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7513A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07513A CN105807513A CN201610371635.1A CN201610371635A CN105807513A CN 105807513 A CN105807513 A CN 105807513A CN 201610371635 A CN201610371635 A CN 201610371635A CN 105807513 A CN105807513 A CN 1058075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pixel
- black
- white
- colo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降低双面显示装置的耗电量。所述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和黑白显示像素,其中,彩色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彩色侧透明电极,以及位于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彩膜层;黑白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黑白侧加载电极,以及位于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黑白侧反射层;彩色侧反射层与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彩色侧反射层在黑白侧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与黑白侧反射层不重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装置大多以单面显示为主,但在许多场合中,例如在通讯行业、政府窗口、金融行业、交通行业、窗口行业等,往往需要使显示装置的正反两面均能够显示画面,以使人们能够在显示装置的正反两面均能获取信息。
目前的双面显示装置通常是将两个单面显示面板对贴形成,例如,采用两个单面液晶(LiquidCrystal,简称LC)面板对贴形成,或者,采用两个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对贴形成,或者,采用一个单面液晶面板与一个OLED显示面板对贴形成,采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双面显示装置中,两个单面显示面板通常均为彩色显示面板,单面显示面板内的光均需要经过彩膜层,出光效率降低,当需要双面显示装置的其中一个彩色显示面板显示黑白画面时,双面显示装置的耗电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用于降低双面显示装置的耗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和黑白显示像素,其中,
所述彩色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彩色侧透明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彩膜层;
所述黑白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黑白侧加载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黑白侧反射层;
所述彩色侧反射层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在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不重合。
基于上述双面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双面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所述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形成彩色显示像素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彩色侧透明电极、彩膜层,以及黑白显示像素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黑白侧加载电极和黑白侧反射层,其中,所述彩色侧反射层、所述彩色侧加载电极、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位于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彩色侧反射层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在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在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和黑白显示像素,彩色显示像素的彩色侧反射层与黑白显示像素的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因而经彩色显示像素透出的光的方向与经黑白显示像素透出的光的方向相反,实现在双面显示面板的两侧均可显示画面;彩色显示像素包括彩膜层,也就是说,彩色显示像素可以实现彩色显示,黑白显示像素不包括彩膜层,也就是说,黑白显示像素可以实现黑白显示,黑白画面可以通过上述双面显示面板的黑白显示像素的出光面的一侧进行显示,由于黑白显示像素不包括彩膜层,因而可以减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发出的光的损失,因而在较小的电量下,便可以在黑白显示像素的出光面的一侧实现高亮度、高对比的显示,双面显示面板的光电转化效率较高,与现有技术中双面显示装置的两个单面显示面板均为彩色显示面板相比,可以降低双面显示装置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透明基板,20-第二透明基板,
30-彩色显示像素,31-彩色侧反射层,
32-彩色侧加载电极,33-彩色侧有机功能层,
34-彩色侧透明电极,35-彩膜层,
41-R子像素,42-第一反射层,
43-第一加载电极,44-第一彩膜层,
51-G子像素,52-第二反射层,
53-第二加载电极,54-第二彩膜层,
61-B子像素,62-第三反射层,
63-第三加载电极,64-第三彩膜层,
70-黑白显示像素,71-黑白侧透明电极,
72-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3-黑白侧加载电极,
74-黑白侧反射层,80-公共有机功能层,
90-公共透明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其中,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彩色侧反射层31、彩色侧加载电极32、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和彩色侧透明电极34,以及位于彩色侧透明电极34背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一侧的彩膜层35;黑白显示像素7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黑白侧透明电极71、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和黑白侧加载电极73,以及位于黑白侧加载电极73背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的一侧的黑白侧反射层74;彩色侧反射层31与黑白侧反射层74相对设置,且彩色侧反射层31在黑白侧反射层74上的正投影与黑白侧反射层74不重合。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图1示出了一个像素的结构示意图,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其中,图1中由下至上,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彩色侧反射层31、彩色侧加载电极32、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彩膜层35,彩色侧反射层31、彩色侧加载电极32、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和彩色侧透明电极34依次层叠设置;图1中由下至上,黑白显示像素70包括黑白侧透明电极71、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黑白侧加载电极73和黑白侧反射层74,黑白侧透明电极71、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和黑白侧加载电极73依次层叠设置;彩色侧反射层31位于图1中的下部,黑白侧反射层74位于图1中的上部,且彩色侧反射层31在黑白侧反射层74上的正投影与黑白侧反射层74不重合,即彩色侧反射层31与黑白侧反射层74相对设置,经彩色显示像素30透出的光由图1中的上方射出,经黑白显示像素70透出的光由图1中的下方射出,彩色侧反射层31不遮挡经黑白显示像素70透出的光,黑白侧反射层74不遮挡经彩色显示像素30透出的光。
当上述双面显示面板工作时,通过在彩色侧加载电极32和彩色侧透明电极34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差,激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使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发光,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发出的光中,一部分光依次经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彩膜层35朝向图1的上方射出,另一部分光入射至彩色侧加载电极32中,在彩色侧加载电极32中透射,并在彩色侧反射层31朝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表面发生反射,然后依次经彩色侧加载电极32、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彩膜层35朝向图1的上方射出,或者,另一部分光在彩色侧加载电极32朝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表面发生反射,然后依次经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彩膜层35朝向图1的上方射出,有机功能层33发出的光经彩膜层35后,获得所需要的颜色的光,即经彩色显示像素30朝向图1的上方射出的光为彩色光,以使双面显示面板的上方显示彩色画面,双向显示面板的上方实现彩色显示。
通过在黑白侧加载电极73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之间施加一个电压差,激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使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光,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出的光中,一部分光经黑白侧透明电极71朝向图1的下方射出,另一部分光入射至黑白侧加载电极73中,透过黑白侧加载电极73,并在黑白侧反射层74朝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的表面上发生反射,然后依次经黑白侧加载电极73、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朝向图1的下方射出,或者,另一部分光在黑白侧加载电极73朝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的表面发生反射,然后依次经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朝向图1的下方射出,由于经黑白显示像素70射出的光未经过彩膜,因而经黑白显示像素70射出的光为白光,以使双面显示面板的下方显示黑白画面,双向显示面板的下方实现黑白显示。
例如,当将上述双面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时,当需要利用移动终端查看彩色图片、彩色视频等彩色画面时,则可以通过彩色显示像素30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即通过图1中双面显示面板的上侧显示彩色画面,当需要利用移动终端查看黑白文字、黑白图片、黑白视频等黑白画面时,则可以通过黑白显示像素70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彩色显示像素30的彩色侧反射层31与黑白显示像素70的黑白侧反射层74相对设置,因而经彩色显示像素30透出的光的方向与经黑白显示像素70透出的光的方向相反,实现在双面显示面板的两侧均可显示画面;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彩膜层35,也就是说,彩色显示像素30可以实现彩色显示,黑白显示像素70不包括彩膜层,也就是说,黑白显示像素70可以实现黑白显示,黑白画面可以通过上述双面显示面板的黑白显示像素70的出光面的一侧进行显示,由于黑白显示像素70不包括彩膜层,因而可以减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出的光的损失,因而在较小的电量下,便可以在黑白显示像素70的出光面的一侧实现高亮度、高对比的显示,双面显示面板的光电转化效率较高,与现有技术中双面显示装置的两个单面显示面板均为彩色显示面板相比,可以降低双面显示装置的耗电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的一侧可以显示彩色图片、另一侧可以显示黑白图片,当需要显示彩色图片时,则通过双面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像素30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当需要显示黑白图片时,则通过双面显示面板的黑白显示像素70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从而使得双面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适用性。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两侧或/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的两侧加载电压差,激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或/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使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或/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光,即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分别为OLED器件,且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可以同时制作在两个透明基板之间,与现有技术中双面显示装置采用两个单面显示面板相比,简化了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并简化了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当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的电量较低时,依然可以通过双面显示面板的黑白显示像素70的出光面的一侧查看黑白文字、黑白图片、黑白视频等黑白画面,例如短信,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双面显示装置的两个单面显示面板均为彩色显示面板相比,可以防止因移动终端的电量较低而导致用户无法查看黑白画面,防止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请参阅图2或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彩色侧加载电极32包括:与R子像素41对应的第一加载电极43,与G子像素51对应的第二加载电极53,以及与B子像素61对应的第三加载电极63,第一加载电极43、第二加载电极53和第三加载电极63互不连通;彩膜层35包括:与R子像素41对应的第一彩膜层44,与G子像素51对应的第二彩膜层54,以及与B子像素61对应的第三彩膜层64。
具体实施时,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即彩色显示像素30的色彩模式采用RGB(Red红,Green绿,Blue蓝)色彩模式,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排列,例如,G子像素51位于R子像素41和B子像素61之间,B子像素61或B子像素61与黑白显示像素70相邻设置;或者,R子像素41位于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之间,B子像素61或G子像素51与黑白显示像素70相邻设置;或者,B子像素61位于G子像素51和R子像素41之间,R子像素41或G子像素51与黑白显示像素70相邻设置。
如图2或图3所示,由下至上,R子像素41包括彩色侧反射层31、第一加载电极43、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透射电极34和第一彩膜层44,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发出的光经第一彩膜层44后,形成红色光;如图2或图3所示,由下至上,G子像素51包括彩色侧反射层31、第二加载电极53、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透射电极34和第二彩膜层54,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发出的光经第二彩膜层54后,形成绿色光;如图2或图3所示,由下至上,B子像素61包括彩色侧反射层31、第三加载电极63、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彩色透射电极34和第三彩膜层64,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发出的光经第三彩膜层64后,形成蓝色光。通过调节加载在第一加载电极43与彩色侧透明电极34之间的电压差,调节加载在第二加载电极53与彩色侧透明电极34之间的电压差,调节加载在第三加载电极63与彩色侧透明电极34之间的电压差,以分别对应调节经第一彩膜层44射出的光的强度、经第二彩膜层54射出的光的强度以及经第三彩膜层64射出的光的强度,即分别对应调节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强度,进而调节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混色后形成的光的颜色,使彩色显示像素30显示不同的颜色。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加载电极43、第二加载电极53和第三加载电极63互不连通,可以实现分别对经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射出的光的强度进行调节,实现使彩色显示像素30射出不同颜色的光,改善双面显示面板所显示的颜色的丰富性。
第一彩膜层44、第二彩膜层54和第三彩膜层64可以通过黑矩阵分隔开,以防止经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射出的光之间产生干扰,从而提高经彩色显示像素30射出的光的纯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彩色显示像素30中,彩色侧反射层31可以为绝缘反射层,即彩色侧反射层31不导电,此时,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可以共用彩色侧反射层31,即彩色侧反射层31同时覆盖R子像素41的区域、G子像素51的区域和B子像素61的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3,彩色侧反射层31包括:与R子像素41对应的第一反射层42,与G子像素51对应的第二反射层52,以及与B子像素61对应的第三反射层62;第一反射层42、第二反射层52和第三反射层62均为导电反射层,且第一反射层42、第二反射层52和第三反射层62互不连通。第一反射层42、第二反射层52和第三反射层62均设置为导电反射层,第一反射层42、第二反射层52和第三反射层62在反射光的同时,还可以充当电极,即第一反射层42与第一加载电极43共同形成R子像素41的一个电极,以提高加载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两侧上的电压的稳定性,同时对第一加载电极43进行保护;第二反射层52与第二加载电极53共同形成G子像素51的一个电极,以提高加载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两侧上的电压的稳定性,同时对第二加载电极53进行保护;第三反射层62与第三加载电极63共同形成B子像素61的一个电极,以提高加载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的两侧上的电压的稳定性,同时对第三加载电极63进行保护。
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3,第一加载电极43、第二加载电极53、第三加载电极63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同层设置。如此设计,当制作上述双面显示面板时,第一加载电极43、第二加载电极53、第三加载电极63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从而减少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工艺步骤以及掩膜板的使用数量,节省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时间,并节省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加载电极43的厚度、第二加载电极53的厚度、第三加载电极63的厚度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均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加载电极43的厚度、第二加载电极53的厚度、第三加载电极63的厚度和黑白侧透明电极71的厚度均不相同。
第一加载电极43的厚度则根据经R子像素41射出的光(即红光)的光谱特征确定,以使R子像素41内的微腔具有合适的腔长以改善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在R子像素41内传播时具有较佳的微腔效应,方便获得窄化的红色光谱,提高经R子像素41射出的光的出光强度和发光效率,改善经R子像素41射出的光的色纯。
第二加载电极53的厚度则根据经G子像素51射出的光(即绿光)的光谱特征确定,以使G子像素51内的微腔具有合适的腔长以改善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在G子像素51内传播时具有较佳的微腔效应,方便获得窄化的红色光谱,提高经G子像素51射出的光的出光强度和发光效率,改善经G子像素51射出的光的色纯。
第三加载电极53的厚度则根据经B子像素51射出的光(即蓝光)的光谱特征确定,以使B子像素51内的微腔具有合适的腔长以改善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在B子像素51内传播时具有较佳的微腔效应,方便获得窄化的红色光谱,提高经B子像素51射出的光的出光强度和发光效率,改善经B子像素51射出的光的色纯。
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黑白侧加载电极73共用一个公共透明电极90,即,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面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包括一个公共透明电极90,公共透明电极90包括:与彩色显示像素30对应的彩色侧透明电极34,以及与黑白显示像素70对应的黑白侧加载电极73。如此设计,当制作上述双面显示面板时,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黑白侧加载电极73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也就是说,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公共透明电极90,即完成彩色侧透明电极34和黑白侧加载电极73的形成,减少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工艺步骤以及掩膜板的使用数量,节省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时间,并节省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公共透明电极90可以为金属电极,例如,Al电极、Cu电极或Ag电极等,此时,公共透明电极90可以作为阴极,即彩色侧透明电极34作为彩色显示像素30中的阴极,彩色侧加载电极32作为彩色显示像素30中的阳极,黑白侧加载电极73作为黑白显示像素70的阴极,黑白侧透明电极71作为黑白显示像素70的阳极。
公共透明电极90为金属电极,当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或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出的光经过公共透明电极90时,入射至公共透明电极90中的光中,一部分光在公共透明电极90中发生透射,即该部分光透过公共透明电极90,另一部分光则在公共透明电极90中发生反射,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或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发出的光经过多次反射,可以使射出双面显示面板的光的光强增强,提高双面显示面板的出光强度和发光效率。
公共透明电极90还可以为导电氧化物电极,例如,ITO(铟锡氧化物)电极或者IZO(铟锌氧化物)电极等,此时,公共透明电极90可以作为阳极,即彩色侧透明电极34作为彩色显示像素30中的阳极,彩色侧加载电极32作为彩色显示像素30中的阴极,黑白侧加载电极73作为黑白显示像素70的阳极,黑白侧透明电极71作为黑白显示像素70的阴极。
请继续参阅图2或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共用一个公共有机功能层80,即,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面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包括一个公共有机功能层80,公共有机功能层80包括:与彩色显示像素30对应的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以及与黑白显示像素70对应的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如此设计,当制作上述双面显示面板时,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也就是说,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公共有机功能层80,即完成彩色侧有机功能层33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72的形成,减少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工艺步骤以及掩膜板的使用数量,节省了制作双面显示面板的时间,并节省了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图2或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彩色侧反射层31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10上,彩膜层35和黑白侧反射层74分别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0上。
具体实施时,请继续参阅图1、图2或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0,与第一透明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之间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呈阵列排布,每个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30和黑白显示像素70,彩色显示像素30包括R子像素41、G子像素51和B子像素61。
沿第一透明基板10指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方向,R子像素41包括第一反射层42、第一加载电极4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公共透明电极90和第一彩膜层44,第一反射层42、第一加载电极4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和公共透明电极90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反射层42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朝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侧面上,第一彩膜层44位于第二透明件20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0的侧面上。
沿第一透明基板10指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方向,G子像素51包括第二反射层52、第二加载电极5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公共透明电极90和第二彩膜层54,第二反射层52、第二加载电极5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和公共透明电极90依次层叠设置,第二反射层52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朝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侧面上,第二彩膜层54位于第二透明件20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0的侧面上。
沿第一透明基板10指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方向,B子像素61包括第三反射层62、第三加载电极6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公共透明电极90和第三彩膜层64,第三反射层62、第三加载电极63、公共有机功能层80和公共透明电极90依次层叠设置,第三反射层62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朝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侧面上,第三彩膜层64位于第二透明件20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0的侧面上。
沿第一透明基板10指向第二透明基板20的方向,黑白显示像素70包括黑白侧透明电极71、公共有机功能层80、公共透明电极90和黑白发射层74,黑白侧透明电极71、公共有机功能层80和公共透明电极90依次层叠设置,黑白发射层74位于第二透明件20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0的侧面上。
将彩膜层35和黑白侧反射层74分别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0朝向第一透明基板10的侧面上,与将彩膜层35和黑白侧反射层74分别设置在公共透明电极90背向公共有机功能层80的侧面上相比,可以防止形成彩膜层35和黑白侧反射层74时所使用的刻蚀液、清洗液等对公共有机功能层80和公共透明电极90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实施例中,黑白侧反射层74可以是金属反射层、无机反射层或者有机反射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面板。
所述双面显示装置与上述双面显示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所述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形成彩色显示像素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彩色侧透明电极、彩膜层,以及黑白显示像素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黑白侧加载电极和黑白侧反射层,其中,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彩色侧透明电极依次层叠设置,彩膜层位于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黑白侧加载电极依次层叠设置,黑白侧反射层位于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彩色侧反射层与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彩色侧反射层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与黑白侧反射层在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请参阅图5,彩色侧透明电极和黑白侧加载电极共用一个公共透明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共用一个公共有机功能层;
步骤S100包括:
步骤S40、形成公共有机功能层;
步骤S50、在公共有机功能层上形成公共透明电极。
请继续参阅图5,彩色显示像素包括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彩色侧加载电极包括:与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加载电极,与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加载电极,以及与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加载电极,第一加载电极、第二加载电极和第三加载电极互不连通,第一加载电极、第二加载电极、第三加载电极和黑白侧透明电极同层设置;
在步骤S40之前,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30、形成第一加载电极、第二加载电极、第三加载电极和黑白侧透明电极,第一加载电极的厚度、第二加载电极的厚度、第三加载电极的厚度和黑白侧透明电极的厚度均不相同。
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双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显示基板,彩色侧反射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彩色侧反射层包括:与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反射层,与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反射层,以及与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反射层;
在步骤S30之前,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10、提供一第一透明基板;
步骤S20、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和第三反射层。
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双面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第一透明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基板,彩膜层和黑白侧反射层分别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上,彩膜层包括:与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彩膜层,与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彩膜层,以及与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彩膜层;
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60、提供一第二透明基板;
步骤S70、在第二透明基板朝向第一透明基板的侧面上形成第一彩膜层、第二彩膜层和第三彩膜层;
步骤S80、在第二透明基板朝向第一透明基板的侧面上形成黑白侧反射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包括彩色显示像素和黑白显示像素,其中,
所述彩色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彩色侧透明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彩膜层;
所述黑白显示像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黑白侧加载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的黑白侧反射层;
所述彩色侧反射层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在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显示像素包括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
所述彩色侧加载电极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加载电极,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加载电极,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加载电极,所述第一加载电极、所述第二加载电极和所述第三加载电极互不连通;
所述彩膜层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彩膜层,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彩膜层,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彩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反射层,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反射层,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反射层;
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均为导电反射层,且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互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电极、所述第二加载电极、所述第三加载电极和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二加载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三加载电极的厚度和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的厚度均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和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共用一个公共透明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透明电极为金属电极或导电氧化物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共用一个公共有机功能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所述彩色侧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所述彩膜层和所述黑白侧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
10.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
11.一种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形成彩色显示像素的彩色侧反射层、彩色侧加载电极、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彩色侧透明电极、彩膜层,以及黑白显示像素的黑白侧透明电极、黑白侧有机功能层、黑白侧加载电极和黑白侧反射层,其中,所述彩色侧反射层、所述彩色侧加载电极、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背向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黑白侧反射层位于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背向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彩色侧反射层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相对设置,且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在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白侧反射层在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侧透明电极和所述黑白侧加载电极共用一个公共透明电极;所述彩色侧有机功能层和所述黑白侧有机功能层共用一个公共有机功能层;
所述步骤S100包括:
步骤S40、形成所述公共有机功能层;
步骤S50、在所述公共有机功能层上形成所述公共透明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显示像素包括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所述彩色侧加载电极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加载电极,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加载电极,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加载电极,所述第一加载电极、所述第二加载电极和所述第三加载电极互不连通,所述第一加载电极、所述第二加载电极、所述第三加载电极和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同层设置;
在所述步骤S40之前,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30、形成所述第一加载电极、所述第二加载电极、所述第三加载电极和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所述第一加载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二加载电极的厚度、所述第三加载电极的厚度和所述黑白侧透明电极的厚度均不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显示基板,所述彩色侧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所述彩色侧反射层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反射层,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反射层,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反射层;
在所述步骤S30之前,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10、提供一所述第一透明基板;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和所述第三反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基板,所述彩膜层和所述黑白侧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所述彩膜层包括:与所述R子像素对应的第一彩膜层,与所述G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彩膜层,以及与所述B子像素对应的第三彩膜层;
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60、提供一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步骤S70、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侧面上形成所述第一彩膜层、所述第二彩膜层和所述第三彩膜层;
步骤S80、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侧面上形成所述黑白侧反射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71635.1A CN105807513A (zh) | 2016-05-30 | 2016-05-30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71635.1A CN105807513A (zh) | 2016-05-30 | 2016-05-30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07513A true CN105807513A (zh) | 2016-07-27 |
Family
ID=5642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71635.1A Pending CN105807513A (zh) | 2016-05-30 | 2016-05-30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07513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4338A (zh) * | 2016-08-11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707583A (zh) * | 2016-12-28 | 2017-05-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7104132A (zh) * | 2017-06-14 | 2017-08-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42544A (zh) * | 2016-10-13 | 2018-04-2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三维显示模块 |
CN110187553A (zh) * | 2019-06-28 | 2019-08-30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0403702B2 (en) | 2017-06-14 | 2019-09-0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10197839A (zh) * | 2018-06-15 | 2019-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CN113741087A (zh) * | 2021-08-31 | 2021-12-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 |
CN113885240A (zh) * | 2021-09-30 | 2022-01-0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US12217667B2 (en) | 2021-03-09 | 2025-02-0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isplaying devic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32392A (ja) * | 2000-05-19 | 2001-11-30 | Sony Corp |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543276A (zh) * | 2003-04-02 | 2004-11-03 | ��ʽ����뵼����Դ�о��� | 发光器件和电子器具、以及制造设备 |
US20050093435A1 (en) * | 2003-09-22 | 2005-05-05 | Suh Min-Chul |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emtting device having color modulation layer |
CN1638581A (zh) * | 2003-12-26 | 2005-07-1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 |
CN103227186A (zh) * | 2012-01-30 | 2013-07-3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
CN104752461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26069A (zh) * | 2015-09-22 | 2016-01-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05-30 CN CN201610371635.1A patent/CN1058075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32392A (ja) * | 2000-05-19 | 2001-11-30 | Sony Corp |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543276A (zh) * | 2003-04-02 | 2004-11-03 | ��ʽ����뵼����Դ�о��� | 发光器件和电子器具、以及制造设备 |
US20050093435A1 (en) * | 2003-09-22 | 2005-05-05 | Suh Min-Chul |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emtting device having color modulation layer |
CN1638581A (zh) * | 2003-12-26 | 2005-07-1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 |
CN103227186A (zh) * | 2012-01-30 | 2013-07-3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
CN104752461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26069A (zh) * | 2015-09-22 | 2016-01-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4338A (zh) * | 2016-08-11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094338B (zh) * | 2016-08-11 | 2023-06-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942544A (zh) * | 2016-10-13 | 2018-04-2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三维显示模块 |
CN106707583A (zh) * | 2016-12-28 | 2017-05-2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US10403702B2 (en) | 2017-06-14 | 2019-09-0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WO2018227677A1 (zh) * | 2017-06-14 | 2018-12-2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N107104132B (zh) * | 2017-06-14 | 2020-04-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104132A (zh) * | 2017-06-14 | 2017-08-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197839A (zh) * | 2018-06-15 | 2019-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CN110197839B (zh) * | 2018-06-15 | 2021-08-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US11538864B2 (en) | 2018-06-15 | 2022-12-27 |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ouble-sid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
CN110187553A (zh) * | 2019-06-28 | 2019-08-30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2217667B2 (en) | 2021-03-09 | 2025-02-0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isplaying device |
CN113741087A (zh) * | 2021-08-31 | 2021-12-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面板 |
CN113885240A (zh) * | 2021-09-30 | 2022-01-0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07513A (zh) |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 |
US7030553B2 (en) | OLED device having microcavity gamut subpixels and a within gamut subpixel | |
US11327361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 |
CN103733243B (zh) | 荧光体基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7812519B2 (en) | Top-emitt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 |
US7294959B2 (en) |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rast | |
CN103325318B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448007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US10431774B2 (en) | Display un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 |
CN108878493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123049A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3794622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807491A (zh) | 像素排列结构 | |
US9214134B2 (en) |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of display panel | |
US20210384265A1 (en) |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CN102856343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09920833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US12183247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7240646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08511488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
CN107634084A (zh) | 顶发射白光oled显示装置 | |
US11031437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1257035A (zh) | 顶部发光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 |
JP4815149B2 (ja) |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 |
CN110323357B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