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736687B -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6687B
CN105736687B CN201610238096.4A CN201610238096A CN105736687B CN 105736687 B CN105736687 B CN 105736687B CN 201610238096 A CN201610238096 A CN 201610238096A CN 105736687 B CN105736687 B CN 105736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electing
gearshift
magnetic coil
control mechanism
shif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80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6687A (zh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80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6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6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6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6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6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0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 F16H59/105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al switches or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81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using knops or discs for rotary rang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82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with different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变速杆;选挡组件和/或换挡组件,选挡组件包括选挡件和选挡磁力线圈,选挡件与变速杆相连,且选挡件上设有选挡磁体,选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选挡磁体配合,使选挡件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和换挡磁力线圈,换挡件与变速杆相连,且换挡件上设有换挡磁体,换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换挡磁体配合,使换挡件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可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从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提高驾车安全性,且使车辆的功能多样,更加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的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手动变速器仅具有手动操作模式,当驾驶员操作不便时,无法操作变速器时,容易发生事故,且驾驶员易疲劳,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可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的换挡操纵机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挡操纵机构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包括变速杆;选挡组件,所述选挡组件包括选挡件和选挡磁力线圈,所述选挡件与所述变速杆相连,且所述选挡件上设有选挡磁体,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所述选挡磁体配合,使所述选挡件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和/或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和换挡磁力线圈,所述换挡件与所述变速杆相连,且所述换挡件上设有换挡磁体,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所述换挡磁体配合,使所述换挡件在所述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可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从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提高驾车安全性,且使车辆的功能多样,更加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所述换挡操纵机构还包括换挡操纵机构壳体,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和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均安装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和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安装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选挡位置包括第一选挡位置、第二选挡位置和第三选挡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且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同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一选挡位置;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且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二选挡位置;所述选挡磁力线圈断电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三选挡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或相同,且控制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所述选挡件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的磁极相同,所述换挡件位于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中的一个;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所述换挡件位于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相反或相同,且控制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所述换挡件在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选挡换挡轴;选挡传动组件,所述选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选挡件与所述选挡换挡轴之间;和/或换挡传动组件,所述换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换挡件与所述选挡换挡轴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通过设置上述换挡操纵机构,通过磁力控制换挡件和选挡件,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提升驾驶安全性,使用方便。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且换挡控制和/或选挡控制精确、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变速器的挡位排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挡操纵机构100、
变速杆1、
换挡件2、换挡磁体21、
换挡磁力线圈3、
选挡件4、选挡磁体41、
选挡磁力线圈5、
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换挡操纵机构100、选挡换挡轴、选挡传动组件和/或换挡传动组件。
本发明中的换挡操纵机构100是对变速器的外部操纵机构的改进,不涉及变速器的内部操纵机构(例如,选挡换挡轴、拨叉轴)的改进。
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包括变速杆1、选挡组件和/或换挡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仅包括选挡组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仅包括换挡组件;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同时包括换挡组件和选挡组件。
选挡组件包括选挡件4、和选挡磁力线圈5。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2和换挡磁力线圈3。
变速杆1即为驾驶员的操纵杆,通常情况下,驾驶员操纵变速杆1上的球头,使变速杆1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变速器的换挡和选挡。
选挡件4与变速杆1相连,例如,选挡件4通过选挡传动组件与变速器的选挡换挡轴相连,即选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换挡操纵机构100的选挡件4与选挡换挡轴之间。
换挡件2与变速杆1相连,例如,换挡件2通过换挡传动组件与变速器的选挡换挡轴相连,即换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换挡操纵机构100的换挡件2与选挡换挡轴之间。
选挡件4上设有选挡磁体41,选挡磁力线圈5可选择性地通电,即选挡磁力线圈5可以有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且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配合,使选挡件4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后具有磁性,磁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的方向可以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配合”,就是指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中相对的两个磁极相同或相反,和/或通过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性的大小,进而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之间的排斥力或吸合力的大小。
换挡件2上设有换挡磁体21,换挡磁力线圈3可选择性地通电,且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配合,使换挡件2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后具有磁性,磁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控制,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的方向可以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配合”,就是指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使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磁体21中相对的两个磁极相同或相反,和/或通过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性的大小,进而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之间的排斥力或吸合力的大小。
可选地,选挡磁力线圈5可以包括内置铁芯,由此磁性强,稳定性更高。进一步可选地,换挡磁力线圈3也可以包括内置铁芯,由此磁性强,稳定性更高。
通常情况下,驾驶人员操纵变速杆1的意图,例如选挡操作和换挡操作,其中选挡操作依次通过选挡件4、选挡传动组件传递给选挡换挡轴,最终实现变速器的选挡,其中换挡操作依次通过换挡件2、换挡传动组件传递给选挡换挡轴,最终实现变速器的换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当驾驶员感觉疲惫,不愿一边操纵变速杆1,一边手握方向盘时,或者其他需要自动换挡工作模式时:
根据实际车况,给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并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参数,例如控制通电电流的方向和/或方向,并通过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的配合,从而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之间的磁力,驱动选挡件4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并将该移动传递至变速杆1,且通过选挡传动组件传递给选挡换挡轴,以便选挡换挡轴完成相应的动作,最终实现变速器的自动选挡。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车况,给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并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参数,例如控制通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并通过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配合,从而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之间的磁力,驱动换挡件2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并将该移动传递至变速杆1,且通过换挡传动组件传递给选挡换挡轴,以便选挡换挡轴完成相应的动作,最终实现变速器的自动换挡。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可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从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提高驾车安全性,且使车辆的功能多样,更加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通过设置上述换挡操纵机构100,通过磁力控制换挡件2和/或选挡件4,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提升驾驶安全性,使用方便。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换挡操纵机构10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换挡操纵机构100包括变速杆1、选挡组件、换挡组件。
选挡组件包括选挡件4和选挡磁力线圈5。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2换挡磁力线圈3。
如图1所示,换挡操纵机构100还包括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其中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均安装在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上,且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均位于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内。其中,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适于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且位于变速器壳体外。
优选地,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安装在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换言之,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之间的间隔较远,从而防止互相干扰,有利于提升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稳定性和准确性,使自动换挡操作和自动选挡操作控制更精确。
可选地,选挡磁力线圈5可以螺纹连接在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上,换挡磁力线圈3也可以螺纹连接在换挡操纵机构壳体6上,由此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的拆装更换都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换挡时所需的力要大于选挡时所需的力,因此选挡磁力线圈5的匝数可以小于换挡磁力线圈3的匝数,从而进一步节约制造成本,节省安装空间。
优选地,在选挡件4的移动方向上,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正对,由此利于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的吸合和排斥,提升磁性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地,在换挡件2的移动方向上,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正对,由此利于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吸合和排斥,提升磁性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变速杆1与换挡件2的连接,以及换挡件2与换挡传动组件的连接,均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换挡传动组件包括换挡拉锁,也就是说,仅通过简单改造变速器的外部操纵机构,既可实现自动换挡。
变速杆1与选挡件4的连接,以及选挡件4与选挡传动组件的连接,均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选挡传动组件包括选挡拉锁,也就是说,仅通过简单改造变速器的外部操纵机构,既可实现施自动选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挡件4在上述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的移动,可以通过两种选挡方式实现。
下面以多个选挡位置包括第一选挡位置、第二选挡位置和第三选挡位置为例详细描述第一种选挡方式:
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使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并且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时,即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相互排斥时,选挡件4位于第一选挡位置;使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并且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反时,即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吸合时,选挡件4位于第二选挡位置;选挡磁力线圈5断电时,磁性消失,选挡件4位于第三选挡位置,具体地,该第三选挡位置也可以为选挡件4的初始位置,且当选挡磁力线圈5断电时,选挡件4可在原有的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复位,即回到初始位置。
简言之,上述第一种选挡方式,仅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断电,以及通电电流的方向,来控制选挡件4在上述三个选挡位置之间的移动,该方式适用于六挡变速器。
下面详细描述第二种选挡方式:
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使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并且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时,即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相互排斥时,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之间排斥力的大小,最终实现选挡件4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时,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为第一电流值时,选挡件4位于第一选挡位置;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为第二电流值时,选挡件4位于第二选挡位置;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为第三电流值时,选挡件4位于第三选挡位置。
当然,根据车辆中,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件4的布置位置以及选挡操作时选挡件4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该第二种选挡方式,不仅可以适用于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时,也可以适用于选挡磁力线圈5的磁极与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反时,即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与选挡磁体41之间吸合力的大小,最终实现选挡件4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
此外,第二种选挡方式,还可以适用于选挡位置大于三个的变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挡件2在上述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的移动,可以通过两种换挡方式实现。
下面详细描述第一种换挡方式:
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使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并且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时,即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排斥时,换挡件2位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一个;使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并且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时,即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吸合时,换挡件2位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另一个;使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则磁性消失,以便选挡件4进行选挡。
简言之,上述第一种换挡方式,仅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断电,以及通电电流的方向,来控制换挡件2在上述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下面详细描述第二种换挡方式:
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使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并且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时,即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排斥时,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之间排斥力的大小,最终实现换挡件2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值时,换挡件2位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一个;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值时,换挡件2位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另一个。
当然,根据车辆中,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件2的布置位置以及换挡操作时换挡件2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该第二种换挡方式,不仅可以适用于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时,也可以适用于换挡磁力线圈3的磁极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时,即通过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之间吸合力的大小,最终实现换挡件2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下面参照图1和图2,以换挡操纵机构100应用于六挡变速器为例,描述不同的选换挡方式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
第一种工作过程:
以自动选挡采用第一种选挡方式且自动换挡采用第一种换挡方式为例,其中第二选挡位置为1、2挡选挡位置,第一选挡位置为5、R挡选挡位置,第三选挡位置为3、4挡选挡位置,两个换挡位置包括1、3、5换挡位置和2、4、R换挡位置。
1)、当变速器需要从空挡换到1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空挡在挡位置移动至1挡在挡位置时:
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且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反,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吸合,进而带动选挡件4从第三选挡位置移动至第二选挡位置,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排斥,使换挡件2进入1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空挡在挡位置移动至1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2)、当变速器需要从1挡换到2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2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且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断电,选挡件4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且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反,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吸合,进而带动选挡件4从第三选挡位置移动至第二选挡位置,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吸合,使换挡件2进入2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2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3)、当变速器需要从2挡换到3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2挡在挡位置移动至3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且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断电,选挡件4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排斥,使换挡件2进入3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2挡在挡位置移动至3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4)、当变速器需要从3挡换到4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3挡在挡位置移动至4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位于第三选挡位置,且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同,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吸合,使换挡件2进入4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3挡在挡位置移动至4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5)、当变速器需要从4挡换到5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4挡在挡位置移动至5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且选挡件4位于第三选挡位置,且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且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相互排斥,进而带动选挡件4从第三选挡位置移动至第一选挡位置,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排斥,使换挡件2进入5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4挡在挡位置移动至5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上述过程为升挡过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述描述可知,降挡过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下面简单描述,挂入倒挡的过程:
6)、当变速器需要从1挡换到R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R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且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断电,选挡件4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通电,且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使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相互排斥,进而带动选挡件4从第三选挡位置移动至第一选挡位置,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即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相互吸合,使换挡件2进入R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R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倒挡。
第二种工作过程:
以自动选挡采用第二种选挡方式且自动换挡采用第二种换挡方式为例,简单描述升挡过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其中第二选挡位置为1、2挡选挡位置,第一选挡位置为5、R挡选挡位置,第三选挡位置为3、4挡选挡位置,两个换挡位置包括1、3、5换挡位置和2、4、R换挡位置,变速杆1为空挡在挡位置时,选挡磁力线圈5处于通电状态、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反且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断电状态;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任一个时,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
1)、当变速器需要从空挡换到1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空挡在挡位置移动至1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从第三电流值切换至第一电流值,进而带动选挡件4从第三选挡位置移动至第一选挡位置,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1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空挡在挡位置移动至1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2)、当变速器需要从1挡换到2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2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从第一电流值切换至第三电流值,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移动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值从第三电流值切换至第一电流值,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2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2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3)、当变速器需要从2挡换到3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2挡在挡位置移动至3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从第一电流值切换至第三电流值,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移动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3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2挡在挡位置移动至3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4)、当变速器需要从3挡换到4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3挡在挡位置移动至4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为第三电流值,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移动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4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3挡在挡位置移动至4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5)、当变速器需要从4挡换到5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4挡在挡位置移动至5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从第三电流值切换至第二电流值,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移动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5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4挡在挡位置移动至5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换挡。
上述过程为升挡过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述描述可知,降挡过程中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下面简单描述,挂入倒挡的过程:
6)、当变速器需要从1挡换到R挡时,即需要使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R挡在挡位置时:
首先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从第一电流值切换至第三电流值,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断电,选挡件4移动至第三选挡位置,且带动变速杆1进入空挡位置;然后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的通电电流值从第三电流值切换至第二电流值,同时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通电,且使换挡磁力线圈3与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反,且控制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值,使换挡件2进入R挡换挡位置,从而带动变速杆1从1挡在挡位置移动至R挡在挡位置,并通过选挡传动组件和换挡传动组件带动选挡换挡轴运动,实现倒挡。
当然,根据换挡操纵机构100的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的工作状态不同,换挡操纵机构100还可以有第三种工作过程、第四种工作过程和第五种工作过程。
第三种工作过程与第二种工作过程不同的是,变速杆1为空挡在挡位置时,选挡磁力线圈5处于通电状态、选挡磁力线圈5和选挡磁体41的磁极相同且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断电状态;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任一个时,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
第四种工作过程与第二种工作过程不同的是,变速杆1为空挡在挡位置时,选挡磁力线圈5处于断电状态且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断电状态。
第五种工作过程与第二种工作过程不同的是,变速杆1为空挡在挡位置时,选挡磁力线圈5处于断电状态且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断电状态;换挡磁力线圈3处于两个换挡位置中的任一个时,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磁体21的磁极相同。
简言之,控制器(例如车辆的ECU)得到指令进入自动换挡模式,控制器可自动通过发动机及车速来判断换挡时机,自动控制选换磁力线圈和换挡磁力线圈3的参数,例如通断电情况,通电电流的大小以及通电电流的方向,实现自动换挡的目的。
当然,本发明的换挡操纵机构100不仅仅适用于该六挡变速器,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多挡位变速器,例如七挡变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仅仅是选挡位置的个数的增减改变,不影响本换挡操纵机构100的应用。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挡操纵机构100,通过设置选挡磁力线圈5、选挡磁体41以及换挡磁力线圈3和换挡磁体21,并通过控制选挡磁力线圈5和换挡磁力线圈3的通断电状态、通电电流的大小以及通电电流的方向,使换挡操纵机构100能够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通过上述换挡操纵机构100的操纵,可以实现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驾驶员舒适性高,使用方便。
下面简单描述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换挡操纵机构100,从而具有自动换挡和/或自动选挡功能,且换挡控制和/或选挡控制精确、结构简单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杆;
选挡组件,所述选挡组件包括选挡件和选挡磁力线圈,所述选挡件与所述变速杆相连,且所述选挡件上设有选挡磁体,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所述选挡磁体配合,使所述选挡件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和/或
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和换挡磁力线圈,所述换挡件与所述变速杆相连,且所述换挡件上设有换挡磁体,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可选择性地通电,以与所述换挡磁体配合,使所述换挡件在两个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
换挡操纵机构还包括换挡操纵机构壳体,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和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均安装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所述选挡磁力线圈和所述换挡磁力线圈安装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选挡位置包括第一选挡位置、第二选挡位置和第三选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且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同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一选挡位置;
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且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二选挡位置;
所述选挡磁力线圈断电时,所述选挡件位于所述第三选挡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选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或相同,且控制所述选挡磁力线圈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所述选挡件在多个选挡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
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的磁极相同,所述换挡件位于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中的一个;
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的磁极相反,所述换挡件位于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所述选挡组件和所述换挡组件;
所述换挡磁力线圈通电以使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磁极与所述换挡磁体相反或相同,且控制所述换挡磁力线圈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以使所述换挡件在两个所述换挡位置之间移动。
9.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
选挡换挡轴;
选挡传动组件,所述选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选挡件与所述选挡换挡轴之间;和/或
换挡传动组件,所述换挡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换挡操纵机构的换挡件与所述选挡换挡轴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操纵机构。
CN201610238096.4A 2016-04-18 2016-04-18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Active CN105736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8096.4A CN105736687B (zh) 2016-04-18 2016-04-18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8096.4A CN105736687B (zh) 2016-04-18 2016-04-18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6687A CN105736687A (zh) 2016-07-06
CN105736687B true CN105736687B (zh) 2018-02-23

Family

ID=5625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8096.4A Active CN105736687B (zh) 2016-04-18 2016-04-18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6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767B (zh) * 2017-12-25 2022-02-15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剪叉式伸缩机构的换挡装置使用方法
CN109958768B (zh) * 2017-12-25 2022-02-15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换挡装置
CN109958758B (zh) * 2017-12-25 2022-02-15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直线电机的自动控制换挡装置
CN109958759B (zh) * 2017-12-25 2022-02-15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8655A (en) * 1990-05-22 1991-09-17 Deere & Company Electric declutch mechanism for direct drive crawler
CN1392844A (zh) * 2000-09-19 2003-01-2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定机构、变速杆装置以及换档锁定单元
CN201866218U (zh) * 2010-10-26 2011-06-15 唐超 手自一体化换挡机构
CN204900800U (zh) * 2015-08-26 2015-12-23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考试用汽车挡位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2159A (ja) * 1983-12-19 1985-07-15 Aisin Warner Ltd 車両用電子制御式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DE102005001507A1 (de) * 2005-01-13 2006-07-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zum Anpassen einer Betriebsweise eines automatischen Wechselgetrieb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8655A (en) * 1990-05-22 1991-09-17 Deere & Company Electric declutch mechanism for direct drive crawler
CN1392844A (zh) * 2000-09-19 2003-01-2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定机构、变速杆装置以及换档锁定单元
CN201866218U (zh) * 2010-10-26 2011-06-15 唐超 手自一体化换挡机构
CN204900800U (zh) * 2015-08-26 2015-12-23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考试用汽车挡位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6687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6687B (zh)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CN103129493B (zh) 一种用于amt车的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903467B2 (en) Electronic shift system
CN201385577Y (zh) 非接触磁感应式换档执行机构
CN105922968B (zh) 作业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
CN104033253A (zh) 用于手动变速器的远程起动
CN106015549A (zh) 换档操作装置、控制装置、电控换档系统和控制方法
KR102470442B1 (ko) 차량용 변속 장치
CN103697152A (zh) Eps半自动换档系统
CN203979363U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装置
CN103307137B (zh) 一种amt离合器手动应急操纵装置
CN107701712A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换挡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
CN203641474U (zh) 轮式拖拉机电控换挡装置
CN205078771U (zh) 一种可靠的选档及其行程限位机构
CN203686098U (zh) Eps半自动换挡系统
CN101644067B (zh) 平地机比例双手柄控制系统
CN105805291B (zh) 换挡操纵机构及具有该换挡操纵机构的变速器和车辆
CN102887148B (zh) 电控液压换向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07830542U (zh) 变速器换挡机构及其控制系统、车辆
CN2617982Y (zh) 新型二前一后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
CN106032840A (zh) 一种两速自动变速箱液控换档系统
CN201245070Y (zh) 电控机械式汽车半自动变速装置
CN205618654U (zh) 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电控自动变速器操纵执行机构
CN205173455U (zh) 轮式拖拉机动力换挡电液控制装置
CN205207642U (zh) 两速自动变速箱液控换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