发光时间延迟及稳态时间间隔的一系列等效电路配置。
图2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C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的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产生所涉及的机构的概念图。
图3C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的框图。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产生所涉及的机构的概念图。
图3E到3F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
图3G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非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与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的曲线图。
图4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C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显然,现有技术包含众多缺陷。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解决上文所识别的现有技术的这些缺陷的方法及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所揭示的标的物,在附图中说明所述标的物。
大体上参考图1A到4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适合于从由激励照明照明的LED结构测量电致发光(EL)响应及/或光致发光(PL)响应的发光测量技术。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适合于在由激励照明照明的区域及/或未由激励照明照明的区域中测量半导体衬底的LED结构的各种电响应特性的非接触结光电压(JPV)技术。
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非接触测量技术提供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准确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非接触测量技术可提供(但不限于)光电流、正向电压、EL、内部量子效率、注入及辐射效率的监测。
举非限制性实例,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可提供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及退火之后的LED结构中的光电流、正向电压、EL、内部量子效率、注入及辐射效率的监测。举另一非限制性实例,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可提供导电窗及透明窗的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之后的光电流、正向电压、EL、内部量子效率、注入效率及辐射效率的监测。
可使用来自LED结构的大量测量发光强度找到上述特性中的一或多者。另外,可使用来自LED结构的大量测量结光电压找到上述特性中的一或多者。
本发明的实施例经由JPV激发的直接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的时间解析及空间分离从光学激发的LED结构提供电致发光的非接触测量。此实施例可在MOCVD及退火之后使用时间解析方法来提供在激励区域的中间所收集的光学激发的电致发光及相关联的效率的非接触监测。接着,此监测过程的结果可在制造期间用作用于过程控制目的的反馈。
本发明的额外实施例可在LED结构的第一区域中利用光学激励,同时从所述第一区域外部的LED结构的第二区域收集电致发光信号,借此通过由横向电场及光电流引起的JPV信号的散布激发所述电致发光信号。此实施例对在具有低薄层电阻的导电窗及透明窗的沉积或生长之后监测LED结构尤其有用,其引起照明区域外部的JPV的高速散布。
现参看图1A,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照明单元102。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发光测量单元104。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结光电压(JPV)测量单元106。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通信地耦合到照明单元102、发光测量单元104及/或JPV测量单元104的控制器108。本文中应注意,图1A中所描绘的JPV测量单元106并非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因而,虽然本发明主要讨论包含JPV测量单元106的实施例,但此特征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经配置以引导照明单元102使用具有一或多个所选择特性(例如强度、调制频率及类似物)的光照明包含LED结构103的半导体衬底。控制器108又可接收LED结构的各种响应特性的测量,例如来自发光测量单元104的PL信号及EL信号及/或来自JPV测量单元106的JPV信号。此外,控制器108可基于贯穿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测量特性及各种关系确定半导体衬底的一或多个LED结构103的光电流密度、正向电压、内部量子效率(IQE)及/或内部注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包含一或多个照明源11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或多个照明源110经布置以使用光104照明包含LED结构103的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举例来说,照明源110可经布置以照明包含LED结构103的衬底的第一照明区域118。
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源110使用一或多个所选择强度的光照明LED结构103的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源110使用一或多个所选择调制频率的光照明LED结构103的表面。举例来说,照明源110可输出以所选择调制频率调制的光信号。例如,光的调制频率可对应于稳态条件(例如低调制频率)或非稳态条件(例如高调制频率)。举另一实例,照明源110可输出脉冲光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使用包含所选择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照明LED结构103的表面。
照明源110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适合于使用调制或脉冲光均匀地照明衬底的所选择区域的任何照明源。举例来说,照明源110可包含(但不限于)一或多个LED、一或多个激光器、闪光灯(例如滤波闪光灯)或快门灯。
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包含耦合到照明源110及控制器108的电源及/或信号产生器120。就此而言,控制器108可引导信号产生器120驱动照明源110以便产生所要照明输出。举例来说,信号产生器120可致使照明源110输出具有所选择调制频率的调制光信号。举另一实例,信号产生器120可致使照明源110输出所选择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光脉冲(即,脉冲光信号)。举另一实例,信号产生器120可致使照明源110输出所选择强度的一或多个光脉冲。举例来说,信号产生器120可致使照明源110输出具有足够低以引起LED结构103的受激JPV信号中的稳态条件的调制频率的调制光信号。举另一实例,信号产生器120可致使照明源110输出具有足够高以引起LED结构103的受激JPV信号中的非稳态条件的调制频率的调制光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JPV测量单元106包含第一透明电极144,其用于测量LED结构103的照明区域118内的所选择区域的JPV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电极144接近LED结构103而定位且经配置以将光从照明源110传输到LED结构103的表面。就此而言,第一透明电极144具有用于测量JPV的第一区域,其与LED结构103的照明区域118内的第一区域(即,由第一电极144对向的区域)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44的第一区域经选择以小于由照明源110照明的区域。本文中应注意,选择小于照明区域101的电极144的区域有助于限制结光电压信号超出照明区域而横向地散布的影响,其中也由于JPV散布而减少电致发光。本文中应进一步注意,第一电极144可采用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合形状。举例来说,第一透明电极可采用圆盘形状、正方形形状、矩形形状、椭圆形形状、多边形形状等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144安置于透明元件143的表面上。就此而言,第一透明电极144可安置于面向LED结构103的透明元件143的表面上,如图1A中所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144可安置于透明元件143的底面上。在另一实施例中,透明元件143可包含(但不限于)一或多个透明板143,如图1A中所展示。举例来说,透明元件可包含(但不限于)玻璃板。本文中应注意,透明元件143的构造不受限于玻璃板或单一板配置。而是,仅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上文所提供的描述。本文中应注意,对由照明源110发射的照明(及受激PL照明126)透明的任何材料适合于本发明的背景中的实施方案。此外,透明元件143可包含适合于固定电极144(及额外电极202)的多个透明板或替代结构。本文中应注意,V.福艾尔(V.Faifer)等人于2014年9月2日申请的第14/475,025号美国专利申请案中描述非接触JPV测量,所述专利申请案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可包含一或多个照明光学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包含一或多个透镜115。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115将照明源110的输出与LED结构103的表面光学地耦合。就此而言,来自照明源110的照明116可经由分束器112而被朝向衬底103引导,且在照射LED结构103的表面之前穿过透镜115、透明板143及第一透明电极144,如图1A中所展示。本文中应注意,系统100的光学配置不受限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各种光学元件。而是,仅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各种光学组件及其配置。系统100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适合于收集、聚焦、引导及/或过滤由照明源110发射的照明的任何光学元件。本文中应预期,系统100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合照明源及光学元件组合。举例来说,任何数目个光学元件(例如蝇眼、微透镜阵列、漫射器、透镜、反射镜、滤光器、偏光器及类似物)可与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照明源一起使用。例如,一或多个光纤束可与照明源(例如闪光灯)耦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包含经配置以在将测量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08之前处理所述测量信号的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举例来说,测量单元104可包含(但不限于)用于放大来自传感器122的信号的前置放大器140。在另一实施例中,测量单元104包含解调器及/或检测器142。此外,在放大、解调及/或检测之后,由控制器108的接口接收来自传感器122的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包含用于感测来自LED结构103的发光照明126(例如电致发光(EL)照明及/或光致发光(PL)照明)的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就此而言,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可经布置以收集及测量由来自照明源110的光激发的PL光及/或由光学激励激发的EL光。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可包含一或多个光学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115及128经布置以将在LED结构103处所产生的发光照明(例如电致发光及/或光致发光)收集及聚焦到一或多个传感器122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包含一或多个光圈130、134。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光圈130、134经布置以从接近于透明电极144的激励区域118的中心区域124提供发光收集。就此而言,传感器122可从由透明电极144探测的第一区域118内的区域124测量发光信号,其包含信号的PL及/或EL分量。
举例来说,由照明源110发射的照明116可经由分束器112及透镜115而转移到包含LED结构103的衬底的表面处的其图像118中。就此而言,照射LED结构103的光118可用以光学地激发照明区域118的一或多个区域。继而,由LED结构103的照明区域发射发光信号。此外,透镜115及128可将图像118转移到传感器122上的图像136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圈134用以将发光光从位于图像118内的区域124转移到位于图像136内的图像138中。就此而言,光圈134用以排除从激励区域118的外部边缘收集发光,其中电致发光可归因于JPV信号在照明区域118外部散布而显著减少。例如,在沉积于蓝宝石上的GaInN的情况下,发光光可延伸到照明区域118外部的远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减少散射发光的收集,额外光圈130将对发光光126的收集限于基本上垂直于LED结构的表面发出且收集于传感器122的区域138中的发光光126。
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包含一或多个滤光器132。举例来说,滤光器132可用以阻断来自照明源110的光,同时透射从LED结构103发出的PL光126。
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适合于收集及测量与受激PL光126相关联的一或多个特性的任何光传感器。举例来说,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可包含(但不限于)光检测器或装配有光检测器阵列的单色器。在另一实施例中,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可包含分光计。举例来说,一或多个传感器122可包含(但不限于)装配有光检测器阵列的分光计。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光电压测量单元106包含经配置以在将测量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08之前处理所述测量信号的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举例来说,测量单元106可包含(但不限于)用于放大来自电极144的信号的前置放大器146。在另一实施例中,测量单元106包含解调器及/或检测器148。此外,在放大、解调及/或检测之后,由控制器108的接口接收来自电极144的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42及148可在锁入放大模式中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42及148可在峰值检测模式中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02可包含用于监测由照明源110发射的照明116的一或多个特性(例如强度、调制频率、波长及类似物)的额外传感器121。举例来说,额外传感器121可包含(但不限于)一或多个光检测器。在另一实施例中,额外传感器121通信地耦合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以在检测到来自照明源110的光之后处理额外传感器121的输出。举例来说,所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或多个放大器123及/或一或多个检测器125。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器125的输出耦合到控制器108。就此而言,控制器108可监测额外传感器121的输出且因此监测照明源110的性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尽管未展示,但系统100可包含用于监测从LED结构103的表面反射或散射的照明的一或多个特性(例如强度、波长及类似物)的第二额外传感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额外传感器也可耦合到处理所述第二额外传感器的输出且将所述输出耦合到控制器108的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例如放大器、检测器及类似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含一或多个LED结构103(例如LED层)的半导体衬底安置于夹盘105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夹盘105包含导电夹盘(例如金属夹盘)。在另一实施例中,夹盘105包含连接到接地的金属夹盘。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通过开关150耦合到晶片夹盘105的信号产生器152。举例来说,尽管图1A中未展示,但开关150可直接耦合到夹盘105。在另一实施例中,开关150耦合到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产生器152耦合到控制器108,借此控制器108可引导信号产生器152将所选择信号施加到夹盘105。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产生器152可施加一或多个校准信号(例如脉冲)以有助于准确地测量本发明的信号(例如JPV信号)。举例来说,信号产生器152可用于通过开关150而将AC信号施加到夹盘105以校准一或多个光电压信号。
本文中应注意,夹盘不受限于导电或金属夹盘且仅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以上描述。举例来说,夹盘可包含非导电夹盘。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或多个校准信号可施加到衬底103的边缘(而非通过夹盘105,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可包含可移动弹簧加载电极156(例如金属或导电聚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加载电极156耦合到一或多个导电垫154a、154b,例如(但不限于)金属垫或导电聚合物垫。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极156可经由导电垫154a、154b而提供LED结构的顶层158a(例如p层)与底层158b之间的电连接。举例来说,电极156可定位于透明电极144的附近,借此在透明电极144附近的顶层158a的区域与底层158b之间提供导电路径。在另一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导电垫154a、154b可电耦合到开关150的输出。本文中应注意,V.福艾尔(V.Faifer)等人于2014年9月2日申请的第14/475,025号美国专利申请案中描述JPV测量的校准,所述专利申请案全文并入上文中。
图1B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随半径而变化的结注入电流的模拟分布166的曲线图165。本文中应注意,模拟分布166考虑照明区域118外部的载流子的横向漂移且针对具有20mA/mm2的光电流密度及20Ohm/sq的顶层的薄层电阻的LED结构而计算,所述光电流密度及所述薄层电阻表示用于半导体结构(例如(但不限于)具有TCO涂层的GaInN结构或AlGaInPLED结构)的共同值。本文中应注意,在图1B中所表示的模拟的情况下,总发光信号中的电致发光比重随着发光信号126的收集面积减小而增加。举例来说,如图1B中所展示,当从由半径r1=1mm界定的面积收集时的对由传感器121测量的总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贡献可高于当收集面积对应于半径r2=2mm时的对由传感器121测量的总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贡献。
图1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激励照明曲线171及所得的JPV瞬态172及发光瞬态173的概念图。就此而言,跨越各种时间间隔而标绘激励照明曲线171及所得的JPV瞬态172及发光瞬态173。举例来说,时间间隔174表示与使用透明电极144测量的JPV信号172及使用传感器122测量的发光信号的增强相关联的持续时间τJPV。此外,时间间隔175表示光电流密度基本上等于注入电流时的激励照明171、JPV信号172及/或发光信号173中的大体稳态条件的开始阶段。另外,时间间隔176表示与电致发光衰变相关联的时间跨度。就此而言,箭头177表示总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量值的概念图。此外,线178表示JPV信号172的前侧处的JPV信号的导数的概念图,其可在计算本文进一步额外详细所描述的光电流密度JL时使用。
图1D及1E说明暗照明条件181及照明条件185下的LED结构的能带图的概念图180、184。本文中应注意,使用具有高于能带隙的光子能量的光进行的光学激励186引起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在本征作用层中由电场使额外电子空穴对分离以形成光电流。此外,内建电压182减小且所得JPV信号(例如正向电压,其作为照明条件下的内建电压与暗条件下的内建电压的差值)激发来自n层187的电子及来自p层188的空穴注入到作用层中。本文中应进一步注意,电子及空穴在量子井的重组引起电致发光189的发射。
图1F到1H说明用于解释本文先前所讨论及图1C中所描绘的JPV时间延迟174、发光时间延迟176及稳态时间间隔175的一系列等效电路配置。如图1F的等效电路190中所展示,在时间间隔0<t<τJPV174中,光电流JL用以对p-n结势垒及扩散电容Cpn充电。本文中应注意,在时间间隔174中,注入电流JINJ及正向电压VF较低,使得VF<VEL(其中VEL是电致发光接通电压)。由于正向电压低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所以电致发光信号的强度也较低。如图1G的等效电路192中所展示,在时间间隔175中,将p-n结电容Cpn充电成电荷Qpn的稳定条件,其中注入电流补偿光电流,使得JINJ=JPH,VF>VEL,且电致发光为高态。如图1H的等效电路194中所展示,在时间间隔176中,照明源的输出中断(即,激励光中断),然而,注入电流JINJ继续激发电致发光,同时p-n结上的电荷Qpn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可用以监测时间解析及空间解析发光以便提取总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另外,系统100也可监测JPV信号以允许测量LED结构103的内部量子效率。如图1A中所展示,LED结构中的电子及空穴的光学产生186可致使电子及空穴局限于量子井中及直接光致发光IPL。替代地,在作用层中由电场使电子及空穴分离诱发p-n结正向偏压及来自p层的空穴及来自n层的电子注入到量子井或作用区域中,借此诱发非接触电致发光IEL189。
为增加非接触电致发光的比重且因此增大电致发光信号与光致发光信号的比率(IEL/IPL),用于激发LED结构的光的波长可在与最大光学载波收集对应的范围内。此外,光束的脉冲持续时间及直径及发光收集面积可经优化以最大化稳态开路电压或正向电压,借此最大化所得注入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致发光监测可包含:均匀照明晶片(例如LED结构103)的区域118以基于174、175及176(图1C中所展示)而提供区域124内部的均匀JPV信号及直接光致发光IPL的时间解析反卷积及来自区域124的非接触电致发光IEL
此处应注意,总发光信号(IT)等于IT=IPL+IEL。如图1B中所展示,可通过收集照明区域118中间的发光而增加及测量电致发光的比重,其中r<r1。可通过施加脉冲激励照明171(具有使得τEXJPV的持续时间)且将电致发光强度IEL确定为脉冲173在τJPV<t<τEX的第一时间间隔处的发光强度(其中强度IT=IPL+IEL)与脉冲173在0<t<τJPV的第二时间间隔处的发光强度(其中当IEL的比重较低时,IT≌IP)之间的差值而确定电致发光强度IEL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使用t>τEX处的发光衰变176来确定电致发光强度IEL。就此而言,在终止来自照明源110的激励之后,发光信号的光致发光分量归因于PL信号的快速衰变(例如纳秒范围内的衰变)而变为可忽略。就此而言,电致发光强度IEL可被识别为激励光中断之后的某一所选择时间t>τEX处的EL的值(例如最大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操作确定电致发光强度IEL:施加具有持续时间τEXJPV的脉冲照明171,其中基于结光电压的正向电压VF大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VEL;同时也施加具有相同强度但具有较低持续时间τEXJPV的脉冲照明,使得正向电压VF小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VEL。接着,电致发光强度IEL可被计算为上述发光幅值的差值。举例来说,在GaInNLED结构的情况下,适当接通电压可近似为VEL=2.3V。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测量由透明电极7拾取的JPV信号172确定JPV正向电压VF。为加速JPV衰变且提供JPV正向电压的准确测量,可使用可移动电极156及金属垫154a、154b来使p层及n层电连接,如图1A中所展示。
可经由JPV瞬态V(t)的导数(由相切于JPV脉冲172的前部的线178表示)确定光电流密度JL。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使用以下关系确定光电流密度:
J L = C p n d J P V ( t ) d t - - - ( 1 )
其中Cpn是LED结构103的p-n结的电容。在p-i-n结构(例如基于InGaN的LED发射器)的情况中,结电容由Cpn=εsε0/d给定,其中d是作用i层的厚度,εs、ε0分别是半导体及真空介质的电介质电容率。因而,可由控制器108使用以下关系计算电致发光内部量子效率(IQE)或ηEL
&eta; E L = I E L V F J L - - - ( 2 )
此处,电致发光IQE由LED结构的作用层(例如GaInNLED中的量子井)中的载流子注入效率及辐射效率确定。就此而言,电致发光IQE与注入效率及辐射效率的关系如下:
ηEL=ηinjectionηradiative(3)
此外,控制器108可使用以下关系经由作用层中的光载流子收集及辐射效率确定光致发光效率:
ηPL=ηPL_collectηradiative(4)
另外,使用电致发光强度及电致发光内部量子效率ηEL,控制器108可由以下关系近似估计电致发光注入效率:
&eta; i n j e c t i o n &ap; &eta; E L I E L I P L - - - ( 5 )
本文中应注意,系统100不受限于使用上文所提供的方程式及关系来计算本文先前所描述的LED结构103的各种特性。仅出于说明目的提供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各种方程式及关系且其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文中应认识到,各种关系可由控制器108用于使本发明的范围及精神内的先前所描述的量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相关。
图2A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20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20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202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引导照明源110使用具有所选择幅值及/或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光脉冲的激励照明照明LED结构103的表面的所选择照明区域118。
步骤204使用发光传感器221从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举例来说,传感器221可响应于激励照明获取由LED结构103发射的发光光。此外,如本文先前所描述的各种光学元件可用于将发光收集的区域限制于小于照明区域118的区域124。
步骤206从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结光电压信号的瞬态。举例来说,透明电极144可被定位于照明区域118内且接近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从而允许透明电极从由透明电极144对向的区域124测量结光电压瞬态。
步骤208从发光区域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结光电压正向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可基于使用透明电极144从发光区域118测量的结光电压信号的幅值确定结光电压正向电压。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将JPV正向电压VF识别为从发光区域118测量的结光电压信号的幅值。
步骤210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可通过计算JPV信号的瞬态在JPV信号的前沿处的导数(例如使用方程式(1))来确定结光电压JL。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可获取LED结构103的p-n结的电容CPN(例如用户输入、计算或独立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可使用JPV信号的瞬态的导数及LED结构的p-n结的电容而计算LED结构的光电流密度JL
步骤212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本文中应注意,可以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任何方式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结光电压的瞬态来识别与低于电致发光信号的接通电压VEL的结光电压正向电压VF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而找到发光的EL分量。接着,可基于结光电压的瞬态而识别与高于电致发光信号的接通电压VEL的结光电压正向电压VF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接着,通过计算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期间所获取的第一发光信号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期间所获取的第二发光信号之间的差值及总发光信号由IT=IEL+IPL给定的事实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IEL)的强度。因而,当IPL相对恒定且状态中的一者低于EL接通电压时,两个发光强度之间的差值产生接通状态中的IEL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终止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照明之后,通过在发光信号的衰变的所选择时间之后识别发光信号的值找到发光的EL分量。就此而言,在终止来自照明源110的激励照明之后,发光的PL分量快速衰变(约数纳秒)。因而,可通过在几乎紧跟在照明停止之后的所选择时间处使用传感器122测量发光来识别EL分量。本文中应注意,控制器108可利用允许充分PL分量衰变的EL获取时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建立一或多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以便使用具有第一持续时间中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照明区域来找到发光的EL分量,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足以在正向电压高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时建立稳态条件。接着,所述一或多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经建立以便使用具有第二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照明区域,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比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短且足以在正向电压低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时建立非稳态条件。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在使用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的照明期间所获取的第一发光强度与在使用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的照明期间所获取的第二发光强度之间的差值确定电致发光信号分量的强度。
步骤214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可使用来自发光区域118的LED结构103的确定结光电压正向电压VF、LED结构103的光电流密度JL或由传感器122测量的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IEL的强度来确定内部量子效率IQE或内部注入效率。
图2B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22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22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22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222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103的表面的照明区域118,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224使用发光传感器122从LED结构103的照明区域118内的发光区域124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226从LED结构103确定发光信号的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处的第一发光强度。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从LED结构103确定发光信号的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例如图1C中的瞬态信号173的第一时间)处的第一发光强度。
步骤228从LED结构103确定不同于发光信号的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处的第二发光强度。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从LED结构103确定发光信号的测量瞬态的第二时间(或第N时间)(例如图1C中的瞬态信号173的第二时间)处的第二发光强度(或第N时间)。
步骤230基于第一发光强度及第二发光强度从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通过比较第一发光强度与第二发光强度(例如,计算差值、计算比率、使每一强度拟合到数学模型及类似物)而从LED结构103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幅值。
步骤232使用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确定LED结构103的内部量子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校准确定LED结构的IQE包含: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的表面的照明区域。接着,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接着,从所述校准晶片测量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处的第一发光强度。接着,从所述校准晶片测量不同于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处的第二发光强度。接着,基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及所述第二发光信号确定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接着,使用来自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及所述校准晶片的已知IQE确定LED结构103的IQE。
图2C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24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24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24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242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中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103的表面的照明区域118。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引导照明源110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的第一光脉冲照明LED结构103。
步骤244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引导照明源110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第二光脉冲照明LED结构103。
步骤246从由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激发的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一发光强度。举例来说,光学传感器122可从由第一光脉冲激发的LED结构103测量第一发光强度。
步骤248从由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激发的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二发光强度。举例来说,光学传感器122可从由第二光脉冲激发的LED结构103测量第二发光强度。
步骤250基于第一发光强度及第二发光强度而从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通过比较第一发光强度与第二发光强度(例如,计算差值、计算比率、使每一强度拟合到数学模型及类似物)而从LED结构103确定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幅值。
步骤252使用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确定LED结构103的内部量子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校准晶片确定LED结构103的IQE包含: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的表面的照明区域。接着,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照明区域。接着,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激发的所述校准晶片测量第一发光强度。接着,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激发的所述校准晶片测量第二发光强度。接着,基于所述第一发光信号及所述第二发光信号确定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接着,使用来自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及所述校准晶片的已知IQE确定LED结构103的IQE。
现参看图3A到3G,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经布置以从阴影区域304测量电致发光。本文中应注意,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文先前所描述的组件、步骤及实施例被解释为扩展到图3A到3G中所描绘的系统100的实施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可用以使用顶窗层的低薄层电阻监测LED结构103中的电致发光,如本文进一步描绘。此类测量可基于:使用强度调制光光学地激励LED结构103的区域(使用光307照明所述区域而引起);及监测照明区域307外部的电致发光及JPV信号。
图3A及相关图中所描绘的此测量过程的基础包含:监测由光致发光激励诱发的空间解析电致发光。M.F.舒伯特(M.F.Shubert)已在由GaInN/GaN发光二极管中的光致发光激励诱发的电致发光,《应用物理快报》,95,191105(2009)(ElectroluminescenceInducedbyPhotoluminescenceExcitationinGaInN/GaNLightEmittingDiodes,Appl.Phys.Lett.,95,191105(2009))中的例如GaInN/GaNLED结构的结构中观察到由照明区域外部的额外载流子的光致发光激励及电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所述文献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V.福艾尔(V.Faifer)等人已在1994年爱丁堡第24次欧洲固态元件会议会刊,第601页(Proceedingsof24thESSDERC’94,Edinburgh,p.601(1994))中描述由照明区域外部的散布光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激发的电漂移电流,所述文献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源110可包含环形照明源,如图3A中所展示。就此言而,照明源110可照明环形照明区域,其环绕由第一透明电极144探测的中心区域。就此而言,LED结构103的中心部分变阴暗,这是因为其未由来自照明源110的照明307暴露。本文中应注意,在此实施例中,照明源110不受限于环形形状且可采用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合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圆环、正方形环、多边形环、椭圆环及类似物。此外,照明源110可由用以在LED结构103上离散地(例如照明点系列)或连续地形成环绕阴影区域304的照明图案的多个照明源形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106的第一透明电极从发光二极管结构304的未暴露或阴影化区域304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100包含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其包含接近LED结构103而定位的第二透明电极30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明电极302包围第一透明电极14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透明电极302从第一透明电极144外部的LED结构的照明区域307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明电极302可相对于第一透明电极144而同心布置,如图3A中所展示。举例来说,第二透明电极302可具有环形形状。例如,第一电极144可具有圆盘形状,而第二电极302具有环绕中心第一电极144的圆环形状。本文中应注意,第二透明电极302不受限于圆环形状且可采用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适合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圆环、正方形环、多边形环、椭圆环等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包含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举例来说,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可包含(但不限于)前置放大器306或解调器及/或检测器308,解调制器及/或检测器308耦合到控制器108。
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测量单元104的光学传感器122从未暴露于来自照明源110的强度调制光301的LED结构103的阴影区域304测量电致发光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通信地耦合到发光测量单元104、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106、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以及照明单元102。就此而言,控制器108可以类似于本文先前所描述的方式的方式从系统100的各种装置接收测量结果且提供各种控制功能及测量输出结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控制来自照明源110的光307的一或多个特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从发光测量单元104(例如单元104的光学传感器122)接收电致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从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106(例如结光电压测量单元106的第一透明电极144)接收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8从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例如结光电压测量单元303的第二透明电极302)接收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本文进一步所描述,控制器108使用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信号(来自单元106)及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来自单元303)确定LED结构103的光电流密度JL。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本文进一步所描述,控制器108基于来自第一透明电极144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及来自第二透明电极302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确定LED结构103的正向电压VF。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本文进一步所描述,控制器108使用来自LED结构103的未暴露区域304的测量电致发光强度、LED结构103的确定光电流密度JL或二极管结构103的确定正向电压VF中的一或多者确定LED结构103的IQE。
图3B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产生所涉及的机构的概念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源110在阴影区域304外部的作用层309内产生电子310及空穴312。此外,电场使电子310与空穴312分离且使其朝向n层313及p层311移动。接着,载流子横向地漂移到阴影区域304中。另外,当将电子310及空穴312注入到作用层309中时,阴影区域304中的额外电子及空穴产生正向偏压。接着,电子及空穴重组,且电致发光314被产生且可(但非必需)由透镜115收集,从而导致EL信号输出126。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本文先前所提及,系统100可经由照明LED结构103的阴影区域304外部的区域且使用透镜115及传感器122收集及检测来自阴影区域304的电致发光来监测电致发光。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使用透明电极144测量正向电压VF及注入电流JL来确定内部量子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施加来自照明源110的光脉冲(其具有与光致发光信号相同的强度)且基于使用透明电极144获取的JPV信号测量正向电压的幅值来测量正向电压。本文中应注意,可通过使用由电极144拾取的JPV信号V1及由电极302拾取的JPV信号V2及以下关系测量光电流密度JL
J L &ap; &pi; ( r 1 + r 2 ) R S ( V 1 / S 1 - V 2 / S 2 ) r 1 - r 2 - - - ( 6 )
其中S1、r1及S2、r2分别表示内电极144及外电极302(呈圆形几何形状)的面积及半径,且RS表示LED结构103的顶层的薄层电阻。如本文先前所提及,可使用电致发光强度IEL0、正向电压VF、光电流JL及上文所提供的公式(2)确定电致发光IQE。
图3C及3D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有管结构320的系统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结构320插入穿过开口,所述开口穿过透镜115。管结构320用以使来自照明源110的照明322与受激电致发光照明323分离。就此而言,管结构320允许使用第二透明电极302测量JPV信号且测量电致发光信号323,两种测量在照明区域322外部进行。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结构320可包含金属管。在另一实施例中,管结构320包含非金属管。
图3D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3C中所描绘的电致发光产生所涉及的机构的概念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源110在照明区域322外部的作用层309内产生电子310及空穴312。此外,电场使所述电子310与空穴312分离且使其朝向n层310及p层311移动。接着,载流子在照明区域322外部横向地漂移。另外,当将电子310及空穴312注入到作用层309中时,照明区域322外部的额外电子及空穴产生正向偏压。接着,电子及空穴重组,且电致发光314被产生且可(但非必需)由透镜115收集,这导致电致发光信号323(在管结构320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可经由照明第一透明电极144下方的LED结构103的区域322且使用透镜115及传感器122收集及检测来自暴露区域322外部的区域的电致发光来监测电致发光。如本文先前所提及,管结构320允许系统100使用透明电极144及环形电极302测量一或多个JPV信号,其中使用透镜115及传感器122收集照明区域322外部的电致发光。
本文中应再次注意,可使用由电极144拾取的JPV信号V1及由电极302拾取的JPV信号V2以及上文所提供的公式(6)来测量光电流JL,其中S1、r1及S2、r2分别表示内电极144及外电极302的面积及半径且RS是顶层311的薄层电阻。此外,可使用电致发光强度IEL0、正向电压VF、光电流JL及公式(2)来确定电致发光IQE。
本文中应注意,图3C及3D中所描绘的分离机构不受限于管结构320。而是,适合于使激励照明322与受激电致发光照明323分离的任何光学元件集合适合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举例来说,耦合到照明源110的输出端的光纤可用于照明透明电极144下方的区域,同时避免暴露于透明电极144外部的区域(在第二透明电极302下方)。本文中应注意,各种类型的光纤束组合器可用于照明第一区域且从照明区域外部的区域收集电致发光。
图3E及3F说明适合于在系统100中实施以用于使来自照明源110的照明与所得电致发光照明分离的光学探针323。举例来说,如图3E中所展示,光学探针可包含:照明通道324,其包含一或多个照明光纤325;及读取通道326,其包含一或多个读取光纤327。例如,在图3E中所描绘的情况下,照明光纤325可暴露环形电极302下方的晶片的区域,而读取光纤327可从中心透明电极144下方的LED结构103的区域收集电致发光。举例来说,如图3F中所展示,照明通道324可包含任何数目个照明光纤325(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等等),而读取通道326可包含任何数目个读取光纤327(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等等)。
本文中应注意,图3E中所描绘的配置不具限制性。举例来说,尽管未展示,但照明及读取通道可经颠倒使得照明通道324照明中心电极144下方的LED结构103的区域,而读取通道326从环形电极302下方的LED结构103的区域收集电致发光。
图3G说明描绘非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与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330。如曲线图330中所展示,类似条件下所测量的非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与接触电致发光强度之间存在明显对应性,其由数据(及拟合)332表示。
图4A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40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40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402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04使用发光传感器122从未暴露于强度调制光的发光二极管结构104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举例来说,如图3A及3B中所展示,照明源110及传感器122可经布置使得存在未暴露于光307的阴影区域304。就此而言,传感器122可用于拾取由光载流子漂移(例如来自暴露区域的漂移(图3B中所展示))激发的任何电致发光信号126。
步骤406使用定位于未暴露区域内且接近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第一透明电极144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未暴露区域304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举例来说,如图3A中所展示,第一透明电极144(例如中心圆形电极)可从LED结构103的未暴露区域测量结光电压信号。
步骤408使用第一透明电极144外部的第二透明电极302从发光二极管结构103的照明区域307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举例来说,如图3A中所展示,第二透明电极302(例如环绕中心电极的环形电极)可从LED结构103的暴露区域307测量结光电压信号。本文中应注意,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两者都可被安置于透明元件143上(例如,被安置于透明元件的底部上)。
步骤410使用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使用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测量的暴露结光电极及上文所描述的方程式(6)测量发光二极管结构103的光电流密度。
步骤412测量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每一者测量正向电压VF:(i)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ii)使用第一透明电极144测量第一结光电压信号;(iii)使用第二透明电极302测量第二结光电压信号;及(iii)使用所述第一结光电压信号及所述第二结光电压信号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103的正向电压VF。本文先前已描述用于在此背景中确定正向电压VF的程序。
步骤414使用来自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未暴露区域的测量电致发光强度、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确定光电流密度或二极管结构的测量正向电压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基于测量及确定值、电致发光强度、光电流及/或测量正向电压及本文先前所描述的方程式(2)确定IQE。
图4B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42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42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40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422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24从未暴露于强度调制光的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26使用第一透明电极144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暴露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举例来说,如图3C中所展示,第一透明电极144(例如中心圆形电极)可从LED结构103的暴露区域322测量结光电压信号。
步骤428使用包围第一透明电极的第二透明电极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照明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举例来说,如图3C中所展示,第二透明电极302(例如环绕中心电极的环形电极)可从LED结构103的未暴露区域测量结光电压信号。本文中应再次注意,第一透明电极及第二透明电极两者可被安置于透明元件143上(例如,被安置于透明元件的底部上)。
步骤430使用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32测量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34确定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图4C说明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LED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440的流程图。本文中应认识到,方法440的步骤中的一或多者可由系统100的组件及实施例中的一或多者实施。然而,应注意,方法400不受限于系统100的结构限制。
步骤442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如本文先前所描述。步骤444测量所述强度调制光的强度,如本文先前所描述。步骤446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如本文先前所描述。
步骤448通过比较电致发光强度IEL与调制光的强度IEX来确定电致发光效率。举例来说,控制器108可通过比较从传感器122接收的电致发光信号的强度与来自照明源110的调制光的已知或测量强度(来自传感器121)来确定电致发光效率。例如,控制器108可通过计算IEL与IEX之间的比率来比较电致发光强度IEL与调制光的强度IEX。在另一实例中,控制器108可通过计算IEL与IEX之间的差值来比较电致发光强度IEL与调制光的强度IEX
应进一步认识到,控制器108可执行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各种方法中的任何者的一或多个步骤。就此而言,所揭示的方法可被实施为一组程序指令。此外,应理解,所揭示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级是示范性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级可经重新布置,同时保持于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随附方法主张以样本顺序呈现各种步骤的元素,且不一定意味着受限于所呈现的特定顺序或层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8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存储器(例如非暂时性存储器)。控制器108的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一或多个处理元件。一般来说,术语“处理器”可经广义定义以涵盖具有一或多个处理元件的任何装置,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元件执行来自非暂时性存储器媒体的程序指令。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可包含经配置以执行软件算法及/或程序指令的任何微处理器型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可包含桌上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系统、工作站、图像计算机、平行处理器或其它计算机系统(例如网络计算机)中的任何一者,其经配置以执行经配置以操作系统100的一组程序指令,如贯穿本发明所描述。应认识到,可由单一控制器或替代地由多个控制器实施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步骤。所述存储器可包含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存储媒体,其适合于存储可由控制器108中的相关联的一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举例来说,所述存储器可包含(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性或光学存储器装置(例如磁盘)、磁带、固态驱动器及类似物。本文中应注意,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经配置以存储来自系统100的各种子系统中的一或多者的一或多个结果。在另一实施例中,可相对于处理器及控制器108的物理位置而远程地定位所述存储器。例如,控制器108的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可存取可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内联网及类似物)存取的远程存储器(例如服务器)。
本文所描述的所有方法可包含:将方法实施例中的一或多个步骤的结果存储于存储媒体中。所述结果可包含本文所描述的结果中的任何者且可以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式存储。所述存储媒体可包含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存储媒体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合存储媒体。在已存储所述结果之后,所述结果可在所述存储媒体中存取且由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或系统实施例中的任何者使用、经格式化以对用户显示、由另一软件模块、方法或系统使用,等等。此外,可“永久地”、“半永久地”、暂时性地或在一段时间内存储所述结果。举例来说,所述存储媒体可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且所述结果可不一定无限期地保存于所述存储媒体中。
进一步预期,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每一者可包含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方法的任何其它步骤。另外,可由本文所描述的系统中的任何者执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每一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存在本文所描述的过程及/或系统及/或其它技术可由其实现的各种媒介物(例如硬件、软件及/或固件),且优选媒介物将随着其中部署所述过程及/或系统及/或其它技术的背景而变化。举例来说,如果实施者确定速度及准确度最为重要,那么实施者可选择以硬件及/或固件为主的媒介物;替代地,如果灵活性最为重要,那么实施者可选择以软件为主的实施方案;或替代地,所述实施者可选择硬件、软件及/或固件的某一组合。因此,存在本文所描述的过程及/或装置及/或其它技术可由其实现的若干可能媒介物,所述媒介物中的任何者本质上不优于其它媒介物,这是因为待利用的任何媒介物是取决于其中部署所述媒介物的背景及实施者的特定关注点(例如速度、灵活性或可预测性)的选择,所述背景及所述关注点中的任何者可变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实施方案的光学方面通常将运用经光学定向的硬件、软件及/或固件。
应相信,将根据先前描述理解本发明及其许多伴随优点,且应明白,可在不脱离所揭示的标的物的情况下或在不牺牲其所有材料优点的情况下对元件的形式、构造及布置作出各种改变。所描述的形式仅具解释性,且所附权利要求书希望涵盖及包含此类改变。此外,应理解,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

Claims (48)

1.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其包括:
照明单元,其包含用于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
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LED结构的所述第一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
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将光从所述照明源传输到所述LED结构的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经配置以测量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结光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区域小于由所述照明单元照明的所述照明区域;
控制器,其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
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
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从所述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基于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所接收的一或多个测量的一或多个特性及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所述所接收的一或多个测量的一或多个特性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确定结光电压正向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包括:
照明源,其经配置以发射以所选择调制频率调制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
照明源,其经配置以发射具有所选择量值及脉冲持续时间的脉冲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
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或滤波闪光灯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光电压测量单元进一步包含:
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包括:
前置放大器或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光测量单元进一步包含:
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包括:
前置放大器或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衬底被安置于夹盘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信号产生器,其经由开关电耦合到所述夹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一或多个特性包括:
所述发光信号的瞬态或所述发光信号的幅值中的至少一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所述一或多个特性包括:
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瞬态或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幅值中的至少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透明元件,其经配置以固定至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导电垫,其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p层电耦合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n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额外电极,其安置于垂直台上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
17.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其包括:
照明单元,其包含用于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
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电致发光强度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
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
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的至少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经配置以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控制器,其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
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
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从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从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
基于来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及来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使用具有环形形状的照明区域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其中所述照明区域的中心区域未暴露于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照明。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包括:
照明源,其经配置以发射以所选择调制频率调制的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
照明源,其经配置以发射具有所选择量值及脉冲持续时间的脉冲光。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
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或滤波闪光灯中的至少一者。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或所述第二结光电压单元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包含:
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包括:
前置放大器或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光测量单元进一步包含:
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多个信号处理元件包括:
前置放大器或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衬底被安置于夹盘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信号产生器,其经由开关电耦合到所述夹盘。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透明元件,其经配置以固定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或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至少一者。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导电垫,其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p层电耦合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n层。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额外电极,其安置于垂直台上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
31.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设备,其包括:
照明单元,其包含使用所选择强度幅值的光照明包含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衬底的照明区域的照明源,所述光包含强度调制光或脉冲光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光适合于激发所述照明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至少第一区域内的光致发光;
发光测量单元,其包含经配置以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电致发光强度的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
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且经配置以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暴露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至少第一透明电极;
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其包含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而定位的至少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经配置以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控制器,其通信地耦合到至少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及所述照明单元,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
控制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光的一或多个特性;
从所述发光测量单元接收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从所述第一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从所述第二结光电压测量单元接收所述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的一或多个测量;
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
基于来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及来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的一或多个额外结光电压测量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管结构,其经布置以使照明从所述照明源传递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且使来自所述照明源的照明与所述电致发光分离。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照明源使用具有圆形形状的照明区域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其中所述照明区域的中心区域暴露于来自所述照明源的所述照明。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一或多个光纤,其耦合到所述照明源的输出端且经布置以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且使来自所述照明源的照明与所述电致发光分离。
35.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
使用定位于所述照明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透明电极从所述照明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区域测量结光电压信号的瞬态;
从所述发光区域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结光电压正向电压;
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
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区域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结光电压正向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光电流密度或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或内部注入效率中的至少一者。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使用所述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区域测量的所述结光电压信号的幅值确定所述发光区域的所述结光电压正向电压。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LED结构的光电流密度包括:
确定所述JPV信号的所述瞬态在所述JPV信号的前沿处的导数;
获取所述LED结构的p-n结的电容;及
使用所述JPV信号的所述瞬态在所述JPV信号的前沿处的所述导数及所述LED结构的所述p-n结的所述电容计算所述LED结构的所述光电流密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包括:
基于所述结光电压的所述瞬态将具有与低于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接通电压的所述结光电压正向电压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的脉冲照明施加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
基于所述结光电压的所述瞬态将具有与高于所述电致发光信号的所述接通电压的所述结光电压正向电压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脉冲照明施加到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及
通过计算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期间获取的第一发光信号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期间获取的第二发光信号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包括:
在终止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之后,即刻识别所述发光信号的衰变的所选择时间之后的所述发光信号的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包括:
建立所述一或多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以便使用具有足以在正向电压高于电致发光接通电压时建立稳态条件的第一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所述照明区域;
建立所述一或多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以便使用具有比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短且足以在所述正向电压低于所述电致发光接通电压时建立非稳态条件的第二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所述照明区域;及
通过计算在使用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的照明期间获取的第一发光强度与在使用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的照明期间获取的第二发光强度之间的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电致发光信号分量的所述强度。
41.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
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处的第一发光强度;
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不同于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处的第二发光强度;及
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强度及所述第二发光强度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照明区域内的发光区域测量发光信号的瞬态;
从所述校准晶片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第一时间处的第一发光强度;
从所述校准晶片确定不同于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测量瞬态的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处的第二发光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发光强度及所述第二发光强度从所述校准晶片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及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43.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照明区域;
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激发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一发光强度;
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激发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测量第二发光强度;及
基于所述第一发光强度及所述第二发光强度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用第一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照明具有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的校准晶片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第二脉冲持续时间的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照明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照明区域;
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一光脉冲激发的所述校准晶片测量第一发光强度;
从由所述一或多个第二光脉冲激发的所述校准晶片测量第二发光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发光强度及所述第二发光强度从所述校准晶片确定所述发光信号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强度;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强度、来自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电致发光分量的所述强度及所述校准晶片的所述已知内部量子效率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45.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
使用定位于所述未暴露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一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使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外部、定位于所述照明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二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
测量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测量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包括:
使用一或多个光脉冲照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
使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测量第一结光电压信号;
使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测量第二结光电压信号;及
使用所述第一结光电压信号及所述第二结光电压信号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正向电压。
47.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
使用定位于所述暴露区域内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而定位的第一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暴露区域测量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使用包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且接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表面的第二透明电极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照明区域测量未暴露的结光电压信号;
使用所述测量的未暴露结光电压及所述测量的暴露结光电压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光电流密度;
测量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正向电压;及
使用来自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未暴露区域的所述测量电致发光强度、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所述确定光电流密度或所述二极管结构的所述测量正向电压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内部量子效率。
48.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无接触测量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强度调制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表面的照明区域;
测量所述强度调制光的强度;
使用发光传感器从未暴露于所述强度调制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区域测量由光载流子漂移诱发的电致发光强度;及
通过比较所述电致发光强度与所述调制光的所述强度确定电致发光效率。
CN201480057422.0A 2013-09-14 2014-09-13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5829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7949P 2013-09-14 2013-09-14
US61/877,949 2013-09-14
US201461933284P 2014-01-29 2014-01-29
US61/933,284 2014-01-29
US14/485,468 US9823198B2 (en) 2013-09-14 2014-09-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n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uctures
US14/485,468 2014-09-12
PCT/US2014/055537 WO2015038992A1 (en) 2013-09-14 2014-09-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n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uc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9902A true CN105829902A (zh) 2016-08-03
CN105829902B CN105829902B (zh) 2019-08-06

Family

ID=5266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7422.0A Active CN105829902B (zh) 2013-09-14 2014-09-13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3198B2 (zh)
CN (1) CN105829902B (zh)
SG (1) SG11201601952RA (zh)
TW (1) TWI641851B (zh)
WO (1) WO201503899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5472A (zh) * 2018-12-29 2019-05-17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非直接电接触式的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致发光量测方法
CN109993283A (zh) * 2019-04-12 2019-07-09 南京吉相传感成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光电计算阵列的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加速方法
CN110009102A (zh) * 2019-04-12 2019-07-12 南京吉相传感成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计算阵列的深度残差网络的加速方法
CN11398525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江苏博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灯板治具分区域测试方法
CN114705698A (zh) * 2022-06-02 2022-07-05 季华实验室 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1261B2 (en) * 2013-10-17 2018-03-20 Kla-Tenc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sheet resistance and shunt resistance of p-n junctions
KR101720165B1 (ko) * 2015-09-02 2017-04-03 한양대학교 에리카산학협력단 발광다이오드의 상태 밀도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US10600697B2 (en) * 2016-12-16 2020-03-24 Tesoro Scientific,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0945637B (zh) * 2017-06-20 2024-05-17 苹果公司 发光二极管(led)测试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10133542B (zh) * 2019-05-13 2021-10-08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灯源筛选装置、系统及筛选方法
CN112635340B (zh) * 2019-10-09 2023-11-03 台湾爱司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晶圆检测装置与方法
FR3150595A1 (fr) 2023-06-30 2025-01-03 Aledia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aractérisation d’un dispositif optoélectroniqu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2561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Stokes Edward Britta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electr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20040061048A1 (en) * 2001-03-01 2004-04-01 Milan Vasic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detector
US2008029718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Mobility measurements of inversion charge carriers
US7642772B1 (en) * 2003-10-15 2010-01-05 Ahbee 1, L.P. Non-conta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of p-n junctions in IC product wafers
US20100153033A1 (en) * 2007-05-18 2010-06-17 Imec Junction-photovolt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less determination of sheet resistance and leakage current of semiconductor
US20110301892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Emil Kamieniecki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semiconductor sample
CN102341716A (zh) * 2009-03-01 2012-02-01 拓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固态光源的高速量子效率测量装置
CN102575987A (zh) * 2009-08-31 2012-07-11 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电池前体等半导体结构进行测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4409B1 (en) * 2005-08-19 2008-08-19 Vladimir Faifer Non-conta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of p-n junctions in IC product wafers
JP2007088389A (ja) * 2005-09-26 2007-04-05 Yamaguchi Univ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内部量子効率を測定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7679381B2 (en) * 2006-01-23 2010-03-16 Maxmile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destructively evaluating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TW201333487A (zh) * 2012-02-08 2013-08-16 Yi-Ping Wang 一種結合表面光電導與光導光譜量測技術決定半導體表面態及缺陷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1048A1 (en) * 2001-03-01 2004-04-01 Milan Vasic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detector
US20030122561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Stokes Edward Britta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electr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7642772B1 (en) * 2003-10-15 2010-01-05 Ahbee 1, L.P. Non-conta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of p-n junctions in IC product wafers
US20100153033A1 (en) * 2007-05-18 2010-06-17 Imec Junction-photovolt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less determination of sheet resistance and leakage current of semiconductor
US20080297189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Mobility measurements of inversion charge carriers
CN102341716A (zh) * 2009-03-01 2012-02-01 拓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固态光源的高速量子效率测量装置
CN102575987A (zh) * 2009-08-31 2012-07-11 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电池前体等半导体结构进行测量的方法
US20110301892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Emil Kamieniecki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semiconductor sampl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云龙 等: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的计算", 《量子电子学报》 *
齐云 等: "提高发光二极管(LED)外量子效率的途径", 《电子元件与材料》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5472A (zh) * 2018-12-29 2019-05-17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非直接电接触式的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致发光量测方法
CN109993283A (zh) * 2019-04-12 2019-07-09 南京吉相传感成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光电计算阵列的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加速方法
CN110009102A (zh) * 2019-04-12 2019-07-12 南京吉相传感成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计算阵列的深度残差网络的加速方法
CN113985252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江苏博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灯板治具分区域测试方法
CN114705698A (zh) * 2022-06-02 2022-07-05 季华实验室 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38992A1 (en) 2015-03-19
SG11201601952RA (en) 2016-04-28
CN105829902B (zh) 2019-08-06
US20150077741A1 (en) 2015-03-19
TWI641851B (zh) 2018-11-21
US9823198B2 (en) 2017-11-21
TW201518746A (zh) 2015-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902A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结构中的内部量子效率的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44284B (zh) 用于缺陷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US76518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izing production errors in a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part
EP2704208B1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CN105637624B (zh) 用于非接触式测量p-n结的一或多个特性的方法及设备
US20170328965A1 (en) Magnetometer Sensor With Negatively Charged Nitrogen-Vacancy Centers in Diamond
TWI567377B (zh)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ife of carrier and measuring device
CN102341716A (zh) 利用固态光源的高速量子效率测量装置
JP6565112B2 (ja) 太陽電池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装置
KR101096629B1 (ko) 전계 발광 시료 분석 장치
CN105849577B (zh) 用于非接触式测量p-n结的薄层电阻及分流电阻的方法及设备
US9075012B2 (en) Photoluminesc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for thin film absorber layers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US953744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acterizing photovoltaic cell and module performance at various stage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12858864B (zh) 一种对led芯片进行非接触式光电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KR20230110792A (ko) 펄스 전류에 의해 여기되는 순간 흡수 분광기
JP2017508272A (ja) 光起電性半導体の最大開路電圧を非接触で検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im et al. A dual side electr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LED wafer manufacturing
Bokalič et al. Lumin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s for solar cell local efficiency mapping
CN118112398A (zh) 一种电磁场驱动晶圆级led芯片的无接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8039520A (zh) 一种晶圆级led芯片无接触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