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7872A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27872A CN105827872A CN201610399732.1A CN201610399732A CN105827872A CN 105827872 A CN105827872 A CN 105827872A CN 201610399732 A CN201610399732 A CN 201610399732A CN 105827872 A CN105827872 A CN 1058278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mobile terminal
- distance
- setting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99666 Mus <mouse, ge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99670 Mus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的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需求日益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幕分辨率的数值也逐渐增大。就目前而言,移动终端的很多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并不合理,多数设置参数需要用户手动调节,调节后数值相对固定,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且会造成一定功耗的浪费,以屏幕分辨率为例,分辨率为1920×1080的屏幕已很普遍。对于固定尺寸的屏幕来说,屏幕分辨率越高,像素点越多,处理的数据就越大,就会增加主控和显示核心的功耗,增加传输功耗。
然而,通常情况下,只要屏幕像素密度达到326像素/英寸,正常距离观看的话人眼已经十分难分清像素点。而现在很多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已达到541像素/英寸,但是就用户的使用体验来讲,提升并不大,因此造成了功耗的浪费。
一些电子设备的厂商提出调整设置参数,然而调整的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仍以屏幕分辨率为例,目前分辨率的调整多数应用于相机对焦的过程,或者有些电子设备已经集成了两种分辨率的开关,通过此开关可以手动调整分辨率,以此来节省电子设备的电量,然而手动调整屏幕的分辨率不能有效地区分用户场景,几种分辨率之间的转化不灵活;也有根据瞳距来间接计算出用户面部与屏幕的间距,再根据此间距来判断是否调整分辨率的情况,然而,从实际情况考虑,每个人的瞳距相差并不大,人面部大小却相差很大;且瞳距与面部与屏的距离相比,相差很大。很多用户会佩戴饰品或者眼镜,会对瞳距的计算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造成分辨率结果的误判,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多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
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出第一距离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设置参数,动态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手动调节设置参数的繁琐;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降低功耗,达到较好的省电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一;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二;
图5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
面部图像指面部轮廓所占的所有像素点的面积,可通过移动终端的一个指定的摄像头来拍摄包括用户面部图像的照片,并从中识别仅包括面部的部分。
步骤102,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其中,当用户距离移动终端的距离不同时,所采集的图像中,面部在预览界面成像的面积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距离移动终端越近,移动终端所采集的用户面部图像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可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第一距离参数。
步骤103,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具体地,第一设置参数为与第一距离参数相匹配的设置参数;当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用户距离移动终端较远时,对应的屏幕分辨率参数较小;当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用户距离移动终端较远时,对应的音量参数较大。
作为一个示例,当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参数为M时,与M相对应的屏幕分辨率参数为第一分辨率,与M相对应的音量参数为第一音量;
当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参数为N时,与N相对应的屏幕分辨率参数为第二分辨率,与N相对应的音量参数为第二音量;
当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参数为P时,与P相对应的屏幕分辨率参数为第三分辨率,与P相对应的音量参数为第三音量;
其中,当M>N>P时,第一分辨率<第二分辨率<第三分辨率,而第一音量>第二音量>第三音量;也就是说,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距离参数越大,所对应的屏幕分辨率越小,而音量参数越大。
步骤104,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
其中,当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时,通过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参数,避免消耗过多的功耗。
优选地,步骤101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
当检测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第一面部头像。
具体地,因需要根据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距离参数,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受摄像头本身的参数以及摄像头所处位置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移动终端的指定摄像头来采集图像,以提升数据的严谨性,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会面对移动终端的屏幕,因此,通过前置摄像头来采集图像较为适宜;且如果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中包括多个面部图像时,面积最大的面部图像为与移动终端距离最近的用户,因此以该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第一面部图像。
优选地,步骤102包括:
计算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
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其中,显示屏幕由多个像素点构成,第一面部图像中所包含的像素点数量与显示屏幕的总像素数量的比值即为用户面部图像面积与显示屏幕面积的比值;而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呈对应关系,像素比值越大,表明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越近。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呈负相关;
在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正相关。
其中,用户距离移动终端越近时,所能分清的屏幕像素密度越大,即所需要的屏幕分辨率越大,设置较大的屏幕分辨率,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距离移动终端越远时,所需要的屏幕分辨率越小,因此当用户距离移动终端较远时,设置较小的屏幕分辨率,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降低了主控和显示核心的功耗以及传输功耗;而在用户距离移动终端越近时所需要的音量较小,设置较小的音量参数可有效地降低功耗,用户移动终端较远时需要的音量较大,设置较大的音量参数可便于用户听清声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步骤103包括:
当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与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其中,可将设置参数设为两个可选值,第一预设参数和第二预设参数,并以标准距离参数为基准,动态调整设置参数的数值,在调整时实现平滑过渡,避免数值变化差异较大,对用户产生较强的感官刺激。
可选地,步骤1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其中,每个用户面部面积以及个人喜好不一致,因此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设定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出第一距离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设置参数,动态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手动调节设置参数的繁琐;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降低功耗,达到较好的省电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以屏幕分辨率为具体示例,介绍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参见图2,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200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动态分辨率修改模块201,用于手动开启或者关闭动态分辨率修改模式。
摄像头采集模块202,用于在移动终端200亮屏时,定期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户面部信息。
具体地,只需要绘制出用户面部轮廓即可,对于像素以及用户面部中其他五官细节不做要求,所以可以单独给此模块开发一个低功耗的前置摄像模式。
距离判断模块203,用于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200的前置摄像头拍照时,通过用户面部占据移动终端200屏幕的百分比来判断用户面部与移动终端200屏幕的距离。
具体地,距离判断模块203主要执行两个流程:
(1)距离判断模块203的初始化:在动态改变分辨率开启后的第一次,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住用户面部的轮廓,并提醒用户可以动态调整至可接受第二分辨率的距离M,此时定格出用户轮廓占据屏幕的百分比A。
(2)完成距离判断模块的初始化后:后续定期采集用户面部轮廓,得出占据屏幕比例的百分比为B;
当B大于等于A时,则认为用户面部与移动终端200的距离小于等于M,设置分辨率为第一分辨率;
当B小于A时,则认为用户面部与移动终端200的距离大于M,设置分辨率为第二分辨率。
分辨率控制模块204,根据距离判断模块203来判定是否更改为第一分辨率或者第二分辨率后,切换分辨率并在切换过程中实现平滑过渡。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用户面部图像判断用户距离移动终端200的距离,动态调整分辨率,以降低距离较远时高分辨率产生的数据传输功耗以及处理过程的耗电;自动为用户调整分辨率,避免了繁琐的手动设置;实现了使用场景的识别,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3,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300的框图。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300包括:采集模块301,第一确定模块302,第二确定模块303以及调整模块304;且采集模块301与第一确定模块302连接,第一确定模块302与第二确定模块303连接,第二确定模块303与调整模块304。
采集模块301,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其中,移动终端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
面部图像指面部轮廓所占的所有像素点的面积,可通过移动终端300的一个指定的摄像头来拍摄包括用户面部图像的照片,并从中截取仅包括面部的部分。
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300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其中,当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的距离不同时,所采集的图像中,面部所占面积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距离移动终端300越近,移动终端300所采集的用户面部图像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可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第一距离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300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具体地,第一设置参数为与第一距离参数相匹配的设置参数;当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较远时,对应的屏幕分辨率参数较小;当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较远时,对应的音量参数较大。
调整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300。
其中,当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时,根据调整移动终端300的相关设置参数,避免消耗过多的功耗。
可选地,采集模块301用于:
通过移动终端300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
当检测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第一面部头像。
具体地,因需要根据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距离参数,而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受摄像头本身的参数以及摄像头所处位置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移动终端300的指定摄像头来采集图像,以提升数据的严谨性,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300时会面对移动终端300的屏幕,因此,通过前置摄像头来采集图像较为适宜;且如果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中包括多个面部图像时,面积最大的面部图像为与移动终端300距离最近的用户,因此以该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第一面部图像。
可选地,参见图4,第一确定模块302包括:
计算子模块3021,用于计算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移动终端300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
确定子模块3022,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其中,显示屏幕由多个像素点构成,第一面部图像中所包含的像素点数量与显示屏幕的总像素数量的比值集为用户面部图像面积与显示屏幕面积的比值;而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呈对应关系,像素比值越大,表明用户与移动终端300的距离越近。
具体地,在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呈负相关;
在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正相关。
其中,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越近时,所能分清的屏幕像素密度越大,即所需要的屏幕分辨率越大,设置较大的屏幕分辨率,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距离移动终端300越远时,所需要的屏幕分辨率越小,因此当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较远时,设置较小的屏幕分辨率,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降低了主控和显示核心的功耗以及传输功耗;而在用户距离移动终端300越近时所需要的音量较小,设置较小的音量参数可有效地降低功耗,用户移动终端300较远时需要的音量较大,设置较大的音量参数可便于用户听清声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
当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300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300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与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其中,可将设置参数设为两个可选值,第一预设参数和第二预设参数,并以标准距离参数为基准,动态调整设置参数的数值,在调整时实现平滑过渡,避免数值变化差异较大,对用户产生较强的感官刺激。
可选地,参见图4,移动终端300包括:
设置模块305,用于在采集模块301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之前,
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其中,每个用户面部面积以及个人喜好不一致,因此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设定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采集模块301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第一确定模块302得出第一距离参数,第二确定模块303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设置参数,调整模块304动态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手动调节设置参数的繁琐;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降低功耗,达到较好的省电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第四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以及其他用户接口503。移动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5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当检测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第一面部头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计算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呈负相关;在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正相关。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与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移动终端5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00,通过处理器501通过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出第一距离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设置参数,动态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手动调节设置参数的繁琐;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降低功耗,达到较好的省电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第五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具体地,图6中的移动终端6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6中的移动终端6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610、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处理器650、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660、音频电路670、电源680。
其中,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6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6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631。触控面板6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650,并能接收处理器6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31。除了触控面板631,输入单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2,其他输入设备6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6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1。
应注意,触控面板6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6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5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6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622内的数据,处理器650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根据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根据第一设置参数调整移动终端。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50还用于: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当检测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第一面部头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50还用于:计算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呈负相关;在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正相关。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50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与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50还用于: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移动终端6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0,通过处理器650在通过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出第一距离参数,并根据预先建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设置参数,动态调整移动终端的相关设置,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手动调节设置参数的繁琐;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基础上,降低功耗,达到较好的省电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的调节方式不合理,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所述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所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调整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的步骤,包括:
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
当检测到所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所述第一面部头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所述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
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负相关;
在所述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负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所述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所述第一预设参数与所述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的步骤之前,包括:
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的面积,确定所述用户与移动终端间的第一距离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距离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对应的第一设置参数,所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和/或音量参数;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调整所述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用于:
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
当检测到所述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用户的面部头像时,将面积最大的面部头像,作为所述第一面部头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面部头像包括的像素数量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包括的总像素数量的第一像素比值;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像素比值与距离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像素比值对应的第一距离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参数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屏幕分辨率参数呈负相关;
在所述设置参数包括音量参数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距离参数与音量参数呈正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当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等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和/或
当所述距离参数小于预设的标准距离参数时,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所述第一预设参数与所述第二预设参数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之前,
设置标准距离参数、第一预设参数以及第二预设参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99732.1A CN105827872A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99732.1A CN105827872A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27872A true CN105827872A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3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99732.1A Pending CN105827872A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27872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39653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扫描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933361A (zh) * | 2017-03-10 | 2017-07-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037957A (zh) * | 2016-11-03 | 2017-08-1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
WO2018027698A1 (zh) * | 2016-08-10 | 2018-02-15 | 张北江 | 安防视频会议的头像追踪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568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张北江 | 监控系统中视频会议超高清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569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张北江 | 高清视频文件在远程监控会议中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
CN108600691A (zh) * | 2018-04-02 | 2018-09-28 |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213456A (zh) * | 2019-06-10 | 2019-09-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扫描文档校正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278123A (zh) * | 2019-05-10 | 2019-09-24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31598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电子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64896A1 (en) * | 2007-12-20 | 2009-06-25 | Karl Ola Thor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a display |
CN101751209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屏幕呈现元素的方法及计算机 |
CN102436304A (zh) * | 2011-11-14 | 2012-05-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横竖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
CN103024165A (zh) * | 2012-12-04 | 2013-04-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设置拍摄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379300A (zh) * | 2008-08-22 | 2013-10-30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CN103733605A (zh) * | 2011-07-01 | 2014-04-16 | 英特尔公司 | 针对改进的可用性的智能手持设备中的自适应文本字体和图像调节 |
CN103795871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待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423546A (zh) * | 2013-08-28 | 2015-03-18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方向传感实现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4754219A (zh) * | 2015-03-10 | 2015-07-0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 |
CN105208271A (zh) * | 2015-09-21 | 2015-12-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拍摄角度提示方法和装置 |
WO2016025203A1 (en) * | 2014-08-13 | 2016-02-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 parameter adjustment using distance-based object recognition |
-
2016
- 2016-06-07 CN CN201610399732.1A patent/CN1058278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64896A1 (en) * | 2007-12-20 | 2009-06-25 | Karl Ola Thor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a display |
CN103379300A (zh) * | 2008-08-22 | 2013-10-30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CN101751209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屏幕呈现元素的方法及计算机 |
CN103733605A (zh) * | 2011-07-01 | 2014-04-16 | 英特尔公司 | 针对改进的可用性的智能手持设备中的自适应文本字体和图像调节 |
CN102436304A (zh) * | 2011-11-14 | 2012-05-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横竖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
CN103024165A (zh) * | 2012-12-04 | 2013-04-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设置拍摄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423546A (zh) * | 2013-08-28 | 2015-03-18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方向传感实现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3795871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待机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6025203A1 (en) * | 2014-08-13 | 2016-02-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 parameter adjustment using distance-based object recognition |
CN104754219A (zh) * | 2015-03-10 | 2015-07-0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 |
CN105208271A (zh) * | 2015-09-21 | 2015-12-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拍摄角度提示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27568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张北江 | 监控系统中视频会议超高清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569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张北江 | 高清视频文件在远程监控会议中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698A1 (zh) * | 2016-08-10 | 2018-02-15 | 张北江 | 安防视频会议的头像追踪方法及系统 |
CN106339653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扫描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8082474A1 (zh) * | 2016-11-03 | 2018-05-1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7037957A (zh) * | 2016-11-03 | 2017-08-1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933361A (zh) * | 2017-03-10 | 2017-07-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8600691A (zh) * | 2018-04-02 | 2018-09-28 |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600691B (zh) * | 2018-04-02 | 2020-11-03 |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131598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电子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0278123A (zh) * | 2019-05-10 | 2019-09-24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213456A (zh) * | 2019-06-10 | 2019-09-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扫描文档校正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213456B (zh) * | 2019-06-10 | 2021-07-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扫描文档校正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2787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847680B (zh) | 一种摄像头功耗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131341B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959553B (zh) |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 |
CN106713780A (zh) | 一种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406710A (zh) | 一种录制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93705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虚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181913A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648035A (zh) | 一种图像分辨率的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657793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613203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395978A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172347B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 |
CN106331509B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071264A (zh) | 一种图像分辨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333067A (zh) | 一种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和终端 | |
CN106407950A (zh) | 一种人脸信息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155064A (zh) |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659837A (zh) | 一种多媒体数据播放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210512A (zh) | 一种摄像头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22267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940597A (zh) | 一种相机启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WO2019091124A1 (zh) | 一种终端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和终端 | |
CN107222681B (zh) | 一种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664850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