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8516B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88516B CN105788516B CN201410812243.5A CN201410812243A CN105788516B CN 105788516 B CN105788516 B CN 105788516B CN 201410812243 A CN201410812243 A CN 201410812243A CN 105788516 B CN105788516 B CN 1057885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ing
- power supply
- display panel
- input
- oled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679 a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4205 SiN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978 SiCl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indium;tin;hydrate Chemical group O.[In].[Sn]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走线和至少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走线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在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中,通过在OLED显示面板中设置与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利用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对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施加外部电压,从而提升老化效果,缩短老化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及老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平面显示技术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英文全称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ing Emitting Display,简称AMOLED),具有省电、超薄厚度、重量轻、自发光、无视角限制、反应速度快、光电效率高、无需背光结构与彩色滤光片结构、高对比、高辉度效率、高亮度、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被视为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平面显示技术之一。因此,近年来许多显示器制造商纷纷投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开发。
其中,OLED显示面板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关键器件。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10包括用于提供电源正压ELVDD的第一电源走线11和用于提供电源负压ELVSS的第二电源走线12,所述第一电源走线11和第一电源走线11均具有一定的阻抗。
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10存在因电源走线阻抗的影响而出现像素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如图1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10点亮工作时,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虽然是施加同一个电源电压ELVDD,但是由于电源走线阻抗的存在,导致实际到达像素的电源电压时不同的,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定义为ELVDD1,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的电源电压定义为ELVDD2,则ELVDD2=EVLDD1-I×R。其中,I为所述OLED显示面板10点亮工作的电源电流,R为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之间的电源走线阻抗。
电源电压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阴、阳极的跨压,对像素的亮度起决定作用,电源电压存在差异会导致像素的亮度不同。由于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的电源电压ELVDD1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的电源电压ELVDD2存在差异,导致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亮度不同。
为了使产品的性能稳定,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10通常在出货之前需要进行老化,通过一定时间的点亮,使得所述OLED显示面板10内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的材料性能达到稳定状态。经过老化之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趋于稳定,从而满足出货需求。
然而,由于电源走线阻抗的影响,所述OLED显示面板10在不同的位置亮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同位置要达到老化要求所需的时间会有所差别。在一段时间内,不同位置的像素在老化程度上会不一致,而老化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像素亮度出现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在老化效果上差异非常大。请参考图2,其为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靠近电源输入侧与远离电源输入侧在老化过程中的亮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老化时间为t1时,靠近电源输入侧的亮度A趋于稳定,满足老化要求,此时远离电源输入侧的亮度B还无法满足老化要求;老化时间达到t2时,远离电源输入侧的亮度B才趋于稳定,满足老化要求。
为了满足产品稳定性需求,避免所述OLED显示面板10不同位置的老化程度出现差异,通常是按照离电源最远端的部分像素所需的老化时间(即最长的老化时间)作为整体的老化时间,使得远离电源输入侧的像素能够与靠近电源输入侧的像素达到相同的老化效果,因此目前老化时间非常长,严重影响到产线的效率。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因老化时间长而影响到生产效率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以解决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因老化时间长而影响到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走线和至少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走线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二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形成于同一金属层并相互绝缘。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的外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电源输入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跨过所述第二电源走线并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电源输入走线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具有一电源输入侧,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远离所述电源输入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具有两个电源输入侧,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位于所述两个电源输入侧之间。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
在所述衬底、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源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第一电源走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形成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以及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三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三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源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第一电源走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形成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以及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三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三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中,通过在OLED显示面板中设置与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利用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对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施加外部电压,从而提升老化效果,缩短老化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靠近电源输入侧与远离电源输入侧在老化过程中的亮度变化曲线;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OLED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OLED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电源走线21和至少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走线23和电源输入端24,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源输入端24位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边缘,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设置于电源输入端24和第一电源走线21之间,用于连接电源输入端24和第一电源走线21。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OLED显示面板20还包括第二电源走线22,所述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相互绝缘。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用于提供电源正压ELVDD,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用于提供电源负压ELVSS。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2形成于不同的导电层,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和第一电源走线21形成于同一导电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中的电源输入端24的材质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材质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2的材质相同。
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一般设置于远离电源输入侧的位置,在远离电源输入侧设置外部电源输入结构能够提升该位置的老化效果,使其与靠近电源输入侧的老化效果相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20采用单侧方式(电源输入侧28位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下部)提供电源电压,远离电源输入侧28是指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上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20可以采用双侧方式(电源输入侧28分别位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上部和下部)提供电源电压。相应的,远离电源输入侧28是指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20包括两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20具有电源输入侧28,其中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远离电源输入侧28,位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上部,另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也与电源输入侧28有一定距离,位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的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的数量、位置以及电源输入端24的材质仅为示例,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的数量、位置以及电源输入端24的材质不限于此。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24的数量、位置以及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通过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施加外部电压能够均衡所述OLED显示面板20在不同位置的电压即可。
进行老化时先将外部电源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进行电性连接。由于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通过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与外部电源实现电性连接。之后,打开外部电源并将所述OLED显示面板20进行点亮老化。在点亮老化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具有外部电源的接入点,通过所述接入点施加外部电压能够提升该位置的老化效果,让产品可以更快的达到需要的老化效果。由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20中远离电源输入侧可以与靠近电源输入侧达到同样的老化效果,所述OLED显示面板20中各个位置能够在同一时间达到老化效果,从而减少老化时间。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一衬底30;
S11:在所述衬底30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
第一电源走线21和电源输入走线23S12:在所述衬底30、第一电源走线21和电源输入走线23上形成第一绝缘层31;
S13: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1中形成第一过孔23a,所述第一过孔23a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
S14: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23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24。
具体的,所述衬底30为透明玻璃基板,所述第二导电层为ITO层。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第二电源走线22和电源输入走线23均为金属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第二电源走线22和电源输入走线23的材料可以采用铜、铝、钨等金属材料。所述第一绝缘层31可以是氮化硅(SiNx)层、氧化硅(SiOx)层或氮化硅(SiNx)与氧化硅(SiOx)的组合层。上述制造过程可以采用现有工艺完成,本发明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30包括:第一电源走线21和至少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走线23和电源输入端24,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a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像素电路30包含实施例一中所述像素电路20的所有特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2形成于同一导电层,且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的内侧,即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靠近所述OLED显示面板30的边缘,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a跨过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并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电性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5,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过孔21a,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23a,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a与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的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并通过第二过孔23a与电源输入端24电性连接。由此,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通过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4实现电性连接,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电源输入端24能够对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施加外部电压。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提供一衬底30;
S21:在所述衬底30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2;
S22:在所述衬底22、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2上形成第一绝缘层31;
S23: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1中形成第一过孔21a,所述第一过孔21a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
S24: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暴露出的第一电源走线21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走线23;
S25: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电源输入走线23上形成第二绝缘层32;
S26:在所述第二绝缘层32中形成第二过孔23a,所述第二过孔23a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23;
S27:在所述第二绝缘层31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23上形成第三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三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24。
具体的,所述衬底30为透明玻璃基板,所述第三导电层为ITO层。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第二电源走线22和电源输入走线23均为金属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第二电源走线22和电源输入走线23的材料可以采用铜、铝、钨等金属材料。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可以是氮化硅(SiNx)层、氧化硅(SiOx)层或氮化硅(SiNx)与氧化硅(SiOx)的组合层。上述制造过程可以采用现有工艺完成,本发明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和第二电源走线2形成于同一导电层且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22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源走线21可以直接通过电源输入走线23与电源输入端24连接。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具体请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中,通过在OLED显示面板中设置与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利用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对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施加外部电压,从而提升老化效果,缩短老化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走线和至少一个外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电源输入走线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所述OLED显示面板具有向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输入侧,进行老化时利用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对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施加外部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形成于同一金属层并相互绝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源走线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电源输入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跨过所述第二电源走线并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走线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电源输入走线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具有一个电源输入侧,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远离所述电源输入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具有两个电源输入侧,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结构位于所述两个电源输入侧之间。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第一电源走线和电源输入走线;
在所述衬底、第一电源走线和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形成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
在所述衬底、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电源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第一电源走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走线;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中形成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电源输入走线;以及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暴露出的电源输入走线上形成第三导电层,并图形化所述第三导电层以形成电源输入端。
10.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12243.5A CN105788516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12243.5A CN105788516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8516A CN105788516A (zh) | 2016-07-20 |
CN105788516B true CN105788516B (zh) | 2019-03-26 |
Family
ID=5637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12243.5A Active CN105788516B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885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4562B (zh) * | 2017-08-25 | 2020-01-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老化装置及老化方法 |
CN107808653B (zh) * | 2017-11-24 | 2024-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供电装置、制造方法、供电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8182900B (zh) * | 2018-01-29 | 2021-08-0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老化处理装置和显示面板老化处理方法 |
CN109144893A (zh) | 2018-09-11 | 2019-01-04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与非易失性内存储器进程交互的方法与装置 |
CN111354287B (zh) * | 2018-12-20 | 2021-05-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像素老化衰减程度、补偿像素的方法、装置、设备 |
CN113261047A (zh) * | 2019-01-16 | 2021-08-13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Am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8292B1 (ko) * | 2005-11-03 | 2006-12-1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
CN103094287A (zh) * | 2013-01-31 | 2013-05-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4956B (zh) * | 2004-06-07 | 2010-04-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提供均匀亮度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KR101084171B1 (ko) * | 2009-08-10 | 2011-11-17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N101859541B (zh) * | 2010-04-29 | 2012-06-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CN202150459U (zh) * | 2011-08-16 | 2012-02-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CN103927968B (zh) * | 2013-06-18 | 2016-12-2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装置 |
CN103531593B (zh) * | 2013-10-29 | 2015-03-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像素结构的制造方法 |
CN104133333A (zh) * | 2014-07-22 | 2014-11-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10812243.5A patent/CN1057885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8292B1 (ko) * | 2005-11-03 | 2006-12-1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
CN103094287A (zh) * | 2013-01-31 | 2013-05-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8516A (zh)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88516B (zh)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 |
US10826028B2 (en) | Manufacture method of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
US20170301724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6356380B (zh) | 柔性tft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9018621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9705104B2 (en) | OLE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
CN103000662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715228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1777295B (zh) |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 |
CN208596710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2832230A (zh) | 一种oled显示模块及带该oled显示模块的oled拼接显示屏 | |
US20190157355A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20155239A1 (zh) | 显示面板 | |
TW201611249A (zh) | 薄膜電晶體基板 | |
US9773851B2 (en) | OLE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n insulative layer of varying thick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5353544A (zh) | Lcd柔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8878673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7170788A (zh) | 一种显示屏 | |
WO2021098084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2043533A (zh) |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499156C (zh) |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2386210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800815B (zh)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789208B (zh) |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 |
CN102226994B (zh) | 一种集led芯片于导电玻璃上的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