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791566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1566B
CN105791566B CN201610112456.6A CN201610112456A CN105791566B CN 105791566 B CN105791566 B CN 105791566B CN 201610112456 A CN201610112456 A CN 201610112456A CN 105791566 B CN105791566 B CN 105791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unit
sub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2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1566A (zh
Inventor
彭方振
周晓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24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1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1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1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1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1Searching for available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式设备最近两年发展迅速,受到市场追捧。因屏幕大小及功耗的限制,大部分智能穿戴式设备需要和手机配合使用。一般而言,智能手机需要先下载智能穿戴式的客户端,然后通过蓝牙技术与智能穿戴式设备进行配对、绑定,然后再协同使用。但是,智能穿戴式设备客户端下载及蓝牙配对及绑定比较复杂,不容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中至少集成有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开启所述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
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
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
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利用所述标识子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应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
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
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开启所述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就能够仅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就能够实现减少两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建立的复杂程度,成本较低;并且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自动完成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无需用户参与,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扫描二维码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步骤103: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穿戴式智能手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等;相应的,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二维码,或者,还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条形码。所述第一信息,除了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还可以是字符串或其他形式,通过扫描识别或其他信息传输或输入方式获取。
比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识别二维码的场景。
所述第一信息的生成方式,在所述第一信息为二维码的场景,可以为使用二维码技术,将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本机蓝牙Mac地址、SN号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生成在二维码。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可以为蓝牙通信单元。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信息可以包括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序列(SN)号。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可以为:获取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基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生成更新后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比如,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为“设备1”,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SN号;那么“设备1+SN号”即可以作为第一通信单元更新后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两个设备可以建立匹配关系,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匹配之后,两个电子设备还可以进行绑定。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就能够仅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就能够实现减少两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建立的复杂程度,成本较低;并且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自动完成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无需用户参与,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步骤103: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穿戴式智能手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等;相应的,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二维码,或者,还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条形码。比如,图2所示为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识别二维码的场景。
所述第一信息的生成方式,在所述第一信息为二维码的场景,可以为使用二维码技术,将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本机蓝牙Mac地址、SN号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生成在二维码。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可以为蓝牙通信单元。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信息可以包括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序列(SN)号。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可以为:获取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基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生成更新后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比如,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为“设备1”,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SN号;那么“设备1+SN号”即可以作为第一通信单元更新后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两个设备可以建立匹配关系,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匹配之后,两个电子设备还可以进行绑定。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中至少集成有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开启所述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子设备解析了第一信息之后,至少能够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对应的服务器的链接地址,进而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链接地址能够得到所述第一应用,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
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
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
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利用所述标识子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应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应用可以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的客户端应用,比如,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设备时,第一应用就可以为能够由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的一个客户端。下面结合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手机获取到与穿戴式设备相关的二维码,向服务器侧发起客户端下载请求;在所述下载请求中含有Mac地址与SN号。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将Mac地址及SN号自动放入客户端软件内。
手机安装客户端后,客户端中自动包含穿戴式设备的Mac地址及SN号;手机将自己的蓝牙名称修改为原名称+手表SN号,便于手表获得手机信息。之后双方开始自动配对及绑定流程,完成配对和绑定。
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具体的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图3,包括:
智能手机首次开机时,出现二维码,提示用户扫描。用户扫描后,智能手机获取到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智能手机自动下载、安装客户端后,客户端安装后,自动包含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蓝牙Mac地址及SN号信息;
通过这个流程,智能手机获取到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蓝牙Mac地址及SN号,同时客户端将智能手机的蓝牙名称修改为原名称+手表SN号;
然后,智能手机端的手表客户端自动发起配对绑定流程,比如,具体可以为按照获取到的手表的Mac地址,搜索到对应的设备,然后自动配对。
方式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可能都对应一个不同的服务器,那么只要根据链接子信息链接到服务器侧就能够直接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了,在这种场景下与方式一不同就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不同的服务器,从而减少了第一信息中所需要携带的信息。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就能够仅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就能够实现减少两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建立的复杂程度,成本较低;并且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自动完成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无需用户参与,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41,用于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设置单元4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43,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穿戴式智能手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等;相应的,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二维码,或者,还可以为针对所述穿戴式智能手表的标识信息的条形码。比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识别第一信息的场景。
所述第一信息的生成方式,在所述第一信息为二维码的场景,可以为使用二维码技术,将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本机蓝牙Mac地址、SN号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生成在二维码。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可以为蓝牙通信单元。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信息可以包括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序列(SN)号。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可以为:获取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基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生成更新后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比如,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为“设备1”,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SN号;那么“设备1+SN号”即可以作为第一通信单元更新后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两个设备可以建立匹配关系,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匹配单元4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匹配之后,两个电子设备还可以进行绑定。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就能够仅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就能够实现减少两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建立的复杂程度,成本较低;并且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自动完成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无需用户参与,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41,用于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设置单元4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43,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穿戴式智能手表。
所述第一信息的生成方式,在所述第一信息为二维码的场景,可以为使用二维码技术,将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本机蓝牙Mac地址、SN号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生成在二维码。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可以为蓝牙通信单元。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信息可以包括有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序列(SN)号。
相应的,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获取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基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生成更新后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比如,第一通信单元的初始标识信息为“设备1”,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SN号;那么“设备1+SN号”即可以作为第一通信单元更新后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两个设备可以建立匹配关系,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匹配之后,两个电子设备还可以进行绑定。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中至少集成有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开启所述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子设备解析了第一信息之后,至少能够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对应的服务器的链接地址,进而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链接地址能够得到所述第一应用,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利用所述标识子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应用可以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的客户端应用,比如,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设备时,第一应用就可以为能够由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的一个客户端。下面结合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手机获取到与穿戴式设备相关的二维码,向服务器侧发起客户端下载请求;在所述下载请求中含有Mac地址与SN号。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将Mac地址及SN号自动放入客户端软件内。
手机安装客户端后,客户端中自动包含穿戴式设备的Mac地址及SN号;手机将自己的蓝牙名称修改为原名称+手表SN号,便于手表获得手机信息。之后双方开始自动配对及绑定流程,完成配对和绑定。
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具体的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图3,包括:
智能手机首次开机时,出现二维码,提示用户扫描。用户扫描后,智能手机获取到智能穿戴式设备的客户端下载地址,智能手机自动下载、安装客户端后,客户端安装后,自动包含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蓝牙Mac地址及SN号信息;
通过这个流程,智能手机获取到智能穿戴式设备的蓝牙Mac地址及SN号,同时客户端将智能手机的蓝牙名称修改为原名称+手表SN号;
然后,智能手机端的手表客户端自动发起配对绑定流程,比如,具体可以为按照获取到的手表的Mac地址,搜索到对应的设备,然后自动配对。
方式二、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可能都对应一个不同的服务器,那么只要根据链接子信息链接到服务器侧就能够直接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了,在这种场景下与方式一不同就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不同的服务器,从而减少了第一信息中所需要携带的信息。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如此,就能够仅通过电子设备中的软件就能够实现减少两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建立的复杂程度,成本较低;并且还能够方便用户操作,自动完成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无需用户参与,减少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中至少集成有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
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
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
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利用所述标识子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应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包括:
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
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中至少集成有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设置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以及标识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将标识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发来的所述第一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用于从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信息中提取链接子信息;根据所述链接子信息连接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标识子信息设置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标识信息。
CN201610112456.6A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791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2456.6A CN105791566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2456.6A CN105791566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1566A CN105791566A (zh) 2016-07-20
CN105791566B true CN105791566B (zh) 2019-05-31

Family

ID=5638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2456.6A Active CN105791566B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1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718B (zh) * 2017-03-30 202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52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5027849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rrelating terminals
CN105025433A (zh) * 2015-07-09 2015-1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52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5027849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rrelating terminals
CN105025433A (zh) * 2015-07-09 2015-1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1566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64C (zh) 无线电手机和包括无线电手机及辅助设备的系统
EP1895793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oading SIM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12453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ool kit menu of portable terminal in roaming condition
CN103809427B (zh) 一种更新移动终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EP1739581A3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terminal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and menu screen updating method
SG125929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 cessing terminal and method thereof,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N106028264B (zh) 电子设备蓝牙配对方法和系统
CN108023778A (zh) 固件升级方法及其系统
CN107426069A (zh) 基于蓝牙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55705B (zh) 一种实现程序间互启动的方法和系统
MY205818A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01854739A (zh) 个人物联网系统
CN104091113A (zh) 通过nfc数据匹配实现移动终端屏幕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00208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穿戴设备的通信方法
WO2004082314A3 (de)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mit einer kennung versehenen einsteckkarten in einem mobilfunkendgerät
CN107105415B (zh) 一种车载设备用户注册及设备绑定的系统与方法
CN103795445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通讯录信息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2958A (zh) 电话号码自动更新系统及方法
CN109086060A (zh) 系统、电子设备及在线升级固件的方法
CN10579156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560343A4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PICTURES
EP287446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equipment data installation
EP1429520A3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427493B (zh) 一种无线宽带设备用户界面显示的方法及无线宽带设备
EP2015547A3 (en) IP Telephone system and IP telephone terminal used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