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2009A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52009A CN105752009A CN201410774117.5A CN201410774117A CN105752009A CN 105752009 A CN105752009 A CN 105752009A CN 201410774117 A CN201410774117 A CN 201410774117A CN 105752009 A CN105752009 A CN 1057520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bumper
- arc
- collision beam
- buffer stop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险杠缓冲块,设于保险杠内部,包括注塑外壳、外形与保险杠的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弹性块和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弹性块沿弧形的纵向设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圆弧形弹性块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弹性块之间设有乳胶缓冲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通过弹性块、弹性块和防撞梁之间的弹性装置和乳胶缓冲层的三重缓冲作用,锯齿状的结构削弱了其刚度,使得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更容易压缩,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达到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背景技术
前后保险杠分别位于轿车的前后两端,起着防护的作用,用于吸收缓和外界的冲击力。目前大多数小型汽车的保险杠主体用塑料注塑成型,这种结构自身重量轻,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但是保险杠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对司机或者乘客有安全隐患。为了加强保险杠强度提高抗冲击能力,有些汽车保险杠采用了金属材料,由于金属材料硬度大,一旦前保险杠撞击,会造成直接冲击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制造商设置了缓冲块。缓冲块大多采用橡胶弹性块结构,这种弹性块一般厚度较厚,在车辆与行人的意外碰撞过程中,弹性块相对于行人小腿的部位压缩变形有限,即使采用低密度的泡沫塑料材料,其压缩率仍不够高,无法充分发挥其对行人小腿的保护作用;为此有的车辆采用充气橡胶体以提高缓冲块吸收碰撞能量的功能的措施,例如中国专利号公告CN201385631,名称为“车辆撞击缓冲装置”的发明专利,它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抗撞体及安装槽,所述的抗撞体为弹性橡胶块,抗撞体部分卡接于安装槽内,所述的抗撞体内部还设有一充气内腔,安装槽安装在车辆的前后端。这种缓冲块存在不稳定的隐患,因为带有充气内腔的弹性橡胶块在新安装的时候它的效果可能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充气内腔的气体必然会有渗透泄漏,气压逐步降低,缓冲块自然就失去了缓冲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的保险杠缓冲块,克服现有技术的缓冲块刚性过高压缩率偏低或弹性不稳的缺陷,提供一种刚性适中且弹性稳定的缓冲块,这种缓冲块结构在小腿与车辆碰撞过程中更易压溃,其压缩空间及压缩率得到提高,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提高车辆的行人保护安全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险杠缓冲块,设于保险杠内部,包括注塑外壳、外形与保险杠的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弹性块和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弹性块沿弧形的纵向设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圆弧形弹性块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弹性块之间设有乳胶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设于防撞横梁外侧的连接板、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于连接板与防撞横梁之间,所述伸缩杆外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结构朝向注塑外壳一侧,能较好地适应重度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横梁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称圆弧形弹性块为橡胶块制成,橡胶块的弹力足、耐候性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通过泡沫缓冲层、弹性块和弹性块和防撞梁之间的弹性装置的三重缓冲作用,锯齿状的结构削弱了其刚度,使得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更容易压缩,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达到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塑外壳;2、弹性块;21、锯齿状结构;3、防撞横梁;4、弹性装置;41、连接板;42、伸缩杆;43、弹簧;5、乳胶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设于保险杠内部,包括注塑外壳1、外形与保险杠的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弹性块2和防撞横梁3,所述圆弧形弹性块2沿弧形的纵向设有锯齿状结构21,所述圆弧形弹性块2与所述防撞横梁3之间设有弹性装置4,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弹性块2之间设有乳胶缓冲层5。
所述弹性装置4包括设于防撞横梁3外侧的连接板41、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设于连接板41与防撞横梁3之间,所述伸缩杆42外套设有弹簧43。
所述锯齿状结构21朝向注塑外壳1一侧,防撞横梁3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圆弧形弹性块2为橡胶块制成,橡胶块的弹力足、耐候性好。
本发明的保险杠缓冲块,在汽车发生轻度碰撞时,外力作用在注塑外壳1上,乳胶缓冲层5进行第二次缓冲,弹性块2进行第一次缓冲,乳胶缓冲层5进行第二次缓冲,然后经过弹性装置4的第三次缓冲,进行能量的吸收,更好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能够把碰撞力道降至最低,使得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中更容易压缩,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达到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性能的目的。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保险杠缓冲块,设于保险杠内部,包括注塑外壳、外形与保险杠的内槽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弹性块和防撞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弹性块沿弧形的纵向设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圆弧形弹性块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弹性块之间设有乳胶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设于防撞横梁外侧的连接板、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于连接板与防撞横梁之间,所述伸缩杆外套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结构朝向注塑外壳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称圆弧形弹性块为橡胶块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74117.5A CN105752009A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74117.5A CN105752009A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52009A true CN105752009A (zh) | 2016-07-13 |
Family
ID=5633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74117.5A Pending CN105752009A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52009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09148A (zh) * | 2017-02-23 | 2017-06-09 | 王志 | 一种用于保障生命安全的车辆保险杠 |
CN107284381A (zh) * | 2017-06-16 | 2017-10-24 | 宋敏 | 一种汽车缓冲器 |
CN108944757A (zh) * | 2018-05-29 | 2018-12-07 | 芜湖涛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防撞缓冲用保险杠 |
CN109606294A (zh) * | 2018-12-24 | 2019-04-12 | 周建萍 |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缓冲装置 |
CN110712611A (zh) * | 2019-10-29 | 2020-01-21 | 安徽三联学院 | 车辆碰撞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2014
- 2014-12-16 CN CN201410774117.5A patent/CN10575200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09148A (zh) * | 2017-02-23 | 2017-06-09 | 王志 | 一种用于保障生命安全的车辆保险杠 |
CN107284381A (zh) * | 2017-06-16 | 2017-10-24 | 宋敏 | 一种汽车缓冲器 |
CN108944757A (zh) * | 2018-05-29 | 2018-12-07 | 芜湖涛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防撞缓冲用保险杠 |
CN109606294A (zh) * | 2018-12-24 | 2019-04-12 | 周建萍 |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缓冲装置 |
CN109606294B (zh) * | 2018-12-24 | 2019-11-29 | 乐清市华尊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撞缓冲装置 |
CN110712611A (zh) * | 2019-10-29 | 2020-01-21 | 安徽三联学院 | 车辆碰撞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2009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
CN20529251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前保险杠 | |
CN105752006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
CN106515633A (zh) | 一种保险杠吸能缓冲结构 | |
CN102019893A (zh) | 一种车辆前保系统 | |
CN104943635A (zh) | 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吸能气囊 | |
CN101983879A (zh) | 安全型汽车保护杠 | |
CN204264081U (zh) | 一种气垫式保险杠 | |
CN106043188A (zh) | 一种双级杠体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6719146U (zh) | 快拆式弹性伸缩扭转保险杠及卡丁车 | |
CN105329319A (zh) | 汽车前副车架 | |
KR20140087256A (ko) | 차량의 전방 차체 구조물 | |
CN206217823U (zh) | 一种保险杠吸能缓冲结构 | |
CN104417470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1400147Y (zh) | 一种车辆防撞器 | |
CN105752007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块 | |
CN201520263U (zh) | 一种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 | |
CN206734235U (zh) | 一种加强型汽车保险杠 | |
JP6443686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CN203427727U (zh) | 一种缓冲吸能式汽车保险杠 | |
CN205990806U (zh) | 立体停车库上升碰撞保护装置 | |
CN106740646B (zh) | 车辆 | |
CN205819124U (zh) | 一种双级杠体吸能式保险杠 | |
CN105539338B (zh) | 高强度π型汽车双程缓冲保险杠 | |
CN105083182A (zh) |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复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