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9341A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59341A CN105759341A CN201610143919.5A CN201610143919A CN105759341A CN 105759341 A CN105759341 A CN 105759341A CN 201610143919 A CN201610143919 A CN 201610143919A CN 105759341 A CN105759341 A CN 1057593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microstructures
- backlight module
- incident surfac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3—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200/2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of light guides of a generally planar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背光模组,能够有效防止入光面亮度不均匀产生亮点现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和若干条纹微结构;所述主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所述入光面接合在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区;所述微结构区与所述入光面相邻;所述若干条纹微结构设在所述微结构区内。本发明在导光板的微结构区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这些条纹微结构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310033672.8,申请日为2013年01月29日,申请人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题为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的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要求申请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03月16日提出的申请号为“101109144”、名称为“导光板与背光模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发明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级管(LED,Light-EmittingDiode)等点光源的快速发展,背光模组的光源型态逐渐由线光源转变成点光源,例如由传统的线状的冷阴极灯管改成点状的发光二级管。
对于一般的导光板而言,光源所发出的光束需在导光板中行经一段混光距离,才能均匀的由导光板射出,导光板在混光区域中光线分布不均,一般将混光区域称之为非可视区或无效区。用来遮蔽非可视区的遮蔽物越宽,非可视区的范围就越大,为了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减少混光距离,设计上多会在导光板中设计微结构区。
若遮蔽物范围太短,极容易在非可视区产生外观漏光现象,而由于发光二级管的指向性高,因此,背光模组的非可视区漏光的亮暗不均情况相当严重。如此,使用者眼睛看见背光模组入光面的外观亮度均匀度差,常有亮点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能够有效防止入光面亮度不均匀产生亮点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具体包括:
主体和若干条纹微结构;
主体包括:
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
出光面与反射面相对;
入光面接合在出光面与反射面之间;
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区;
微结构区与入光面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设在微结构区内。
可选的,
若干条纹微结构包括:
若干V型切槽结构和/或若干R型切槽结构;
若干R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若干V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可选的,
若干条纹微结构与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平行;
若干条纹微结构等距排列。
可选的,
若干条纹结构在出光面上的范围从入光面端沿法线方向延伸20mm以内。
可选的,
导光板还包括:
若干点状微结构;
若干点状微结构设置于微结构区内。
可选的,
若干点状微结构包括:
喷砂点状微结构或镭射点状微结构。
可选的,
主体为均匀厚度平板;
或,
主体包括:
渐缩部和平板部;
若干条纹微结构和/或若干点状微结构设置在渐缩部和/或所述平板部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具体包括:
主体和若干点状微结构;
主体包括:
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
出光面与反射面相对;
入光面接合在出光面与反射面之间;
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区;
微结构区与入光面相邻;
若干条点状结构设在微结构区内。
可选的,
若干点状微结构包括:
喷砂点状微结构或镭射点状微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具体包括:
导光板、遮蔽物和若干光源;
遮蔽物用于产生非可视区;
导光板包括:
主体和若干条纹微结构;
或,
主体和若干点状微结构;
或,
主体、若干条纹微结构和若干点状微结构;
主体包括:
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
出光面与反射面相对;
入光面接合在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
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区;
微结构区与入光面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和/或点状微结构设在微结构区内;
若干条纹微结构与入光面的法线方向平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现有的背光模组若遮蔽物范围太短,极容易在非可视区产生外观漏光现象,而由于发光二级管的指向性高,因此,背光模组的非可视区漏光的亮暗不均情况相当严重。如此,使用者眼睛看见背光模组入光面的外观亮度均匀度差,常有亮点产生,亮点产生的原因为现有的导光板的入光面是平滑的,局部发生全反射,产生亮点现象;本发明在导光板的微结构区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这些条纹微结构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光板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光板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光板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光板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能够有效防止入光面亮度不均匀产生亮点现象。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
主体1和若干条纹微结构2;
主体1包括:
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2设在微结构区6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从入光面3射入该导光板,经反射面5反射至出光面4,从出光面4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微结构区6用来减小混光距离达到均匀出光目的,该微结构区6的长度可以大于0且小于20mm。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2,该条纹微结构2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包括:
渐缩部11、平板部12、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分布在渐缩部11上的若干条纹微结构21、分布在平板部11上的若干条纹微结构22;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设在微结构区6内;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与入光面3的法线方向平行;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包括R型切槽结构或者V型切槽结构;
R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V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若干条纹结构(21,22)在出光面4上的范围从入光面3端沿法线方向延伸20mm以内。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进一步包括:
若干点状微结构10;
若干点状微结构10设在微结构区6内;
若干点状微结构10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镭射点状微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条纹微结构21可以设在渐缩部11上,条纹微结构22可以设在平板部12上,也可以只保留条纹微结构21或者条纹微结构22其中之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微结构区6用来减小混光距离达到均匀出光目的,该微结构区6的长度可以大于0且小于20mm。
需要说明的是,R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V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其中圆心角优选角度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射面5上可以设置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是V型切槽结构或者R型切槽结构,或者锥状结构或者锥状凹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导光板的微结构区6内还可以设置若干点状微结构10,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镭射点状微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微结构区6内可以单独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也可以单独设置若干点状微结构10,还可以在微结构区6内同时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和若干点状微结构10。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和/或若干点状微结构10,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和/或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三实施例具体包括:
主体1和若干点状微结构10;
主体1包括:
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点状微结构10设在微结构区6内;
若干点状微结构10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镭射点状微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光从入光面3射入该导光板,经反射面5反射至出光面4,从出光面4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微结构区6用来减小混光距离达到均匀出光目的,该微结构区6的长度可以大于0且小于20mm。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者镭射点状微结构,且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若干点状微结构10,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三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四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第四实施例具体包括:
主体渐缩部11、主体平板部12、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分布在主体平部11上的若干条纹微结构10;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者镭射点状微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设在渐缩部11上,也可以设在平板部12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微结构区6用来减小混光距离达到均匀出光目的,该微结构区6的长度可以大于0且小于20mm。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者镭射点状微结构,且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射面5上可以设置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是V型切槽结构或者R型切槽结构,或者锥状结构或者锥状凹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若干点状微结构10,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使非可视区内反射光不均匀分布,有效雾化非可视区的漏光,进而可大幅改善非可视区亮暗不均的现象。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包括:
导光板8、遮蔽物7和若干光源9;
遮蔽物7用于产生非可视区;
导光板8包括:
主体1、若干条纹微结构2;
主体1包括:
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2设在微结构区6内;
若干条纹微结构2与入光面3的法线方向平行。
导光板8进一步包括:
主体1、入光面3、出光面4、反射面5;
主体包括:渐缩部11、平板部12、
分布在渐缩部11上的若干条纹微结构21、分布在平板部12上的若干条纹微结构22;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设在微结构区6内;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与入光面3的法线方向平行;
若干条纹微结构(21,22)包括R型切槽结构或者V型切槽结构;
R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V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
若干条纹结构(21,22)在出光面4上的范围从入光面3端沿法线方向延伸20mm以内。
在本实施例中,条纹微结构21可以设在渐缩部11上,条纹微结构22可以设在平板部12上,也可以只保留条纹微结构21或者条纹微结构22其中之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R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V型切槽结构的圆心角范围为60°至120°,其中圆心角优选角度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射面5上可以设置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是V型切槽结构或者R型切槽结构,或者锥状结构或者锥状凹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干光源9设置在导光板7的入光面3旁,且邻近于入光面3。
若干光源9可以是若干以发光二级管为主的点光源。由于发光二级管等点光源的出光的指向性高,且出光范围较窄,出射光在出光面4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条纹微结构2,可以打散自主体1的出光面4的微结构区6内射出的光。从而,可使导光板7的入光面3的漏光均匀化,进一步使背光模组的亮度更加均匀。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6和本发明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包括:
导光板8、遮蔽物7和若干光源9;
遮蔽物7用于产生非可视区;
导光板8包括:
主体1和若干点状微结构10;
或,
主体1和若干条纹微结构(未示出);
或,
主体1、若干条纹微结构(未示出)和若干点状微结构10;
主体1包括:
入光面3、出光面4和反射面5;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点状微结构10和/或条纹微结构设在微结构区6内;
所述遮蔽物7遮蔽所述若干光源9、所述入光面3及邻近所述入光面3的一部分所述出光面4;
所述微结构区6具有一区域是位于邻近所述入光面3的一侧轮廓以及所述遮蔽物7的另一侧轮廓之间;
所述区域从邻近所述入光面3的一侧轮廓到所述遮蔽物7的另一侧轮廓的距离,是小于所述主体1沿入光面法线方向从所述主体1的所述入光面3延伸至所述主体1相反于所述入光面3的另一侧面的距离;
位于所述区域之中的一部分所述若干微结构10是被所述遮蔽物7所遮蔽,位于所述区域以外的另外一部分所述若干微结构10是没有被遮蔽;
位于所述区域以下的所述反射面5是没有被所述遮蔽物7所遮蔽;
所述微结构区6在垂直于入光面法线的延伸方向,从所述主体1的其中一侧面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面;
位於所述微结构区6内的所述若干微结构10是条纹微结构、或点状微结构、或条纹微结构和点状微结构;
当所述若干微结构是条纹微结构时,在所述出光面4上的范围从入光面端沿入光面法线方向延伸20mm以内。
请参阅图7,导光板8进一步包括:
主体1、入光面3、出光面4、反射面5;
主体包括:渐缩部11、平板部12;
分布在平板部12上的若干点状微结构10;
出光面4与反射面5相对;
入光面3接合在出光面4与反射面5之间;
出光面4上设有微结构区6;
微结构区6与入光面3相邻;
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者镭射点状微结构,且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条纹微结构21可以设在渐缩部11上,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设在平板部12上,也可以只保留条纹微结构21或者条纹微结构22其中之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包括喷砂点状微结构或者镭射点状微结构,且不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射面5上可以设置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是V型切槽结构、R型切槽结构、锥状结构或者锥状凹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干光源9设置在导光板7的入光面3旁,且邻近于入光面3;若干光源9可以是若干以发光二级管为主的点光源。由于发光二级管等点光源的出光的指向性高,且出光范围较窄,出射光在出光面4的微结构区6内设置若干点状微结构10,可以打散自主体1的出光面4的微结构区6内射出的光。从而,可使导光板7的入光面3的漏光均匀化,进一步使背光模组的亮度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遮蔽物和若干光源;
所述导光板包括主体和若干微结构;
所述主体包括:
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
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
所述入光面接合在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
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区;
所述若干微结构设在所述微结构区内;
所述遮蔽物遮蔽所述若干光源、所述入光面及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一部分所述出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均匀厚度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
渐缩部和平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微结构设置在所述渐缩部和/或所述平板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结构区在垂直于入光面法线的延伸方向,从所述主体的其中一侧面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另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微结构是条纹微结构,在所述出光面上的范围从入光面端沿入光面法线方向延伸20mm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物用于产生非可视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微结构是条纹微结构、或点状微结构、或条纹微结构和点状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结构区具有一区域是位于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轮廓以及所述遮蔽物的另一侧轮廓之间;
位于所述区域之中的一部分所述若干微结构是被所述遮蔽物所遮蔽,位于所述区域以外的另外一部分所述若干微结构是没有被遮蔽;
位于所述区域以下的所述反射面是没有被所述遮蔽物所遮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从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轮廓到所述遮蔽物的另一侧轮廓的距离,是小于所述主体沿入光面法线方向从所述主体的所述入光面延伸至所述主体相反于所述入光面的另一侧面的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09144A TWI457622B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導光板與背光模組 |
TW101109144 | 2012-03-16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336728A Division CN103308972A (zh) | 2012-03-16 | 2013-01-29 | 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59341A true CN105759341A (zh) | 2016-07-13 |
Family
ID=4913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43919.5A Pending CN105759341A (zh) | 2012-03-16 | 2013-01-29 | 背光模组 |
CN2013100336728A Pending CN103308972A (zh) | 2012-03-16 | 2013-01-29 | 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336728A Pending CN103308972A (zh) | 2012-03-16 | 2013-01-29 | 一种导光板以及背光模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5759341A (zh) |
TW (1) | TWI4576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88556A (zh) * | 2014-08-20 | 2016-03-09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和光源模块 |
US9442240B2 (en) * | 2012-03-16 | 2016-09-13 |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
TWI481915B (zh) | 2013-08-20 | 2015-04-21 |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 具多向性結構之導光板 |
CN104049296A (zh) * | 2014-05-27 | 2014-09-17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及光源模组 |
CN106772756B (zh) * | 2015-11-20 | 2020-04-03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
WO2018058423A1 (zh) * | 2016-09-29 | 2018-04-05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8169867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宿州市朗欣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方位的手机导光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9481A (zh) * | 2003-09-09 | 2006-10-18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和其所用的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269932Y (zh) * | 2008-09-08 | 2009-07-08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 |
CN101630037A (zh) * | 2008-07-18 | 2010-01-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
CN101755167A (zh) * | 2007-06-12 | 2010-06-2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047030A (zh) * | 2008-07-10 | 2011-05-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128388A (zh) * | 2010-01-12 | 2011-07-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7290C (zh) * | 2003-10-18 | 2008-11-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JP2006171253A (ja) * | 2004-12-15 | 2006-06-29 | Kuroda Techno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アッセンブリの導光板 |
KR101604243B1 (ko) * | 2007-12-31 | 2016-03-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도광판, 이를 포함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US20100014027A1 (en) * | 2008-07-16 | 2010-01-21 | Jabil Circuit, Inc. | Led backlight having edge illuminator for flat panel lcd displays |
TWM358987U (en) * | 2008-12-08 | 2009-06-11 | Arima Photovoltaic & Amp Optical Corp | Light guide panel with pattern switching apparatus |
TWM409450U (en) * | 2011-01-27 | 2011-08-11 | Top Victory Invest Ltd | Light guide plate with inner laser engraving |
-
2012
- 2012-03-16 TW TW101109144A patent/TWI457622B/zh active
-
2013
- 2013-01-29 CN CN201610143919.5A patent/CN105759341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1-29 CN CN2013100336728A patent/CN1033089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9481A (zh) * | 2003-09-09 | 2006-10-18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和其所用的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755167A (zh) * | 2007-06-12 | 2010-06-2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047030A (zh) * | 2008-07-10 | 2011-05-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630037A (zh) * | 2008-07-18 | 2010-01-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
CN201269932Y (zh) * | 2008-09-08 | 2009-07-08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 |
CN102128388A (zh) * | 2010-01-12 | 2011-07-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9666A (zh) | 2013-10-01 |
CN103308972A (zh) | 2013-09-18 |
TWI457622B (zh) | 2014-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9341A (zh) | 背光模组 | |
CN102121668A (zh) |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 |
KR101333439B1 (ko) | 도광체, 면 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8353614B2 (en) | Backlight unit | |
CN103728774B (zh) | 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源的Mura消除方法及液晶产品 | |
TWI457658B (zh) | A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a backlight device used therefor | |
CN114910993A (zh) | 导光板和光源模块 | |
US10324246B2 (en) | Lighting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guide body | |
CN104251423A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2352982A (zh) | 侧光式背光模块 | |
JP5424901B2 (ja) |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導光体 | |
US9223079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 |
CN108167683A (zh) | 复合扩散板及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01803313U (zh) |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 |
CN101620342A (zh) |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 |
CN209624820U (zh) | 导光膜、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M466276U (zh) | 導光板構造 | |
TWI566008B (zh) |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 |
CN102445731A (zh) | 改良型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 |
JP2012174599A (ja) | 照明装置 | |
CN102313248B (zh) | 导光圆柱 | |
TWI590211B (zh) | Narrow frame display devi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 |
US9557469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TWM453865U (zh) | 導光板結構(一) | |
CN204647994U (zh) | 液晶显示激光背光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