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793797A -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3797A
CN105793797A CN201480065510.5A CN201480065510A CN105793797A CN 105793797 A CN105793797 A CN 105793797A CN 201480065510 A CN201480065510 A CN 201480065510A CN 105793797 A CN105793797 A CN 10579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fold
adapter
water clock
drip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55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P·弗兰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0579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3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05K7/20781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within cabinet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server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示例设备包括具有基部和延伸部的无滴漏连接器。歧管用于能滑动地安装所述无滴漏连接器。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相对于所述歧管沿浮动方向能滑动,该浮动方向实质上与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延伸部的接合方向不平行。

Description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背景技术
计算系统可使用诸如空气冷却和水冷却的各种技术进行冷却。水冷却系统可使用基于手动安装和夹具的移除的软管和配件(fittings)及其它设备,来确保适当的保持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2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处于第一位置的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2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处于第二位置的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3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3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正视图。
图4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歧管的立体图。
图4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和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5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的系统的立体剖视图。
图6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沿图4B的线A-A截取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剖面图。
图6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沿图4B的线B-B截取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和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无滴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的阴无滴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盖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盖的立体剖视图。
图1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的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维护水冷装置可能是困难、耗时并且昂贵的。拆卸会招致附近组件中的其它元件可能被损坏的风险,并且需要关闭别的功能单元以使组件排水。任何元件中的泄漏可使组件排水并使其它单元冒过热的风险,以及引起水损坏。
在此提供的示例系统可基于盲配无滴漏连接器(例如,包括自动整体截止阀的连接器)为诸如服务器和/或服务器机架的计算系统提供热维护(例如冷却)。无滴漏连接器可“浮动”或平移以适应与装配、运输、安装、使用或诸如振动、事故、地震等的其它事件相关联的移动。示例可以以增加一个机架单元(即1U)来构造,从而匹配各种服务器的尺寸。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可适应机架内计算系统的移动,和/或计算系统内元件/部件的移动。
基于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的示例能够为计算系统增强可维护性、可靠性、热性能并降低成本。可在不使用难以安装的软管的情况下实现流体联接,使得示例冷却方案可包括用于每个1U冷却单元的独立流量控制截止阀。服务器问题(例如故障)或其它服务器事件可被独立解决,而不需要关闭和/或拆卸大群服务器并同时阻止水流至机架的大部分而移除整个冷却壁组件。盲配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能够以独立的层面判断和调查问题,而不需要拆卸整个机架而移除一个计算系统。另外,在此描述的示例能够易于升级到特定计算系统,而没有与拆卸整个机架/系统和/或中断整个机架/系统的冷却相关的困难。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110的系统100的方框图。无滴漏连接器110被能滑动地安装到歧管140。无滴漏连接器110包括基部120和延伸部130。
无滴漏连接器110可沿浮动方向122滑动。延伸部130与实质上不平行于浮动方向的接合方向(例如,如图1中所示的进出页面的方向)相关联。因此,延伸部130可独立于浮动方向基于盲配卡扣配合接合其它元件以建立流过无滴漏连接器110的流体。另外,无滴漏连接器110能滑动,而不需要断开或者影响由延伸部130建立的连接,从而即使在部件移位或移动时也能确保可靠的流体密封。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滑动”、“浮动”、“移动”等等可包括全方向的移动,例如沿多个轴线移动。因此,示例无滴漏连接器110可以是沿X轴和Y轴能滑动的,X轴和Y轴实质上不平行于接合方向(即Z轴)。在一个示例中,X轴可沿歧管中的伸长凹槽的长轴,并且Y轴可沿该凹槽的短轴。因此,歧管中的凹槽(或者歧管用于接纳无滴漏连接器的其它非凹槽对应特征)可比将被接纳在凹槽处的对应的无滴漏连接器更大。无滴漏连接器的全方向的能滑动性可基于无滴漏连接器和歧管之间的全方向间隙,以在实现流体密封的同时容纳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
歧管140可设置在机架或计算系统处。歧管140可提供用于多个无滴漏连接器110的流体供应和流体返回,使得无滴漏连接器110可被用于供应流体(例如冷流体)或返回流体(例如暖流体)。可使用各种流体,诸如基于水或油的冷却剂,或者具有用于热传递的所需特性的其它材料。
图2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处于第一位置的无滴漏连接器210的系统200的方框图。系统200包括用于容纳歧管240和接纳计算系统205的机架204。歧管240包括凹槽242,无滴漏连接器210被能滑动地安装在凹槽242中。机架204包括元件202,无滴漏连接器210被接合到元件202。元件202和无滴漏连接器210在接合时可沿浮动方向222滑动。元件202可以是可在机架204内移动的热汇流条(thermalbusbar,TBB)。如所示的,元件202远离部件206移动,使元件202和部件206之间的间隙能够使计算系统205易于安装在机架204中。该间隙使计算系统205或其中的部件能够在没有接触和/或损坏计算系统部件或元件202的风险的情况下被安装,同时在该间隙被闭合后使用改进的公差来进行非常合适的装配。在替代的示例中,无滴漏连接器210可被直接连接到部件206(例如,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计算系统205或者计算系统205的热产生元件)。
作为基于机架的冷却方案,歧管240可在机架204内形成壁结构以提供流体流动。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作为服务器中独立的基于服务器的冷却方案,歧管240可被直接设置在计算系统205处。歧管240可由诸如铝的金属形成。系统200可以被预先组装和运输。在组装、运输和/或现场安装期间,系统200中的多个服务器205的整体结构可能经历移位/移动。与直接装配到构件的固定式刚性连接器相比,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210可沿浮动方向222移动,以吸收冲击和振动并防止损坏或泄漏。无滴漏连接器210能够实现除了运输和正常使用系统200以外,甚至在地震或其它不寻常状况下的保护。
在元件202为TBB的示例中,热可通过部件206和元件(TBB)202之间的干式导热片界面被远离计算系统206(即,部件206)传递,其中TBB202循环流体以保持冷却,而不将流体循环通过部件206。TBB202可移动以闭合TBB202和部件206之间的气隙。因此,TBB202和部件206之间的热连接可通过将TBB202移动过来以用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大量的力压抵部件206而使热传递到TBB202和其内部的循环流体来实现。
因此,歧管240可被设置在机架204中以相对于计算系统230和/或部件206保持不动。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歧管240可用作机架204和/或计算系统230的结构支撑。
图2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处于第二位置的无滴漏连接器210的系统200的方框图。无滴漏连接器210已保持接合到已沿浮动方向平移无滴漏连接器210的元件202。元件202与部件206接触(即,在元件202和部件206之间具有闭合的气隙)。因此,无滴漏连接器210在相对于歧管240滑动的同时已与元件202和歧管240保持流体密封。
元件202(例如TBB)可设置在计算系统205处,使得多个计算系统205(例如服务器)可设置有其各自的通过对应的无滴漏连接器210连通到歧管240的元件202。因此,歧管240可以与多个可独立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210连结。计算系统205可提供手柄以促使左右移动(side-to-sidemovement),从而将元件202与部件206接合。
在一个示例中,歧管240可包括通过歧管240的供应/返回路径连通的十个无滴漏连接器210。多个无滴漏连接器210可沿浮动方向222独立移动/滑动,并且计算系统205可从其无滴漏连接器210独立地断开,而不中断流体流动或其它计算系统205的运行。多个计算系统205可被集成到性能优化数据中心(POD),并作为一个单元组装在一起运输,由此,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210可避免来自由整个POD经历的应力/冲击/振动的问题。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计算系统205可以是液体冷却式服务器,其中无滴漏连接器210直接连接到计算系统205(即,不使用元件202)。无滴漏连接器210可以不管无滴漏连接器210在接合之前沿浮动方向222的位置而自对准,包括导入部和/或成角度的漏斗以自对准并匹配无滴漏连接器210。因此,无滴漏连接器210可容许在被连接之前未对准,并且可在被连接之后处理冲击/振动移动。
示例系统200可支撑未被完全占用的服务器/机架结构,允许包括冷却部的半托盘应用、使用存储盘以及在系统200的操作期间可被即时(on-the-fly)增加或移除的其它特征。对于维护和/或升级,运行可以继续而不需要关闭其它不受影响的系统或阻止其冷却剂/水的流动。独立的系统可按需维护,并且单个系统205有时可通过通向系统200的前方入口来移除。系统205可与诸如可在计算系统205被插入机架204或从机架204移除时左右移动的1UTBB的干式断开冷却系统相容。
因此,浮动式盲配无滴漏连接器210能够使替代的示例具有集成到计算系统205中的冷却部,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并降低成本。坚固的盲配无滴漏连接器210提供可重复和可靠的连接工艺,使运输之前的组装工作和冗长的品质测试需求最小化。可以维护独立的单元,并且使用无滴漏连接器210处的集成阀避免了关闭和/或移除机架204的大部分(诸如充满TBB单元的厚壁)的需要。机架204的水壁(waterwall)可被定制以使用存储盘以及可被从在此描述的示例系统独立添加/移除的其它特征。
图3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310的系统300的侧视图。多个无滴漏连接器310能滑动地安装到歧管340。配件345用于为歧管340提供进入和返回流体路径。
在一个示例中,无滴漏连接器310可从歧管340延伸0.575-0.875英寸,并且无滴漏连接器310可彼此间隔0.918英寸。歧管340可以是2英寸深、1.475英寸宽、17.5英寸高。成对的连接器可被布置在1.75英寸增量的1U上。连接器可彼此偏移0.140英寸。无滴漏连接器可在浮动方向上平移0.125英寸。在各种示例中可以改变特定的尺寸和度量,并且前述内容仅作为指导方针提供。
图3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310的系统300的正视图。多个无滴漏连接器310被示出为交错布置在歧管340上。盖350用于将无滴漏连接器310能滑动地固定到歧管340。歧管340可支撑电路板341。无滴漏连接器310被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可基于弹簧360被偏压到该第一位置。
盲配无滴漏连接器310可由盖350能滑动地固定到歧管340。无滴漏连接器310被示出为彼此以“之字型”图案偏移。在替代的示例中,无滴漏连接器310可以成直线图案或者其它图案排列。盖350可使用诸如压入配合布置的各种技术固定到歧管。可在系统300中使用O形环(例如,在无滴漏连接器310处、在盖350处、在配件345处等等)以使无滴漏连接器310能够在保持流体密封的同时浮动和移动。盖350可包括沿浮动方向布置的狭槽,以为无滴漏连接器310提供左右自由平移的间隙。弹簧360可沿浮动方向对无滴漏连接器310提供偏压力。弹簧360用于偏压无滴漏连接器310至可被对准以联接的第一位置。无滴漏连接器310的第一位置可有助于与例如服务器冷却单元上、内壁TBB上或者其它部件/元件上对应的匹配插座连接器适当连接。弹簧360可以在压入盖350下方形成层,并且在替代的示例中可相对于歧管340被放置在与盖350相同的水平面或在其上的水平面。
弹簧360被示出为螺旋弹簧,并且可以是未特别示出的各种其它类型的弹簧。在替代的示例中,弹簧360可以是用于在多个方向上偏压无滴漏连接器310的全周长圆形弹簧,并且可以是用于沿浮动方向单向偏压的U形弹簧。
弹簧360可由盖350、由歧管340(例如在歧管凹槽中)和/或由无滴漏连接器310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弹簧360可由此推抵无滴漏连接器310的基部,以在朝向第一位置偏压无滴漏连接器310时实现稳定性并避免产生转矩。在替代的示例中,弹簧360可被省略,并且无滴漏连接器310可以在其浮动移动的全范围内自对准(例如基于大的导入部和/或漏斗的使用),以使无滴漏连接器310能够安全且牢固地对准和匹配。
系统300可包括电路板341,诸如印刷电路板(PCB)或柔性电路板等。电路板341可包括具有弹簧加载柱或“指”的电连接器以将电信号向/自匹配的元件/部件传达。因此,电路板341可与安装的元件/部件的诸如集成传感器、主动控制阀等的各种电特征通信。因此,虽然安装的元件/部件可通过无滴漏连接器310与流体连接部匹配,但是其也可通过电路板341与电连接部匹配。电连接部用于使诸如元件/部件中事件的反馈的电信号和/或使系统300能够操作/引导元件/部件的阀或其它特征。因此,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反馈和/或与联接系统的通信,从而提供诸如服务器温度、内部水温、压力、流量等的信息,同时享有快速连接/断开接口。
电路板341使得盲配电连接能够在计算系统被安装(即安装到机架中)时传递信号/数据,而不需要单独设置线路或者插入式电连接部。柔性触点允许在保持浮动式电连接的同时侧向平移,电路板341的弹簧加载触点/指可在计算系统处接触对应的垫片(pad),并且在浮动方向上与无滴漏连接器310一起左右平移。由此,电触点可在电接触垫片上滑动,而不破坏电连接。电路板341可通过歧管340支撑并对准,并且电路板341可被接线至诸如设置在歧管后面的基于机架的聚合器(aggregator)(未示出)的支撑歧管340的元件以传达信号。替代的示例可支持用于传送电信号和/或电力的无触点技术,诸如不需要物理的直接连接器连接的流量驱动传感器(flow-poweredsensor)、无线射频识别(RFID)、磁力学等。
图4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歧管440的立体图。歧管440包括用于接纳无滴漏连接器的凹槽442。歧管440还包括突出部447。凹槽442是拉长的以在保持与歧管440的流体密封的同时,允许无滴漏连接器在凹槽442处的能滑动移动。凹槽442包括用于向/自无滴漏连接器的流体流动的通道443。
凹槽442被示出为歧管440中的镗孔式长圆形凹槽。凹槽442可使用各种技术形成,诸如机械加工、模制等。通道443使流体能够不管无滴漏连接器的位置流动。突出部447能够提供用于将歧管440固定到其它物体(诸如机架)以及用于将其它物体(诸如传感器)固定到歧管440的安装区域。在替代的示例中,突出部447可以被省略。
图4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440和无滴漏连接器410的系统400的部分分解立体图。无滴漏连接器410在歧管440的凹槽442处被接纳,并且与盖450固定。无滴漏连接器410可包括O形环426。配件445可被用于将供应/返回流体线路联接至歧管440。线A-A对应于图6A中所示的剖面图,并且线B-B对应于图6B中所示的剖面图。
分解图示出盖450基于诸如过盈配合的压入配合被组装到歧管400。在替代的示例中,盖450可由紧固件或其它技术可移除地固定到歧管440。
无滴漏连接器410可基于O形环426被密封至盖450和/或歧管440。O形环426可被用在无滴漏连接器410的顶表面上以密封盖450,并且O形环426可被用在无滴漏连接器410的底部上以密封歧管440。
配件445可发送/接纳流向/流自歧管440的流体。配件445可被装配到歧管440的一端。歧管440可包括端部通道(未示出)以允许向/自配件445流动。在替代的示例中,配件445可被省略,并且供应/返回流体线路可在没有单独的配件445的情况下被联接到歧管440(例如,基于直接钻入歧管440中的连接器)。
图5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540的系统500的立体图。歧管540包括配件545和板549。配件545可被直接联接到歧管540,而不需要如图4B中所示的端帽型的配件。板549可被用于通过可移除的紧固件来固定配件545。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板549还可被用作可移除的盖以固定浮动式无滴漏连接器(在图5A中未示出),和/或可被用于可移除地固定盖本身(在图5A中未示出)。
图5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540的系统500的立体剖视图。歧管540包括配件545和板549。歧管540包括第一室546和第二室548。
歧管540被示出为前后分开以提供第一室546和第二室548。配件545被示出为与第一室546旁通式流体连通,并且能够与第二室548流体连通。类似地,无滴漏连接器(未示出)可依据连接器的深度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室546和第二室548流体连通,从而使这些无滴漏连接器能够彼此成一直线而没有其它图中所示的之字形的偏移,同时仍在歧管540的供应室和返回室之间交替。
图6A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沿图4B的线A-A截取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610的系统600的剖面图。无滴漏连接器610的基部620由盖650固定到歧管640。基部620和/或盖650可包括O形环626。无滴漏连接器610的延伸部630可远离歧管640延伸通过盖650。歧管640包括突出部647和通道643。
弹簧(未示出)可被设置在歧管640和无滴漏连接器610的基部620之间(向所例示的基部620的右边),以朝向第一位置(向所例示的左边)偏压无滴漏连接器610。O形环626使基部620和盖650和歧管640之间能够流体密封。连接器610的平移使流体流动能够通过通道643保持。
图6B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沿图4B的线B-B截取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610的系统600的剖面图。多个无滴漏连接器610被示出为与第一室646和第二室648通过通道643连通。
该剖面图通过两个无滴漏连接器的中心和两个无滴漏连接器610的一部分剖开,例示出无滴漏连接器610之间的之字形偏移。该偏移使所例示的无滴漏连接器610中的两个与第一室646流体连通,并且使所例示的无滴漏连接器610中的两个与第二室648流体连通(其中第一室646和第二室648由之字形分隔器限定,例如图7中所示)。
图7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740的系统700的立体图。歧管740从后侧示出并为了可见移除了背板,展示出将歧管740分成第一室746和第二室748的分隔器744。歧管740经由在第一室746和第二室748之间交替的通道743流体连通。第一室746和/或第二室748还与配件745流体连通(歧管740中通向配件745的通道在图7中未示出)。
分隔器744为之字形以适应将从歧管(未示出)的相反侧延伸的无滴漏连接器的几何布置,从而在第一室746和第二室748的热流体路径和冷流体路径(供应流体路径和返回流体路径)之间进行分隔。分隔器可以是基于塑料绝缘的(例如,具有分开流体路径的塑料分隔器744的金属歧管740)。绝缘的分隔器744用于使第一室746和第二室748之间的热传导最小化。歧管740和/或分隔器744(以及全部示例系统的任何其它部件)可使用包括技术组合的诸如压铸法、挤压法、喷射造型法、机械加工法、环氧树脂胶合法(epoxy)、焊接法等的技术来构造。歧管740可用背板(未示出)密封,以与第一室746和第二室748形成封闭空间。
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歧管840和无滴漏连接器810的系统800的立体图。无滴漏连接器810可在歧管840的凹槽842处滑动。无滴漏连接器810可包括O形环826。用于将无滴漏连接器810固定到歧管840的盖(未示出)被移除以例示无滴漏连接器810的彼此重叠的第一位置812和第二位置814。无滴漏连接器810的浮动/滑动移动的范围可见,其能够由伸长的凹槽842和无滴漏连接器810的基部的对应形状实现。
无滴漏连接器810被示出在第一位置812和第二位置814之间具有0.125英寸的浮动移动范围,尽管在替代的示例中更大或更小的范围也是可能的(例如,通过使用较宽的伸长凹槽842或无滴漏连接器810的较窄的基部)。偏压弹簧(未示出)可被设置在凹槽842和连接器810的基部之间的间隙中,即,向无滴漏连接器810的基部的左侧。盖(未示出)(当被插入时)可将弹簧和无滴漏连接器810在歧管840处固定在位。
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的无滴漏连接器910的立体图。无滴漏连接器910包括基部920和延伸部930。基部920包括切口924和唇部928。延伸部930包括底切(undercut)934、阀936和斜面938。
无滴漏连接器910的基部920可被加长以匹配歧管的凹槽。基部920被示出大致为长圆形的,并且可以是其它形状,包括圆形、正方形、矩形等等。可以在歧管处使用对应的容纳形状(例如,其中凹槽不用于能滑动地安装无滴漏连接器的示例中对应的歧管凹槽或者歧管的表面上的板)。
基部920可包括唇部928,示出为对应于上O形环(未示出)的上凸出周缘唇部结构。也可使用对应于在基部920的下侧处的下O形环(未示出)的下唇部(未示出)。唇部928可形成为壁以使无滴漏连接器910的过度偏转/倾斜最小化,从而保持O形环的形状并防止O形环的过度压缩和泄漏。
基部920可包括切口924。切口924可以是环形部,成形为容纳偏压弹簧(未示出)。因此,切口924可以是对应于传统螺旋弹簧的孔、对应于围绕周缘的一部分的U形弹簧(例如,用于将基部920朝向第一位置偏压)的圆弧(如所示的),以及其它形状。
无滴漏连接器910的延伸部930包括导入斜面938和底切934。斜面938用于方便无滴漏连接器910的盲配和自对准。底切934用于使用于盖(未示出)的壁架的空间能够围绕延伸部,从而提供流体密封并固定/稳定无滴漏连接器910以确保沿浮动方向的平稳平移,并在自对准期间使延伸部930的偏转/倾斜最小化。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的阴无滴漏连接器1011的立体图。阴无滴漏连接器1011包括可联接到诸如图9的无滴漏连接器910的延伸部930的来自阳无滴漏连接器的延伸部的延伸部1030。阴无滴漏连接器1011可包括在图10中示出为大致圆形(但是拉长的形状和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的漏斗1029。
阴无滴漏连接器1011提供较小的主体尺寸以与无滴漏连接器910联接,同时包括用于盲配自对准的较大的漏斗1029。漏斗1029可以足够宽以适应无滴漏连接器910的移动范围。因此,漏斗1029可提供“随意的(don't-care)”对准特征,使得能够省略用于无滴漏连接器910的偏压弹簧,并且即使连接器不处于第一位置也能够自对准。无论对应的连接器是否被偏压,漏斗可在接合期间将无滴漏连接器910自对准以将其带到第一位置。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盖1150的立体图。盖1150包括重叠部1152和壁架1154。重叠部1152用于接触歧管(未示出)以提供固定装配和密封。壁架1154处于盖1150的基部,以不管无滴漏连接器的平移和/或浮动移动而为无滴漏连接器(未示出)的基部的O形环(未示出)提供用于接触的密封表面。壁架1154也可帮助保持并对准无滴漏连接器的底切。壁架1154沿盖1150的内周缘设置。壁架1154的一部分被移除(朝向如图11中所示的右侧),以使无滴漏连接器能够朝向移除区域大范围平移。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盖1250的立体剖视图。盖1250包括O形环1226、重叠部1252和壁架1254。盖1250可由诸如金属的刚性材料形成。因此,重叠部1252可形成刚性倒钩界面(barbedinterface)以压入配合密封歧管(未示出)。歧管也可以是金属的以通过过盈压入配合与重叠部1252接合。重叠部1252的成角度/带倒钩的特征使盖能够被平稳地插入到歧管的凹槽中,使得重叠部1252的倒钩可咬入歧管中并防止盖1250在经受流体压力时被从歧管弹出。O形环1226可围绕盖的外侧放置,确保在盖1250和歧管之间的连接处的流体密封以承受流体压力。盖1250可以由用于承受流体压力的各种材料制成并保持与歧管的整体性。在一个示例中,盖1250可以由与歧管一样硬或者比歧管更硬的材料形成,使带倒钩的重叠部1252能够咬入并抓牢歧管。在一个替代的示例中,带倒钩的重叠部1252可被形成在歧管上以咬入盖1250中。在另一替代的示例中,重叠部可被省略并且盖1250可被以紧固件和/或板(例如,类似于图5a的板549)能移除地固定,以能够实现通过从歧管移除盖1250可接近的无滴漏连接器、歧管、通道和无滴漏连接器系统的其它特征的检查、修理、替换以及其它维护。
图1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无滴漏连接器1310的系统1300的立体图。歧管1340包括联接到与元件1302(例如计算系统的热汇流条)连结的对应的阴无滴漏连接器1311的多个阳无滴漏连接器1310。歧管1340还包括配件1345和突出部1347。
如所示的,无滴漏连接器1310中的两个与元件1302接合。因此,元件1302可相对于歧管1340浮动,而不会由于保持流体密封的浮动的无滴漏连接器1310造成损坏或泄露。此外,即使上无滴漏连接器1310被断开,元件1302也可从流向/流自歧管1340的流体完全受益。元件1302可通过沿接合方向朝向如图13中所例示的右侧移动来接合无滴漏连接器1310。无滴漏连接器1310可沿浮动方向滑动(如图13所示向上并向左)。因此,无滴漏连接器1310的接合方向实质上与浮动方向不平行。在替代的示例中,接合的连接器之间的接口可允许一些移动/公差而不破坏流体密封。

Claims (15)

1.一种系统,包括:
无滴漏连接器,包括基部和延伸部;
歧管,用于能滑动地安装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的所述无滴漏连接器,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相对于所述歧管沿浮动方向能滑动,所述浮动方向实质上与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延伸部的接合方向不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能滑动地固定到所述歧管的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盖的外周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歧管的重叠部,并且所述盖的内周缘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延伸部的底切的壁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沿所述浮动方向朝向第一位置偏压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包括用于提供用于所述弹簧的间隙的切口,并且所述弹簧用于偏压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歧管处能独立滑动的多个无滴漏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延伸部包括自动整体截止阀和与盲配相关的带斜面的导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包括用于将所述无滴漏连接器流体密封到所述歧管的O形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包括用于防止所述O形环的过度压缩的唇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歧管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安装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歧管包括绝缘的分隔器,用于将所述歧管分隔为用于进入流体流动的第一室和用于返回流体流动的第二室。
12.一种系统,包括:
无滴漏连接器;
歧管,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安装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的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凹槽,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在保持流体密封的同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滑动;
弹簧,用于沿所述浮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位置偏压所述无滴漏连接器;和
盖,用于将所述无滴漏连接器能滑动地固定到所述歧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包括基部和延伸部,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延伸部是快速连接型的,并且包括带斜面的导入部和自动截止阀,并且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所述基部用于密封所述盖和所述歧管的长圆形凹槽。
14.一种系统,包括:
无滴漏连接器;和
歧管,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安装与所述歧管流体连通的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凹槽;
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用于沿第一接合方向连接到计算系统的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沿浮动方向能滑动以使所述计算系统的所述元件能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滴漏连接器在其能滑动地安装到所述歧管的过程中不被在移动范围内偏压,并且所述无滴漏连接器的延伸部用于基于与所述计算系统的所述元件的连接在所述移动范围内自对准到适当的接合位置。
CN201480065510.5A 2014-01-06 2014-01-06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Pending CN1057937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4/010322 WO2015102645A1 (en) 2014-01-06 2014-01-06 Manifolds having slidable dripless connecto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3797A true CN105793797A (zh) 2016-07-20

Family

ID=53493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5510.5A Pending CN105793797A (zh) 2014-01-06 2014-01-06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70260A1 (zh)
EP (1) EP3092543A4 (zh)
CN (1) CN105793797A (zh)
TW (1) TW201537338A (zh)
WO (1) WO201510264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9263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浮动插入器
CN114402707A (zh) * 2020-02-21 2022-04-26 辉达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智能集成式液冷机架
CN114980648A (zh) * 2021-02-23 2022-08-30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相系统的先进流体连接设计
CN115515378A (zh) * 2021-06-22 2022-12-23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体冷却的系统设计和操作
US20230200007A1 (en) * 2021-12-21 2023-06-22 Baidu Usa Llc 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 for electronic racks
US12200913B2 (en) 2020-02-21 2025-01-14 Nvidia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liquid-cooled rack for datacent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96454C (en) * 2014-07-08 2021-12-07 Staubli Faverges Connecting plug, cooling circuit equipped with such a connecting plug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uch a cooling circuit and a cold plate
US10299413B2 (en) * 2017-02-21 2019-05-21 Baidu Usa Llc Modular self-aligning liquid heat removal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racks
TWI678494B (zh) * 2018-11-19 2019-12-01 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盲插水路分歧裝置
TWI776127B (zh) * 2020-02-24 2022-09-01 美商美國未來科技公司 電腦水冷散熱之水冷頭調整結構
CN114071945A (zh) * 2020-08-06 2022-02-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导管
US20230354543A1 (en) * 2020-08-31 2023-11-02 Hoffman Enclosures Inc. Mounting Interface for Liquid Manifold and Electronics Rack
US20220151114A1 (en) * 2020-11-11 2022-05-12 Nvidia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above-platform push coupling for datacenter cooling systems
US11464127B2 (en) * 2021-03-03 2022-10-04 Baidu Usa Llc Blind mating adapting unit
US11503743B2 (en) * 2021-03-12 2022-11-15 Baidu Usa Llc High availability fluid connector for liquid cooling
US11856729B2 (en) * 2021-03-19 2023-12-26 Baidu Usa Llc Compatible co-design for server and rack liquid interface
US12031780B2 (en) 2021-08-11 2024-07-09 Hoffman Enclosures Inc. Liquid manifold for electronics cabinet
US11892252B2 (en) * 2021-08-12 2024-02-0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Adaptable liquid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240130079A1 (en) * 2022-10-12 2024-04-18 Hoffman Enclosures Inc. Liquid Manifold Assembly for Electronics Cabinet
US12235056B1 (en) * 2022-12-27 2025-02-25 ZT Group Int'l, Inc. System for blind mate hydraulic connec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9608A (en) * 1952-05-24 1957-01-29 Aeroquip Corp Combined gate valve and coupling
US5960829A (en) * 1997-04-17 1999-10-05 Sealand Technology, Inc. No drip vacuum tight connector
CN101960937A (zh) * 2007-12-19 2011-01-26 集群系统公司 用于接触冷却电子模块的冷却系统
US8456833B2 (en) * 2010-11-02 2013-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uid cool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fitt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38064C1 (zh) * 1991-11-19 1993-05-06 Kreuzer Gmbh + Co Ohg, 8039 Puchheim, De
US5519474A (en) * 1994-05-24 1996-05-21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Pneumatic delivery system for liquid toner hard copy apparatus
US5971005A (en) * 1998-03-25 1999-10-26 Sealand Technology, Inc. Vacuum adaptor for recreation vehicle toilet system with sliding cassette holding tank
US7377555B2 (en) * 2005-05-20 2008-05-27 National Coupling Company, Inc. Undersea conduit coupling with passageway gate
US7874314B2 (en) * 2008-04-15 2011-01-25 Marshall Excelsior Company Motor fuel connector with replaceable tip seal
WO2010126499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oling assembly
JP5836029B2 (ja) * 2011-09-20 2015-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バラックの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9608A (en) * 1952-05-24 1957-01-29 Aeroquip Corp Combined gate valve and coupling
US5960829A (en) * 1997-04-17 1999-10-05 Sealand Technology, Inc. No drip vacuum tight connector
CN101960937A (zh) * 2007-12-19 2011-01-26 集群系统公司 用于接触冷却电子模块的冷却系统
US8456833B2 (en) * 2010-11-02 2013-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uid cool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fitt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2707A (zh) * 2020-02-21 2022-04-26 辉达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智能集成式液冷机架
US12200913B2 (en) 2020-02-21 2025-01-14 Nvidia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liquid-cooled rack for datacenters
CN113839263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浮动插入器
CN113839263B (zh) * 2020-06-24 2024-06-07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浮动插入器
CN114980648A (zh) * 2021-02-23 2022-08-30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相系统的先进流体连接设计
CN115515378A (zh) * 2021-06-22 2022-12-23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体冷却的系统设计和操作
US20230200007A1 (en) * 2021-12-21 2023-06-22 Baidu Usa Llc 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 for electronic racks
US11980007B2 (en) * 2021-12-21 2024-05-07 Baidu Usa Llc 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 for electronic rac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70260A1 (en) 2016-09-15
EP3092543A1 (en) 2016-11-16
EP3092543A4 (en) 2017-03-08
WO2015102645A1 (en) 2015-07-09
TW201537338A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3797A (zh) 具有能滑动的无滴漏连接器的歧管
KR102570841B1 (ko) 다목적 냉각수 인터페이스
US10734760B2 (en) Magnetic fluid connector
US10837719B2 (en) Fluid manifold
US10897835B2 (en) Coupling assemblies for connecting fluid-carrying components
CN110536584B (zh) 用于it和数据中心液体冷却的高可靠性冷却模块设计
EP2855994B1 (en) Fluid connector for a cooling system
US20190246523A1 (en) Cooling for slot mounted electrical modules
TW202023350A (zh) 連接器組件與伺服器機架
US20220021052A1 (en) Liquid cooling plug-in assembly, liquid cooling plug-in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assembly
RU2009109695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116261309A (zh) 散热装置、设备、机架和系统
EP2962536B1 (en) Cooling system with redundancy
US20090120607A1 (en) Cooler for spatially confined cooling
US9295185B2 (en) Sealed enclosure for power electronics incorporating a heat exchanger
US20150369544A1 (en) Liquid cooling
US20230180432A1 (en) Cooling module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cooling module to an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
US20160029514A1 (en) A liquid cooled device enclosure
US11641727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
US12200902B2 (en) Cooling module and a method of cooling an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 using the cooling module
US8499791B2 (en) Quick coupler
CN117812874A (zh) 液冷柜体
JP2017076659A (ja) 冷却器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